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传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传播

微传播范文1

>>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微”电影的“深”传播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探析 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探析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语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传播和营销 微电影的网络传播机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色分析 微电影的轻广告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研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研究 微博公益的传播机制探析 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80.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15]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0.

微传播范文2

随着微博传播效力的日益扩大,谣言开始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大规模传播。怎样建立一个良性的言论机制?本文认

>>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 微博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与控制 微博谣言传播规律初探 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分析 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比较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谣言传播分析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治理 微博谣言传播中的受众心理与防治对策 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 以“抢盐潮”为例分析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利弊与发展趋势 解读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两面性 Stop Making Rumors on Microblog 不要让微博成为谣言传播器 基于微博社会的网络谣言传播结构的分析研究 以微博谣言传播为例浅析社交媒体的媒介素养 危机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的特点及控制浅析 网络谣言传播与控制初探 谣言与微博 微博中灾难谣言的传播与对策 浅析微博谣言的传播路径与控制策略 微博谣言的传播与媒体的角色担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上海交通大学.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R/OL].中国舆情新闻网..

[3] [5] 谭超.微博谣言分析及新浪辟谣机制[EB/OL].新华网.http:///newmedia/2011-11/11/c_122267486.htm.

[4] 方可成.微博官方辟谣的界限在哪里?[EB/OL].南方新闻网.http:///a/20110812/000873.htm.

[6] [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7]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沈阳:开明出版社,1993:475.

[8] [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8.

[9] [法]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 喻国明.微博辟谣是个伪命题[EB/OL].http://.cn/i/2012-01-06/12576609750.shtml.

微传播范文3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为智能手机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六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一亿,是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曾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微信传播的特性

第一,整合性和移动性增强了微信的自媒体化。

戴尔·帕斯金在《自媒体》中曾写道: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也就是说,个人通过数字化的媒介在自己的群体内以“我”为出发点进行信息的传播。而微信具备很多这样的功能,典型的当属“朋友圈”,它能够分享照片、心情、网页、音乐和游戏等。整合性不仅体现在微信集“QQ多种应用于一身”,还有所创新,比如它整合了QQ的漂流瓶、邮箱、群发、聊天工具和微博等应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允许用户将微信账号与手机通讯录绑定,并具备语音发送、二维码扫描、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交工具。“补偿性媒介”的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这种理论也有力地阐释了微信的整合性。

微信的移动性与移动终端的移动形态有密切关系,以手机为例,它轻巧、便于携带,这就带来了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使用时间上的碎片化。手机同时还是通讯工具,它与3G网络的结合,带来了用户媒介使用的颠覆性变革。除此之外,微信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新的使用与满足,比如“摇一摇”、“漂流瓶”等,可以为用户提供弱关系链接,体验陌生交友的刺激和新鲜感。及时性也在微信上有所体现,这主要是指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消息提醒,一方面是一些微信公共账号为用户提供新闻资讯,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他社交应用的绑定,在未登录其他应用的时候,离线接收社交信息。

第二,强关系链接增强了信息传播的私密性。

微信是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的社交,进行点对点的精准互动,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主要使用于“自己人”圈子,正如有学者指出“微信侧重于人际传播式的社会交往,而非大众传播,微信的重点是通讯功能,侧重人际传播”,具体来说有“好友之间的传播”和“朋友圈”传播两种模式。“好友之间的传播”类似于短信聊天或者是QQ聊天,“朋友圈传播”是指用户通过安装朋友圈插件,接受圈内朋友的动态消息,朋友圈内的消息具有“点赞”和“评论”两种传播功能,仅仅对自己的朋友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通讯的隐蔽性,也有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以与微博的比较为例,微博的消息是开放性的,用户的消息均是处于“广场下”,是一种网站式的开放性的,这对于保护用户的隐私是极为不利的。微信这种以关系为核心的私密性空前加强的社交工具,也确保了用户之间对话的私密性。

