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需求曲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需求曲线范文1

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方面。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所有个人需求的加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供给曲线表示的是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所以,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观测的。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

(来源:文章屋网 )

需求曲线范文2

关键词: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948-04

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其主要功能有实现协同办公、实现政务公开、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网上公共服务、提供安全保障等。建设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使用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流程,能够强化内部协作、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对加快本县区的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推广作用。

1 总体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应本着量力而行、应用为先的目标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国家和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地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对软、硬件和网络、安全等技术体系进行设计规划并组织实施,从而构建一个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综合应用、安全可靠的政务平台。其总体需求主要包括:

1)建设和完善硬件设施,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2)建设和完善应用系统,提供各种办公业务支持以及面向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办公系统;

3)建设和完善网络架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

4)建设和完善安全体系,部署系统的全面安全防护措施。

2 网络体系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2.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可依托现有的县区域网光纤资源,构建全县区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系统多业务通信平台,提供县区政府中心节点与各单位分支节点之间的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传输与交换,确保县区政府与各单位网络的互联互通。在网络内部根据业务要求合理划分安全域,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对网络的边界实行严格控制,确保网络及网上应用系统的安全。

2.2 建设原则

1)开放性;

2)安全性;

3)先进性;

4)健壮性;

5)可靠性;

6)容错性;

7)高效率;

8)易维护性。

2.3 技术要求

1)符合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标准;

2)符合国家保密委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要求;

3)满足政务工作所需的网络传输和业务处理功能的需求;

4)具有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可靠的信息处理安全技术手段;

5)网络边界封闭,具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6)网络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有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能力;

7)网络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能保障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8)网络具有易管理、易控制的特性。

3 主机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3.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的主机选型通常会从应用系统的基本需求、服务器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服务器的性能必须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如海量数据的高速存取、对事务要求的快速响应、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其次,考虑服务器的基本指标,如结构、CPU、内存、缓存、通道、磁盘、接口、操作系统、实用软件。因此,电子政务平台主机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稳定运行:电子政务平台上线后,将成为县区级政府办公的主要支撑系统,这就要求平台必须稳定运行。主机系统作为整个平台的核心,稳定运行更是首要的需求。

2)高效运行:主机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及时处理来自平台中不同用户的请求,以保证平台具有可用性。主机系统必须配备功能强大的CPU、高速通道、较大内存和缓存。

3)安全运行:安全运行是主机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主机系统的安全涉及到物理设备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

3.2 技术要求

1)主机设备是系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7 x 24小时连续运行,要求采用主流厂商的主流机型,支持多处理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2)无单点故障(电源,风扇,CPU,网卡,硬盘等)。

3)要求可组成双机或多机高可用群集(Cluster)系统。组成高可用群集时,当其中一台主机发生故障时,可将其上的应用自动地切换到其他正常主机上,待故障主机修复后再切换回原主机。

4)多机群集系统中的每个主机都应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配置的情况运行相同或者不同的应用(或应用模块),以保证主机资源的充分利用。

5)主机设备的配置应能承受高峰期的负荷变化(高峰期的1小时内所需处理能力为每天所需处理能力的1/8)。

6)主机的处理能力要求满足所有业务应用和一定用户规模的需求,而且需考虑全部系统的开销及应用切换时性能余量。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至少20%的性能冗余。

7)内存容量的配置要考虑到主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内存利用率不应大于70%,保证系统在业务高峰时仍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8)主机的硬盘、网络接口、网络连接及电源均应考虑足够的冗余。

9)支持电源、I/O设备、存储设备的热插拔。

10)主机系统设备应具有适当的扩充能力,包括CPU的扩充、内存容量的扩充及I/O能力的扩充等;并可支持CPU模块的升级和群集内节点数的平滑扩充。

3.3 选型依据

1)比较同类型项目的服务器选型。

2)将真实需求与基准测试程序结合。

3)将设定需求与基准测试程序结合。

4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4.1 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平台是一项具有相当规模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应用系统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系统:

1)电子政务网:包括覆盖县区各单位及乡镇所有党政机关的政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

2)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支撑系统:包括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杀病毒软件等。

3)电子身份认证(CA)和电子签章系统:包括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的租用、电子签章系统等。

4)基础软件系统:包括网络版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中间件系统等。

5)政务公文和信息交换应用软件系统。

6)政务公文和信息交换系统应用支撑数据库系统:包括人员数据库、法规数据库、公文和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备份系统等。

