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岛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岛英语范文1
【课程介绍】一对一,小班等多种班型自由选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给学员匹配适合的老师进行授课,切实保证学习效果及达分目标。
【温馨提示】400免费热线咨询方法:您好,请您先拨打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可以跟老师说明的您目前的外语水平,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咨询授课时间安排、学习周期及免费试听课预约安排等情况,欢迎您的来电!
【青岛市】
青岛市城阳区青岛欧风小语种城阳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青岛市黄岛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黄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1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黄岛区青岛欧风小语种黄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青岛市崂山区泓钰学校青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83【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江西路总校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015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东海西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0154【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闽江路国华大厦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1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青岛欧风小语种国华大厦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泉州市】
泉州市鲤城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天都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01【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
厦门市朗阁英语培训学校厦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2【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厦门市湖里区美联英语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60【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湖里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嘉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861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集美区泓钰学校厦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12【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青岛英语范文2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教学活动
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要会应用,而不是“哑巴”英语。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必须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能灵活应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计一些生活情境,例如,英语游戏、英语竞赛、英语表演、儿童歌谣等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学用结合,从而使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我们知道,小学生比较喜欢做游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 4“My bag”以后,为了温故知新,我设计了一个“猜学习用品”的游戏:用书包装上学习用品,让学生边摸边猜测里面的东西是什么?(用英语回答)。当学生回答是铅笔、钢笔、橡皮等等后,我又进行提问:“What colour is it”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较好地过渡到了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 10“What colour”这一新课的学习中。在学习了新的单词之后,我看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地下降了,于是为了活跃气氛,又展开了Who is the winner?的活动。具体做法是:(1)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red和green两部分。(2)每一部分自由推选六名学生参加比赛。(3)老师在黑板上出示新单词,未参赛的学生读出单词,参赛学生从一大堆涂有各色颜色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并粘贴到单词上面。(4)学生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速度以及准确率选出优胜小组。这一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经过紧张激烈的学习和活动,学生需要放松,于是在复习巩固环节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让学生在拍手、学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颜色的多姿多彩。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新单词,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难怪有的学生在下课后还问“什么时候再上英语啊?”“上英语太好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很关键的,让学生处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然就能够感受到语言如何使用。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穿校服时间除外)。于是,每当学完一种颜色,我就会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提出:“Who is wearing red today?” (今天谁穿的是红色的衣服?)“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今天谁穿的是黄色的衣服?)等等。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重复几次以后,学生就能准确地使用这个句型了。当学习colour这个单词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它的另一个含义:涂色、染色的意思,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彩笔,随着老师一边说,一边涂颜色“colour it red, colour it yellow, colour it black ,colour it green...”当学生涂完几种颜色以后,colour这个单词的意思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了。
三、结合学生生活,设计英语作业
我们知道,英语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更为主动地学习英语,我经常结合学生生活,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使作业成为课堂的延伸。例如,让孩子们用彩笔划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并写好名称和颜色(能用英语写的就要用英语)。这种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喜欢,并且做得非常投入和认真。在看完作业后,我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画出了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苹果。这样的作业,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青岛英语范文3
关键词:情知导乐观 小学英语教学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43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学中情感因素认识的加深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素质并没有与认知素质得到同步发展,厌学情绪等现象的趋势正在蔓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究竟是苦还是乐?这是几千年来一个颇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苦学观认定学生的学习本质是苦的。苦学观自古有之。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韩愈指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德国的利希顿堡(Fort Lee Burton)曾说“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加塞罗尔(Catherall)主张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我国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苦学理念的实践范例。现代教学中苦学、厌学现象比比皆是,苦学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乐学观强调学习的本质是乐的。乐学观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以及其弟子颜渊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树立了“孔颜之乐”的乐学榜样。夸美纽斯(enius) 强调教学要“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斯宾塞(H.Spencer)提出的第一个“快乐原则”等等都体现了乐学观。苦学观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乐学观也备受推崇,然而,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两种观点至今都未能获得大家的普遍接受。由此,卢家楣提出了情知导乐观。