微信消息的隐蔽性另一方面有利户信息的有效传播,比如一些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个性化的内容和精准消息推送等等,增强了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同时这种私密性,有效地避免了微博弱关系传播所带来的信息冗余,用户不会因为不方便登录而错过重要的信息,克服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微博式”噪音,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达到率和实时接收率。这种基于熟人模式的社交,基于朋友现实间所建立的信用,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和用户之间关系强度,实现了网络社交的强关系链接,增强了人际传播的人情味,推动了社会的湿性化发展。

第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大众传播的薄弱化。

微信传播的内容具有碎片化倾向,主要是指事实信息的碎片化和意见信息的碎片化两个方面。就前者来说,微信信息具有多元化的信息来源、用户对事实分散化的观察视角、以及事实信息本身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用户所传播的事实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就后者来说,主要是指意见的分裂性、异质性和零散性,这与微信用户的碎片化思维是有密切关系的。鉴于微信的平民化特点,使用门槛较低,用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段文字、一句话、一个字、一个表情、一张图片、一段语音,都可以通过微信传播和分享。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更能在网络平台上真实、直接和个性化地展现个人生活与思想空间,并最大程度地提高传播效率”。微信在软件设计上并没有转发功能,这就使得传受双方(或者有限的多方)只能在移动终端上接受微信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不能实现圈外的传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大规模传播。微信主要是以聊天为主的社交工具,所以在信息的传播上存在诸多先天不足,比如信息的深度难以与微博比拟,信息挖掘的潜力匮乏,无法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等等,这就降低了信息的积累。因此,微信本身功能的限制和使用习惯的特点,决定了微信薄弱的大众传播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公共账号发挥的大众传播能力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订阅程度,这种个性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微信大众传播的影响面。

微信传播的社会效应

政务微信开辟了网络问政新平台,带来了社会舆论的新格局。微信庞大的用户影响力,激发了政府部门利用微信实现政民沟通、辅助政府工作的新思维。目前影响较大的官方微信有北京的“平安北京”、四川的“成都新高”、天津的“滨海”、浙江的“温州开发区警方”、广州的“广州公安”和“平安肇庆”等等,并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比如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后的19分钟,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管理的“微成都”微信公众账号发出一条微信,内容包含了地震影响范围、震源和地震级别等信息,13万关注了“微成都”的成都人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收到了官方权威消息。如果说政务微博是“公告栏”,那么政务微信就是“家书”。只要用户订阅了某一政务微信,凭借着微信偏向封闭式的传播模式,有助于提高相关政务信息投放准确度和信息的优质化加工,同时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特点也可以形成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政务微信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政府网络声音滞后的缺陷,打通“两个舆论场”和话语权的均衡,“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介,可能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杠杆效应,推动政务机构、主流媒体和社会名人大量入驻微信等移动网络舆论场,以人际关系和组织传播特征,形成网上的圈子化部落”。除此之外,政务微信的可控性更强,政府干预的成本较低,而且信息的可信度高,社会效益价值明显。

微信营销开辟了品牌推广的新渠道。“任何新兴媒体推向社会,其驱动力都是技术的经济学,即期望新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带来新的市场赢利空间”,所以微信的商业化是亟需考虑的问题。从腾讯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盈利空间比较明显的有微信游戏和微信支付。从微信用户的商业化实践来说,对比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可以根据微信的不同应用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比如招商银行的“爱心漂流瓶”利用“漂流瓶”来促进招商银行的品牌推广,深圳商场海岸城推出“开启微信会员卡”,通过设计企业品牌的二维码来吸引用户,KS便利店新店的“地理位置推送——LBS”,利用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和“向附近的人打招呼”两个功能,根据地理位置向附近用户推送相应的促销信息。

