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含笑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含笑的成语范文1
【关键词】汉语;乘;韩国语;对应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汉语的“乘”是一个使用比较频繁、用法较为复杂的一个词语。在韩国语的教学和学习上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进行汉韩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工作者也常常为找不准准确地对应的词汇而烦恼。本文集中对“乘”的对应韩国语的表现方法进行研究,为以后的韩国语的教学和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乘”在汉语里面是个多音字,即“chéng”和“shèng”。在现代汉语中“乘”(shèng),已经不经常使用,所以本文对此不进行研究和讨论。本文先对“乘”(chéng)在词典中的释义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利用具体例文对“乘”对应韩国语的表现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总结出规律。“乘”的汉语释义以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h中的释义为标准。
二、“乘”(chéng)的释义
“乘”(chéng)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1.[动词] 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坐
2.[介词] 利用(机会等)
3.[名词] 佛教的教义
4.[名词] 姓
5.[名词] 进行乘法运算,如2乘3得6。
“乘”因自身特点,又派生出了若干个其他意义。一个词语经常会派生出和原本意义相差很远的意义。我们把上述“乘”的意义可分为基本意义和派生出来的周边意义,如下:
基本意义: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坐
周边意义:利用(机会);佛教的教义;姓;进行乘法运算,如2乘3得6。
“乘”的基本释义“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和第一个周边意义“利用(机会等)”都在某种意义上和“乘、坐”有着细微的联系。其他的如“佛教的教义”、“姓”和“进行乘法运算”都是应用在数学或是佛教当中,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所以本文不对此进行研究,只对“乘”的基本意义和第一个周边意义进行研究、探讨。
三、汉语“乘”对应韩国语的表现方法
“乘”(chéng)的第一个周边意义“利用(机会等)”在口语中经常和汉语的“趁”(chèn)并用,如:
(1)①汉:做事应该趁(chèn)热打铁。
韩:?? ? ?? ??? ??? ???.
②汉:乘便[chéng biàn],口语:趁便[chèn biàn]
韩:??? ?? ????. …?? ??. …???;
③汉:乘(chéng)虚而入,口语:趁(chèn)虚而入
韩:?? ?? ????.
汉语的“乘”的基本意义: 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坐。
(2)①汉:我没有走路去,而是乘汽车去的。
韩:?? ??? ? ?? ??? ???? ?? ??.
②汉:外国作家明天就要乘机来这个城市作客。
韩:????? ?? ???? ?? ? ??? ? ???.
③汉:第二天,我乘轮船走了。
韩:???, ?? ?? ?? ???.
④汉:我想乘电梯上去还不如走着上去快。
韩:?????? ?? ???? ??? ??? ???? ?? ? ?? ? ??? ????.
汉语的“乘”的第一个周边意义:利用(机会等)。在口语里多用“趁”。
(3)①汉:日本就乘此机会,发动了。
韩:??? ? ??? ???? 9.18??? ????.
②汉:他乘机逃了出来。
韩:?? ??? ?? ??????.
③汉:他们乘风纳凉饮水喝茶。
韩:??? ?? ??? ?? ???.
从例文(2)和(3)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乘”大体都和韩国语的“?-”所对应。虽然“乘风纳凉”对应韩国语的“??? ??”,但是如果把“乘风纳凉”理解为“??? ?? ??? ?? ??.”的话,汉语“乘”几乎都可以和韩国语的“??”对应。
现代汉语中如(2)所示,“坐”或是“搭”的词语可以代替“乘”。“坐”或是“搭”这两个动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要远远的多于“乘”。另外如(3)所以,在表示“利用(机会等)”的意义时在口语中则多使用“趁”。
汉语的“乘”通常和汉语的结果补语相结合。所谓的结果补语就是对前面的动词进行补充和说明。结果补语一般大体可分为两种:
(4)带“得”字的结果补语:
①乘得了(乘不了)
②乘得着(乘不着)
③乘得上(乘不上)
(4)中“得”的补语都是对“乘”的可能性进行补充说明。(4-①)是主观原因,例如健康情况等等,对是否能利用交通工具进行补充说明。(4-②③)是客观原因,例如时间或是交通情况等等,对能利用交通工具的可能性进行补充说明。“得”一起使用的补语的否定形式一般是用“不”来替换“得”。和(4)有关的例文请看例文(5):
(5)①汉:你身体不太好,能乘得了车吗?
