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范文1

我校在新课程理念及人文精神的引领下,重视作业的多元化设置与评价,坚持“轻负高效”。要求每周每班应有一天为“无作业日”,学生自主安排课余时间,充分体现张弛有度,个性学习;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动手实践、自主选择、探索创新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个性在作业中彰显,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学生在发展性的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让作业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潜能的天空。

一、多元化作业设置

具体地讲,在设计作业时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讲究情趣性

我们做到推陈出新,努力让作业不再是“枯燥”的代名词。

如低年级语文组的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查一查、找一找等等,使学生被作业吊起胃口,跃跃欲试,题型设计的多样化,从心理上给学生“我要做”的感觉。结合“单元整合”的特点,请孩子们到校园、到公园、到郊外聆听春的声音,感受春的变化,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文章、图片、照片等,并结合音乐课、美术课唱春天,画春天,最后办一份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手抄报

为改变过去的作业本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的形式,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设计精讲课文的笔记练习内容,学生自由设计美丽的图案;三、四年级数学组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个性化作业封面,学生将题目设计为“我喜欢这样算”、“我的作业我做主”、“天生我才必有用”、“学而时习之”等等用优美的诗词、精彩的名言和自己喜欢的座右铭来自勉;二年级数学组在作业设计中也打破了以数字和文字组成的枯燥形式,他们的数学情境日记,在作业本中增加一些精致而活泼的图案,图文并茂、新意呈现,使作业变得有情、有趣、有味。

2.注意层次性

在作业的内容上、难易程度上根据学生个别差异,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如设计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即分层作业);或者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3.注重实践性

古语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动作思维。

例如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观察身边破坏黄河生态环境的情况,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怎样增强保护黄河的意识?并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合理化建议或办一份环保主题小报;结合语文园地展示台内容和单元课文主题内容,让学生每月办一份手抄报。

4.渗透开放性

语文组设计作业时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学了《爬山虎的脚》,要求学生观察葡萄藤或牵牛花等植物的枝蔓,并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启发学生将自己家乡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的推销词写得好。

数学组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低年级数学组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数数喜欢的物品,不同的物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数感;学习了“元、角、分”后,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作业:4个学生为一组,每生准备5元钱,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的物品。高年级数学组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设计调查研究性作业: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题材不限,一周内完成。教师抛出的是探究的源,学生得到的是起于源头而流向不同的水,统计家庭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大街上交通要道的通车量、统计饭店人们喜欢的菜谱,制成条形统计图。

事实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空间和时间,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真正释放自己的个性。

二、发展性作业评价

在具体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多维化评价内容

评价时必须从作业完成的结果、态度、能力、方法、过程等进行立体评价,多用赞赏的眼光、赏识的心态去看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各种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亲情化的评价语言,闪现人性的光辉,如“你的见解很有创造性!”“多工整的作业啊!你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滚烫的话语,热切的期盼,时时鼓舞学生,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2.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我校倡导教师在评价中适当地“让权”给学生,把过去只有教师评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改变了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同时还考虑到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与学生心理认同性,删繁就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具体、全面的评价理念。

3.动态化评价过程――通向成功的阶梯

很多教师在给学生作业评定时,只给一个等级“A”,若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则先不给予评定,待学生改正错误后,仍给“A”,这样变错误为通向成功的阶梯,使学生始终对成功抱有希望,充满信心。

还有教师及时诊断学生学习的困难,适时适当地启发,延伸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做到评价过程动态化。如:某学生做45×199+45时的计算,教师给她作业中眉批道:“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想一想!”学生补了一种算法,教师又批道:“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还在题目中45下边划了红线,以作暗示。学生又补了一种算法,终于教师为她评了“A”。

4.多样化评价方法――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在大班化教学中,作业评价也可巧用简笔画,使作业批改不用评语而达到评语的效果。如果作业全对就打上“A”,再看学生的字是否写得认真,如果写得好的就加上(1到5个不等,试情况而定)。如果哪位学生有进步了就用表示,表示老师很高兴并祝贺你;如果哪位学生作业做得特别差就用表示老师很伤心,你得加油了。作业批改中使用简笔画,可以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范文2

1、布置活动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如学习《春天》时,就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作业: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俗语、诗歌、文章等;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和风、细雨。或去野外放风筝,或去河边戏小鱼,或到草地上打个滚……并把这些春景、春趣、春乐拍成一组照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曲。这样的活动性作业让学生拓展了“春”的知识,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还激发了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2、布置实践作业,提高综合能力。

