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寝室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寝室文化范文1
寝室文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缩影,它是以寝室这一特定空间为单位,尊重寝室成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寝室成员的个性及创造力,被大家认可并自觉践行的文化氛围和行为准则。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文化,即寝室的物质条件,包括寝室的基本生活设施、环境美化的整体布局等;二是精神文化,即寝室成员之间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如人生观、世界观等。
二、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到创建优良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成效,是对民办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有效依托,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促进”: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提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培养,除了日常的谈话交流、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形式的教育,也应该重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对寝室形成归属感,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寝室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重视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寝室归属感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义务,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三)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每一间寝室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育和感染我们的学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将更好地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三、民办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告诉我们,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面对的是以注册入学为主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以下特征:文化成绩弱,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实践能力强;行为习惯弱,个性追求强。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针对他们的特征扬长避短、群策群力,让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接受学习教育,使他们在寝室文化中成长成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引领,强化育人,充分发挥寝室育人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抉择。实践证明,辅导员老师在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能充分发挥寝室的育人功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重视党团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公寓团工委”、“党员寝室示范岗”、“寝室安全信息网”等,将辅导员的工作触手延伸到寝室的各个方面,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树典型、学榜样,做好寝室文化的引领育人工作。
(二)形成制度,重在落实,充分发挥寝室管理功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有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服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寝室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的配套机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寝室文化,同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够遵守在寝室中的纪律。以制度说话,用制度服务,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三)以活动为载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寝室文化范文2
随着高校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后勤的社会化、学分制和二学位的开设,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多数学校不再设置固定的班级教室,同一自然班学生大都只有上课时间才可以相处,其余时间多以寝室为活动中心。传统班级制教学管理的打破,使在校大学生不一定按专业居住,存在跨学院、跨专业的寝室,同一自然班学生居住也比较分散,不易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班级同学的团结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现行的高校教育模式下,应积极寻找一条以寝室文化建设为主渠道的大学生育人模式的崭新途径。
2流动教室背景下寝室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据统计,大学生平均每天有近14个小时是在寝室内度过的。因而,寝室文化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及增强寝室成员的团结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基于寝室文化的上述鲜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归纳其三大育人功能;
(1)健康体魄。安全、舒适、整洁、和谐的寝室空间就是健康体魄的充分保证,而健康体魄是育人的首要目标,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先决保障。
(2)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友善和谐、宽容大度的寝室文化能最大程度的愉悦大学生的心灵,让大学生善待自己和他人,幸福生活和学习,从而踏实执业,走好人生之路。
(3)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寝室文化的社会化特征决定了寝室文化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育人功能。
3流动教室背景下寝室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流动教室背景下,本文从高校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在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物质文化、寝室制度文化和寝室行为文化建设。
3.1寝室精神文化建设
(1)建立寝室文体活动空间。寝室文体活动历来都被研究者认为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应针对学生需要,建立寝室文体活动单独空间,开拓寝室文化建设的平台,为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的场所。
(2)寝室走廊文化建设。以书法、漫画、摄影、剪纸等作品打造寝室特色文化长廊,让寝室散发出文化艺术的魅力,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3)引导开展各种寝室间交流,锻造团队精神。以寝室为单位举办各种比赛活动,这是加强寝室间联系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3.2寝室物质文化建设
(1)加强水电供应。据笔者调查统计近70%的大学生对学校寝室管理有意见,其中一部分是对水电供应,特别是供水。对此学校采取生活用热水、饮用水的双线使用,以及用电一室一管,最大需求地满足了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2)加强安保设施建设。如寝室外修筑围墙、架设红外防盗报警器、安装监控系统等,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家。
(3)加强寝室网络建设。通过校园网,学生可以进网络图书馆查询资料、阅读书籍、学术活动通知等,为学生学习、科研提供方便。
3.3寝室制度文化建设
(1)加强寝室管理领导,建立学校、后勤、学院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对学生寝室存在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达到学校对寝室这一教育阵地的占领。
(2)完善寝室管理人员规章制度。不断改善公寓管理者的服务态度,明确学生管理者的责任权限,发挥学生自管自治群体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完善寝室室规及各种奖励制度。学校制定一系列以文明卫生寝室为标准衡量学生综合表现的奖励制度,把文明寝室的评比与综合测评、三好学生等评比挂钩,建立优良寝室寝风。
3.4寝室行为文化建设
(1)完善寝室行为规范,弘扬高雅的言谈举止。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行为规范》规定寝室行为规范促使大学生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