韩:??? ? ???? ?? ? ? ???????
②汉: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乘得着公共汽车吗?
韩:??? ??? ?? ???? ??? ?? ? ?????
③汉:都这么晚了,看来我们称不上飞机了。
韩:?? ??? ???? ? ? ? ???.
(6)不带“得”字的结果补语:
①乘完(完成)
②乘了(完成)
③乘上(动作)
④乘过(经验)
含笑的成语范文2
在课程评价方面,国内外已有较为权威的界定。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课程评价之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在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1]。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张华等学者认为,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的过程[2]。国内专家也对校本课程评价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如江苏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孟宪平认为,校本课程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综上所述,校本课程评价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的旨在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具有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评价的结果将直接体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本课程评价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以学校为主体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自我评价
评价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理所当然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有责任制定配套的评价方案,组织实施评价。以学校为评价主体,使评价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评价完后可直接诊断、改进课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针对性。评价主体除了学校的管理者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学生、社区有关人员、家长等的参与,形成一个由与校本课程有关的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主体网络。他们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相关人员,对此有较深的了解和体会,具有较大的发言权。通过各相关人员的集思广益,可从各种角度完善校本课程。
2.以促进校本课程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更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校本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尊严和感受,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上,注重将评价结果恰当地、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从而对自身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完善自身的不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师评价上,可以使教师看到课程自身的缺陷,激发教师继续改进和完善的欲望,从而使教师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得到拓宽,能力得到加强,综合素质也随之提高。在校本课程自身的评价上,强调以改进为本,建立促进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3.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的全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环境与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各个开发阶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评价来不断完善、修订。具体来说,校本课程评价应包括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对学校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评价。校本课程效果评价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实施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影响。评价不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终结,而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步骤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进行理性决策的过程。
4.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在学习课程中身心的发展,更注重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专业素质的提升。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和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能以划一的标准去评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个体,要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另外,校本课程的实施除了本校的教职员工外,还可以是校外的专业人员和社区有关人员等。因此,校本课程评价不可能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必然会因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 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1.多方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要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多样化。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的过程,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实现信息的有效流动。教师和学生作为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课程评价专家则是掌握校本课程评价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学生家长、社区代表也要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的教育需求与期望可以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各相关人员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2.以人为本,制定一体化的评价标准
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坚持设计合理,实施到位,以人为本,旨在发展的一体化原则。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一体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从纵向上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必须首先进行相应的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进行同步的质量监督性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所进行的判断。从横向上看,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又要制定多个层次的评价标准。比如说,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中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过程与方法、最高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分为知识、方法、情感三个层面。因此,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评价,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层次化和一体化。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显著差异,评价的标准必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拘泥于单一尺度,力求构建一体化的评价标准。
