国际象棋的规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象棋的规则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1

【关键词】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差异

一、构造、规则上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区别

1、棋盘的构造区别

中国象棋棋盘共有90个交点,由十横九竖十九条直线组成,棋子以格线交点为基准进行摆放和移动。中国象棋的棋盘拥有两个比较特别的区域,一个是画有斜交叉线的位置,叫做九宫。另一个地方是中间没有划线的通直线位置,叫做河界。正是这个河界把棋盘分为两边,通常称之为红黑两方。局部一些棋子的走动受到九宫还有河界的限制,让中国象棋的操作难度得到加大,更需要全面细心的分析。

国际象棋棋盘中的棋子摆放和移动都在格子中,与中国象棋完全不同,其是由十六条直线组成八横八竖的64个格子。分为黑白两方的国际象棋,决定了棋盘的格子也是黑白交叉组成的,白和黑都是32个。

2、两种象棋的棋子名称用法的差别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在棋子上有一个共同点,即数量总共都是32个,两边各16个。这当中,中国象棋的红黑双方均有十六个棋子,分别是帅(将)、兵(卒)、仕(士)、马、炮、相(象)和车七种兵类。而国际象棋要比中国象棋少一个兵类,不过同样是32个棋子,同样的是白黑双方各16个。分别是王、后各有一个,兵有八个,象、车、马各有两个,相比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缺少炮这个兵种,且黑白两边的棋子名字是完全一样的。

在棋子使用方面简要来说,中国象棋当中红黑双方的帅(将)还有仕(士)都只能在自己这边的九宫格子里面移动,而相(象)是以“田”来移动,还不能过河界,马按照“日”来行动,只能直行是炮与车,并且炮必须要隔一个棋子才能“打”过去。值得一提的是,两边的“老大”要是直接面对面了,那么会形成直接斩杀以定输赢。另一边国际象棋当中的王没有中国象棋中的仕、士、相、象来进行保护,可是王可以和车相互换位,这也就把王可能处在的危险位置转换到一个较为安全的位置。此外,中国象棋中,马的移动会受到“憋足马”的限制,相(象)的移动则会存在“占田心”的限制。但是在国际象棋里面,对棋子不限制,致使国际象棋中的象与马可以实现灵活应用。在车的用法上,两种象棋其实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点,国际象棋中的兵比中国象棋要多三个,而且具有两种特殊性,一种是“吃过路兵”,另一种是“兵的升变”。简而言之,国际象棋当中的兵很灵活,用法更为丰富,比中国象棋中的兵厉害得多。

3、两种象棋的规则

国际象棋的规则和中国象棋的规则,这两者区别非常大。中国象棋的下棋规则通常分为亚洲规则和中国规则,而这当中中国的规则过于复杂,以至于难以运用计算机实现,故而目前的中国象棋规则一般都选用亚洲规则。在国际象棋当中,要取得胜利,唯一的方式就是将对手的王将死,若是将不死对手的王,那么就只能求和。在国际象棋中,发生求和的情况很多,没有棋子可走或是自然限招以及重复循环不便都极有可能被判作和棋。要注意的是,“困毙”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没有棋子可以走了,一般来说“困毙”的这方就算输了,而循环不变要分为合法与非合法两种循环,判作和棋的是合法循环,造成非法循环的一方算输掉。

二、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计算机的博弈技术对比

1、博弈的复杂程度对比

一般来说,存在两种主要的复杂度测算,一种是状态空间复杂度,而另一种则是博弈树复杂度。

在有效进行过程之中,状态空间复杂度所表达的是,将要出现的所有可能的不同的局面之总量。如果这个数值难以计算,那么常常会将非法局面以及在游戏当中不会出现的局面都包含进来,获得一个所谓上限值的方式而展开估计。

博弈树复杂度讲的则是博弈树的大小,简而言之就是棋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总和。跟状态空间相比,博弈树要大许多,这是由于相同的局面有可能在大量不相同的棋局变化中产生。通常情况下,很难精确地将博弈树的大小计算出来,不过在一些游戏当中,可把博弈树相关平均分支因子所含层数次幂看作是博弈树大小中的一个合理的上限值。

