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球的心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球的心声范文1
第一卷 新声的喜悦
(一)
一代一代的痛苦折磨,一生一生的乞求可怜,一世一世的孤守至死,我面对着这一切反正只能苦笑,我是个渺小的人类,不是神,不是魔,反正已经习惯了,又何必追究呢……
---------------------------------------------------
端木清泪依偎在树下,颤抖的身躯若得樱花瓣纷纷洒落在身上,泪,不,应该说是血泪淌在她的脸上,绿色的眼眸转变成深邃的黑色,逐渐失去光芒,脖颈处的疼痛带给她的是幼时所有钻心的回忆,终究还是要死了吗?端木清泪举起手指,激烈地挣扎了一下,便闭上了双眼。
---------------------------------------------------
苍白的发丝拂过面颊,第九十九代结束了……我闭上双眼,又睁开,映入我眼帘的竟是一片樱花树?!粉嫩白皙的花瓣轻轻吻在我的唇上,落在我手心里,我依靠在粗大的树干上,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平静,第一百世,是怎样的世界呢?
“端木清泪,总算找到你了,呼呼呼,咳咳,累死我了。”一个清秀可人的身影从远处跑来,跌坐在我身边,喘着气,抱怨着。我淡漠地看着手里的花瓣,道:“谁?”那女孩楞楞地看了我一眼,说:“啊?我呀,你脑子出问题啦?”“走吧。”我站起身,超强的适应力让我已经知道了这里的环境,这里是地球,已经充满了元素力量的地球,我诞生的地狱。
叫做的女孩也跟在我身边,若有所思地说:“你变了,以前的你很活泼,我也不会像现在跟不上你的思维方式,你到底是谁?”我云淡风清地说:“我就是我,我以前就是这样,你没发现。”点了点头,又低着头盯着脚尖。
------------------------------------------------------
第一百生端木清泪记忆的家中,我直直地看着镜子,一幅普通的黑框眼镜,平凡的面容,我呆了,以前的无论几生几世,让我习惯了绝色的面容,这样平凡,让我有些许的不甘,不可能!这不是我!一向冷静的我竟然慌了。
伤心过后,还是要面对现实,叹了口气,我缓缓褪去眼睛,可眼前的世界却仍是清晰的,我想到了什么,又慌忙举起镜子,果然,我满意地吐了口气,墨玉色的发丝,精致娇小的面容,漆黑深邃的瞳孔,姣好的身材,是幻象眼镜。
地球的心声范文2
当人们赞叹测量珠峰的仪器日益精进时,却可能在无形中忽略了测量过程,而正是那些测量队员在经历了与生命极限的博弈,将这些带给人类惊喜的仪器,安放在8844.43米之巅。这个过程,显然比枯燥的数字更有力量。记者寻访了其中的几位队员,试图再现他们在青藏高原无人区和珠峰之巅的艰难与梦想,惊险与辉煌。
无人区里的十级大风
2004年12月15日,西安,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刚停。陕西省测绘局的楼顶上积满了雪,30多名男子在那儿不停地拆装着仪器。
他们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称“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也是刚刚挑选出来的即将参加2005珠峰科考、登顶复测项目的成员,在屋顶上的忙碌,是为了模拟珠峰测量场景。
尽管国测一大队已有5次进入珠峰地区测量的经历,但如此大规模地考察青藏高原板块运动对珠峰海拔高度的影响,还是头一回。
“元旦过后我们在汤峪县集训了一个月,那里属秦岭山脉,环境和雪山很像。”49岁的办公室主任王新光说。
三个月后,王新光和队友们离开西安,进驻青藏高原。在进入珠峰地区前,他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青藏高原的GPS网观测。
“我唯一一次起了后悔的念头,就是在那会儿。”那时的王新光,和另外3名队友在藏北无人区的东巧东观测点上已经驻守了两天两夜,完成这个点的GPS观测,必须持续整整3天。
高原反应让每个人都难受得不愿多说话。前几天在可可西里五道梁搭宿营帐篷时,突然起风了,王新光没注意,直到有队员喊着让大家戴帽子,这才赶紧找,但已经迟了。当天晚上,王新光浑身乏力地瘫在睡袋里,头一回觉得自己离死不远了,“脑袋里好像装着个铅球,头往哪儿动,铅球就往哪儿砸。”
事后王新光听说,其他小组有个随车司机,把头卡在床头钢管中,因为缺氧,脑袋里面疼,为了止疼只好这样卡住,外面一疼,里面的疼就不觉得了。
由于GPS网观测对时间要求严格,几个观测点必须同时开机接收卫星信号,误差不能超过半小时。有些队员实在呕吐得不行,憋着劲架好仪器开机后,就躺在地上一整天不动。
东巧东观测点周围方圆十几公里都是草原,尽头是雪山。3月的草原没有绿色,没有水,更没有人烟。王新光坐在帐篷里,外头正刮着十级大风,他从没听过这样的风声,“能渗到心坎儿里”。
手机没有信号,王新光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其他观测小组的情况,“那时真有些后悔了,在家好好待着,出来干嘛呢?”