3.灵活多变,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评价涵盖的内容颇为丰富。从纵向上看,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评价。从横向上来说,包括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学业成就评定。正是由于校本课程评价内容的广泛化、多元化,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进行背景评价时可以采用系统分析、调查、访谈、座谈、诊断性测验、文献法等方法。在进行过程评价时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故事评价、个案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在进行成果评价的具体操作时,可以借鉴档案袋评价、实作评价、测验法、问卷法、观察与访谈、360度评价法等方法。
4.积极对待,认同多样化的评价结果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改善校本课程质量为目的,是一种重视课程开发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必然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并且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而且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性格、倾向、兴趣、需要及家庭环境,评价的结果也必然会多样化。但是,这种多元性的结果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理应接受评价结果的多样化。只有积极对待不同的结果,才能使校本课程体现其本质内涵,即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而设计的理念,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只有积极对待评价的结果,才能为学生与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全面而详尽的信息。
参考文献
含笑的成语范文3
关键词:辽西地区;森林抚育;成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73
近年来,凌源市积极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特别是2011年以来,大规模,大力度的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2015年被省厅确定为森林经营示范县,其综合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推广前景广阔,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1 经济效益
本项研究提出的最适宜的南北经营密度,北部地区适宜保留株数在900~1050株/hm2,南部地区适宜保留株数在950~1080株/hm2,比《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油松林适宜保留株数平均少30株/hm2左右,虽然保留株数少,但改善了保留木的生长环境,光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促进了抚育后油松的快速生长,抚育经营前后,油松林的生长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林分的平均净生长率由1.5%提高到3.1%,为抚育前的2倍;每公顷增加蓄积11.518m3,年均生长量由每公顷2.3m3提高到5.1 m3,为抚育前的2.2倍,我们按照15m3/ hm2计算,2009―2013年凌源市抚育总量为13413.3hm2,(其中国家公益林11643.3hm2,地方公益林1300hm2,商品林470hm2),4a来增加蓄积20.1万m3,每立方油松按照180元计算,油松林增值达到3618万元,若按照60%的出材率,每公顷可多生产9.0m3的规格材,木材销售价按照850元/m3,净增产值7650元/hm2,凌源市5.2万hm2的林分需要抚育间伐,可净增产值39780万元。目前凌源地区抚育成本一般为1300元/hm2,6a间伐总成本1300元×13413.3hm2 =1744万元,即使把间伐的中间产品价值都忽略不计,仅林价一项,净增值仍达1874万元。
2 生态效益
2.1 水源涵养效益
森林的水源涵养包括土壤蓄水量、枯落物持水量、林下灌木持水量及乔木林冠截留量。
2.2 固土保肥效益
森林植被不但水源涵养效益大,其固持水土、保护和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功能也相当突出。
2.3 净化大气效益
到本季度末,初步测算吸收SO2能力,吸收NOx能力,吸收氟化物的价值,皆有显著增加。
3 社会效益
3.1 惠及全体林业职工
凌源市的5个国有林场和4个国合站平均森林经营面积在8万亩左右,每年的森林抚育任务在200~533hm2之间,这样一来国有林场、国合站1a仅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入就达30~60余万元,极大地解决了场站职工人员工资的发放同时也保证了各项福利待遇的落实,目前各场站都已为职工上了医保、公积金和养老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广大林业职工对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积极性很高。可以说国有林场、国合造林站借助森林抚育工程项目的国家优惠政策迎来了一个新机遇,一个新春天。森林抚育前后对比成效显著,得到了广大林农和国有林场职工的认可,一致认为开展森林抚育工程项目十分必要,森林抚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森林抚育监测成效的数据成果,实实在在的摆在了广大林农和国有林场职工的眼前,激发了开展森林抚育工程项目的信心。
3.2 惠及全体科技一线技术人员
项目在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同时注重课题成果研究,给战斗在森林抚育第一线的场站职工晋升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带来很大动力,通过森林抚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锻炼了凌源市一大批林业科技人才,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自愿自觉投身到森林抚育工作中来,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的林业工作人员,这些人是凌源市未来林业的骨干和精英。
3.3 惠及林业大户
森林抚育任务在侧重于国有场站的同时也兼顾集体和个人(包括进山大户),通过他们的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给广大林农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凌源市乌兰白镇、松岭子镇、万元店镇和大王杖子乡是凌源市超万亩山杏(大扁杏)之乡,由于近年来经营管理不善,多年未抚育,林内树木拥挤,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坐果率低,基本形成了“五年两收两欠一绝收”产量格局,成为制约山杏、大扁杏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瓶颈。
3.4 惠及林农造福社会
含笑的成语范文4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际上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学校都开始设立专门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所学习的汉语语法与实际教导外国人的汉语语法却不同。本文就立足我国部分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状况,探讨目前各高校在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简介:王希月(1989.04.21—),女,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兼职教师,2013年攻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法。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法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一般从教学对象上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针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另一类是针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的。目前随着国际上对汉语的广泛关注,汉语语法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针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都偏重于外国留学生的语法教学方法,而对于高校的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却比较少。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对外汉语专业建立的语法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所建立的对外汉语专业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主要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主要基础。这一专业主要面向即将成为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所以在教学时更偏重与汉语基础以及汉语语法教学。因此,高校在设立汉语语法课程时,要细致的安排汉语语法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设置课程。通常来说,汉语语法体系中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汉语词汇语法、短语语法、句子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针对汉语语法体系的特点设立课程,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的特点,设立语音课程,将汉语的语言、词汇、短语和句子融入到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汉语语法的教学方式,为培养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建立完善的语法教学体系。
