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要事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主要事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主要事迹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1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树立起“立志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远大目标,处处以一名合格的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教育教学中,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我的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他总是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每天早来晚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开展,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在他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虽然他的教学任务重,99—2000年每周授课达37节,但他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不仅把课备透,还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在矿区中学名列前茅。前几年,针对学生生源差、英语底子薄的现状,从高一起,我便与同事一道搞起了“单词过关”,印制了“自我完善综合自查表”,分别从“学习环节”、“每日计划”、“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全方位指导。进入高三,还要求学生进行“考后估分”、“考后反馈”等,尽量避免学生的失误,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搞好教学外,我特别注重以教研提高自己的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92年8月,参加“张思中外语教学研究会首届研讨会”,并有论文交流。

92年11月在“淮北市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交流论文,并获二等奖。

“适当集中”与高三词江过关教学初探“发表在《淮北教育》92年第1期上。

“谈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刊登在《淮北教育》92年第2期上。

《就英语考试要求谈MET93复习迎考》一文93年5月刊登在《中国煤矿中学生报》上。

《英语情景教学一例》一文刊登在《准北教育》94年1、2期合刊上。

《高考英语词汇用法词典》(参编)95年9月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编中学英语词典》(参编)98年3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高三词汇复习之他见》一文在淮北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98年10月)。

2007年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获全国一等奖。

2003年以来不仅自己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同时带领英语教研组三十多名青年教师积极投身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英语课堂教学走在了安徽省的前列。近年来英语教研组仅在各级优质课大赛中就有两人次获省一等奖,一人次获国家二等奖,一人次获国家一等奖,一人次获国家特等奖。

2006年7月我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两次应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邀参加人教社新教材“同步作业”、“寒假作业”的审定工作;2008年应安徽教育出版社之约主编了该社品牌教辅《焦点》人教版必修三,并修订了《焦点》人教版必修五。

2008年我还荣幸地被省教育厅师范处聘为“安徽省高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首席辅导教师”,参加省远程继续教育辅导工作。

在学生竞赛辅导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98年12月,我班学生卢晓兰在安徽省高中英语竞赛中获市三等奖,实现了我校高二学生在高中英语竞赛中“0”的突破。

99年12月我指导的卢晓兰,胡海燕同学在99年省高中英语竞赛中分获市一、二等奖。

2000年1月我指导的胡海燕同学在9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三等奖。

2004、2005年张汉良、郭腾飞等同学在高中英语竞赛中先后多次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另外,我还多次获得校教研奖,并多次承接学校对校内、校外、全局英语教学观摩课,均受到好评。

三、教书育人,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

1991至2000年期间,我一直潜心去做班主任工作,在指导学生学好文化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优良的班风和学风方面摸索出一套适宜我校学生特点的做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因为出色地开展班级工作,成绩显著,1993年我被评为淮北矿务局“先进班主任”;94年我负责管理并任教的文、理两个班学生在94年高考中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97年届我任班主任的高三(2)班高考达线24人,其中本科10人;我负责管理的97届高三学生当年达线125人,其中重点17人,本科63人,高考录取达线率占本届统招生的80%以上,是局中当时历史上高考最辉煌的一年。97年我负责的高三年级组被评为局“六好区队”99年6月,我任班主任的高二(2)班被评为局“文明班级”。2000年8月,我领导的高三年级组在2000年高考中创全局第一,局中历史最好的成绩,仅重点大学就录取了78个,受到公司及公司中学奖励。

近年来由于我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由于全组老师凝心聚力,在2003、2006年两届高考中,我们年级组取得了更加娇人的成绩。2003年任华、高楷人、张文博等三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2006年张汉良同学不仅拿下淮北市文科状元,更取得安徽省第三的优异成绩。

在开展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注重积极创新,在近年的管理中我先后实施了“学习达标计划”,“每日各科学生任务落实及行为习惯自省”,“自他完善综合自查”,“每周小结”,“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关系指导”,“学生分批次与老师座谈”等做法,快速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开展年级工作,我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管理的年级始终保持“严格、务实、积极、创新”的战斗作风,年级一直是一个团结一心、战斗很强的集体,在校领导的指导下,96—97年度,他们年级率先推行了年级管理暂行方案;98年,根据年级组青年教师多的特点,率先实行让青年教师跟着高三做月考试卷、综合试题的做法,让其了解本学科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尽快地成熟起来;2003—2006年,我们又改进了年级组管理方案,并要求教师工作要有周、月、学期计划,并定期开展年级组工作研讨会;针对本届高三学生素质较好的特点,我们又推出了许多新的做法。

