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亚里士多德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1

2、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3、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4、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5、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6、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7、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8、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9、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10、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11、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1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13、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4、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1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6、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17、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18、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9、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20、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21、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22、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23、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2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5、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7、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28、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29、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30、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1、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32、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33、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34、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35、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36、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7、幸福就是至善。

38、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39、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40、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41、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42、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4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44、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45、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46、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47、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48、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50、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5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52、记忆为智慧之母。

53、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54、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55、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5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57、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58、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59、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

60、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61、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62、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63、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64、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65、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66、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7、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68、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69、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70、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71、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72、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7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74、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75、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76、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77、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78、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79、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80、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81、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善。

82、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2

关键词:幸福 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寻幸福,并且希望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古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得底斯说“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伯里克利说“自由才能幸福,勇敢才能自由。”;中世纪尼德兰思想家德西得乌?伊拉斯谟说“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幸福的顶点。”俄国作家伊凡?蒲宁说“只要我还能坐在长椅上,遥望夕阳落山的景象,哪怕残躯断臂,我也会感到无比幸福。”;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对幸福的不同追求。那么生活在几千年之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又是怎样的呢?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亚氏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德性幸福观,现在读来虽然有些观点不甚合理或者尚需探讨,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得不被亚氏的思辨思维和实践意识所折服。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施莱格尔曾说:“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我国传统伦理学和伦理学家周辅成先生也道,一个研究西方哲学或伦理学的人,如果忽略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乃是一件大憾事。可以见得亚里士多德在整个西方哲学史、文化史上重要的地位和巨大贡献。亚里士多德生前撰写过很多伦理学的对话和著作,但他名下流传至今的伦理学著作只有《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莫伦理学》、《大伦理学》这三部,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比其他两部更为系统、思想也更为成熟。本文便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感悟到的亚氏的幸福观。

在西方,除了宗教幸福观以外,对于幸福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幸福观(或者称“德性论”)和感性主义幸福观(或称“快乐论”)两大派别。前者强调理性、抑制欲望,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的幸福;后者强调人的自然欲望,主张在感官、感觉的快乐体验中享受生活,有主义的倾向。亚氏是德性幸福论的代表者,他在扬弃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幸福是最高的善,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他的幸福观既有崇高的道德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引导人们通过努力增强智慧、追求真理,在理智主宰下,使生命获得最大的幸福。

在亚氏那里,幸福是最高的善,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

亚氏提到,人主要存在三种生活即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是动物式的奴性的生活,只追求肉体的快乐,这显然称不上幸福;政治的生活追求荣誉与德性,但是这并不完善,因为荣誉的获得取决于他人的授予。在亚氏那里,幸福是人的灵魂的有逻各斯的部分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亚氏说“幸福与沉思同在。越能够沉思的存在就越是幸福……幸福就在于某种沉思”,故他认为沉思的生活即智慧的生活是第一好的生活,是灵魂的最高部分的实现活动。在亚氏那里,幸福是人的灵魂的有逻各斯的部分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是人的特有活动,在于人的合德性的活动,在于他的灵魂有逻各斯的部分的实现活动。而灵魂的有逻各斯的部分有理论的与推理的两部分,幸福必定是合于我们自身中的最好部分即努斯的德性的活动,故“智慧的人是最幸福的”。

在亚氏那里,沉思是最高等的一种实现活动,是人的真正自我,是人最好的东西,因为沉思的实现活动最完美、最能够持久、最令人愉悦、最为自足,既有严肃性又除自身以外别无目的,且拥有闲暇、最为纯净。如若能够,人有幸摆脱了物质需要的纷扰、拥有中等财富后,应当争取过这样的生活。但是我们只有以自身中神性的东西才能过这种生活,因为沉思的生活有半神半人的意味,虽能实践但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对于多数人来说,合于第二好的德性即道德德性的生活是第二好的生活,是完全属人的生活,是多数人可以实践、可以努力获得的生活。故幸福就有了两个层次上的幸福,不过亚氏认为,这两种幸福并不完全分离,因为道德德性的实现活动始终有理智德性的参与,明智的实现活动与道德德性的实现活动又不可分离,努斯与智慧透过实践理性投射于道德德性中。如苗力田先生所说,理智德性会使道德德性的领域扩宽,层次加深,目光放远。