布置作业,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拓宽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如到了秋天后,可布置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赏叶会”,让学生把树叶进行归类(根据颜色、形状等)。在介绍名称和类别时,学生既认识了树叶的名称和表示颜色的词汇,又懂得了图形等知识;还可让学生做社会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制定治理的措施,写出调查报告;还可让学生为工厂的产品写说明书、广告语。为班级、学校、街道、社会等出点子、提设想……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作业中,尽情地学习、运用知识。活动中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同时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不仅如此,这种作业形式,还可以使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时,体验到自豪与喜悦。

3、布置动手作业,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办手抄报、让孩子用纸、泥等制作小制作、做布艺等等;学习游记、参观记之类课文时,可让学生按文中提供的方位顺序、地点画一画导游线路图;学了写景或有诗情画意的古诗,可让学生画一画,看谁能把诗中的景物、意境用画表达出来。如学习《詹天佑》一文后,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模拟火车爬坡,操作后讲一讲火车如何爬坡。推与拉怎样变换的,评一评“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有什么利与弊。让学生动手操作,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作业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这样的作业,孩子们肯定是乐在其中的。

4、布置记忆作业,丰富知识积累。

记忆是成功之母。记忆的知识越多,它的“库存”越多,将来可提出的“货”也就越丰富。然而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记忆方法。有些学生联想记忆好,能由此想到彼,可告诉他只需记住头尾,便能记住整个材料;有些学生运动记忆好,可让他把文章内容编成相应的动作,边舞边记忆;有些学生情绪记忆好,可让他把特别感动或特别悲伤的片段记下来。还可开展些成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看谁记得快的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5、布置想像作业,培养发散思维。

儿童的天性便是富于幻想,适当的想象能够使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形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布置一些想象作文,以拓展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如学了《赠汪伦》这首诗后,可布置作业“充分发挥想象,扩写《赠汪伦》”。有些课文中的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用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情节等去填补这些空白。

6、布置运动作业,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

由于当前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受到课堂教学的约束,孩子在学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但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是要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学生,所以我们可以把坚持体育锻炼也纳入到作业中来,让孩子跟伙伴跑跑步,跟父母骑骑车,打打球,玩玩游戏……让他们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7、布置劳动作业,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经常都会对孩子说:“你只要把你的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你就不要管了!”这样的教育,造成了我们的许多中、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能自理,所以,热爱劳动应该从小培养。布置一些洗碗、洗衣服、打扫、收拾整理房间、摘菜等作业,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应该让孩子去做。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能力。

8、布置同伴作业,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在作业的布置中,应该适当考虑作业的层次,有的简单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以布置一些复杂的作业,让同伴配合完成,从而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故意布置一些要求同伴一起完成的作业。如“和三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

9、布置爱心作业,教会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让孩子对父母说‘我爱你’”、“帮妈妈洗脚”、“给爸爸捶背”等作业可以促进亲子交流,也可以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含义;让孩子饲养小动物或者是植物,在喂养、观察和与小动物、植物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学会感恩。

10、布置阅读性作业,拓展知识领域。

课本知识虽然丰富,但所含知识毕竟有限,课堂训练在怎么到位,习得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课内知识必须拓展和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范文3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学习兴趣 激发 提高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 加强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

以前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象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

语文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2)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

(3)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要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二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 态" ,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翠鸟》-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况下,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因为端坐时间较长,感觉不太舒服,导致精力的分散和课堂效率的下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课文中描写老鹰飞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他依次表演,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竟成为一个亮点!

4.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三 注重导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比如我在讲《春》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上课时我请 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于是春景就象一幅幅的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

除了诗词导人,我们还可以运用故事、问题、实验等导人,好的导人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清在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 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散文《听潮》时,我制作了展现海景的课件,在放映大海涨潮、落潮景色画面的同时,配上有海水涨潮、退潮的声音,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深深地感染,真正领略了"海的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是学生喜乐闻见的一种教育模式。

五 从作业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做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是笼统的"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要从布置作业的方式、形式入手,让学生爱写作业,而不是把完成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要改变一种观念认为只有书面作业才是作业。比如我们学了梁衡的《夏》,就可以让学生搜集描写夏的诗句,然后让他们比较这些诗所表达的主题和《夏》有什么不同,从而深刻的理解梁衡写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