由于在英语教学、教研及班级、年级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过较突出的成绩,99年5月淮北煤师院英语系邀请他给该系三年级学生就实习工作举办讲座,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2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叫小岩的女孩非常自卑,她课上从不回答问题,课下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带着几个女孩和她聊天,她也只是听着,一句话不说。我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不到7岁的小女孩失去了笑容呢?

打电话邀请家长到学校交流,我才知道了原因:原来,小岩的爸爸只有一只眼能看见,他告诉我,他家在偏远的农村,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住,靠收破烂为生,小岩的妈妈也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小岩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就不爱说话,学习也跟不上。小岩的爸爸一再请求我多帮助小岩,说他夫妻俩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时间照顾孩子。通过谈话我猜: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让小岩产生了自卑心理。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课下,我经常故意带着一些活泼的孩子到小岩旁边的位置讲故事、说笑话。我买了漂亮的头花、发卡,利用课余时间给小岩梳头,并把自己孩子穿小的衣服送给她。别说,稍微一打扮,小岩就显得好看了许多。其他的同学都跟着夸她:“小岩真漂亮!”小岩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岩逐渐融入了集体,但我知道,要想让一个孩子真正消除自卑心理,找到自信,还需要让她从心底重新认识自己、认可自己,当然,这需要契机。

学校举行了跳绳比赛,选拔参赛人员时,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不会跳,明显缺乏锻炼,但小岩却跳得非常棒,她不仅跳得快,而且还会花样跳绳。这让我和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小岩一下子产生了自豪感。知道小岩会跳绳后,我送给了她一根跳绳,她一下课就去操场上跳,后面经常跟着一大群喜欢跳绳又跳得不太好的同学。小岩热心地跳给同学们看,还耐心地教不会跳的同学。

比赛的日子到了,小岩果然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大家像对待凯旋的功臣一样对待小岩,这隆重的礼遇让小岩受宠若惊。从那以后,小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怯生生地躲在角落里暗自嗟叹,而是高兴地与同学们一起玩耍,课堂上也敢回答问题了。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岩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大方的小岩。

小岩的爸爸专门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小岩变得乖巧懂事,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事,说小岩还时常念叨:“我们王老师可好了,她可喜欢我了,我们同学也可好了,她们都跟我学跳绳。”我由衷地感叹:“小岩也很棒,学习进步非常大,是一个听从教导的好孩子。”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3

关键词:插入式角钢斜柱基础施工要点

Abstract: Plug-angle oblique column basis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s of the main column and tower slope of the main material, the basis for embedded angle with the connection of the Tower, the main material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ave material,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reduce labor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 angle from the plug-in based installation, the size of each data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o conduct feasibility studies.

Keywords: plug-in, angle oblique column basis, construc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因插入式角钢斜柱基础具有受力稳定、保护环境、节省材料、降低人工、可全方位高低腿、与挖孔桩混合使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输电线路中。但由于插入式基础误差特别小、质量要求高,必须对尺寸进行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否则,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程评优。本文对角钢插入式基础相关数据的计算、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有助于在其他工程中借鉴和提高工艺水平。

2施工方法介绍

2.1施工工序:角钢插入式基础的施工工序与普通基础型式的施工工序不同。普通基础型式的施工工序为:绑扎钢筋制模调整地脚螺栓浇制。而插入式基础的施工工序必须要先调整好主角钢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首先要定好基坑底部的位置(用于预埋插入式角钢的下部支撑点),放置并调好插入式主角钢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再进行制模、浇制等施工工序。