去牦牛都不肯去的地方
2005年4月初,王新光等队员仍在青藏高原上辗转,6名身负攀登珠峰峰顶任务的专业测绘队员已提前进入珠峰地区。
本次珠峰高度复测,必须在海拔5300米的一个山包上设营,两个藏民赶着几头牦牛,往西绒布营地运送物资。
去西绒布冰川没有像样的路,牦牛停在山坡上不肯朝前走,藏民大声吆喝,使劲抽着牦牛。牦牛不听使唤,突然间都掉转头,冲下了山坡。
“哈哈,连牦牛都不肯去的地方,咱们得去。”柏华岗喘着气,笑着和身边的队友说。
按照计划,柏华岗是6名登顶的测绘人员之一。在北京和西安相继接受了两个月的登山训练后,3月1日,他与其他几名队员飞往拉萨,开始不断攀爬海拔四五千米的山峰,进行适应性训练。
“1998年我去过一次珠峰,当时只爬到了5800米的高度。”柏华岗是小组成员中最瘦弱的,当年他刚分到国测一大队,就跟着去了珠峰,回来觉得没啥不舒服,于是这次就报名参加了登顶小组。
2005年4月初,峰顶测量仪器送到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登顶测量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使用方法的同时,也开始了漫长的6500米高海拔适应生活。
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也叫ABC,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队都将这里作为登山的大本营。柏华岗是第一次到达这个高度,“有时就和傻子一样,啥事儿不干,坐一整天。”
为了消磨时间,柏华岗带了几本书,在珠峰大本营里,他还能翻翻,到了6500米,他就再没拿出来过,因为心思都放在了呼吸、走路和学习仪器使用方法上。有时他和队友在作为厨房的大帐篷里干坐一整天。吃了早饭,就找个角落蹲着,等着吃饭,接着继续坐,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直到吃过晚饭,再回到距离十几米的宿营帐篷。
“在那种地方,十几米的距离,能少走一回是一回。”柏华岗时常看见厨房做好早饭,却没几人愿意出来吃,总是磨蹭到中午才走出来吃一顿。
此时,在他们脚下1300米处,珠峰大本营内迎来了15名测量队员。王新光和其他队员们,在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青藏高原GPS网观测后,正式进入珠峰地区开始观测。
除峰顶竖立觇标外,还要在珠峰上选择6个海拔高度不同的交会点,分别采集数据。
大本营旁的珠峰高度起算点是海拔最低的交会点,另外5个交会点分别是海拔更高的III7点、东绒布冰川2号及3号点、西绒布冰川点和中绒布冰川点。
王新光和几名队友前往中绒布冰川点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位,并埋下标志,以便后续队员能在此架设仪器。
穿过绒布冰河,路越来越难走,走上绒布冰川,窄窄的山道上都是风化的碎石。王新光的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呼吸困难,即使慢慢地走,也会迅速消耗体力,往返10公里的路程,王新光和队员足足走了10小时。
两天后,本应前往东绒布冰川2号点踏勘的队员,因为长期睡在帐篷里,膝盖疼得不能打弯儿,结果另一名刚刚退烧的队员主动顶替跑去了那儿。
“他回来后告诉我,走到2号点时,他就往地上一躺,死在那里的心都有,”王新光回忆起当时说,“2号点的海拔高度超过6000米,太远了,实在走不动了。”
走满20步才能跪下
“一步、两步……十九步、二十步。”柏华岗跪倒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等气顺了些,再站起身,接着朝前走,“一步、两步……”
这是在海拔7028米以上的山地,柏华岗的目的地是7790米营地。走在前面的队友任秀波,每走20步,停下来歇歇,回头看看柏华岗是否还跟在后头。
“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走满20步就能停下来歇会儿。”柏华岗记得自己那时除了呼吸,就是数步子。
自4月中旬起的一个月内,测量队员们完成了珠峰地区的水准测量和交会点的踏勘,而柏华岗等预备登顶的队员,也结束了高海拔适应性训练。
5月19日,珠峰登顶测量组的A组队员正式向峰顶进发。A组队员均是登山队员,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之后,他们将在峰顶架设觇标,并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测量峰顶的冰雪厚度。
柏华岗和任秀波、陈杰是B组队员,他们于5月21日早上从7028米营地出发,并将于当晚到达7790米营地待命,若A组队员登顶失败,将由他们完成登顶测量任务。
在A组队员随身携带的仪器中,每组对应的接口分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这些非专业出身的测量队员们在海拔8800多米的高度上,即使停止了思维,丧失了记忆,也能照着不同的颜色,组装仪器。
这个创意,来自任秀波。他是登顶测量小组的成员之一,也是小组里在6500米海拔上思维最活跃的人。
任秀波没有上过珠峰,离珠峰距离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国测一大队进藏做国家重力基本网,当时离珠峰只有30公里。
这次进藏后,任秀波欣喜地发现自己是鲜有的基本无高原反应的人。唯一的反应是耐力差了点,平时在西安打篮球半小时都不累,到了,和当地人打篮球,5分钟就得休息一会儿。
也许是这个优势,任秀波除了要预备登顶,还比其他小组成员多了一项任务――创下新的珠峰重力观测高度。
在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时,任秀波曾在7018米进行重力观测,为了方便操作,没有带手套。结果攀登到7400米时,突然发觉自己的手冻麻了,抓不紧绳子,偏巧此时遇上了暴风雪。任秀波和高山协作人员立即往7028米营地下撤。