2、着法生成

博弈树的展开,其一大根据来自于着法生成,其速度直接影响着搜索效率。在国际象棋当中,不仅会采用一种叫做比特棋盘进行着法生成,同时还要运用旋转比特棋盘的方式使用后、象、车。而在中国象棋当中,这些棋子除去炮以及车之外的那些全部都可以采取预置着法跟模板匹配方法展开表相结合,以实现着法生成。这里面帅(将)、相(象)、仕(士)的模板较为简单,而马和兵(卒)的模板就要复杂一些。另外炮和车的着法生成可以由预置着法同路向比特向量进行表相结合来完成。还有就是,相(象)和马的着法生成也可以通过折叠比特棋盘法来实现。

3、评估函数

棋局当中的评估函数,其作用实际就是给予棋局评价的量化计分,使得在整个搜寻过程当中根据其取值大小来对取舍进行判定。不管是国际象棋还是中国象棋,其评估函数都包含棋子的位置评估、棋子的价值评估、棋子相互配合的评估以及棋子令活动的评估等。不过,因为两种棋盘无论棋子活动的范围、摆放阵型还是一些各自特殊走法等具有相当大的区别,故而两种象棋各自特有的部分是评估函数具体实现各个部分时都需要考虑到的。类似于棋子的价值评估,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棋子价值评估值几乎完全不同,且各有大小,兵种价值评估值的对比,中国象棋:帅(将)―无限大;仕(士)―170;相(象)―160;车―1000;马―450;炮―450;兵(卒)―60。国际象棋:王―无限大;后―900;象―325;车―500;马―300;兵―100。

换言之,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所使用的评估函数只有构建的方式能够互为借鉴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地方存在必然、实质的联系。

三、结束语

中国象棋也好,国际象棋也罢,现目前而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人们对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通过本文对两种象棋差异的分析研究,无论从棋盘、棋子、规则的构造定义上,还是从计算机的博弈技术对比上,都展现出两者显著的区别。因此,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不仅对现代化知识要了解,也要了解掌握一些象棋的知识,以便实现综合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鹏,王骄等.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比较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71-76.

[2] 刘适兰.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5.1-3.

[3] 梁东梅,刘承宜等.不同级别中国象棋运动员脑功能成像研究[J].体育科学,2010.08.69-72.

[4] 董俊林.H.西蒙与国际象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04.94-98+128.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2

粗看之下,象棋与国际象棋无论从外形还是行棋规则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从棋理上讲,两种棋都是以吃掉对方的王(象棋中是帅或将)为胜利的标志。棋理相通的渊源使得象棋和国际象棋更像两个同根而生,异地成长起来的兄弟。难怪,当西方棋手回答“为什么中国人能在短时间内便在国际象棋项目上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问题时,他们会轻描淡写地回上一句:因为你们中国人还会下象棋。

历史上,两种棋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中形成,并在适合其理念的土壤和民众间传播,棋子的走法本身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痕迹。例如,从象棋上我们能看到东方特有的文化,旧时帝王将相深居皇宫高高在上的生活在小小棋盘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而国际象棋呢,透露出的则是一种平民文化和崇尚的“草根”色彩,小兵冲到棋盘的底线能升变成其他威力巨大的棋子,王也要在战事需要时御驾亲征冲到战火纷飞的前线。不同的历史文化凝聚出形态各异的价值观,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更为棋类项目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究竟哪种弈棋规则更合理?到底什么样的文化更先进?答案无从谈起。因为,两种棋所体现出的是人类历史繁衍的文明智慧,何谈孰优孰劣!

象棋中的炮是一个独特的“武器”,要知道炮平常行棋时的路线与其他棋子异处不大,而炮在威胁吃子时则需要在其前面叠加另外一个棋子。也就是说炮完成某项任务需要一个“合作者”,俗称炮架子。炮的走法反映出的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纵观其他棋种,很难找出第二个与之媲美的棋子来。遥想先人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什么金蝉脱壳、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战法,在炮这个棋子上得到了活灵活现的演绎。

炮,教会了我们一种超出常规套路的思维方式,既要独立自强,还要学会合作,更要学会未雨绸缪,在常人想不到的地方预先做好准备。突发奇想,如果有谁能把炮这个独具灵性和智慧的棋子中所隐含的学问活学活用发挥到现实生活中,恐怕想不成功都难。