2.2角钢插入式基础施工的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当主角钢埋入长度不可到达基础底板时,可用废角钢加工“假脚”将插入式角钢下接至基坑底板,用以固定主角钢的下部位置,下部要用混凝土浇制砼垫块,规格为:150mm×150mm×150mm,中央固定一根螺栓(脚钉),用来控制主角钢的高程和在基础底部的位置,放置砼垫块时,要使其三分之一的高度嵌入基坑底部,高度不够时,须搅拌混凝土拥于垫块四周,以固定砼垫块。而角钢上部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插入式主角钢的控制采用双拉杆三点固定法——双调节杆和砼垫块固定。调节杆由角钢(或钢管)、法兰螺丝、防扭螺栓、固定铁板组成,前端与主角钢用螺丝相连,后端与打入地下角铁桩,分别在横线路和顺线路的两个面控制主角钢的倾斜率;(见下图)

注:在放置插入式角钢时,基础顶面应与插入角钢棱交点处的标记“”相重合(该标记“”在角钢加工时已预留)。

2.3基础根开计算(俗称基础下根开):

施工时应注意:在单主材基础面的基础的半根开与棱角到棱角的半根开不同。两者的关系为:

(1)当插入式角钢为单主材时:

基础的半根开+重心线=棱角到棱角的半根开

基础的对角半根开+ 重心线=棱角到棱角对角半根开

(重心线尺寸对于各种塔型数据不同,可查插入式角钢加工数据表)

(2)当插入式角钢为双主材时(如下图所示):

基础的半根开=两条角钢的棱角到棱角的半根开(即基础主柱顶面的中心与插入式角钢的中心相重合)

基础的对角半根开=棱角到棱角对角半根开

2.4角钢上顶根开计算:(俗称基础上根开,本文按照高低腿半根开进行介绍计算方法):

(1)基础正、侧面半根开,令正面半根开= 、侧面半根开= ;

(2)主角钢基重心线至角钢背宽度,令重心线宽= ;

(3)主角钢外露长度,令外露高= ;

(4)主角钢正、侧面倾斜率,令正面倾斜率= 、侧面倾斜率= 。

计算方法如下:

(1)令角钢综合倾斜率 、则 ;令角钢上顶半对角为 、角钢上顶正面半根开为 、角钢上顶侧面半根开为 ,则:

角钢上顶半对角:

角钢上顶正面半根开:

角钢上顶侧面半根开:

以上3点的计算中,最主要是严格进行角钢上顶半对角尺寸的控制,只要将半对角尺寸控制好后,上顶两个半根开尺寸的控制也符合要求。

2.5角钢加工误差对施工的影响:

由于角钢加工是非标产品,加工制造时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差。例如:插入式角钢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也会产生因下料长短不齐、切割长度不一、最上端第1个螺丝孔与顶棱之间的距离不规范(在云广直流线路工程中规定为40mm)为而产生的误差等,其中最上端第1个螺丝孔与顶棱之间的距离必须严格控制,因为它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到与铁塔主材连接时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各腿插入式角钢的高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抽检验收发现,角钢的长短误差值为1~3mm,角钢第1个螺丝孔与顶棱的误差值为1~2mm,虽然这种误差较小,但对角钢的高差控制影响却较大,按规范要求,插入式角钢顶端棱之间的相对高差值必须控制在5mm之内。因此为了消除由于角钢加工时带来的误差,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一般在角钢下入坑底前)必须量取角钢的长度,并做好记录,以便将这种误差在坑底操平或操平垫块时及时处理,使长短不一的角钢对号入坑,消除或减少误差。同时,因加工角钢型号较多,在加工角钢时,建议在每条角钢上打上桩号、腿号、角钢型号,以便能在发料及现场安装时进行对料及检查,避免出现下错料的现象,造成返工。

2.6数据检查方法:

在插入式基础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检查以下数据:坡度、角钢顶棱相对高差、角钢顶棱的根开及对角线、基础面处的根开和角钢棱的根开、角钢边是否会扭转等。

角钢坡度(倾斜率)的检查:角钢坡度(倾斜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该类基础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关系到基础受力是否合理、基础角钢与铁塔主材之间的接头部分是否严密、坡度是否一致,因此在基础角钢坡度控制上要一丝不苟,严格控制。方法是以垂球吊中、取单位长度值1米,直接用直尺量取。该方法可直接检查角钢的正、侧面坡度、对角方向坡度(即综合坡度),在现场使用起来方便、简单、有效、实用。{注:角钢坡度K为垂直1米高度的角钢在水平方向位移值X与垂直高度Y的比值(K=X/Y)}如右图所示。

