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1

关键词:《故都的秋》 “清” “静”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材上着实精巧,作者不写鲜艳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选择淡蓝的牵牛花、无声的槐树落蕊、衰弱的蝉声和悠长的秋雨,这些不被人注意的普通事物,通过生花之笔,构成了一幅美丽而落寞的风景画。

说它“美丽”,是因为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悠远,另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虽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

说它“落寞”,是因为文章给读者看到的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是寂寞的秋声。而这冷清的秋色和寂寞的秋声则浓缩到“清”、“静”、“悲凉”上。这也就是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要去饱尝的故都的“秋味”,秋有何味?味在何处?还真有点玄妙莫测。然而正是这点“味”,体现了秋之“神髓”,使郁达夫魂牵梦萦,这个“味”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悟性和情感,使《故都的秋》在咏秋佳作中独树一帜。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盛开的牵牛花中,喇叭状的花朵仿佛在无声地向人们叙说秋天的到来。郁达夫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牵牛花的色彩,他自信地认定,“蓝色”最佳,是上乘之色。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个性,是郁达夫心灵色彩的反映。蓝色属冷色,它与广阔的蓝天形成和谐的秋之基调,给人总的感觉是“清凉疏朗”。作者还嫌不足,又说“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做陪衬,更好”,这更增加了萧瑟的秋意。“碧绿的天色”,“尖细且长的秋草”,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这正是郁达夫特意营造出的一种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不禁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槐花的落蕊中。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国之秋的“点缀”。早晨起来,脚踏上铺得满地的落蕊,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受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而那曾经美丽的落蕊被扫街的扫后,空留下一条条让人心寒的“丝纹”。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蝉中。郁达夫写蝉从一个广阔的角度,写出群蝉宏大的混声。房前、屋后、草丝、树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长一阵、短一阵,阵阵流响;高一声、低一声,声声惹愁。这悲切的“啼唱”,时时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一切,使你无处躲藏。此情此景,能不让人顿生“悲凉”之感吗?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凄凉的秋风秋雨中。“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一阵雨过,乌云卷走,太阳又露出了脸。雨后桥头树底,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话凉声调,微叹的神情,“了”字的长音,却向我们显示了秋雨能触发他们苍凉无奈之情,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由此我们仿佛可以嗅到秋雨过后,那带有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耳边仿佛可以听到那悠长悠长平平仄仄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不是油然而生吗?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中外文人的比较中。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学士的“赤壁”。“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者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比较的结论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地深,尤其是在北方,“中国秋的深味”更能“感受得到底”。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2

1、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2、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3、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

4、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5、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6、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7、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8、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9、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10、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1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12、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13、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你这种定理,是哪本书上翻来的?

14、关于她,她们,不再说别的。一种东西一旦不能忘记,也就再不会被我提起。

15、秋天这是美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6、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17、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月,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吧。”

18、烂熟的春光,带着了沉酣的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的绒衣,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蒸吐出来。四月初的午后的阳光,同疾风雷雨一般,洒遍在钱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气里波动着的远远的蜂声,绝似诱人入睡的慈母的歌唱,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懒的时候,这也是青年男女为情舍命的时候。

19、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

20、我对你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的夜空, 你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你在均匀地呼吸, 我在寂静中劳作。爱人,这就是幸福。

21、抬头起来,我便能见得那催人老去的日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但是我的事业,我的境遇,我的将来,吃尽了千辛万苦,自家以为已有些物事被我把握住了,但是放开紧紧捏住的拳头来一看,我手里只有一溜青烟!

22、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看看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在那里听先生的讲义,只有他一个人身体虽然坐在讲堂里头,心想却同飞云逝电一般,在那里作无边无际的空想。

23、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4、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

25、若把这世界当作个舞台,那么这些来往的行人,都是假装的优孟,而这个半死半生的我,也少不得是一个登场的傀儡。若以所演的角色而论,那么自家的确是一个小丑的身份。为陪衬青衣花旦,使她们的美妙的衣裳,粉白的脸子,与我相形之下,愈可见得出美来的小丑。为增加人家的美处而存在的小丑,啊啊!我的不遇,我的丑陋,正是人家的幸运,人家的美妙呀!你这前生注定的小丑的身份哟,我想诅咒你,然而诅咒你,就是诅咒我自己呀!

