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天来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天来了范文1
2、夏天来了,我听见它的脚步声了,它踏着烈日,风风火火地来了。
3、夏天来了,我便有了徐夤“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的安逸。
4、夏天来了,我便会欣赏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美景。
5、夏天来了,我便多了几分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的情趣,沉醉在浓香的花海中。
6、夏天来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了,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7、夏天来了,天气闷热闷热的,许多女生都穿上了漂亮的裙子,男生则穿上了短裤衬衫。
8、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汗水直流,热烘烘的风儿吹在我们身上难受极了。
9、夏天来了,彼时的我带着青春的张扬,换上一件栀子花的衬衫,衣角温柔地在温暖的阳光下摆动。
10、夏天来了,彼时的我已不再蜷缩在家,带着相机去大自然寻找“生如夏花之绚烂”。
11、夏天来了,碧蓝的天空上,太阳公公发出了强烈的光芒。
12、夏天来了,草木也长得特别茂盛,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
13、夏天来了,池塘里的小鱼儿在快乐地嬉戏,小青蛙端坐在荷叶上大声地歌唱。
14、夏天来了,大树下面的小花都开了,五彩斑斓真美啊!在大路旁边,大树长得非常的繁茂,宽大的树叶像孩子们的手在微风中欢快的拍打着。
15、夏天来了,每当下起雨,便会变得十分清爽。
16、夏天来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天空中,那云彩可真是五彩斑斓。
17、夏天来了,是谁告诉你的呢?哟,原来是挂满枝头的樱桃,它晶莹透亮,像是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耀眼,更是夺目,人们明知她味之美,果肉之润,却有点舍不得入口,怕把她可惜了。
18、夏天来了,是谁告诉你的呢?哟,原来是洁白无暇的荷花,它们在池塘里竞相开放,它们坐在绿色的荷叶船是在池塘里轻轻地游荡,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难怪周敦颐给它们至高评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9、夏天来了,是谁告诉你的呢?哟,原来是勤快的萤火虫。它们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空中舞蹈,时而在空中嬉戏,好像一张张明亮的小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夏天来了范文2
雨突然下了正如小春的心情一样迷茫着找不到解脱,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假装对我好,你曾说过我是你最爱的宝贝,你会送花给我。
三月这平凡的天气我却如此不平凡,我失恋了。
为什么?你会主动追求我,然后把我狠狠抛弃呢(自己想的)。
你和我注定相遇在2011的某一天。你笑着对我说你好,我不理睬。第二天你还是会笑着对我说你好,你的笑容从此映在了我心里,此后我注定无眠,于是很多次问好后,我始终不理睬,于是我会和你“不经意”的“相遇”,然后擦肩而过。
于是2012年我把你放在了我心里,你却搂着别的女孩对我笑,原来我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一个傻瓜,然后你笑着。。
于是我决定表白,我决定和朋友到你家去,在路上我像朋友说了很多很多关于你的事情,比如你有姐姐,你是个很帅的小伙子,但是朋友说我是个傻子,他已经有女朋友,还去个毛,我说感情不怕错过。
我们还是没去成,原因朋友不愿陪我去了,我自己没去,于是我们又一个错过。
呵,后来你结婚了,我大学毕业了。
原谅我的懦弱吧,上天,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不会在不经意的与你相遇,
天气忽然转晴了,花儿飘香四溢,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突然一阵风吹来
三月的风,犹如一道彩虹暖进我心里,此刻我是开心的。
夏天来了范文3
可爱的夏天来了,温柔的风儿吹遍大地。我爱那雨后七色的彩虹,我爱那湛蓝的天空,我爱那红日似火的骄阳,我爱那硕果累累的枝头。因为它使夏天生气盎然,充满生机!
那些花草树木都盛开了。那花儿笑眯眯地对我笑,好像在说:“夏天终于到了,我可以盛开我那美丽的花瓣了;大柳树在那细细的微风中摇摆着自己的小辫子;那些花丛长得那么茂盛,小蜜蜂在花丛中勤快的劳动。
夏天来了,是谁告诉你的?噢!是太阳。夏天的太阳好像变得更勤快了,每天早上四五点的时候,太阳就露出了半点小脸蛋。温暖的太阳把那眨眼睛的小星星送走了,送走了小草上的露水。它把麦苗染的金黄金黄的,让鲜艳的花朵竞相开放。直到晚上六七点,才把山峰染的火红火红的。瞧,太阳公公落山的时候,多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呀!
