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汪曾祺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汪曾祺简介范文1
[关键词] 汪曾祺;语言;韵味;风格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汪曾祺的主要创作是散文和小说,他善于用诗化的语言描写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抒写人间的真善美。他在文论《“揉面”――谈语言》中写到:“有一位评论家说我的语言有点特别,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谁的语言不是这样?拆开来,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汪曾祺文集自序》还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青年作家还能从我这里接受的一点影响是:语言的朴素。”可见,汪曾祺作品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平淡自然,朴素而有韵味。
一、注重用词和句子的韵律美
汪曾祺笔下都是一些平凡的事物,但他将那略带艰苦的生活写的十分平淡闲适,在平淡中又彰显出无穷的韵律,读来如诗歌一般。比如《端午的鸭蛋》中,他那家常话一般的叙述,以及他对岁月苦楚的轻描淡写。其中描写鸭蛋的好吃,将那鸭蛋内的红油生动形象地用一句话描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用的“吱”字仿佛是一个音符,把人的食欲都调出来了。而在《故乡的食物》中有这样一句话:“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这句话将食物的味道用这样几个简单的词抑扬顿挫地表达了出来。当然汪曾祺的作品除了单音词语的和谐之美,还有许多多音节词语运用的韵律之美。再如,《故乡的食物》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砗螯壳稍呈三角形,质坚,白如细磁,而有各种颜色的弧形花斑,有浅紫的,有暗红的,有赭石,墨蓝的,很好看。”
二、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汪曾祺作品中灵活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胡同文化》中将胡同比喻为贯通大街的网络,将四合院比喻为盒子。在《昆明的雨》中这样写到:“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这其中的修辞手法就有四种,第一句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将昆明的雨比拟为美丽的女人。而第二句采用的是对偶和引用的手法,这使汪曾祺的散文充满了隽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美和韵律美。而第三句采用的是移就的手法,将雨的美转移为绿色的映衬。而在《葡萄月令》中作者写葡萄喝水量的惊人态势,用“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这一拟人句,极有情趣。“拼命”“嘬”等字眼写出了葡萄喝水的贪婪相,突出其长势之旺盛。又如,作者写葡萄的颜色之缤纷多彩,运用排喻辞格来写:“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这组排喻,将葡萄的色泽、形态、质感之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三、长短句和标点丰富多样而有层次感
汪曾祺的散文长短句和标点丰富多样,而有层次感,使文章表达得感情丰满雅致。比如,《葡萄月令》中的这些句子:“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着风。……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长句和短句结合,错落有致,畅快淋漓地表达了六月的葡萄的特点。同时,感叹号、顿号、破折号的使用,犹如一个个漂亮的蝴蝶结,将葡萄表达得充满活力。再如,“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这一段由六个短句组成,写出了安置葡萄老本这项活儿操作的方法,从中可见出农人的细心。还有通过标点符号来调控叙述的语气和节奏的。例如:“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这三个短句间都用句号而不用逗号隔开,有意制造一种稍长的语气停顿,使语句舒缓,给人遐想的空间。
这是一段大白话,白得几乎连形容词都没有,但读起来如长短句,别有一种风情。特别是在描述庵赵庄的时候,语言极富艺术性。表面是大白话,实则是暗藏的长短句。开头提到庵赵庄,然后分别解释这三个字,以介绍名字的来历。一短一长,错落有致,非常和谐。
