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1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一)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
通过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多媒体网络信息易于存储和提取。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既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更能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二)教学过程交互性强
多媒体教学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与学更加快捷方便。
(三)教学信息丰富,获取方便
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把语言、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学习中既可以看到画面,也能听到声音,还可以动手操作,进行非线性的学习。
(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非线性、实时性的特点,使得多媒体网络教学真正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电脑进行学习,适应了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又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的特点。
(五)有利于个别化学习的实现
个别化学习的特征有两项,其一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学习,其二是学生学习时间及内容的弹性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个别化学习的需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以及学习进度。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形式
(一)电子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3D技术、虚拟现实平台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虚拟实验的实现将有效缓解很多高校在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普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而且,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这种技术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实验的过程,也能准确地显示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知识的共享,它利用现代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把传统形式的各种馆藏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存储,使之能够以数字、多媒体等形式在网上传播,这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跨区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学习。数字图书馆可以向学生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杂志和报纸等参考资料,并具有图文检索和工程检索的功能。
(三)电子课件
电子课件是指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用于辅助教师教学或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软件。电子课件的优势在于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电子课件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自主学习型课件,主要为学生课后点播自学;二是辅导型课件,一般是采用视频、音频与主页形式的教案、教学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做成课件后以便供学生下载。
(四)精品课程
【教高〔2007〕1号】指出:“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精品课程的落脚点是网络共享与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它是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系统。
(五)教学型视频会议系统
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实现高清的远程教学。通过教学型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双向或多向同步互动交流,实现远程面对面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与教师如面对面一样便利交流。
三、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的优势
(一)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共享
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相对闭塞,优质的教育资源仅仅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信息存贮状态和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通过远程传输,优秀教育资源超越校园的范围,教学成果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四面八方,在不同的时间,有更多的处于不同地域、地点的学生可以学习同一名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从而满足了更多求学者的受教育需求。此外,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网上学习内容的更新速度也是传统的纸质教材所无法比拟的。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多媒体网络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呈现在眼前,打破了课本的局限性,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主动探索,独立发现问题,丰富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少,逐渐形成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经常享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使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汲取关键不在于记忆多少,而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水平上,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三)走向终身教育
现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今后的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许多人都会面临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问题,网络教学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手段,并将有助于建立起一种满足终生学习要求的教育服务体系。
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极大丰富了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结构,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可以克服成人教育学员的学习时间、空间限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思考,使学生带着思考好的问题进入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并从中找到相应答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技术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个别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陈剑光.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6):9-13.
[2]赵永岐.数字化与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6(3):29-33.
[3]李彦君.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远程教育的发[J].科学之友,2010.(3):143.
[4]教高〔2007〕1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2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信息技术具有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体作用的体现
信息技术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是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它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信息技术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所获得的知识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3.信息技术不仅能更好的实现个别化学习,而且有利于促进合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个别化教学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但是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研究表明,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采取合作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式教学策略,是指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这种合作.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
