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1

一、新世纪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

当前,各类新疾病层出不穷,且随着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而广泛传播,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等,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大、周期变长、复杂性提高。

2.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增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医疗的服务水平,如医院部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因此,新世纪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大大提升,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当调整。

3.医学研究的专业性提升

由于维护社会公共健康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对医学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日趋提升,具体体现在研究领域的细化、研究学科的交叉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

二、关于新世纪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随着医疗领域的新挑战和新威胁因素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的确保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新世纪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科学、可行、动态化。

1.制定多领域、多层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实情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和层次化,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要扩大医学的学科范围,确保医学的各科研究领域都有足够的人才供给;其次,要注意多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既要重视中低层次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也要重视高尖端的研发医学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骨干医学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护理医疗人员的培养。总之,教育部门要依据健康市场的实时需求和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学研究、医疗实践、国内外交流中不断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和其他行业一样,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各类疑难杂症频繁出现的临床医疗领域。因此,教育部门要注意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和研究需要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在教学研究中探讨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医疗实践中反思医学人才的欠缺不足;在国内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别人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总而言之,通过医学教学、医疗实践以及医术交流三个环节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个多元化、动态化、合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3.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培养目标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2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结论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医疗保险;医学院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现有的医保专业人才呈现出巨大的供需失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困境。而现阶段最主要医保人才培养基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当前,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医保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自2000年开始,新一轮的教改从单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到更加宏观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这个转变体现了专业建设未来的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柱之一――医疗保障制度,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本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医保专业人才素质不高、供给不足却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保专业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于1995年1月在“两江”(即镇江市与九江市)进行医改试点,标志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为8.33亿,总覆盖率已达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199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亿元,而至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476.7亿元,其中疾病险、医疗险共占到健康险总保费的96%,可见其发展势头的强劲与活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外资健康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竞争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成熟度加大必然拉动对既懂医学又懂保险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深入分析社会对医保人才类型与层次之后,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医学院的医保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 [1] 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服务的。

具体而言,医学院开设医保专业培养模式如何合理定位才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首先,医保专业必须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应用性是专业培养的本质要求。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应用性特点必然决定其就业方向就是专业需求方向。当前,随着中国各类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医保人才也呈现出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格局。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其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医保人才新的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应着力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各校对医保专业基本定位为社会保险机构和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上,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下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2]。

那么,如何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质上涉及到医保专业培养上的两个基本模块――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培养要求上如何平衡的问题[3]。从学科体系可知,社会医疗保险本质上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分支,是其下位概念。其无论从学科概念与理论,以及基本的精算模型、预测方法都是直接来源于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掌握扎实的商业保险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能迅速理解和胜任社会医疗保险工作要求。反过来,大量学习的是社会保险知识是很难适应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医保专业必须从培养模式高度上向商业健康保险做根本性转变。唯有此,医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对医保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四、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人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职业化素质低,培养要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困境。而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特点与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其一,医疗保险专业有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点。其学科特点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二,专业的跨学科性与不成熟性加之医学院中教学资源分配上理念与体制缺陷导致了在专业培养上不能或不去针对全校层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各类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其必将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对于医保来说,跨学科性即是本专业的特色又是本专业的培养难点,其导致了专门性的医学院举办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医保专业面临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的瓶颈与优势。其中,临床医学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本身就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优势所在。但是,医保专业又不能在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其中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同样也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医疗保险本身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的不成熟性又多体现在师资上的不成熟性。为了更好地开设本专业,目前各医学院校引入了大量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也都出未出专业培养期,胜任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较长时期,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教师梯队的严重断档。另一方面,也是医保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也是医学院在校级层面上在对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科研投入又存在地位不明显、领导层不重视与不了解、自身发展水平薄弱的困境,这些都会使一大部分专业优秀人才对在医学院发展会在产生在专业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强烈预期,这必将阻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目前,与医保相关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困境。

五、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首先,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

