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人与海小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1
【关键词】老人与海;硬汉精神;形象;解析
1.人类精神的塑造
海明威小说塑造的硬汉形象,象征着一种人类精神,一种永恒并切超越时空的存在,把现实生活与哲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人类尊严、即在困难面前不弯腰的硬汉子。桑地亚哥是个老渔夫,独自一个人驾舟出海打鱼,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他没有放弃,并再度出海,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在返回的归途中又碰到了凶猛鲨鱼,经过殊死搏斗,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用老人的话来说:“人并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就是打不败他。”这就是海明威在小说中想揭示的道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与鱼的较量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了。老渔夫敢于挑战,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老渔夫这样的英雄,不管他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因为,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自信,是勇敢。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迎接挑战,正如小说中小男孩所说的:“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 "He didn’t beat you. Not the fish."(from the Old Men and the Sea)。
2.硬汉精神
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一个象征性的硬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勇敢、坚强和永不放弃。 在桑提亚哥的背后是一种人类永恒的自信、自强和自尊,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精神,他激励人们向困难和死亡挑战。在海明威传奇小说中都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汉英雄,我们解读海明威的作品时,要从硬汉精神和他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他的生存环境、人生阅历等,都给人以极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男子汉精神。《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代表着生存环境, 依赖的环境,也代表着与大自然角斗的竞技场。海明威塑造出一个个的硬汉形象,永远也不会衰败。老人与鲨鱼搏斗体现了作者心中决不屈服的生命力。 桑提亚哥希望钓到大鱼的时候,可以使人联想到他渴望创造的奇迹。“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烘托了桑提亚哥对力量的向往和对黑暗临危不惧的精神。象征着老人追求勇敢和搏击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小说《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己,以勇敢顽强的自信心去迎接挑战,他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他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老人与海》作为名著,有他深刻的一面,都透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使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动之所呈现的壮观景象,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老人桑提亚哥出海挑战大海的时候,是人类勇于挑战和渴望征服大自然,征服大海,渴望和一条真正的鲨鱼面对面的挑战。老人是人类的代表,他那抖擞的精神,和鲨鱼进行搏斗,最后是空着双手而?凯旋。老人与海的挑战,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这就是征服的力量。从而验证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会打败他”?的真正意义。
3.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的时候,可是他却以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尽管鱼肉都被鲨鱼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从而揭示了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精神,体现的不仅仅是条硬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精神价值,是人类永远不变的永恒价值,这种价值包括人的自信。
桑提亚哥的自信是绝对自信,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大的不幸,人也只能自信。在面对困苦甚至死亡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唯一支撑人们生存勇气的,只有自信。因此,我们活着就必须有自信,在海明威小说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人的精神上来讲,所得到的自信,是从人勇于和命运的抗争得来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就是这样取得了胜利。总之,人的真正胜利就是最终战胜了自己。
海明威的人生哲学,本来就是一场斗争,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但为生存下去,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念,一种原则,即做人的尊严。他们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制行和忍耐行。桑提亚哥在危难中所表现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就是他那种“人可以被消灭而不可被击败”的最典型的“硬汉”形象,这就是彻底的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也是海明威晚年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
4. 现实意义
海明威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和海明威式的英雄,在今天,也具有普遍性意义。在生活困境中,做到自强不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使人感到精神压力,疲惫不堪,要做到精神不倒,就要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以不垮的精神,使自己成为强者。面对困难,仍然需要有海明威的精神,即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远不可战胜。
海明威是塑造那些在强大的压力不屈不饶的人们,这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他那种人可以被消灭,而不可被击败的典型。常年的海上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记,铸就了他的“硬汉”性格。这就是彻底海明威式的人生哲学。这也是海明威晚年时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这种斗争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海明威的创作人生哲学反映了当代的现实,特别是时代的精神。同时,海明威也在宣扬一种人生哲学意义,即爱可能战胜死亡。海明威是钢性的汉子,他的作品中所阐(下转第20页)(上接第19页)述的思想和海明威式的英雄,在今天,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5.结语
海明威对死亡主题如此关注是和他一生的生死经历分不开的,他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作品向世人展示他的死亡意识,显示他对死亡的见解。海明威的死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海明威死亡意识是在他对死亡主题理解中形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死亡更是对生命的肯定。海明威提倡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以硬汉子精神去面对死亡。《老人与海》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是作家创作的总结,都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性,这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最高体现,即冰山能够移动是它八分之一浮在水面――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参考文献】
[1]陈主编 《外国文学名著精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2]海明威著 吴劳译《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3]董衡巽编 《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任敬著 《20世纪美国文学史》[M]. 青岛出版社,1999.
