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悲歌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悲歌行范文1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出门。
生结千岁念,荣及百代孙。黄金买性命,白刃仇一言。
宁知北山上,松柏侵田园。
悲歌行范文2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梭罗
1989年6月,由导演彼得・威尔、主演罗宾・威廉姆斯共同倾力打造的电影《死亡诗社》上映之后,在当年创下了1亿4千多万美金的票房记录,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业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就,并且获得了同年奥斯卡的最佳剧本奖。
在没有任何电影背景资料的条件下,很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恐怖电影,但实际上,这个有着《死亡诗社》怪异片名的电影讲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条中不被抹杀。“死亡诗社”是影片的男主角基廷老师上中学时加入的一个诗歌社团,成员聚在一个山洞里,轮流诵读古代诗人的作品,聆听先贤的智慧之音。这个社团的成员相信,一些伟大的文学家虽然已不在人世,却能够通过留下的文学经典唤起他人生命的激情,也即意在一个个干枯的文字底下其实有鲜活的水源在流动。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所人才辈出的贵族精英学校,历来奉行严厉刻板的教学模式,“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是建校百余年来师生恪守的四大信念。这种学校在美国叫做private school,在英国被称为public school,通常为寄宿制,保守、顽固、坚持传统、讲究荣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合群的性格,忽视甚至压制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以这样一个古老封闭的学校为背景,寓意深刻――反映了西方流行文化中常见的几组对立矛盾:传统与现代、个人和集体、保守和创新。
然而一位新来的英语老师却改变了这一切。“如果有胆量,就叫我船长,我的船长。”――上课第一天基廷老师就告诉学生用惠特曼诗歌中“船长,我的船长”这一指代林肯的特殊称谓来称呼自己。他的思想与众不同,他的行为离经叛道。“全都撕了,撕了它”、“撕掉它,撕掉它,我只想听到撕书的声音”、“又不是圣经,你不会下地狱的”――基廷老师要求学生撕掉教科书中对诗歌进行生硬划分的“序”。不仅让学生撕书,基廷老师甚至跃上讲桌讲课,并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感受不同的视角。在与他的相处中,学生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廷老师具备的激情和活力来源于他在学生时代参加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诗歌的热情点燃了这群十七岁少年内心挣脱束缚的渴望之火。效仿他们的老师,新的“死亡诗社”又成立了。新一批带着梦想的年轻成员也聚集在了一起,他们违反门禁半夜溜出宿舍,在山洞里击节而歌,朗诵经典名诗,在平静的校园中上演着一幕幕寻求自我与改变的戏剧。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预备进入社会的机构,而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体制和孩子的天性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冲突。孩子受到来自校方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创造性被压抑,而基廷老师的到来正好解除了孩子追求自由的羁绊,但问题的焦点在于他的努力得不到校方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悲剧必然随之产生。
尼尔一直规规矩矩地走着父母为他设计的人生之路,每门功课都是甲等的他在威严的父亲面前唯唯诺诺,他遵照父亲的意见参加各种学习小组、辞去在校刊当助理的职位、不敢与父亲顶嘴甚至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基廷老师的到来让这个个性备受压抑的男孩看到了阳光的光辉。在基廷老师的课堂上他领会到了诗歌中生命的意义,内心燃起了激情的火花:第―次违背父亲的意愿瞒着父母参加他梦寐以求的话剧演出,他年轻富有朝气的生命在“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身上得到了绝佳诠释。然而,梦想才刚刚起航便在冰冷的现实中折戟。在父亲愤怒严厉的责骂中,这个视表演为生命的男孩不敢辩驳,当父亲强逼他退学去军校时,尼尔的自杀成为可能。无路可逃的他,选择了在“仲夏夜之梦”成功上演之夜,戴上精灵的荆冠,伴随着窗外的飞雪,用父亲的手枪做了最后的反抗。一个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在追求自由和梦想之后,无奈地牺牲于传统势力。