古人欧阳炯曾在《韵语阳秋》(《赋棋》)中道: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棋间的学问博大精深,唯有各人慢慢细品体会,才能略知一二。坦白讲,虽说自己做了很多年的棋手,但以往面对棋盘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棋艺水平,争取在赛事较量中夺取冠军,却很少从历史渊源及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更不会去深思那凝聚了先人智慧的棋子走法中道出的处世学问。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3

关键词:社会性;国际象棋;幼儿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儿童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个体,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的过程就是其社会性特征逐步显现成长、成熟的过程。

幼儿时期是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性格没有完全形成,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对孩子一生受益。在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中,那些4岁时能以坚韧换得第二颗糖的孩子在中学时代,通常独立性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而那些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孤僻、易受挫折、固执,并往往屈服压力,逃避挑战。

国际象棋棋盘因其64个小方格黑白相间、棋子形象立体,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而且它的变化复杂、趣味浓厚,是一种比智力、比战法、比意志的运动,在幼儿园开展国际象棋活动,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社会性品质。

一、在趣味游戏中学会自制

自制力、坚持性是社会性品质的重要表现,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缺乏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人,再多、再好的创意也无法实现。

幼儿期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快,喜欢探求新知识,但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在某一对象上,什么事都想自己动手去做。基于孩子的这种特点,我们增强了国际象棋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延长孩子坚持参加活动的时间。

学习国际象棋,离不开棋盘和棋子,为了让孩子能快乐地、长时间地学习、游戏,我们选择了大棋盘和大棋子。让幼儿带着形象逼真的棋子头饰,在棋盘上找棋子的家,学棋子的走法,练习简单的战略战术……在大棋盘上活动,因为有了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又动脑,又动手,有时还合着音乐一起蹦蹦跳跳,孩子自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能坚持集中思想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了。

在国际象棋中,小棋手必须掌握许多知识点,可是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孩子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在学习“王车易位”这个知识点时,孩子老是不明白为什么一招棋要走两个棋子。老师就将“王车易位”制作成孙悟空、猪八戒保护唐僧,战胜妖怪的课件。在视频上,当有妖怪要来抓唐僧(王)时,唐僧躲进了魔法圈,边上的孙悟空(车)或猪八戒(车)马上跳到唐僧(王)边上的一格来保护唐僧(王)。通过这样一个课件,孩子马上理解了“王车易位”为什么要一次走两步的道理,同时学会了“王车易位”的具体走法,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坚持学习。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许多孩子,特别是一些平时好动的孩子自从迷上国际象棋后,不仅注意力、观察力得到提高,就是在其他活动中也变得静心、专心了。

二、在选择合适对手中体会挫折

现在的幼儿由于在特定的“421”环境中成长,容易滋生娇气、傲气,遇到困难常常打退堂鼓,在生活中也有输不起的现象。在玩国际象棋游戏、对弈时,耍赖也常会发生。孩子如果在对弈中经常碰到挫折,会打击他们的好胜心;如果经常赢,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因此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对手非常有讲究。在一次又一次的切磋中体验玩棋的乐趣,懂得“输赢乃兵家常事”“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对于那些自信过甚、老以为自己最厉害的孩子,教师选择同样厉害的孩子,甚至教师出马当对手,在输棋的体验中,让孩子感受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真谛。

在我们有意识的引导中,国际象棋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活动,调整了孩子的心态,训练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既可让胆子小的孩子增强信心,不怕失败地与同伴游戏,也可以让骄傲自大的孩子在挫折中克服自满,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三、在集体游戏中学会交往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幼儿能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一员。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在邻里很少往来的环境中,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

我们的国际象棋活动经常是以集体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的。在孩子与同伴的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理解其他孩子的活动目的,在这种集体游戏中,孩子的交往能力大大获得了发展。例如,游戏“小兵升变”需要每个小兵走到底线主动去找国王,请国王将升变后的头饰戴到小兵的头上。那些胆小害羞的孩子为了获得“后”“车”的头饰,也能大方地向国王提出要求。这对于克服大多数独生子女交往能力差、孤僻倔强、不合群等心理缺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使孩子们逐渐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今后需要踏上的社会做好一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四、在快乐表演中享受合作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能力。可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围着孩子转,因此,许多孩子逐渐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在幼儿园,一部分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

