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急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范文1

急疹突发,高烧无其他症状

豆豆妈未及时给孩子添加衣物,发现孩子脸蛋儿红扑扑的,抱着宝宝,像是抱个小火炉一样,额头滚烫,一量体温竟然高烧39℃,随即去了区妇幼保健院,给孩子喂了药,到了大半夜,一量体温40℃,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到浴盆里用温水降温、喂药、擦身,彻夜未眠。

病情未见变化,妈妈抱着孩子又去了中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幼儿急疹。此病在儿科门诊十分常见,在冬春病毒活跃的季节高发,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得这个病,得过之后终身免疫。

幼儿急疹的特点主要是:突然发烧,温度上升快,一般在38.5℃~40℃,没有流涕、鼻塞等其他症状,但是摸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则有肿大的迹象。由于幼儿急疹是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在医院查指血,白细胞基本正常,服退烧药效果不明显。

烧退疹出,不着急用药降温

幼儿急疹很是考验新爸新妈的勇气和经验。因为没有育儿经验,有的父母迫切要求医生给宝宝“特效药”立马退烧。

其实,幼儿急疹最大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持续三四天的高烧,等全身的粉红色的疹子出来了,烧也就自然退了,全身一点瘢痕都没有。好多家长不知道这一点,给孩子吃了不少退烧药。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幼儿急诊引起的发热疗效并不好,吃药只能短暂退烧,药效一过,还是高热不退。

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没有什么特效药,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9℃不要轻易吃退烧药,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藿香、柴胡、薄荷、青蒿等中药煮水泡澡,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幼儿急疹最关键在于控制高热,不要让宝宝的发热过于严重,以免发生高热并发症。一

(摘自《羊城晚报》)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周 波

在美国,孩子无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静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几种简单的饭菜;静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幼儿急疹范文2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34例均为我院2002年2月~2010年12月确诊患儿,男221例,女113例,年龄最小1例3个月,

临床表现:⑴症状:①发热:大多为骤起高热,体温38~40℃,热型不规则,其中发热1天24例,2~5天299例,6~7天10例,最长1例8天。其中首次发热280例。②精神状态:在发热过程中患儿精神反应良好,有154例患儿在热退疹出前伴随哭闹烦躁不安,皮疹出现后烦躁哭闹症状渐消失。③另外: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180例,咳嗽79例,流涕201例,呕吐15例,腹泻109例,多为轻症。⑵体征:①皮疹,均见浅红色玫瑰疹,较密集,压之可褪色,直径1~5mm。初起时散在分布,后相邻的皮疹部分融合成大片,皮疹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及躯干部,四肢相对较少,其中2例呈全身性分布,热退后出疹279例,体温下降过程中出疹55例。皮疹多于24小时内出齐,2~3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无疼痛。②伴随体征:咽部充血206例,咽峡部溃疡132例,软愕上见红色斑丘疹152例,耳后、颈部、枕部淋巴结肿大210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在发热的次日开始下降,最低1.96×109/L,251例在(2.0~5.0)×109/L,66例正常范围。8例因哭闹烦躁行腰椎穿刺,4例仅见脑脊液滴速快,心肌酶CK-MB高者102例。

诊断:2岁以内的婴幼儿,高热2~5天,热退出疹为诊断依据。由于患者初次就诊常以发热为主,而此时尚未出现皮疹,故临床不易诊断。若患儿发热呈反反复复,不宜完全正常,发热时精神反应尚可,可伴有轻微腹泻,轻咳,若热退后未出皮疹而伴烦躁哭闹不安者,应考虑到幼儿急疹的可能。

讨 论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国外文献认为系第六种病,系人类第六型病毒(HHV-6)初次感染引起[1]。骤起高热,前驱症状少,咽部充血伴溃疡轻,发热时精神反应尚可,可伴有轻微腹泻,轻咳且多为出生后首次发热者应考虑幼儿急疹。发热时间2~5天,个别可延长至8天,发热时一般情况良好,热退皮疹出现前,部分患儿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皮疹出现后,精神渐好转,哭闹减轻。皮疹分布以躯干头面部颈部为主,四肢少,极少数患儿可成全身性分布。