影片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托德・安德森,他是一个胆小、羞涩、沉默寡言、努力学习但严重缺乏自信的孩子。在怯懦、平凡的外表之下,他内心深处拥有着不一般的诗人激情与气质。在同学的嘲弄和基廷老师的激将法下,他终于克服障碍当众做出了诗,这个不小的收获是他突破自己、培养自信的第一步。他内心隐含的饱满激情在影片的最后一刻得到了无法抑制的爆发――校方指责基廷应对尼尔的死负责,而他和其他的死亡诗社的成员却充当起校方推诿责任、辞退基廷的帮手,就在基廷被迫离开教室的一刹那,他勇敢地站到了桌面上,就像当初基廷鼓励他们的那样,大声地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学都违抗校长的命令站到了桌面上,以此来送别他们的老师。传统和现代、保守和创新在这个戏剧性的场面达到了矛盾爆发的,孩子们之所以敢坚持用这种大胆的举动去违抗校长的命令,就是因为基廷老师启发了他们内心封闭已久的生命之火,这位老师让他们知道了教育原来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现实中的基廷老师失败了,他是注定要离开的,因为他无法对抗那个陈旧呆板的体制。虽然如此,虽然他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却是一个很久远的印记――他已经从内心里改变了这些学生。
影片中的基廷老师由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扮演,他是一个很特别的演员,擅长搞笑的表演,比如在他曾经出演过的影片《大力水手》《幸存者》《逍遥天堂》和《早安越南》中,他都扮演的是插科打诨的喜剧角色,并且在1987年获得了金球奖喜剧类影片最佳男主角的称号。任何人都无法把他这个滑稽演员的身份与教师这一职业联系起来,可事实上他饰演的这个约翰・基廷老师却是他喜剧功力的又一次绝佳展示。因为基廷老师在学校里和周围的人以及环境、氛围格格不入,他活跃奔放的性格与封闭古板的学校形成的冲突是非常戏剧化的,所以罗宾・威廉姆斯那种稍显夸张过火的表演就恰到好处。
悲歌行范文3
报名时间
2019年重庆北碚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时间为10月29日-11月7日。其中10月29日-11月1日采集首次报考考生基础信息;11月2-3日整理数据、生成首次报考考生学考号;11月4日-7日所有考生上网选择报考科目、缴费。
报名地点
在校学生在就读学校报名,其他人员在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高中学校报名点不得接受外校学生报名。
报考对象
具有我市普通高中学籍的2018级在校学生和申请高中同等学力人员。
下列人员禁止报考: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普通高中其它年级在校学生;
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受到“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处理,尚在处罚期的人员;
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报考网站
悲歌行范文4
1、北斗七星星座: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是二十八宿中斗宿的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七星。
2、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来源:文章屋网 )
悲歌行范文5
东北人很讲义气,他们做生意,以诚相待,很重朋友之情。
在与东北人做生意时,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别谈钱,一谈钱感情就远了。"尽管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人重义轻利的心态。 一位长期与中国人做生意的意大利客商私下里曾说:"跟上海人谈买卖很累,跟东北人做生意倒挺轻松。南方人精细且斯文,北方人粗放而率直。"
东北人最讲义气,性情豪爽,为了朋友甘愿两肋插刀,把友情看得比命都重要,东北汉子心眼都挺好,交朋友遇到知己能把心掏出来。就说喝酒吧,往往把客人往死里灌,似乎不喝得爬桌子腿,就不够朋友。只要喝透了,没有不能办的事。并且,生意人坐在一起,在酒桌前就不能说不会喝或胃痛。因为好酒的东北人觉得不喝透就是不够朋友;既然酒喝不透,直接推论就是不够朋友。和不够朋友的人办事,还有意思吗?
