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美短篇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1
还记得那是我小的时候,家里总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长篇的小说,还有短篇的散文,经典的文学名着,外国的美文,优美的童话故事和充满神韵的唐诗宋词,虽然我当时还不懂这些,但却会常常把这些书翻来复去的看,终于,渐渐长大了,有些书我也能看懂了,就这样我的阅读水平也越来越丰富,那些经典的名着也让我的作文语言丰富起来。那时,因为书中的精美语言吸引着我,我也开始爱上了写作。
作文,它可以说是我多彩童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爱作文,不仅因为它可以带给我创作成功那一刻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知识。现在,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优点,能够让我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让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与缺点,让我能够优美的词句来弥补我的过失。因此,我爱作文,因为它可以使我更优秀。
那时,我喜欢把心事写在纸上,后来就形成了习惯,慢慢的也就爱上了写作。后来越写越疯狂,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管怎样我都要写。刚开始写日记,后来写小说,再后来写议论文,它已经成为我的生活。
生命的存在,本就是空白,会因为某一人、某一物、某一事,而变得多姿多彩,从而达到生命的价值。我想,我的生活因写作而变得多姿多彩。
而人生的真谛恰恰就是快乐、充实、活得自在。生命因快乐而精彩,而我快乐的源泉恰恰就是写作!
生命之花的绽放,在于有一颗坦诚的心,我把自己毫无遮露的展现给了写作,我对它坦诚,毫无隐藏,所以我的生命之花绽放。
守护,守护自己心目中的一方绿洲,一方希望,前方没有路,我便展翅飞翔,在天空自由翱翔;期待,期待干涸的心灵会有细雨的浇灌,那时心灵便是一片沃土,生命必会丰收。生命中注定要选择守护与祈福,选择一方绿地,作为梦的所在,我把写作放在那里!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2
归省xǐng
踱duó步
怠dài慢
絮叨xù dāo
潺潺 chán chán
凫fú水
不惮dàn
撺掇cuān duo
皎jiǎo洁
屹yì立
茶峒dòng
踊跃yǒng yuè
干燥zào
擂léi鼓
泅qiú水
蘸zhàn酒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鬏jiū
阖hé家
烙lào印
簸箕bò ji
澄chénɡ清
疙瘩ɡē da
抠kōu
晾晒
黄晕yùn
酝酿yùn niànɡ
蓑suō衣
抖擞sǒu
葱茏lóng
黛dài色
贮zhù藏
迸bèng发
遗憾hàn
磅礴 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苦涩sè
髻jì
镶xiānɡ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不识好歹
呐喊助威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邪魔鬼祟
念念有词
七嘴八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繁花嫩叶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
蓬蓬勃发
闲情逸致
宛转嘹亮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奇书,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富于变化,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广泛,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其作品《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2.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3.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以疾也 (古义:不如;今义:不因或不靠)
4.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消失)
5.重点字词
略无(完全没有) 飞漱(飞泻冲荡) 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确实很多) 涧肃(山涧寂静) 属引(连续不断,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影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草色清新、柔嫩,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兼摄远近之景,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
写雨,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3
关键词: 孙犁 抗战短篇小说 主流文学 貌离神合
1938年春,孙犁毅然辞去安逸的教书职业,积极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的小说,呼唤民众,鼓舞斗志。当时解放区主流文学大都追求文学的政治效应,崇尚力量(暴力)、冲突(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叙事,通过塑造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来凸显人民群众和革命者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史诗性的“宏大叙事”艺术结构来反映这一“伟大的时代”。同样是描写,同样是反映时代的风云,孙犁的作品却表现出与解放区主流文学迥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一、外部形态上对主流文学的背离
(一)切入历史的独特视角和叙述历史的独特方式