[6]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朱维之.外国文学史[M].(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2
海明威生于美国的伊利诺伊州,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非常传奇的色彩,比如他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爱好打猎、拳击、捕鱼、斗牛等各种体育活动。他早期的小说创作多以反战、厌战的思想为主题,《太阳照常升起》就代表着“迷惘的一代”,表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经过战争后的迷惘心情,后期的作品则克服了早期的迷惘心情,作品中的人物也坚强起来。
另外,海明威的文笔以简洁、明快著称,他爱用日常语言,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从而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海明威式”文学风格,被人称之为“电报式文体”。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一批批作家。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代表作,获得过当年美国的新闻普利策奖。
关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很多评论家都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写基督的受难,老人像基督一样历尽苦难;也有人说,作者正是用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来阐释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老人是悲剧性的命运;还有人说,老人是作家,大鱼是他的作品,而鲨鱼是批评家,任何作品让批评家一批就完蛋。
总之,绝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这个捕鱼的故事背后肯定有隐喻意味的。但是海明威自己则说:“没有什么象征主义。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孩子就是孩子,鲨鱼就是鲨鱼,不好也不坏。”他曾说过他同意伯・贝瑞孙对《老人与海》的评价和解释。艺术史家贝瑞孙说:“《老人与海》好比出自荷马的手笔;行文像荷马史诗一样平静。真正的艺术家既不寓言化,也不象征化,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而海明威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本文主要从《老人与海》这部伟大的小说的隐喻意义层面去分析这部小说,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冰山的八分之七是藏在水面下的,露出水面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老人与海》背后的隐喻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出发点是结合海明威的生平和一贯的写作主题来研究这部小说的隐喻意义。
海明威母亲热爱音乐,海明威是六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既是个打猎和钓鱼的能手,又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受到父亲的影响,海明威终生充满了对狩猎和捕鱼的热爱。拳击是海明威最热爱的运动,他14岁时在父亲支持下学习拳击。对拳击的热爱伴随他终生。海明威中学毕业后,离家来到堪萨斯城,并且在《堪萨斯明星报》做了一名见习记者。正是在记者生涯中,海明威掌握了新闻写作的独特技巧,并形成了自己卓越的文学风格。
海明威1918年5月加入了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并来到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的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的机枪弹头和炮弹片多达237块,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了他的体内。他在医院里躺了3个多月,接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勇敢勋章和十字军功勋章,这时候他的年龄才只有19岁。29岁时,海明威挚爱的父亲因为经济困难和糖尿病用手枪自杀了,这件事情深深地影响着海明威日后的思想和情绪的发展。随后,海明威在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望山庄”动笔写《老人与海》,前后仅8周时间,海明威这位世界文豪写出了“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他的“望山庄”把自己最心爱的猎枪放进口中,扣响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枪。
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这部作品说的是一个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84天没有打到鱼的故事,第85天,老人独自一人出海打鱼。这一次,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马林鱼,并且把它绑在船边的栏杆上,但是在返回的途中,一群鲨鱼游来咬掉了大马林鱼的鱼肉,最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引来围观众人的指指点点。
接下来本文主要从细节分析海明威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其“硬汉精神”的隐喻意义。关于小说中的隐喻意义,海明威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没有什么象征主义。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孩子就是孩子,鲨鱼就是鲨鱼,不好也不坏。”但是他又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男孩、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把他们描写得足够真,他们会意味着许多东西。”从上面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老人与海》的背后是有很丰富的隐喻意义的。