老师都非常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因为这一环节的成功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节课的时间分配中,引入课题占用的时间不能太多,因此要求情境比较简练,但又必须容易使学生产生兴奋,激发求知欲.应用信息技术很有优势.如在《电磁感应》引出课题的设计中,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城市美丽的夜景画面,景观灯的照射和闪烁,川流不息的车灯尽显城市夜晚的勃勃生机,在同学们一片赞叹之际,适时提出问题:“是什么使城市的夜晚变得如此美丽?”同学们自然会说“是灯光”.再问:“有谁知道使电灯发光的电是怎么产生的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画同步富于动感的直观效果显然比静态的挂图对视觉的刺激要强烈,很自然地引起学生注意、产生兴奋,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情绪.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演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但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困惑.此时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再如“声音”这节课的教学,利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其中导人部分有留声机发声振动、雷电发声、鹰抓老鼠、蝙蝠发出声波反射等课件;“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收音机音乐、小提琴发声、大提琴发声琴弦振动等课件;在“声音的传播”中用留声机音乐、声波动画、人耳结构等.由于课件都配之以声音、动画、文字说明,生动逼真的再现了声音的发生、传播、接收的机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理解透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并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3.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
利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合适的模型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而这恰恰是学习的难点.信息技术有助于难点的化解.如“浮力”一节的教学中,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中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利用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展现浮力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学生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得原理做好理论基础.再如探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学生虽然基本上都能通过实验找到导体或磁体朝什么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会产生电流,缺乏本质的认识,很难作出较完美的解释.因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磁场,而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用来表示磁场的磁感线又是人们假想的.利用课件,动态模拟在磁场中无论是导体还是磁体运动时,磁感线均有被切割的现象,学生就能较容易找到两种运动的本质:即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创设好让其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条件,同学们头脑中就容易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因而就能顺利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老师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中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5.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合理的整合学习内容,把新知识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
教学中老师总是要求学生经常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整合成最适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结构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物理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学习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一环节往往由于每次要求角度的不同,须把内容重新编排,会产生重复劳动,耗费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克服这一弊端.如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实验的文字和图片,就是素材,只要一次采集,就可以通过共享和编辑手段反复呈现.例如,物理实验的总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遍.若用信息技术来再现实验仪器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既方便又直观,能较好地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6.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拓展性学习的途径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建立交流平台.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局域网,将教师的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演示课件等做成共享文件夹,供学生查阅、参考、复习,鼓励学生进行如问题解答、实验探讨、教学建议、学习心得、我的观点等交流活动,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章节小结由同学们自己分小组合作完成,放在班级电脑物理文件夹里供全班交流.还可以通过教室的电脑或网络利用拓展性练习题和测验题以及研究课题,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以及拓展性学习中巩固、熟练、拓展所学的知识;当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老师利用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或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实现了个别辅导和分层式教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教学 问题与办法
[作者简介]李菊香(1975- ),女,湖南武冈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69-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迅速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政治到军事,从文化到经济,从制造业到新闻出版,每个行业都通过Internet紧密相连,互联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信息通信、传播和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它能将人类的智慧连为一体,因此,也能产生全新的网络文化。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立校园网,并将其连入互联网,进行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交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下面笔者将作具体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1.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工作站能随时回答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实时交互性的方式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像、影等教育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后传授给学生,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整,做到及时改进。学生可与任课教师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其他教师发出请求,提出疑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学生还可以与同学通过QQ、电子邮件、BBS等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讨论疑惑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话,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获得新的知识以及教师的指导,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建构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教材以外的其他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查找课堂以外的资源材料。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思维,加速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速度。
3.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由于计算机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资源,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已不再是以往只能通过课堂学习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的应试教育。学生可以从更广泛的网络信息源中选择所需要且喜欢的学习材料,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计划和调整学习方式,获得一种学习知识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4.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走,通过黑板粉笔的板书直接表达出来;网络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轻松的学习。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只需教师的指导、组织、协调,学生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进行学习,对于作业的检查和评定也是以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查。