2 情知导乐观
作为情感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之一的情知导乐观从根本上揭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乐属性,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需要得到尊重的学生形成学习的导乐观;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增强教师探索有效教学策略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导向教师自觉和积极地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学。
2.1 情知导乐观的界定
针对学习苦乐观的苦学与乐学本质,笔者赞同卢家楣对学习苦乐的属性分析,她认为教学中的学习本质不是恒定的,其苦乐属性是呈动态变化的。当学生的需求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此时,学生便得到乐的体验;如若学生的需求在学习过程得不到满足,学生则体验到苦的学习历程。积极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学习中乐学情绪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乐学,而乐学的关键便在于教师的引导,这就是衍生出来的情知导乐观。情知导乐观与乐学观一样,都强调学习中的积极情绪,信奉乐学的促进作用,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后者认为学习的属性是乐,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前者主张学习的属性苦乐不恒定,一切取决于教学引导。情知导乐观是指教师应充分认识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乐属性特点,积极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达到以乐促学、以乐优教的境界[1]。其实质是教师设法使学生所学能够满足其需要,充分体现了以“导”达“乐”的基本内涵。
2.2 情知导乐观的理论依据
情感心理学认为,个人的情感体验并不单单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起决定作用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相契合会引发个体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反之,个体则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客观事物,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快还是难受,而是由学生学习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决定。学习苦乐属性是动态的,随着学生学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变化而变化。当学生的学习满足学生需求,学习为乐;当学生的学习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习为苦。学习本身并无苦乐之分,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决定。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关系很大程度上由教师的教学引导决定。教师的教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教学中的适当调控不仅能促进师生良性互动,还能够找寻学生学习和需求契合点,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乐的体验,实现较高的教学效果。
3 践行情知导乐观
学习时候的积极情感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以情知导乐观为指导进行学习,能避免苦学的消极影响,并能很好地发挥情感功能的积极功能,形成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劲的学习氛围,顺利实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运用学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
3.1 让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一门艺术,教师得在情知导乐观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艺术”的“综合”,尽力避免课堂教学的种种缺陷,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3.1.1 善用适当的教学机智
小学英语课堂上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机智,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一,通过应景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We have new friends,课文导入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别意识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堂:
Do you know Zhou Pei? 以旧知识导入新课,勾带起学生的熟悉感。
She’s in a school. She is talking with a boy.平和叙述作铺垫。
Who’s the boy?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性别意识已经很强烈,教师利用小学生性别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悬念顿生,欲罢不能,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进课文内容。
第二,善于运用等待效应。等待效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3]。其目的是是要学生在课堂处于“等待”状态时候,大脑继续“工作”,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带有无限期盼,充满求知欲望,主动思考。最明显的例证是上课铃过后,教师一进教室,很多小学生可能一时无法进入课堂状态,教室闹哄哄的,教师可以大喊安静进入课堂,也可以沉默以对一会,通过身体动作、眼神示意等方式无声地把“安静”喊出来,再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入课堂,两者相较而言,后者教学效果肯定良好一些。
3.1.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卢家楣(2002)的研究发现愉悦状态下的学生在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上明显高于状态焦虑高的学生。积极的教学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学校满意度产生持久的影响,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兴趣和能力,小学生尤其依赖积极的学习气氛。Combe,Buchen(1996)也证实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而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实现师生双赢局面。
3.2 让课堂成为优质课堂
优质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学习,也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情知导乐观的指引下建构优质课堂。
3.2.1 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
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干扰情况的出现。清晰的过程结构有清晰的路线导向这条线联系整个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围绕导入、习得、巩固这三步展开收拢,过程中师生对练习任务、规则、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有清晰的定义。要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构清晰,教师应该聪明地做好课前准备:研究课文,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选择好要解决的学习任务,预见可能中断教学过程的地方,预先准备好应对策略。
3.2.2 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
上课时间并不等于有效学习时间,有效学习时间指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实际使用的时间,也就是学生积极有效利用的时间。迈克尔・路特(1980)的调研证实有效学习时间比例高,学生的不当行为就会较少出现。而小学生注意力的短时性促使英语教师更加注重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Part A Let’s learn里面涉及颜色单词blue,green,yellow,red,purple。通过变魔术导入颜色单词教学,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有条不紊地教授新课,在课文单词学习告一段落后,课堂也进入尾声,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教师可以在此时加入游戏“颜色蹦”(念某个颜色,手拿该色瓶子的学生连蹦三下,并和下面学生一齐大念三遍该颜色单词)通过游戏把有效学习时间延长,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必须培养情知和谐发展的学生。愉悦状态中的学生学习效果要高于焦虑高的学生,而导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践行情知导乐观有助于打造具有艺术魅力的优质课堂,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推行情知导乐观。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4-28.
