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教育范文1

国民教育香港德育 2012年7月29日,大批香港市民带领子女上街游行示威,反对政府制定并计划采用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科参考材料《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简称《中国模式》)。游行于下午3时开始,有人手持“撤回染红洗脑教育”标语,并高呼口号,沿途不时有市民加入。有家长表示,他们并非反对国民教育,而是担心课程内容偏颇,造成对学生的“洗脑”,因此要求撤回该科目。据官方统计,游行起步时有1.9万人,最高峰时达到3.2万。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么多香港市民如此齐心协力进行游行,国民教育在香港的实施果真如此举步维艰吗?

一、“国民教育”是否应该存在

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自1840年第一次后,香港被英国占领,直至1997年才回归祖国的怀抱。这10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接受的是英国的子民教育,被灌输的是“世界公民”的理念,而在国民教育方面却一直是空白。

那么,公民教育和国民教育有何区别?《大英百科全书》把公民教育的任务描述为:“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去判断和了解居住环境,同时学会怎样与别人相处。公民教育的另一目的是使人们认识政府结构和运作程序,公民义务和权利,同时也便于人们去判别和了解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英殖民时代对香港的教育着眼于对公民素质的培养和完善,而缺少对公民的国民身份和归属感的教育。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香港政府于2010年明确提出设立独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目的在于推广国民教育在香港中小学的施行。香港政府授权的国民教育委员会将此次国民教育的任务归结为加深学生对国家认识及国民身份认同。

据香港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1997年之际,香港浸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44%的人则觉得自己是“香港人”。2007年十周年之际,同样的调查,29%的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37%的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在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于2012年10月的调查中,其中一题要求受访者回答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四项选择分别为“中国人”“香港人”“香港人,但也是中国人”以及“中国人,但也是香港人”,调查发现,42%的受访者选择自己是“香港人,但也是中国人”,23%的人选择纯粹“香港人”身份,22%的受访者称是“中国人,但也是香港人”,觉得自己纯粹是“中国人”的受访者只有12%。由此可知,香港市民对“中国人”这一国民身份认同感有待提升。

对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的身份认同至关重要。香港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感的现状显示,国民教育在香港的开展势在必行。

二、香港“国民教育风波”问题何在

既然国民教育如此迫在眉睫,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对香港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教育方式中,书本教授,灌输为主。港英时代,香港政府对华人教育实施“不干预”政策,香港第一个教育委员会在1848年教育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对香港传统华人学校(私塾)和中文课程不予干预。由于教育政策的宽松,各学校组织不同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到知识,这种方式培养下的香港学生逐渐形成普世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文化视角和批判精神。而目前提到的香港国民教育教授途径均以书本灌输为主,由于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想要在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显著的香港推行灌输教育,必然会出现严重地“水土不服”现象。这警示我们要想更好的推行国民教育,教育方式必须改革。最好的方式便是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收到教育。潜移默化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而要“润物细无声”。

教育内容中,历史教育缺失。回归前的香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殖民教育,是一种去国家化的“疏离”教育,它长期坚持轻中重英的政策,限制甚至取消母语教育和中国历史文化教育。致使当时的香港人历史知识欠缺,对祖国了解有限,甚至不甚了解。如果一国国民连国家的历史都不清楚,何谈爱国?此次香港国民教育的内容侧重点放在了介绍当前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面,而对香港中小学生的历史教育相对缺失。

三、香港“国民教育”该如何开展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几乎所有国家都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国民教育。

就美国而言,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国民教育,第一,爱国主义。美国对国旗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几乎所有的学校每天都要进行升旗仪式,甚至在礼帽、头巾、围裙、旅游鞋和圣诞用品上都不乏星条旗图案。第二,自由主义。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在教育方面,美国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这种双主体思想促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第三,实用主义。该思想要追溯到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他反对传统德育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提出个人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道德观念和行为。第四,分析主义。教育不在于会说,美国人不太接受空洞的说教,喜欢以一种实证的方式去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

新加坡教育部于1997年开始在所有学校中推广国民教育,其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意识,增进对新加坡近代历史的了解,加强对国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局限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为此,要求教师在每一门正式课程中必须渗透国民教育,通过参观主要国家机关和公共设施培养学生对新加坡所取得成功的自豪感,强制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那么,应该如何让香港市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呢?