经过7300米的一个小雪坡时,任秀波憋着劲,颤颤巍巍地架着仪器做了一次重力观测,“万一我冻伤了,再也不能上去,好歹我也把重力观测高度推到了7300米。”
回到营地后,有经验的高山协作夏尔巴人,让任秀波举着冻麻的手使劲朝膝盖砸,有多大力使多大力,强迫促进血液循环。“好在是冻麻,还有知觉,要是没知觉了,那就是冻伤,必须截肢了。”
登顶行动开始后,任秀波第二次遇上了暴风雪。5月21日那天,任秀波走得最快,暴风雪来时,他已经看见了7790米营地帐篷的小尖顶,并幸运地躲过了暴风雪。而柏华岗和陈杰,此时还在7500米处攀爬。
为了防止在暴风雪中冻伤,柏华岗赶紧换上更加保暖的鸭绒手套。突然一阵风,刮走了一只,但他没有去捡,继续朝上爬。“不是我懒,那样的高度,谁都不会去捡,两三米呢,谁愿意多走一回。”
柏华岗试图找个地方避避风,却发现暴风雪是螺旋型的,哪儿都能钻进去。他朝下,看不见陈杰,朝上,看不到营地,唯一能看见的,是手中的绳子,他不能停下,停下就意味着可能丧命,所以只能握紧绳索,继续朝上爬。
一杯奶茶的幸福
5月21日深夜的珠峰大本营里,谁都睡不着,王新光拿出奶粉和茶叶,做自己调制的奶茶给大本营里的队友喝。“如果第二天登顶成功了,意味着三个月的工作没白干,也意味着大伙儿终于能回家了。”
3个月的朝夕相处,王新光已经由“王主任”变成了大伙儿嘴里的“王哥”。去珠峰前,王新光收集了很多秘方,比如喝奶茶嘴唇不易开裂。进藏后,他不停地喝奶茶,发觉确实有效,便总找机会自制奶茶和大伙儿喝。
“和以前相比,现在到野外作业的条件已经好多了。”王新光想起二三十年前,有批队员到新疆做观测,结果发生了意外,队员们要走出沙漠找救援,可是又不能丢下观测仪器,因为这些仪器在当时价值昂贵。一名队员自愿留下看守设备,等救援赶来时,这名队员的尸体已经风干得只剩20多公斤,临死前,他喝光了随身携带的钢笔墨水,吃光了身边的一支牙膏。“要是当时条件再好些,或许就不会死了。”
王新光忙着煮奶茶时,柏华岗正在7790米营地里不停地煮水喝。此刻,陈杰还在继续朝着7790米营地攀爬。任秀波已经睡了,柏华岗气喘得厉害,睡不着,想喝水,可是一锅水要煮上一小时才能喝。看着锅里的水,平日里爱抽烟的任秀波,此刻却提不起劲抽烟。前一天晚上爬上7028米营地后,他还能愣愣地抽几支,“直到抽烟时才回过神,发觉自己还是个人。”
两小时后,陈杰终于到达了营地。感冒影响了他的体力,暴风雪来时,他只能在一个三面都是巨石的地方躲避了两小时。
这三个B组成员至今最遗憾的是不能登上峰顶。5月22日早上9点,B组队员接到大本营的指令,要求完成重力观测后,下撤到6500米营地。
“这意味着A组队员登顶基本没问题。”任秀波接到下撤指令后,做完了重力观测,还在7790米营地磨蹭了一会儿,“舍不得下啊,峰顶就在眼前,可惜了。”
直到下午到达7028米营地时,B组队员得到指挥部传来的消息,登顶已经成功。任秀波当即喊了一嗓子。
而守候在珠峰高度起算点上的王新光,此刻却急得差点哭出来。上午11点登顶测量队在峰顶上竖起了觇标后,6个交会点同时开始读取数据。王新光读了3组数据后,突然发现觇标不见了,从目镜里怎么也找不着。“峰顶上风大,觇标被吹倒的可能性很大,而已经下撤的登顶队员是不可能再上去的。”
王新光和身边的记簿员回到帐篷里,谁也不说话。觇标倒了,意味着整个任务失败,3个月的活都白干了。有个驻守大本营的媒体记者,走进帐篷想逗王新光说话,“我让他赶紧走,我怕一说话就哭。”
下午两点多,架设在东绒布冰川3号点的激光测距仪突然传回数据,看来觇标肯定还在。又过了两个小时,王新光终于在目镜里看到了峰顶上的觇标,原来,珠峰地区中午受阳光直射,加上白雪对光的反射作用,6个交会点的经纬仪便无法测到觇标。
地球的心声范文3
关键词:农地流转;理论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注重产业升级、生态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以提升城市内涵为中心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下,新的土地供求关系能够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但目前我省农地流转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弃耕荒地较多、农地流转非自愿现象较多、流转中农民利益缺乏保障、农地流转非农化、流转程序不规范等。
二、陕西省农地流转现状
我省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秉承“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总体上土地流转数量增加,流转方式多样,有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主体多元化,农村合作社、企事业单位纷纷参与其中。转出农户的收入逐渐增加,许多流转双方签订了流转合同。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陆续建立,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进行。然而大多数地区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地块零散,流转形式不规范、规模化流转程度低等。“三多三少”的现象严重,即亲戚朋友之间流转多,向种粮大户流转少;单块零散流转多,整村整组成片流转少;本村成员间流转多,向外村外镇流转少。研究影响农地流转需求的因素有助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规模化和土地集约化水平,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三、影响农地流转需求的理论分析