幼儿急疹出现哭闹的原因,大体应考虑以下几点:①本症多可影响心肌,此为心肌损害的一种表现;②本症多为疱疹病毒引起,亦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即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③此类患儿还可伴有腹泻而出现的腹痛哭闹;④在出诊过程中伴随的全身不适感等等。

幼儿急疹虽然大部分转归良好,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炎和急性喉炎[2]、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坏死性脑炎,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幼儿急疹范文3

【关键词】 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临床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85

在临床工作中, 幼儿急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 但是由于患儿病情程度不同, 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表现为心、肝、肺、肾及胃肠道等的功能损伤, 出现心肌受损、肝功能损伤、呼吸道损伤、代谢性酸中毒、白细胞减少等症状[1]。为了探讨本院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分析2011年1月~2014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幼儿76例的临床资料, 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体温为37.7~40.2℃,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其他并发症, 病程3~7 d, 平均病程(4.27±0.58)d。对该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2 方法 入院后针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 确定患儿的病情, 并针对患儿病情行干预手段, 积极进行疾病的有效护理。代谢性酸中毒:采用纠正饮食及一般补液。热性惊厥:采用常规热性惊厥治疗联合抗感染治疗。白细胞减少:采用抗感染及促白细胞升高治疗。肺部损伤:抗感染治疗及复查胸片。肝功能损伤:采用保肝治疗联合抗感染治疗[2]。心肌受累:采用抗感染及营养心肌治疗。

2 结果

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回顾性统计患儿的治疗情况, 76例患儿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其中, 6例出现发热及热退后皮疹, 42例出现热性惊厥、白细胞减少、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肺部呼吸道损伤、胃肠道损伤中的1种并发症, 23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为代谢性酸中毒、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肺部呼吸道损伤, 分别为76例、18例、19例、32例。见表1。

3 讨论

目前, 幼儿急疹的诱发因素主要有2种, 一种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B)亚型感染引起的, 一种是人类疱疹病毒-7型引起的, 前者是主要诱发因素[3]。幼儿急疹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子之间唾液传染。目前主要依据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和临床特点等进行诊断, 由于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 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主。该病的症状发生时间较晚, 不容易及时发现, 因此极容易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且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4]。

本资料显示, 本次研究的76例患儿均患有不用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其发病率为100.00%。代谢性酸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急, 体温持续升高, 3 d后又会骤降。持续高热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微循环障碍, 组织细胞受损, 从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组织细胞缺氧还会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 造成丙酮酸的代谢异常, 使体内乳酸水平快速升高, 出现代谢性酸中毒[5]。对于该病, 本院采取及时补液及纠正饮食双向调节, 结果显示, 所有患儿均很快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的76例患儿中, 18例出现心肌损伤, 占总数的23.68%。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电图异常、心率不齐、心动过快、心音低钝、心肌酶谱异常(多表现为心肌酶升高)[6]。发病原因可能是心肌细胞被该病毒的噬组织细胞特性损伤引起的。针对该病, 本院采用抗感染及营养心肌治疗, 效果显著, 而且预后良好。

本次研究中, 肝功能损伤的患儿19例, 占总患儿的25.00%。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儿童抵抗力较差, 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 如感染、缺氧或药物中毒等。该病的主要指标为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浸润、变性甚至坏死、纤维增生等导致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在肝细胞含量最高, 并从肝细胞内释放至血液中。针对该病, 由于患儿肝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本院采用保肝治疗并配合抗感染治疗, 患儿经过治疗均很快恢复。

本次研究中, 肺部呼吸道损伤32例, 在76例患儿中, 发病率为42.11%, 是此次研究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肺部呼吸道损伤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并且发病时机较早。引起该病的原因可能是患儿气管或(和)支气管腔较狭窄、血管丰富、间质旺盛、分泌的黏液较少、纤毛运动差、肺含气量小、易被黏膜所阻塞, 此外患儿免疫力较低, 当组织感染HHV-6B时极容易引发支气管肺炎[7]。针对该病, 本院采用抗感染治疗及复查胸片, 患儿很快均康复。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的76例急诊患儿中, 主要的并发症为代谢性酸中毒、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肺部呼吸道损伤, 通常还伴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 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在今后的儿科急诊工作中, 应当对代谢性酸中毒、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肺部呼吸道损伤予以高度重视, 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 提高家长的重视度, 以进一步优化本院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海英. 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68例临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4(23):20-21.