[2]陈德华.教学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67.
[3]卢家楣.学习的苦乐观新论[J].教育研究,2000,(10).
[4]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
[5]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4).
青岛英语范文4
关键词 道德 德育教育 职专英语 道德教育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着德育功能,只有将道德教育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英语课程进行道德教育,为职专生的精神丰富与道德成长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1英语语言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萨丕尔就指出,语言是描述人类经验与对世界认识的方式,同一语言社区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系统的信仰和理念,他们决定了社区的结构,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语言与文化不是互不相干的孤立的现象,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语言观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习得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离开了文化,也不可能正确的习得与学习语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指出,文化是指社会成员习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与习俗的综合体。英语语言本身就承载着思想道德的内容。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
2职专英语课程中的德育功能
要开发和实现职专英语课程中的德育功能,首先要澄清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道德是一个人对人、事、物及其关系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及行为表现。在人与人(他人与群体)之间,主体我(I)与客体我(me)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工作、人与神之间都存在道德关系。从1997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的“全球生活价值教育项目”所提出的核心德目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它们是:合作、自由、幸福、诚实、谦卑、爱心、和平、尊重、责任、朴素、容忍、团结。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事业、丰富生活经历,开发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其中显然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作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我们现行职专英语教材是职专英语教学的媒介物,是经过筛选的学习资料,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教科书包括10个主题单元的内容,这10个主题分别涉及到了辩学、自然、文学、艺术、文化、生活、环保等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相关方面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为他们深入思考人类与这些事物之间的道德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第一单元的阅读文章No:Boundaries给学生简要介绍了Stephen Hawking,学生可以在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Hawking顽强的奋斗史,从而去追问顽强、信念、意志、责任之于生命的意义,去探求自由、幸福的哲学意义。
3英语教学与道德教育情境的创设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即承载和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动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情景是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景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效果也不同。
3.1课堂教学与虚拟道德情景
课堂教学就可以提供一种道德教育情境。以扎实高效的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为例,其步骤一般是这样的:(1)复习导入。讲解新词;(2)讲解语法;(3)语法练习;(4)讲授新课,并展小组活动。逐句讨论课文内容与意义。教师总结;(5)回到课文,听录音,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如此,尤其是在开展第4和第5步骤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在阅读材料和课堂所提供的虚拟情境中,即可获得一定的道德认知。但认知并非道德教育的全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亦是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人是做成的而并非生就的”。对于虚拟情境中的个体来讲,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他的一种意象,并不能保证其在真实情最能够达到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3.2课堂教学与真实道德情景
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最主要的是课堂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各种场景,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这种情境因为过去一直没有受到教师教育意识的足够关注,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在这种情境中展示出自己最自然本真的一面,因而它所体现的道德更多的是直觉性和习惯化的行为,因此也就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道德观察、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当然,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一些鼓励课堂人际交往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提示法、社区式语言学习法、整体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合作型学习等,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关注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交往时的道德行为和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或鼓励。
4结束语
