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慈母情深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慈母情深课件

慈母情深课件范文1

一、备课:大量阅读,学生定位

备课前的大量阅读与对学生的定位思考是笔者大目标确定的来源。大目标来源之一,备课时阅读大量本文作者梁晓声的作品。大目标来源之二,读到梁晓声《关于》中一句话:“我想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可见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也是在于塑造一代母亲的形象。由此,笔者确立了这节课的大目标:由人及文,在品词赏句过程中不断建构“母亲”这一形象;由文及己,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的成长转化成学生的成长,学会“长大”。简而言之是两个词:学文、长大!

二、课堂生成:让学生学习、长大

在语文课堂上,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是课堂形式,“学会长大”是终极目的。

(一)由人及文,建构形象

师:课件出示:“我想用文字,为自己也为我这一代多数的母亲画一幅画――梁晓声”。在老师看来,与其说这是文字描绘的话,不如说是用文字拍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慈母情深》,你还想欣赏吗?欣赏文字的电影你一定有别样的收获。想着你的妈妈,读课题。……

由看电影这一话题入手就是关照到“人”的品性,这时的“人”是本真的“我”,还没有入文。而梁晓声小说语言特点恰恰是画面感强,一如文字电影,由此找到了“人”与“文”的切合点,整个课堂都以欣赏电影片断的形式行进,由人及文就显得顺畅而轻松。

(二)文中沉浸,角色体验

师:这是一组慢镜头,为的是让我们看清楚人的脸,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心看这一组慢镜头,真真切切地看:(师配乐范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闭眼听范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沉浸在文本建构的想象的母亲工作的形象,自然地扮演“儿子”的角色与教师交流母亲“瘦弱疲惫”的形象,而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这种形象体验不是老师说教的,而是自我建构的。可能这个环节过程中,有些学生也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的艰辛,也是为后面意识觉醒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由文及己,意识觉醒

品读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这组快镜头,我们看到了为了儿女生活读书,拼了老命工作的母亲。当我手心攥着带着母亲体温的钱的时候,我读懂了母亲,这哪里是钱,这分明是――

生:母亲的心血。

生:是爱子之心。

师:这一刻我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作家梁晓声说:一个孩子开始体恤父母了,那就意思味着他开始长大。(齐读)因此他用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让我们把这一个个境头连接起来,共同演绎这动人的电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长大。

……

师:相信你们多多少少懂了一点。闭上你的眼睛,搜寻你生活的电影,看到了你的母亲了吗?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你的妈妈可能辛劳、忙碌、慈爱,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用上“我爱你”三个字。课后写在爱心卡片上,回家送给母亲。

慈母情深课件范文2

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不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明确作者写作的表达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观察力。尤其是诗歌的教学,更应该体现这一理念,以读代讲、以读促写。巧妙引导学生,给学生情感上的熏陶及心灵的震撼,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巧用课件,深化课文主题

外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是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大因素就是激发学习课件的兴趣。”也就是说巧用课件,可直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对话,最终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刻的了解。下面是《七子之歌》课堂

实录节选: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字词,那这节我们来充分理解课文主题__________。

(出示澳门图片,指名学生接龙朗读《澳门》)

生1:你可知“MACALL”(妈港)不是我的真名性?

生2: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生3: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

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生4:……

师:那大家知道“妈港”“襁褓”“梦寐不忘”的意思吗?(板书:妈港、襁褓、梦寐不忘),请大家认真思考。(指名回答)

