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游戏呢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游戏呢称范文1
2、奶声
3、葬心葬爱°
4、糖豆
5、小奶狗
6、三生路
7、忘羡
8、枪嘣狗友
9、晚晚皆安
10、好感都给你
11、鹤扰
12、刀尖萝莉
13、月酱.
14、蹦野迪
15、别让他等
16、绿帽子狐狸
17、小可奈
18、天山黑姥姥
19、很nice
20、说再多不如沉默
21、kitty
22、第四晚心情
23、蓝桉
游戏呢称范文2
Serena
Samantha
puppy_love
foreverの爱
MoMaek
Louis Vuitton
Demon`Stiven
jessie
Mc_Crazy
Titanメ赤军
SpearGOD
Jack丶Game
wolfskin
飞弹のbleach
waningmoon
WGGOSADYSD
Just丿A灬TALE
More丶Than
Once丶more
游戏呢称范文3
水泥熟料烧成具有强耦合、非线性和大滞后的特点,从而导致水泥生产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应用目前的效率依然比较低下,无法达成提高水泥熟料烧成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分析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工作及其优化问题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熟料 烧成系统 优化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在各大水泥生产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并且降低了水泥生产能耗。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注重系统的硬件设施配置,却忽视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应用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优化控制问题展开研究,从而更好的促进水泥行业的发展。
1 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及其优化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水泥熟料烧成普遍使用DCS分散控制系统。从系统工作流程上来看,系统控制部分主要分成预热器、回转窑和冷却机这三个部分。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来自原料制备系统的生料将进入系统的第二级预热器,然后将会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中与燃烧的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而经过窑内烧成的熟料最终会进入冷却机,然后完成水泥熟料的烧制。从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水泥熟料生产设备水平都比较成熟,但是软件的重要性却没能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能,系统控制仍然停留在PID调节反馈控制阶段,从而导致回转窑等设备的控制仍然处在人工操作水平。所以,想要实现水泥熟料生产的优质高效发展,还需要进行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优化控制。
2 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优化控制
2.1 优化控制算法
在进行系统的优化控制时,可以使用预测控制算法。具体来讲,就是在控制器与控制对象之间进行执行器的设计,然后利用执行器进行控制器决策的执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利用传感器进行控制对象的信息的采集。在进行控制器设计时,还需要使用基于模型的方法,以便利用控制对象模型完成控制对象的准确设计。使用该方法,可以利用现场调试和计算机仿真进行控制器参数的确定,所以能够实现对各种控制对象的准确控制。在建立的预测控制模型中,将含有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部分。根据被控制对象的历史信息和输入参数,就可以利用预测模型对系统的未来输出进行预测。利用滚动优化设计,将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模型的反复在线优化,所以能够实现对控制全过程的动态优化。而反馈校正部分是利用实际输出对模型预测进行校正,所以能够使模型的不精准性和系统不确定性得到克服。
2.2 系统优化控制实现
2.2.1 系统数据采集
在实现系统优化控制时,还需要先进行系统数据的采集。而利用OPC标准,就可以实现标准数据的采集。就目前来看,OPC是工业控制领域的数据通讯标准,其建立在微软OLE/COM/DCOM技术的基础上,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模式,可以为工业自动化软件开发提供统一标准。应用OPC服务器,可以进行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的收集,然后利用标准接受传递给客户端。而通过这一接口,OPC客户端也将完成数据信息的接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优化控制软件设计成系统框架的OPC客户端,并且从OPC服务器进行数据的获取。而利用特定的设备驱动程序,就可以使现场设备和DCS系统将数据传递给OPC数据服务器。由于OPC服务一直是以应用程序形式分布在以太网的计算机中,所以优化控制软件也将分布在各计算机内。利用COM/DCOM技术,就可以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无缝连接。因此,操作者不仅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运行,同时还能利用不同的计算机进行二者的运行,从而满足优化控制软件的远程访问要求。利用OPC技术进行数据获取时,需要进行接口的实现,从而完成服务器和客户程序的交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OPC服务对象的创建,然后针对对象进行唯一的入口和实例化点的提供。而在整个过程中,操作者不需要进行服务器内部设计的理解,只需要按照格式要求进行方法、属性和事件等内容的调用。