孙犁的抗战小说并不特意追求史诗性的所谓宏大叙事,也不刻意塑造英雄人物,更不追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抗日背景下普通的劳动人民,描写的也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平凡故事。如《荷花淀》中水生夫妻的话别;《邢兰》中“拼命三郎”邢兰为“我”点火取暖、晚上巡逻;《山地回忆》中妞儿为“我”做袜子御寒;《浇园》中香菊和二菊姐妹精心护理伤员;《红棉袄》中言语不多的小姑娘脱袄为战士御寒;《瓜的故事》中爽朗凌厉的马金霞献瓜为战士解渴;《吴召儿》中吴召儿为子弟兵带路……这里既没有惊心动魄的重大斗争和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一切都显得是那样从容自然,那样单纯简朴,那样平易近人,然而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和事件,又是那样真实地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与抗战时代的风云变幻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二)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孙犁的抗战小说很少正面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流血与牺牲,“战争”、“革命”在他笔下常常是作为“时代”的具体背景而存在的。他总是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战争背景下劳动人民(尤其是青年妇女)内心世界的挖掘上,用诗意的笔触去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发掘人物身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这一点,小说《荷花淀》表现得最为充分。通常被作为中心事件的战斗场景只有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三言两语之间便如同神话一般结束了战斗。而大量篇幅都用来表现水生媳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夫妻话别”片断描写细节为例: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从感情上讲,她不想让丈夫离开,但理智上又觉得应该理解支持他。这种复杂心情又不能让丈夫发现,带着几分不安上战场,于是,她迅速把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下,以平衡自己的情绪,掩饰内心的震撼。一个温柔体贴、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三)对美善的极度张扬和对丑恶的有意忽略
孙犁是一个喜欢和美做伴的作家,他曾说过:“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我也不愿回忆它。”他的抗战小说正是这种极致的真善美的表现。他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1]因此他的抗战小说文本中没有正面的丑恶,也有意回避了战争生活的悲惨与凄凉、苦难与艰辛,展现的都是些美好的向上的胜利的战斗生活场面。
……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硝烟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2]
《荷花淀》中这场简短的战斗描写多么富有浪漫、优美的色调,没有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只是欢快、轻松的诗意。
为了表现极致的美与善,孙犁对丑和恶做了有意的忽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3]为此他在创作中对生活素材作了独特的处理——即将生活原型中不如意的、甚至是令他痛苦的事予以美化,使它们变得美好而乐观。例如,历来被作为美与善的赞歌的《山地回忆》,其故事原型其实是一个与小说故事完全不同的、只有怨艾而没有友爱,只有争吵而没有和解的事件,但作者在写作时对它进行了很大的改造,淘洗了生活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而赋予它以真诚的“爱人”和歌赞之心。[4]
(四)独特的话语方式——诗化的语言
孙犁的小说在绘景、状物、叙事、对话等方面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即渗透了抒情意味的诗化的小说语言,这使得他的小说优美如诗、鲜明如画、悠扬如歌,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被人称为“诗体小说”。他的很多优秀作品都可以作为散文诗或抒情诗来读的。《荷花淀》中水生妻子月下编席场面的描写,就是一段优美动听的散文诗: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5]
这一段描写融入了作者诗人般的情怀,洁白的地、洁白的云、银白的淀水、透明的薄雾,月光、水色、清风、荷香,连同那个不知在雪地上还是在云彩上的女人交融于洁白的世界,浑然一体,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白洋淀风景画,贮满浓郁的诗意。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读;形象化;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34-01