英语课程中蕴含着的德育功能,教师在利用教材和课堂所提供的虚拟道德情境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景。以创设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英语学习的同时,引导他们达到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青岛英语范文5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流行音乐、香港搞笑片、台湾言情片、历史肥皂剧、好莱坞大片、时装show、music video等等五彩缤纷的文化快餐盛行,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文化景观,“大众文化”于是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这一文化景观的常见词语。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中国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在90年代,此后大众文化也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学者致力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并定义大众文化,比较权威的像金元浦在《定义大众文化》中的定义王一川《大众文化的含义》中的定义,还有陈刚在《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中的定义等等。涉及比较全面,比较容易理解的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生的,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并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行,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和成果。具体来说,广告艺术、影视文化、流行歌曲、网络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服饰饮食文化、街头艺术等,都属于大众文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大众文化的形式还将不断衍生。①
大众文化有其自身产生的背景,具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1.大众媒介性。大众文化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大众文化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大众媒介去传输的,利用这种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所有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②2.商业赢利性。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它获得与众不同的手段后出现的。它带有消费倾向性,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文化市场完全跟从大众的需求走,把满足大众的需求走为其发展走向的作为其首要目的。大众文化和市场紧密结合,赚钱成为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首要动机。3.休闲娱乐性。西方著名社会学家洛文塔尔称大众文化“是一种取悦消费者的商品”。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又一特征,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文化是日常的,使人能感受到愉悦性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人们心里承受着过重的压力,所以渴望获得休闲和放松,以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和紧张。因此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时候,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并不企图从中得到启示甚至是精神的升华。大众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它消解一切意识形态,又十分迎合大众,以轻松、快乐的姿态赢得各个阶层大众的欢愉,而不是去追求精神的超越性。4.强烈渗透性。大众文化的通俗性、愉悦性对大众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力,因而大众是自愿的主动的接受大众文化的。而且社会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在大众文化作品中反复的出现,就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在大众思想深处扎根,使大众受其影响。大众文化有着强大而持久地渗透力,不断强化其所含观念在大众当中的影响。所以强烈渗透性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点。
青少年大约是指十几至二十几岁,介乎儿童和成年人的年轻人。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还不稳定,对道德的认知还没定性,所以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更为直接、有效,甚至是深远的。
大众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韩剧浪漫委婉,还是流行音乐的爽口直接,它们之所以如此在青少年中受到欢迎,被他们所接受,是因为编剧或是写词人非常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完全符合他们的口味。那些形形的与凭借自身天赋条件如美丽、温柔、机灵、醇厚和不可知的机缘巧合平步青云的一个个故事背后,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社会对于经由个体奋斗和上进的成功的怀疑,是一种不经奋斗的个人突然间的发迹。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他们也就会淡化任何成功的取得都要靠个人的努力,而幻想着有什么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埋怨自己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不是生于达官贵人家。他们沉醉于那些富贵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中,并不惜代价的在现实生活中刻意或不经意的模仿,只顾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那种自我享受的生活方式,刻意追求生存的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奉献精神也逐渐淡化。
大众文化影响了青少年的伦理观念。青少年还在逐步形成自身的伦理观道德观,这一时期对他们伦理观道德观的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当然影视剧中所传扬的道德观念还是有一些中国传统道德的因素,可是本质上已经基本上西化。比如强调个人主义,青少年处于青春反叛期,觉得自己完全是独立的个体,所有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但他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心智并不成熟,这就与一心为他们好的父母发生冲突,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还有其中宣扬的婚恋观,也是趋向于西方化。恋人之间的交往,在性的方面约束的较少,比较随意,婚前性行为以及同居现象比较严重,两情相悦则合,互不适应就分,双方均无任何责任感和歉疚感。这种观念意识的传播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众文化使青少年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所谓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使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引起的心理状态。作为社会中的人,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靠相互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来不断进步的。网络文化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它是一个平等、交互、虚拟的世界,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失落空虚的时候,会在网络世界里寻找乐趣,久而久之造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情感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网络文化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青少年长久沉浸在网络中,会分不清什么是现实的,什么只是虚拟的。他们习惯了在网络游戏中打打杀杀,动刀动枪,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合,就把刀相向,酿成惨剧。每年全国都有很多这样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他们似乎忘记了或是忽略了在现实中的杀伤力,而沉浸在网络中而造成道德行为失范。
