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1
蜗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测试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准备玻璃?瓷砖?纸板。首先把没喂食的蜗牛放在玻璃上,旁边摆一直尺,用细线系小块苹果去引诱它,食物放在蜗牛范围内5-6厘米左右,一会蜗牛出壳发现苹果朝它爬去,沿直尺边缘平行轻缓地拉动细线,使蜗牛只能看到?闻到就是吃不着苹果;饥饿的蜗牛要吃苹果,只得沿直尺往前爬。以蜗牛腹足尾部为起始点和终点,60秒后,从直尺读取爬行距离是12厘米,计算出爬行速度为0。2厘米/秒。同样在瓷砖?纸板上做测试,爬行速度分别为0。15厘米/秒和0。1厘米/秒。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样,玻璃比纸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观察结论:蜗牛的确爬得很慢。
腹足的运动与匀速爬行
观察三次测试实验,虽速度不一样,但发现每次爬行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蜗牛的爬行速度跟腹足运动有直接关系,从玻璃背面观察爬行中蜗牛的腹足,看到腹足肌肉收缩从后传向前端,同时粘在物体表面防止向后滑动,当收缩传到最前端,腹足就释放开来,蜗牛得以完全伸展,身体向前滑行,腹足肌肉是波浪式收缩运动。坚持观察很久发现其波浪式收缩频率不变、把蜗牛放置在手臂上爬行,静心感觉,其运动节奏始终一致,以此判定腹足运动是匀速的,经推理测试得出结果:蜗牛确实是匀速爬行。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2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四年级写景作文的要求是:一按顺序,二抓特点,三写具体。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是一碰上写景作文,通常言之空洞,读之乏味,甚至出现不少编造、抄袭的应付式文章。而“扩写比喻句”这一法宝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因此在《扩写比喻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最后学生汇报小练笔成果,全班交流点评。
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小练笔训练之前,四年2班仅有10个学生(23%)在单元作文中能够对植物进行 “多角度观察”,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 啦!你看,。”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通过这个专项训练,学生观察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思维更加开阔,在之后的单元作文《游华南植物园》中,30个学生(71%)能自动自觉运用“多角度观察”法宝。比如,肖栲同学在自己的习作中是这样描写的:“大王椰路两边栽满了椰子树。树干笔直笔直,像一位耀武扬威的士兵,守护着这条长长的椰子路。叶子绿油油的,向四周伸展,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绿伞。一阵风吹过,椰子树的叶子不停地摇动着,发出沙沙声。根像许多条沙虫钻进土里,努力地在吸收营养为自己而生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小作者仔细观察了椰子树的“树干”、“叶子”和“根”,多角度的细致观察使他从原来的挤牙膏变成有话可说。
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起步作文;写作困难;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小学作文教学往往是费力气多,而收效甚微。由此,T校语文教研组根据作文教学之中面临的难题,试图将“‘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积累和写作构思的教学方式”引入作文教学之中,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T校三、四年级的251名小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251份,收回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达95.22%,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小学生起步作文写作困难调查问卷》施测。问卷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施测,个人当场填写,完成后交卷。我们对被试资料保密以消除其顾虑。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对写作的喜爱程度与理由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三、四年级喜欢写作文的人数分别是59人、8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4.13%、63.85%,部分学生对于写作是比较反感的。男生和女生喜欢写作文各自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0.13%、29.29%,男生相对还稍微喜欢写作一些。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当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候的感觉分布情况。三、四年级绝大部分学生对写作还是比较兴奋的,感到痛苦和害怕的学生只占少数。
2.小学生课外积累与阅读习惯情况分析
从表4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学生四年级多于三年级,女生多于男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存在一种惰性心理,老师或者家长布置阅读任务才会去阅读。
3.关于小学生写作文的基本方法情况分析
在错别字方面,四年级的学生的错别字高于三年级,男生的错别字高于女生。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述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自己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在作文分段方面,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全不知道写作的基本格式的学生只有极个别,详见表5。
四、建议与对策
1.学生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在教科书中,编者编排的习作顺序都考虑了时间、季节的特点,但是有一些与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还很遥远。为此,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结合作文教学的单元目标,自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话题,真正做到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笔尖上流淌荡漾。
2.遵循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
要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习作课程目标去把握教学,特别是前两条。一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二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锻炼