2 对外汉语语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汉语教师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对外汉语专业,这一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汉语教师。由于对外汉语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也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仅需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还要了解目前留学生对汉语的偏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如何解决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中存在的偏误,并且掌握教导留学生汉语的基本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针对语法教学以及教学语法这两个概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比如卢福波就认为,教学语法需要结合语言学习者自身学习目的来选择课程的内容,然后再将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设置在课程之中。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设置对外汉语教师的课程时必须要严格区分好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之间的关系和概念。所以,高校在设立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方案时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汉语语法理论,此外还需要掌握传授汉语语法的基本教学方式,要考虑汉语语法所具有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通常来说,教学语法指的是语法的内容,是语法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而语法教学指的是方法,就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方式和策略。所以,高校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时,特别是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语法教学,但是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以教学语法为基础,保证学生自身能够理解汉语语法的真谛,再学习传授语法的方式。
3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学习效果。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热情。到目前为止,本科院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为以下几种:一是教师对汉语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进行笔记,即归纳法;二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并依此类推,即演绎法;三是将以上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这三种方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有”字句式时,教师将“有”字做谓语构成的句子形式作出展示:“存在”的“有”和“领有”的“有”,归纳总结出每一种句式的特点,据此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归纳法适合于儿童,演绎法适合于成年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已经趋向于成年人,因此在对他们的实际教学与训练中,不应忽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高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提高,除了对学生进行初步归纳及进一步演绎之外,还应从教学方法上着手,比如我们可以从比较和框架展示的层面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语法进一步展示。高校必须要不断优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提高其教学能力。
4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对于对外汉语语法学习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以下几种:齐沪扬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彭小川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陆庆和的《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这些教材对汉语语法的分类及分析是十分到位的,列举了大量的留学生的偏误句,并对此类偏误句进行了详解,这有助于“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语教师系统而细致地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但是教材中对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解决此类偏误的方法及课堂教学方法并未作出阐述。对外汉语教学法针对语言和词汇的教学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但是对语法教学来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本语法教学授课的同时,强调课本之外的语法教学方法的展示和实际操练。
5 结束语
与其他科目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所以在设置这一专业的课程时必须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以外,还应该注重学习教学方法的培养。作为对外汉语的主要科目,在开设汉语语法教学时也要将理论教学与教法教学紧密结合,合理设置语法教学课程,让汉语教师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更易于融入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郑圆圆,陆湘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的探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2]程书秋.关于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科学衔接的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张旺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认识的深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读后》[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
含笑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汉语文化 小学语文 新课程 文化视野
从教育角度分析,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工具。如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才能进一步了解知识内容和体系架构。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对语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模仿力,因此也可以视为“启蒙教育”阶段。结合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存在过分强调知识点和考核成绩的弊端,尤其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缺乏和汉语言文化的融合,造成语文教学的孤立。在新课标内容要求下,亟待改善这一现状。以下笔者结合识字、阅读、口语和写作四方面内容,展开基于汉语文化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1、通过识字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书写形式,不仅具有艺术造诣极深的书法形式,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保存并至今沿用的表意文字。学习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也是建立在汉字掌握基础上的。
