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情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情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情书

微情书范文1

写给爱人:让炽热的爱随时传递

出场人物/兰青(女,29岁,促销员)

俗语讲,“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走进婚姻的围城,我方才感受到天南海北到处跑的促销职业与相夫教子的稳定日子是那么格格不入,可每月丰厚的收入再加上房贷的压力,使我无法停下奔波的脚步,只好满怀着愧疚负重前行。恰在这时,我了解到了“微情书”,区区三言两语就可把爱肆意表达,妙哉妙哉。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向老公发“微情书”的情景,出差在外的我正好经过一片枫林,随即有感而发:“亲爱的,记得当年我们在枫林下的邂逅吗?再经枫林园,心中百感交集,原来我们的爱就像火红的枫叶,耀眼、热烈……”随着我咚咚的心跳,在手指的挥动间,第一封“微情书”发出了。仅仅4分钟的等待,手机屏上便赫然显示:“距离无法阻挡心的方向,懂你,爱你!”寥寥十几个字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每到一处陌生的城市,每看到令我怦然心动的事物,我都会在小憩之余第一时间“创编情书”,也总能得到老公的热烈呼应。如今,照例走南闯北的我彻底放下了“婚姻亮红灯”的思想包袱,呵呵,“微情书”真是功不可没。

写给母亲:让隐藏的情不再沉寂

出场人物/林枫(男,26岁,设计师)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俯在女友耳边说甜言蜜语的次数都少之又少,更别说自己的老妈了。可每次回家面对两鬓斑白的老妈,心底就隐隐作痛,可又没有勇气当面向妈妈表达爱。就在这时,“微情书”盛行起来,我这个还算孝顺的儿子第一想到的就是含辛茹苦的母亲。于是,我敞开心扉,在手机上酝酿了这样一段文字:“亲爱的妈妈,还记得您腌制的白菜梗吗?还记得您亲手做的炸酱面吗?还记得您缝制的粗布棉衣吗?儿子记得,一辈子都记得,记得这份永远的爱!”颤抖着双手发出了这段话,脑海中一次次闪现母亲操劳的身影。片刻过后,手机铃声嘀嘀响起,熟悉的号码,浓浓的乡音哽咽了,那端的母亲泣不成声。原来,“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微情书”让我沉寂了20多年的感情找到了奔涌的出口。

写给儿子:让叛逆的心温暖回归

出场人物/凌子(女,33岁,文员)

微情书范文2

《第二封》—幸福就是:雨天能为你撑起一把小伞;幸福就是:牵你的小手与你共度夕阳;幸福就是:你永远开心快乐!

《第三封》—有一种爱,明明是深爱,却说不出来。有一种爱,明明想放手,却无法离弃。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有一种爱,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

《第四封》—当我保留了你的短信,在没有人的时候悄悄回味,我就知道我已经爱上你了。

《第五封》—有时候不是不信任你,只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在乎,更怕失去你。

《第六封》—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我都送给你。

《第七封》—我们总在最不懂爱情的年代,遇见最美好的爱情。

《第八封》—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不是没遇到爱的人,而是遇到却最终错过;世界上最伤心的事,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他爱过你后,最后却不爱你。

微情书范文3

随着那一声“俯首甘为孺子牛”誓言的指引,伴着课文中“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清脆的背书声,仿佛有着一股别样的力量,牵引着我,带我来到这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故居中。

站在那堵门前,这位大文豪的形象,陡然的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瘦小单薄的身板,却可以背负起那黑暗社会带来的压力,矮小的身形,却能让几经衰落的中国又重新走上和平之路,是什么力量,令他干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业绩呢?我怀着那重重的疑惑,跨进了它。

这是一片菜园,虽小却一点也不失青翠绿色与蓬勃生机,几百年的岁月过去,无形的留下了,那刀刻般岁月的痕迹,菜地的正中央种植着一棵大树,根茎粗大、枝叶茂盛,默默地立于此地也已几经几百年了吧。它默默地注视着这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为年幼的鲁迅,带来那一片的绿荫,看着他一天天的长大,为他带来那一份份的喜悦。难怪鲁迅在文章中写到:这是我童年之中的一方乐土。