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经过多位语文专家学者精选出来的经典名作,所以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的情感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能够通过教师的正确而规范的引导充分感悟到文本中作者和文本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体现的文学价值,并且在心灵深处发生共鸣,所以教师的语文导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进入角色,深入体味文本的文学形象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做到使语文导读形象化,即指导教师在导读课文,尤其是导读文学作品时,要使作形象化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沉、细腻、充沛的情感,并伴之以必要而恰如其分的手势,不论讲读,还是描述、解答,都应该尽量注意做到有声有色,切忌呆板而毫无表情地照本宣科,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一、导读诗歌时应着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从《诗经》以来,中国的古代文人向来有“诗言志”的传统,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导读诗歌时,除了向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哲理、意境以及艺术手法的介绍、议论、分析外,教师还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表情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以让学生尽可能地达到朗读成诵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导读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把主要时间用在教师一遍一遍有表情地范读,学生一遍一遍有表情地朗读训练上,教师要随时纠正指导学生朗诵时的语调、节奏、快慢、停顿,感情,时而齐读,时而分组读,时而指名朗读。通过反复吟诵,使学生读出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以及作者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
二、导读小说时应以朗读复述课文为基础
小说来自于民间的市井文化,所以小说的通俗化,使每个人几乎都能很容易地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但也容易导致读者思维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小说时,能够达到深层次理解的目的,而不只是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肤浅的的泛读层次,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导读小说时,应以朗读复述课文为基础,有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了解熟悉故事情节,形象刻画、环境描写。随之边读边引导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整个小说的艺术构思和语言特征。最后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最优美、最精彩的段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读成诵。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果教师为学生导读一些情节比较复杂的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节选时,最好由教师先介绍整个小说情节大意或梗概,理清线索脉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很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指定部分篇目、回合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如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印象中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两者是否相同
第二个问题,《三国演义》中刘备却处处流泪,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眼泪”?
第三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运筹帷幄,谋略过人,但你相信他真懂得五丈原禳星,七星台祭风吗?
三、导读戏剧时应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剧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导读戏剧时,要注意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是教师导读前所设置的导语,应比较详细地为学生介绍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整部戏剧故事梗概,尤其是多幕剧节选更应该如此;二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剧本,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表演(也可以分组扮演角色),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全部都能进入戏剧所表达的感情;三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评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主旨。因此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戏剧作者所营造的戏剧氛围中,使学生觉得不是在读戏剧,而且在听戏、看戏、评戏或身临其境地演戏。
四、导读散文时必须表达充沛的情感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5
一