首先是大海。大海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母性。老人对海既有依赖性,又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大海是老人抗拒命运的角斗场,也是老人生存的环境,老人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大海这个背景之中,在这片大海里,老人与大马林鱼展开了搏斗。
例如其中关于大马林鱼的描写,是晚年的海明威给予怀疑他写作能力的人的最有力的反击。因为后来海明威已经写不出什么公认的杰作了,尤其是1950年后,长篇小说《过河人林》的发表让很多人都大失所望,大家都认为海明威的写作才华已经消失殆尽。然而,海明威在重压之下没有屈服, 1952年,《老人与海》的横空出世就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海明威在文坛上的这段经历与《老人与海》中老人桑地亚哥很多天捕鱼不获终于收获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的经历非常相似。显然,作品中的大马林鱼象征了海明威心中的那个宏伟的目标,甚至是创作的巅峰。
如果说大马林鱼是海明威心中那个宏大的写作目标,那么鲨鱼就是通往目标途中我们没法避免的磨难与厄运。鲨鱼代表一切忽视、蔑视以及失望悲观的破坏性力量。同时在文中可以看出,老人对鲨鱼的看法是有区别的。他最痛恨的是那“食腐肉”的鲨鱼,因为它们“朝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而对首先来袭的那条大灰鲭鲨,却说它“生就一副好体格,能游得跟海里的最快的鱼一样快,周身的一切都很美”。
文章中的孩子则让本来压抑的场景变得无比温馨。孩子是作者苦心经营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孩子这个形象里,作者寄予了自己的深切希望。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站在老人的身边,无论外界怎么怀疑老人的捕鱼能力,他就像老人最忠实的臂膀一样支持和关心着老人。“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他从没梦见过这孩子。”
很显然,在这里,孩子被作者寄予了一种希望的象征,他是老人新的生命的延续,就像那在海滩上玩耍的狮子。在小说中,作者非常偏爱狮子,“狮子”在作品中是权力、强盛和力量的象征,更是男性的象征。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海明威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肉体的伤害创痛日甚一日地折磨他,使他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一切都在梦境回忆中的狮子身上得到了慰藉。
最后就是老渔夫桑地亚哥了。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硬汉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战斗的力量。老渔夫桑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悲剧式的战斗英雄,他代表着海明威这一生追求的硬汉风格。
在老渔夫桑地亚哥身上体现着人类面对困境和死亡时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与海》的原型古巴渔夫富恩特斯是海明威的好朋友。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被他搭救,从此两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老人代表了整个人类面对挫折面对厄运时的不屈精神。《老人与海》是一部海明威对待人生的宣战书,是人在这个充满了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对这个冷酷的世界做出的最伟大的呐喊与斗争。也正是这种呐喊与斗争,使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启发着人们的细细思索。
另外,小说还有很多地方暗示着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景,例如其中的一句,当桑提亚哥看到星鲨时,他的喊叫就像“一个人感到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里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喊叫声”。这里的场景明显就是暗示耶稣基督为人类的苦难受难的思想。“他扛着桅杆坐在那儿” “两条胳膊直直地伸在外面,两只手心朝上,就这样瞅着了”这些带有非常明显的描写的语句在很大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一种无言的倾向,正是这种无言的倾向表达了作品背后那隐喻性的意义。而海明威也正是以这种无言的、隐晦的方式向他的同胞、向世人传递他对现实的莫大悲哀和他的复杂心情。
在《老人与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老渔夫在同鲨鱼搏杀的时候,他说:“那你尽可以去毁灭一个人,但不能打败一个人。”这句话流传甚广,众人皆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老人与海》就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全文也是围绕着这样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组织起来的,这也正是这部小说最高意义上的隐喻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余光中,译.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70.