当然,不管是何种的大众文化,它在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积极的影响着青少年。如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是个人感情的一种寄托或是调节,或有少数同学会沉醉其中,找到一种自己暂时躲避学习、就业以及经济方面带来的情感压抑。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产生一种斗志,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理想,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鼓舞。一些影视作品也激发了青少年的斗志,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开阔了青少年道德认识的新视野。网络不仅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同学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广阔的教育空间。网络文化使同学们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盲从心理,更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开辟了青少年道德规范的新领域。
大众文化从教育的模式、方法还有目的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总依循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借鉴和吸取传统教育中适合于大众文化背景下可以进行的方式和方法,更要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符合青少年心智发展规律的道德教育模式和方法。那么,社会、学校和家庭就要通力协作,承担好应承担的责任,使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效,从而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健康成功的发展。
【注释】
①②:刘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 刘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青岛英语范文6
【关 键 词】教育政策研究/精英立场/草根情结/文化敏感性
【作者简介】王平,安徽肥西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4-0015-06
一、对两种公共政策研究理论的批判
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一直倾向于把政策与政治关联起来,认为政策是政治的产物,政策与政治之间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研究和分析理论。
(一)多元主义政策研究理论及其批判
多元主义政策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达尔和尼尔森·波斯比对多元主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尽管权力资源被广泛地分配给社会中的各个团体、集团和个人,但这并不代表民主制度的完善和确立,因为这种权力资源的分配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团体和个人在利益的分配中都具有同样的权力影响力。事实上,权力在一个多元政治系统里具有分散性,各个团体与集团之间的权利分配本质上是由他们所拥有的权力资源决定的。他们把这种权力资源的分配称为“非积累性分配”。
可见多元主义理论强调的政策分析的多元视角,实际上是基于“国家”立场上的,所强调的只是对权力及其民主实现程度的尊重与捍卫。正如施瓦茨曼特所言,“在多元主义作为其起点的一个具有不同利益的现代社会中,人民的权力是通过团体行为,通过政党和压力集团或利益团体的工作实现的。在发达社会中,由于多元利益的存在,社会处于分裂状态,这些团体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多元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利益多元化持褒扬态度,并强调其在社会运作中的作用,与自由主义理论家一样,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的利益多元化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积极因素”。①
多元主义理论对“权力”的高度关注和对“非权力”的忽视也招致了后来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等人的攻击。他们认为,在对关键性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研究时,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为此,他们举出了一个反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A运用自己的能量,去创造或者加强一个社会的政治价值和制度规范,从而限制了政治程序的范围,使只有那些对A相对无害的问题能够列入决策程序加以解决时,A实际上也行使了权力”②。巴卡拉克和巴拉兹因此将以上利用非权力因素来对权力进行行使的行为称为“偏见的动员”。政治价值和制度规范在这种“动员”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可见一斑。这就表明,在政策运作过程中,除了利用权力来对政策进行决策影响之外,恐怕还存在着一种非权力方面的“不决策”程序的控制与动员。③而这一点,恰恰是达尔等人的多元主义理论所忽视的部分。此外,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等还进一步认为,即便是“权力”本身在“决策”中的运作,也不会仅受到来自权力的单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是会产生一种“预期反应的方式”。他们还举例说明了这种方式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一个利益集团由于预期决策者会做出否定的反应,而不进行整合来采取决策行动,或者当决策者自己由于预期关键的政治团体会反对某项决策,因而不采取行动时,预期反应的方式就已经在发挥作用”④。
尽管政策的研究与权力息息相关,但是政策本身并不等于权力的表达,政策运作过程也不完全是按照权力实现与表达的程序来进行的。政策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诸如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非权力性”因素的影响,只不过这些因素的影响是隐蔽的、潜在的罢了。因此,关注权力背后与权力有关或者无关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化传统等因素对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更好地认识政策规范、厘清政策过程、反馈政策效果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精英主义政策研究理论及其批判
19世纪末,莫斯卡等人的研究承认了社会中统治阶层和精英人士的存在。认为,政治精英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如革命、军事等来占有和控制社会资源。“在所有的社会有机体中,一个永恒的倾向和事实是,在所有的社会中,从最初级发展的政治和文明的蒙昧时期,直到最发达和最强大的社会,一直都存在着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另一个是被统治阶级。第一个阶级总是人数最少,履行着所有的政治职能,垄断着权力,并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好处。而第二个阶级,一个人数更多的阶级,却一直受到第一个阶级的领导和控制。在现代社会,领导和控制的方式,或者是合法的,或者是专横和残暴的。”⑤可见,该理论是建立在对多元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它正视社会中统治阶级和精英的存在,并要求在政策分析过程中看到精英阶层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此外,就“精英”的定义而言,我们也不应只是把它当成政治精英的代名词。精英实际上是指一种对资源的控制与占有。在一个社会中,谁占有的资源越多,谁对社会资源拥有更大的控制权,那么他(她)就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资源”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不仅指有形的经济、政治权力等,而且包括无形的知识、名望、文化等资源。一个社会中的精英,不仅仅是指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也包括拥有知识、威望和文化发言权的人;不仅在国家层面上存在着精英,某个地方和领域内也同样有精英的存在。因此,现代社会中的精英是指代多方面、多层面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管古典精英主义对多元主义提出了批评,但这种批评并不针对其非权力因素的缺失,而是针对其权力的不均等。因此,古典精英主义持有的观点进一步强化了决策分析中的“权力”意识和精英意识,但并没有涉及到决策分析中的非权力因素。