望着那一片的绿色和那有些发红的泥地,我仿佛感受到了鲁迅那时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的鲁迅是快乐的。在那时的他眼中,一切还都是那样的美好快乐,远离喧嚣,没有那社会带来的压迫。童年为鲁迅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用一生去怀念的地方,正是这样的留下,让鲁迅对后来社会的黑暗而不满,他怀念自己在此地留下美好的时光,正是这块地给予了鲁迅反思与勇气。看向你去那片菜地,仿佛看到了鲁迅处于脑海深处的记忆,趴在土地上,掘何首乌、摘覆盆子、捉蟋蟀……

但这只是我所寻答案的一半,而那另一半,也是那最有价值的另一半,却还在那三味书屋之中,我抬起脚,继续向里走去,不多时便来到三味书屋。

就是那一幅画卷,几张古木书桌便构成了所谓的三味书屋,书屋不大,却四处充满了书墨香,古檀色的书桌尽现古朴典雅的气息,仔细地看向那摆于最中间的书桌,终于模模糊糊的找到了那个令鲁迅羞耻的字眼:早。虽书桌再已不是那时的书桌,但是,那一笔一划、歪歪扭扭的字体,还是令人鲜明地感受到了这位大文豪的决心,眼前仿佛展现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小童坐在书书桌旁,画卷前仿佛站着一位手持戒尺的先生,正摇头晃脑的教孩子们背诗书。

这时的鲁迅的确是过着一种枯燥无趣的生活,但是,在这摇头晃脑的过程之中,远大的思想与主张也随之进入到了鲁迅的脑海之中。黑暗的社会中,即使拥有勇气与明辨是非的心态,但假如没有力挫群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变也无法在那时的社会之中立足,鲁迅的真谛与他一生取得成功的智慧莫过于此吧?

微情书范文4

1、结尾一般采用常见的格式,也就是此致、敬礼、申请人:xxx、xxxx年xx月xx日。

2、其中的“此致”空两格书写,敬礼则顶头写,而申请人:xxx、xxxx年xx月xx日。则需要单独做两行来书写,而且是右对齐的格式。

3、申请人就是你的姓名,xxxx年xx月xx日就是你申请的日期。

(来源:文章屋网 )

微情书范文5

一、掌握好清代著名书画家的笔法、墨色和构图

1 笔法,就是有规律地用笔尖划、顿出的点线、皴的简称。它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鉴别清代书画也是如此。因为一个书画家,由于他执笔的方法不同,如高低、竖立、斜侧、悬臂、悬肘、悬腕着纸等,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有异,会形成不同的笔法特点,如中锋、侧锋、卧笔、回锋、顺锋、澄锋以及中正、偏侧、圆转、方折、虚实等。一个书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这一套笔法特点或习惯,一个假手要在短期内全部学会它,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摹、临那些很工整的作品或楷书,虽有表面的形似,但总会出现刻露、板滞,缺少灵气、神韵等弊端。书法则会出现笔划之间的牵丝处和飞白处的不符,笔划不准等问题,有时还会把假手的自家风格带到作品中。至于那些大写意画和草书,则是手工无法临摹的,因此笔法是假手最难突破的一关。此外,一个人的笔法,还会有早、中、晚期的变化,作伪者如未掌握这些规律,所仿之作,往往出现早、中、晚期风格的错位。但不管一个画家早、中、晚期不同风格如何变,还会有一定轨迹可寻,不会出大的纰漏,而作伪则不然。这些都为鉴定清代书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笔法也在不断地变化、丰富,如人物画的“十八描”(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钉头鼠尾描、行云流水描、琴弦描、混描、撅头描、曹衣描、折芦描、柳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等)和山水画中的“二十四皴”(如斧劈皴、披麻皴、乱柴皴、牛毛皴、鬼面皴、拖泥带水皴等),以及点、攒、剔等笔法,也可为书画辨伪提供佐证。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描法、皴法和点法,只能断前,不能断后,因为后人可以利用前人的这些方法作伪。