首先,从教育方式来看,改变说教的授课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信息化社会,网络四通八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搜集相关课程资料,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对中国的历史、现状等有更深刻的了解。

其次,是教育内容问题,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值得欣慰的是,香港特区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在2013年7月3日表示,教育局要求香港所有提供主流课程的中学都要在初中教授中国历史。

不得不承认,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14年后,试图强力推进国民教育,必然困难重重。总之,国民教育在香港势在必行,认清此次国民教育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对之后香港国民教育的推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乃强.公民教育研究文库\[C\].2012.449-451.

\[2\]郑治祖.斥国民教育洗脑论黄玉山:学生有知情权\[N\].香港文汇报,2011.

国民教育范文2

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所倡导的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准确概括。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本期关注》我们聚焦这一问题,围绕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全社会做到知行统一,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教育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创新途径,扎实推进,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研究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文化教育。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每一名青少年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进学生成长记录。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之作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第四,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研究制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划定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品德、政治、法律底线。继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等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国民教育范文3

民族音乐教育在现阶段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现状分析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国民音乐教育以及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民族音乐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并为提高我国全面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与现阶段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实际地位并不相符。这也说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据有关调查显示:唱通俗歌曲者,小学三至五年级(67名)占60%;初中一至三年级(84名)占64%;高中一年级至高三年级(96名)占78%,有的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十大歌星”的参赛兴致极高[3]。深入分析造成民族音乐受到冲击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物质社会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的大背景,另一方面是民族音乐教育自身所造成的比如过于注重民族音乐教育的技能性和知识性,忽视民族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在民族音乐教材方面,过于注重传统而并没有注重音乐的多元性和审美性;在小学阶段,民族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在中学阶段,忽视民族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等问题成为制约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发展的瓶颈。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民族音乐文化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尤其是民族音乐教育以及民族音乐教育制度对我国音乐结构构成和我国文化层次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民族音乐教育制度的科学方法,切实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不断积极稳妥地改变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普遍薄弱现状,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造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良好条件,促进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稳健发展

国民教育范文4

当前我国全民金融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大大增强,金融知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比,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长远来看,这种现状既不利于未来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也不利于公民理性投资和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一是金融普及教育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当前,向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普及金融教育工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向普通大众和中小学生普及金融教育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甚至连基本的金融常识都不了解,被假币欺骗、新型结算工具不会使用、残损人民币不会兑换、对利率常识不了解等情况较为普遍。由于金融普及教育还没有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很多中小学生对金融常识知之甚少,他们走入社会后将成为新的“金融盲”。

二是金融普及教育的内容与百姓生活联系的紧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普及教育时,宣传的内容多从有利于推动履职和开展业务、推广新产品的角度出发,对百姓的日常需求考虑不多,与百姓生活联系的紧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像网上(电话)银行、住房按揭、投资理财、购买保险、贷款条件及申请流程、假币识别这些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金融知识应成为大众宣传的重点,还应结合宣传对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宣传内容符合宣传对象的接受兴趣。

三是金融普及教育的途径、形式有待进一步多元化。传统的金融普及教育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金融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推动。当前,要形成金融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新闻媒体、教育部门等多种途径共同推进金融普及教育工作的局面。特别是向媒体从业者普及金融知识并进一步借助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有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形成宣传的辐射带动效应,避免舆论误导造成不必要的金融恐慌。传统的金融普及教育形式主要有金融展览、媒体宣传、街头咨询、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电教片等形式,对网络、手机信息等新型传播手段重视不够。

四是金融普及教育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公众的风险意识、风险承受力仍然较差,非理性投资行为比较普遍,容易引发金融纠纷、甚至是;部分企业、个人信用观念淡薄,消费信贷等具有巨大市场潜力、能方便群众生活的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公众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与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个人理财需求日趋旺盛,而很多群众缺乏理财知识,不熟悉理财工具,盲目选择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我国开展全民金融普及教育的途径