农地流转市场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参与主体是需求方和供给方,供给方出让农地使用权,需求方转入农地使用权,农地流转的顺利实现是供求双方合理匹配的结果。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有流转价格、流转后相对收益的效用、农户家庭人均收入、非农就业收入、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影响农地流转需求发生的条件
1、流转价格
流转价格是每亩流转地租金,租金高低直接影响农户流转意愿,农户转出农地得到的收益主要来自租金,当农户自己经营成本较大,受让方出价越高,农户越愿意转出土地。但是流转价格不能太高,过高的流转价格意味着转入方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流转需求不足。现阶段我省土地交易流转价格主要是由当地土地面积多少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①。
2、流转后相对收益的效用
流转后相对收益是指交易主体所得收益减去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即转出方转出土地所得收益,扣除经营土地的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益;转入方租入土地后经营土地的收益扣除土地交易成本后的剩余收益。交易双方从农地流转中获取的收益为双方带来效用,效用受农户总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影响。对需求方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经营农地的边际效用下降。如果没有非农就业收入,只依赖农地经营获取收入,收入较低,对转入方的效用较大,农地需求更强烈。存在非农收入时,经营农地的边际效用较小,农地需求不强。
对供给方来说,在没有非农就业收入时,农民不可能会转出农地,因为土地是农户的唯一收入来源;在农户有了较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时,他们就愿意放弃土从事非农产业,农地供给才会发生。农户转出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转出土地得到的租金,对农户产生相应的效用。当农地供给方非农收入较低时,农地供给的意愿较强;当农户非农收入不断提高且稳定时,农户的农地供给意愿降低,农地规模化流转现象出现,农户转出转入农地的意愿开始增强,流转速度加快。
3、农户家庭人均收入
农户是农地资源微观利用的主体,农户的家庭收入影响着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有保障的家庭收入是农户得以维持生计的前提条件,农民的人均收入按来源可分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②,对农民来说,家庭经营收入是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租金收入大于经营农地的成本时,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越愿意转出土地;家庭人均收入较低时,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可能较多,并且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转出土地的意愿不强烈。
4、非农就业收入
非农就业收入是当农户在经营土地之外的就业机会中取得的收入,非农就业收入间接影响交易双方土地流转意愿。对需求方来讲,当非农就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时,转入土地并经营农作物的需求不强,农业的收益要远远低于从事其他行业的所得,当非农就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时,说明农业生产经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土地的依赖较强,转入土地可以扩大经营面积和经营种类,甚至实现小规模农地经营,因此土地需求旺盛。对供给方来讲,非农就业收入较高,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时,说明对土地的依赖性低,当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出现时,转出土地的意愿强烈,以便投入更多劳动力于非农产业上;当非农就业收入较低且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时,土地是农户维持生活的主要资源,因此对转出农地的意愿较低。
5、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我省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严重滞后性,土地经营收入是是农民解决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的资金来源。农民对外出务工的收入的不确定性很担心,对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因此,存在农民宁愿自己经营土地而获得微薄的收入也不愿转让土地经营权的现象。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农民最关心的医疗、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就存在障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促进农地有序流转。