四、体现传统的审美趣味
汪曾祺的这种洋溢着美感的风格,还与他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汪曾祺的作品中有很多引用传统文化的片段,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体现出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独特的传统的审美趣味。汪曾祺的语言继承了唐宋散文流风,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传承明清散文传统。他多次提到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推崇归有光“无意为文”,即写得像谈家常话似的。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从中受益匪浅,他曾说“我受营养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有了这些“余韵”,汪曾祺的语言就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文言文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些平淡自然的日常口语到了汪曾祺的笔下,就有了一种特别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汪曾祺:《蒲桥集》,作家出版社,1992。
[3]炜冰:《汪曾祺散文艺术风格浅论》,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
汪曾祺简介范文2
关键词:《大淖记事》 创作资源 平远小景 童年记忆
对于汪曾祺作品的研究,历来有学者从作品所散发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等角度分析其作品的主旨思想;或从文章结构角度,分析散文化的小说文体;也有对小说当中的“风俗画”的描绘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写作特点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
一、平远小景式的故里
汪曾祺本人会作画,这一功底也运用在写作当中。对大淖四时轮回、风土人情等景致进行了风俗画式的记叙。“倪云林一辈子只能画平远小景”,“我的小说也像我的画一样,逸笔草草,不求形似。”[1]在小说的开篇部分,写出“淖,是一片大水”,从远观的角度对“大淖”进行泼墨。这里春夏水盛浩淼,芦芽与蒌蒿从春初的紫红和灰绿很快成为一片翠绿,夏天吐出雪穗,秋天全然枯黄,冬季更比别处先白。此处遥观浅水,色彩明丽,倍感清爽纯净。随着四时交叠,河水解冻发绿,镜头“沿沙洲西面北行”是鸡鸭炕房,往东是洗衣浆坊,附近有鲜货行、鱼行和草行,再往前便完全是农村的景色了。这些稀疏人烟构成了画面的中景。汪曾祺的色碟里只有墨,“从渴墨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1],这些散落的民居似墨点船在水中晕开,外简寞而内灵动。接下来,大淖南岸进入视野,作者状写了一座木板房的前世今生。这里曾经客货繁忙,万国旗飘,商人小贩熙熙攘攘,如今码头空荡,只剩孩童嬉闹。这一部分的景物描摹十分细致,汪曾祺运用了素描的画法使这部分近景更加紧实充盈。在这些对大淖的记事当中,将大淖水岸不同层次的景象共存在一幅画面当中,正如“最好用一河两岸式的构图,前景小亭、竹石、平坡。远处一带逶迤,是一种长短平行线的构图。”[2]
二、童年记忆中的故人
刘号长对巧云的是小说的一个,将巧云、十一子、刘号长三个原本不相关的人整合到一起。对刘号长及保安团的记述成为“大淖方志”的一部分。高邮小城里古旧的人物,是汪曾祺少年r代生活和创作中重要的内容。在汪曾祺的《鲍团长》中对鲍崇岳这个保安队长有着较为详细的叙述。他作为军阀混战时期的军官,因厌倦军旅生活,来到县城中做保安团长。因为他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确实保得一方平安,且待人和善。受到地方居民尊重,在小县城里算是头面人物。这便是刘号长的人物原形。在《大淖记事》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保安队的真实工作、私下交易等等,与鲍团长的形象十分相近,而对于刘号长的叙述便由地方志转向了笔记体的小说。他虽然不在乎薪金等物质利益,但是“近三个月来,鲍崇岳遇到三件不痛快的事”。一是“鲍崇岳从杨宜之的微笑中读出了言外之意:鲍家和杨家门第悬殊太大了”。二是他发现“他这个老资格现在吃不开了”。三是“鲍崇岳心里明白:王荫之看不起他的字”。可见鲍团长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对自己在大众心中的认可程度有很高的期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是人际问题的枢纽。这样的中国人传统的自负心理,在刘号长那里则更为凸显。在得知锡匠“夺走了他的人”以后,不论道理法则,便认为是对自己权威和地位的轻视与撼动,一定要加以报复。