2.2.2 系统数据的预处理
完成系统数据采集后,由于大多数系统数据都含有噪声,并且一些数据实际上是失效数据,所以还需要通过调整数据格式和检测数据显著误差进行数据的有效性检测和识别。具体来讲,就是先进行数据格式的统一调整,从而防止系统误读数据。例如,针对时间数据,就需要调整成“月/日/年/时/分/秒”的形式。而想要进行失效数据的剔除,则只需要进行数据上下限的设置。其次,针对随机误差和显著误差,还需要进行数据的校正。
在实际进行系统数据的预处理时,系统可能没能完成重要变量的检测。此时,还需要使用软测量技术进行不可测量变量的估计和推断,从而实现对系统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建立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借助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和某种数学关系进行变量的推算。而机理模型就是主导变量与可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则为根据测量对象外部特征进行对象动态行为描述的模型。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使用回归分析法和人工智能法进行模型的建立。
2.2.3 控制系统模型获取
在实现系统优化控制的过程中,还要使对象输入如何影响对象输出的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还需进行描述系统控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而该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系统进行输入输出信息的辨识,并且对系统进行工程生产控制、优化和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常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阶跃响应法、相关分析法和频率法进行非参数模型的建立。同时,还要使用极小化模型和过程误差准则函数进行参数模型的确定。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控制中,可以根据长期观察和操作经验对系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描述,然后据此进行系统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而模型确立之后,就只需要利用系统辨识方法进行操纵变量的获取。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水泥熟料烧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应用效率低下,并不利于提高水泥生产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使用优化控制软件进行系统的优化控制,则能够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继而达成提高水泥烧制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因此,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必将得到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郭,万彬,崔海波等.浅谈先进烧成系统的技术特征和性能[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6,01:24-29.
游戏呢称范文4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中的兰心,是个说一不二的女老板,在生意场上,兰心的强硬作风不输给任何一个男对手,在家里,兰心更是发号施令的一家之主。有段剧情是这样的:一贯争强好胜的兰心,被医生怀疑她的肺里长了肿瘤。从医院回来,兰心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回想以前的生活,兰心首先觉得特别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光顾着挣钱,几乎很少有时间花钱,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她还觉得对不起丈夫和孩子,这些年她在家吃饭的时间越来越少,更是从来没有去幼儿园接送过女儿,想想自己除了挣钱几乎再没做什么具体的事情,想想自己的身体现状,时日可能不多了,兰心马上来到公司,对公司的大小事务彻底放手。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她的检查结果是没有绝症。结果很快,兰心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中,把丈夫孩子又抛到脑后去了。兰心的丈夫也无能为力,妻子就是个事业狂人。
兰心遇到的事情,也正是很多事业有成的女人共同面临的事情。身为女子,要在商战中与男人比拼,那定要比男人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再加上女人比男人更执著坚忍,往往在奋斗的过程中形成惯性,想停都停不下来了。生活中很多女老板奋斗到个人成功,却丢了健康,丢了家庭,后悔已晚。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触动兰心这样的工作狂,让她们工作与生活相谐调、家庭和事业都兼顾吗?
测出你的人生长度
现场游戏: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
适应人群:别人眼中的工作狂,永不停歇地忙于事业,为了奋斗停不下脚步的成功女性。
游戏第一步:如果以下是你的生活内容,请你按重要程度排序。
1.多塑造几个有影响的角色或多拿下几个工程项目等。
2.买套更大点的房子。
3.经常给自己放个假。
4.多陪陪家人。
5.健身。
6.和父母一起旅行。
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现场参与游戏的是一位知名演员,她的排序是这样的:第一个是多塑造几个有影响的角色;第二个是健身;第三个是多陪陪家人;第四个是和父母一起旅行;第五个是买套大点的房子;第六个是经常给自己放个假。她的选择估计和剧中人物兰心的差不多。
游戏第二步:你的排序选择会坚持多少年?