(二)综合结果
价格影响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价格越高,转出意愿越强,流转价格越低,转入意愿越强,当达到双方满意的价格是,交易便会产生。流转后相对收益的效用越大,流转需求越旺盛;农户家庭人均收入与其流转意愿呈正相关;非农就业收入与需求方的流转意愿呈负相关,与供给方的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农地流转。
四、加快农地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健全的的农地流转市场
县乡镇级相关部门应该规定土地经营权交易的形式,流转双方必须签订合同,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流转行为。签订了流转合同有利于解决流转过程中的纠纷问题,让农户在流转中及时得到救助,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土地流转价格是由当地土地面积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运用专业技能对当地流转价格进行公正的评估;在各基层服务点及时公示流转价格和成交情况,才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
做好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广大农民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流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二)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当地农经站一起服务农业,管理科学有序,有利于建立公平、透明的用地交易机制,使流转工作透明化。建立乡级和村级的土地流转中心有现实意义,以村为单位进行土地流转策划宣传有助于农民深入了解农地流转的经济意义。建立网络交易平台,及时流转信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更好地促进流转市场的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是社会收入最底层的群体,将土地视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生活最重要的问题,只有有了可靠地社会保障,农民才愿意放弃土地从事较高收入的工作。(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释:
① http:///templet/sxny_gov_cn/xcbdshowarticle.jspid=81910
② 李进霞,影响农地流转供求的因素分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6月,第9卷第2期
参考文献:
地球的心声范文4
【关键词】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76-01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和重度贫血,遗留后遗症。因此应及早治疗,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对2008年6月-2013年6月4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4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诊断标准〔1〕,均为足月儿,不伴其他疾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 例,对照组20 例,两组病例在日龄、性别、出生体重、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光疗及白蛋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立即予IVIG 0.5g/(kg・d ),静滴4--6小时,连用3天,并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和临床表现,一旦达到换血指征,立即给予换血。比较两组方案在治疗后3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新生儿期有多种疾病可引起溶血,以新生儿ABO溶血最为常见,约占85.3%[2],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该疾病主要出现在以下人群中,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型或者是B型血[3]。若母婴为其他血型较少出现该疾病。早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溶血反应可以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同时,可以显著的减少患者换血次数、降低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水平。通过本次研究表明,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7.