角钢扭转检查:角钢在其根开、倾斜率找正后,还必须检查其是否处于扭转状态。方法是用经纬仪控制其对角线与线路方向对应腿的45°线相重合(角钢两侧面应与模板相平行)。通过基础施工试点发现,找正好的角钢经纬仪配合三角板检查,产生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为:

①因主角钢直角边不垂直时,造成对角线和线路方向45°延长线不重合;

②由于固定撑杆未处于角钢控制对应边的延长线上,使固定撑杆的连接板偏离角钢平面较大而使角钢强行产生扭转。

2.7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使上述因素及早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施工员要认真复查、核对有关数据,发现有异议时,查清原因后才能进行浇注。角钢正侧面的倾斜率、根开、高差、对角线方向的尺寸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检查时间分4次:开始浇制前、底板浇完后、立柱浇至一半时、整个立柱浇满后;只有做到随时检查,及时纠正,才能保证各部尺寸准确无误。

同时,模板四周撑木必须支撑牢靠,特别是立柱倾斜的内角侧,模板的支撑要牢固,在云广直流线路工程中主柱高度约为2.5m~3.5m,必要时可将模板分段制作组装,以便于下料和捣固,但必须保证浇制间隙时间不超过2小时,以免砼出现断层。

插入式基础必须在浇筑5天后才能拆模,拆模后必须在倾斜面做好临时支撑措施,避免主柱受自重作用后发生变形、断裂。

3结束语

通过实践证明,掌握以上插入式斜柱基础的尺寸控制及施工方法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对提高插入式斜柱基础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能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随着插入式斜柱基础型式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输电线路中,插入式斜柱基础的尺寸控制及施工方法将为今后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 李庆林主编

[2]《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作者简介: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4

关键词:物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模式;物理概念;物理过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由教师、计算机、学生三个方面构成的一种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自动教学操作系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计算机课件,学生则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课件操作展开学习。计算机及其课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媒介(三者关系如图1)。

这种教学系统通过软件的“最优化”设计和个别化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益和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是CAI的主要辅助对象,其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授课模式

利用计算机终端设备由浅入深地展示授课内容,中间穿插一些供学生练习和回答的问题,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个交互学习的过程可用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表示。

下面笔者以高中物理“电场中导体”的教学中利用Authorware等软件自编的一个交互式课件为例对流程加以说明。

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自习的学习情况或教师的安排选定课目——“电场中导体”。

呈现教学信息:呈现金属导体的内部组成(通过模拟放大),金属导体内部存在大量的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和做热振动的正离子。

接受教学信息: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感官,接收计算机呈现的教学信息,经过思维加以理解和记忆。

提出问题:计算机提问,把金属导体放入匀强电场中导体内部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反应: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答案——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将做定向移动。

判断和反馈:计算机接收学生的应答,判断学生作出回答的正确程度,根据不同情况给出适当的反馈信息,如适当的提示和强化,启发性地给出所需要的知识,肯定或否定表示对学生的某种询问。

注意反馈:学生在作出反应之后,对自己的回答结果特别关心,这时看到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信息,给他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并根据反馈进行下一步操作。

决策:计算机根据教学策略进行决策,如继续新的内容学习、补习、复习或退出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人—机”对话,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模拟模式

利用计算机显示图象,把抽象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过程形象地演示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高中物理“双缝干涉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而这一实验需要在暗室中进行,且操作要求比较精细,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因此给讲解本节内容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用计算机模拟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干涉现象,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到红光条纹间距最大、紫光条纹间距最小,从而进一步模拟出用白光做干涉实验时紫光在内、红光在外的彩色条纹。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了感知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