这位演员回答,应该在买一套更大的房子以后。
然后我们一起测算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准备了一张纸条做道具――无论怎样一张纸条都可以,这张纸条的长度,代表我们每个人生命岁月的长度。(读者朋友们,此时不妨也找一张纸条,跟作者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计算一下你的人生里还有多少真正可以利用的时间。)
假设我们都能活到80岁,把我们度过的岁月先撕掉。如果你已经30岁了,那好,请撕掉纸条的3/8。接下来,我们要撕掉睡觉的时间,每天睡眠时间约8小时,占一天的1/3,那么,我们再撕掉余下纸条的1/3。
剩下的时间就都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了吗?不是的。余下的时间我们还要吃饭啊,上厕所啊,发呆啊,打电话啊等等。这些琐碎的事情大概占了几乎又是1/3,我们再去掉1/3。
这时参与者大叫(或许你也在大叫),不要撕了,我只剩下十来年了。可是,就是在这十一二年当中,我们还要减去工作的时间,假如说我们每天工作是8小时,它又占去1/3,我们还要再剪掉一个1/3。这个时候,每个人再下手时就会很谨慎,因为这个现实的确有些残酷。
冷静一下,捏住自己手里剩余不多的纸条,手心会出汗吧,是冷汗吧,你会怎么想呢?如果可以重新排序,你会有所改变吗?
那位演员给出了新的排序,首先多陪陪家人,其次争取多和父母去旅行,再次经常健身,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然后才是再塑造几个有影响力的角色。在工作之余,也经常给自己放个假,房子大一点小一点无所谓,只要自己住得舒服就可以了。
在这里,我们是按每个人都能活到80岁来计算的,如果万一有什么意外,有什么疾病,或有其他事情发生,恐怕连这些都不剩了。
这个游戏的作用就在于让大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人生长度,正确地选择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兰心输给了欲望
《婚姻保卫战》中兰心有一次巨大的商战败笔。做皮具生意的兰心到非洲跑来一张巨额订单,又不顾丈夫反对,决心并购另一家皮具厂,可是交了几百万的全款却发现,自己被骗了。与此同时,非洲的巨额订单,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取消了合同。就在兰心和丈夫为了抓住骗子、讨回巨款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兰心皮具的厂房因为一场大火,烧得什么都不剩。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兰心几尽崩溃。
观众对兰心的评价,可能会说这个女人野心太大了,欲望太强烈,导致她疏忽,判断不准确。那么站在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是想成功的愿望非常强烈。
我们不妨再来做一个游戏。
如果有5个靶子,分别离你有不同的距离。
A.是最近,所有人都能击中,奖金是200块钱。
B.是大部分人能击中,奖金是400兀。
C.是这个靶子一半人可以击中,奖金是800元。
D.离着C又远一些,很少人能够击中,奖金是1600元。
E.是最后一个靶子,离你最远,几乎没有人能击中,但是奖金是很诱惑的。
这五个靶子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那么你选哪一个?
估计你心中已经有答案了,那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像很多人玩套圈游戏,奖品有离得近的、中间的、远的,如果玩上10分钟以后,大家设想什么人还在继续这个游戏?
游戏呢称范文5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拟胚体;造血分化
[中图分类号] R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6(a)-0009-05
Techniques optimizations of Spin-embroid body approach for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
XU Jiancheng DUAN Yongjuan SUN Yi YANG Yang HU Xia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Blood Diseases Hospit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ianjin 3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via spin-embryoid body (Spin-EB). Methods AggreWellTM800 and V-96 well culture plate were used to form Spin-EB, which was successively induced to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in culture medium contained BMP-4, VEGF and bFGF.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of CD34+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 conditions. The higher test was seleted to verify its colony forming ability and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via colony forming unit assay and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system. Results The flow cytometr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D34+ hematopoieic stem/progenitor cells from AggreWellTM800 test was 22.6%, while the V-96 well test divided into three test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ESC,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were: 3000 cells/well was 10.8%, 6000 cells/well was 1.28%, 9000 cells/well was 1.23%.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lony forming unit from CD34+ cells originated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was as similar as the umbilical cord blood CD34+ cells. Simultaneously, CD34+ cells originated from ESC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CD71+CD235a+ erythrocytes in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system. Conclusion The forming ability of EB and the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efficiency of CD34+ cells i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ESC seeded in V-96 well culture plate, among which the 3000 cells/well test is relatively prestigeous. Furthermore,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tests of V-96 well, EB from AggreWellTM800 test has a better EB forming ability and higher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efficiency of CD34+ cells.