7)电子邮件系统:连接内、外的电子邮件系统。

8)电子政务外网机房等辅助配套系统:包括供电设施、机柜机架等。

4.2 建设原则

1)安全性;

2)准确性;

3)系统可靠性;

4)可伸缩性;

5)可扩展性;

6)实用易用性;

7)可管理易维护性;

8)集成性;

9)先进性;

10)成熟性。

4.3 技术要求

1)系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2)系统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系统采用多层应用结构体系。

4)系统提供对HTTP、HTTPS、SMTP、VPN、Mobile、语音、传真、SMS等接入模式的支持。

5)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

6)系统具有分布式事务功能。

7)系统支持消息服务。

8)系统采用组件化开发。

9)系统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0)系统支持集群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5 安全体系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5.1 需求分析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系统,有重要的业务应用和关键的数据服务器,以及全县区电子政务网和各级系统的局域网等。为了全面满足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需求,必须使用可靠的安全机制与安全技术及管理,同时,必须使用多种安全服务来满足。因此,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运行体系、安全技术体系三部分内容。

5.2 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标准化;

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5)等级性原则;

6)动态发展原则;

7)易操作性原则。

5.3 技术要求

5.3.1 安全管理体系

1)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2)广泛开展的信息安全教育。

3)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制定安全事件记录分析总结制度。

5)内部员工严格的管理制度。

6)密级管理。

7)专业、充足的技术人员。

8)快速故障恢复机制,制订业务应急计划。

9)严格的保安制度。

10)必备的物理和环境条件。

5.3.2 安全运行体系

1)划分合适的安全区域,并且在不同的安全区域之间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把重要的服务器放置于保护最严密的位置。

3)物理设备是品牌产品,要求质量高,可靠性、容错性强。

4)物理设备和数据资产要有异地备份,特别是重要运作数据要实行双机实时热备份。

5)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要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充足的容量,重要业务数据的存储采用只读式数据记录设备。

6)确保所有服务器运行的操作系统安装了最新补丁或者修正程序。

7)确保所有应用系统的安全配置。

8)实施所有路由器、交换机的安全配置,并指定专门的管理员进行维护管理。

9)定期检查局域网网络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所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10)定期对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专业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防止主机和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出现技术故障。

11)实时监视网络当前的连接状态,以便在出现意外连接失败故障时能快速反应,恢复业务正常运营状态。

12)检测违反安全策略的违规行为。

13)使用最新版的正版软件。

14)对系统或网络软件的漏洞定期扫描和修补。

15)运作微机的安全保护,如密码屏幕保护,超时键盘锁定等。

16)要有运行值班制度,作好事故登记和汇报工作,同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17)加强数据库服务器的日志管理。

18)加强口令管理,以增强口令强度,防止口令泄露。

19)应采取措施能够发现由于内部人员的未知行为而造成的信息泄露和破坏。

20)当设备再次启用时,或者网络设备发生变更时,要重新确定设备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5.3.3 安全技术体系

1)访问控制技术;

2)入侵检测技术;

3)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4)漏洞扫描技术;

5)安全审计技术;

需求曲线范文3

同时,公司年产1500 万平方米聚氨酯保温板项目第二条生产线已于2013 年3月投产,形成了750 万平方米产能;5月28日,公司公告称,年产6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硬泡聚醚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需求拉动与产能释放,公司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值得关注。

聚氨酯保温板迎来发展良机

在2011年以前,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等发生了伤亡很大的火灾,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此,公安部消防总局在2011年3月了65号文件,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此文件使聚氨酯行业的很多公司受到了部分限制,业绩也明显下滑。

2012 年12 月,公安部消防总局文件取消65 号文件,使聚氨酯保温板材行业“重获自由”,需求空间再度打开。相比较EPS、XPS 等有机材料而言,聚氨酯保温板材性价比最高。此外,今年10月1日起执行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有望阻止聚苯乙烯板和劣质聚氛醋板获得B1资格,为聚氨酯保温板材“让出”了市场份额。

6月18日-19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聚氨酯制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结构技术交流推广会议。会议传来的信息显示,在欧美国家,50%的建筑保温材料使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尤其是加拿大,聚氨酯用于建筑保温材料已占到有机保温材料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我国聚氨酯在建筑保温领域中的应用率仅为10%。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聚氨酯在建筑保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率将达50%左右。