可爱的夏天来了,它来到人间,使瓜果成熟,使百花争艳。它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带来了欢乐。啊!夏天,可爱的夏天!
三年级:钟锡静
夏天来了范文4
人体皮肤上约有330多万个汗腺,汗就是从这些汗腺里分泌出来的。其主要成分99%是水,其次为尿素和少量的金属离子、乳酸、氯化合物、钾、钠和一些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不觉会蒸发约600~700毫升汗水。外界温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辛辣、热烫食物都可以导致人体出汗。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会发高烧,造成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汗腺还有抗菌、润泽皮肤、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皮脂膜分泌不够,皮肤就会失去润养,变得干燥。不过汗液的过度分泌常令人不适甚至苦恼。如掌跖多汗症等。
这些部位出汗要当心
特别是最近临近夏天,人的出汗量比较多,很多人都以为出汗多是正常的,但是其实出汗量多少,也是有讲究的。
1.头汗过多
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口渴等,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
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2.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
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
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3.心窝、胸口多汗
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爱出汗的人吃什么才好
首先,适当吃点酸味食物。适当吃酸味水果,如番茄、酸枣、葡萄、山楂、柠檬、草莓、乌梅、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起到敛汗生津的作用,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并且这类水果一般含水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补水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日常烹调中加点醋或喝柠檬水也能起到敛汗止泻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胃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应该少吃酸。
其次,要注意其他营养素的补充。比如蛋白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因此,每天要保证有1杯酸奶/牛奶,1个鸡蛋/多半个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清爽烹调的瘦肉和鱼。补充维生素B1的好食品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子,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维生素B2的好来源则是牛奶和绿叶菜。
最后,多吃祛湿食物。容易出汗也可能是由于体内湿气重造成的,所以在饮食上也应该注重祛湿。冬瓜、西瓜、赤小豆、绿豆、薏仁都有很好的利湿作用,爱出汗的人也可适当食用。
夏天来了范文5
五年时光,一眨便去。
正如同林海音的
《爸爸的花儿谢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的意思一样。
六年级,又会是怎样的呢?
这六年,与同学相处的六年,
即将过去。
是留念?是不舍?还是离别的痛楚?
知了叫了,夏也来了。
六年级,就要来了。
离别,也要来了。
我,一个天真的我,
夏天来了范文6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每年小暑一过,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开始了(2013年三伏天的头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开始,8月22日结束。由于中伏结束于立秋之前,所以今年中伏增加了10天,共20天,整个伏天共40天),同时也意味着“冬病”迎来了最好的“夏治”时间。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那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用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由于近些年“冬病夏治”这种特色疗法越来越多地被普及和应用,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加入冬病夏治的大军。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天所发之病,大多是寒性的,那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这是因为患有冬病的患者本身的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在冬天治寒症,就像雨天晾衣服,是很困难的。而根据中医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的高峰,而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的全身毛孔打开,气血聚到体表,如果选取穴位敷贴,药物的吸收效果更佳,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以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具体适应症如下: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容易在冬天发作。再加上很多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尤以小儿和老人最易受邪。若在夏季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贴敷穴位,比如,小儿哮喘重在治脾,老人哮喘重在治肾,会起到不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主要指宫寒导致的不孕症)
因虚寒所致的妇科病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可起到独到的效果,易祛除体内阴寒,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
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也大多属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要施以热性药、补气药,也宜在夏季进行治疗。
风湿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
由于感受风寒、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也适宜在夏季医治。这些疾病遇冷加重,属风寒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的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的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脐以下的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另外如果夏季贪食冷饮,常待在空调房,也极易损伤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在夏季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骨伤类疾病: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类疾病的病情,患颈椎病的人都不大喜欢吹空调、电扇,否则会越来越疼,骨病属于冬病,在夏天治疗刚好,利用夏天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使用驱寒的药物逼出关节中的风寒、湿邪,效果不错。
