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1

我是一名在农村工作了近五年的年轻教师,对农村的教育现状感触颇深。在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校舍建设、基本教学设施得到了有效保障;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紧缺的状况基本解决,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结构逐步优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电脑课,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综观农村和城镇教育的现状,城乡差别还是很大,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素质不高,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

许多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们即所谓的“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监管人(如孩子的爷爷、奶奶、亲戚)大多自身没多少文化知识,不能或没能力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加上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本身就很溺爱,把一切责任推给老师。供一个大学生,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差不多要倾家荡产,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很困难,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关系,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是打工就是回乡务农,导致“读书无用论”盛行。这就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单方面学校教育显得无能为力。

2.教师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教育质量。

教得好的或者是有经验的骨干教师都想方设法地往县城和大城市调动,我曾经任教的那个初中,在几年内就有四五个老师调往永登县城和兰州市的初中。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从整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来看,农村教师的第一学历比较复杂,高中、初中水平的由过去的民办教师转正的人员占一定的比例,许多学历层次看上去有所提高,但是大多是后来参加函授、自考的,还有些是参加电大、党校进修的。

3.生源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加快。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显著差异,农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宁可交大量的择校费到城市学校读书。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生活问题,还安排专人在城里租房陪读和接送。

4.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的补助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公开支,教师的一些必要津贴(如值周、坐班等经费)和教学设备添置根本不涉及。各村点学校的状况更是令人忧虑,如中川镇廖家槽村小学基本情况是:7个教学班,10位教师,总共一学期的办公经费只有几千块钱,要支付电费、电话费、教本费,真不知如何应对。

5.学校布局的不合理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学校分散、布点多、规模小、教学设备奇缺、效益低,这些不合理现象除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旧的区域观念限制外,还受到路程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学校教学还停留在“五个一”上,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个作业本。比如中专镇廖家槽小学基本文体设施几乎为零,课间学生不是玩纸片、陀螺、弹指,就是玩玻璃球,甚至拿着石头打石头炮,经常发生意外事故。尽管教师天天强调,可是没有体育设施,学生该如何活动呢?学生每天不是上语文就是上数学课,体育课就是在土操场上自己玩。没有专业的音、体、美老师,学生一学期也上不了几节音乐和美术课,实施素质教育似乎还比较遥远,更谈不上提高教育质量。

二、解决对策

1.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义务教育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村家长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让广大农村学龄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对家长而言,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抱有读书无用态度,也不要觉得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了,有问题了就找学校和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子女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思想和态度,以免孩子形成错误认识。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质量影响最大,因此,要增强农村学校教育效果必须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教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要从政治、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后顾之忧,多给他们学习深造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扎根乡村,为当地教育事业多作贡献。其次,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来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师德修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同时采取滚动轮训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素质。最后,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与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并制定优惠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倾斜,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改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11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凸现,不符合和谐农村发展的目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加强农村教育。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1.乡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

由于农村教师的办公经费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教育资源短缺,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2.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特别边远山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部分老师充当“万金油”的角色,骨干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呈现断龙现象,这种“教非所学,青黄不接”的现象已成为困扰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大障碍。

3.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落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陈旧,虽然从整体上看教师的学历要求基本达标,但学历含金量低,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4.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6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

二、解决措施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亚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生外流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将近9亿。农民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大,但是现在农村教育仍然有许多问题,导致农村教育提不高。