然而被的巧云又应该怎样自处呢?作品中对巧云的思想、父亲和街坊的反应的介绍寥寥数行,轻描淡写,并没有悲剧式的展开,巧云将这不幸淡化在自己整个生活之中,最为懊悔的是没有把自己给了十一子,与十一子的野合成为这件悲剧故事的句点。到这里我们对巧云的这份坚韧的来源有了答案――爱。人的生存总有其意义,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作者通过对巧云的描写,就给了那些从时代阴影中走出来的人们以答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总有那么一份爱在将生的希望灌输给人们。
三、人文关怀
当刘号长知道了巧云和十一子的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把小锡匠抓了起来,形成第三个。刘号长起初并没有想致十一子于死地,只要他同意与巧云结束关系就放过他,这里的刘号长就好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学生,只要同学和他承认错误就好。通过这样简单的对话就将人性最原始的情感表露出来,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文中对这段对话的描写,刘号长和小锡匠每人一句且各成一段,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尖锐的对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对当时紧张气氛以及在下小锡匠坚毅性格的展现。小锡匠被保安队打成了重伤,街坊四邻把自己平时的热心都拿了出来,他们没有以暴制暴,表现出了“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小说在介绍大淖东头时铺陈“这样顽强厚朴的人性”。这里的人住的都是草房,无论男女老少,世代都是挑夫,他们生存的依靠便是自己的肩膀和力气,也只有自己,这样的生存方式相对于西头便更为原始。他们挑的最多的则是稻子,此外是砖瓦、石灰,这些挑物是他们性格的外化,粗犷而简单。再看他们的生活――原始的炊具锅腔子,烟雾飘散在水面上,所用烧柴直接取自山林,家中无隔夜粮米。这样的生活态度便投射到他们的饮食状态中,让人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吃的饭了。想来,我国的民族品格便是从这样古拙、简朴的生活中锻造而成――善良淳朴、坚韧不拔。而这样优秀的品格,在现代社会和政治形态中有所改变,作者的这些描写正是对那份逝去的人性美的追忆。
对女人的介绍部分,作者开篇便是“姑娘媳妇也都能挑”,这里作品中就出现了男女之间的对立。这里的女性一样吃苦耐劳,同时也精于打扮,他们和男人一样挣钱,性情豪爽,面对“老骚胡子”的骚扰,她们也毫不客气,能够勇敢坚强地面对,这同样能体现出这些普通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而她们在感情问题上,标准只有一个――情愿,这是纯粹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体现,是人类自我表现的最高标准,没有物质或他人的干预,只凭自己独立自主的意愿。这里就迎来了全篇小说的第一个,它建立在前篇大量风俗画的基础之上,让读者充分了解大淖的民俗风物,而后一个“情愿”的出现既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又将这片土地上人性的自由和纯洁散发到极致。它又好像一颗种子,孕育出了后文的“巧云”。
故事接近尾声,巧云一人要养活两个男人,对于大淖东头的人来说,从此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巧云终于有了自己团圆的家庭,非但没有被生活压垮,而是以爱之名挑起了担子,风摆杨柳的她眼睛还是那么明亮。这里作家所呈现出来的正是对生命的敬仰,对普通人顽强情感力量的礼赞,这就为读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巧云的这份坚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如既往的信条。在文章结尾,作者提出疑问: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作者每句各成一段,回答:会,当然会!这是一种怎样强大的笃定。不光是对十一子,也是对那些曾经受过政治风暴伤痛,那些生活在改革浪潮困顿中的人们的精神慰藉,形成全文最后的一个。
汪曾祺的这部《大淖记事》作为一部民间传奇,以一种冲淡明媚的文风,向人们传递了生的希望。就像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安安静静地听着四时轮回,以他的人性理想疗愈着两岸的人们。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J].读书,1984(01).