情境表演是幼儿园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之一,通过情境表演,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国际象棋的一些特殊招数,更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双车杀王是国际象棋中一个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这个招数时,教师创设了“男女警察合力抓小偷”的情境。在情境中,教师通过“女警察看守楼梯,缩小包围圈,男警察出手去抓小偷”合作擒贼的故事,使孩子理解“双车杀王”的方法,体会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能更快获得成功的道理。

情境表演让孩子体会了合作的重要,童话剧更让孩子分享到了全班小朋友同心协力合作演出的乐趣。教师就以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扮演开局中的32个小棋子,将双马防御的一招一式表演出来,在“我是兵,我最勇敢,勇往直前”“我是马,赶快保护自己的王”“为了我们的家园,牺牲我也没关系”的台词中,孩子们很快就了解了双马防御的目的和走法,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集体的演出中,体会到了合作、分享、顾全大局的乐趣。

这种有目的的合作性培养,使孩子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养成了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了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幼儿社会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被社会接纳、认可的成功的“社会人”。国际象棋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纪律观念、规则意识和责任心,而且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耐挫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玩棋过程中幼儿懂得了团结、合作、分享,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4.

[2]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峰.国际象棋教与学指南.北京金马国际象棋俱乐部.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4

侯逸凡自幼天赋异禀,9岁便获得国际象棋世界少儿锦标赛冠军。此后,她接受名师指点,良好的棋感加上系统训练,她的棋艺突飞猛进,接连获得各种冠军。在侯逸凡与对手的历次角逐中,不乏经典名局。但是,当记者采访侯逸凡,问她对自己的哪些比赛印象深刻时,她略加思索,竟然提起了3场败局。

第一场要追溯到2000年,6岁的侯逸凡参加少儿比赛,一路所向披靡,直至进入冠军争夺战。争冠对手是一名男孩,虽比侯逸凡大几岁,却被侯逸凡犀利的棋风所压制,苦苦支撑到最后一盘。下着下着,男孩小声对侯逸凡说:“我们和棋吧?”侯逸凡立刻拒绝,因为她已占据明显优势,冠军唾手可得。男孩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下,侯逸凡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见了夺冠后妈妈的笑脸和教练挥舞的鲜花。不料,形势急转直下,男孩缓过劲来,反戈一击,杀得侯逸凡无法招架,必输无疑。侯逸凡不干了,对裁判说:“他之前就提出过和棋,现在和棋还可以吗?”裁判答道:“当时你没同意,依据规则,只能以最终的结果为准。”就这样,侯逸凡到手的冠军飞了,她伤心地大哭一场。在泪水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而得意忘形,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

第二场是2008年世锦赛。年仅14岁的侯逸凡出人意料地杀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俄罗斯选手科斯坚纽克。决赛前,很多人预测,侯逸凡的功力已与科斯坚纽克不相上下,加上初生牛犊的冲劲,应该不落下风。在无数人关注的目光中,侯逸凡踌躇满志地上阵了。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看到一场针锋相对的对决,侯逸凡下得非常辛苦,感觉处处受限,心理上非常不适,根本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科斯坚纽克令人信服地夺冠。赛后,教练点评说:“科斯坚纽克有过世锦赛决赛经验,尽管当时输给了诸位,但那次失利对她的策略准备和心理准备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明显感觉她的准备非常充分,尤其是在心理上,而这恰恰是你失利的重要因素。”侯逸凡领悟到: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只有在技术、心理和经验等方面磨炼成熟时,成功的果实才会瓜熟蒂落。

第三场是2010年与世界棋王卡尔波夫的“性别大战”。卡尔波夫是国际象棋界的巨人,在世界冠军的位置上长达12年之久。棋王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在对残局的判断上,明显高出侯逸凡一筹,侯逸凡输得心服口服。其实,侯逸凡经过多年的历练,棋艺已炉火纯青,在女子象棋界鲜有对手,就连卡尔波夫在赛后也惊呼:“侯确实非常厉害,超出我的预料。”但是,与卡尔波夫一战,令侯逸凡清醒地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前行,学艺之路永无止境。在卡尔波夫的指点下,侯逸凡不再满足于对棋艺的追求,而是沉下心去,从研究国际象棋的历史开始,探索理论,感悟棋道,从而在下棋的境界上更上一层楼。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5