二、教育政策研究“草根情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长期以来,教育政策研究受到来自以上公共政策研究理论和思维的影响。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把教育政策等同于公共政策的一种,认为教育政策只不过是公共政策中关于教育部分的政策而已,在本质上与公共政策是一致的。如果从教育政策研究的兴起来看,也的确是这样。最早对教育政策进行研究的不是专门的教育政策学者,而是来自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专家。但随着教育科学自身不断发展以及公共政策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政策自身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就教育政策的研究而言,不仅要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更要从文化的视角切入,才能逐渐认清教育政策研究中的文化影响力,确立与塑造教育政策研究的“草根情结”。
(一)教育政策研究“草根情结”的必要性
在克鲁斯克和杰克逊主编的《公共政策词典》中把教育政策定义为“与人们获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过程有关的政府法规和程序。它是一个民族未来智力和科学进步的基础”⑥。一方面,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政府的法规和程序而存在,与“人们获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过程”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教育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是“民族未来智力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在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中,把教育政策界定为“是政府为了解决教育方面的公共问题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决策和计划,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⑦。明确指出了教育政策的来源是政府机关,对象是“教育方面的公共问题”,功能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际需要,可以界定自己研究中的教育政策。“只要政策的提议者能为他(们)的特殊目的找出一个合理的依据,那么,这样的政策定义就必须被承认”。⑧
在这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和思维在教育政策研究中的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立足已有研究,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政策。第一,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是由政府和权力机关进行操作的,带有一般公共政策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第二,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中关于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的部分,是对教育活动和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的。第三,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和行为都需要政策的指导和规范,只是教育活动和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公共性的、被政府意识到的、而且认为有必要加以解决的问题。第四,教育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公共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利益问题,而是公共教育生活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不仅具有功利性,而且具有价值性。第五,教育政策不仅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之前的期待、指导与规范,而且是对教育活动和行为过程的参与、适应与调整,更是对教育活动和行为结果的反馈、总结与评价。因此,教育政策是一项伴随教育全过程的动态政策系统。一方面,表达了政府和统治者对教育活动与行为的期许;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来自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的调整、适应、平衡之中。
教育政策的这种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开展“政治”和“文化”双重框架下的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特别是注意教育政策研究的文化转向,培养与塑造教育政策研究的“草根情结”。进一步说,就是不仅要把教育政策看成是政治的产物,而且要意识到它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
(二)教育政策研究“草根情结”的可能性
开展教育政策的文化研究,树立教育政策研究的文化立场和“草根情结”不仅是教育政策自身特殊性的客观要求,就政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政治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和对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1.人的存在和活动决定了整个社会结构的整体性
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于把整个社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并且认为文化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全部生活也可以分为劳作的和闲暇的,或分为战争的与和平的,各种行为则可以分为必需又有用的与高尚的领域”⑨。在他看来,只有文化活动才是闲暇的、和平的和高尚的。文化与政治、经济活动之间有着天然的界限。这一点到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文化自身的自由和独立性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崇尚,独立的文化地位和文化精神是人们追求与向往的思想乐园。丹尼尔·贝尔也认为,现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决定性关系。作为满足人们自我享受需要的文化领域,它是人们进行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私人空间”,是独立于经济、政治领域之外的。⑩
不可否认,以上划分具有一定道理,但也未免言过其实。事实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隔离开来的。无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还是文化系统,它们得以存在并一直遵循的游戏规则都要通过社会中的人来完成,人成为一切领域内活动的主体。这样,他(她)就不得不一方面面对来自经济、政治系统的“角色要求”,一方面又要按照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内在需求去追寻文化上的独立与自由。在外在的“角色要求”与内在的“自我满足”之间必然产生冲突与抗争。所以,为了缓和并解决这种冲突,人不得不在文化系统中渗入经济和政治系统的规则。黑格尔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在塑造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都会受到其“内在精神”的制约和影响;马克思也认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它永远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本身是不能独立的。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观念教化和意识渗透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一直处于不断分化和解构之中。以往统一的、整体性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分裂瓦解,在各个领域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存在。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自18世纪以来,从这些古老的世界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已经被人安排分类以列入有效性的特殊方面:真理、规范的正义、真实性与美。那时它们被人当作知识问题、公正性与道德问题以及趣味问题来处理,科学语言、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都依次被人们专门设立起来”(11)。