[Key words] Embryonic stem cells; Spin-EB;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造血干细胞来源有限,在临床治疗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3]。利用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造血分化获得造血干细胞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4-5]。胚胎干细胞(ESC)是指从早期未分化的胚胎内细胞团中获得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等特性。在体外能够分化为除胎盘以外的几乎全部成体组织细胞类型[6-8],因而成为研究从多能干细胞获得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组织细胞的重要工具[9-10]。
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多种技术之中,利用拟胚体形成(embryoid body,EB)是一类重要的方法[11-12]。与传统的基质细胞共培养诱导分化相比[13-14],EB形成诱导分化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易于扩大培养规模,可明确培养基成分易于培养的标准化,采用单细胞离心聚团形成的EB[单细胞聚团拟胚体(Spin-EB)]还具有可控细胞数目并进行外源基因导入等操作的优势,逐渐成为这一方法的技术主导。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EB形成的培养介质,细胞因子组合及EB形成细胞数量及分化时间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商业化的AggreWellTM800培养板及普通V-96孔培养皿,以及不同的细胞数量对于多能干细胞形成的EB效率及进一步造血分化效率的影响,优化多能干细胞造血分化条件,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获得优质的造血干祖细胞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H1ES和IPS细胞系由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研究所潘光锦实验室惠赠。mTeSR1培养基、Dispase消化液、Accutase消化液、AggreWellTM800培养板、H4435、H4436(Stem Cell公司),StemlineⅡ培养基(Sigma公司),双抗(Gibco公司),ROCK抑制剂(Y27632)(R&D公司),骨形成蛋白-4(BM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Peprotech公司),流式抗体鼠抗人CD34-APC、鼠抗人CD71-PE、鼠抗人CD235a-APC(eBiosciences公司),V-96孔板和低吸附24孔板(康宁公司)。倒置显微镜(Nikon TS100)(日本尼康公司),流式细胞分析所用的仪器为CantoⅡ(美国BD公司),台式离心机(centrifuge5810R)(Eppendorf公司)。
1.2 AggreWellTM800中拟胚体的形成
将P60至81代用mTeSR1无基质细胞培养的H1ESC集落用Accutase消化液消化为单细胞,计数,按每个AggreWellTM800培养板孔中加入1×106个细胞,加入EB形成培养基,EB形成培养基为加入50 ng/mL的BMP4、VEGF和Y27632的StemlineⅡ。按产品使用操作手册,将AggreWellTM800培养板低速离心700 r/min,5 min,放入20%CO2,5%O2低氧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将形成的EB转移至低吸附24孔板中进行形态观察,EB计数和诱导造血分化。
1.3 V-96孔板中拟胚体的形成
ESC的培养及细胞处理同上。细胞计数后,重悬于EB形成培养基,分三组在V-96孔板中加入细胞。第1组每个孔中加入3000个细胞,第2组每个孔中加入6000个细胞,第3组每个孔加入9000个细胞,低速离心700 r/min,5 min,放入20%CO2,5%O2低氧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将形成的EB转移至低吸附24孔板中进行形态观察,EB计数和诱导造血分化。
1.4 Spin-EB的造血分化诱导
将两种培养介质形成的Spin-EB重悬于造血分化培养基,加入低吸附24孔板中。造血分化培养基为加入50 ng/mL的BMP4和VEGF,20 ng/mL的bFGF的StemlineⅡ。放入20%CO2,5%O2低氧培养箱中培养。连续培养5 d,并于第3天补充新鲜造血分化培养基。
1.5 造血分化Spin-EB CD34+检测
将上述条件形成的Spin-EB经造血分化培养后收集,加入胰蛋白酶消化为单细胞。将适量单个细胞悬浮溶于100 μL PBS中,加入鼠抗人单克隆抗体:anti-CD34-APC。室温避光孵育15 min,2 mL PBS洗1次,400 μL PBS重悬细胞,BD CantoⅡ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用FlowJo 7.6软件分析流式检测结果。
1.6 集落形成实验
将造血分化诱导后的EB消化为单个细胞,计数2×104~5×104个接种于H4435培养基中,培养14 d,观察造血集落形态。
1.7 红系分化实验
将造血分化诱导后的EB消化为单个细胞,取3×105个细胞进行红系诱导分化。具体培养方法参见文献[15-17]。
2 结果
2.1 两种培养方式下形成的Spin-EB数量与形态比较
将在AggreWellTM800及V-96孔板上形成的EB分别收集后计数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AggreWellTM800培养板每一培养孔中有300个EB形成小室,形成的EB效率>90%,且形成的EB大小均匀,形态较为均一(图1A)。在V-96孔板中按照每孔加入3000、6000、9000个细胞(V-3000、V-6000、V-9000),EB大小受加入的细胞数影响,且大小和形态上不均匀,EB形成效率分别为63%,31%和89%(图1B~E)。