再者,笔法鉴别,必须有“样板”,只有掌握了一个书画家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笔法特点,才能识别其作品的全貌。如郑板桥,早年为谋取功名,曾用中锋写端庄的馆阁体,中年以后,则用隶、楷参半的笔法写“六分半书”,这种新书体,与横平竖直,一丝不苟的馆阁体完全不同,不可错判。此外鉴定笔法,如遇到孤本无证,那就无法依凭笔法来辨伪,只能依靠文献记载、印章、时代风格进行考证,所以说凭笔法鉴定书画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笔法还与毛笔制作的质地、特性有关,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毛笔,如狼毫、羊毫、鼠毫和兼毫(狼、羊合一)等,所作的书画,会出现不同的风貌。一般来说,用狼毫、鼠毫写字作画,笔法尖硬,羊毫写字大都丰肥。如按时代讲,清同治、光绪朝以前,山水画大都用狼毫、鼠毫,其笔法较硬,晚清以来,如陆恢等,才全用羊毫作画,形成一种较肥软的线条。现在你如见到一幅乾、嘉以前的纯用羊毫画成的山水画,就有作伪之嫌。

谈到清代主要名家笔法特点,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简述:

“清初六家”中,王时敏、王鉴用笔平稳工整,王晕刻画则较工细,王原祁虽学其祖父王时敏,但苍劲过之。恽寿平早期山水画喜用尖笔,但他改画花卉后,则以淡雅清秀的笔法取胜。吴历画的山树多为欹倒的形态,注重“神逸”之风的刻画。“四僧”中的“二石”(石溪、石涛),前者用笔苍秀,学元人而变化较大;后者主要以黄山为主,多写“平头树”,笔法皴拔恣肆,不拘一格。四僧中的山人(朱耷)喜用中锋,笔法简朴冷逸,造型夸张,其山水学董其昌,于荒率中见圆润之趣,花鸟学徐渭而又极度夸张。弘仁学倪瓒,意境荒寒,笔法秀逸。金陵八家中,龚贤喜用积墨法作画,浓淡层次特多,几乎无设色之作。其他樊圻等七家大都用笔工致方硬,与龚氏风格不同。清乾隆时出现的“扬州画派”,其中华弧⒙奁赋删妥罡撸运笔不守常规,但也不狂涂乱抹。华氏花卉学恽寿平,用笔以工丽取胜,罗聘用笔以拙重见长。其他扬州画家中,除李觯外,郑燮、高翔、黄慎、李方膺等,用笔比较纵逸粗简,故有“八怪”之称。陈撰的花卉布局往往缩在一角。咸丰、同治年间,“海派”兴起,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颐、吴昌硕等,从笔法上讲,赵、吴都以书法的篆隶笔法作画,但同中有异,前者笔法苍劲沉雄,后者以气势取胜,具有重、大、拙的特点。虚谷用逆笔、颤笔作画,冷逸隽秀,独具一格。至于“二任”的画风,他们均师从陈老莲,陈氏的双钩笔法,如“铁画银钩”式画风对他们影响很大,不同之处,任颐之画晚年更为纵逸而已。

2 墨、色。书画作品中的墨和色,也有其自身的方法和形式。“墨”有晕、刷、泼、渗等方法,并由这些方法而形成破墨、泼墨、晕墨、浓墨、焦墨、枯墨、湿墨等形式。每一个书画家在用墨上都有自己的习惯,书法中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刘墉、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等,爱用浓墨,明代的张弼,清代的朱耷、王文治则喜用淡墨,有“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之说。绘画中,元代的倪瓒,清代的弘仁、汪元瑞爱用干墨,而石涛爱用湿墨,从而形成了各自的习惯。用色则有晕染、泼染、没骨等方法和重彩、浅彩、浅绛、大青绿、小青绿等方式。即使同类的用色个人习惯也不同,如孙隆的没骨与恽寿平的没骨就不相同。黄公望专用浅绛,张大千晚年喜用泼墨,这些都可为书画辨伪提供依据。但墨、色容易被人仿造,因此运用墨、色鉴定书画,必须与笔法相结合。

3 结体和构图。赵孟\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深刻地说明了章法、结构的重要性。从传世之作看,书画的结体与构图,各书画家有各自的习惯。书法中每个字的结体与构图,各书画家有各自的习惯。书法中每个字的结体和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气,由于作者的不同,其风格往往千差万别,从而为书法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要区分好一个人早、中、晚期的不同情况,否则会把早年的不成熟,晚年的体衰而出现的某些结体不稳,行气走样之书当作伪作。绘画也有构图问题,它具有时代性和个人风格。如宋代荆、关、董、巨的全景式构图,马远的“边角式”局部构图,清代王原祁的三叠式构图,冷梅《避暑山庄》的鸟瞰式构图,任伯年画采用板块式构图,吴昌硕的对角式构图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从而为绘画的辨伪提供了佐证。但构图和墨色一样,容易被假手仿得像,因此凭它鉴定真伪时,必须与笔法等一并考虑,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牢记清书画名家的题款