一是有效发挥金融主管部门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承担着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安全和提供金融服务等职责。这些职责,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银行应重视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金融信息、学习金融知识提供便利,大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者,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到全民金融常识和知识培养计划中,另一方面应加强指导各金融机构金融普及的力度,提高全民金融素质。例如,银监会于2007年1月1日开通运行了国内首个由金融监管机构开办的公众教育服务网站,还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了公众教育服务区。该服务区是国内首个金融监管机构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常设公益区域。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金融素质,银监会还与教育部联手,计划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范畴。

二是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一方面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物等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准确、及时、广泛地传播金融信息,普及金融知识,让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金融、认识金融、运用金融、享受金融;另一方面,要提高传播艺术,重视传播效果,增强传播的社会责任,共同推动国民金融素质的提高。

三是大力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一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实施“全民金融普及教育纲要”,将全民金融普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使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二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重要作用,根据大、中、小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金融素质教育。

我国央行在全民金融普及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践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调控部门,有责任在推动全民金融普及教育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也有助于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金融信息、学习金融知识提供便利,以期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举办金融知识展览。举办金融知识展览是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提高百姓的金融风险意识、金融法制观念和信用观念,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召开新闻通气会,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一步强化面向社会宣传金融知识的理念,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开展宣传月,举办讲座和知识竞赛,制作宣传金融知识的电视公益广告,在新闻媒体开辟金融知识专栏,在相关网站开辟金融知识网页,免费开放金融专业博物馆、展览馆供社会公众参观学习,向社会公众宣传金融法规、金融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宣传内容上,侧重于反洗钱、征信管理、外汇管理及反假货币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有一些知识,是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碰到的具体问题。

三是编辑出版普及类金融知识书籍。近年来,人民银行先后组织编写出版了一系列面向普通百姓全面介绍金融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如《国民金融知识读本》、《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金融知识进社区》系列读物等,并向社会公众免费赠阅部分普及性的金融知识书籍,引导社会公众学金融用金融,让优秀的金融知识普及读物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据统计,仅人民银行通过、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万村书库”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等渠道,就向广大农村、学校和社会免费赠送金融知识普及类图书10余万本。

加强中央银行全民金融普及教育工作的建议

明确工作目标,形式内容紧贴公众。金融普及教育的目标,一是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的金融知识需求,提高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基本金融知识的水平,保护普通民众合法金融权益;二是消除公众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一些误解,使金融机构的社会声誉得到较大提高;三是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和投资的舆论环境,对非法集资等涉众型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进行曝光,有效打击金融犯罪;四是提高社会公共部门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度,增进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社会公共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金融普及教育内容要紧贴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公众关注的金融热点问题及其解答。

金融普及教育的传统形式包括举办金融知识展览、印发宣传资料、召开新闻会、录制专访节目、组织“金融知识进社区”和“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队、开展“百姓金融知识问答”活动等,同时还要重视网络、手机信息等新型传播手段,不断丰富金融普及教育的形式。

国民教育范文5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国民教育范文6

一、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背景

清末民初,政治剧变、思想澎湃,形成了国民性改造思潮,解决当时中国最根本的问题――人的近代化、现代化。梁启超提出系统、全面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认为中国人民长期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奴化,养成了国民性格中的很多缺陷,应当改造国民性,即提高国民的素质,造就新国民。基于新民之义,他在分析和反思以往知识分子改造中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改造中国国民性的新民方案。尽管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格弱点的分析不尽准确,但他毕竟深刻揭示了深藏在民族文化心理和品格中的某些惰性因素,找到了国民性改造的重点所在。而且他思想中含有的西方文化元素给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民以启蒙,“一切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都在这种知识和观念的宣传介绍中不攻自破,褪去神圣的颜色,失去其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受到理性的怀疑和检验”[2]。

二、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

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内容丰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培养“新民”的教育目标