充分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说话是学生“能说会写”的前提,也是中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就在自主地进行主题的把握、材料的选择、语言的条理逻辑等方面的加工。所以,这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的】
1.在正确书写本组生字的基础上,练习把字写端正、整洁。
2.重点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培养学生静观默察、反复玩味等观察方法。
3.学写字,学做人,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感受汉字美好
导语:“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曲龙文唱出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古韵,让我们领略了汉字的无尽魅力。为了更好地书写汉字,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单元写字指导课。
二、“永”字八法,练习基本笔画
我们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笔画与结构完美结合写出来才会更端正、更好看。首先让我们来进行基本笔画练习。
1.教师范写“永”字。点拨:一个“永”字,包含了八种笔法。强调:点要稍顿、横略向上扬、竖必须直、撇捺要舒展。
2.学生揣摩写法,感受起笔、顿笔等笔画书写的基本常识。之后模仿练写“永”字,同桌互相评价。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分别用额头、用鼻尖、用下巴做笔,书写“永”字,在反复描摹中感受每一笔的起笔、顿笔,以及笔画之间的连贯性。
三、复习生字,观察汉字结构
1.读准本单元生字。学生读字词。
2.静观默察,反复玩味。为了能将这些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得更好,先仔细观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如何把握字的结构特点,试写几个字,互相评价。
四、故事欣赏,领悟写字方法
古往今来,很多人勤奋练字成为美谈。例如讲“米芾练字”的故事。交流听故事后的感悟:学会观察,反复斟酌,胸有成竹再下笔。总结写字小窍门:目标明确仔细看,结构笔法记心间,最后才能落笔端。
五、重点指导,练习汉字书写
引语:我们像米芾那样,用心地运用练字法,练习书写一个字。
1.指导书写“融”字。师生共同观察“融”字,了解其书写特点,比如:这个字哪个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写错呢?提醒学生写字必须要写规范汉字。小结:“融”字的结构特点就是左高右低,左右安排错落有致。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感受到书写节奏。学生“观字”,之后在练习纸先描两个,然后认真临写一个。提示学生每写完一个都要与范字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再练写第二遍。教师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纠正不良习惯。(展示书写情况,互评)
2.练习书写“牌”字。“观字”、“品字”之后,讨论:怎样可以把“牌”字写漂亮?师生小结:左边“片”的最后一笔要向左斜一点,为了让右边“卑”字的撇。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讲究谦让,就像我们做人一样。右边的横要稍长,稳稳地托住上面的笔画。学生描后临写。同桌评议,听了别人的意见后再临写一两次。
3.自由练写“剩”字。学生自由练写“剩”字,注意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先“观字”、再“习字”、最后“品字”“评字”。实物投影展示部分作业,学生交流书写感受。
4.练写本单元其它生字,教师巡视随机指导难写的字。
六、拓展练写,作业成果展示
1.教师书写练习纸后展示,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
2.让学生自由练习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力争书写流利。提示:如果单个字写漂亮了,字与字组合在一起写成词语也很漂亮。为了书写美观,词语之间要有空格。
3.学生作品赏析。你觉得同学的写字作品怎么样?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呢?(学生自品自悟)
4.课尾延伸,鼓励坚持。教师当堂书写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行楷)同时渗透行楷知识: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有时我们需要书写行楷。行楷的特点是笔笔有呼应,笔画之间有连带。学生齐读诗句。
【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观字”、“品字”先行
学生经历了单元课文学习,基本掌握了字音、字义,也练习过书写,只是缺乏提升。课上,教师一股脑把整个单元的生字全部都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静心观察,找出这些字的书写特点,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把生字进行分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书写某一类字,而不是某一个字,以举一反三,丰富写字常识,提高书写能力。观察、品味是一种好习惯,这样的“观字”、“品字”过程能使学生养成极好的练字习惯。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看”的时间,让他们用心去观察。结构笔法掌握了,写字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字,成“字”在胸。
二、常规指导坚持
每节指导课,我都会让学生练习书写“永”字这样的基本字,这是一项基本笔画的常规训练,可以纠正学生胡乱画字的不良习惯。从课堂实际看,每次练习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另外,教师的示范书写不可或缺。教师要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汉字,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书写的节奏、笔法的运用、笔画之间的那种笔断意连的呼应。教师的“身教”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三、练字方法多样
整堂课都要求学生拿笔在纸上写字,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所以,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保证练习的效果。比如:让学生伸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写;在自己的膝盖上写一写;在同学的后背上写一写;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头做笔,用鼻尖做笔写一写,边写边享受写字的过程……如此多样的练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
四、写字、做人结合