(2)建立大学生寝室自我管理组织,监督规范大学生行为。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自立、自理能力。
4流动教室背景下寝室文化育人模式创建途径
在流动的教学模式背景下,大学生寝室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阵地。本人针对这一情况,通过长期调研,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将学生工作思路加以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五进五建”寝室文化育人模式。
(1)思想教育进寝室,建文明公寓。高校思想教育直接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方向,开展多种形式的寝室教育文化大赛,如举办寝室文化节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建立寝室思想教育的软环境,形成创先争优的积极影响。
(2)考研教育进寝室,建学习公寓。学业辅导中心、考研社团等有助于促进学生利用好寝室这个除课堂之外的第二学习场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优化学习氛围。
(3)党员教育进寝室,建创优公寓。在党员工作站等学生群团组织带领下,努力把公寓建成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基地。
(4)诚信感恩教育进寝室,建和谐公寓。感恩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也是学校德育教育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通过宣传栏、签写承诺书等建立诚信教育环境,以感恩回馈母校、节约环保等主题建立毕业生离校基金,循环、延续使用教材书、辅导书、生活用品等。
寝室文化范文3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而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和谐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重要作用。为了解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现状,笔者对山东农业大学开展了针对性调查,以期从调查中归纳与概括出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整合创建和谐寝室生活文化结构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寝室生活;和谐文化;问卷调查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调研对象涉及山东农业大学13、14、15级在校本科生,覆盖了农学院、林学院、园艺工程与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经济管理等11个人数较多的学院,收回问卷271份,其中有效问卷259份。在所有有效样本中,男生106名,约占40.9%,女生153名,约占59.1%。问卷设计之初,笔者走访了山东农业大学多名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助理,使问卷问题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通过问卷,主要了解该校寝室生活的基本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大学生对和谐寝室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寝室生活的基本现状
1.1日常生活
1.1.1课余时间安排,娱乐与学习平分秋色:对于寝室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课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活动(约76.5%)和学习(约75.8%),31.6%的同学选择了忙于社团班级等学生工作,少数同学选择了其他,具体内容包括逛街、购物、打牌等。由于被调查群体中14级和15级同学,对于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的热情降低,加之宿舍看视频、上网比较方便,多数同学选择看视频、上网作为娱乐消遣;同时,很大一部分同学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生活已逐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
1.1.2三分之一的寝室存在小群体现象:调查显示,有33.1%的寝室存在小群体现象,即寝室成员出现固定的分组,各小组成员常在一起活动;有26.1%的寝室大部分成员时间都一起行动,仅13%选择了寝室成员几乎都是单独行动。这与寝室成员间各自的思想特点、个好、生活习惯有关,寝室中生活习惯、个好相似的同学容易在一起而脱离宿舍其他人形成小群体。此外,调研数据交叉分析显示,女生宿舍里面小团体存在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这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
1.1.3绝大部分寝室有集体活动,活动频率适中:在问卷中,我们对大学生目前宿舍集体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对集体活动频率的分析,探讨其在寝室类型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寝室成员关系的影响。调查发现,86.6%的寝室有集体活动,但在集体活动的量上来看,其频率并不高,选择频繁和经常两项的共占33.8%,多半寝室(52.8%)选择利用节日(生日)机会集体活动,共同庆祝。
1.2人际关系:当寝室某两个或多个成员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多半寝室(约53.2%)选择了在场成员参与调节,缓解气氛,该类型寝室成员相互帮助,彼此友好,气氛相对比较融洽;同时,也有近30%的寝室选择了不采取解决方式,顺其自然,这种情况,相对来说,矛盾僵局持续的时间较长,对寝室和谐氛围的建设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的是,仅有0.6%的寝室在出现内部矛盾时由宿舍长负责调解,这也从某些程度上说明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
2调查发现的问题
2.1地域差异引起彼此不适应:寝室成员来自不同地域这一因素对和谐寝室环境的构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某些程度的差异,生活在同一寝室,就有可能造成彼此的不适应;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同学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有可能造成寝室的不和谐。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引起彼此不适应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增强同学之间的默契和包容。
2.2寝室之间缺乏交流:调查结果表明,七成以上的寝室与其他寝室之间交流不是很多,寝室之间相当熟悉的只占18%,由此看见,寝室之间缺乏交流。寝室不仅是学生经常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和争论问题的场所,而且是学生进行业余学习、课外阅读和学术科研的辅助课堂,寝室之间的适当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互相学习合作和整体公寓和谐生活环境的建设。
2.3网络对沟通的冲击:有近50%的被访者认为,寝室成员之间缺乏沟通。被访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电脑,至少一部智能手机,寝室可以使用WiFi,在寝室更多的时间都选择了网络,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少。大学生自身能够认识到该问题的存在,能够正确认识信息化时代对“面对面”沟通产生的冲击。此外,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很多同学常常奔波于学校的各个组织和社团,在寝室的时间较少,于是常常出现“寝室外人缘不错,寝室内常常沉默”的现象。此外,经济生活水平和个人习惯(如洁癖、熬夜、打呼噜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寝室和谐,但大多数被访者不认为这些是主要因素。
3意见和建议
3.1鼓励同学相互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数据显示,有半数以上同学认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寝室文化造成影响。采取灵活、新颖的活动形式,鼓励同学相互交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互相理解,培养互相包容的心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
3.2以活动为纽带,加强寝室之间交流。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寝室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以寝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活动可以把不同寝室的同学组织在一起,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加强不同寝室的交流。如:以寝室为参赛单位的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文明寝室评比竞赛、寝室间足球赛、篮球赛等。
3.3加强舍长、学生干部、党员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舍长纳入学生干部的管理体制中,在学生干部评优评奖时予以同等对待,不单纯依据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的优秀宿舍评比结果,增强宿舍长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干部同时也是寝室普通成员,让学生干部首先在寝室内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能减少“小团体”现象,共同培养集体意识,促进宿舍和谐。