一、农村的家庭教育阻碍孩子的教育提高

现在农村的农民大部分知识水平低下,对知识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有不少农民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热心。我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自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农村工作,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家长的了解较多,知道不少农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关心。例如:一次开学报名时,孩子的假期作业没有完成,我把情况告诉家长,这位家长是这样说的:“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没有什么,我也不打算让孩子上大学,只要认识几个字就行了,上大学又有什么,你看你们老师的知识水平都很高,一个月才拿那么两个工资,你们现在攒下多少钱?我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现在攒下几百万了,不如你们教师?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叫你们教师把孩子看大,不要让孩子摔倒、颠倒,等孩子大点的话就叫他和我做生意挣大钱,读书没有什么前途的。”还有一位家长是这样说的:“我的孩子一放假就到他的外婆家去玩了,昨天才回家的,哪来的时间写假期作业。”这样的家庭教育怎么能使他们的孩子学习好呢。再者,农村有些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现在由于农村实行封山造林,好多农民在家里没有事情做,就把孩子交给其父母到外地打工。还有好多农村孩子失去父母,有的是母亲嫌弃农村的穷苦生活,丢弃家人和别人跑了。父亲在外打工丧失生命的等等,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并且很难管理。据我了解这样的问题不仅在我们学校有,其他的农村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

二、农村学习好的学生外流严重

虽然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基础差,但是也有部分的学生天生聪明、资质比较好,经过教师的教育这些学生的成绩也很好,但是这些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就把孩子转到县城里的学校。好多农村学校学习好的学生,都转到条件好的学校。所以,几乎每个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刚刚上去,就转学了。就我所在的学校,几乎每个班每年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就我所带的班级也是这样的。前年我带的是一年级,在去年的时候,也就是我带的班要升二年级了,我们班转走了5名学生,这5名都是我班的佼佼者,几乎都是前五名的学生。同样其他班级也转走了好多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学习好的学生。今年,也就是我所带的班级要升三年级了,报名时又转走4名学生,几乎都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倒是一个也不转走。我访问我们学校其他的班级情况和我所带的班级是一样的。有时候也碰上其他农村学校的老师,说他们学校的情况和我们学校的情况一样,好学生都转走了剩下的都是些学习不好的,好多老师上课没有信心。这样农村学校的教育能提高吗?

三、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现在的农村学校,好多有经验的、年轻的教师都调到城里好的学校或者直接转到其他的单位了。

一是好多农村学校的老师待遇低下,虽然和城里的老师上班时间是一样的,也一样为学生备课、上课、改作业、教育学生,但是城里的老师待遇很高,而农村的老师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福利,甚至在大的节令也没有任何福利,好多的农村老师都想往城里调。剩下的大部分是些年纪大的老师,他们的年纪大,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上课是可想而知的。再者,现在的课本知识更新很快,这些老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根本跟不上现代的教育。

二是大部分农村的老师家在城里面,家里有点事情请假回家也不方便,请假多了学校领导不乐意,不请假家里的事情又没有人做,尤其是女教师,结婚生小孩后,把孩子带到学校,农村没有幼儿园,把孩子放在家里没有人接送孩子上学,这些老师只能想方设法调到城里上班。

三是农村学校教育硬件和软件跟不上。好多学校科学实验是空白,有的是学校没有实验器材,只能靠嘴讲实验。再者学校没有专业的科学老师,有些实验就算是学校里有实验器材,要不是实验不成功,要不就是有的教师根本不会做。这样学生的科学会学好吗?好多农村学校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简直就是应付,好多农村学校出来的学生连音乐上的1、2、3也不认识。

四是农村教师的思想不积极,好多农村教师都以为离城里远,用一句话就是山高皇帝远,教师上班也是不上心,能应付就应付。这样农村的教育能实现新课改吗?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免费师范生;责任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仍然令人堪忧。

通过走访陕西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笔者了解到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目前农村的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虽然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改观,但相比于城镇的中小学校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教育经费短缺、硬件设施不足是农村教育的现实困难。此外,地理环境造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程度低,与外界交流少,也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方面因素。通过对陕西兴平博爱小学200多位学生以及兴平城区100多位学生的调查发现,位于农村的博爱小学只有10%的学生懂得如何使用电脑,而兴平城区的大约占85%的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网络。