秉承“写规范字,做正直人”的理念,把写字指导与教学生做人结合起来,展现汉字的魅力。字如其人、形如其身。借方正的汉字,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借汉字组字的穿插避让,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让宽容……这是汉字的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每节写字指导课讲一个名人习字的小故事,将学生的书写作品随时传阅、优秀作业进行展览,以及学生互相品评……这样,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乐在其中、爱上汉字书写。
参考文献:
[1]林启发. 读写结合 习得方法 勤于练笔 提高实效――人教版义教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06:13-16.
[2]赖琼. 阅读教学中五种常见的练笔形式――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J]. 作文教学研究,2012,04:17-19.
[3]顾亚妹.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 留心观察,用心抒写[J].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2,09:38-39.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5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作文动机
儿童遇事、遇物总想去摸一摸、看一看、摆弄、拆装,很想知道这是什么,那又怎样,为什么等等,这就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妨深入到儿童中间去,深入到儿童心灵中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帮助他们去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社会,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也不妨就从这里开始。
一、让他们随时留心各自生活中一些有益、有趣的事物
在每天的晨会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向大家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要求他们把自己在家里、在路上、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新事物都说给大家听听。说一句、说几句都行,说的时候,不强调叙述的顺序,不强调有头有尾,也不强调文字的优美生动,只要求所说的事件真实,句子通顺即可。说了之后,朴朴实实地写下来,注上日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不仅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连贯的口语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语文课上的内容,在重视词句教学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看图说话、写话、口编童话故事的训练
借助想象和幻想来认识、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研究、解释这个世界也是儿童的天性。每周可以安排儿童看动画片,听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丰富其想象,以便实现儿童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描绘他们的所见所闻。
三、经常带领儿童参加一定的户外社会活动、公益劳动、人际交流活动,激发儿童参加各种自我服务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和游戏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有个初步的认识,发展他们概括、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
儿童进入中段,针对三、四年级儿童习作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一主要毛病,究其原因:(1)他们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抽象思维还很薄弱;(2)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十分贫乏。因此,要认定儿童在这一阶段的作文应主要以写真人真事,表现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为主,尽力发展他们概括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充实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
中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让儿童写观察作文,不仅是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也是儿童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观察是产生形象和形成表象的源泉。观察作文也是丰富儿童表象活动的手段。在观察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即主次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为了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更好地认识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观察,这样,就会发现它的异同和变化,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在观察实践中,引导儿童认真看,仔细听,小声说,使印入脑中的印象鲜明、清晰,形成独特的感受,从而指导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将典型表象筛选出来。
为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除了结合语文教材上一些内容启发儿童想象外,尽量顺应儿童喜欢想象的天性,让儿童在口编童话的基础上写一些创造性的想象作文,激发儿童在头脑中产生尽可能多的日常生活的表象,把胆子写大,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发展他们有意重现表象的心理能力。当儿童的观察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约四年级),再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引导他们将这些表象进行比较、选择、抽象和排列,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效地培养其变换表象的能力。
参考文献:
四年级观察作文范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
作文能力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一生都有重大影响。
一、处处留意,做有心人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要求学生处处留意周围的人和事物。如怎样为集体做贡献,怎样关心别人,班上有什么好人好事,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四季的变化等等,认真将所见所闻所感写进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文章,才会人物鲜明、事例典型、背景明晰。