生1:“妈港”是指澳门。

生2:“襁褓”是指刚出生的婴儿,还用被子裹着。

生3:“梦寐不忘”是指在睡梦中还念念不忘。

师:回答都对,请大家再细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呢,你读完有什么体会呢?(出示:澳门被葡萄牙侵略图片,录像片,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侵略图片,播放录像片,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聆听国歌,看着国旗飘扬,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实施文本细读,加强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流派,是一种语义学解读,是在文学批评语境下的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内部组织结构的阅读方法。教材文本是语文阅读探索与实践的基本载体,对文本的细读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随着教学改革,个性化阅读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等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朗读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文学审美视角,学生的朗读缺乏理解和感悟,新的教学方法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深入文本,注重文本细读的多元化,尊重文本价值,将整体阅读与潜心细读咀嚼相结合,挖掘精彩空白处,遵循教学的规律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母亲”和“我”的对话中,作者用了四句带省略号的话来表达“我”需要钱买书的事情,这些省略号的背后隐藏着弦外之音,吞吞吐吐的话语中不忍见母亲辛劳,对母亲的深情,教学中抓住这些富有感情的空白,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感染力。

三、注重拓展延伸,构建有效课堂

拓展延伸是促使学生将学习的语言形式、写法等知识学以致用,实现学有所用的重要途径,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课堂生命的延续,是学生“习得”的表现,是学习中进一步的“用中学”。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开展拓展延伸活动时,设计的活动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课文的内容情感或语言形式、写法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以“情景写话”的形式设计拓展延伸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诵读课文后,选择以下两个场景中的任意一题完成:

场景一:一年后的某一天,晏子又到了出使到了楚国,见到了楚王,两个人的对话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

场景二:如果晏子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待学生完成后,还可以根据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在思考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慈母情深课件范文3

一、自读 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少讲多议,激发好奇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换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衣服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议”中激“奇”。 “出奇不穷、出奇划策、出奇取胜、出奇无穷、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 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三、巧用多媒体“保健食品”,让你感动于语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快的掌握知识。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而服务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达到我们教学效果的课件,那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图片或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或对比,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是要生动的多,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感染学生。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时,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他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并配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一曲结束,不仅学生被感动了,就连许多听课的老师眼睛都湿润了。课件中那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想到在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伴随图片播放满文军的这首赞美母亲的歌,真是让人眼睛,耳朵和心灵都被深深的触动了。此时不再需要任何语言,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明白了文章的内涵,都明白了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整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多,但就这一处足够达到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其他的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一节课老师没有激情,教学设计不合理,做出再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会出现好的教学效果。食用保健食品是为了补充身体所缺某种营养,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同样,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我们应该正确理性的去使用,绝不能盲目。

三、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造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3)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欲望极强,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慈母情深课件范文4

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精妙的语言文字,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带给人强烈的冲击和无限的遐想。作为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镜头”,创造性的在课堂上利用这些“镜头”,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我相信,一定会将这些“镜头”定格在学生的脑海,把拍摄这些“镜头”所运用的方法,融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学到这些艺术,成为一个个“艺术家”。

下面就具体地谈谈如何艺术性地捕捉镜头,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抓特写镜头

在语文课本中,有些字词用的非常的绝妙,这些字词堪称“特写镜头”。遇到这样的“特写”,可以用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直观演示法,近义词替代法,比较法,(即通过删、换、调的方法进行比较。)来进行训练。这样做,学生不仅对词义的理解更加深刻,领悟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长期训练下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品词析句,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表达时斟词酌句,提高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老师抓住首段中的“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这句话进行了如下的词语教学:先出示这句话,让学生读,然后问:“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学生马上回答是“嵌”字,接着老师出示换成“长”字后的句子,拿它和原句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用“嵌”而不用“长”。学生在读中比较鉴赏,从而领悟出:一个“嵌”字把小松鼠写活了。松树的眼虽小,但“闪闪发光”,很有神、很灵活,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卡”在它的面孔上一样,显得那样美。读后让人感到一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松鼠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若是用“长”字,就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反而会使句子显得很死板。

二、扣“大特写”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把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拍得占满整个画面的镜头。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也被放得更大。这种明显的强调作用和突出作用,使大特写具有极其鲜明、强烈的效果。

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大特写”,让学生在文本中“趟”那么几个来回,在把书“读厚”与“读薄”之间培养语感,理解内容,运用语言文字。再突破文本,把在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在课内课外“行走穿梭”, 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

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两个“大特写”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一个是“笑”,一个是“叹”。