二、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民办教师成为代课老师

据笔者了解,在民办小学,一个符合正规编制老师的工资待遇抵得上六个民办教师。因此,乡村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民办教师,学历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当地政府也无法提供深造和培训机会,而民办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深远发展。其次,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许多任课教师不得不教授多门课,有的老师甚至一天能上九个课时,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此外,由于当地的代课教师年龄偏大,虽然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意识的需求和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家长对教育不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难题

从对陕西兴平博爱小学的学生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占到了60%以上。儿童停留在温饱阶段,教育程度低,发展更无从谈起。还有些农村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觉得读书无用,不如早早到社会去挣钱。由于父母思想认识的错误以及平时缺少父母的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难题。

自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并且已走上工作岗位,教师的责任感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无疑是促进当代青年增强责任感、服务教育事业的一剂动力。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当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或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无论是作为今天的免费师范生,还是将来的教育家,责任感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呢?笔者就该问题结合当今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信念。农村的基础教育,苦一些累一点,但是一个锻炼自身、回馈社会的大舞台,能在基础教育一线做出成绩,是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最好回报。

2.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充满爱心。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作为免费师范生,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尊重的老师,要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阶段,即使在艰苦的农村教育一线,任然满怀热情的去工作,不抱怨、不松懈,将农村的学生教育成才,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感。

3.多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中发出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学校和社会也给免费师范生提供很多实习岗位,让学生在从教前对于社会现状具有深入了解。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免费师范生感受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从而提高免费师范生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

总之,要使免费师范生政策真正起到作用,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就需要师范生们不断增强责任感,心怀天下、扎实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理工科基础教学部暑期社会实践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2007-5-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华社授权.2010-7-29.

[3]温总理在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4]周芬芬.城乡教育差距的分析视角与实践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5]王智超.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4).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旦其中某一环节没有合理配置和协调运行,就会出现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本文就陇南市的农村教育管理提出一点浅显的见解。

一、陇南市农村教育管理的现状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现辖武都区、成县、徽县等九个县区,其地势地貌决定了陇南是偏远贫困地区,然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素质能力不强、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农村学困生面积大等是制约本市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教师结构不合理

一是不同学科的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在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短缺,一名教师带好几门不同门类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因此,农村音、体、美课程面临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也说明农村学校不重视这些副课课程的学习。另外,物理、化学、外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这将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不同年龄段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这几年通过教师招考进来的年轻老师多数为大专文凭,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大多是待很短的时间,然后离开,出现外面的老师分不来、里面的年轻骨干教师留不住的现象。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而且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采用集中培训、课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对大批教师进行培训,也经济实惠,但不利于参训者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不利于提高参训者将学得的教育理念融入具体教学的实践中去;不利于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较低,习惯于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这样严重制约了我市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

3.城乡学校差距大

城乡学校差距大是当今教育公平的焦点问题。城区学校校园活动场地宽敞,活动器材充足,每间教室都有电脑、空调、投影和语音设备。农村学校虽然教室都宽敞明亮了,但是由于地方狭小,许多学校没有活动场所,更不用说那些电子设备的配置了,甚至许多山区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电脑”“计算机”这样的词语。近年来,大量的学生向城里流动,农村学校班额越来越小,一个年级一个班的现象极为普遍;而城区学校普遍存在班级超额现象,每个年级六七个班,甚至毕业年级达到十来个班,每班人数也都在六七十人以上。据统计,陇南市武都区共计有各级各类学校402所,教职工5198人,学生93789人。而乡镇学校、中心校、村校教学点中属市直管辖的中小学校只有两所,教职工近400名,学生总人数不到5000人。

4.“择校热”的出现,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率高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使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在城里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上学,如假户、搭户、租房、买房、托关系、批条子、权钱交易等。这种做法使得城市学校生源过度集中,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生源流失。武都区南部山区的三仓闹院小学于2007年建成了新教学楼,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当时尚有220多名学生。可从2008年开始,学生人数急剧下降,2014年有13名学生,现在全校仅剩10人。如今,武都区已有74所乡村完小或教学点因无生源已成“空校”,其中8所教学点或村小的闲置校舍被改建为村卫生室。