产能将大幅释放

公司产品为硬泡聚醚、异丙醇为核心,太阳能EVA封装胶膜为辅。2012 年,公司实现硬泡聚醚销量超过9 万吨,异丙醇胺销量超过3.2 万吨。据了解,公司年产1500 万平方米聚氨酯保温板项目第二条生产线已于2013 年3月投产,形成了750 万平方米产能;5月28日,公司公告称,年产6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硬泡聚醚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照此来看,目前公司硬泡聚醚年产能达到15万吨以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对于太阳能EVA封装胶膜,公司8月27日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表示, EVA封装胶膜产能为1200万平方米/年,因太阳能市场受反倾销等影响,持续低迷,为规避风险,公司没有规模化生产,今年上半年,公司尝试生产少量产品并销售,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后续产能。

聚氨酯行业由于准入门槛不高,使得行业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有数据显示,行业内80%以上的企业为日产量100立方米以内的企业,14%日产量介于100立方米到200立方米之间,日产500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只占到1%~2%。那么,公司产能大幅提升既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又能够加强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意义十分重大。

上半年业绩明显回升

过去三年,红宝丽的业绩一直在低位徘徊。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3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77%、-16.31%、2.26%、18.83%。正因为如此,当同行业竞争对手联创节能的股价节节攀升时,公司的股价依然无人问津。

但2013年或许将是公司业绩的拐点之年。7月30日,公司业绩快报称,201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54.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4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49%。从营业收入指标来看,公司同期22.30%的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对于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公司表示,公司收到假票据6896万元,并相应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当期业绩的影响幅度预计为1500万元至6244.50万元。公司同时表示,已经向南京市高淳公安部门报案,上年同期下降87.49%。随着案情的变化,不排除实际损失会低于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额。

换言之,如果没有出现巨额假票据这一意外事件,公司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左右,与公司在一季报中预测上半年增长10%—30%一致。

具有技术优势与服务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于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中心于2005年被江苏省经贸委认定为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聚氛醋原料及高阻燃保温板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每年均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问世。同时,公司的技术服务始终围绕客户进行,尽量满足客户的诉求,对主要客户,公司会派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积累了较好的口碑。

需求曲线范文4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的战略,把主攻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工业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区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增长点所在、推动力所在,是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放度的有效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平台。但随着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的确立,引进项目逐年增多,工业区的要素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顺应形势,强化工业区的功能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龙游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根据开发区现有招商企业开工、建设、投产进度和招商趋势,综合开发区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情况,对今后二年的要素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加强工业区建设的初步设想。一、工业区现状

1、企业要素需求

(1)用工需求。工业区现有投产企业10家,职工1235人;预计到20__年底新增投产企业13家,职工需求总数5000人左右;20__年底投产企业总数27家,职工需求总数8000人左右。

(2)用水需求。20__年,投产企业用水量119万吨;预计20__年底投产企业日用水量1万吨左右,20__年底将达1.5万吨左右。

(3)用电需求。到20__年底,装机容量1.3万千伏·安,投产企业用电量2300万千瓦时;预计20__年底装机容量2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4500万千瓦时左右;20__年底装机容量2.5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6000万千瓦时左右。

2、工业区要素承载能力

(1)用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县已由劳务输出地向劳务输入转变,劳动力优势已不复存在,企业用工基本上以外地引进为主,招工难是我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的普遍现象。开发区企业到20__年底将新增6800名职工,如何帮助企业突破招工瓶颈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用水。开发区已完成了工业、生活供水管网及日供应2.5万吨工业水厂建设,并正常投入供水,能满足20__年底企业日用水量1.5万吨左右的需求。

(3)用电。现有企业线路由城北变电所接入,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多,35千伏城北变电所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区综合配套设施

(1)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无专门的公交线路,职工上班、进城只能依赖自备交通工具或现有农村线路营运车辆。

(2)治安。开发区外地职工多,人员复杂,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对外来职工情况不了解,管理难度大。

(3)生活设施。开发区职工吃、住、娱乐、购物等生活设施还未配套,职工住宿只能分散在当地百姓家,业余生活单调,既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更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

(4)公益设施。开发区路灯未投入使用,夜班职工上下班安全得不到保障;医院、学校等设施不配套,给职工就医、子女入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方面

(1)开发区亮化工程。开发区已完成了五纵八横道路中粒层沥青面的浇筑,铺设长度近23公里,但路灯设施建设未跟上,开发区夜晚漆黑一片,给企业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2)变电所建设。35千伏的城北变电所已达满负荷,不能再满足后续投产企业的需要;而且由城北接入企业供电线路过长,投入成本高。开发区建设110千伏变电所既可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也可满足日益增多的投产企业的需求。