26、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了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的飘泊的少女,在那里卖钱的歌唱。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 的样子。

27、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 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 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28、雪后的东京,比平时更添了几分生气。从富士山顶上吹下来的微风,总凉不了满都男女的白热的心肠。千九百二十年前,在伯利恒的天空游动的那可明星出现的日期又快到了。街街巷巷的店铺,都装饰得同新郎新妇一样,竭力的想多吸收几个顾客,好添些年终的利泽。这正是贫儿富主,一样多忙的时候。这也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

29、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是个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少女毒杀了么!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30、你家在什么地方?何以不回家去?她问到了这里,我忽而感觉到我自己的现状了。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只是一日一日的萎靡下去,差不多把“我是什么人”,“我现在所处的是怎么的一种境遇”,“我的心里还是悲还是喜”这些观念都忘掉了。

31、你是多么美呀,你便是你自己,活脱脱的玉石。我当那种感情起来的时候,曾把眼睛闭上了几秒钟,等听了理性的命令以后,我的眼睛又开了开来,我觉得我的周围,忽而比前几秒钟更光明了。

32、太阳早已出了海,将月光的世界散文化了。

33、但我若要自杀,我必须先弄几个钱来,痛饮饱吃一场,大醉之后,用了我的无用的武器,至少也要击杀一二个世间的人类——若他是比我富裕的时候,我就算替社会除了一个恶。若他是和我一样或比我更苦的时候,我就算解决了他的困难,救了他的灵魂——然后从容就死。

34、尤其是春雨萧条的暮春,或风吹枯木的秋晚,看看天空,每会作赏雨茅屋及江南黄叶存舍的梦想;梦于思乡,飞鸿倦旅,把人一年年弄得意气消沉的这时间的威力,实在是可怕,实在是可恨。

35、无雨那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1、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 钓台题壁

2、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 ——郁达夫

3、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 故都的秋

4、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郁达夫 故都的秋

5、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 钓台题壁

6、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 故都的秋

7、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 故都的秋

8、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郁达夫

9、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郁达夫

10、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1、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你这种定理,是哪本书上翻来的? ——郁达夫 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12、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郁达夫 远一程,在远一程

13、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4、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郁达夫 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3

主要作品有:《沉沦》、《茑萝集》、《小说论》,《日记九种》、《空虚》、《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闲书》等。

2、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主编《创造季刊》、《洪水》等文学刊物。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杂志,1930年参加左联。郁达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在小说、散文、旧体诗词及评论方面都有佳作。同时,郁达夫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被日军宪兵杀害。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3、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4

A教师,提出问题,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独立思考,先找到景物描写的地方,并旁注其特点,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成果。学生找出了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日胜果等几处景物描写,并做了分析。例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最后老师总结: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描写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B老师,将清晨静观进行了改写:“在北平,你不出门去,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房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中,你会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秋草。”

然后对照原文朗读,找出两段文字的差e,学生品味出现差别的原因。最后师生一起小结:平淡的叙事,平淡的语言,是不会有饱满的情感的。而郁达夫注意细腻的描写,以渲染清幽之秋境,注意恰当的修饰语,以突出秋之清静,郁达夫更是在字里行间融进了寂寞悲凉之情,才会有寂寞悲凉之景。接下来学生按照刚才的环节,自己进行改写落蕊轻扫图,并对语言进行对照品析。

A教师采用的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理解文本的。最后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但对故都的秋之姿态,秋之意境不能够体验,文本的解读停留在理性的分析上,缺乏深入的审美体验,郁达夫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并没有与师生产生共鸣。

B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创设了语言活动,通过语言活动走进了文本,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景物描写的特点与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郁达夫悲秋、颂秋的情怀。这种活动既有因果思维,又有对比思维,强化了学生二元思维,且对文本,对作者体验得更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因此体验比理解更重要。

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提出了五个层级的要求:1.识记,2.理解,3.分析综合,4.鉴赏评价,5.探究。很明显语文课堂只停留在分析、理解的层级上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语文课堂必须是审美的、探究的、有思维含量的,能让学生参与体验。

一、创设情境,参与体验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悟。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境,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及学习的深度。情境活动包括生活展现、故事经历、实地感受、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

例如教学《雨巷》要真正体验到其凄婉迷茫的意境,朗读时除了要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以烘托氛围外,朗诵前还要把学生带回到故事中去。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这种创设情境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感悟。学生不仅要将课本语言内化为己有,还要将自己的情感加进去,将自己的故事经历加上去,带着自己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走进作者的心灵。