5.教学形式的个性化。传统教学都以相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视了。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理解程度等各不相同,所以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完全得到满足。教师许多时候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在教师的安排下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通过网络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教师的帮助和指点下了解自己的不足,适时地调整,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不同层次、不同版本、相同内容CAI课件,有著名教师的课件、有学校极力打造推出的精品课程等。教师可以参考这些优秀的电子教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整合和编排,制作出内容更丰富精美的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学生通过对不同形式的课件进行学习和比较,挑选出优秀网站资源或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二、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1.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校园网或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通过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声音、图形、视频、动漫或文本等多媒体教学信息。这些形象生动、丰富直观的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如利用Visual FoxPror的编程来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那么先通过CAI课件讲解基本原理,通过Visual FoxPror编写的程序帮助课堂学习与讲解,逐句解释后再启动Visual FoxPror进行演示并显示结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利用Visual FoxPror的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性,将虚拟世界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2.集体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日常教学的讲授法清楚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考思路等,创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老师讲清学习任务要求后,通过网络将信息给学生或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进行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将疑难问题通过电子举手进行提问,教师及时解释,化解疑问,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也通过服务器进行监管,选定有疑难问题的一些学生,进行特定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利用QQ软件、飞信软件、语音对话、BBS论坛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利用服务器上的广播功能,对问题、讨论结果或创造性的见解等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播,这样能迅速纠正错误或分析讨论结果,便于学生及时改正、加强理解。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到了新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意识;同时,教师还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便于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做出调整,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以及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多数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帮助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教学观念没有完全改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人简单地认为,网络教学中,教师只需将传统的纸质教案转变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师生的信息交互、疑难问题转换成网络上进行交流,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导致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用传统的观念与方式进行网络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并没有将网络教学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真正运用到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现代化高质量的网络教学。
2.自主学习资源缺乏。自主学习是网络教学的特色之一,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目前的网络教学在自主性学习中,只体现学生自觉学习这一特点,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由于网络用户存在不确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许多时候,网络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真正需求的学习资源。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最终影响整个网络教学效果。
3.情感互动不够。网络教学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信息交流、知识传播的过程,而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情感互动、相互交流?思想品德、行为礼仪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又如何体现呢? 因此,网络教学必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整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比如课程开头播放一段与课程相关的音像资料、课程中间插一个相关的新闻或课程结束时出个问题由学生展开自由讨论等,尽力做到师生情感互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网络教学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结合,相互补充。
4.网络教学条件不够。网络教学需要绝对安全可靠,对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及时更新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硬件,还要引进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而很多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全部解决。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建立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才能顺利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由于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还不全面,且受思想观念及经费的约束,网络教学必将经过一定时空才得以实现。当然,我们可以先建设一个低成本小型的实践环境进行网络教学的探索,随着网络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的硬件设备也会逐渐改善,教学质量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等优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欠缺的。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将之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已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网络,运用好各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网络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冬阳.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楼桦.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6(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4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微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积极投身到微课制作与教学实践中。作为“微粉”之一,本人也被微课的理念深深吸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但一段时间实践之后,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微课,思考微课。一天,笔者接待了一位家长的来访:“老师,您是信息技术老师吧,这学期您是不是让我孩子在家里学习微课,说用手机或电脑看什么微课视频,我家孩子学习本来不自觉,借着这个理由,偷偷上网打游戏。老师,信息技术课又不中考,能不让他回家学习微课吗?”对于家长的质疑,我无言以对。尴尬之余,让我对微课有了更多的思考:首先,初中阶段到底适不适合开展微课教学?初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专注力不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过程加强监管,尽可能减少学生因违反操作规定,而对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其次,信息技术微课在何时学习?初中学生,由于学业压力比较大,课余并没有多少自主时间,要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学习这种不考试的“副课”上,似乎有点异想天开,看来我只能另辟蹊径了,那么能不能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微课呢?
一、微课要做到因时而“微”