寝室文化范文4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寝室文化既积淀着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又饱含着大学时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繁杂,已是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已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红的青春”在农村接受锻炼、80年代青年唱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激情豪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敢于挑战质疑并行动迅速,是极富活力、思维活跃和意识超前的一个群体。明确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为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时代新要求,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践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国梦为生动素材,以优秀寝室文化为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结合时代精神开展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寝室是同学们思想最活跃、最宽松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寝室的文化传统怎样就相应地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匹配。当今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己经在不停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宣传、花花绿绿的装饰、随波逐流的文娱活动,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贴近实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关照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着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寝室文化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要紧抓时代脉搏,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等优秀品质,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现,增强其爱心和责任心,立足实际提升建设效果。要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价值观相融合,这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今天,弘扬寝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应对诸多挑战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统合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
提起中国梦,会立即唤起每个青年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省思和当今感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体,他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始终交相辉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梦想,与此同时,又有着学业、就业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再相信任何权威,不愿意让别人来领导自己,即便如此,在这个群体中,始终有着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建设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培育学生们的历史情感,认同“稚嫩”的梦想追求,镌刻共同记忆、烙印下四年寝室生活的文化印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学生群体自身凝结的共同价值追求。寝室文化更应“接地气”,符合寝室成员的个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如果说,来到一个学校,问大学生,知道“寝室文化节”么?最开始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那么,经过几年常态化、固定化的开展,一定会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晓活动开展的情况下问到“:寝室文化跟大学生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是很难精准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个性独立、又相互适应共同生活的历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对学生个性缺乏尊重和关注,导致大学生的个体功能难以纳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再好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够在构思建设文化项目过程中,充分调动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又不泯灭个性,把文化渗透、介入到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这才是寝室文化和大学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是辩证统一、互生互荣的。寝室文化不仅是一个寝室、一个生活区的文化,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文化,彰显个人主体性是寝室文化的意义所在。寝室文化既要代表整个群体的共同意涵,也要具体到每个人的个人主体。传承和创新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时展大势,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挖掘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是能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在寝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础的内容,能够直接体现出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高低。历史遗存的物品,现代设计理念的楼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报刊书籍、文娱活动、作息习惯等都是寝室物态文化的具体形式。物态文化既是学生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学生价值精华的承载体。现在的寝室文化受到商业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另类的价值张扬,有主流文化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的是,个别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随心所欲、无实质创新、流于表面形式、娱乐大众,隐私、搞怪当噱头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众平台上,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错位和混乱。物态文化的引导在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区后勤社会化的今天,如何转化机制,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国梦内涵的核心价值要嵌入寝室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传承和创新有灵魂的文化作品,不仅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动心灵,传播价值内容。所谓心态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创造力、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指某一个阶层的人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文化的现代化趋势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心态的复杂性,“中国速度”催生了每个人的“快”生活节奏———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快”也许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态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寝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物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奋发进取、宽容自由的寝室环境中;另一方面,疏离隔阂日益明显,诚信友善度不断接受挑战。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和冲突。因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应该以此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态需要引导和关怀,需要寝室文化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主流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和促进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系统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创新机制。