[2]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张爱玲,译.香港: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
[3]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董衡巽,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5] [美]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6]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7] 丘平壤.海明威研究在中国[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8] 吴然.海明威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9] 杨仁敬,编著.海明威在中国[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0]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3
一、《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对比
(一)《鲁宾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日记式小说,故事主要讲述英国人鲁滨逊因为一次海难流落荒岛,但他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收留了一个野人星期五,最后他跟他的朋友兼仆人回到英国。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 28 年,与世隔绝的 28 年。没有任何文明的 28 年,这让当时的资产阶级人士深深向往。尽管这部小说并不现实,但却让人觉得它具有真实性,这与当时人们既向往冒险却又不敢冒险的心理符合。
(二)《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由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主要讲述老渔夫多次捕鱼不成,却遇上了一条凶猛的大马林鱼,再与马林鱼搏斗之后并战胜了它,之后老人又勇敢地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这部小说同样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获得文学界最高的两个奖项美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主角是一位迟暮老人,在人们看来,他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向人们展示出了他的铮铮铁骨。小说里,波涛汹涌的大海,破坏力极大的暴风雨,无一不给人带来生存绝境般的感受。而渔夫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向海洋深处进发,这部小说就是描写以渔夫为代表的勇者们抵抗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三)两部小说的文化背景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本体,还与文学之外的政治、历史、宗教等体系相融合。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鲁宾逊漂流记》正是写于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其主题自然是围绕当时的社会焦点资产阶级展开。细读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作者鲜明的价值取向,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书中对鲁滨逊的个性作了详细的刻画,丰富地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这种创作观念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文学创作者。美国文学起步较晚,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之一。
总的来说,美国文学可以分为 50 代新旧交替时期、60 年代实验主义时期、70 年代多元化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在这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国文学作品一开始带有强烈的英国文学气息,但在之后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正诞生于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它以美国人为中心,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
二、《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文化意向对比
(一)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都讲了硬汉的故事,但这两个硬汉却完全不同。《鲁滨逊漂流记》描写的是当时资产阶级面临的矛盾。鲁滨逊作为资产阶级的形象代表,其碰到的难题十分艰难,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逐一解决其衣食住行等各项问题。这里,主人公表现出了他最本质的特点,资本主义遗留的消极、懒散的情绪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人的坚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而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则有意将本身孱弱的老渔夫置于绝境中。尽管老人已经 84 天没有捕到鱼,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向着更大的困难迈进,并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不屈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海明威的描写,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二)英美海洋文学的意蕴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都以海洋为主题,描述主人公与大海的抗争,但其中的文学底蕴却不相同。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流落孤岛,但他不畏艰难,在 28 年的生活中,通过开始的恐惧到后来勇敢地与大自然搏斗,鲜明地表现了人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鲁滨逊最终取得胜利,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完全处于劣势。他处于暮年,又孤身一人,且没有多余的工具,只能依靠手中的那支鱼枪与大自然一次次地搏斗。尽管他战胜了强大的马林鱼,却又遭到更强大的鲨鱼的攻击,并将他的战斗成果瓜分一空。虽然老人失败了,但在人格上,他还是那位坚强、有毅力的硬汉。