汪曾祺简介范文3
在价值多元化的新世纪,青年亚文化弥漫的消费氛围中,重新审读民国时代富于传奇色彩的少女们,给予契合时代精神风貌与情趣的认知和审美解读,这本身就是一大看点。风华绝代林徽因,临水照花张爱玲,英姿飒爽谢冰莹,一代妖姬白光,持灯使者冰心,早慧命苦的萧红,物质女孩唐瑛,绯闻名媛陆小曼,问题女孩丁玲,红色文青王剑虹,出走女生庐隐,诱杀汉奸的郑苹如……可谓色彩斑斓,落英缤纷,显示了时代的繁复和丰富。她们变幻了民国的色彩,增益了民国的声部,添置了民国的图案。民国一定要有她们,没有她们的话,就好像没有了魂或魄。
不仅如此,项静还深情追忆了民国的才子和少女们的往事以及才子们笔下的少女想象,以此激发了读者新的想象,拓展了民国少女的天空,虚实辉映,令人在现实和理想构造的世界彷徨与陶醉。鲁迅身边的少女们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让我们看到绝不宽容老人温情和慈祥的一面,而翠翠让沈从文对边城魂牵梦绕,小英子让汪曾祺的梦穿越时空,丁香姑娘的忧郁变成了戴望舒的诗性气质,雏菊那娇憨的笑靥令刀光剑影的白洋淀有了几分诗意和柔美。
历史容不得后来者有过多的想象,民国的历史也容不得它的少女们做太多的梦。但是,项静用自己的笔,展示了很多被遗忘的细节和人生境况,并用当下社会景观和人生势态去激活她们。于是,民国少女就变成当代少女,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内容简介:
《汉品》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本辑内容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
2.
内容简介:
《苦恼人的微笑》探求某种情感的真挚在当代是如何有可能的,进而,它追忆、索引、改写中国近现代过程中的一些情感历程,从“浮生六记”、王国维、“青春之歌”到“苦恼人的笑”,作者以此探索在人类行为背后的情感动力学,它隐秘地趋动着人类的存在,并突破诸种意识形态的框架。
3.
内容简介:
在浪漫主义诗学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启示下,罗斯金的美学思想逐步走向深入。他认为美的理想就是道德的目的,对美的感受能力,不是智力和感官,而是“道德知觉”。他认为道德感是与生俱来的,美是本能性的和非概念性的,道德与审美彼此互动,任何审美情感都是道德意义上的评价结果。
4.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叔本华关于阅读、写作以及文学、美学方面的文章,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发现,这位伟大的“悲观主义者”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于阅读与书籍的判断力,是那样精确而富有远见,其对大众阅读趣味的评判,穿过历史的尘埃,准确无误地击中今日时弊,就好像他的这些文章是为未来而写。经典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适合一切时代的读者,甚至往往历久弥新。
5.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俄国文学哲学与思辨的最高水准。而他的读书随笔,他对俄国作家作品的评论,不仅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哲人小说家在散文创作上的非凡成就,更为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从思辨的角度理解俄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的精髓提供了一种可能。
6.
汪曾祺简介范文4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答题指导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陕西实行七年,课改方案的全面实施,其中要求探究课堂教学成为课改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因而高中语文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探究性阅读的具体实践
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且比较成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个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总结。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
二、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型答题方法的讲授
高考语文试题中选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存在这样一个压轴题型,那就是对文本相关知识的探究。文学类文本鼓励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从正反对立的角度设题,作品的内涵丰富而有韵味,正如《陕西省(语文)考试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文学类文本选材时往往会选名家之作,如莫泊桑的《保护人》、迟子建的《泥泞》、汪曾祺的《侯银匠》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环境与命运、情与法、情与理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又彰显人性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文关怀。传记类文本的传主都是有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的正面形象,如袁隆平、谢希德、梁漱溟、杨守敬;新闻类文本则体现时效性,注重彰显时代精神,如《梦碎雅典》,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来谈认识。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依据得分点答题的方法技巧。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的题型均为8分。我们可以将答题步骤定为:第一步,明确观点。即结合题干的信息及问法,得出相应的观点;第二步,依据题干的提示在文本中寻找答题区间,结合观点,筛选信息证明观点,此步骤必须全面,一般最少答两点;第三步,根据不同文本,组织语言升华主旨,谈自身的看法、见解、启示等。这时,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作品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和作品意蕴,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对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更加贴近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也有利于学生高考语文的备考。
参考文献:
汪曾祺简介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情感;培养策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为进一步顺应加强学生的素质需求,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应做出适当调整与优化,以确保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目标。因此,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融入审美元素,提升审美技能,其在本质上也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呼应,具有情感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根据新课改要求和标准,高中语文教育工作应适时对教学目标作出调整,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情趣以及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固定于教材内容的传输,并且将教学目标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但对学生而言却缺乏一定的兴趣和吸引力,同时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高中生审美情感的需求。仅从身心特点与年龄特点来看,该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思想、旺盛的活力和澎湃的青春热情,而这些均会导致他们对于审美情感的追求更为强烈。在语文教学改革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学校开展素质实践教育的需求,不仅有效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感,而且也使得很多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教材内容的哲理美和人性美,尽享其中的快乐与自由。常言道,“兴趣是最佳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促进健康快乐成长,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凭借独有的优势在审美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既引导学生塑造基础道德,又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也就意味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一)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标志形象,提升思想境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鉴赏作品的语言文化是其重要环节之一。通常说来,形象生动的语言总会蕴含着饱满的思想情感,能够营造富有诗意的境界。例如,教师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朗诵这首散曲作品,尽管远隔数百年,但作品中的画面仍然呈现在我们面前,进而使学生在脑海中不禁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流水图。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该首现代诗歌的语言极为秀丽脱俗,其节奏轻柔委婉,正如动听的钢琴曲,而且整部作品充斥着丰富的情感,无不耐人回味。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标志形象,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分析具体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功能,从而感受语文教学的意境美。
(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形成情感共鸣
为提升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情感体验,深入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很多教学文章常常汲取了作者的生活、情感和思想等精华,当然这也是最真实的环境写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在本质上也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为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师必须合理运用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熏陶并影响学生。例如,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中,要想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创作背景、体会思想情感,即作者厌恶城市生活的市侩与庸俗,却向往淳朴真挚的乡村生活。小说《边城》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如诗的天堂,主人公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思想。我国当代作家汪曾祺指出: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与城市生活相对立的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有纯天然的人物,而且也有纯天然的文体,以此达到至善至朴的效果。作者运用众多笔墨来个体现最原始的生命,并且对那些尚未异化的小说人物包含情感,从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循循善诱,采用联想方法将文学作品内容深化为情感思想。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通过充分挖掘作品的标志形象,以及深入体会创造者的思想情感,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感。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丰富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均得到广泛运用,仍以沈先生的《边城》为例,教师对文本内容的叙述直接以动态的图像进行展示,不仅增强高中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从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又如在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r,如若配声乐背景,其意境更为优美真实。另外,在面对文章中出现大量专业术语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兴趣不高,如果借助记录片形式来了解这些术语,势必就会容易些,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体验。
(四)运用高中语文教材知识灵活引导学生的道德操守
语文教材凝聚着前辈们的思想智慧,绝大多数内容都闪烁着伦理光芒,进而引领着学生的思想进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目的在于使得科学的思想道德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充分彰显情感意义、伦理道德,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包身工》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尽管两篇作品的创作手法有所区别,但都对学生的心灵有着强烈震撼,而且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升华他们的伦理道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高中生的探索热情与兴趣爱好,融入审美情感元素;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形象,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实现作品与受众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并利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从而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国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3(22).