一个作家能够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并由自己的作品风格而形成一个流派,我们就必须来探讨一下他的创作风格。追求散文的结构,营造诗歌般的意境,这正是孙犁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孙犁的小说跳出了传统小说那种“开端――发展――――结局”的模式,而喜欢用散文之道来构筑小说。他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不刻意雕凿,而是运用中国写意画的技巧:“只求神似,不求形肖”。他把散文和小说密切联系在一起,小说的风格特色有许多地方与散文相通,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结构上。孙犁关于掘取生活中值得回忆的片段或是有审美价值的日常琐事,着力于细节、场面的组合与描写;在构思上不求离奇巧合,取法自然,往往随笔成文而无雕琢之嫌。《荷花淀》中,作者开篇写水生嫂深夜等夫,然后作者以此为起点,围绕这一对夫妻。写了夫妻话别、女人探夫、中途遇事及淀中伏击战等场面。单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生活小事,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并且作者在处理他们的关系时,各个层次之间也好似不太紧凑。但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正是作者安排结构的巧妙所以。他正是用这些貌似凌乱的材料表现了一个统一的主题:根据地妇女那种“爱夫恨敌”的精神,大处着眼,即爱国主义精神。作者用一根主线串起了整篇小说,真正地做了“形散神聚”,在散文化的叙述中,人物形象灵魂自然闪现,明快而流畅,丝毫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凝滞。
二、这种散文化的结构与作者旨在表现生活中“美的极臻”的审美思想结合,必然给小说带来诗歌般的意境和浪漫的气息、传奇的色彩。人们把孙犁的小说称为“诗体小说”,把他称为一个诗人,这种特色在孙犁小说的景物描写上最为突出。
《荷花淀》讲述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战争无疑是残酷的,甚至是充满了血腥气的,但是我们在这篇小说中却看不到残垣断壁硝烟战火,更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只是明月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一切都是如此的清新,明朗,美丽,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荷花淀》开头对水生嫂月夜编席的描绘,洋溢着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作者写道:“月亮升起来,院子里清爽得很。”“这个女人编着席,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有了一大片,她像是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是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在这一段文字中,“皎洁的明月,清爽的小院,洁白的席子,透明的薄雾”,几处美妙的景物描写将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的那种独有的朴素、清新、宁静的风韵渲染着如诗如画。作者用寥寥几笔就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饱含着诗情画意的风景画,同时也是风俗画。这一段景物描写,本身就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散文诗,就是一曲情意酣畅的田园交响乐,就是一幅意境清幽的水彩画,已是有口皆碑的著名段落。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它使读者更深刻、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同时也就自然地理解了水生嫂对丈夫支持的原因:美丽的家园不容强盗来侵犯,要想保卫家乡,就必须拿起枪,赶走鬼子,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他们并不把残酷的战争视为畏途,他们随时随地都感受到家乡的美,生活的美;他们时刻都充满必胜的信念。作者不想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想通过展现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从而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作者的意图通过景物描写而得以实现。再如妇女们探夫不成归来的一段同样富于情趣。这是在写战争,是写期间白洋淀地方武装部队打的一场伏击战,却写得优美,有声有色。荷花突然变成了人,变成了女人们的心上人,他们打垮了敌人,救了她们的命,真有些传奇色彩。打完了仗,水生还拍打着追赶一盒飘在水面上的饼干。仗打得多么漂亮,战士们的心情多么愉快。当然,这样的战争场面是被充分浪漫化了的,乍看好像不很真实,但是,透过这么一幅战争图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冀中军民那种坚定乐观的精神,那种用艰苦的战斗赢来的欢乐。这一切又是真实感人的。
孙犁的这种诗意的柔情与浪漫的气息揉合在一起,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他的浪漫主义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他笔下优美动人的形象,温馨飘逸的意境是反复提炼生活的结晶。他从生活出发,选择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色彩和人物精神面貌的日常生活场面和生活细节,使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能生动、逼真地符合生活形态本身的实际,因而读者也就产生了一种如在现实生活中那样的感觉。因此,他的这种浪漫主义与大胆夸张想象为特征的浪漫主义不同,表现为一种“平淡隽永”的风格。这样浪漫主义使他的作品常常驻足在生活与诗意、真实与理想、似与不似不同,独具韵味。
二
孙犁不但创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在小说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上也有独到之处。
一、生动传神是孙犁细节描写的一大特色