(三)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除在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英美海洋文学的意蕴方面存在不同外,在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上也不同。首先,阶级不同。鲁滨逊在流落荒岛之前,是身处中上层社会的商人阶层,家境殷实,他出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冒险,另一方面是为了贩卖奴隶,牟取暴利。而老渔夫则完全不同,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他出海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其次,表达的思想不同。鲁滨逊流落荒岛后,依靠文明社会的东西,例如:衣服、食品、枪支弹药,等等,说明资产阶级虽然向往冒险,但骨子里还是抛不开对文明社会的依赖。而老渔夫则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大海、暴风雨、及大马林鱼搏斗,依靠的是最原始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因此,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表达的是资产阶级对冒险的向往,是面对向往自由而又割舍不下物质生活的两难选择。《老人与海》则明确表达了底层人物对不公命运的愤慨,对暴力强权压迫的反抗及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4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就是具有任何风浪都打不垮的勇敢精神于品质。老人驾舟于墨西哥湾已连续84天,但是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老人与海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1“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这是海明威评价他的《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一个硬汉形象。讲叙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作者为什么没什么没让老渔夫胜利呢?从中有一个哲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每个人都有缺陷,只要你能战胜它,而不是屈服它你就会变的强大。音乐家贝多芬说过:“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屈服。”
人是有极限的,但像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次挑战极限,一次次扩大极限。一次次扩大极限将更大困难摆在我们眼前。无论他们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应为他们身上有着更高的品质:自信
人生本身是一种无渴望的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只要你拥有了勇敢和自信,你就会成为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2欧内斯特.海明威是驰名世界的美国作家。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他最有名的一则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读完整篇文章,一个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坚韧奋斗的老鱼夫形象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古巴老鱼夫圣地亚哥接连出海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但他毫不气馁。第85天他再次出海,好不容易钓住一条比他的鱼船还长几英尺的大马林鱼。拼死抵抗的大鱼将船拖到了远海,经过三天两夜的艰苦搏斗,老人终于刺死打鱼,把它缚在船边,拖着它返回渔港。但是,途中不时地遇到凶残的鲨鱼群来袭击,它们疯狂地争事大鱼。已极度疲劳的老人又顽强地与鲨鱼群搏斗:用鱼叉,用刀子,用桨柄,用木棍……最后,他什么武器也没有了。当他终于疲惫不堪地返回渔港时,SUO大的马林鱼仅剩一具空空的骨架。故事的内容就是这样简单,但我却被老人非凡的意志和力量所折服。我佩服老人把人与海的格斗想象为人生格斗,把大马林鱼和鲨鱼都看成他浴血奋斗的对手,佩服他以自己的行动证实人的胆略,人的气魄,人的价值,证实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漫漫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与坎坷,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个人拿出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同困难搏斗,你终究会取得成功。即便最后你与困难“同归于尽”也丝毫不会后悔。细细地品味完《老人与海》,一句极富生命意义的话在我心中永远珍藏了起来: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3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大战后的勇士。为了治服那条庞大的马林鱼,他已经费下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气。而今,他带着自己捕获的大鱼航行回家,他希望运气的眷顾,可那些不断袭来的鲨鱼却让这个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的奋力作战。他什么也顾不得了,他只是想保住他的鱼,哪怕剩下的再少。
海明威让这个老人具有了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他一次又一次地用他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将粗陋的武器刺进鲨鱼的头颅。即使最终的结果仍是只剩下那十八英尺的鱼骨架。从老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海明威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那种灵魂的尊严。
书中的老人曾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正是海明威借老人的口告诉读者的本书的主题吧,我想,从此看来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寓言而是一部令人折服的现实主义佳作。
当我们翻开书的扉页,就好像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里面尽藏着珍贵的古器,诉说着曾经的伟岸勇毅,使灵魂洗礼在充满力与美的殿堂中。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4《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却展现了一个世界。小说内容十分丰富,含义深刻,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读后令人回味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的航行究竟结果如何,但作为一个不被击败的人,你看那太阳总是要落下去的,但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信仰可以是一个人,如同《幻城》;信仰亦可以是一句托付,如同母亲对你的关照。我们曾有那么多的理想像吹泡泡一样接连破灭,但仍剩下对生活与生命的信念。去相信吧,如同没有被欺骗过一样。
纵使老人一次次失败,他从没有绝望过,那份淡定,平息了一切波涛。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5《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9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5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小说《老人与海》 战后作家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有名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由于“精通叙事的艺术”而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理论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篇文章试图用文学理论来解读该作品。