汪曾祺简介范文6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平 353000)
摘要:旅游的原真性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旅游者在旅游中追求的是原真性的旅游愉悦,希望在旅游中寻找到原真性的文化传承。然而,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景点又过于千人一面,影响旅游原真性。因此,古村落旅游产品的开发最难把握就是原真性和商品化的平衡。文章对旅游原真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旅游原真性理论的梳理对旅游商业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旅游;原真性;商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97-03
作者简介:庄梅华(1982-),女,福建泉州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
1 国外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进展
原真性(authenticity)研究有两大分支,一是“遗产原真性”,一是“旅游原真性”。遗产原真性究略早,1964年的《威尼斯》最早提出了遗产的原真性概念,随后1994年的《奈良文献》对亚洲特殊材质的遗产提出原真性概念的补充,2005年《世界遗产公约》对遗产原真性的操作性等方面做了补充规范。
伴随着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研究,旅游学者眼中的“旅游原真性”,根据王宁[1]总结出来有四个阶段四种原真性:
第一种是客体原真性,将原真性作为一种静止的。
第二种是建构性原真性,认为原真性是可以商榷的。客体本真和构建性真实,正如静止与动态一般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不是要全部将过去保留下来,而是保留文化的根。
第三种是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提出后现代旅游者对“原作品”的原真性已不再关注,他们认同“不原真性”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的“逼真”。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可能不是寻找、体验真实。
第四种是存在的本真性,由王宁提出,他认为在寻找本真的旅游经历时,旅游者在某些旅游活动的激发下,会有种存在感,他们不关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只是通过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
原真性理论从研究开始,最初运用于博物馆等静态参观的活动中;随着在文化、民俗、遗产旅游兴盛的过程中,西方学者积极研究原真性理论,并将其运用在实际案例中。西方旅游原真性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总结:
1.1 原真性对游客的意义
1964年,布斯汀[2]的“虚假旅游体验论”认为游客既没有获得原真性的能力,也没有追求原真性的愿望,游客追求的是肤浅的,别人策划的“假事件”,游客自愿上当受骗的,这是造成与东道主社会隔离的原因之一。马康纳[3]的“追求原真性理论”认为,现代人要摆脱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真实”,追求别人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现代游客总是在寻找原真性,但旅游业是无法让游客找到原真性的,因为旅游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驱动型产业,只有欺骗游客精心策划的“舞台真实”的景观。总之,布斯汀和马康纳对旅游原真性都存有消极的结果,带有失望的情感。
科恩[4][5]在继承马康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舞台猜疑”理论,指出游客在自己社会中被异化的程度不同,在旅游中寻求原真性的强烈程度也会有差别,认为不同背景、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原真性”的旅游体验是不同的,并将游客分成现实性、经验型、实验型、转移性、娱乐性5种类型。
科恩反对布斯汀游客没有辨别真实的能力,但也对游客的辨别能力做出区分;他认为对高知识、高素质的游客而言原真性是有意义的。持相同观点有Redfoot[6](1984)。
1.2 旅游原真性的判定主体及判定标准
谁来判定旅游原真性,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还是政府权威或其他人士?
Salamone[7]认为原真性与权威鉴定有关,据研究,由毛利人舞蹈家表演的夏威夷芋泥饼舞,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在表演形式上可能丢失了一部分原汁原味的东西,但是无论如何,这种面向全世界游客的舞蹈表演形式仍然是对毛利文化的传承。
遗产原真性的判断标准,采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这些法律也在不断地修正中,1964年《威尼斯》、1994年《奈良文献》、1999年《巴拉》、2003年《会安议定书》2002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05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随着认识的加深原真性概念不再只强调西方遗产,标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1.3 影响旅游者体验原真性的因素
在影响因素这方面看,影响游客原真性体验的有商业化、主客互动、游客自身因素、强势文化的侵蚀等等。
格林伍德(1977)[8]提出商品化的文化产品丧失了它们对于当地居民的内在含义和意义,这最终会严重挫伤文化生产者生产时的热情。为游客提供的文化表演也是为了赚取金钱,表演本身所沿袭的文化精髓不复存在。
但科恩[5]认为:商品化使原真性丧失的说法是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Cole.S(2007)[9]商品化可以被视为“一个可以使当地居民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历史和去除农业羞耻感的积极过程”。