首先,社会整体系统与结构中文化系统与经济、政治系统的关系不是绝对隔离的,文化系统以一种信仰和观念的方式对经济、政治系统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文化通过自己的教化功能,不断地加强并丰富着人对经济、政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完善人的心理结构和政治意识,从而推动人们的经济、政治行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其次,文化通过普遍性的意识渗透对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在现代特别是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在不断地被解构、被扩散。文化正在向着多元性的方向发展,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整个社会不再共享一种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信念,被统治阶级也不再必须要信奉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不同的部门、社会阶层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信仰和生活模式,文化因此不断扩散化并呈现多元的特征。这现象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在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方面的需求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在文化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社会角色”。它可以使人们通过不断地被唤醒和被解脱,达到内心的满足与和谐,从而弥补了生活和社会行为上的裂缝与矛盾。这种发自内心的解脱与和谐是超越民族、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因而也是最为牢固的。这是文化的政治实践,也许就是文化的魅力和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之所在。
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立于经济、政治的特征,从而确保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文化又存在着众多与经济、政治联系的方式、途径,从而具备了伸张正义,建立自身在社会经济、政治领域中权威的可能性。正是这种特征以及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成为文化进入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至关重要的前提与基础。与此相关,作为一种与政治有着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政策的政治和行政特征是不言而喻的。在政策的目标、内容以及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尽管带有很浓厚的政治性色彩,然而,连政治本身都难以避开文化的影响,那么可想而知,政策肯定也是难以逃脱的。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以及整个政策过程中,文化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忽略这种影响的存在,也不是故意夸大或缩小这种影响的存在,更不能固执地否认文化在其中的影响,而是要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现实,从而寻求文化与政策恰切的相处、融合之道。
3.政治、政策的“文化性”倾向
首先,政治与政策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知道,在现在社会中,政治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工具性功能,一是规范性功能。政治的工具性功能在于其对社会统治秩序和权威的维护,而政治的规范性功能则体现在它对社会现状的改进与变革,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既要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以便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要适当、适时地进行社会的变革和秩序的改进,达到社会新的进步和完善。而且,无论是政治的工具性功能还是规范性功能,都与统治者一定的政治手段分不开,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实现的途径,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政策。英国政治学者甘布尔关于政治的三层含义的划分中(12),其中的“秩序的政治”实际上就是与政策有密切的相关性。政治秩序的维护和改革需要一定的措施与途径,而政策就是众多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是人类社会为了划分不平等的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秩序和维护统治的主要措施。政策无论在性质还是目标以及内容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而现实当中的政治逐渐地发生着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与此相关的政策方面的变化。
其次,政治的文化性倾向决定了政策的文化特征。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例,在各种资本主义社会的宏观政治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它们便寻求文化上的突破与控制,把各种社会的、阶级的需求转化为个人的需求,从而实现对人的本能和内在需求的管理和控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正是通过文化来达到对政治的干预,以文化为突破口,借用文化来麻痹公众,从而隐藏政治上难以解决的困难和危机。特别是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努力,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基本成功地实现了政治的文化性转变,达到了政治的文化性倾向。例如,近年来盛行的环境保护主义、女性主义、性解放运动、多元文化教育等,都是政治文化性倾向的具体表现。
与此相关,内容的文化性倾向,也就必然地要求手段和途径的文化化,这就要求作为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的政策也随之变化,逐渐改变以往宏大叙事的政策模式,着眼于具体内容和问题的解决。更进一步说,就是政策要随着政治的变化逐渐向微观政策、生活政策和文化政策转变,实现政策的文化性转向,逐渐建立并实现政策的文化性倾向。
三、教育政策研究文化敏感性论题的初步探讨
纵观整个20世纪西方国家的教育政策,尽管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差别,但在教育政策上,都呈现出一条基本的规律,这就是追求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在西方国家关于教育政策的研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对由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的关注,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问题曾一度成为西方学者教育政策研究关注的核心话题。不可否认,教育权利的平等问题一部分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致,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其内部的文化歧视和压迫。因此,关注教育政策中的文化因素,从文化角度来解决教育政策中由于文化漠视而导致的不平等问题,应是教育政策研究必须重视的方面。劳伦斯·安格斯在《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应对教育、政策以及管理中的“文化”概念进行持续不断分析,把组织成员之间的利益分享和“积极参与”也视作一种文化现象,并足够重视这种文化对教育、管理和政策的影响,把敢于参与和承担责任作为影响教育政策的一种外部力量加以分析,以提升教育政策领域中的微观动力研究,进一步理解学校教育在复杂社会形式中的文化定位。(13)