一个书画家在自己作品中的题记和署款,是表示此书画为自己所作,以取信于人。款题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因此它们是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必须慎之又慎。回顾书画史,北宋以前的绘画大都无题款,即使有,也是后人所添。而书法墨迹大都有名款,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殉《伯远贴》。到了北宋, 绘画有时有简单的题款,但题字很少,多题在树干或不显眼的地方。到了南宋,书画作品的题款开始多起来,有的并有长篇的诗文,如米友仁、杨无咎等。到了清代,特别是康熙以后,书画作品几乎无画不题了,此风一直影响到现在。款题还存在真伪的问题,其作伪之法主要是挖、改、添、洗、加等。就具体名家讲,他们所署题款又有各自特点,比如王时敏所署之款,多为楷书或行书,草书和隶书极为少见。谈到他的书风,恽寿平说他“隶宗汉法,真书规模十三行,此册行书枯树赋兼米南宫”。从传世作品的款题看,王时敏的隶书,字体方整,结构谨严,开合有度,笔法古朴凝重,收笔处波挑极少,而束之方笔,既保留了汉隶的特点,又有唐书的韵味。王时敏的楷书,宗法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笔法挺拔有力,结体宽绰通达,浑然天成,既有王书的特色,又有颜真卿的风骨。王时敏的行书从褚遂良等《枯树赋》和米书变化而来,行笔流畅自如,书风清俊古雅,有高深的艺术造诣。而作伪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这些学问和功力,故所伪之书,不是轻佻板滞,就是光滑乏力,或水平低下,无王书韵味可言。又如,恽寿平的款题书,《书林藻鉴》卷十二说他“南田书法,得褚河南神髓,道逸可爱”。《桐阴论画》说他书法“褚、米,自成一家”。如从传世之作分析,恽氏楷书早年精整,中年楷字扁方。行楷书风主要学褚遂良和米芾,用笔秀媚而内含苍劲,道逸可爱。50岁以后,渐趋老劲,极晚则有木强之态。而伪他的题款书,大都学他晚年之笔。书风虽有表面的形似,但绝大多数庸俗平板,无书卷之气可言。

清代书画名家的题款,有的还有早、中、晚期的变化,比如“扬州八怪”的李觯、郑板桥、黄慎等。如以李觯为例,凡署有“墨磨人”款大都是李W雍正时的比较好的作品,但此款乾隆时不再用。又如“宗扬”二字款,李W初年用,晚年则多用“宗扬”的谐音“中洋”二字。此外李W的“W”字,早晚年写法也不一样: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64岁之前,其“觯”字为“~”旁,如“W”,代表作品有故宫藏《李W桂花图轴》,乾隆十四年之后,其“熊”字旁的“觯”字不常用,而是改为“角”字旁的“觯”。李W的号“复堂”的“复”字,康熙末到乾隆十年以前有双立人旁,如“後”。其“复堂”写成“後堂”或“腹糖”。此外,印章“李觯”刻成了“襄善”谐音字。又如黄慎的款最早落“黄盛”,如中央美术学院藏他画一册坡诗意图,署款为“黄盛”。也有落款为“黄胜”的(仅见一册花卉图)。郑燮的款有三种变化,即早期作品惯用“燮”,后期作品(乾隆后期)多数写成“燮”或“燮”,而署款“燮”字的画,仅见三件,此外还有落“睢园郑燮”的。李方膺早年名李方邹,曾在雍正三年(1725年)用李方邹之名作花卉数幅传世,此后即不再用此名了,而改用李方膺。“海派”画家中,任颐的款字书法,其“颐”字早期用楷书,中期作行书,晚期改为草书。吴昌硕的署款,即(1911年)前款“吴俊”,68岁时改名俊卿,1912年壬子69岁时以字“昌硕”行。此外,还有不少名家的署款都有一些规律可寻,但此文因篇幅关系只能割爱。