四、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要注重强化政治认同教育
寝室文化范文5
高校的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将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建设互动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同时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寝室文化;音乐文化;互动研究
学生们所有的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这个共同的文化大环境之中,因此,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成员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与熏陶,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通过寝室的团体氛围和共同化作用去影响其他成员,为寝室文化的丰富贡献着个体价值的力量。本文主要研究校园音乐文化与寝室文化的互动作用,在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共同的影响下,使学生们能够时时刻刻都在音乐和寝室的团体文化中去启迪思想,激励斗志,坚定信念,奋发学习,焕发出积极向上、青春阳光的精神面貌。
一、高校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主要空间,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寝室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且复杂的概念,丰富且复杂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个性各异,文化积淀也各有不同,很难形成统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和内涵表达意义重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能够通过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教育规律约束促使寝室文化沿着预期的轨道健康发展,使寝室空间成为一个小的校园缩影,通过对校园文化吸收、内化、加工和整理来更好地展现校园精神文明,从而正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行为习惯以及生活能力等等,使大学生在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熏陶下形成积极进步的文化倾向、高尚文明的生活行为、志趣高雅的文化修养以及健康活泼的阳光性格。
二、高校音乐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音乐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也是校园美的精炼、浓缩和升华。它把校园文化的精神意义、传播理念和艺术氛围融入一个个不同音符之中,通过音乐的形式向每一个学生传递校园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对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可是因为大学生的文化层次、教育背景、接受理念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对校园文化、乃至寝室文化有着集体化的精神展现,所以以音乐文化作为媒介桥梁,通过音乐的包容性去影响改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认知,去传播扩散寝室文化。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和谐的校园音乐文化魅力去构建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精神,不仅仅是对校园音乐文化的艺术传承,更是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的互动影响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缩影,自然也代表和反映着校园文化的精神。形成全面统一丰富的校园文化前提是以寝室为单位构建出健康和谐整体的寝室文化,而这就需要音乐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了。因为寝室成员的思想行为、意识形态和日常喜好都是迥然有异的,为了有效地促成寝室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用音乐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是最好的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最好的语言,以音乐的形式与学生们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是享受的,是愉快的,更能够以一种健康、积极、愉快的心态去理解和认知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传达,从而在共同的音乐感受下形成统一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诉诸感情、回归人本,它能够让大学生们在校园中找寻到教育的落脚点,找寻到人生的起跑线,能够让每一个大学生感受到同样的激情、同样的理想、同样的斗志、同样的新年,这样寝室的不同成员也会在同一个音乐氛围中唤起共同的精神力量,真正展现出寝室文化应有的精神风貌来。同时,寝室文化对于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影响扩大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艺术传达,而寝室文化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大整体,以音乐文化去找寻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共鸣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但是以寝室为单位,去通过音乐文化传播,去影响每一个寝室成员的思想认知,进而以寝室文化去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文化作用。
综上所述,校园寝室文化与校园音乐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作用,既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为校园文化的成功构建和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貌的养成贡献着重要的文化力量。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起音乐文化与寝室文化的互动研究,以音乐的视角去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寝室团体,从而更好地展现校园文化风采以及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作者:王典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寝室文化范文6
开学初,我将寝室长找来商量怎样帮助寝室同学把自己的小家管好。寝室长们纷纷献计献策:在寝室贴上全家福或自己的个性画作,这样一来谁也不舍得去破坏自己的家、自己的心血了。我接纳了他们的建议并要求他们尽快落实下来。一星期后当我去检查时,一间间寝室被同学们打扮成了温馨的小家:粉色的墙壁、花花朵朵的插图、亲密的全家福、“哥俩大头贴”和“亲密俩姐妹”……“墙壁是我家”的设计营造了温馨的寝室氛围,温暖了这些留守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的爱美之心,也促进了他们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2.营造积极进取的乐学氛围,让励志格言入我心
宿舍过道上一行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的励志格言;墙壁上一条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言;柱廊上一位位科学巨匠、哲学大师、文学大师的画像如一座座闪耀着思想光芒的灯塔,让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乐学好学之风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逐渐养成。
3.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学生缺位情感得到填补
这些留守学生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交流,缺乏情感沟通,家长的情感教育缺位严重。为此,我号召在寄宿部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爱心洒满角落”。我们倡导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整理床铺,管理个人卫生,还要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在寝室中营造一种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寝室文化,从而填补家长教育缺位带来的学生情感缺失。学生生病了,生活老师会及时送去问候,室友会热情地递上热水。于是一颗颗缺爱的皱皱巴巴的心被融化了,熨平了!他们在感动之余,也懂得了在别人需要关爱时去爱他人,更懂得了父母的艰辛与良苦用心,渐渐地开始理解父母并和父母热络起来。
4.营造“比一比,我更强”的体育氛围,让学生争做体育达人
一星期一比,一月一比,一阶段一比,看看谁更会锻炼,哪个寝室会锻炼,哪个班级会锻炼,谁中考体育更好。自从开展,“比一比谁更强”的比赛,学生睡懒觉、赖床的陋为减少直至杜绝。现在每天在操场上看见的一个个你跑我跳的壮观景象。充满关爱、充满竞争力的比赛活动将他们的积极性、好胜心彻底激发出来了!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