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医保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新一轮医改不仅为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转变经营与管理理念,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特别是加强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关系,通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这必然促使对有着良好医学背景的保险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健康保险在人才需求上特别是要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而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是上述岗位所必需的,正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应始终坚持应用性为办学导向,积极有效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与职业化素质。在办学模式上,应坚持以“突出优势,共创双赢”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两类教育”的广泛融通。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医疗保险业界,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专业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沟通、了解业界对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缩小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之间的差距。医学院可以依托自身在临床医学、健康管理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医疗保险机构的中、高层专业人员(如健康管理、核保与理赔等人员)开展和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层次上,进一步建立业界与学校间更为广泛横向关系。在诸如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最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校级层面获得理解与支持。首先,学院高层应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与专业。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对于医学与保险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深度交叉的医保专业而言,许多院校领导层尚未正确认识到重要性。因此,系部应努力促使学院高层认识到本专业发展对学院整体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拉动作用。这必然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能从本专业学科发展中敏锐地寻找到符合医学院校学科发展旨趣的交叉点,进而在教学与科研上达成共识。

总之,学院高层必须认识到以医学为基本平台的跨学科发展是学院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努力避免本专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被“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1998-03-25.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医学人才培养;全科型临床医生;农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5-0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 l.Getting real about rural 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 PJ,Este DC,Worthington CA. Professional,personal and community:3 domains of physician ret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Can J Rural 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6]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社会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要坚持以目标、类型、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思路

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的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导向之一,高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确定,决定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办学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思路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学校教学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志。

(1)坚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重。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规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高校人才培养首先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不可以急功近利,否则,只能损害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高校人才培养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主要阵地。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因此,高校应该在尊重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资源的总量和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从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高校必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2)坚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大众化人才并重。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专门化始终是并行不悖的,这是高等教育满足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专门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行不悖,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其实,高校人才培养本来就是有层次的。为此,高校追求专门化不应该取消大众化,而大众化并不是对高端专门化教育的消解,就其本质来说,也是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和大众化应该同时并行。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逐年上升,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较还是有较大差距。企业所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在工作岗位中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更需要既懂技术,又有一定理论功底,还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人才培养要根据现实条件进一步提高大众化水平,坚持高级专门化与大众化并重。

二、高校人才的分类培养思路

(1)培养高素质的党政管理人才。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多变性在日益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织,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可靠的接班人则不打自垮。面对社会多样价值存在的现实和日益严峻的挑战,高校必须肩负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大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艰巨任务。所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造就奋发进取、开拓前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迫切需要的。

(2)培养拔尖的创新型学术研究人才。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培养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高校应从制度变革层面入手,革除所有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面拓展和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注重人才的个性培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尊重学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热情。所以,高校要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新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3)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当前,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多样性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改革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工场式”的教育方式应该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院校要按照与学生就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此来造就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思路

素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包含了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三个方面。高校应该培养适应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

(1)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德”,是衡量人们精神和品行的尺码,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如果把“才”比作发动机的话,那么“德”就好比是方向盘。无德之才,犹如失去方向盘的汽车,发动机马力越大,其危害越大。德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关系到人才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所以,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培养人才,必须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培养人才的知识素质。知识是素质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一方面必须培养人才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素质,培养社会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军人物;另一方面必须培养人才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素质。复合型知识人才成为当今时代人才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要逐步走向“专”“通”相融的道路,“拓宽专业口径”成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人才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自主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追求新知识,提高知识素质。

(3)培养人才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成才、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状况整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身心状况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生活的需要,他们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和调节力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对情绪的调控不够理想。为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地控制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四、高校人才复合能力培养的思路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实现能力的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1)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人们对理论知识的培养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首先,高校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次,高校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最后,高校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实践能力。

(2)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所以,当代大学生既要有发达的智力和渊博的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交往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交往能力是现代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交往能力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内容。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网络系统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薄的。因此,当代人才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社会的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更需要的是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注重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才。

(3)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当今时代,人才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新能力已经取代了学历文凭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正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国家整体的创新实力,以及国家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就应该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中。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人才,应该具有灵活、开放的个性,具有坚持不懈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高校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2]阎光才.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J].中国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校局合作 民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公安工作具有“高负荷、高节奏、高对抗、高风险”,民警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工作表现及工作效率。因此,以“校局合作”为平台开展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局合作下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1校局合作是公安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校局合作” 是指公安院校与基层公安机关紧密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惠共赢,共同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公安实战需要的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训练模式。建立“校局合作”机制是一个符合公安行业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的有效方法。