三、辨认作者印章真伪,为鉴定提供借鉴

古书画中钤上作者本人的印章,是说明该件作品属于自己亲作的凭证,以取信于人。一件作品如无作者本人的署名,印章往往能起决定作用。但后人可以利用前人留下的印章作伪,如董其昌、任颐、齐白石等。书画往往是印真画代(假),致使印章的作用降低。此外印章本身还有真伪的问题,特别是锌版出现以后,翻刻的印章,几乎可以做到丝毫不差,因此凭印章鉴定书画,一定要与笔法、款题一并考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鉴定印章真伪简便之法是比较,以真印为范本,与被鉴定作品中的印章核对、比较,从印文、尺寸、篆法、刀法、笔法的曲折、粗细、朱文还是白文等方面进行比较,完全相符的就是真,有较大出入的就是假。从一般规律讲,真印大都篆文清晰,刀法自然流畅,印色鲜艳而不火,艺术水平高。而伪印大都光滑、板滞,刀法做作,故作姿态,印色火爆粗俗,缺乏古趣和韵味,或水平低下等。为达到理想的辨伪目的,鉴定家最好记住书画家的重要印章,心中有真印的“样板”。

此外,印章不仅是书画鉴定的依据,而且是研究作者生平、艺术思想的一手史料,如王原祁的一方印“御书图画留与人看”,是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王原祁59岁时为纪念玄烨题字而刻的。王犟印“意在丹丘黄鹤白石青藤之间”,是说他的画师法元柯九思、王蒙以及明沈周、徐渭的画风。朱耷印“戈阳王孙”是说他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后裔,因朱氏封为南昌,称宁献王,“戈阳”是宁献王的分支。赵之谦印“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乃号悲庵”,记载他在同治元年(1862年)遭大火,女儿、妻子病故,财尽人亡的悲惨事实。吴昌硕印“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是说他1912年69岁时署名“吴昌硕”而行名天下。齐白石印“吾画普行天下伪造居多”是告诫世人不要受伪造齐氏画的骗。总之印章虽小,但学海无涯,望同仁多加注意和研究。在印章与款题兼用上,清代更为普遍,至清中期以后,几乎款、印并用,极少有题款不钤印的。印文除小篆外,古籀金文之类的古文渐多。印质多为石质,也有木质的,铜、玉几乎不用。印色全为朱砂油印,已无密印流传,从而为鉴定提供借鉴。

四、纸的断代作用

到了清代,作画主要用纸,用绢极少,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为书画断代提供依据。

泥金纸,明天启、崇祯年间出现,用至清乾隆时期,呈赤黄色,到道光以后,变为淡黄色,遇湿变黑,多用于联。

云母笺,始见于明中叶折扇中,清康熙中期以来,折扇尽用此笺。至清末,已无云母,只刷轻矾,成为矾纸。

微情书范文6

你好!

为了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30亿和实现我个人的理想,我申请调整岗位,去做一名电池推销员。

我今年3月19号进入能一郎,面试职位:生产线保护板维修员;4月,林经理根据工作需要,让我做锂电池车间生产跟线技术员,5月1日正式上岗。4月底,我培训员工刘应东为线路板维修员。在跟线期间,改编了生产线上单体电池加工工艺文件。在工作的同时,我也进一步学习了锂电池加工工艺和sbs电池系统理论。为以后销售工作中,帮助客户分析所需要电池的性能要求以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进一步落实我们“新能源方案,新服务体验”的伟大思想。

11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的烧烤生意很淡,于是我就抓住时间学习。我上过陈安之《推销法则》、《一定要成功》等课程。11年6-8月,我在深圳汇丰华纸业制品有限公司做纸张销售业务,我严格按照陈安之老师的要求去做,曾经六次拜访过同一位顾客,直到成交。两个月期间,共拜访客户378位。

在来能以朗之前,认识了一位pack高级工程师,在他的教导下,让我对锂电池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新能源行业的前景非常好,我立志要做第一名的电池推销大王。为了我们公司能够把目前的市场分得更多,请允许我也加入到公司的销售团队,我会为公司创造暂新的业绩。同时也感谢你能给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会用优良的工作业绩回报公司。此致!

上一篇写老师的诗歌

下一篇英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