2.2 Spin-EB诱导造血分化后CD34+细胞的比例
将上述两种培养介质中形成的Spin-EB转入低吸附24孔板,并加入诱导造血分化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分化培养5 d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化EB的形态特征并收集EB消化为单细胞后流式分析CD34+细胞比例。结果显示,AggreWellTM800培养板中形成的Spin-EB中诱导造血分化后EB呈分化良好的三维囊状空泡,CD34+细胞的比例为22.6%(图2A);V-96孔板形成的Spin-EB中,除3000个细胞/孔的EB中有部分分化良好的三维囊状空泡形态,6000、9000细胞/孔的EB均呈现为分化不良的实心结构。CD34+分析,3000个细胞/孔为10.8%、6000个细胞/孔为1.28%、9000个细胞/孔为1.23%(图2B~D)。
2.3 Spin-EB来源CD34+造血集落形成和红系分化能力
为证明上述Spin-EB来源的CD34+细胞具有造血分化能力,将造血分化诱导第5天的EB消化为单细胞后分别加入造血集落形成半固体培养基,以及红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基。图3A所示,以脐带血UCB-CD34+造血集落作为对照,Spin-EB来源的CD34+细胞所形成的BFU-E,CFU-G和CFU-G三种集落的形态与UCB形成的此三种集落相似;红系诱导分化培养10 d后收集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细胞培养中有26%的细胞表达红细胞标志抗原CD71和CD235a,说明Spin-EB来源的CD34+具有形成造血集落和向红系分化的能力。见图3。
3 讨论
ESC能够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多年来一直都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点,其中ESC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类型细胞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诱导其向造血细胞分化,是有效解决临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其向特定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建立疾病模型,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帮助开发治疗方案,也可以研究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复杂的生理过程[18-20]。EB的形成是ESC进行体外诱导分化的关键步骤之一,悬滴法和基质细胞共培养法是形成EB的常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十分不利于进行外源基因转染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操作,难以进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将ESC消化为单细胞进行EB培养的方法,此培养方法不仅培养基成分明确,而且能准确地掌握细胞数,同时也方便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操作。
AggreWellTM800培养板是StemCell公司生产的可用于单细胞法培养EB的培养板,本研究中采用的是AggreWellTM800型,每个培养孔有300个小孔。在每个孔中加入1×106个ESC时,每个小孔中大约有3000个细胞;V-96孔板是一种普通的可用于酶联免疫研究的培养板,其与AggreWell培养板相比具有相似的空间形态,因此在用V-96孔板进行EB培养时,从每孔3000个细胞为起始,同时设置6000和9000个细胞组。从形态上看AggreWellTM800培养板中形成的EB,经过在低吸附24孔板中再培养5 d后,不仅数量多而且发育更为成熟,经过同样的培养,V-96孔板中3000个细胞形成的EB在大小上与AggreWellTM800培养板中形成的EB最为相似,但是没有形成明显的囊状EB,9000个细胞形成的EB虽然形成率较高,但是分化效率较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ggreWellTM800培养板形成的EB CD34+细胞的比例达到了22.6%,V-96孔板中3000个细胞组形成的EB CD34+细胞的比例是V-96孔板中形成的EB中最高的,比例为10.8%。根据流式结果选择AggreWellTM800培养板中形成的EB进行造血集落形成和红系诱导分化实验,其BFU-E,CFU-G和CFU-GM三种集落的形态与对照组UCB形成的集落形态相似;经红系诱导分化,有26.1%的细胞表达红细胞标志抗原CD71和CD235a。同时,在AggreWellTM800培养板中用IPS细胞进行试验,经过相同的培养时间,IPS形成的EB CD34+细胞阳性率为38.2%。
综上所述,利用商品化的AggreWellTM800培养板可以较高效率地形成EB并诱导造血分化,但是AggreWellTM800培养板的缺点在于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进行大规模实验,相比之下V-96孔板虽然在EB形成效率和分化上不及AggreWellTM800培养板组,但是V-96孔板价格十分便宜,尤其适合大规模实验,因此V-96孔板中形成EB的体系也十分值得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Hequet O.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harvesting:technical advances and clinical utility [J]. J Blood Med,2015,6:55-67.
[2] Mazini L,Matar N,Bouhya S,et al. Umbilical cord blood banking for transplantation in morocco: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J]. J Stem Cell Regen Med,2015,10(2):28-37.