[2] 周玲.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临床救治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0):436-437.

[3] 常树宝, 孙秀丽, 马晓花, 等.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202例临床分析. 山东医药, 2010, 50(13):69-70.

[4] 毛庆东. 74例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观察.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2):236-236.

[5] 宋志芳. 幼儿急疹150例临床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8B):142-143.

[6] 王国刚, 李薇, 廖玉蓉. 6例新生儿幼儿急疹临床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23):43-44.

幼儿急疹范文4

【关键词】幼儿急疹;高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0-01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婴幼儿时期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特点是持续高热3~5d,热退疹出,耳后或枕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偏低。患儿虽然高热,但一般状态较好,仅偶咳,或稍流涕,或轻度腹泻,很少伴明显的其他症状,个别有高热惊厥,用退热剂效果不佳,查体仅咽部充血,发热3~5d后,热骤退,患儿颈、躯干、上肢及面部可见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轻者散在,重者可融合成片,手心及足心几乎无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痒感不明显,患儿比较安静,无瘙抓,皮疹2~3d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1]。本病无需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护理,尤其是对于患儿的高热症状,恰当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1 常规护理

1.1 病室安静、通风、舒适,保证病室空气流通,室温在18~28℃为宜,相对湿度在50%~60%。

1.2 物理降温:

①温水擦浴

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可以用手试一下,以不烫手为宜),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2],最好不要擦拭。

②冰袋降温

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注意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

此外,酒精退热也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不过,婴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不能用成人常用的75度酒精来擦拭,而要用30度左右的酒精来退热。在擦拭时间和擦拭面积方面也有严格要求,只需擦在腋窝、大腿、颈部等大动脉处,无需全身擦拭,否则很可能酒精被皮肤吸收,造成婴儿酒精中毒。为孩子擦拭完酒精后,要立刻用被毯等物为孩子盖上,防止受风。

1.3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体温下降程度。患儿退热时往往出汗增多,应及时擦干身体,更换清洁干净的衣裤,便于患儿舒适地休息,防止皮肤受汗液浸蚀,造成皮肤破损[3]。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2 中医特色护理

2.1 耳尖放血

耳尖位于耳廓的最高点,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部各穴位与人体血液、经络、脏腑的息息相关。《耳穴诊断学》[4]总结耳尖穴的治疗效果:耳尖是传统治疗穴,治疗手法一般为放血。耳尖放血有解热、镇静、消炎、止痛等作用。故用耳尖放血治疗幼儿急疹的高热。

2.2 小儿推拿

发热期:疏风清热。方法:退六腑10min,平肝清肺5min, 清胃5min。 操作:退六腑:用指面自患儿尺侧肘推向腕;平肝清肺:左手持患儿左手拇中小指,露出食指无名指,右手指面自患儿指跟向指尖单向推;清胃:拇指面推患儿左第一指骨位置赤白肉际。

出疹期:养阴清热。方法:清天河水10min,揉二马5min。操作:清天河水:食中二指推患儿左手臂内侧自腕至肘;揉二马:拇指揉患儿左手掌背面四五掌骨小头后凹陷中[5]。

3 高热惊厥时的护理

3.1 立即解开患儿衣扣,让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衣服对颈、胸部的束缚影响呼吸及呕吐物误吸发生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 立即针刺人中、十宣穴,按医嘱应用退热和止惊药物,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并记录。

3.3 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慢损害程度的进展,利于脑细胞恢复[6];另外,吸氧0.5~1L/min,因为惊厥发作时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呼吸暂停又使氧供应不足而加重脑水肿,故应及时吸氧。