其实亚氏的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就反应出了他的幸福观即幸福的生活是沉思的生活,智慧的人最幸福的观点。“只向真理低头”、“与柏拉图为友,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破除偶像崇拜,通过思考、沉思获得智慧、得到真理才能最终实现幸福的人生。快乐不等于幸福。快乐是一时的感觉和心情,转瞬即逝,过多的快乐会让人忘记思考,而缺乏思考的人生是肤浅的人生;幸福是一种生活的心态,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需要有厚重丰富的精神内涵,即使需要物质层面的辅助,但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的富足。精神的富足才是最大的幸福这或许才是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最本质的理解吧。

总之,在这个浮躁不安的空气中,能够保持一颗宁静沉思之心,即便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有着富足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幸福的人;在全社会都人云亦云的状态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德性,不自甘为奴、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尽最大的努力完善自我和影响他人,也算的上是一种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王丽娟(1981.8—— ),山东曲阜,防山乡中学,教师。

上接第117页

摩擦提升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② 需与绞车动作配合。动作信号由四个托爪油缸和四个上稳罐的油缸压力传感器信号给出,因此对各油缸的受力平衡要求、缸的同步要求非常高,从试验情况看,同步情况较差。

③ 结构复杂,控制复杂,同一套设备既要正常提升,又要下大件。由于两种工况的要求不一样(例如,托爪油缸的压力正常提升和上下大件时压力是不一样的),使用时需要有一套可靠的转换措施。

④ 油缸的同步精度低,造成油缸的受力不平衡。

⑤ 操作过程时间长,要求提升绞车配合动作以便罐笼准确停到水平位。

⑥ 上下缓冲距离有限,不能完全释放钢丝绳的弹性伸长。

4.应用情况

(1)德国SIEMAG公司的锁罐装置在国外有应用,在国内黄玉川矿有一例应用。

(2)南京友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锁罐装置:兖煤荷泽能化公司赵楼矿在用,本矿已安装运行。

(3)中国矿业大学的大型提升容器稳罐锁罐装置,已完成厂内试验。

第四部分: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

新型稳罐装置技术经济比较:

通过以上可知。满足深井复杂情况下罐笼提升的稳罐装置可选产品并不多,SIEMAG锁罐稳罐装置,设备费合计约1200万元,后期服务不具务优势;南京友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锁罐稳罐装置设计原理先进,被动伺服系统不对提升系统产生附加外力,除正常提升信号外,对绞车电控系统无特殊要求;系统简单可靠,与摇台分开自成体系,若有故障不影响正常提升作业;工作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已有成功应用实例;比SIEMAG产品节省投资约1000万元,进而选用南京友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锁罐稳罐装置。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3

物理课程教材在“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中,安排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意义。探究实验的价值在于再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引领学生经过实验验证,发现物理规律,认识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物理现象必然发生、发展、变化的条件和规律,为形成较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做好铺垫。

二、物理思想方法资源

初中物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它们是连接物理现象、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方法和纽带,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思想方法,才能顺利地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简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用这种方法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称为建立模型法。教材中的典型模型有:液片模型、光线模型、磁感线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模型、电路图模型、杠杆模型、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使用到的液柱模型等,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科学精神是指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的求真务实、尚善爱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教材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蕴含在物理实验、物理学史料、科学家的故事中。