在新课导入环节,先随机指定几个学生表演一下“笑”,大家来评他们笑出的意味。这样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出示课件《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比较、品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抓关键字“笑”。第一个“笑”字写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金戈铁马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的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第二个“笑”字是苏轼自嘲,他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被贬黄州,同三十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自感惭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接着,我话锋一转,为了强化兴趣,采用轻松时尚的说法引入课文:苏轼在文学界成就很高,很“牛”,而他在周瑜面前自愧不如,周瑜“更牛”。周瑜在另一个人面前却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可见这个人是“极牛”。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新课中的主人公――诸葛亮。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在文中,诸葛亮也“笑”了,我们要品一品他“笑”中的深长意味。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诸葛亮笑的那一句,引导学生品读出诸葛亮“笑”中的多重意味之趣:一笑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随机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曹操的句子品读)这是讽刺、轻蔑的笑;二笑周瑜嫉贤妒能、狡诈毒辣,(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品读)这是自信、胜利的笑; 三笑鲁肃忠厚老实 、不知底细,(同样品词析句)这是幽默、友善的笑。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此时,出示练习:“诸葛亮( )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让学生填空,然后根据所填的词,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抓住诸葛亮的“笑”以此为轴,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个性,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读的训练,课上得既轻松愉快,训练又扎实深入。

与诸葛亮的“笑”相对应的是周瑜的“叹”。这一叹,叹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叹出了周瑜的自愧不如。这时,老师顺势引导:“这样的一叹,使“草船借箭”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笑还有很多,周瑜也多次叹息,去认真地读读原著,看看他们都在什么情况下“笑”和“叹”的?又分别是怎样的“笑”和“叹”?从中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这样从文本拓展到课外,把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整本书的阅读,又把训练提升了一个层次。看来紧扣文本中的“大特写”来大做文章,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会大增。

三、品“慢镜头”和“快镜头”

在喜剧片《甜蜜的事业》中,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声一起,招弟与五宝在密林中互相追逐嬉戏,他们的动作缓慢轻柔,宛如飘游一般,给影片增添了抒情的色彩。而在有些电影中,表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时,却用极快的镜头,用具有代表性的几幅图,几秒之内闪过,这样的快镜头,也给人以视觉冲击。

在语文课本中,也有这样的一些“慢镜头”和“快镜头”,抓住这些镜头,引导学生品味,恰当地渗透语言文字训练,效果非同一般。

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一段“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反复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2.倒装句式与正常与句式比较读,这样的句式更能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浓厚感情。

3.改成诗句的形式再读,体会语言的诗意化。

4.仿照这段的写法,学生自己创作一段文字。

5.经过这些训练,学生把这段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在这课中还有一段“快镜头”。作者连用了三个“立刻”,表现了母亲的辛劳。从中可以让学生品析“立刻”这个词语的准确性,这个词在情感烘托上的作用后,同样让学生仿写来内化所学,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四、悟“远镜头”和“近镜头”

远镜头用来表现开阔的场景和远处的人物,主要用于表达整个场景的雄壮观,会让整体场景更有气势,更有规模,并以此感染人。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则要用到近镜头,以便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描写群鸟翻飞的热闹场面时,作者采用的是“远镜头”。写那只画眉鸟是则采用的是“近镜头”。两者的结合就是“点面描写”。抓住这种描写的方式,设计练习,让学生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最终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五、补“留白镜头”

在影片《城南旧事》中,观众在暗淡的色调中看到逶迤的长城,桐树掩映的墓地,无叙事意义的留白性空镜头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影像,写意写实手法相糅合,是诗与画的融汇,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审美意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留白镜头”。 这些留白的意境之美,是淡雅清香的极致,可以让学生触摸着字里行间的情愫,让学生尽情的遐想,把学生思维跃动的纷呈叠出,在想象中获得享受,在体验中收获饱满。让精彩在留白里尽情的舞动、尽情舒展。教学时以课文的留白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课文的留白处涂色、着墨,不但让课文留白处更加的精彩纷呈,还适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了课文导写的训练。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样的教学,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得到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