4 心理护理

由于出疹前诊断困难,加之家长对幼儿急疹知识的缺乏,易引起家长的恐慌,带患儿反复就诊、盲目使用抗生素和不必要的检查,故对家长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

4.1 要安慰家长,告知此病虽然热势较重,但只要对症处理、配合饮食和休息, 患儿会很快痊愈,以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

4.2 根据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基本护理知识和对症处理的要点,保证患儿安全度过高热期。

幼儿急疹为婴幼儿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在儿科门诊中较为常见,此病来势急,患儿早期表现为持续高热,但由于其热退疹出的可能性及良性经过,此病无需特殊治疗。然而对此病的护理却不容忽视。高热的恰当处理,加上行之有效的中医特色护理及有效预防高热惊厥能使患儿安然度过高热期,热退疹出直至急疹消退。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也能减少因家长焦虑而导致的带患儿反复就诊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8.

[2] 李洁.高热惊厥婴幼儿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18-1320.

[3] 许世花,姜英今.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6,27(12):1507-1508.

[4] 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5.

幼儿急疹范文5

皮疹的主要种类

斑疹:是一种红色斑,为皮肤里层(即真皮)的血管扩张在皮肤上的表现。它既不凸出,电不凹下,用手指压后可退色。红斑的大小不等,还可融合成片。

丘疹:是针尖至黄豆大小的颗粒,高出正常皮面,质地柔软或坚实。皮色不变,也可呈其他颜色。

疱疹:也是针尖至黄豆大小的颗粒,高出皮面,内含液体。水疱内含透明或半透明浆液,位置较浅,脓疱内含黄色脓液,位置较深。

紫癜:凡皮肤或粘膜内出血,血液淤积于组织之内,便会出现紫癜。先是在皮肤表面出现鲜红色斑或点,大小不一,用手指压后不退色;以后变为紫色,再转青,最后变成棕黄色而渐消去。紫癜如只有针头大小称淤点,较大的称淤斑。

从皮疹观察婴幼儿疾病

在春季,如果孩子出现的仅仅是斑疹和丘疹,就应首先考虑是否得了麻疹或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然后再根据出疹子的特点和其他发病情况,进一步鉴别可能是哪一种疾病。

麻疹(俗称“痧子”、“疹子”)t多在接触病人10~12天后发病。出疹前3~4天,先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流泪、结膜炎(即红眼)、畏光、全身不适等。出疹前1~2天可在口腔颊部粘膜贴近臼齿处,或唇内粘膜处,出现直径为0.5~1毫米的细小白点,周围可有红晕,这就是典型的“麻疹粘膜斑”。出疹时热度高,从颜面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约3~4天出齐。疹为玫瑰色的斑疹和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疹后皮肤呈糠样脱屑,韭留有异色。

风疹(又名“风痧”):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潜伏期(即接触病人至发病时期)9~18天。疹前半至1天有轻度上吸呼道症状。出疹时全身症状较轻。在耳后和枕骨部可以摸到淋巴结肿大。发疹由颜面开始,后遍及全身,约l天出齐。疹为淡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的细小。约1~2天后退疹,疹后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猩红热:潜伏期2~5天,起病急。出疹前半天先有较严重的咽痛和咽部红肿(咽炎或扁桃体炎),然后一面发热,一面出疹,并且有杨梅一样的舌面。疹从颈、胸部开始,逐步遍及全身,约1~2天出齐。为猩红色疹,疹之间没有正常皮肤,一片猩红,特别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呈线状。疹期小儿颜面部两颊红晕,但口唇周围苍白。典型的猩红热疹后有较大片脱皮,但无色素沉着。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8~14天。先是突发持续高热,但患儿精神尚好,偶因热高而惊厥。3~4天后热度骤降而出疹。彩是淡红色或玫瑰色斑丘疹,自颜面部开始,后遍及全身,以躯干为多,一天出齐。疹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