汉字的独立性很强,表现力丰富,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一个创造的故事,代表了深刻的文化含义。同时,汉字的发明也印证着中国人的智慧,对汉字的应用更表现出中国人的丰富情感,汉字能够触目会心、见形如义,是一种形入心通的文字,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虽然汉字的数量庞大,但构成汉字的基础部件确实很有限的,横竖撇捺折基本的笔画,演化为数量庞大、千变万化的汉字集合。数据显示,在常用的汉字当中,声符有400多个,而在这其中,大多数声符具有较强的构字能力。
因此,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本身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过程。小学教师应该从传承中华文明的角度出发,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将识字教学的文化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讲解生字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汉字的解释、来源,通过故事性、趣味性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生字和文化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提升阅读量之外,还应该结合汉语文化的特点,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未必完全科学,不管编写得如何,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都应该保持一种审视的眼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例如一些复杂的知识,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化,最典型的如古诗词,往往以四句形式出现,形成“绝句”(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进行阅读延伸;同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对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更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存在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取舍和正确的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显示的价值观,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够将与时展相符的新文化理念传授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汉语言中的独特品格开展教学,结合阅读内容的语境展开探索。如古诗词的阅读,除了欣赏韵律美、修辞美之外,还要深刻理解它的隐喻特征,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不断开阔,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3、通过口语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口语,即表达能力考量的是学生利用书面语言(普通话)表达的能力,体现出语言的交流交际功能。就目前来说,汉语世界范围内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这也是新课程为何将口语交际教学当作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原因。口语交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与书面语言甚至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和规则。
一方面,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说话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交流形式,但如何表达则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口语体系中所容纳的知识非常广泛,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口语交际中,中国人主张说话留有余地、退让、恭敬谦虚,反对不将情面、咄咄逼人。合理的利用汉语口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风趣幽默、隽永真诚,凡此种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
4、结束语
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以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是巨大的,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汉语文化的作用,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必须运用汉语文化视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在识字、阅读、口语和写作等教学环节中构建汉语文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然,胡海舟.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16:18-20.
[2]韩庆贵.基于汉语文化背景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83-284.
[3]刘真,辛雅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04:9.
含笑的成语范文6
关键词:函授教育;远程化教育;学习资源;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43-02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然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一过程任重道远。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使用成教网络平台初期,由于信息化管理刚刚起步,陆续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的情况,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认为走走形式、敷衍了事即可。因此,要强调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功能和机制,建立完整的数据资料,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此外,要增强服务意识,强调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特有的“大爱育人”的精神,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空间,帮助学员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分尊重其价值、尊严、地位和个性,为更多想上学又不能离岗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以他们为中心提供各种所需的服务。
二、重视平台建设的实施
重硬轻软,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实施是平台建设中的普遍现象。如果信息化后续推动力不足,保障不力,学习平台的应用将很快陷入停滞,系统建设也会因深入推进不力而止步于使用简单业务替代的初级状态。信息化建设的后续工作十分重要。
1.抓好管理队伍建设。精心选拔教学管理人员,在院总部、各教学单位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尽量通过设岗定编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稳定队伍。创新意识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管理人员创新的源泉是创新行为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要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动机,使教育教学管理适应社会发展和办学的需要。
2.规范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项政策、措施是进行质量把控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制定规范、严密的包括学习资源管理、学习信息管理、教务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等制度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可以确保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落实和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平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强化操作培训。即使成教网络平台搭建好,但师生都不懂得操作使用,那也是徒劳的。所以,必须强化教学管理单位、教师和学员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以及使用成教网络平台的学习。鼓励师生在“探究性学习”、“学科整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应用的水平。从2012年8月开始,我院多次开设网络平台视频课程录制培训班,旨在重点提升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网络平台的使用。