以已有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事实为依据,在一定的理论模型上用图象或数据反映真实世界的一种模式,常称为“干式实验”,如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衰变等实验,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用挂图或板图来讲解,学生听起来很乏味,也很难使学生领悟其内涵,只能死记硬背结论。利用计算机这些实验都能模拟,笔者曾用设计的课件,上了一节“原子核式结合的发现”的公开课,课件中模拟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从放射源中放射出α粒子,形成α射线,穿过金箔后,通过显微镜模拟的放大观测,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方向几乎不改变,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有个别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通过分析后,显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接着再分别显示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和卢瑟福的“核式模型”下α粒子穿过金箔时的情景,进行分析比较后,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原子的核式模型,而且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物理学的方法教育。

三、训练模式

训练模式常用于课外辅导,用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诸如基本概念的理解、重要结论的记忆、计算技能的训练等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软件支配下,计算机屏幕上会重现某些教材内容,依次提出一组难度渐增的练习题,让学生作出回答,由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如果学生答错,允许重新回答,当学生需要帮助时,计算机会给出提示信息,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每当做完一组练习以后,可自由选择别的练习内容或复习内容。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5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发展 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语文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中,初中阶段语文诗歌教学成为了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有着以下几个便利的条件:

第一,诗歌的特质――想象性。雪莱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是的,诗是想象的产物,想象体现在诗歌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的省略。因而,对诗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可能成为我们理解上的障碍,但更多的时候,它会成为我们放飞想象力的翅膀。

第二,教材的内容――丰富性。从教材上看,语文学科所选用的课文,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创作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而诗歌向来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艺术中的艺术。初中阶段所选的诗歌有七十多首,涉及古今中外,内容上更显丰富多彩,这些都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条件,能使学生的想象获得巨大的飞跃。

第三,学生的特点――创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实践丰富了,想象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生的自身特点也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条件。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其他老师的经典教学环节浅谈几点体会。

1 听读诗歌,启发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诗歌教学中,利用优秀的音频材料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绝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指导学生认真熟读语句,仔细琢磨品味,随着对诗歌内容的领悟而产生联想,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让学生品读“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到句中“全新的世界”时,学生谈到了“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灾害、战争,是和平的世界”、“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这是一个会让自己的理想、愿望实现的世界(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用的人)”……

2 挖掘空白,培养想象力

某次听一教师执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想象写作,单就开头一词“梳洗”,执教者就抓住多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妇人梳妆的时间;精心打扮时的动作;打扮后长得如何;打扮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等等。其中就妇人梳妆打扮的时间(清晨),一学生做了如下描述:杨柳飘舞,愁绪亦在随风飘舞,天上还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朦胧的霜,不知天上挂的那轮淡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风呀!带来了几缕凉意……就如何打扮,有学生做了如下描述: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点上绛唇,铜镜里映出女子期待的笑容,青丝三千,奈何青丝待何人来绾,她向天边望去……

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启示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空白,将“无”化为“有”,让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3 拓展改写,调动想象力

诗歌言简意丰,这为想象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把诗歌改写为散文、记叙文,也是调动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方式。但要保持诗歌原有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把诗歌中没有描述的景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情经过等有关细节补充进去,使文章内容更完整、更具体。

如《天净沙・秋思》,短短28字,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学生每读一句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败落凄凉的背景画;潺潺地流水画、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通过写作,学生脑子里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

当然,诗歌改写时,学生因个人掌握知识的不同,想象的角度、深度、广度也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不偏离原诗的内容,教师都应积极地给予肯定。

4 多元解读,活跃想象力

生活中的事,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应予以肯定。只有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活跃想象力的训练,才能使他们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人教版九年级(下)《蒹葭》一诗,意境朦胧,形象缥缈,富于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诗无达诂”,在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从多方面去诠释文章的主题。多数同学认为此诗以歌咏爱情为主题,诗中的男子爱慕姑娘已久,渴望与怀想的意中人相会、相恋,但又始终不敢表白。他生怕说出之后惊扰意中人,此后再也没有与她相接触的机会。因而他只能悄悄地关注着姑娘的一举一动,远远地守候着……在这些同学的眼中,《蒹葭》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此诗重点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诗中的他有着在芦苇丛中静静守候的身影,在河岸上下徘徊的身影,那双深情凝望的眼眸带着轻轻的忧伤,却始终有着坚定的步伐。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是隐约迷离的,但执着坚韧的追求给这几位同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同学认为,《蒹葭》不仅仅写“情”,它也蕴含着人生哲理等等。