[3] Tamari R,Castro-Malaspina H.Transplant for MDS: challenges and emer-ging strategies [J]. Best Pract Res Clin Heamatol,2015,28(1):43-54.
[4] Liu S,Xu Y,Zhou Z,et al.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generating function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from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J]. Cytotherapy,2015,17(4):344-358.
[5] Daley GQ. Deriving blood stem cells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or research and therapy [J]. Best Pract Clin Haematol,2014,27(3-4):293-297.
[6] Thomson JA,Itskovitz-Eldor,Shapiro SS,et al.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 Derived from Human Blastocytst [J]. Science,1998,282(5391):1145-1147.
[7] Ware CB,Nelson AM,Mecham B,et al. Derivation of naive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J]. Proc Natl Acad Sci,2012, 111(12):4484-4489.
[8] Van Orman JR,Si-Tayeb K,Duncan SA,et al. Induction of cardiomyogenesis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by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Definitive endoderm [J]. Stem Cells Dev,2012,21(6):987-994.
[9] Tesarova L, Stejskal S, Koutna I. Driven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epigenetic perspectives [J]. Curr Pharm Des,2014,20(11):1674-1686.
[10] Forte L, Berardi AC. Stem cell technologies based on hemangioblast technology focusing on human blood cells [J]. Recent Pat Drug Deliv Formul,2013,7(1):4-8.
[11] Kurosawa H. Methods for inducing embryoid body formation: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system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J]. J Biosci Bioeng,2007,103(5):389-398.
[12] Weitzer G.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embryoid bodies: an in vitro model of eutherian pregastr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arly gastrulation [J]. Handb Exp Pharmacol,2006,(174):21-51.
[13] 张绪超,陈惠芹,黄绍良,等.含人AGM区基质细胞培养体系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9):1747-1751.
[14] Lee KY,Fonq BS,Tsang KS,et al. Fetal stromal niches enhance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glob-in switch [J]. Stem Cells Dev,2011,20(1):31-38.
[15] Hu J,Liu J,Xue F,et al. 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erythroblasts at distinct stages: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of normal and disorder erythropoiesis in vivo [J]. Blood,2013,121(16):3246-3252.
[16] Grover A,Mancini E,Moore S,et al. Erythropoietin guides multipotent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toward an erythroid fate [J]. J Exp Med,2014,211(2):181-188.
[17] Smith BW,Rozelle SS,Leung A,et al.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directs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J]. Blood,2013,122(3):376-385.
[18] 沈干,汪铮,丛笑倩,等.组织工程中的新型种子细胞――胚胎干细胞[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1,24(3):97-101.