2、综合配套设施方面

(1)公共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已有1200多职工,到年底将增至5000人左右,没有专门的公交车,职工上下班极为不便,交通问题给职工生活、企业招工、生产都带来较大影响。

(2)区内治安。开发区从外地引进职工多,如浙昕钻饰90以上是外地职工,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外地职工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大,暂住人口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管理;由于区内无治安管理单位,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3)污水处理。特种纸是龙游经济开发区规划的一大产业,环境保护对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开发区现有造纸企业污水经排污管网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这一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要加快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工业区企业污水出路问题。

3、职能部门服务方面

(1)企业用工。招工难已成为入区企业的共性问题,有关部门应将破解招工难题作为服务企业的当务之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企业招工难题得以缓和。同时引智和培育并举提高劳动者质量,在制定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时,优先考虑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与职业技能教育联合,实施特色学校工程,提高劳动者质量。

(2)项目审批。去年工业服务月以来,项目审批一改过去的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办事时限压缩了35左右。但有的职能部门服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审 批过程中急事急办做得不到位,影响了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3)302国道收费站问题。开发区企业的煤、原材料、产品进出均需通过320国道收费站,过多的过路费使企业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加重了企业负担。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工业区经济主战场的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创新思路,深挖潜力,在转变职能和资源整合上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开发区繁荣工程,加快构筑环境更加优越、条件更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一)职能转变

1、转变部门职能,强化责任机制。

(1)公交车。加强引导,促进交通部门适时起动开发区公交线路,以方便职工上下班为主要目的,安排车辆班次。

(2)收费站。开辟开发区企业运输绿色通道,通过对企业原材物料及产品运输量的调研,确定每家企业免费通行车辆数,及时发放免费通行证。

(3)治安管理。建议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或由派出所向开发区派出驻勤点,增强开发区治安管理力度。经常性开展开发区及周边治安要素调查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区治安防控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偷盗企业财物、阻挠建设施工等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遏制、減少案件的发生,保障工业区建设顺利进行。

2、整合部门力量,推进开发区建设。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向开发区倾斜。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区建设速度慢的很大因素是投入不足,纯靠县财政的资金是有限的。政府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筹措信贷资金,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筹资。二是加强项目包装,争取上级支持。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政府要加以引导,尽可能将优势引向开发区。如电力线路建设,加以包装,争取列入农网或城网改造项目;道路网络建设争取列入交通部门的改造项目;浙西渡假村可争取列入水利部门的改造项目,等等,以上级的政策支持推动开发区的建设,降低开发区自身投入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二)繁荣开发区工程

1、政府推动。将原模环、士元和兰塘三个乡的办公楼转让,统筹规划,联合建造模环乡和开发区办公大楼,提高资源利用率。

2、部门配合。公安部门应将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既有利于解决茗皇公司与派出所的用地纠纷,有利于开发区的治安管理。电信、移动、广电、交通、电力等部门也应加强与开发区的沟通,加快开发区配套工程建设,促进开发区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强开发区吸聚能力。

需求曲线范文5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社区店需求量;灰色预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100

1 引 言

未来十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将快速升级,人均直接食用的口粮将略有减少,对生鲜蔬果产品需求会略有提高。在动物蛋白消费方面,全国肉、蛋、奶等人均消费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粮食统计局截至2014年的统计估算,全国人均食用农产品的未来增长空间分别为:食用油16%,猪肉35%,牛羊肉59%,家禽55%,禽蛋50%,鲜奶93%,水产品75%,蔬菜26%,瓜果80%,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非常大,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1]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以北京物资学院附近的A社区为例,天赐一期居民总人数约为2000人。

表1是近6年社区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趋势。

表1 A社区生鲜农产品年消费量(单位:万吨)

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蔬果7-197-447-848-789-911-02

数据来源:A生鲜农产品社区店全年采购报表。

2 社区生鲜农产品消费量预测

2-1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基本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少量数据进行建模,其建模核心思想是直接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对应的微分方程来建立抽象系统的发展变化动态模型,即Grey Dynamic Model,简称GM模型。[2] [4]GM(1,1)模型也被称为单序列一阶线性动态模型,是GM模型中计算最简单也是运用最广的模型。

GM(1,1)反映了一个变量对时间的一阶微分函数,其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SX(]dx(1)[]dt[SX)]+ax(1)=u(1)

