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湿地生态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1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三江平原湿地开发加剧,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并影响到了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文章主要从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两个层面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变化保护进行阐述。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的要求,针对退化区域,从生态恢复技术与方法的角度,加强了湿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保护措施,为实现湿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关键词: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保护

1概述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强烈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天然或人工的沼泽地、泥炭地及水域地带。作为一种水陆过渡带的重要生态系统,以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发挥着涵养水源、削峰滞洪、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保持水土、存储碳库、为物种提供栖息地等重要的资源环境等保护作用。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平原之一,是国家商品粮重要产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兴凯湖冲积湖积形成的低平原,土地总面积约1088万hm2。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平原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沼泽湿地之一[1]。建国初期,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在三江平原进行了大面积垦荒,湿地发生退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到20世纪末,三江平原面临着近78%的天然沼泽地退化或丧失,生态功能下降[2];生物群落生存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3]。研究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加强三江平原生态保护措施,对湿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形成的地理条件

沼泽湿地的形成与平坦地貌特别是与负地形有密切关系,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海拔高度一般在40~60m,地势低平,坡降很小为1/5000~1/10000,构成主体地貌类型是一级堆积阶地和高低河漫滩,其上广泛分布各种形状的低洼地,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发育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貌条件。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秋季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加之冻结期长,冻层厚,地面物质组成以第四纪黏土亚黏土为主,土质黏重,渗透能力微弱,同时地面植物根系盘结深厚达30~80cm,阻滞了地表迳流的排泄,使地表过度潮湿或积水,为沼泽湿地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

3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互相联系起来的,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湿地生态系统包括生命系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和非生命系统(水体、土壤、无机元素及有机元素)。合理地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建立非生命生态系统保护评价指标是目前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中的热点和关键点。

3.1生命系统保护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一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5],大多以物种生存为对象,而后强调保护生态系统的途径[6],包括与生命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的保护问题、与生命系统养分循环相关的保护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途径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魏强等[5]通过静态和动态层面定量表达生物量多样性保护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和社会的生态系统保护意识。从景观学的角度,施建敏等[7]利用残存湿地斑块特征讨论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发现生物破碎化与物种多样性有直接的影响。从生态学的角度,根据生物多样性能够指导评价生态脆弱性。刘振乾等[8]依据生态特征和发展演化规律选择评价指标,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湿地生态脆弱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及生命系统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研究侧重于动、植物丰富程度。加强湿地生态与动植物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的趋势,主要是利用一些经验公式或者模型对动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以植物与生境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GAP分析方法,分析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采用Levins公式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划分[9]。在动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调查研究,定点调查不同群落类型的β多样性,揭示沼泽地植被演替机制[10]。也有针对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植被—动物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功能研究[11]。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反映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12]。同时,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渡性决定了其土壤动物类群组成的多样性。浮游生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的群落构成也是生命系统保护的一大研究热点。如:计算多种生态指标对抚远地区水域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进行评价[13];对常见藻类、苔藓类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14]。利用调查数据探究典型湿地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季节性分布[15]。

3.2非生命系统保护研究

非生命系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提供物种的基本生存养分,控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分布的垂直性和水平性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16]。在湿地生态保护中,水循环与土壤碳循环在非生命系统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湿地水体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库,保护湿地水体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维护湿地水资源生态状况。目前主要是对水体提取及保护方法的研究。如:根据多目标蚁群算法的原理,计算湿地内水文调节量[17];采用遗传算法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对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分类[18]。除了水体提取及保护方法外,还在水含量的改变、水质变化进行研究。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建立生态试验站采集湿地水、排水沟水、降水、保护区河流水样进行测试,分析水样中化学性质[19];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沼泽地蓄水量进行动态仿真,以预测三江平原湿地蓄水量的动态变化[20];或者是以静态补水与动态补水的定量方法,对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21]〗。综上所述,研究有效动态监测水体水量变化和水质变化方法对于湿地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三江平原湿地类型丰富,但围垦严重造成了土壤退化和碳库损失。目前主要基于土壤学,土壤类型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类型的碳储量进行空间变化分析,并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如:依据三江平原不同类型和不同开垦年限的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土层厚度和面积的测量结果估算土壤碳储量[22];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1980—2010年三江平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控制因子进行分析[23]。然而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包括营养调控[24]、水文条件变化[25]、及碳汇功能[26]等。湿地碳蓄积量反映了其生态服务价值及土地资源固碳能力,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碳蓄积影响因子的定量化分析。

4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与方法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建设布局指出东北湿地建设重点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农业开发区域。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及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示范工程,提供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合理利用模式。目前,三江平原有近40处各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对三江平原湿地生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者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重现被破坏前的结构和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7]。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生境恢复、湿地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28]。

4.1湿地生境恢复技术

湿地生境恢复主要包括湿地基质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湿地植被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生境恢复的关键在于地表水的拦截和利用。三江平原湿地恢复应充分利用好过境地表水和雨水,同时考虑到农业商品粮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已有或新建水利工程引蓄水,在提高粮食产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为湿地补水;对于已经产生生境破碎化地区建立重点保护机制,利用现有水利设施,通过蓄水、引水灌溉等方式保水;研究湿地生态需水量,建立生境水资源阈值保护措施;从源头减少农田面源污染问题,建立退耕还湿机制。

4.2湿地生物恢复技术

湿地生物恢复技术主要是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技术,生物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以及群落优化配置和重组技术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如DNA物种保护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分子生物技术。不过这些技术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遵从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对于湿地内植被的恢复和发展有指导性作用。对于破碎地带生物干扰强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生物群落优化和重建。

4.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这是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中的重难点。

5结语

三江平原湿地是多种濒危动植物尤其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和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研究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针对退化地区应用生命系统及非生命系统与生态之间规律,提出合理的生态恢复技术与方法。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形成是千万年来自然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生态系统平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保护好这块沼泽湿地及物种资源,也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身。

作者:韩晓君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崇皓,易富科,等.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开发三江平原的意见.黄锡畴主编《中国沼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452-462.