二、陇南市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投入不平衡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陇南地区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教育经费在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间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平衡,也导致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生源流失。

2.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据统计,2015年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达到497.2亿元,可就陇南而言,农村的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和城区相比有很大差别,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的也只是聊胜于无,教师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

3.教学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僵化

目前,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依旧采用行政手段,以指示和命令手段为主体,一贯强调学校的入学率、升学率等硬性指标,重视文化课的过关率,忽视了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来提高学习质量。这样陈旧的管理方式、不健全的教学管理系统、不明确的职责范围,不能与时俱进地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

4.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流失严重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偏远的陇南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信息闭塞,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的正式老师较少,大部分是由民转公的教师撑着,绝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到山村给孩子们教书而转行转业。

5.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教学颓败

在经济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为了追求城区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和支付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学杂费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里,一可以做点小生意,获取额外的报酬;二可以让孩子在相对优越的教学环境下受教,照顾自己的孩子上学的同时,也可以赚取额外的收益。因此,农民工进城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这也导致了乡村田园的没落,乡村教学的颓败。

三、完善陇南市教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陇南是全国贫困地区,国家在政策以及资金上应当适当地倾斜,多加关注。在学校建设方面遇到困难时,上级能够有效及时地解决;在一些学校应当投资建设学生公寓,使孩子的安全得到保障,也要确保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如通过校企合作、社会赞助等方式争取资金,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再次,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班级优良风气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2.明确规定年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用途

学校要合理分配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校自有资金的使用,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

市县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保障学校安全问题;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保障教师待遇;三是维修和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相关的项目,如教师培训、实验学习、文体活动、购置仪器设备及图书材料等产生的费用要由学校公共经费支出,这些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要制定实施细则,并且划分具体参照比例,明确经费使用的检查与监督方法,建立控制和审计机制,及时处置不按规定使用的做法,预防出现挤占、挪用、截留、平调教育经费等违规现象。

3.发挥学校特色,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校管理层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摸索适合学校情况的管理方法,组织学校教师集思广益,探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组织教师学习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努力实践,争创特色,为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这样一来,必然会带来学校间的竞争,学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得不通过各种课题的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并能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品牌的发展之路。

4.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学校,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和教育祖国下一代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办好学校,搞好教育,一要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二要加强师资进修,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教师进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薄弱与优质之间的轮岗互派,互相建立起紧密联系。三是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让教师在课改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农村教育。

5.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给予极大关心与支持,引进专家能手、帮扶队员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帮扶工作,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开发增收产业,实施智力帮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和种养殖优良品种。根据当地不同气候类型和地质结构发展农作物,突出地理优势,整合农村资源,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农村教育提到与城市教育同等重要的高度,农村教育一定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困境;对策

据统计,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8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30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约300万人。在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未来的几年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将维持在850万人左右,主要任务将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2005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每年要扩大招生100万人;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两高”扩招的影响。近两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两高”(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扩招。“两高”扩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其中应当包括城乡职业高中的扩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高教和普教热气腾腾,而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却滑入低谷。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力图改变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不增加甚至减少投入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简直是雪上加霜。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市场无法代替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据统计,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教事业经费的20%左右,这种理论重视、实际忽视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从职校的收费标准来看,政府投入不足势必导致职校收费标准提高。在我国,一般来说,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职校所实行的高收费政策,无疑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去挤高考“独木桥”,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是人们追求上高中、升大学,鄙薄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的非正规教育。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消除,我们应该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是农村教育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

(二)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均经费的投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可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购买教育成果,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将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三)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门办学”和“单一办学”,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培养,办学形式单一,这种办学形式和培养方式显然不利于农民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改变办学形式。

在办学体制上,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

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把学校的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四)要适应市场需求

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户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家政、建设、服务、修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等,但所有内容都必须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要多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