1.实验探究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实验探究既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主要方法,实验探究是培养科学精神的主阵地。如,在实验开始时,设计了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怀疑,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提出假说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科学实证精神的熏陶。在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惜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读数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等,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收集信息和记录数据时,要求学生如实观察、测量、记录,不能更改、编造现象,不能拼凑数据,一切活动行为都要实事求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探索态度。

2.物理学史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激烈的辩论,甚至残酷的斗争,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在很长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伽利略采用试验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分析、推理,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写下了“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的至理名言。教育学生不要盲从权威,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3.科学故事中的教育资源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4

关键词:隐喻;隐喻式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

一.修辞学中的“隐喻”

在历史上,“隐喻”概念通常是在修辞学范围内研究的。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逻辑学》就谈到过“隐喻”的问题,在修辞学范围中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非正常的语言现象,是词与词的替换,是可有可无的。但无可置疑的是,“隐喻”确实可以增加语言表达力,提高语言的修辞效果。

人们通常把比喻分成隐喻和明喻。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用“是”字带出的比喻是隐喻,用“像”字带出的比喻是明喻。所以,隐喻是未加明言的明喻,明喻是说明了的隐喻。这种看法是从亚里士多德传下来的,近世有布莱克〔Max Black〕、古德曼等人提倡。“隐喻”分为两域:(始)源域和目的域。

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隐喻不仅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

Lakoff出版于1980年的《Metaphors We Lived by》,作者认为隐喻首先是一种思维现象,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隐喻,语言隐喻实际上都只不过是思维隐喻的外在表现。他说:“我们假定世界由实体(entities)构成,实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彼此互相联系。心理、社会、政治、宗教等领域里的实体,乃至明悟,都是由隐喻创造的,理论中的实体则由理论的隐喻构成。”

克里斯特尔斯1997年在《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干脆将Metaphors归入congnitive metaphor(认知隐喻)条:

指一种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人类语言和认知中起必不可缺的作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包括日常会话,都是通过隐喻来体现世界观的(“概念隐喻”)。

这段话虽然没有对隐喻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隐喻的实质却有了比过去更为明确的表述。有两点值得关注:1.通过隐喻体现世界观,说明隐喻是认知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2.隐喻的途径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引申、延伸。这对“语法和语义结构作出全面的语言学解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印欧语社团和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差异

首先我们要区分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概念。以往的语言研究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这个论断是不确切的。有全人类性特点的是思维能力,而思维方式是实现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与特定的语言结构相联系,因而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呈现出其特有的预言世界观的“主观性”和 “片面性”.

由于不同语言社团使用不同语言,对世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反之,世界通过语言的折射,使我们的认知有时也有不同,包括语言表达上的不同。Sapir-Whorf的理论基本上反映了语言与认知的这个特殊关系。胡壮麟把以上的认识归纳成一下图示:

认知

显然印欧语社团与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印欧语的语法框架导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范畴说,依附于哲学,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础的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思维理论的核心,它与语言结构紧密项链。而汉语社团的和印欧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不同,具体体现在:1.概念形成的途径,中国哲学用直觉的方法获得的,而西方哲学是用假设的方法获得的。2.以“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的西方哲学是用演绎归纳的方法进行论证,使用的语言严密而明确,发展出数学和数理推理等自然科学;而中国的哲学以“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不用演绎推理的概念,而使用推理的方法,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言简义丰,点到为止。3.科学研究方法论上,西方用“正”的方法,用演绎推理“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中国哲学用“负”的方法,“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在《老子》《庄子》里,并没有说“道”是什么,却只说了“道”不是什么。

三段论的思维方式是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之间进行演绎推理。隐喻式思维方式是在两个“点”之间建立的关系,即主观上能通过现实之间的相似或相关的特征在这两个“点”之间建立联系,用A说明B。我们汉语社团就是这种世界观,徐通锵先生把它叫做两点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三段论式的思维不一样,因为两个“点”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但只要你能把这两个“点”联系起来,说出道理,就能以A喻B。

