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雪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雪诗句

小雪诗句范文1

一、学具使用的技巧

1.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

复习准备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加工,形成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可以使学生亲自获得感性的具体材料,为学生学习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作好必要的准备。

(1)铺垫性操作。所谓铺垫性操作,是指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而进行的操作。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许多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用与之有关的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通过操作学具,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及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知铺平道路。

(2)引入性操作。所谓引入性操作,是指学生在动手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出新知的操作。它既是一种操作学具的方法,也是一种引入新知的方法。古语说“思源于疑”,也就是说有了疑问,才会引发思考。引入性操作正是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思之源,并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2.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

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感性的认识,学生理解新知必须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借助表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某些规律。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架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不同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愉悦地学习。

(1)发散性操作。所谓发散性操作是指操作的方法并不唯一,但结果相同的操作。这也就是说学生的操作不受思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内部心理的智力活动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思维能力。

(2)验证性操作。所谓验证性操作是指学生用学具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操作。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实质上是一种猜想,而鼓励学生猜想是当今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项科学实验的成功都是在大胆猜想和实践中取得的,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实践,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猜想、去实践。

3.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需要及时地巩固,这样才能防止遗忘,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单调的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1)模仿性操作。所谓模仿性操作是指学生仿照学习新知识时的操作而进行的操作。模仿性练习是知识巩固中的第一个阶段,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有效的练习形式。

例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看每份是多少,并列出算式。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为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仍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2)应用性操作。所谓应用性操作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操作。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要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还应当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例如,学习 《长、正方体的面积》后,在练习中,让学生分小组计算制作不同物体,所需材料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如:粉笔盒、罐头盒的商标纸;长方体玻璃杯、正方体药盒 、教室门(带有玻璃)的刷漆面积等。这些物品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正方体,有的需要算6个面,有的需要算5个面,还有的要从6个面的面积中扣除一部分面积。学生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有用武之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二、学具使用的时机

①在起始概念的教学中,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时。

②在区别某些易混的概念时,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整除与除尽》 时。

③在理解某些难点知识和关键定义时,进行操作比较好。这样的难点知识和关键定义很多,如教学《分数的意义》。

④在推导一些抽象的公式、法则、定义时,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乘法分配率》时。

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相遇问题》时。

⑥进行图形对照时,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

⑦在教学基本规律的不同变化形式时,进行操作比较好。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其他形式时。

⑧在学生精神感到疲倦时,进行操作较好。

三、学具使用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明确目的,不要为了操作而操作。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操作内容,不能搞成堂堂操作,题题操作的形式主义,致使教学时间消耗,学生兴趣低下,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

②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处强化学具操作。

③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④操作要与学生的表述相结合。

⑤为了使学生表演的效果更好,表演的学生应该使用教具或在实物投影上使用学具表演。为了全方位展示,表演的人选应该有两到三个层次的学生代表。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发现每层次的学生知识缺陷在什么地方,及时补漏。

小雪诗句范文2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知道了病因,妈妈陪叮叮一起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原来,叮叮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曾被小朋友推倒,导致膝盖碰破了皮。叮叮的妈妈就带着孩子去小朋友家告状,结果对方家长的回应不是特别妥当。于是,叮叮妈妈一直因为这件事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而耿耿于怀。从此,叮叮妈妈经常嘱咐孩子,不要与别的小朋友打闹。叮叮比较听话,就离小朋友远远的,从不惹事。有时,别的小朋友不经意碰了叮叮一下;叮叮就会勃然大怒,觉得别人有意欺侮自己。而同学们对叮叮的躲闪也很好奇,有时还故意去逗弄叮叮。这让叮叮越来越胆小,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叮叮逐渐长大了,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叮叮没有好朋友,小朋友也不喜欢与他玩。叮叮的自尊心严重受创。苦恼日益增加,学习成绩也越来越跟不上。最近一次与小朋友打架后,叮叮就不愿去上学,出现了躯体症状。其实。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过度保护学校恐惧症

经过心理治疗师的详细问诊发现,叮叮的父母对叮叮的过度保护,源于父母本身在小时候曾受到过伤害,于是在自己有孩子后,生怕孩子吃亏,采取了不当的过度保护,导致叮叮与小朋友的交流缺乏。叮叮没有学会在学校里与小朋友的沟通交流,影响了叮叮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最后导致自我功能受损,没有能力应对正常生活中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学校正常的生活,出现焦虑恐惧,最后出现躯体症状。

学校恐惧症还有其他的常见症状,例如一去学校就出现肚子疼,或者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下降等。作为家长,一旦注意到孩子情绪不稳或低落,不愿意上学校,经常在上学日出现身体不适,就要警惕孩子患上了“学校恐惧症”。

家庭中受娇惯,过度保护,对外界适应能力不足;上学途中遭受意外伤害侵犯;与同学、同伴关系不良;遭受老师的批评处罚等都可能是造成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家长不慌,孩子健康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学校恐惧症苗头,家长首先不要惊谎:

1 注意营造愉快平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寻求机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所需要的支持呵护。

2 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学校的状况。

3 向孩子的好友了解情况,以便找到症结所在,给予孩子以针对性的帮助。

如果家长的种种努力无效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心理治疗师会深入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内在资源和有效方法,从而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重建信心,促进全面成长和发展。

那么,家长该如何预防学校恐惧症,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首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给予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支持和帮助,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的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发挥孩子的潜能。