地球的心声范文5
2027年10月7点55分,身为宇航员的我在飞船内进行最后一次调试,等待火箭升空。8点整时,随着一声巨响,我被升上太空。
发射基地变成了一个小点,我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准备过大气层。不知过了多久,我移到窗前,有些留恋的向我们的家---地球望去。“呀,真美!”我发出赞叹。“是吗?谢谢。”这声音回答到。“谁?”我警觉地抓起对讲机。“是我,地球妈妈。”“地球也会说话?”我听得莫名其妙,把手中的对讲机握得更紧了。“你能听听我的心声吗,好久没人赞美我了。”地球的声音有些凄凉。我也许出于同情,点了点头。她接着说:“我本是太阳系中最美的星球,油黑的土壤是我的皮肤,江河湖海是我的血液,大气层是我美丽的蓝色纱衣,我还为你们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你们——”她呜咽着,“你们却这样无情的伤害我:由于你们乱砍乱伐,使我皮肤受到伤害;由于你们乱排污水,我清澈的血液变得浑浊;我的蓝色纱衣也被汽车尾气腐蚀了一个个洞。你们人类要为自己做出的事负责!”说罢,便不停歇地哭了起来。
我听了,眼睛也不由地湿润了,两颗泪珠从脸颊上滚了下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泪,也许是哭地球母亲,也许是哭人类,还是哭自己。我本想安慰地球母亲,可此刻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让泪珠尽情地流,飞向宇宙深处——
地球的心声范文6
近日,全球都持续着阴雨天气,国际气象台用超光速天文望远镜遥望太阳系,发现太阳不见了,整个太阳系都暗淡无光。各大国家级电视台都在做大型的专题报道。的确,太阳的离家出走对人类来说是灭顶之灾。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本台记者刘佳昱,去看看太阳的离家出走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记者:大家好,我是记者小刘。四月,乍暖还寒的时候,湿漉漉的空气让人突然心烦意乱。还好有了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可近日,太阳突然离家出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没有了阳光的地球,会面临怎样的厄运呢?首先,让我们采访一下复旦大学气象学教授A。A教授,您好!
教授:你好。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太阳的离家出走对天气的影响呢?
教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有一点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从此将永远不会有艳阳高照的晴天。其次,一年不会再有四季,只有冬天。气温往往会在零下四五十度左右,到处都是漆黑的一片。都说2012会有三天没有太阳,这回的全球性极夜恐怕不止三天!
记者(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那这些恶劣天气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教授(欲言又止):往坏处想的话,没有太阳,人类世界将会灭亡!
记者:这么说来,2012真是世界末日了?
教授:现在流行离家出走,连太阳都离家出走。人类的太空空间站都成烂铁疙瘩了,没有太阳,空间站如何供电?
记者:是啊,据说,太阳的离家出走与人类的行为有关,这是真的吗?
教授:这是真的,地球臭氧层遭到的破坏越来越厉害,空气也是越来越浑浊。太阳虽然是恒星,却也受不了了,开始离家出走。它可是日行数十万里,没几天就会离开太阳系,只剩下行星像没头苍蝇一样在那儿乱转。
记者:那有什么方法能使太阳重新回来吗?
教授(面露难色):有是有,但人类不一定做得到。低碳生活,就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