海明威的童年生活非常幸福,经常跟父亲出去钓鱼、打猎,1914年,一战爆发,他去了前线。他作战勇敢,经常帮助别人。战争结束后,他带着政府授予他的勋章回到家乡。一战影响了他的生活,尽管战争最后胜利了,但他变得沮丧、失望,可怕的战争阴影笼罩着他,从此他经常失眠。同时他也开始思考:战争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些伤势严重甚至落下终身残疾,对于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战争把传统的道德和理想观全都破坏了,他们痛恨战争,感到空虚无助。爱情、友情甚至放荡的生活都不能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痛苦,他们不知道对待生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战后作家自认为是“迷茫的一代”,脱离信仰,远离了文明。海明威被誉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起初他感到迷茫,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投身写作,来反映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
《老人与海》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这部小说情节非常简单,主角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小说中有一句很精彩的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充满了象征意义。作者主要强调男子气概,圣地亚哥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充满信心,具备乐观主义精神,虽败犹荣。圣地亚哥类型的人物是海明威作品的典型代表。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真实直接地描述人们”,他的作品的主人公都跟英雄主义、人道精神等相关。
至于文学理论方面,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哲学家只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变它。”因此,我们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要看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不应该把文学和历史及社会分割开来,文学思想来自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海明威来说,他的童年经历和战争经历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这一点。比如作者对于钓鱼、小船、鲨鱼和海上描写都十分生动。
理论认为道德、宗教和哲学是“人类大脑中形成的幻影”,它们是“真正生活过程的反应”。此外,社会的经济因素最终决定着社会的其它方面,艺术、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相对独立存在”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属于意识层面,因此它们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并且相对独立。
以《老人与海》举例。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本人,作者非常崇拜圣地亚哥。圣地亚哥具备一个男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他勇敢、乐观、信念坚定,竭尽全力去捕鱼,却逃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甚至找不到出路。他的失败似乎是注定的。这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内容,接着我们再看看当时的社会情境。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痛恨战争。既然生命变得转瞬即逝,人们通常都在想应该怎样尽可能地享受生活,他们对真实社会感到失望,开始怀疑那些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迷茫的一代”,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肮脏的,但是他们自己也找不到出路。海明威亲眼目睹了血腥的战争场景,他痛恨战争,同情无辜的人们。他同样也想为人们找到一条出路,因此他创作了这部作品――《老人与海》。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态度:无论多么努力工作,人们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海明威对社会感到迷惑,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发生经常破坏人们对生活甜美的梦想,就像老渔翁在海上生活的变迁一样。他认为,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人类是永远不会获胜的。生命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真正被解释、改善及挽救,因此问题从来不会被解决。不管怎样,人类应该而且必须控制自己,在无法估计的生命中保持理性和行为。
小说的结尾是作者的特意安排。老渔翁回来了,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一头非洲狮子。正如我们所知,狮子是一种猛兽,统治着森林。这个简单的情节暗示着圣地亚哥永远渴望胜利,同时他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孩子,孩子象征着新产生的人类的力量。尽管他没能完成任务,但年轻的一代人会继续下去,直到完成为止。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尽管他此刻不能找到出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总有一天,人们对社会不再迷茫,那时人类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
综上所述,《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态度。海明威建立在真实社会基础上写作文学作品,这使他的作品在美国人中间非常受欢迎。文学理论认为,一旦一部文学作品完成,它们又相对独立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老人与海》中,老渔翁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影响着很多美国年轻人,他们通过这部作品懂得了对待生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圣地亚哥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典范。
总之,我们应该用一种历史的、社会的观点来分析海明威的文学作品《老人与海》,历史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在他的作品中间接地显现出来,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欣赏。
参考文献:
[1]Raman Selden and Peter Widdowso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Lexington Ky: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3.
[2]Wu Weiren,Hisrory an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0.