中学生想象丰富,有时也甚至会有超乎常规的想法。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不能武断批评,那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我们应多加鼓励,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5 关注主体,拓展想象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如果能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环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会有较大的作用。

如某教师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对这首诗的预习,老师不是要求学生读懂诗中的生字、词,而是要求学生去乡下田野看农民劳作的情景,甚至鼓励学生亲自去劳作。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体验到的与众不同的情景与感受,整堂课充满真情实感,学生对诗中丁壮妇孺的苦、对诗人内心的惭愧之情体会得更加深刻。

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被动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激发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营造自信、自主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文化宝库中诗的蕴藏量是极为丰富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诗歌的特点,以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作为诗歌教学的着力点,我想诗歌一定会在培养创新能力上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秀梅.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7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数学教育中历来重视的传统和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思想、积累经验几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激发主动探究,掌握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载体,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和公式等内容.只有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体现出学生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从而真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例1 在上完“§14.1.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后可设置习题: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按照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是直角.量得各边尺寸如图1所示,这零件符合要求吗?请说明理由.

变式1(在原图擦去线段BD):小明画了一个四边形ABCD,如图2所示,AB=3,BC=12,CD=13,DA=4,∠A=90°,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吗?

变式2:小明画了一个四边形ABCD,如图3所示,其中AB=3,BC=12,CD=13,DA=4,∠A=90°,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吗?

变式3:小明画了一个四边形ABCD,如图4所示,其中AB=3,BC=CD=5,DA=4,∠C=60°,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吗?

这组变式训练题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等边三角形”相结合的题目,注重了知识之间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知识的探究和应用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归纳技巧策略,形成基本技能

数学的基本技能指的是“通性通法”,不是“特殊技巧”.一般表现为一定的操作程序和步骤,而这些程序和步骤都以某些数学知识为依据.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程序和步骤,而且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骤的理由是什么,哪些知识作为这些理由的支撑,其逻辑依据是怎样的.为了掌握基本技能,要有一定的训练和重复,但是,这种训练一定要克服机械训练,重视“数学本质”的揭示.

例2在上完“§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后可设置例题:

学生通过对第(1)小题“左到右依次运算”、“凑同号”和“凑零”三种方法的比较,明白“凑零”法最简便.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些运算技巧、策略以简化运算过程.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法交流,可总结出“多个有理数相加,先凑零,再凑整,最后凑同号”的解题策略.这一运算策略将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

三、立足问题解决,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概念、命题、规律、定理、公式、法则、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的本质认识和反映,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要及时点明,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领会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精髓,才能让数学思想融入学生的血液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他们终生受益.

例3 在复习“§14.1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例题:如图5所示,在RtABC中,∠C=90°,BC=8,AC=6,折叠三角形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求CD的长.

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可得到如下3种方法.

此例题学生比较容易想到方法1,教师马上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其中方法2、方法3分别利用面积法、割补法,3种方法都渗透了方程思想.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方程思想的认识要比教师直接讲方程思想定义深刻得多.这就是“悟”的过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想的价值.对指导学生以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将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四、注重过程体验,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导下,对具体的数学对象进行操作和探究获得的一种认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及反思的过程等,获取丰富的过程性知识,最终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就应该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剪纸、折叠、设计图案等数学活动为背景开发和编制数学练习题,并大力提倡“做数学”,把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过程,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活动经验.

例4在上完“菱形的判定”内容后,可设置例题:现在有一张?荀ABCD纸片(如图6),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将该四边形变成一个菱形吗?

方法1:如图6(1),在BC和AD上别截取BE=AB,AF=AB,连接EF,则四边形ABEF为菱形.

方法2:如图6(2),连接AC,作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BC、AD分别于点O、E、F,连接AE、FC,则四边形AECF为菱形.

方法3:如图6(3),分别作∠BAD与∠ABC的平分线AE、BF,分别交BC于点E,交AD于点F.

此问题通过设计一个“开放式”的动手操作例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构造菱形的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测、交流、论证等探索活动,有效提高动手能力,促进能力发展.

在实践新课程理念时,教师应准确地认识、理解和落实“四基”,深度钻研教材,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用心为他们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积累良好活动经验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