[19] Zavazava N. Progress toward establishing embryonic stem or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clinical translation [J]. 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2014,19(6):598-602.
游戏呢称范文6
关键词:虚拟团队 优势 成功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16-02
一、引言
虚拟团队是指由在地理位置上分开的人们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边界的障碍而在一起协同工作的群体,虚拟团队的成员一般很少见面。这是虚拟团队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其实,虚拟团队是现代人们通过高科技在一起交流的一种新观念。它是一个人员群体,由一些处于不同地区和组织的、通过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联结、试图完成组织共同任务的成员组成。
虚拟团队的沟通技术通常为基于电脑通讯的电子邮件、MSN及视频会议等方式。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不同的团队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工作也越来越容易实现。在一个信息、交通畅通的团队中,每个组员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各种各样的有效信息。虚拟团队是一个能有效兼顾效率、灵活及合作的全新的虚拟工作环境。比如,在2003年神秘“SARS”病毒风靡全球的伊始,世界卫生组织就迅速出一个决定,联合了全球最先进的实验室,迅速建立起了一个关于研究“SARS”的虚拟团队。在合作过程中他们高效交换信息,共同分享资源。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关于“SARS”的研究仅仅三周就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此,虚拟团队就像一个沙拉盘。也就是说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如果把他们合并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不仅仅只是保持他自己特色的个体了,而是一个更加完善的群体。
二、虚拟团队的优势
虚拟团队是社会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人们通过虚拟团队互相分享信息与资源,以取得最大的利益,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虚拟团队的成员可能有着不同的国籍、宗教以及信仰,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去完成工作。团队对成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他们必须娴熟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虽然虚拟团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一些负面影响。沟通技能的欠缺往往会导致虚拟团队的失败。在虚拟团队中,人们应该相互信任,从而获得极大的承认度。
虚拟团队与其它团队形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成本优势。团队成员可以在不同地点工作,不需要固定办公室;成员之间通过网络等先进媒介沟通,不用频繁出差和组织会议,这些都给团队节省了开支。虚拟团队打破了组织的界线,使得组织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条件,从而减轻了组织内部人工成本压力,也减少了重新安置员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2.人才优势。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跨地域分布不再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障碍,这就大大拓宽了组织的人才来源渠道,可以利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虚拟团队集聚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知识结构优势,众多单项优势的联合,必然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虚拟团队这种组织形式还可以动态地集聚和利用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这为获得通常很难招聘到的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减少了关键人才的流失。
3.效率优势。而虚拟团队利用最新的网络通讯技术、可视电话会议等技术实现基本的沟通,在技术上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的,团队成员之间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信息交流,从而缩短信息沟通和交流所用的时间,确保及时作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三、影响虚拟团队成功的因素
虚拟团队顺利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取决于对团队组成与设计的全面认识。我觉得下面的几个因素制约着虚拟团队的成功。
1.任务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工作都是适合虚拟团队这种运作方式的,连续性非常高、整合性非常大的工作就不太适合运用虚拟团队来进行,因为团队组员必须经常聚在一起进行反复讨论。另外招募、交易、创新、维持关系这些需要时刻分享复杂资讯的活动,最好不要采用虚拟团队,相对虚拟团队来说,面对面沟通比较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团队的选拔
团队的选拔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方面,尤为重要的是选拔一个有能力去整合这个虚拟团队的人。这个人要懂得怎样运用技能,要懂得灵活;还要有很好的口才、理解和写作能力。正确挑选适合虚拟团队特质的组员,就成功了一半。理想的虚拟团队成员应该是自动自发主动性强,不需要很多细节与工作架构的指示就可以工作。个人沟通习惯也是考虑条件之一,既乐于又善于沟通的人,才可能是适当的成员。
3.沟通
虚拟团队的跨组织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决定了虚拟团队的成功依赖于沟通的有效性,但是由于虚拟团队组员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