老人与海小说范文6
【关键词】老人与海;斗争精神;海明威;文学评赏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用简单实在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进入一个简单而具有深刻内涵的故事,从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作者向对世人所宣告的主题――斗争精神。贯彻全文的斗争精神,通过作者对于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朗坚毅、善良自信、踏实勇敢的形象凌厉尽致地表现出来,可以从以下三个精神纬度上来解读这种斗争精神内涵及衍生。
1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情怀
《老人与海》小说开头,以白话口吻平铺直叙讲述了当时主人公桑提亚哥所面临的困境,船在未知的海面上飘着,饱经风霜旗帜正在诉说曾经故事,船头飞舞的图案似乎在暗喻人物内心的澎湃: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情景加上困境的冲突,让主人公桑提亚哥的英雄情怀呼之欲出。海上只有桑提亚哥一个人、一条船,却要面临生与死、存与亡的严峻考验,这也是自然法则的应有之义,直面考验、临危不惧的硬朗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面对随时变换的海上风云,孤独自处的桑提亚哥,在渔船上无人可以沟通,独处无措肯定也会如潮水般袭来,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漂向那里,那里会是生存的终点,死亡的起点。然而,主人公桑提亚哥即使身处在这样的绝境中,依然豪不放弃,毅然坚守。这让读者很难把步入老年的桑提亚哥和这样的英雄情怀联系在一起,英雄有的时候不需要一个大时代,一片海、一条船、一份坚持的硬朗,成就了平凡中最大气的老人特有的英雄情怀。
当第85天的到来,小说开始进入,桑提亚哥的英雄情怀也在压抑的困境中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一条超级大的马哈鱼的出现,让平静的海上生活充满了生与死的极限较量。桑提亚哥终于钓到了一条鱼,而那条鱼却大的惊人,马哈鱼的出现,成为了桑提亚哥英雄情怀的反面衬托,英雄情怀的再次印证,小说情节的突飞猛进。与大马哈鱼的殊死斗争,就是小说主题斗争精神的主线,饿着肚子、衣不附体,桑提亚哥仅仅靠着心中英雄主义情怀,和对手展开搏斗。制服大马哈鱼的过程士漫长曲折的,但对于桑提亚哥的内心是酣畅淋漓的,精神层面的彼岸在与自然界生存夺取的斗争中得到了此岸的映射。
的后面,还有曲折,这就是海明威带个每一位读者的惊喜与回味。恶毒的鳖鱼出来搅局,成为了故事里第三个主人公。人在危险的边缘都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但是危险过后还能再次搏斗吗?桑提亚哥就做到了。在与大马哈鱼生死搏斗几天后,桑提亚哥的生命已经在生与死之间游走,依靠着精神力量还是赢得了胜利。接下来的斗争,就已经超越死亡的概念了,而是精神力量再次托举起生命的重量。尽管有些不合逻辑,但是文学渲染的美,让精神的光芒把英雄情怀衬托得无比强大、魅力难挡。
2 《老人与海》中的意志品质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的意志品质,第一层面就是面对命运的不懈斗争。桑提亚哥的故事里,找不出任何有利于他的方面,比如阴晴不定的大海,力大无比的马哈鱼,讨厌捣乱的鳖鱼,命运的天平上桑提亚哥处于绝对劣势,然而桑提亚哥从未到下,知道命运不公的那一刻,他坚强斗争;明白命运结局的那一瞬,他毅然挺立。就凭这点,桑提亚哥是一个不败的英雄,即使斗争结局是失败的,也要坚持到底、自信顽强,即使斗争过程是痛苦的,也要无惧牺牲、悲壮惨烈,命运的悲剧与品质的顽强形成了鲜明对比,唱出了一曲老人英雄的赞歌。
小说随着老人带着鱼的巨大骨架而落幕,没有肉的鱼,就好像老人超脱于肉体世界的精神意志品质的现实映射;光秃秃的鱼骨胳,就像老人那铁骨铮铮的硬朗形象的意志体现,以此展现出了巨大力量,可以打败一切,这就是胜利的源泉所在――斗争精神。带回鱼骨的同时,老人又开始做梦了,梦是现实世界的拼接,是理想世界里的提炼,通过做梦老人又一次超越时空、凌驾于现实之上,把斗争精神升华到了全新的层面上。
“我和你奉陪到死!”这是老人桑提亚哥的硬朗意志品质的顶尖展现。面对生死困境,老人要与命运抗争到死;面对庞大的对手,老人不惜陪上生命斗争到底;面对烦扰悲剧,老人超越死亡与之斗争到底。这种斗争精神的意志品质,让主人公桑提亚哥在孤独斗争中,坚定前行,永不言败。同时,当孩子出现在老人的梦中,显示出桑提亚哥内心斗争精神依然年轻;狮子发生在老人梦中故事里,体现了斗争精神的亘古不变意识品质核心。这才是整部小说想要真正体现的主题,才是文学巨著精神魅力所在。