孙犁在创作时,非常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独特韵味的细节,进行精心打造,力求做到传其神,动人情,让读者在作者精心布置的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文章本身包含的丰富内容与激情。在《荷花淀》中,为了表现水生嫂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运用了不少经过作者严格选择提炼的生活细节。开头部分写女人在小院里织苇席,淀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暗示夜已经深了;但是“大门还没有关”,这说明了女人并非单纯地编席,而是在等待自己的丈夫。水生回来之后,她望着丈夫的脸,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有些气喘,几句问话之后,“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这两个细节,不仅体现了女人的细心,也体现了她性格的机警。这位贤惠,聪明的妻子,已从丈夫的神态联想到丈夫的干部身份,进而联想到形势的变化。尤其生动传神的,是下面这几句描写: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实际上是非常细腻的心理活动的反映。女人的手指所以划破,是因为她全神贯注地听着丈夫的话,她手指的震动是因为内心受到突如其来的消息所震动的反映,而“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的动作,含蓄地说明她不愿意把自己依恋丈夫的情绪让丈夫觉察,不愿对他的这次出征有任何一点影响。寥寥几笔,就点出了她识大体明大局的可贵品质。而夫妻离别前“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一悲壮场面的描绘,更足以令人荡气回肠,对丈夫的一句话“不要叫敌人汗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和妻子的流泪,完全的真挚深情的夫妻之爱的流露。
二、用最简洁朴素的对话,表现最多复杂真挚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孙犁语言描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孙犁的对话描写力求做到还原自我,绝不让人产生一丁点的虚伪造作的感觉。他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出于自然,但就是这些纯朴的语言却让读者感到更加亲切自然。“话别”一场,两个主人公的对话就精彩至极。一个没话找话,一个察言观色,一个憨厚纯朴,一个机敏多情。所有这些都是由三言两语的简单对话表现出来。丈夫回来后,水生嫂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但妻子对丈夫特有的那种“关切忧虑”以及知道丈夫为革命而奔忙的自豪之情全部表现出来。当水生考虑怎样委婉地把参军的事告诉妻子时,她马上看出了丈夫的平常,敏感地问了一句:“怎么了,你?”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将一个妻子对丈夫一举一动无比关心的温情突出的表现出来。水生说了原因,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才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些语言更是交织着深沉的复杂感情。她爱丈夫,但她更恨鬼子。她明白丈夫做事的意义,但她又是一个女人,她舍不得丈夫,她需要丈夫在家里做自己的主心骨,要有一个依靠。而且,这一去,说不定就是生离死别,而且家里有老有小,她的责任是重大的。但她还是说了一句:“你总是积极的。”这句话包含了女性特有的双重心理:既是赞扬丈夫的积极,也是因舍不得丈夫而略带怨意。而她毕竟是根据地的女性,明白丈夫做事的意义。况且丈夫也是个好丈夫,能体谅到她的难处,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丈夫总是积极的,自己当然也不能落后,因而她又决心义无反顾地挑起家庭的重担。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海誓山盟,但一个伟大中国女性对丈夫的痴情,对国家的爱,对敌人的恨,自然地融化在一句最朴素的语言中。这一段描写,已将语言的内涵开拓到了一个极致。
三
孙犁的小说正因为具有了以上这几个方面的独特之处,所以他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一、用真情探究人物尤其是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尤其是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淳朴、真挚多情、活泼善良、积极向上的进步青年妇女形象,为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色彩
进步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是孙犁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荷花淀》和《嘱咐》中的水生嫂,《光荣》中的秀梅以及《风云初记》中春儿,无一不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他往往从男女间的爱情,夫妻间的伦理,从家务事情中展现人的灵魂,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变化。在描写时,孙犁多用彩笔,把她们推到阳光照耀之下,荷风吹拂之中,仔细描绘她们平凡而伟大的心地,深刻地挖掘他们美好、纯洁、坚强的性情,并把这一切升华到诗意的境界。《荷花淀》取村于夫妇之间的日常生活,但在那个严酷的战争环境里,所谓日常生活,也无不和战争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儿女情长中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由于孙犁炽热的诚恳,执着的努力,他创作了一系列独具色彩的妇女形象便傲然走进了现代文学画廊,而其中的代表“水生嫂”更成了勤劳淳朴、真挚多情、识大体明大局的中国农村妇女的象征。这也是孙犁为中国文学做出的突出贡献。
二、用简单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完成最细腻生动的描写刻画,也是孙犁在小说创作上的另一成就
孙犁的小说不追求宏伟繁复,而是以质朴单纯为特色。他最善于捕捉生活中最能激励自己的部分,描写与战争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命运。《荷花淀》中水生夫妻“分别团聚,团聚分别”故事,其情节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但这平凡的故事却写出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在民族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表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人民意识的觉醒。孙犁的故事单纯却不乏波澜,《荷花淀》这个单纯的故事就由波澜组成:①夫妇话别,丈夫参军,妻子的心灵受到震动;②探夫遇敌,情况万分危急;③荷花淀伏击战,战斗圆满结束,探夫未成和途中遇敌的矛盾圆满解决。这些波澜使单纯的故事波折起伏,富于趣味,表现了孙犁善于运用从容的态度写风云变幻的斗争场面,具有独特风格。