冬病夏治的具体疗法
“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疗法,一般来说分两大类:内服和外治。内服就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不同的药物内服或食物疗法来治疗冬病。
先来说内服药物治冬病。中医主张“寒者热之”,对于虚寒性质的冬病,多采用“内用温热”和“外散风寒”的方法。有人或许会提出异议:大热的天再喝温热的药,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专家建议可以采用热药凉服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夏天通过内服药物来治疗冬病的方法并不存在障碍。
对于冬天经常容易感冒、鼻塞流涕的人,当以补肺固表为主,可服用玉屏风散;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可内服粉剂,将白参、蛤蚧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2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起到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的作用。
另外,中医有句话叫“补在三伏”。伏天昼长夜短,汗多易虚,此时进补比较容易吸收,有调补正气、改善体质的作用。以下这款冬病夏治的食疗方,您不妨一试。
山药羊肉粥:鲜怀山药500克,羊肉250克,糯米适量。将羊肉、鲜怀山药洗净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烂放入糯米,加水煮成粥。此粥具有补脾止泻、补气暖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慢性泄泻、食欲欠佳、四肢不温等症状。但因湿热所致泄泻的人忌用。
除内服之外,冬病夏治还有外治的疗法。也就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一定的中药在伏天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针刺、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治疗,所以又称“伏贴法”、“伏针法”等,其中以“伏贴法”应用最为广泛。
冬病夏治较为常用的外治方式有以下6种:
1、穴位贴敷:就是在夏季三伏天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常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目前三伏贴疗法的配方都来自清代张璐所著的《张氏医通》。不同医院在取穴、用药上或有些许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2、艾灸:是用艾绒、艾柱或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来温通经脉、扶正祛邪。譬如艾灸关元穴(丹田穴)就是驱寒固阳的好办法。在《扁鹊心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南宋时,绍兴有一个军人名叫王朝,当他已年近百岁时依然精神饱满,肌肤腴润,身体健硕。别人问他有什么养生妙术,他回答说:我年轻时师傅教我于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时间久了,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脐下总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
不过艾灸是用实火祛除湿寒之气,属于劲道比较足的疗法,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议用艾条,否则内火加外火就会虚耗人体的津液。
3、推拿按摩:在伏天用简易的推拿疗法以增强患儿体质,预防小儿支气管炎在冬天发作,效果较好。注意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度,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足三里、神阙、气海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按摩穴位。
4、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的疗法,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
5、拔火罐:其原理和刮痧差不多,都是刺激经络穴位的方式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6、割治:割治方法是把手指的末节正中割开一个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并在局部施行刺激。该方法对于哮喘和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冬病未必夏治
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来说,冬病夏治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数据显示:2008年,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贴敷的市民超过8000人,后来即便经过了社区敷贴分流,2009、2010年也有超过6000人到东直门医院贴敷。最近两年,采取冬病夏治的人数仍在不断递增。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即便是疗法适合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家住北京崇文门的王女士咳喘多年,咳嗽、喘息反复发作,常感觉背部怕冷,冬季症状明显加重,夏季病情减轻,邻居告诉她这种病适合冬病夏治,贴敷几次就会见效,而同事却告诉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贴敷,使用不当会皮肤起泡,甚至发生溃疡而影响美观,这让王女士充满疑惑,不知该如何选择。
其实几种情况的人群的确不宜冬病夏治:1、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2、瘢痕体质、虚弱怕痛、支气管扩张、正在感冒发烧及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3、孕妇、小于3周岁的婴儿,因为可能导致意外;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可能导致伤情加重。
同时,对于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也要慎用。另外久病体弱、消瘦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要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
谨防“冬病夏治”走入误区
除了“禁忌人群范围”之外,我们对于“冬病夏治”还应有一些更深的了解,以免在实际操作中走进误区。刚退休的周先生患有哮喘以及动脉硬化,想通过冬病夏治来做一些治疗,但是贴了三伏贴之后,其他的常备药还需不需要吃?是不是贴了就立马起效,不用再贴了?周老先生的问题暴露了很多人对冬病夏治的认识误区:
误区1:只治疗,不预防
病状加重的时候急急火火地去治疗,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不少人认为在医院治疗后,回家就百无禁忌了。其实,患者在冬病夏治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不能过分贪凉,应少吃冷饮,尽量少使用空调。否则,体内的“寒”发不出去,会影响冬病夏治的疗效。
误区2:有贴敷,不吃药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很多人认为单一靠贴敷就够了,不用再吃药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尤其像周先生这样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由于夏天冬病的症状往往会减轻或消失,此时患者会放松警惕,有人甚至暂停用药,于是丧失了治病的最佳时机。为了避免“重时轻方”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最好在平时服用一些能预防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误区3:贴敷包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