3 《老人与海》中的永不放弃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斗争精神最极致表现就在于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也是贯穿整部作品的灵魂。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这永不言弃的精神开始的,从84天的忍饥挨饿,到与庞然大物殊死搏斗,不管任何阻碍都永不言弃,即使是已经体力透支、生命垂危,也是已然永不放弃斗争到底,从这个层面上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到达了文学表现力的巅峰。
这种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经历了与大马哈鱼生与死的较量,面对鲨鱼突如其来的掠夺时,桑提亚哥依然不放弃,屡次进攻、刀和叉子都弄坏了,他又找来木棍子、找来了船舵,一次又一次击打鲨鱼,用超越身体体能极限的精神毅力在命运和困难面前不会轻言放弃,甚至永不放弃,终于一次次击退了鲨鱼的进攻,哪怕最后大马哈鱼只剩下了一根鱼骨,读者依然从现实影像中看到了主人公桑提亚哥精神世界的铁骨铮铮。
接近小说的尾声部分,桑提亚哥许下承诺,要与一名少年再次出海,这是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的延续,是一种激励着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的传承。桑提亚哥终于后继有人、斗争精神将会永远长存的,读者从精神震撼中慢慢醒来,再次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
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不仅仅是贯穿小说的主线,海明威在细节的把控上,也不轻视对于这种精神塑造。这是人与鱼的抗衡,连那条大马哈鱼也通过拟人化的手段,打造成为了勇敢、力量和聪慧的集合体,也是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的侧面烘托。在最终人鱼大战结束后,大马哈鱼也不愿意束手就擒,等待着任何机会逃跑,就连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深深被大马哈鱼那种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触动,也用言辞赞美对手。在这场战斗中,没有胜负、没有对错,只有双方彼此欣赏、彼此认可、彼此赞美。
英雄惜英雄,桑提亚哥也欣赏大马哈鱼的斗争精神,似乎在这场战斗中,大马哈鱼就是另一个桑提亚哥,面对命运困境依然永不放弃。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英雄的精神环境下,读者仿佛置身在斗争精神的海洋中,感受着海明威给予读者的强大感染力量。
欣赏归欣赏,怜惜归怜惜,人鱼斗争还是终究有结果的。桑提亚哥背负着捕鱼的使命,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挫折,依然必须将大马哈鱼杀死,这是人性意志的斗争,是道德层面的挣扎,在这中矛盾之间让桑提亚哥与大马哈的斗争精神再次得以凝聚升华。4 结语
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明威的笔下,与大海恶劣自然环境抗争,与巨大无比的马哈鱼搏斗,对悲催曲折的命运说不,从主人公的英雄情况、意志品质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分析中,可以看到桑提亚哥性格形象,气质神态,走进了人物内心“纷繁世界我独行”的精神独白,老人的斗争精神让读者触动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上的超越,所有读者都深深膜拜在这种高贵和神圣的斗争精神下。
【参考文献】
[1]李婷.在虚无中重建信仰:从存在主义角度再评《老人与海》[J].考试周刊,2012(9).
[2]董莉萍.浅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青年文学家,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