微信的麻醉作用。微信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过多的信息尤其是娱乐信息往往会使得用户失去理性,沉溺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微信依赖综合症。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莱文森提出媒介具有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在微信上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高和3G的联姻,微信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比如“微信依赖综合症”,因此,要理性对待微信和合理使用,力避因为技术的先进而导致用户被媒介“绑架”,严防“异化”。

除此之外,微信其他的一些弊端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陌生交友的恶意使用,微信用户之间传播、庸俗的内容,甚至是产生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微信、微信抢劫等等。

微传播范文4

关键词:传播学;“微博热”;传播效果

一、微博的传播模式

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已经走过了八年的时间,八年来,新浪微博的使用人数可以说逐年递增,有的人选择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到微博上,有的人选择利用微博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用户利用微博客户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上传到微博上,其“关注者”就能看到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微博达人”,所有人的信息都有可能获得关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微博的四个特性:一是互动性;二是能动性;三是多向性;四是时效性。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微博”共享信息的方式既简单又多样,符合当代人的接受心理和认知心理。

韦尔的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说(whom)、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我们可以简单构建出一个信息传播的全过程。考察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微博具备鲜明的“Anyone, Anywhere, Anytime, Anything” 4A元素。这是“微博热”形成的基本要素。

不论是被关注者还是关注者都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传者与受者两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身份的差异很小。网络传播的目的是对信息链进行变形,而非取消信息链,传播的层级仍旧存在。虽然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博主”,、分享信息,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并非所有人的信息都能引起关注,那么具备哪些条件的人能吸引较多的追随者呢?换言之,哪些人的微博容易成为热门微博呢?知名人士的受关注程度比普通人高。打开新浪微博很容易发现,大V大部分是社会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名人效应”在微博世界中同样适用。当然,这些名人同样会从微博中获利。譬如许多导演都会借助微博来宣传自己的电影,对于影迷而言他们可以了解最新的电影信息,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他们可以借助微博造势。两方各取所需。如果博主的发言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关注者的共鸣,极有可能成为热搜。微博的传播行为属于一种草根化的传播行为,因为在微博中人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在此种传播条件下,谁的发言最反映公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谁的发言就能引起较大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成为追捧对象。注意力信息的权威者往往是处于信息源上端的人。例如某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最先该事件的博主会瞬间获得巨大的关注,因为微博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企及的。

二、微博的传播特点

微博传递讯息的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为“媒体-受众-媒体”,微博的传播模式为“媒体-受众-受众-媒体”多层互动传播模式[1],微博当中的“关注”手段可以实现传播客体的过滤后再传播。因此,网络“把关人”的角色不再是集约,而变成了“个人”。

微博舆论场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控制,实现了真正的人人传播以及自由传播,弱者的言论权在微博上也能够得到行使,在某种程度上,微博重新书写了社会观念。

用户草根化。微博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草根化,在微博世界中精英阶层的权利非精英阶层同样可以享有,传播过程中主客体区分变得不再重要。这就带来了传播者身份的转变,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还是传播媒介,微博信息传播的驱动力量来自每名用户。当今社会媒介融合己经成为必然趋势,于是出现了自媒体和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独占鳌头的情况,草根新闻、草根言论不再偏居一隅或者躲在角落中,而是开始有机会进入大众的热点关注视野,甚至能够与传统的名人话题进行较量,这主要得益于草根微博的起点不高,懂得怎样探究受众的需要,同时能够做到集思广益,受到了受众的欢迎。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在微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2]。

传播介质移动化。微博的发展离不开手机,微博能够在短时间内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结合密切相关。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技术的发展为微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背对脸”式的信息交互。微博的信息交互方式是一种“背对脸”式的交互方式。这种交互方式并非面对面或脸对脸的表演,你可以选择点对点,也可以选择一点对多点。当你关注某个感兴趣的人时,会不由自主的了解他的动态。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有条件释放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现代都市人表达的欲望在微博中被满足。