关于文本的课堂活动创设,不要只是提出问题,更要精心设计活动,学生动的方面包括听、说、读、写、演、议、展;文本挖掘方面包括改、编、续、填、删、仿、缩等。

二、激活情感,体验共鸣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应该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

体验是学生参入作品的第一步,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反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能激活学生像课文作者那样积极观察,深入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

三、融情于文。言语思维

创造精神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载体的。心理学研究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因此要注重言语思维。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就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不论是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在激活情感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情感投入,用教师之情去触发和带动学生之情。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5

一、文学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不仅指帮助学生了解到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思维训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丰富阅历。

1、紧扣文本,从细节品味百态人生

让学生学会从文本字词中寻找文本信息,品出独特的自我感悟,反复斟酌字眼,从而发现文学语言的美。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我们引导学生从文本字词、作者对事物描写的篇幅等方面来发现和欣赏“故都的秋”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中第三自然段,将高远碧绿的天色、飞鸟的清脆的振翅声、槐树下细碎的阳光简单归结为“清”和“静”,其实在这些字句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郁达夫写到的北国旅游胜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却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多用篇幅。作者更多的是引导着我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高远的天空,听驯鸽在青天下的振翅之声,再细数着丝丝漏下的日光,观赏牵牛花的蓝朵……在这样的呈现方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郁达夫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存在于北京百姓生活当中那个平凡又不平凡、传统气息浓重的、更为真实的北京秋味。也许我们容易捕捉得到天空是很高很远、秋草是疏疏落落,将它们归为“清”和“静”,但作者为何要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更要由青岛到北平,一大早坐在院子里,满怀兴致的赏玩北平之秋,只有融入到词句中才能把握。“破屋”、“浓茶”、“细数”、“静对”,那是北京庭院清秋特有的悠闲和落寞的意境,也将赏秋人的闲情、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牵牛花为什么“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也许就算只是一点淡红,也与这清冷的秋色相冲突,毕竟北平之秋是醇厚深沉的,是“悲凉”的。之后的几个段落里,写北国的槐树、秋蝉衰弱的残声、一层凉的秋雨,也都无不是作者对秋味带着“淡淡哀伤”的赏玩。特别是那清寂到细细观察扫帚扫过尘埃道路,留下细腻的丝纹的落寞心情,以及对两个都市百姓的悠闲微叹的对话描写:“‘唉,天可真凉了……’(这个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平秋的韵味就从这懒洋洋的微叹声中,生动的表现出来。若不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敏感的心灵,有善于听善于看的鉴赏能力,作者又怎么能捕捉到这些呢。

在阅读教学当中,学生学习过很多激励性质的篇目,我们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领悟和品味,中国文人所特有的那一种悲悯情怀,有一种关于“审悲”的审美自觉。

2、注重内心感受,真实的表达自我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授学生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教他们怎样把生活中自己的思想、情绪、内心的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我们平日里流行的课文分析方式——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并不是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出发,不是内心世界的丰富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阅读了大量语文课文,却写不出真实情感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做到良好的表达出自我内心情感,必须注重积累。陆游有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家写作时需要积累,读者也如此。这种积累包括生活经验、情感、知识、情感等等。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丰富、越深刻,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就越深刻,也越想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如阅读完《故都的秋》将它迁移到写作时,可以提示学生积累作者表述自己内心情感的词句,注意细节的描写,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但着重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真实感受。

二、文学教育对教师的启迪与要求

教师在文学教育中是一个幸福的传播者和感悟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学生也会将自己的感悟回馈给教师,教师能接触到学生的新思维,又能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培养下不断成长,这何尝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当然,分享要深入到文本内部,教师必须阅读更多的文学书籍,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这时,教师能感悟“丈夫不虚人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的爱国豪情,感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宇宙喟叹……教师也在其中获得精神的升华。

1、好读书,求甚解

文学教育是通过文学作品去感染读者,当文学作品需要教师来进行解读时,教师的文学素养高低决定解读的深度。文学素养越高,生活经验、情感也就越丰富,洞察、理解、表达能力就越强。我们要真正做到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深入解读文学作品,就必须好读书,求甚解。比如在《北平的四季》里,郁达夫写出对北京的偏爱“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典丽堂皇,幽闲清妙。”也是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将北平的近郊秋色比作“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同时再次将南北秋天做出对比“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在作者心里,北平的秋来得深沉、典丽、清妙、悲凉,他对北京的爱也是近乎偏执的疯狂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6