水痘:潜伏期13~17天。起病较急,发病第一天即可在面部和体表见到红色斑疹及丘疹,数小叫至一日后转变为周围有红晕的水疱,几天内可干燥结痂。丘疹、斑疹、水疱可同时存在,以躯干部多一些,头面部等也可见到,四肢较少。疹期有热度,但多在39°C以下,1~5天热退。疹后一般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则留浅痕。

幼儿急疹范文6

小儿在发热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皮疹,种类有很多,风疹和水痘只是其中大家比较熟知的两种。根据皮疹出现的时间、出疹顺序、皮疹的形态、皮疹出现的部位以及疹后脱屑等特点,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魏珉教授建议家长朋友:不管孩子患了哪种伴有发热的出疹性疾病,家长们都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确诊、治疗,最好不要在家自行盲目用药治疗。魏珉教授还在本期为大家讲解了几种常见的出疹性发热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遇到孩子患病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不至于误用错误的应对方法。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被称作婴儿玫瑰疹,由病毒引起,可传染。多数孩子在2岁之前都得过此病,一般多发于冬春季的1岁内小儿,尤其是6个月左右的小婴儿,2岁以上发病的比较少。得过此病后,一般不会重复患第二次,皮疹消退后不会有色素沉着,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此病的最大特点是热退疹出。一般是没有患过病的婴儿,突然发热,来势凶猛,很多都会突发高热达39℃,令父母非常着急。但孩子的精神状况和食欲都还不错。孩子的咽部可能有点红,但没有扁桃体发炎肿大。细心的医生可能会摸到孩子枕后的淋巴结肿大,但无触痛感。有经验的医生可能会判断为病毒感染,也许会告诉家长,孩子可能会烧3~5天,等到疹子出来了,烧就会退了。幼儿急疹的皮疹呈浅红色斑丘疹。

家长朋友们不要怀疑医生医术不够高明或者态度不够严谨。因为幼儿急疹这种疾病,在没有出皮疹之前,医生只能是疑诊,不能完全确诊,只有等到皮疹出来了,烧退清了,才能完全确诊。所以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回顾性的诊断。家长们此时要做的是充分地相信与配合医生,细心观察孩子的病情,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幼儿急疹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家长需要在医嘱下使用退热药物控制孩子体温,等到热退疹出,孩子的病就算好了。

风疹

风疹又名“风痧”,据说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像一阵风似的,所以被称为风疹。

风疹也是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6个月到2岁的孩子。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可以从母体获得抗体,很少患此病。风疹一般一次得病,终身免疫,很少再患。

风疹的初期有类似感冒的症状,低中度发热、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一般发热后1~2天开始出疹,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有点像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和四肢的疹子变为针尖样的红点。风疹一般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

风疹的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家长只需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补充富有营养并易消化的食物即可。生病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最好将孩子隔离至出疹后的第5天。

麻疹

麻疹是幼儿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它的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没有普及麻疹疫苗的地区易发生麻疹大流行。我国早已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有效地预防此病。8月龄的宝宝会被免费接种麻风二联疫苗。

麻疹患儿会出现高热,并伴有明显的流鼻涕、流眼泪等卡他性症状。相对与婴儿急疹和风疹,麻疹颜色会稍暗一点,皮疹间有正常皮肤。

麻疹多于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可高达40摄氏度。疹退后会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的传染源,患者出疹的前后5天均有很强的传染性。

麻疹容易合并肺炎、合并角膜炎、合并脑炎等并发症。所以麻疹需要家长重视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麻疹的确诊一般比较容易。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为有效的根本方法。

猩红热

猩红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出疹性发热疾病,引发疾病的细菌叫做链球菌。一般猩红热患儿的血象化验单中会出现白血球和中性粒明显增高,这是与前几种常见出疹性发热疾病不同的。

猩红热多见于稍大点的孩子,持续性高热,一般于发烧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出现皮疹,皮疹呈充血性红点疹,皮疹间没有正常皮肤,同时扁桃体肿大化脓,孩子会感到咽痛,同时出现杨梅舌或者草莓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