重义气,使东北人在商界获得了值得信赖的好名声,很多人在与东北的商家打交道时,表现得比较实在,容易相处。
因此与东北人做生意,只要会用些感情投资,没有办不成的事。哥儿们义气用事,这是东北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点。
在生意场上,买方和卖方的目的就是金钱交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就会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使买方觉得卖方诚实可信,卖方也觉得买方有信义,可以信赖,这样双方自然会增加合作的机会。因此,讲义气,重义气,东北商人做生意的这一特色促使许多东北商人成为大腕级的富豪。但是,重义气,虽然使大家不必因竞争伤和气,却与现代商业竞争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迟早要被时代所淘汰。
强悍易怒,脾气大
东北人被外地人称为"东北虎"。人们之所以以出产于东北的大型食肉猛兽--虎而比喻东北人,无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东北人"人高马大",吃东西狼吞虎咽;二是东北人尚武好斗,民风强悍。因此,用"东北虎"来比喻东北人骁勇、强悍的性格是比较恰当的。这是东北人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文化积淀。
在东北城乡,一丁点小事儿,三句话说不出,立刻动手,仅仅拳脚相加还是"文明"的,某些无聊的看客还会觉得没劲。东北人善打架,其他许多地方的人也善打架,这有什么不同啊?但是,只要你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东北人打架是一个"猛"字,一个"虎"字,外地人似乎缺了这两点。比如说,打起架来,东北人一定要就近找到武器。如果地上有砖头,决不会捡土坷垃;地上有铁棒,决不会捡木棒;地上有斧子,决不会捡镰刀,什么解决问题找什么。而在攻击的部位上,也是找准要害:如果能打脸,决不打屁股;如果能打心口,决不打腿;如果能抡拳头,决不抡巴掌。细想起来,其实,这也是符合东北人的豪放性格。
东北人这种地域性格在商业活动中也不时表现出来。在做生意过程中,东北商人喜欢吹胡子,瞪眼睛,撸胳膊,挽袖子,天不怕,地不怕,十个不服,八个不惧。解放前,在上海滩上,如果人家听说对方是东北蛮子,大都是要让东北人三分的,因为东北人太"虎"气,惹不起,只好去躲。就是到了现在,与东北人做生意的商家,大都觉得东北人脾气不好,三句话合不来就动口骂人,甚至动手动脚动刀子,有时一句话说不好,弄不好就闹个鼻口流血。
因此,与东北人做生意,首先要对东北人的这股脾气有所认识。这是赚东北人钱的基础。同时,与东北人做生意打交道,必须要诚实不欺,否则就要吃亏。
有这样一个例子。东北某地有一位专做餐饮的大款,在长春开了一家四川风味的餐馆。各项准备齐全后,请了两名四川厨师,每人月工资500元。按照东北人大方的习惯,他先给四川厨师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可万万没想到,就在开张前一天,两名厨师全跑了。这可使这位老兄傻了眼,裁了大跟头。一气之下,他饭店也不开了,带了两个铁哥儿们,坐上飞机直奔成都,找到了那两个厨师的家。这可倒好,那两个家伙风尘仆仆,坐火车也是刚进门。东北的这位朋友便不由分说,一阵猛揍,把两人全都打趴下了,一个劲地求饶。东北朋友竟敢深入虎穴,跑到人家门口去算账,也可谓豪气凛凛,使人为之一叹。这或许就可以概括出东北人的性格,也由此配得上"东北虎"称号。
因此,基于东北人的这一特性,在与他们做生意时,必须不能欺骗或者耍奸,否则,就会触范"虎威",重者受皮肉苦,轻者以后决没有合作交往的机会了。
豪爽大方
大概与黑土地孕育出来的关东大汉豪爽的性格有关,东北人到外地旅游、经商往往出手大方,不在乎别人算计自己那几个小钱,因此,与他们谈生意时得注意要铺张大方些。
东北人的豪爽耿直在全国是闻名的。所以外地人认为,对东北人只要能顺毛溜,交东北人比交其他省份的人强百倍。
东北人讲义气,但这又往往以粗犷、带野性味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张三帮了李四的忙,李四觉得很实在,免不了要打过来一拳,骂道:"你这混小子,倒是满能干大事。"而张三倒也很实在,很哥儿们,回敬一拳,应道:"我不帮你这个小杂毛,谁来帮你?"于是大家都很快活。这也符合东北人的性格,不骂几句,恐怕令大家觉得不太舒服。
东北人坦诚,换句话叫直心眼子没心眼子;其不好听的叫法,是"狗肚子里存不住二两香油"。有啥就唠啥,对什么不满就要发泄,这种发泄又缺乏南方人的含蓄,而是一竿子插到底,并且对任何事都采取倔驴式的做法。有些人也许抓住了东北人豪爽耿直心理,和东北人处得宛如一家人,亲兄弟姐妹一样,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无酒不成商,酒场谈生意
东北人大概受天气寒冷的影响,养成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招待客人热情大方,毫不吝啬,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大喝特喝,不醉不休,"宁伤脾胃,不伤感情",是东北商人酒场上的座右铭。
东北人"豪饮"的大名,早已远扬四海,与欧洲的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相比,毫不逊色。东北的哈尔滨素有"啤酒之城"的美誉,在这里,哈尔滨人出奇的酒量常常令外地来的客商瞠目结舌。两个小伙子,三伏天,在一家小酒馆里,喝一箱24瓶的啤酒,是一桩很平常的事。
在哈尔滨,如果你只能喝一瓶啤酒,就是一件颇痛苦的事了。如果带着一瓶啤酒的量,坐在酒桌上,你会觉得自己特别没有面子,形象特"矬",说起话来不仅没有底气,而且状态也特别"小丑"。