空间障碍的克服;空间距离带来的沟通障碍一方面减少了组织成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许多管理控制方法无法运用。现代通讯设施是构造虚拟团队的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的电子沟通无法传达诸如情绪、态度、表情、行为等非文字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在虚拟环境中是很难真实再现,沟通手段的单调性无疑造成了沟通的障碍。虚拟团队应该综合运用多样化的通信技术,利用多样化的沟通手段来适应不同工作性质和工作目标的需要,例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网上论坛和聊天室等沟通方式的运用有效改善了沟通质量。
文化障碍的克服;虚拟团队成员由于身处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很容易导致信息交流时的信息失真;或是使团队成员感知、分析和理解信息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造成信息理解偏差和误会。所以在团队建立之初就应该尽量让每个团队成员了解团队的宗旨和目标,并将其视为每个团队成员的一个奋斗目标,让员工明确团队目标的达成、宗旨的实现和良好愿景的预期皆是其专注于自身工作的结果,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经常与团队成员沟通团队当前的运行状况,当发现团队成员的对目标的理解有较大的偏差时,应及时给予纠偏,帮助成员自我检查并纠正与目标和宗旨的偏差,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
4.信任
在虚拟团队里,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信任问题。虚拟团队的成员之间常常没有机会在一起面对面地相互了解和认识,彼此之间建立起牢固信任感的难度相对较大,而如果缺乏信任,那么团队目标的达成就难以实现。
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有关研究也表明。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水平和团队的绩效之间,存在着很重要的关系。虚拟团队成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异地分布性、利益与目的多重性等特点,会影响信任感的形成。一般来说,对彼此工作成绩的尊重往往会形成虚拟团队中最初的信任感,或者成员之间存在较多的共同点,例如经历、学历、地位等,则会有助于提高虚拟团
队的信任水平。人们对于他人的信任感往往都是从自身以往的经验中习得的。如果过去与人打交道很少上当,我们会很愿意相信别人。相反,如果过去与人打交道曾吃过背信弃义的亏,我们就会对其充满疑虑,哪怕这些人是我们的熟人。
信任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来相互激发和促进,“囚徒困境”游戏就是一个典型的虚拟团队信任培训项目。它的目的就在于考察成员对于自己合作伙伴是否足够信任,从而促进成员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争取到对于双方受益最大的一种结果。通过培训,使虚拟团队全体成员能认识到:要想得到信任,必先给予信任,也就是所谓“欲想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建立信任感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信任别人开始,为别人做出榜样,当团队成员感到你信任他们时,他们才会比较容易信任你。所以,等到对方真正值得信任后才给予信任,则不如一开始就假设他们值得信任来得有效,除非事实证明他们真的不值得信任。
虚拟团队成员一般以知识型员工居多,成员之间主要是一种平等的工作协作关系,因此,让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团队目标、制度制定的研讨会(也包括如何解决冲突,如何防止损害团队利益的行为,如何增进相互信任等问题)这种管理方式是十分适宜的,可以说让每一个成员真正参与到团队管理过程中,是培养信任的摇篮。通过这一方式,在虚拟团队中建立一套能够影响团队成员对他人产生信任预期的制度和机制,使人确信在某种条件下,其他成员一定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行动,并获得预期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要信而有约,把信任和契约(或合同)、制度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既有约束又有鼓励,以消除被信任者的投机心理,提高团队中的信任水平。
如果没有信任,虚拟管理组织是无法构建出来的。如果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更不用说虚拟团队良好的沟通交流和成功能力了,团队建设对于虚拟团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是队友们建立信任的一个平台。
5.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给予成员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与整个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在把握各个成员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虚拟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建立团队激励机制的最大困难在于难以衡量个体的业绩,这也意味着在过程管理中,往往需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团队产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激励框架要有对团队内部协调性的刺激,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工作。
四、小结
虚拟团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然而,虚拟团队跨组织性、跨地域性等特征,使得它比传统团队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虚拟团队的优势以及制约虚拟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识别了虚拟团队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任务的选择、团队的选拔、沟通、信任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团队的实际运作中,应对以上几个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将有利于虚拟团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颜士梅,虚拟团队及其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23(5)
[2]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3]余毅,虚拟团队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企业;2003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