其次,鼓励孩子交朋友,并为孩子创造与同龄孩子交流的条件,比如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家长之间建立同盟,一起轮流陪伴孩子们外出游玩,帮助孩子积累与同龄孩子交流的经验。

小雪诗句范文3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表示,短期培训并不奢望老师的京剧唱功如何了得,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 唱京剧只是形式,关键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孩子们培养对民族艺术的兴趣。

在湖北,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学校各年级近3万学生将学唱京剧。在一份抽样调查中,28名小学生有21人表示对京剧感兴趣,7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一定非得学京剧,像剪纸、书法等,都可以了解和掌握。

说起京剧京中小学课堂,上海向红小学校长苏虹对此并不意外,“我们学校已经有13年京剧特色学校的历史了。” 据苏虹介绍,向红小学一直以来可谓是“学唱京剧总动员”。早几年,学校已经有自编教材《京韵入门》,所以每个班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堂专门的“京韵入门”课。课堂上系统地教学生“唱、念、做、打”,“生、旦、净、丑”等基本常识,老师也会给孩子们欣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京剧唱段。到一定进度后,再教孩子们学唱一些简单的唱段。

天津市教委体卫艺处刘恒岳老师说,京剧进校园在本市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但京剧进课堂不同于进校园,不再是以往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本学期,市教委计划在中小学中开展京剧的示范教育,让15-20场经典剧本进校园,让师生们感受京剧的魅力,在京剧进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将以听赏为主,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模仿性学习。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被确定为试点学校后,从3月3日起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原来课间和午间的时间,校园广播大多播放流行音乐,现在被京剧唱腔所代替。学校广播节目先播放带有京剧韵味的现代歌曲《说唱脸谱》,让同学们有一种亲近感。接着再播放京剧名家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选段。该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吴巧玲表示,京剧是国粹,有必要让年轻一代来学习传承。学校这样做,首先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对京剧产生兴趣,由欣赏了解到学唱。目前,学校第二课堂已经成立了戏曲京剧班,让有兴趣的同学接受个性化的强化学习。

如今,在各大试点学校已经发起了一股学习京剧的热潮。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京剧进课堂将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弘扬传统艺术的有效尝试。

中国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首京剧教学曲目

一年级《报灯名》

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

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

五年级《猛听得》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 《猛志在胸催解缆》

小雪诗句范文4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体制;决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育从小抓起,小学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名校长的基本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理应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进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下面笔者总结了一点心得和经验。供参考。 一、好的决策是小学学校管理的基础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水平。作为校长,要充分考虑到决策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决策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一是决策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客观地分析问题,区分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并选择不同解决办法,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二是决策须有可行性,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将眼前所能达到的效果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使得决策所能达到的最终目的便是推动管理体制的改善和学校的发展。三是决策的有效性,决策会受到时间和环境等影响,有些是基于刻不容缓的威胁和稍纵即逝的机遇,要求作出快速的决策;有些是关于教学计划或者管理方式改进等方面,则需要长期试验和实践才能决定的,总之,因时而定,因地制宜。 二、激励性评价是小学学校管理的活力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暑天寒”,这句简单的俗语从侧面反映出了激励所带来的促人进步的催化剂作用。当前科学发展观下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为了使得管理模式顺应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要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校得到整体发展。在确定激励措施、完善奖惩制度的同时,要注重细节方面的鼓励。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角色。作为校长,要尽量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福利工资待遇与各种奖励措施,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学会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我校出台了很多对老师的福利措施之外,还进行了更多关于促进学生进步的激励模式的探索。在一些基本的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奖学金等方面的鼓励之外,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二字。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情都懵懂的年龄,心灵很脆弱,偶尔的一句关怀与表扬比物质上的奖励来的更加及时,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开例会的时候,经常就这一方面和教师进行探讨,引导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做到真正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励是一种力量,也是管理体制中一种无形的进步杠杆,如何保持杠杆的平衡,需要我们认真的根据学校情况去探索。

小雪诗句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具 学具 教师 学生

在直观教学中,多年来一直采用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理解算理、掌握法则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演示教具给学生看,不让他们动手参与,他们就不能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思维、在操作中创造。这样教学,小学生还会感到教学内容太抽象,结论来得太突然,不仅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学具操作应该而且必须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对学具的科学使用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具操作,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效地组织学具操作,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同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1.学具存放有序;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二、学具操作,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但学习某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仍离不开前一阶段的思维形式。因此,当小学生最初学习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公式时,仅仅通过教师出示实物或图形让他们观察是不够的,还要组织他们操作学具。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感知学习对象,既有助于建立表象,也便于进一步进行抽象概括,获得规律性的知识。这样,从动作、感知的表象,再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

三、操作学具,让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组织学具操作,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让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他们的大脑,可以促使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时,让他们说一说操作过程,想一想操作过程中的新发现、获得的新见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并且反过来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组织学具操作,让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以让他们的动作思维、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的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如在教学“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山芋、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兴趣盎然。

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也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小雪诗句范文6

1 使用学具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一表象一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2 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然后,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这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又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体会出这些形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教学环节,在手中任意摆弄学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3 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刚进校的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学具,我们可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拿出8个小木块,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左边摆5个小木块,右边摆6个小木块,比一比哪边多;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后,拿出一些长短不同的小棒围成各种图形等。又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人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也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操作能力,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