式中x(1)为经过一次累加生成的数列;t为时间;a, u 为待估参数:a为发展灰数; u为内生控制灰数。

(1)建立一次累加生成数列,设原始数列为:

x(0)={x(0)(1), x(0)(2), x(0)(3), …, x(0)(n)},i=1, 2, …, n(2)

按下述方法做一次累加,得到灰化生成数据列x(1)(i)(n为样本空间):

x(1)(i)=[DD(]i[]m=1[DD)]x(0)(m) i=1, 2, 3,…, n(3)

构造累加矩阵B与常数项向量yn,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a、u:

B=[JB([][HL(2:1,Z]-[SX(]1[]2[SX)][x(1)(1)+x(1)(2)][]1

-[SX(]1[]2[SX)][x(1)(2)+x(1)(3)][]1

[]

-[SX(]1[]2[SX)][x(1)(n-1)+x(1)(n)][]1[HL)][JB)]](4)

yn=[x(0)(2), x(0)(3), …, x(0)(n)]T

根据上式求得待辨识参数a、u, [AKa^]=[JB([]a

u[JB)]]=(BTB)-1BTyn

(2)求解GM(1,1)模型,得到[AKx^](1)的灰色预测模型:

[AKx^](1)(i+1)=(x(0)(1)-[SX(]u[]a[SX)])e-ai+[SX(]u[]a[SX)](5)

将[AKx^](1)做一次累减还原得到GM(1,1)预测模型:

[JB({][AKx^](0)(1)=[AKx^](1)(1)

[AKx^](0)(i)=[AKx^](1)(i)-[AKx^](1)(i-1), i=2, 3, …, n[JB)](6)

(3)检验模型精度:

模型根据原始数据建立以后必须进行精度检验,只有通过检验的模型才能进行需求预测。为确保预测的精度,本文中采取后验差检验方法对预测值进行检验。

首先计算原始数列x(0)(i)的均方差S0,其中[AKx-](0)为原始数列均值,即得:

[AKx-](0)=[SX(]1[]n[SX)][DD(]n[]i=1[DD)]x(0)(i), S0=[KF(][SX(]S20[]n-1[SX)][KF)], S20=[DD(]n[]i=1[DD)][x(0)(i)-[AKx-](0)]2

然后根据上式计算残差数列,其表达式为:ε(0)(i)=x(0)(i)-[AKx^](0)(i), 其中残差均值为[AKε-](0),计算得出残差数列的均方差S1:

[AKε-](0)=[SX(]1[]n[SX)][DD(]n[]i=1[DD)]ε(0)(i),S1=[KF(][SX(]S21[]n-1[SX)][KF)],S21=[DD(]n[]i=1[DD)][ε(0)(i)-[AKε-](0)]2

由此可计算出方差比:c=[SX(]S1[]S0[SX)],其中小误差概率: p={[JB(|]ε(0)(i)-[AKε-](0)[JB)|]

方差比C和小误差概率P是后验差检验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指标,方差比C越小,表明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发生值之差的离散程度越小,所建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也就越高,如表2所示。定义:模型精度级别=Max{P的级别,C的级别}。

表2 模型预测精度等级划分表

小误差概率P值方差比C值预测精度等级

>0-95

>0-80

>0-70

≤0-7≥0-65不合格

(4)如果检验合格,则可以运用模型进行需求预测:

将[AKx^](0)(n+1)=[AKx^](1)(n+1)-[AKx^](1)(n), [AKx^](0)(n+2)=[AKx^](1)(n+2)-[AKx^](1)(n+1)…作为x(0)(n+1), x(0)(n+2), …的预测值。

2-2 社区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根据表1数据可知天赐良缘社区居民6年的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

(1)利用MATLAB 7-1软件编程求得生鲜农产品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3]

原始数据为:x(0)={x(0)(1), x(0)(2), …, x(0)(6)}={7-19, 7-44, 7-84,8-78, 9-9,11-02},由式(3)得一次累加数据列:x(1)={x(1)(1), x(1)(2), …, x(1)(6)}={7-19, 14-63, 22-47, 31-25, 41-15, 52-17},由式(4)得B=[JB([][HZ(]-10-91

-18-55

-26-86

-36-20

-46-66[HZ)] 1

1

1

1

1[HZ)][JB)]], yn=[JB([][HL(1]7-44

7-84

8-78

9-9

11-02[HL)][JB)]], BTB=[JB([][HL(2]4672-1858[]-139-18

-139-18[]5[HL)][JB)]], (BTB)-1=[JB([][HL(2]0-001253[]0-03488

0-034883[]1-17102[HL)][JB)]]