那么,初中生应该在什么时间来学习微课呢?是保证微课能否开展的重要因素。微视频学习一般都利用课余时间,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检测学习效果、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等。但是现实情况是初中生课前很少有课余时间用来学习信息技术,所以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就要合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我们可以从课堂入手,大胆地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方式。把原先45分钟一节的课,改成30分钟或者25分钟的,从而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在教师的监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管,防止学生们玩游戏,解决了家长们的担忧。
二、合理选材,精心设计
1.要选择合适的题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要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或专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2.教师用语要得体。老师的语言必须声音清晰、发音标准、语速适当、富有感染力,适当的幽默风趣一点,更能吸引住电脑面前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3.要精心制作课件。课件要表达讲课者的思路,做到有声有色,动静搭配,而且不能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合课堂,合理运用
一节课有45分钟,而初中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集中在课堂上,随时都会有学生开小差,而忽略了知识的重难点和细节,且每个学生忽略的点又不一样。如果由教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就显得特别费力。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知识短板和学习的有效时间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呢?微课的作用就在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自己的需求观看微课,进行选择性的学习,那么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人通过多次结合微课的课堂教学,发现微课让学生轻松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了增效减负,优点如下: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制作内容能够突出主题,使学生容易抓住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学习。2.教学时间短: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课本中繁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仅用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3.反馈及时、针对性强:微课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直接对其进行及时评价,好的采纳不好的改之,教师不必担心教学效果。4.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传统的课件或教案来讲,微课更能将教学的主要内容牢牢抓住,体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5.资源组成的“情景化”:微课以简短的视频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除了学习到教学中需要的知识点,理解能力高的学生还会因此联想更多更广的新知,知识得到迁移。6.成果简化、多样传播:短小的视频,播放简单,老师及同学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进行分享,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教学内容,方便预习和复习。在“数字布鲁姆理论”中把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实践证明合理运用微课能够快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微课模式的课堂,其前景是无量的,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探索。
作者:周绒绒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5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思维和创造等诸多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成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因而多媒体教学软件正向着“四化”即网络化、智能化、趣味化、个性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特别是高职院校有关模块化教学的深入应用,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20世纪末,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
1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知识
1.1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2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编写适用于教学的课件。
(2)交互性。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3)形象性、直观性。由于采用了多种媒体信息的教学,如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有了动态展示,形象解说以及直观表达,为提高教学效果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创造性、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向教师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工作平台,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教师可以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自己开发课件,选择自己所需的声音,视频等,制作相应的模型,模拟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2多媒体教学如何实现个性化
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代教育软件,解决教育教学上用传统和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它们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又称CA}课件)。
CAI课件可以构造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配合新颖多样的素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最艰涩抽象的理论。传统教学中似乎言之无物、开发较难的一堂课,如果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创意。
2.1多媒体带来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方式的改进已使很多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1)视觉感受更新奇。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课本内容,在一些课上经常会用到计算机来播放短片,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播放视频时,画面不清晰,也不够亮丽,坐在角落里的学生看不清。使用多媒体“中枢”后,视频的输出效果非常清晰美妙,不仅让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大饱眼福,还经常激发起学生们的联想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操作更随心所欲。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中的红外自学功能后,上课过程中轻按遥控器即可切换各种设备,省去了调节投影机的麻烦。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连动程序控制,只需一键切换就能完全成功。
(3)视频展台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可以展示实物、文件、实验过程等等。以前由于没有视频展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只是坐在前排学生的专利,后面的学生只能望而兴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就可以将实验放在视频展台上进行,并通过投影机来实现大屏幕演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更加完美了教学效果。
2.2如何实现多媒体个性化教学
{1)运用主页界面设计,使知识框架清晰化。一个课件如果叙述一堂完整的课,犹如一个完整的教案,体现全部教学设计。在课件一开始,制作一个精巧别致的主页,将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形成几个知识模块,即以近似目录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化。刻意雕琢的界面,复杂曲折的交互设计,虽然在制作课件时要花费不少精力,但通过这个界面可以灵活导航到下一步学习层面,激发学习者的探索欲。既循序渐进,又纵横贯穿,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办到的,也是CAI教学的一大风格。
(2)运用软件强大的交互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CAI课件中大量交互功能的应用,实现了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象一支无形的魔棒,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主动学习新知,使得教师、学生、计算机三位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枯燥单一,教师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发问、提醒、点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气氛的营造者。所以,教师在开发CAI课件时,要尽量多使用交互,这等于是抓住机会对学习者提问、引导,不失时机地吊吊学习者的胃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动画模拟实际过程,让瞬间真实体现。运用动画是制作演示型课件的拿手工具,学生对于动态的视觉印象总是特别深刻,所以在CAI课件中插入一些动画和视频文件,就可以动静有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动画或视频的制作编辑既可以从素材库中提取,也可以借助软件轻松完成,只要制作者平时留心钻研,一定可以制作出生动的动画效果,从而丰富活跃多媒体课堂。