而在此之前,侯逸凡曾创下了三项之最:13岁时,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中国棋后;2010年,16岁的侯逸凡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侯逸凡被媒体誉为天才少女,但她否认自己是天才。她说:“我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一个温馨的‘漂流屋’……”

北上济南,小城之家一夜“拆散”

2001年仲夏,7岁的侯逸凡被送到了山东济南,师从国际象棋大师童渊铭。

侯逸凡的父亲侯雪健和母亲王茜将女儿送到济南。在返程的路上,王茜却不停地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妈妈,你们别扔下我”、“妈妈,我想你……”每接一次电话,王茜就泪光闪烁。

侯雪健在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妻子王茜是兴化市人民医院的护士。女儿侯逸凡于1994年2月27日出生,给侯家带来了数不尽的快乐。

侯逸凡5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副小跳棋。小逸凡有事没事,就一个人摆弄着棋具。没多长时间,她就把跳棋玩得很娴熟,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夫妻俩发现女儿在下棋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后,决定送她去学棋。

1998年8月,侯逸凡被送进了一个中国象棋培训班。小逸凡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对其他玩具及别的小朋友常玩的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脑中、心中只有棋。

这年年底,兴化市出了一个全国国际象棋冠军,举城欢腾。兴化也掀起了学国际象棋的热潮。王茜也跟了潮流,1999年5月,她将女儿送到国际象棋培训班。

2001年7月,江苏省棋院在镇江举办了一次少儿比赛,侯逸凡表现出色,夺得冠军。她的表现引起前来观战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童渊铭父亲的关注。

王茜对童渊铭的大名早有耳闻。他不仅是齐鲁晚报棋队的主力战将,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先后培养出二十多个全国少儿冠军。王茜趁着童父赞赏侯逸凡的良机,请他帮助穿针引线,让侯逸凡拜在童渊铭门下。不久,童渊铭收下了侯逸凡。

女儿远在济南学棋,王茜茶饭不思,行走坐卧想的都是女儿。几天之后,她有了辞职照顾女儿的想法。但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下棋是一种娱乐,怎么可以当饭吃呢!”“你的工作这么好,说辞就辞,以后到哪里找这样的地方啊!”关键时刻,幸亏侯雪健非常支持:“为了女儿,我们做点牺牲也值得,你辞职去照顾她,我支持!”

于是,王茜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只身来到济南,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照顾女儿。

侯逸凡学棋费用很大,再加上租房及生活费,而且王茜辞了职,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侯雪健身上。为支持女儿学棋,侯雪健戒掉烟酒,还将家中的房子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出租,他则搬到了大姐家居住。

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一个幸福安宁的家就这么被“拆散”了,王茜心里不免酸楚。侯雪健替她抹眼泪,安慰她:“我们又不是没有家,只要有你和女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漂泊北京,你在哪儿家就安哪儿

在济南,母女俩虽然挤住在简陋民房,但王茜总是竭尽所能将房子装扮得温馨又漂亮。她贴了瓷砖,换了窗帘,还按照兴化家里的布局,花了几千元买来好看的布艺沙发,厨房也按照家里的标准购置了必用品。

侯逸凡开始还不理解母亲的举动,“妈,这是租来的房子,咱们说搬就搬走,这些东西到时不都浪费了?”王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女儿:“乖女儿,住在这儿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觉吗?”侯逸凡认真地点了点头。王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就好,这就是我们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让你有家的感觉!”小逸凡明白了,妈妈为了她,用心良苦啊!

2004年,国际象棋“李成智杯”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侯逸凡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摘取了金牌,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行家瞠目结舌。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赞赏道:“这孩子思路清晰,反映灵敏,往那儿一坐,神态沉静,面露霸气,棋途无量!”