全国公安高等院校已成为大教育、大培训的主阵地,为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物质、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民警教育训练必须坚持实战牵引,贴近实际。公安一线既是前沿阵地,也是教育训练活生生的课堂;公安实战能力是民警的核心技能和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和切实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公安教育训练的“校局合作”是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挥各自的最大效能,创造特色鲜明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

1.2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增强队伍战斗力,提高广大民警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队伍建设。目前,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如下:

1.2.1 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这些“科班”人才毕业后进入到公安院校中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 表现出了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具备非常多的理论和常识。

但是,这些“科班”人才在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更多依赖书本和理论知识,对于基层公安工作还缺乏系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训练,缺乏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操作技巧。所以这些学生在毕业后直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及时地进行由专业人才到专业教育人才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难易程度,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去了解基层工作的特殊性,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民警心理健康工作。

1.2.2 半路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2005年,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也补充了对于基层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规定。基层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口突然加大,但每年各地的公务员招录人民警察仍倾向于补充基层的警力,所以很少设定心理学的岗位。为了解决基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不足,各地以基层的政工部门为主,依托相关的心理学学术团体和国家认证的心理培训机构开展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扩充力量。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极大地充实了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缺口,这些师资也成了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

但是,这种师资培训往往是“速成班”,民警们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大量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这对于民警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培训效果同样存在着考验。同时,这些民警本身也承担着繁重的基层工作,如何协调现有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校局合作下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配置

2.1 定期组织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及时了解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2011年,根据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组织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调查的要求,对临夏州、张掖、金昌、武威、陇南、定西和甘肃矿区等七个地区的4721名在职民警进行了民警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3903名基层民警参加了问卷调查。由警察学院心理科相关教师结合基层民警的实际情况,对SCL-90量表进行修改,修订了《民警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大致包括以下四方面:对工作的感受、目前的身心状况、工作情况和工作和生活资源。经调查,了解了当前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五个表现:一是紧张焦虑感;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四是缺乏归属感;五是人际关系不和谐。此次问卷调查,虽然对于甘肃省的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院局合作的平台没有搭建起来,所以对于基层民警没有有效地提供经常性的日常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疏导、训练和心理治疗等。

为进一步加强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健康服务工作,甘肃省公安厅向甘肃省科技厅申报“甘肃省警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实证研究”科研项目,并于2012年底获得甘肃省科技厅批复,立为2013年全省软科学科研项目。此项目数据收集建立在基层民警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基础上,问卷以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职业倦怠量表为主。访谈侧重于民警的职业压力状况、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感等。此次调查加强了院局合作,由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搭建平台,省警察学院心理科教师和市警校心理科教师与各地、州的公安局建立长期联系,有利于对甘肃省民警提供经常性的日常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疏导、训练和心理治疗等。通过此次调查,制定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常模,可以更有效地探索研究甘肃省民警整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甘肃省招收民警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预防和减少民警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保障,把好“用人关”。

2.2通过校局合作,及时了解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以“实验中心”“服务中心”“训练中心”为主,开展研究、服务和教学训练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民警心理健康和心理训练需要,开发能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警种、不同岗位心理特点的心理训练手段和课程。该课程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作为依据,来培养、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受训民警要通过自身公安工作经历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并接受课程。

2.3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

建立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专家组。利用社会资源,甘肃省公安厅从医院、高校、专门机构等聘请10名左右的心理学专家,组成专家组,承担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科研、民警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咨询师和辅导员)的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

目前,全省两所警校共有从事民警心理健康专职人员20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和部分取得心理训练师培训资格。此外,专职教官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申报相应的校级、省级研究课题,以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加强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专业队伍的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2010年元月,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处在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举办了两期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辅导员暨心理行为训练师培训班。2013年,甘肃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从全省基层民警中选拔100多名热爱心理工作的民警集中培训,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组建了各地基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在警院的心理教师的帮助下,承担各单位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和个案辅导工作。这支队伍是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些同志工作在一线单位,又具有心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这一人群积极构建一个全省公安系统咨询人员网络,通过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使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为活跃在公安心理健康工作战线上的生力军。

通过对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即“社会专家顾问团队+警校心理专业专职教师+基层心理健康辅导员”,可以建立甘肃省公安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互助网络,也是一种群体性的支持系统。

总之,以校局合作为平台开展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民警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辛大勇,宋军.“校局合作”模式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2):141-144.

[2]张榕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1(1):135-13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