优美短篇散文范文6
关键词:旧金山来的先生;艺术特色;思想内涵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22-01
一战的爆发加剧了布宁对生命的思索, 1915年创作的《《旧金山来的先生》是这一时期布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既呈现着现实主义的风格,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富商携妻女从美洲去欧洲旅行,拟定了一个极为详细的旅行计划,这个计划囊括了水城威尼斯、浪漫之都巴黎、古老的雅典、异域风情的巴勒斯坦等世界名城。计划可谓完美,然而天不遂人愿,富商在旅途中突然死亡。尸体被装进棺材由原来用来旅行的船只运回美国。
整篇小说构思独特,情节凝练又充满张力。在开篇,作者用大量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富商计划旅行的原因,旅行计划,出行时的天气等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为下文富商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如小说开篇写道“一群鸽子从鸽舍里飞出来,优美地盘旋上升……刹那间它们就变成一团团又白又软的东西,落下来砸在地上……”在这里,鸽子被突然射死的描写预示了之后富商的突然死亡。紧接着,非正常的天气也为后文情节的骤然转折做了铺垫。这些预设的伏笔和铺垫使后文富商的猝死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不会使读者读起来觉得太唐突。
在这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对比。贫与富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光明与黑暗,平静与汹涌,奢华与简陋……这些对比在我们面前展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种大相径庭的生活状况,使得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实质在对比中昭然若揭。
一、是贫与富的对比。在豪华的轮船的上层,富人们尽情享乐:喝咖啡、泡澡、十一点的加餐、下午四点的下午茶、晚上精心打扮后的舞会……这是上层人们的生活的全部。而在轮船的水下部分,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是这样的:“这里烧着几座巨人般的大锅炉,轰隆轰隆地响,它们张开血盆大口,吞食着成堆的煤炭,一些人流着又脏又臭的汗水,的上身被炉火烤得通红,不断把煤炭扔进炉膛……”作者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对比控诉了不公平的社会,表达了对底层劳苦人民的同情。
二、是对“旧金山来的先生”生前和死后所受到的待遇的对比。在生前的旅途中,由于他的富有,他处处受到特殊的待遇,人们尊重他,巴结他,尽心伺候他吃喝。然而在他死后,这种待遇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甚至连他的妻子要求把他抬回自己的房间的要求都遭到了旅馆老板的拒绝。在出发去旅行的途中,他骄傲风光地在上层舱享乐,而在死后回去的路上,还是在同一艘轮船上,他被装进涂满焦油的棺材里,深藏在黑暗的底舱。生前死后的强烈反差,像是一个大大的讽刺的笑脸,嘲弄着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和冷酷。
布宁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模式,塑造典型人物中的典型环境。也就是说,布宁在小说创作中,不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而写环境,而是重点写环境。这一特色在《旧金山来的先生》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这部小说中,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并不是很多,主人公旧金山来的先生甚至没有名字,而环境描写却占据了大量篇幅。然而,布宁对环境的描写并非单纯的介绍说明环境,而是紧扣主题,为主题服务。在这篇小说中,喧嚣混乱的环境生动形象的反应了富商旅行的不顺利和所处的社会的混乱。这些典型的环境描写同时也使人物更生动形象,更具典型性。
通读这篇小说,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不像传统的小说单纯地按照因果或时间顺序以主人公的命运为中心展开线性结构的叙述。这部小说的叙述是发散性的多角度描写。对来自旧金山的先生的正面描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通过对周围各种不同人物的描写来塑造旧金山来的先生的形象。
在小说短小精悍的篇幅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有限的,然而小说的内涵远比故事本身更深刻。故事情节只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一种手段。布宁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俄国的贵族和农民应该携手共同对抗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他认为资本主义不但会使农民更加贫穷,贵族庄园更加破落,而且会毁坏自古以来大自然的和谐。在《旧金山来的先生》着篇小说中,作者通过“死亡”这一主题,阐明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大西洲号”客轮就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客轮上豪华舒适的上层舱和被称为“地狱的第九层”的锅炉房看起来像是来自两个世界。锅炉里挥汗如雨,过着暗无天日的灰暗生活的工人和在酒吧间终日享乐的富人们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冷暖两重天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