2005年,11岁的侯逸凡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王茜跟随女儿搬到了北京。刚开始,母女俩只能租住着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北京的房租远比济南高,压得王茜喘不过气来。

那年秋天,王茜给女儿换下凉席,铺上了床单。但当晚,侯逸凡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王茜问女儿:“怎么了?”侯逸凡说:“我以前一直睡花格子的床单,使我经常想到棋盘,这个淡绿的床单我睡不习惯……”

第二天天黑了,王茜才满头大汗地骑车回家。一进门,她就高声叫道:“凡凡,快来看,我给你买的花格床单。”候逸凡这才知道,当天一大早,妈妈将自己送到棋院后,就骑着自行车跑了不少商场和批发市场,但都没找到女儿想要的花格床单。后来,她在一个好心大妈的指点下,找到了城西的一个窗帘城,挑了上好的花格窗帘布,央求做窗帘的师傅,用这块布料做成了床单。

躺着这母爱制成的床单上,侯逸凡悄悄落泪。这一刻,她更深刻地读懂了母爱的伟大。

在侯逸凡到济南及到北京的几年间,王茜与侯雪健一直两地分居,一年连见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每想到此,王茜就自责不已。侯雪健却说:“你在前方培养着女儿,你的担子比我重多了,要是自责,我更应该自责呢!”父母的话一字不落地进了侯逸凡的耳朵,她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含泪说:“爸、妈,要是咱们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十个金牌都重要!”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停薪留职来到北京支持女儿。一家人在国家训练中心租了一个四十平米的两居室安顿下来。而王茜也在国象队的图书室找了一份临时工。七年漂泊过后,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卫冕棋后,给父母一个不再漂移的家

随着棋力大增,侯逸凡参加的比赛,大都可以拿到第一,成了圈内公认的天才少女。她也渐渐滋生出骄傲的情绪。这让王茜心里有些不踏实。

王茜的担忧不久便成了现实。一次,在中法青年对抗赛上,侯逸凡首轮比赛遇到了法国14岁的棋手拉格拉夫,残局阶段,她晕招迭出最终被对手翻盘。而其后的维克安泽杯比赛中,侯逸凡连下27局棋,最后计算平均等级分,结果只差半分没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棋手最高技术等级称号)。按照国际棋联规则,以往成绩并不累积,所以侯逸凡得从头开始。

两次不应有的失误让小逸凡一时很难接受。看女儿情绪低落,王茜开导她:“一两次失利并不可怕,这说明你的棋还有稚嫩的地方,还需要磨炼。”

一次,喝了妈妈煲的冬瓜汤后,觉得味道很好的侯逸凡不禁连喝了好几碗。王茜适时地问她:“知道冬瓜汤为什么好喝吗?关键是看火候,火候掌握得好,汤才能煲得好喝。”接着,她话题一转,“下国象也一样,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温吞也不行。需要搏斗时不进攻就会丧失时机,但一味地捕杀不讲究策略也难于取胜,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控制好心态。”妈妈的话,让女儿若有所思。

就这样,通过王茜一道又一道的“心灵煲汤”,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潜质也得到全部释放。2007年2月,侯逸凡在第六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三次击败世界男子特级大师,在世界棋坛引起轰动。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国国象女子个人赛中11轮积9分夺冠,成为中国最为年轻的棋后。

侯逸凡经常参加国际赛事,语言成为她与国外棋手交流的最大的障碍。王茜本准备替女儿报英语培训班,但学费太高。她苦思冥想后,有了办法。她经常带着侯逸凡到一些高校的“英语角”跟大学生直接交流,向大学生请教。同时,她自己也带头苦攻英语,母女俩交流时,她逼迫女儿要用英语交流。遇到母女俩都不会的单词与语句,王茜再四处求教。经过一阵恶补,侯逸凡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2010年10月,侯逸凡在广州亚运会获得个人金牌。接着,她在土耳其安塔基亚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上,一举夺冠,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十三位世界冠军与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国际象棋的规则范文6

上海市静安体育中心(退休)象棋教练。1949年至1957年任上海青年会沪青棋社顾问、社长。1958年至1962年;任上海市棋队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教练。1962年至1985年为静安区教练。1958至1965年为全国棋类锦标赛总裁判长、裁判长等。1985年首批象棋国家级荣誉裁判。1962年任中国象棋协会委员。1950年至1962年为《新民晚报》、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刊物,撰写象棋稿一千余篇。1962年、1979年参加《辞海》编写工作。1950年迄今历年编写出版的著作有:《中国象棋辞典》(香港版)、《象棋术语图说》、《国际象棋入门》、《象棋实用战局》(一、二集)、《中国象棋谱大全》等30余种。