几百年来,很多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都从自己的研究实践中体悟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西方重逻辑推理、重演绎论证,中方重直觉、重比喻列证式的体悟和妙悟。

四.认知语言学的未来阵地

上文分析了两个语言社团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就语言研究来说,我们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推理式思维方式擅长于语法分析,而隐喻式的思维方式擅长于语义研究。很多学者称印欧语为形态性语言,将汉语成为语义型语言。显然,两种语言社团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与这种不同类型的语法结构相联系。

现代语言学,就其发展趋势来讲,再向语义方面倾斜,在西方兴起了一种认知语言学的思潮,隐喻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它的含义比早起语义研究中的隐喻宽泛,只要通过联想建立两类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类比的方法用B去说明A的性质和特点,都可以叫做隐喻。塞尔根据这种特点,认为隐喻的作用又如“一件东西如何使我们想起另一件东西”,两者之间“既是受限制又是系统的”。这与汉语社团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为什么说认知语言学的大本营将很有可能在中国,是因为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研究传统擅长于语义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式思维的真正大本营在中国。从古至今,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充满比喻例证。而且这些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而读者只能靠“体会、体悟、妙悟”来了解中国哲学家们究竟在说什么。

徐通锵先生曾多次提到:“认知语言学,老实讲,我们中国传统研究就基本上是这个路子。我们的缺点就是没有对它进行演绎论证,把它系统化、理论化、所以影响不大。”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总结树立,提炼出一些头绪来,那么我们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来讲,是必然会有巨大影响的。(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嘉映,2003,《谈谈隐喻》

[2] 徐通锵,200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

[3] 雷科夫,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4] 任继愈,1973,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史简编》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5

一、法学是科学吗?

设问和争端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科学的界定。据亚里士多德,“科学”(epistene,scientia)在本质上是客观先在和不可把握的。科学要解决的是真假问题,能纳入其范围的标准是可检验性,只有客观外在于人的、具有确定性的东西才可经验地测度,证明其存在与否,“水往低处流”这一论断历经检验,是为真理,“太阳绕地球转”已被证为谬论。所以,科学就是可检验的知识。

以可检验性、客观性、确定性这种眼光,去打量关于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的知识,它们均是非科学的。“人往高处走”,何谓高低因人因时而异。“杀人者死”不可证实只可证伪,于是便有死刑存废迥然相异的制度和主张。社会知识与科学攀亲,冠以社会科学头衔,意在寻找自身的说服力、权威性,另外,也露出了底气不足自信心不强之怯。法学被说成法律科学出于同一愿望,不过其更要紧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立法及判决提供正当性。

法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其对象———法律是人建构的,并不存在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法律,自然法学眼里“遵守契约”之“自然法”,社会学者笔下“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活法”,其“客观性”明显是一些人的假定或合意,是故“自然法”可变,“活法”不居。wWW.133229.coM将什么建不建构为法律,取决于造法者的意志,成为法律的带有鲜明的价值判断。法学的使命是,为造法用法提供不可避免地带有前见、偏向、明确目的、相对性、非中立的建议和解释。所以,以对社会作应然理解为内容的规范性总是其要义。它使法学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描摹,而是对外部世界的建构,经验的逻辑与理论的逻辑不具有必然的同构关系。人们不能去“发现”法,只能去“发明”法。

不同于科学要分出事物的真假,法学要说明的则是法律和判决合不合适、公正与否、满意程度。而对这些标准的解说总是人的解说,而人又是历史社会中人,无法做到价值中立,几乎找不到没有立场的理论,如果存在,也许根本不能算作理论。因而,法学缺乏不证自明的规律、公理,法律和判决均是有争议的法学产品。这也就不难理解,堕胎在一国为合法,而在他国则为非法;为什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谁是消费者存有如此对立的解释;一案多个判决不符合司法的裁判性,且可能是地方保护主义或其他司法腐败的表现,但在学理上并不必然为荒谬之举。