Daniel[10](1996)以旅游中舞蹈表演为例,游客主动参与到表演的体验中,说明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中获得了自认为真实的体验。Taylor(2001)[11]运用了两个毛利当地的旅游案例说明当地居民与游客互动对游客感体验的重要影响。
May[12](1996)等相关学者认为科恩建立的游客类型体系仅仅将旅游者社会阶层特征与原真性要求联系起来,容易导致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旅游者的性别、生活经历、知识背景等对原真性体验的影响。
Waller J.和Stephen E. [13]以西班牙的四个度假区为例,研究年龄、经验、知识背景等对体验原真性的差别。Waitt[14](2000)以澳大利亚悉尼岩石区为例,他认为游客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年龄和是否到过一个旅游地的先前经历等是作为能否体验原真性的变量之一。
谢飞帆 (2006)[15]通过对海南三亚黎族风情村、保亭槟榔谷及兴隆亚洲风情园的游客的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原真性感知、感兴趣的吸引物、感知的服务质量及经济影响等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总之,西方学者在对旅游原真性研究时,主要从原真性的含义,评价标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全面深入。
2 国内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进展
2.1 对西方旅游原真性理论的引介
杨慧[16](2005)深入介绍了马康纳的舞台真实理论。肖洪根[17](2002)、马晓京[18](2006)、马凌[19](2007),胡志毅和曹华盛[20](2007)、李旭东[21](2008)、徐嵩龄(2008)[22]等人在王宁的基础上更为深入的、批判性地阐述了什么是客观真实、建构真实、后现代超真实与存在真实。
2.2 旅游原真性影响因素
白杨(2006)[23]认为不同的旅游方式,有不同的旅游原真性的要求:文化旅游型游客要比娱乐型游客对原真性的要求更高;而人类学“田野工作者”对原真性的要求是最高的。
赵红梅[24](2007)从游客体验入手,阐述体验型游客对原真性的要求高。张朝枝(2008)[25]从遗产原真性和旅游原真性两个不同的原真性理论演变入手,讨论主体对客体“真”“假”的辨别及其体验效果,提出了媒体宣传对游客的体验真实也能产生影响。
2.3 旅游原真性与商业化探讨
张晓萍(2003)[26]认为商业化对旅游真实是有助的,即提倡舞台真实,认为舞台可以防止人们涌进后台,可以更好的保护后台文化的原真性。但她同时指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复制、拷贝的,那些神圣文化就不能随意开发成旅游资源。
赵红梅(2003)[27]认为文化商品化趋势似乎不可逆转,但文化商品化并没有给文化真实带来灭顶之灾,相反,它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原真性内涵的发展与延伸。
吴晓隽(2004)[28]提出在原真性旅游中提出旅游的商业目标要服从于遗产文化人文精神和文理念弘扬的目标,要重视社区参与。
张补宏和徐施(2010)[29]在研究民族旅游保护模式中探讨了商业化对旅游原真性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提出保护模式应该是:构建前台—帷幕—后台的“舞台真实”。
2.4 旅游原真性的其他实证研究
高燕和凌常荣(2007)[30]对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得出游客体验原真性度高则满意度就高。贾鸿雁和王金池(2009)[31]将建构主义旅游原真性理论运用到汪曾祺水乡风俗园的开发中。
陈兴(2010)[32]提出“虚拟真实”的原则,类似舞台真实,具体的说是要挖掘真实文化、展示真实文化的符号,鼓励社区参与。陈享尔和李宏(2010)[33]时间、载体、体验倾向三种角度总结旅游原真性研究进展。
3 结论与措施
3.1 原真性保护与适度商业化
对于流传至今的古建筑,能原样保存应尽量原样保存,不能原样保存的,则遵守国际遗产关于原真性的原则。旅游开发为了保护原真性需要适度商业化,目前学者已经逐步认可商品化对旅游开发的益处,旅游文化资源的商品化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拯救那些曾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文化传统,例如张晓萍[26]对云南民俗手工工艺品的调研得出结论,必须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求,推陈出新才能吸引游客,只有符合现代商业化需求才能让传统工艺避免濒临消失。通过商品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进而使东道主的人民民族自尊得以增强,舞台真实同时也防止大量的游客进入“后台”,从而保护了了“后台”。但是过度商业化肯定是对原真性的破坏。
3.2 原真性标准的评判问题
原真性标准的评判受到旅游的不同参与者影响,例如,陶伟和叶颖[34]在广州猎德村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主体对原真性感知是有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游客、客体、专家(政府)、媒体四者互相影响,但标准各异。
“原真”不等于“原始”,因为“原真标准”不断变化,甚至有些原来不是“原真”的假遗产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被人们认定为“原真”。这样的结论必然导致旅游实践指导的模糊化,为了提高原真性理论对古村落旅游开发实践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要提高关于文化保护相关政策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商品化的对象有一个合理度的评判标准。
3.3 措施
针对上述两点结论,对于原真性的保护应积极探索商业化的尺度,把商业化隐藏在开发中,去商业化氛围。对于原真性的评判问题,应区别情景,如历史工业遗址、博物馆、建筑等展现类的要求比较高的原真性;而对于表演类的,有一定的文化根源,在此基础上依据现场、效果等作变通也应该是允许的;对于后现代、符号类的旅游资源,所谓原真性的感知难度也更高,真实与否对于游客也不是那么重要的情况下,其开发尺度也就略高。具体而言应由相应的管辖部门制定各自的权威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的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3.