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上海滩著名的妇、内科专家,在常人眼中,他似乎更应该秉承父业,在医术上有所建树。可是冥冥之中,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他投入到另一个同样广阔的天地中来。

弃医从弈说屠公

屠景明先生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屠仲书是上海滩的名中医,著名的妇、内科专家,同时还是一位象棋迷。少年时期的屠景明,就读于上海民主中学,受家庭熏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学习医术,当然也学会了象棋。应该说,在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屠景明拥有一个相对优越的外部环境,他也不止一次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俗语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938年,天灾人祸降临到了屠家。先是父亲去世,屠景明不得不独立行医,承担起家庭的重任,那年他年仅16岁。而后“八・一三”日寇轰炸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原先在南市大东门的诊所也不幸毁于战火之中。

危急时刻,屠景明父亲生前好友,“严乾升中药店”掌柜葛桂荣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将位于广西北路的店堂辟出一角,让屠景明开设坐堂门诊。然而,病家信任的是老中医,当时屠尚未满20岁,人们是不会相信“小中医”的。尽管葛掌柜对屠进行了一番苦心包装:身着长衫,戴上眼镜,扮成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可此举收效不大,因为他一开口,稚音未脱,更关键的是他对妇科医术学得尚不深入,这就难怪这位“小中医”常要坐冷板凳了。不过这倒也好,正巧葛经理也喜欢下象棋,空闲下来,两人便飞车跃马,较量起来。有一天,葛掌柜兴致所至,脱口说道:“明天我领你去天蟾茶楼。”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句无意间的脱口之辞把屠景明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

天蟾茶楼离药店不远,屠景明一直以为这里仅仅是喝茶、听书的场所,没想到还可以下象棋,而且当时不少到上海走码头的象棋名家,几乎都到这里来一试身手。

自从发现了天蟾茶楼这块“新大陆”后,对屠景明继承父业的志向是个不少的震动。他觉得下棋要找高手,而天蟾茶楼正是一个最理想的地方。反正没有多少生意,于是他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光顾这里,找高手过招。久而久之,前来找他看病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来向他讨教棋艺的,而屠景明的棋艺,也正是在一边从医,一边实战的过程中,突飞猛进的。临近上海解放时,屠在象棋界的名声,已远远超过了他做医生的名气。

屠景明的主要棋战业绩在50年代。1952年,北京象棋名家谢小然访沪,和杨官四战皆平,和董文渊二战亦平。与屠景明的比赛在青年会举行,结果也不分胜负。

1955年3月至5月,屠景明与何顺安组成上海联队,访问广州、武汉、北京,行程万里,历时二个月,与“羊城双雄”杨官、陈松顺,湖北李义庭、罗天扬,北京张德魁、侯玉山等做了20多场公开赛,屠的总成绩是:10胜6负15和,充分显示出他的棋艺功力。

上海解放不久,经《亦报》记者冯小秀介绍,屠景明开始主持《亦报》象棋专栏。1952年,《亦报》并入《新民晚报》,屠又继续给《新民晚报》主持了三年的象棋专栏。

不仅如此,屠景明在“象棋规则”方面亦有一定造诣。旧时,棋赛因没有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往往发生争执。屠景明根据平时积累的一些典型棋例,制订了《象模比赛规则》,规定凡重要比赛,必须记录着法,又明确哪些属于“允许着法”,还限制了下棋走子的时间等。实践证明,这项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象棋比赛规则》为1956年首届全国象棋比赛“规则”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2年,屠景明写了100多条象棋名词送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编辑选用。1982年他又写200多条象棋名词送《体育词典》选用。作为一个象棋名家,他还致力于象棋著作的撰写。在研究《梅花谱》时,他很注意变着的创新,将研究心得编成《梅花谱新编评注》一书,还编写《象棋实用残局》、《棋海拾贝》等书,为丰富棋艺书刊市场不遗余力。

上一篇歇后语的故事

下一篇书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