1、写人:让学生养成自觉关注人的习惯。掌握观察人的方法,正确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如教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家人、邻居、班上同学的外貌、品质特点,写作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理清条理,适当取舍材料。当学生心中有数,懂得写什么文,学什么人,写出内容充实,人物鲜活的文章。如杨乾同学写的《我的同学》,让全班同学了解到卫生委员杨华任劳任怨,一心为班级的高尚情操。又如李绍群同学写的《我的同桌》,让人读后就能想象到她的同桌杨军的性格特点:好动。
2、记事: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经常发生的、极其普通的事,这些事看来虽细小,却闪耀着生活的光彩,挖掘得好,就能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刻的主题思想。如周晓燕写的《记一件小事》在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缺水,排队打水,当她看到80岁的解奶奶也在排队之中,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位让给了解奶奶,自己又站到排尾的事,这件事极其普通,但她却写得非常细致、感人。又如罗仕珍、罗仕英写的《一件难忘的事》,写了爸爸去世时的场面,当我批改时就已泪流满面,读着好像我就在当场感受到亲人们那种撕心裂肺的悲痛。
3、写物:不同事物各有特征,抓住事物特征寄托作者的浓情深意。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蔬菜、水果、电器或心爱的玩具、学习用品”,我请同学们把这些物品或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学习用具带进课堂,一一介绍它的外观和作用,表达对这些物品的喜爱之情。
4、写景: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学生亲自参与,实地观察、耳闻目睹,使人感受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真情和爱心。如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春天的景色”,为了让学生感知春天大自然极美的景色,我带领学生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春天。在实地观察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抓住山上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说出自己最欣赏的景物。按“活动命题”的要求去观察、去想象、去写文,做到望景而发感,用笔去抒情。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体会到生活中的无限乐趣,作文时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广泛阅读
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而且用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领悟表达技巧。要想让学生认识和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8课《祖父的菜园》时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让学生阅读,教学第21课《猴王出世》、第22课《人物一组》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阅读《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名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了要重视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把阅读作为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摘录精彩句段,注重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增长了,写作素材丰富了,语文表达力也提高了。
三、自主习作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始终坚持指导学生进行以活动为题材,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口)。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如写日记、周记、书信、读书笔记,让学生自己选题,自由发挥,放手写作,畅所欲言,不受时间、内容、体裁、篇幅的限制。写好后采用自改为主,辅以师生共改和学生互改的形式,使学生不仅会写,而且会改,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有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弊端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出题,学生作文,教师改”。无可讳言,现在的作文往往存在着这么一个过程:“写―交―批―退―扔”。这样,即使作得再多,也很难有所长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必须在“改”字上做文章。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克服传统习作中,学生只知“作”,不知“改”的病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步骤及修改符号。对作文的批改,从教师批改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动脑筋的是教师,学生没有经过一番选词易句的思索,收益往往不大。而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部分,只会写不会改,作文才学会了一半,既会写又会改,作文才全面。
1、教给方法,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修改的能力,掌握修改的方法,必须进行反复的修改训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小学生初学作文,不知如何修改,要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可以通过交谈,使学生受到鼓励和启发,知道该怎样进行修改,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增强推敲词句的敏感,增强对文章优劣的辨析能力。
2、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要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要养成习惯。在讲评时,既表扬和鼓励改得好的同学,又表扬和鼓励改得认真的同学,使学生对“写”和“改”给予同样的重视。“改”的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只有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句子重复、破碎、不连贯,思路不清楚,教师及时加以纠正,让学生不断克服不好的语言习惯,他们书面语言的毛病才会越来越少,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使之成为“要他写,变成他要写”,这样,他们的作文水平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建香;小学作文教学中“模拟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