关键词:阅读名作 一分为二 破除迷信 勇于创新

传统教学中,阅读名作,师生往往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因仰慕这作品的主人,迷信权威,而盲目崇拜,五体投地,“接受一切”,实质上束缚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往往是一群“废物”。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品也是一样,名作亦不例外,不可能字字珠玑。阅读名作也要一分为二,莫为名家迷糊了智慧的眼光。如: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教材)构思新颖,选材别致,对比、衬托手法用得极妙,语言也有创新之处,确实有值得学习之处。然而,细读进去,你会发现,瑜不掩瑕,本文在逻辑、语法、标点三个方面,均有不妥之处。

一.逻辑问题

先看首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其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就有逻辑问题。

一、“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既违背常识,又以偏概全。秋天本身是自然现象,既可见丰收的景象,也可见萧索的草木,无所谓绝对的好坏。好与不好,全是因生活习惯不同和人的心情各异。事实上,自古有悲秋颂秋之别,二者的诗词文赋举不胜举,怎么能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请看:

战国宋玉《九辨》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曹丕《燕歌行》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代杜甫《登高》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柳永《八声甘州》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代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说: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上述作家所在地域不同,但不都在悲秋么?

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当然是好的,但“来得悲凉”就好坏参半了。其间凉爽的天气是好,但悲凉的心情还是好么?事实上,郁达夫当时去北平幽僻之地是为了躲避,减轻悲凉的心情,让精神一爽,怎么会喜欢悲凉呢?因此“来得悲凉”改为“来得爽”才合逻辑。

再看倒数第三段:“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句话犯了因果关系不成立的错误。“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怎么推得出“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呢?“很浓厚的颓废色彩”只能与“悲秋”构成因果关系。而且批评家也只会批评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的“悲秋”文字。此外,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是以偏概全,不合事实。事实上,中国文化里,悲秋与颂秋的文字是并存的。乐观向上的的文字并不少见。如:

唐代刘禹锡《秋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采桑子・重阳》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些诗人不正是乐观向上的代表吗?何来“都颓废”之说?

二.语法问题

首段中“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其中“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反复朗读,就会发现“我的不远千里”中的“的”字是赘疣,完全是多余的。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中的“饱尝一尝”明显自相矛盾。因为“饱尝”是尝个够,品个满足,量多,而“尝一尝”只是尝一点,知道味就行了,量少。“饱尝一尝”放在一起,画蛇添足,明显别扭!应该为“饱尝”,因为作者是第二次去北平。

再看第二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这句显得词不达意。作者的本意应是:江南的秋也有独特之处,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

三.标点问题

首段第1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此句后着一分号,不妥。因为分号应用于并列分句间或分项(条)列举间。而这里既不是并列分句间,也不是分项(条)列举间。若理解为突出后句之转折意思的特殊用法也不妥。因为后文又有“可是啊”三字断开,其转折意思已够突出了,没有必要在前面用分号隔开。该句本是一个陈述句,应用句号。此外,第二段第1句:“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此句的分号也用得不妥,理由同上。

上述问题系笔者实习期间引导学生品读、研读中发现。

作为名篇,作为教材,本文居然出现这多问题,而无人指瑕,或少人深究,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一、作者写作本文时,正遭,生活动荡不安,心情浮躁,未静下心来修改,难免有错;二、编辑一见名人,先入为主,一字不改,原文照发;三、读者走马观花,只观大略,不品细节;四、教师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将错就错;五、学生盲目崇拜,囫囵吞枣,鹦鹉学舌。

事实上,岂止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的演讲辞《改造我们的学习》,等等,均有语言上的毛病。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其中的“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恐怖意境就与后文描写的“倩影”、“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相矛盾。教材一度删除过“峭楞楞如鬼一般”一句,可见实属值得商榷。

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末尾部分的前文写道: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可是后文就同一情景又写道: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其中“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与“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自相矛盾。“高高兴兴”显得神采飞扬,笑逐颜开,与前文联系起来,表述不妥,可改为“我们满怀喜悦”。

的演讲辞《改造我们的学习》有这样连续的几句话: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这三句的介词结构明显用得不当,均应当去掉“在”、“下”二字。

本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不必过多赘述。

上一篇四级

下一篇有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