当然,这并非是说法学、法律可以任人摆布。但人们又是如何确定一种学说,某个规定或判决所包含的价值是有说服力和正当的呢?公认的恒定标准难以找到,却也还另有一套有别于科学的证实或证伪的度量方法。历史地看,大体有三:一为全体或大多数人的承认(合意化),一为通过权威来预设(权威论),一为依靠信仰去定夺(信仰论)。现代社会倾心于第一种,但并未完全排斥另两种。事实上,多数沿袭下来的学说或规范,如平等适用法律,无罪推定,不溯及既往,不能从错误中获利、人不能审判自己等,是混合地经由这三种方法而成为“客观规律”或“公理”的。基于此,法学要全力解决的说服力、正当性不是一个有或无、非此即彼,而是此多彼少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诸如上述的“客观规律”和“公理”,宁可视其总是被“证实”,不愿信其时而被“证伪”,所以,所谓法学的科学性大抵在此,在此也确有必要,必要在于尽量增加法律的确定性而减少立法者的恣意妄为。

二、法学家园何处有?

都说法学有多么古老,也早在古罗马就出现了职业法律者阶层,有几大法学家,但他们藉以为生的法学(jurisprudentia),却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科学”,在今天也只有人为假定的类科学性,那么,法学的家园究竟何在?乌尔比安曾有名言“法学是神人之事,公正非公正之智术”,于是,在严格意义上,法学是被当作为一门“技艺”,或智术。古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同时看到,

亚里士多德名言范文6

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开始思索,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的心智与身体、脑是什么关系。柏拉图主张精神世界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沿袭他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明确回答心智与身体的关系,但是认为灵魂与躯体的关系,就是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灵魂是躯体的形式;躯体是灵魂的物质和实现。灵魂是躯体的目的;躯体是灵魂实现的工具。形式和物质是不同的,但是形式不能与物质分离。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上述形式——质料学说并非完全拒绝所有的两元论。他虽然认为灵魂不可以脱离躯体而被观察到,但同时又指出,不排斥灵魂的某些部分也许可以分离。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他对灵魂中所含心智某些部分的复杂态度。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儿研究了脑与人动作之间的关系,提出除了动作以外,心智和身体并不相关的两元论观点。他的一句名言是“我思故我在”。在当时知识界与教会做斗争中,这句话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他向当权者呐喊,进行思索和研究的自由是人存在的权利和标志,任何人无权干涉和剥夺。但是,笛卡儿对这句名言的解释,却明确地传递着两元论的观点。他解释说:“从这里我知道‘我在’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的全部本质和天性就是思考,它的存在不需要空间,不依赖任何物质,这就是‘我’”。也就是说,因其存在而我能存在,并说明我是什么的那个灵魂,是完全和身体分离的,甚至于比身体更易了解,即使身体不存在了,灵魂也不会死亡,仍然会依旧存在。他把身体和心智之问划了一道明确的鸿沟。

笛卡儿两元论的观点显然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离开真理更远,但是却被哲学界和大多数人所接受,统治了人们的思想长达300多年。直到今天,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仍然是自觉和不自觉的两元论者。达马希奥博士在《笛卡儿的错误》一书中明确提出,我们精神的家园是我们的脑和躯体。他在书中,一方面将情绪整合入认知神经科学的范畴,指出我们可以像理解视觉一样理解情绪。达马希奥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指出心智和躯体是不可分割的。情绪引起植物神经系统作用下产生的躯体标志机制(somatic marker mechanism),是人内部环境在脑中的写像,它和外部环境经过感知在脑中形成的写像一起,相互协调、相互反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在进化中,情绪引起躯体标志机制的形成,先于我们高级思维的产生,它是我们意识和思维形成的基础。