三、培养函授专科学员的网络学习能力
函授远程化教育的学习必须以自学为主,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与教师、同学是分离的,没有教室,更没有课堂的氛围。这些特点使得许多刚刚开始远程学习的学员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或有些不习惯。因此,函授远程教育要激发并指导学员学习,培养学员探索发现的精神。
1.激发并指导学员学习。目前,我院参加远程学习的专科学员绝大部分是成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各式各样,但不外乎提高学历、增加技能、在职充电、扩展职业范围等。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在以后长达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由此产生的学习动力,是决定其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借助网络平台中的BBS论坛、构建QQ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引导学员调整自己的学习情感,克服孤独感,使学员学会在开放的平台中主动参与讨论,交流知识和经验。同时积极开展指导式学习,把学习知识和技能分为几个按需排列的过程,融入“网上授课”的视频学习、“在线答疑”的视音频互动、“课程论坛”的师生交流中,分层次、分阶段地要求学员经常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巩固学员所学知识,及时纠正错误理解和反应。
2.培养学员探索发现的精神。成人学员一般都有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其学习活动总是围绕某种特定的职业或某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的,他们也有能力自己确定在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并逐渐适应一种学习方法。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努力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对今后不断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仅要辅导学员,使其很快适应网络学习方式,掌握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更要辅导学员提升自身的元认知能力,使学员主动计划、监控和调节认知过程;引导学员从自己工作、生产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实际出发,利用网络远程化教育开展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在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自己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利用和管理
学习资源建设是网络学习建设的核心。我院将教学设计和技术设计相融合,形成了集教学人员、企业专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一体的课件制作团队,通过制定《成教网络平台网络课件录制要求及管理办法》,规范整体运作。除了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载体如视听教材、课件和网络课程,还打破以往的课程体系,统一标准,重新进行学科整合,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自己的应用需求及分期目标,确定和实施有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此外,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的基础上,我院还积极对外拓展,开展校企合作,发挥高职专科院校的特点,成立由校内专家教授、行业协会、企业专家能手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发适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聘请校外企业高管或相关行业的行家里手担任专业课程主讲教师、在线答疑教师等。我院已建成文史科、理工类、艺术类、医学类等三十多个专业的成人专科学习资源库。
建设丰富、稳定的学习资源是基础,而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才是目标。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建设网上教学资源,更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建立和完善师生互动机制,使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真正适应成人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以及学习进度的特殊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信息化建设。因此,我院学习资源库中的网络课程不仅包括“网上授课、在线测试、资料下载”,还包括“在线答疑、学习论坛”等栏目。“网上授课”通过三分屏的形式,同步显示教师的授课录像、教师教学课件和教学目录大纲;“在线测试”的每门课程都建有2-3套包含自动评分的客观题和需要教师手工批阅的主观题的试题库,学生测试完毕后系统将给予综合评分,学生可以及时查阅个人的学习情况;“在线答疑”通过在指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同时远程登录答疑教室,教师采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进行在线答疑。我院的成人教育逐步从传统的“面授+自学”模式转变为以网上自学为主、以面授为辅的新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跨越了时空限制,让学生“随地、随时、随心”地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体现了成人差异化学习条件的特点。此外,我院还充分挖掘各教学单位的优质学习资源,取长补短,开放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我院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健全平台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认知程度,是成人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可以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利用成教网络平台,建立学校、教师、学员信息数据库,综合分析,对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等因素加以协调和控制,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对学生各课程的学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这一监控贯穿从招生到毕业整个教学过程。在管理系统上,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全面实施,各教学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制定《成教网络平台教师教学管理过程考核管理办法》和《成教网络平台学生学习过程考核管理办法》,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促进以网上授课、在线辅导、在线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与监控为主要评价内容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从整体上保障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总之,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教学模式必然要不断完善、补充和创新。函授专科远程化教育,减少了学校教学资源占用,降低了教学成本,解决了函授学员的工学矛盾,提高了函授教育教学质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远程网络化学习平台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就能实现成人高等函授专科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珊飞,函授教育网络化[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13-115.
[2]黄正明,应用网络手段发展高等函授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4-85.
[3]龙东宁,罗辉,陈权波,浅议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12):706-707.
[4]张金华,李玉龙,基于网络平台成人函授“四环节”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