在东北,五六位生意人聚一桌,喝个四五十瓶啤酒,再加相当数量的白酒,实在是平平常常的事。东北人喜欢喝酒,会喝酒。对东北人来说,做生意和喝酒是密不可分的,无酒不谈商,许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拍板的。东北人到外地去投资办什么事情,用酒宴的方式款待南方客人,切不要以为款待你的东北人是个酒鬼,一个大手大脚不值得信赖的粗人。这仅仅是一个城市的风习而已。
东北人讲义气,重交情,和东北人谈生意最好先联络感情,而感情又往往可以通过喝酒来加深。在东北人眼中,喝酒是感情深浅的衡量。"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因此,在与东北人做生意时,如果你能喝酒,甚至你虽然不能喝酒,却敢于硬喝,一切都豁出去了,你会得到某种报偿的。因为,通过喝酒,赢得了东北人对你的信任,他们认为你是一个实在的人,一个可交的人,你以后有什么事要办,一切都开绿灯,一切都为你提供方便;而那些不能喝酒,或者坚持不多喝的人,会引起在座人的反感,他们会认为你不真诚、虚伪、心眼太多、不可交。今后要办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
悲歌行范文6
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窗的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让人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重新审视。为了更加深入透析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本刊记者与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高级心理咨询师周矩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据马加爵的同学介绍,他平时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他的这种性格与其酿成杀人血案的行为有何联系呢?
周矩:马加爵残杀四名同学,实际是由“性格破产”导致的恶果。他平时不愿与人交流,沉默寡言,外在表现平静,内心深处实际潜藏很强的压抑倾向。这种压抑已久的内心世界常常会因为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被同学怀疑打牌作弊)而爆发。其实,打牌被怀疑作弊并不是杀人的根本原因,仅起到导火索的作用,其根本原因还是“核心性格”能量积聚的爆发。
记者:您所说的“性格破产”是怎样产生的呢?
周矩:我们用地震现象来打个比方:如果把地球表面的活动比喻为人的外在表现,而地核比喻为他潜在的“核心性格”,那么,当“核心性格”积聚一定能量突破极限时就会爆发。以马加爵为例,他就是“核心性格”积聚了一定的能量后爆发导致“地震”的发生。 如果一个人内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外层是合乎社会要求的,内层是真实的、本质的、但不合乎社会要求的。当内层真实的自我长期受到压抑,如果内层的个性一旦爆发出来,外层的个性就对行为没有控制力,这就是“性格破产”。过分的自尊压抑着自卑、挫折感,这些消极的情绪聚集了足够的能量,就会产生强烈的破坏性或攻击性。
记者:马加爵小学时成绩相当优秀,但他总是把奖状藏起来,连父母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和他以后性格的形成有没有关系?
周矩:在自我意识处于成长之时,马加爵就严格按照好学生的标准塑造自己。但他辛苦扮演出来的角色实质上与内心真实的自我并不一致,"藏奖状"的细节就清晰反映出他自己都不承认真实的自我,所以要把它藏起来。在马加爵的内心深处,那种任性、自卑、多疑的本性已被压抑。
从传统精神分析角度讲,人在进化过程中保留的动物本性,如攻击性、死亡本性等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渐约束并压抑,但并没有完全消除。如果这些能量只有聚集的过程而没有释放的途径,那这个人身上就会积聚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危险因素。当这些因素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就会爆发,其行为往往带有突发性、剧烈性、不合乎逻辑性,当然也十分危险。
所以,我们平时既要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理性的行为,又要理解那些不合乎逻辑的、非理性的行为。用一些健康的、无害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能量予以宣泄和释放显得特别重要。
记者:马加爵事件的发生是否说明了当前大学教育中的哪些缺陷?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您认为今后应该怎样避免类似事情在大学教园内再度发生?
周矩:悲剧之所以发生,是由于马加爵的“性格破产”所导致。当今大学生面临了许多压力,学习、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困扰,长期压抑的心理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会以不同的形式爆发出来。所以,加强高校心理教育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大多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必须加强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中心,改善其硬件和软件条件,让心理咨询中心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港湾,能够尽量减少“性格破产”带来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