传播碎片化。微博传播介质的移动性决定了用户能够利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传播信息,传播时间与传播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人们的效率意识愈来愈强,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渴求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微博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诉求。譬如新浪微博的“热门推送”、“特别关注”等版块都能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新、最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信息。

三、微博的传播效果分析及社会影响

“微博热”之所以出现与它的传播效果有密切关系。微博允许少数人的评论和观点存在,受众能够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发表看法,自己不需要时刻充当“沉默的大多数”。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有了便利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微博席卷性的威慑力以及不可控的言论压力,会对相关部门形成制约,督促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处理发生的问题。

在公众的意识中,也会被当成“大事”,传媒越强调该事件的重要性,公众越会重视该问题。打_新浪微博的人气关注榜,能够发现不少名人、明星的粉丝数已经超过1000万。粉丝数是人气的一种反映,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新浪网、传统媒体、明星名人们自己三方都会炒作这个数字,这个数字还会随时发生变化。处于这个媒介圈子中的大众,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微博“议程设置”的影响。

当前“微博”传播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信息的准确性。虽然无障碍的互动交流是微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监管难的情况。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缺少“把关人”设置。这种传播方式造成的不良后果难以估计,比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会让假信息甚至违法信息在刹那间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可能无法弥补。面对这种状况,网站提高用户的进入门槛、建立一套完善的微博系统管理办法十分有必要,监管部门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害的信息,要迅速删除,将危害降到最低。

结语:

微博简单快捷的方式和传播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节奏和习惯,这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当前正悄然改变着人们获取、共享信息的方式,可以预见,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微博会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基于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微博会在当今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微传播范文5

一、微传播的含义

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客、QQ、MSN、微信、彩信、飞信、手机短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就是指微博客。这些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体现了一个“微”的特点,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 (手机等介质);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概括来讲,微传播就是信息传播的精简化,通过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删繁就简,从而使传播的内容小中见大,引起受众的广泛的关注[1]。

二、微传播的特点

微传播虽然以“微”著称,但是它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互动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微传播影响下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网络中筛选信息,成为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具体来讲,网络微传播包含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碎片化。

“碎片化”是描绘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指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导致受众细分、媒介小众化。媒介为了使传播更为精准、明确,通常会考虑到受众的差异化特征,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当前,社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受众和媒介也趋向碎片化的划分,微传播正是迎合了社会碎片化的特征,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需求,反过来又造就了多变的、差异化的受众。如“人人网”就是面向高校在校生,“开心网”就是面向上班一族,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

(二)个性化。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迫切希望能够自主决定信息的接受、传播,或者进行自由评论,在成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他们也希望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微传播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为受众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在微媒介作用下,受众开始积极参与到网络信息的交流中,他们开始喜欢并习惯于刷微博、发表言论,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将自身个性化特点放大,开始担任“自媒体”这一角色,通过、转发、评论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2]。

(三)快捷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快速简便的信息,并希望直接明白其中的诉求重点。媒介的传播任务就是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他们需要的信息。以微博为例,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能够将每时每刻的想法表达出来,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三、微传播的效果

“微博”不微,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实际上蕴含了微传播的巨大影响。在碎片化、个性化、快捷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微观世界”,微传播看似微小的力量却能够发挥出强大的传播效果,对整个社会传播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微传播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平等的个性化双向交流逐渐取代了自上而下的大众传播,信息的传播着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微传播意味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微传播对整个社会传播体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积累微小的力量过程中不断强大起来,其传播效果已经明显超过传统媒体,整体上迎合了新时期社会催化下的受众表达信息的欲望和传播信息的欲望,使信息传播更加民主化和自由化。在微传播时代,微传播正在凝聚平民的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对未来新的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衍生出了新的内容景观和传播方式,微传播作为网络社会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已经真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对微内容的依赖感也在不断增加。微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符合了新媒体的人性化传播特色,紧随时展的节奏,满足了受众的传播欲望,未来仍会继续发挥其巨大的影响。

注释:

[1]薛芙蓉:《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今传媒》2012年第1期,第16-17页

微传播范文6

【摘要】微电影是web2.0 时代的产物,它的盛行集中体现了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在网络上可以引起很大反响,产生连锁式的传播效果,这与它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而微电影的叙事特质也深受碎片化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本文借助微电影这一传播工具,试从信息传播碎片化这一现象入手,分析微电影碎片化的成因、表现和问题所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发展轨迹和未来之路。

关键词 微电影 新媒介 碎片化传播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指适用于移动、短时状态下观看的、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有完整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的、展现故事情节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微电影作为特殊的电影形式,最早脱胎于国外的“短片”。而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来自于相机、DV、手机等编写媒介,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专业微电影机构。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认为是中国“微电影”的雏形,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微电影借助网络在中国蓬勃发展,形成了视频行业新趋势。

在信息碎片化、快餐化的今天,受众从单一的受传者到互动的传受方,再到如今的主动传播者,传播理念发生了巨变。因此微电影这种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人们对于传统电影表达的“深刻”没有耐心接受,习惯的是浮光掠影的碎片消息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微电影便应运而生。微电影的产生是建立在信息碎片化的基础之上,同样微电影的传播体现了碎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微电影碎片化传播的表现

1、传播过程碎片化

(1)从传播媒介来看,微电影和电影使用的平台并不一样,微电影以手机为主,电影以院线为主。使用媒介从根本上决定了微电影强大的传播能力,用户可随时随地观看。其次,从信息生产传播形式来讲,微电影门槛很低,对传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一台DV,很少的投入即可拍摄微电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再次,对于内容,用户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以文字、视频形式畅所欲言;最后在时间上,该平台保持持续的开放性,参与者随时收发随时更新。

(2)从内容上看,微电影具有相当明显的碎片化的特点。一方面,传播内容本身只有寥寥几分钟。另一方面,内容所涉及题材也具有碎片化特点,拍摄的类型广泛,且公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电影交流和讨论,也可以提出议题,这些都是不受限制的。

(3)从受众来看,受众被分散化、割裂化,受众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固定。受众碎片化是在大众市场基础上,由不同分众市场板块不断撞击而形成的。这种碎片化的影响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品牌选择、媒介接触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展现出的是一个个立体、生动的消费者集合体。

(4)从传播效果看,碎片化的特点使微电影在宣传上投入的成本大幅降低。微电影更多通过门户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消息并跟进宣传,除了快捷、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支出。此外,便于分享,互动性强,激起人人参与、分享和评价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效果反馈。

2、叙事手法碎片化

(1)微时长、微制作。微电影具有片长短、制作周期短的特点,跟传统电影相比短小精悍。可以说,微制作影响了微电影的题材选择和故事结构,一方面,小成本、短制作使微电影在选题上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占据时间优势;另一方面,成本的压缩和篇幅的限制使其形成了碎片化的表达特点,在故事和结构上更为紧凑和细碎。

众所周知, 微电影的核心特征是“微”,它的时长短则30 秒,长则近一小时。小容量决定了“微电影”必须直接切入故事主线,迅速展开矛盾与戏剧冲突,简洁明了地交代故事情节,因此它的故事一定是在能够让观众迅速理解的叙述层面上展开。同时,微电影又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必须对叙事结构做一些改变,即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故事的戏剧冲突更频繁,迭起,富有张力,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更容易使观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

(2)“浅表达”。“微电影”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进行快速传播,因此带有网络文化的特质,内容精短,表达浅显,语言简洁。碎片化叙事方式造成微电影表达的主题单一,通俗易懂但缺乏层次。大多数主题涉及观众易于感受的层面,往往迅速抓住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上的敏感点,但由于缺乏铺垫,主题多半有一种浅表化趋向。