(4)运用多种传播媒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精力逐渐疲惫的老师,都会让学生的听课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而依靠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变形文字、图片欣赏、动画模拟·…都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适时出现焕然一新、峰回路转的感觉,把已经疲劳的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迅速拉回课堂,遵循“刺激一反应一疲劳一再刺激一再反应”的科学路线,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标题的出现上,可以以动态文字的形式,伴随悦耳的提示音乐,甚至做个反复播放、纯属点缀的小动画,不仅马上使课件形式增色,更重要的是在该处提醒了学生的注意,所以这些多媒体手段并非多余。
(5)创造独特的课件风格,突出个性化教学。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各个学科的教学软件成品,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每个教学软件成品只能代表某一种教学思路,所针对的是理想中的学生,因而就不可能符合各个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班级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老师和学生都显得十分被动和勉强。每个教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将这些体现在他的课件中,成为课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所以个性化设计应当成为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件更有针对性,更加新颖。而突出个性化就要求CAI课件在总体设计上不落俗套、简约大方;在细节处理上精炼别致,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思想,针对本班学生的理解弱处设计知识传授方案。 (6)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性。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而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扣顶应。
(7)实施网络化教学,体现个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发挥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网络教学,而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在网络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网络教学内容个性化,显示的页面样式个性化,并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样学生在独自地网络学习中不会盲目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思维和创造等诸多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成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因此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趣味化、个性化发展。
(1)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从应用地点来看,有学校教室(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等)、办公室、师生家里以及其他场合(如广场等);从软件的运行环境来看,有单机(如普通的PC、广场演示用的触摸屏电脑)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其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是在这五缤纷的应用环境下孕育出来的。
(2)智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性活动,其效果受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因而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演示型、练习型、游戏型、模拟型、学习型等种类。但是,不论哪种类型,任何一个软件都有适应面的问题。适应面广的软件,能让不同的人在多种场合下使用;适应面窄的软件,要么只能让特定的人(如制作者本人)使用,要么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使用,甚至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由特定的人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智能化能有效加宽其适应面。
(3〕趣味化。媒体手段与常规教学方式的平滑衔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良好的接受状态和积极的参与欲望。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和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音效、画面呈现、动画情节等方面的设计中,注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和吸引力。这有利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
(4)个性化。“做出新意、用出特色”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个性化的精髓所在。目前在软件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分成功的产品,就是因为软件市场现有的产品都是针对教学内容创作,而没有同时针对使用软件的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者的个体状况来设计制作,因而不能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有人说电脑是私人化的高级工具,那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否也能“私人化”,即能适应使用者的需要,就像专门为“我”而作的一样呢?这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个性化。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6
下面结合《拉丁美洲的独立》(高中历史)这个课件来谈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学生们在初中教材或课外读物中大都已接触过,如果利用电教媒体,把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起到较强的示范导行作用。像《拉丁美洲的独立》这段教材,如果按照老一套来讲述它的背景、经过、影响的话,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还可通过课件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图片、历史文献等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拓展知识面。
像《拉丁美洲的独立》的教学,大量的图片信息、历史人物、历史文献资料只靠教师的口头叙述是困难重重的,我们如果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轻松多了。我们的做法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材料介绍,通过一些电影资料的剪辑,向学生全面介绍拉丁美洲的独立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让学生真正明确拉丁美洲的独立的历史根源;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简要介绍典型人物的相关资料,通过人物的特点、个性、历史地位和当时的情境,加强对历史学说的教育,并通过教育掌握必需的人物事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通过部分历史资料、发展和现状,让学生理解拉丁美洲的独立对世界解放的影响与作用。
3.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互助精神。
较强的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一个显著的特点。利用这一点,学习的内容、进程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把握。
例如《拉丁美洲的独立》这个课件,就“独立的经过”这部分,笔者就把它分成独立前的背景、独立的经过、独立后的影响三大块,每一块中又分为若干小块。这样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有选择地施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度有选择地学习,既可以进行个体学习,也可以与同学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互助精神很有帮助。
4.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
《拉丁美洲的独立》一节涉及大量的内容和地图,为了动态展示独立的进程,在这个课件中,笔者反复研究教案,将大量文字内容转换成条理清晰的图表,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地设计了一些FLASH动态地图,进行动态演示,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与学成为有机整体。通过这一设计,使书本上静态的文字内容变活了,学生对知识点也产生了经久不忘的深刻印象。
二、多媒体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拉丁美洲的独立》这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范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教学体现,但它的思想、方法、模式、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范畴,成为我们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特例。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优点是多方面的,只要运用合理,一定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当然,为了使多媒体课件得到更好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注重“辅助教学”的含义。
多媒体教学尽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对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手段,但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式的许多优点。所以在选择课件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传统方式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的内容来做;否则,就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了。
第二,注意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