[2]Boorstin D.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J]. New York:Harper & Row. 1964.
[3]Mac Cannell Dean. 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em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3):589-603.
[4]Cohen E.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Toursit Experiences[J].Sociology,1979,13(2):179-201.
[5]Cohen E.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 An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15:371-386.
[6]The Declaration of San Antonio,. http://icomos.org/docs/san_antonio.html.
[7]Taylor J.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 Annals ofTourismResearch, 2001.
[8]Greenwood D J. Culture by the poun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on tourism as cultural commoditization [A] . In: V L Smith . Hostsand Guests[C] . Philadelphia: Universi ty of Penns ylvania Press, 1977:129- 139.
[9]Stroma Cole.Beyond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fic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34(4):943-960.
[10]Stovel.H.The Riga Charter on Authenticity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in Relationship to Cultural Heritage:Riga,Latvia.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2000.
[11]Kristy Graham,Dirk H.R.Spennemann.State emergencyservice local controllers’attitudes towards disaster planningfor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2006.
[12]The Charter of Cracow.2000. th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nservation Kraków 2000, 2000.
[13]The ICOMOS Charte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Prepared under the Auspices ofthe IC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the 16th General Assembly of ICOMOS, 2008.
[14]Deepak Chhabra,Robert Healy,Erin Sills.S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15]Philip Feifan Xie.(2006) A Life Cycle Model for Aboriginal Arts Performance in Tourism: Perspectives on Authenticit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4(6):545-561.
[16]杨慧,马康纳 (Nean Mac Cannell) 及其现代旅游理论[J].思想战线,2005,1,31(1):97-101.
[17]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J].旅游学刊,2002,01:59-68.
[18]闫红霞.遗产旅游“原真性”体验的路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10).
[19]彭莹,齐欣,王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俗文化“原真性”保持研究——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文化为例[J].旅游研究,2013(02).
[20]徐嵩龄.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J].旅游学刊,2008(04).
[21]许凯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背后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21).
[22]徐嵩龄.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J].旅游学刊,2008,(4):35-42.
[23]白杨.旅游真实与游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277-280.
[24]赵红梅.对旅游体验及相关研究的解读[J].广西民族研究. 2007(04):171-178.
[25]岳贤锋.基于“原真性”理念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设计研究——以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26]彭莹,齐欣,王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俗文化“原真性”保持研究——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文化为例[J].旅游研究,2013(02).
[27]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01).
[28]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研究[J].思想战线,2004,30(2):82-87.
[29]张补宏,徐施.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及保护模式探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105-108.
[30]高燕,凌常荣.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J].旅游学刊,2007,22(11):78-84.
[31]贾鸿雁,王金池.从建构主义真实性看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以界首镇“汪曾祺水乡风俗园”项目策划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5):26-30.
[32]陈兴.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基于人类学视角[J].旅游学刊,2010,25(1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