因此可得:BTyn=[JB([][HL(1]-1335-0064

44-98[HL)][JB)]],[AKa^]=[JB([]a

u[JB)]]=(BTB)-1BTyn=[JB([][HL(1]-0-10394349

6-102783846[HL)][JB)]],[SX(]u[]a[SX)]=-58-71252,得到A社区店生鲜农产品的预测模型为:[AKx^](1)(i+1)=65-90252e0-10394349i-58-71252。

(2)对预测模型进行后验差检验

由[AKx-](0)=[SX(]1[]n[SX)][DD(]n[]i=1[DD)]x(0)(i)=8-695可求得S20=[DD(]n[]i=1[DD)][x(0)(i)-[AKx-](0)]2,S0=[KF(][SX(]S20[]n-1[SX)][KF)]=1-4139。

计算残差数列ε(0)=x(0)(i)-[AKx^](0)(i)的均方差S1,如表3为残差值:

表3 残差值

序列原始值预测值残差相对误差(%)

17-197-1900

27-447-218810-221192-97298

37-848-00955-0-16955-2-16263

48-788-88689-0-10689-1-21743

59-99-860350-039650-40051

611-0210-940420-079580-72214

由残差数列得[AKε-](0)=[SX(]1[]6[SX)][DD(]6[]i=1[DD)]ε(0)(i)=0-01066,S21=[DD(]n[]i=1[DD)][ε(0)(i)-[AKε-](0)]2,S1=[KF(][SX(]S21[]6-1[SX)][KF)]=0-1272。

方差比 c=[SX(]S1[]S0[SX)]=0-08996,由小误差概率公式计算得:|ε(0)(1)-[AKε-](0)|=0-01066,|ε(0)(2)-[AKε-](0)|=0-21053,|ε(0)(3)-[AKε-](0)|=0-18021,|ε(0)(4)-[AKε-](0)|=0-11755,|ε(0)(5)-[AKε-](0)|=0-02899,|ε(0)(6)-[AKε-](0)|=0-06892。

后验差检验c=0-08996, p=1, 预测精度等级为优。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2014年和2015年A社区店生鲜农产品消费总量分别为:12-13882万吨和13-46847万吨。而2014年的实际值为12-11039万吨,预测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符合要求。

(3)导出MATLAB里的预测图,得到2008―2016年A社区店生鲜农产品消费量的预测值,如下图所示:A社区店生鲜农产品消费量的预测趋势

3 结 论

本文利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北京市通州区A社区店生鲜农产品消费预测量的GM(1,1)模型。经检验得出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预测结果接近真实值,可以为北京市其他社区发展生鲜农产品社区店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秦中春-中国未来十年农产品消费增长预测[J].农业工程技术,2013(7):40-43-

[2]张诚,周安,张志坚-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物流低碳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6):89-91-

需求曲线范文6

关键词: 儿童保健 现状 需求 模式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保健工作应该始终贯穿其中,在儿童发育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中,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的儿童保健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称称量量以及打预防针等简单工作,而成为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年轻边缘性学科。

  然而我们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很好的对下一代进行儿童保健服务,不利于当地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并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儿童保健的需求程度,从而为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方法

  1.1 目前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调查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汾阳市各级医院、卫生所、社区服务站,依据医院等级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为完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农村、城镇及市区抽取0~14 岁儿童家长各300 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 软件包进行统计,配对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 检验、秩和检验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现状介绍

2.1.1 调查范围

17 个行政村、4 个居委会,0~14 岁儿童家长300 人,7 岁以下儿童3075 名,其中常住人口2563名,流动儿童512 名。1 家三级医院,2 家二级医院,2 个镇卫生所,17 个村卫生所,4 个社区服务部,5 所托幼机构。

2.1.2 儿童保健队伍结构

三级医院保健医生2 名,二级医院保健医生2名,镇级儿童保健医生2 名,村级儿童保健兼职医生55 名,中专文化11 名,初中文化44 名,儿童保健医生平均年龄为48.5 岁。

2.1.3 儿童保健经费来源

村级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来源一直由镇级财政部门代收,按照每人每年0.8 或0.9 元收取,全镇大约每年收取7 万元左右,下发给每位村级儿童保健医生每人每年不到15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