(3)精炼的视听语言。网络化播出载体,便捷式、数字化的编辑方式注定了微电影既根植于电影发展理论,又具自身的网络文化特点。微电影的画面语言多采用中近景别表达,比电影更侧重台词的表意性;且微电影的主题和叙事也不得不靠精练、快节奏的视听语言,营造跌宕的悬念、思考的回味来先声夺人,制造余味,这些元素都形成了微电影的美学特点。电影创作必须对选题内容的可视性、故事性、思考性予以格外重视,那些能够引起关注度的内容使得现实题材的选择成为自觉。

二、微电影碎片化传播衍生的问题

1、诱发“新媒介依赖症”

依托便捷的传播媒介,手机的随时随地性得以使微博和微电影等以其碎片化的传播优势很好的满足受众在现代社会快节奏下表达与沟通的需求。同样,也正是这个特点,诱发了用户的新媒介依赖。新媒介依赖症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2、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

尽管微电影的影响快速扩大,但其商业模式至今未尽清晰。很多投资方只是借其扩大名声和流量,并不指望它立刻成为赚钱的工具。免费观看是首要规则,但也不是全无产出。越来越多的大品牌考虑定制微电影,但如何既满足商家之需,又不至于沦为广告片,至今没有成熟的规则可循。现在的微电影篇幅短,制作水平不高,投资金额不大,但如果微电影真的成为一门产业,其制作水准和投资额度必然提升,那就必得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

3、“浅表达”倾向对艺术本体的消解前文中提到,微电影的“微时长放

映”是其传播优势,同时也是作品叙事的障碍,微时长决定了其内容的“浅表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故事的叙述并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是每个微电影创作者都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从传播上讲,内容和创意本身才是传播的核心,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一定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有对现实的批判,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人性的叩问等,只有这样才能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微电影在“碎片化”语境下的发展之路

碎片化语境下的微电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传播手段到营销模式都不同于传统电影,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打破传统媒介垄断,构建自媒体新格局,到创新营销模式,再到增强受众的信息分享和互动,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创新,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同时,微电影的发展面临一些瓶颈。

目前,微电影是集电影、新媒体、广告商为一体的商业合作模式,这种商业模式过于单一。虽然利于网络平台投放与推广,不需要昂贵的费用,但我国对微电影的监管机制还未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化、规模化的审查机制,网络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资源获得网络传播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一权利的部分失控,网络环境对微电影进行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版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就意味着将微电影投放到传播平台,从传播渠道盈利的可能性很小。如何打开微电影的盈利之门,是众多制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所以未来微电影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展开。通过寻找合作伙伴,把产品或品牌信息融入微电影当中或为广告商量身定制微电影。但这种全新的植入方式获取利润并非无限制的,需要在制作中把握广告植入的度,植入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微电影的质量。微电影的合作还可以延伸到文学、游戏、音乐等多个领域,更大面积地激活行业资源,但如果不改变原本依靠点击率、广告投入为主要盈利途径的单一商业模式,微电影的前途堪忧。在未来的发展中,微电影的商业价值与营销模式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聚合平台,以微电影为线索把众多网络资源整合成一条全新的微电影产业链,发展线上线下衍生品,线上影视资源与线下营销活动相协调,改变单一层次的媒体生产。还可以实现“台网联动”,将微电影从线上反向输入到电视与影院,实现利润与传播效果的进一步延伸。总之,微电影营销要走上产业化之路,实现规模盈利,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化。

微电影象征着微视听的文化消费形式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开始日渐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它的盈利模式与规范发展是其长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探索,未来之路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中草根与精英的界限,扩大了普通民众的参与程度,作为展示大众生活和梦想的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发掘人才的渠道,也对传统电影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冲击。在碎片化的语境下,新媒体走上“微字号”道路,无疑为微电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 董军华,《浅析微电影的分类》[J].《电影评介》,2012(13)

②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新闻界》,2011(8)

③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8)

④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

⑤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J].《前沿》,2012(11):178-180

⑥董广,《微电影叙事策略新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