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具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义务思想,自由、进取冒险、自尊、合群、毅力的品性。所谓“新民”,就是引用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来重新铸造中国国民性。他认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3]182。要培养新民,首先要继承我国国民优良的传统品性,在此基础上完善更新;其次要学习和吸收外国国民的优秀性格来补充、完善我国国民性格不具有的特点,二者缺一不可。他还指出新民并不是要抛弃我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增添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民主、权利思想以及竞争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等,使我国民具有自由独立、爱国利群、冒险进取精神;当然也不能是抱残守缺,因为如果我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不能自立于各国之间。

总的来说,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的宗旨也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发展和变化。梁启超的教育宗旨从戊戌维新时代的培养政治人才到20世纪初年的培养“新民”,说明他对教育的着眼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培养少数“政治人才”的教育向近代国民教育转变,教育的对象变为更广泛、更普通的国民。

(二)重视培养公德

近代梁启超研究中,梁启超道德思想研究相对被忽视,而且研究者“比较忽视梁启超在现代中国早期对道德重建的思考”[4]。晚清以后,中国陷入空前的道德危机,梁启超不忘如何重建中国的道德传统,考虑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化时如何进行道德重建,他对公德和私德的论述即是一例。何谓公德,何谓私德,他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身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俱也。”[3]190他认为私德教育是中国几千年来德育的中心点,造成中国人私德发达而公德萎缩,公德是我国国民最缺乏的国民性之一,应当培养中国人的公德心。中国传统伦理注重处理个人与个人关系的私德,而忽视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公德。因此树立国民的公德意识成为培养“新民”的当务之急。

梁启超提倡的“公德至上”思想是合乎时代需要的。他看到传统中国注重私德和当时中国社会道德风尚的“腐败堕落”、文明程度的低下,强调培养国民公德无疑是切中时弊的。

(三)论尚武

梁启超认为国民柔弱不武的风气必须予以扭转,缺乏尚武精神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大耻辱。他提出尚武既要讲究尚武形式,更要讲究尚武精神。要养成尚武精神,就必须具备“三力”,即“心力”、“胆力”和“体力”。“心力”是在特殊条件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身体强力。“胆力”是无所畏惧的行为力量。“胆力”由自信力所产生,大凡人间的一切境界,没有不是人心自造的,“自古英雄豪杰,立不世之功、成建国之伟业”,没有一个不是凭“胆力”冒大险、克服艰难而得来的。“体力”是指健康的体魄。体魄与人的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有健康强固之体魄,然后有坚忍不屈之精神”。为有健康体魄,国人要“靡不汲汲从事于体育”[3]268。为此,国人应当“练其筋骨,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废也主”[3]268。他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民族不武”的原因,呼吁抛弃传统观念和习俗,以强力抗外侮;他号召“同胞奋其雄心,鼓其勇气”,“易其文弱之旧习,奋其勇力”。

梁启超的“这些观念,显然是在中国被帝国主义群雄眈视、随时可能亡国的现实中产生的,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体现在对救亡图存的实效上,而五四以后,梁启超在文化观念上则有由实用向学理回归的倾向。”[5]

三、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启示

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丰富、深刻,具有良好的教育学意涵,下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教育目的方面,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今天的教育者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梁启超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培养“现代国民”,而不仅仅是培养少数的“精英人才”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提他的国民性改造理论。今天许多教师仍然把教育当成培养“精英人才”的手段,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所谓的“精英人才”。“如果我们把教育成功的标准定得很高,我们所谈论的对象仅仅是具有最高创造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们”,“那么建立一种让大家心安理得地预测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目的的筛选体质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6]。所以我们的教育着眼点应该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放在提高所有学生素质上,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给“偏才”、“怪才”以发展其“特殊才能”的机会。

其次,在德育方面,应当坚持公德优先,兼具私德。当代的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需要公德教育,梁启超关于道德的论述对当今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当今国人道德中仍然存在他论述的私德发达、公德欠缺的问题,“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7],当今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公德的培养、兼具养成良好的私德,以引导学生走上“成人之道”。在进行公德教育时应当坚持消解传统儒家“爱有差等”的观念,不以主体情感好恶,不以其与主体关系亲疏而差别对待。公德教育的无私消解了人己之隔,私德教育也应当把“自我圈”扩展到极大,使内与外之隔、公私之别消解,促进私德与公德走向真正的融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