当然,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自然是政策研究一个主要解决的问题,但从政策的最终目的和过程的影响因素来看,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即公众往往是政策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因此,也有人提出,政策研究中要“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确立第三种立场”(14)。事实上,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关于学术与政治、研究与决策的关系论述中就已经提出了要重视公众的地位和作用。哈贝马斯划分的“政治决策”概念的三种类型(15)为我们进行政策研究的第三方立场视角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事实上,决策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决策概念可以代表以往政策研究中的决策者立场和研究者立场,而实用主义的决策类型则要求政策必须从公众利益出发。因为毫无疑问,公众是政策过程的最大影响者也是最终的利益相关者,如果政策不能以公众利益为基点,不能从其实际出发,那么政策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决策者、研究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对话、沟通的政策研究范式。不仅关注政策结果的实际效用,重视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公众影响力,并且要把公众的力量运用到政策的实际研究中,通过公众参与,倾听公众声音,关注公众需求,进一步推动教育政策研究的科学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认为,应树立与保持教育政策研究的文化敏感性意识。扎斯特罗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一书中,从社会工作的族群敏感的角度,认为“族群敏感的社会工作实务建立在对案主所拥有的多元化的民族身份的理解的基础上,努力把对不同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群体的理解与那些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原理和理论结合在一起,以案主所属的民族群体身份和社会阶级地位相关的价值和地位为导向”(16)。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文化敏感性提出的社会背景是一种多种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社会。强调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情况下,应该努力增加对不同文化价值的理解。具体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就是要从客位的角度,把他方的文化价值融入到研究和实践中来,用与利益相关者相适应和融洽的文化理念解释相应的研究,并指导实践工作。再进一步分析,事实上,与文化敏感性相反的一面就是文化不敏感。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面前,我们或没有辨别的能力、或视而不见,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习惯或倾向于从已有的、自我的文化观点和价值标准出发,开展对其他文化场域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不敏感往往是指所谓的主流文化群体对所谓的弱势文化群体及其文化的不敏感,因此,这种文化上的不敏感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化霸权。文化不敏感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到理论研究,而且不利于社会实际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它不仅牵涉到文化的尊重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政治、民族等敏感性问题。因而,对于教育政策这样一个特殊的政策领域而言,开展带有文化敏感性的教育政策研究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文化敏感性。第一,文化敏感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对待不同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就是要在不同的文化面前,保持一种警觉和敏感的态度,始终意识到文化多元的存在。第二,文化敏感性表现为一种对文化主体的尊重。也就是要能够听取文化主体的不同声音,从不同的文化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问题,指导实践。努力使对问题的解释符合文化的逻辑,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得到来自当地文化价值评判标准的认可。第三,文化敏感性还反映在对待具体文化的态度上。即在研究实践中,不仅注重静态的文化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在研究实践中量的多少,而且要把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意识、信仰等融入到研究实践中来,实现研究与实践中的文化在质上的体现。第四,教育政策的文化敏感性不仅表现在教育政策的内部,也蕴藏在其外部的各种关系之中。
综上所述,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应当注重政治特征,从精英立场来进行,而且应涉入文化,具有“草根情结”。开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育政策研究,应是未来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转向。
注释:
①Schwarzmantel,J. The Stat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4), 50.
②Bachrach, P. and M. S. Baratz."Tow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1962): 1948.
③巴克拉克和巴拉茨认为所谓的“不决策”是指“通过控制共同体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政治制度和程序,从而将实际决策的范围限于‘安全’的问题的实践”。Bachrach, P. and M. S. Baratz. "Decision and nondecis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7(1963):632.
④Bachrach, P. and M. S.Baratz. Power and Pover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46.
⑤Mosca, C. H. D. Kahn. The Ruling Class (London: McGraw- Hill, 1939), 50.
⑥E·R·克鲁斯克,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97.
⑦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的重要价值追求——教育公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65.
⑧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3.
⑨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政治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60.
⑩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
(11)哈贝马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论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6.
(12)Andrw Gamble. Politics and Fate(Polity Press,2000).
(13)劳伦斯·安格斯.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31-43.
(14)陈学军.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