现在对心智与脑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是科学研究的进展已经足以翻转两元论了。目前哲学界与科学界争论的问题是,两元论以后,是否能回到一元论的立场,认为所有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物质状态。如有的科学家认为,脑可以用物理世界的思想和材料复制;有的认为“你是什么,你就是你的突触”,这些就是典型的一元论观点。双方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在意识问题上。

我比较推崇哲学家瑟尔(John Searle)的观点。他认为:所有的经验,包括鼻子能闻,因纳税而焦虑,你爱听贝多芬的音乐,你反对资本主义等等,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与不同神经元的激活有关。我们有一个脑,一些生物回路和系统。对来自我们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刺激,脑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各种各样不同反应,能回忆过去,能反思,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计划未来。但是,当今科学上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是阐明脑是怎样产生意识的,以及意识在脑里是如何被我们了解到的。

他认为: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类具有的独特的心智体验,它是有质量的、统一的和主观的。首先,意识是有一定质量的感受状态,或是感知状态,或是察觉状态(feeling or sentience or awareness)。它从你酲来就存在,直到你睡着,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才消失。第二,意识具有主观性,我的意识是属于我的。我清楚地知道,意识在我的脑里发生,正如我知道你的意识在你的脑里发生一样。但是我也知道,我与存在于我脑里的意识的关系,和我与存在于其他人脑里的意识的关系完全不同。第三,意识是统一的。此刻,我并不是孤立地感觉到衬衫碰到我的脖子了,听到声音了,看到图像了,我具有的是包含了这一切的、单一的、统一的意识场。

他指出: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完成三个研究步骤。首先,要找出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了。第二步就需要确定在这种相关之中存在着的因果关系。假使完成了这一步,就需要发展一套理论和模型。例如,什么是与产生意识体验相关的神经活动,为什么意识的体验需要这类的神经基础,等等。

目前,这一方面的科学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例如,2012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新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异丙酚引起的意识丧失与脑中出现的一种慢波振荡相关,这种慢波振荡使得神经网络被分割成碎段。意识的丧失,并不是与神经元簇平均发电率的改变有关,而是激发的电波被慢波(

目前尽管还存在争论,科学界在以下的观点上已比较清晰。

(1)心智与脑紧密相关,心智受到脑中发生的生物过程限制。

(2)我们的每一个心智和行为过程都有发生在脑中的生物过程相伴,在脑中不同的神经元组合成不同的小“社区”,进而组成不同的回路和系统,对应着我们的心智和各种行为。

(3)脑的发育和发生在脑中的生物过程,取决于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的相互作用。

总之,心智包括认知、情绪和意愿,以及由它外化的决策、语言和行为等。如果一个个体的人,具有情感、感知、思维、意志,特别是理性思维(有意识的精神事件和能力),那他就会具有心智。心智是人不可分割的、复杂的组成部分,是人有组织的意识和无意识的适应性精神活动的总和。它们植根于脑之中,有脑中发生的生物过程相伴,而且受到这个生物过程的限制。

哲学观点的重大变化,会带来一系列颠覆性创新的出现,会涉及和汇聚许多领域的努力,出现跨学科的研究和突破。现在可以在人文与科学之间产生交叉,心理学和脑科学几乎不可能分离了,同时对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可惜,在中国关注这一新思想特征的学者还不如关心“后现代论”的人多。人们在处理许多精神领域的问题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了笛卡儿两元论的立场。两元论也是中国目前教育界的主流思潮。两元论的观念不发生改变,基于实证的教育研究将无从谈起。这样一次机遇的失去,后果难以想象。十分期待大家能持一种唯物的世界观,一种开放的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了解哲学观点的重大变更。只有哲学的观点开放了,跨学科的研究才能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彩风译,笛卡儿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美)达马西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ISBN 978—7—5041—3778—4

[2]杨韶刚译,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美)达马西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ISBN 978—7—5041—3985—6

[3]孙延军译,寻找斯宾诺莎——快乐、悲伤和感受着的脑,(美)达马西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ISBN 978—7—5041—3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