[2]包洪福,李一葳.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157-159.

[3]郭雷,马克明,张易.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30年湿地景观退化评价[J].生态学报,2009,29(6):3126-3135.[5]魏强,佟连军,杨丽花,等.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J].生态学报,2015,35(4):935-943.

[6]马克平.保护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科学[J].生物多样性,2016,24(2):125-126.

[7]施建敏,马克明,赵景柱,等.三江平原残存湿地斑块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2010,30(24):6683-6690.

[8]刘振乾,刘红玉,吕宪国.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241-244.

[9]徐治国,何岩,闫百兴,等.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种群的生态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4):783-787.

[10]许坤.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演替系列β多样性及土壤种子库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23-34.

[11]杨青,刘吉平,吕宪国,等.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土壤—植被—动物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4):72-77.

[13]国超旋,刘妍,范亚文,等.2012年夏季三江平原湿地抚远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湖泊科学,2014,26(5):759-766.

[14]张友民,刘兴土,肖洪兴,等.三江平原芦苇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58-61.

[15]武海涛,吕宪国,姜明,等.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J].湿地科学,2008,6(4):459-465.

[17]董张玉.基于GIS/RS与多目标蚁群算法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空间格局优化[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54-60.

[18]臧淑英,张策,张丽娟,等.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湿地遥感分类[J].地理科学,2012,32(4):434-441.

[19]张芸,吕宪国,杨青.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水化学性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184-187.

[20]刘振乾,王建武.基于水生态因子的沼泽安全阈值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610-1614.

[21]杨柳,马克明,白雪,等.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生态需水量与补水分析[J].生态学报,2008,28(9):4501-4507.

[22]刘子刚,张坤民.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碳储量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6):788-791.

[23]苗正红.1980-2010年三江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81-95.

[24]张洪伟.营养调控和淹水深度对湿地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53-56.

[25]侯翠翠.水文条件变化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106-109.

[26]刘子刚.土壤碳储存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探讨———以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180-187.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2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需水量

中图分类号:S34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及“地球之肾”。按1971年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湖泊、河流、沼泽(森林沼泽和草本沼泽)、滩地(河滩、湖滩和沿海滩涂)、盐湖、盐沼以及海岸带区域的珊瑚滩、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都归属于湿地生态系统[1]。1990年,遵循《湿地公约》相关规定,人为将湿地分为三大类35种。天然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系统内生物物种构成、生物群落构成和生态系统结构,都基本上遵循着自然演替规律,表现着其原有的自然本色。湿地在未受外界干扰前提下,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都较高,使得湿地的生物物种丰度也相对较高。湿地在蓄洪抗早、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泥、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湿地系统的生态特性

湿地生态系统水分过多,土壤中氧气不足,土壤养分物质释放和供应缓慢,温度较低。由于水分过多,土质粘重,渗透性不佳,沼泽化严重。沼泽化严重致使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持水量增强,更促进土壤沼泽化。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繁多,湿地生态多样性是指湿地中所有的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及生存环境,即所有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贮藏库。湿地系统中土壤在积水覆盖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受到限制,养分分解缓慢,腐殖质等高有机物质便以泥炭的形式累积起来。水是湿地的“血液”,是湿地系统中最主要的物质,是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湿地离不开水,湿地生态系统的一切生态过程都是以固定的水为基础的。正是由于其湿地系统结构对水的依赖,湿地生态系统才如此脆弱。一旦失去水,湿地系统的面貌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1.2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己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热点。根据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湿地的生态恢复的情况,具体包括湿地水质改变、湿地水文条件改变、湿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湿地面积变化及外来物种的侵入等,上述变化都可能导致湿地从退化走向消失。在全球湿地的退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对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2]。因此,各国科学家都很关注湿地生态的需水量的研究。

全球各国为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提出了湿地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的提出,对修复退化湿地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研究在湿地生态需水的理论和方法上都有突破,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但以往的研究并不是很系统,一方面是因为主客观条件所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以往的考察点不全面所致(是从生态观点出发,研究主要关注于湿地生态系统局部需水性;目前更为全面,是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从湿地的演变过程去研究)。

1.3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需水量理论依据

1998 年Gleick首次明确提出了基本生态需水(Basic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的概念,即提供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水给天然湿地生境,以最大程度地改变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整合性[3]。之后Falkenmark[4]提出的“绿水”概念及Baird等[5]对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研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维护研究的深入,生态需水量被赋予了多种意义。王芳等[6]认为生态需水量是指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保护天然生态环境及建设人工生态所消耗的水量。但也有学者定义生态需水量是应是指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时所需要的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总量[7-8]。

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态法、水文法和生态水文法三种。早期,人们对生态需水量研究常使用水文学法,主要通过对湿地历史水文数据分析,利用经典水文模型确定湿地生态需水量。该方法单一从水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水文模型较为简单,缺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的考虑,可信度较低。此外,也有较多学者选用生态学方法对湿地需水量进行研究,生态学理论主要将湿地生态系统按其功能组成分别计算,最终求和。目前最常用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方法是生态水文法。生态水文法是将生态学和水文学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理论,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方法为生态水位法。生态水位法主要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因子与水位的相关性来确定生态水位,从而计算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1.4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需水量研究实例

张云等[9]对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汉石桥湿地位于北京市东北部顺义区境内蔡家河下游,历史上曾是万亩苇塘湿地。汉石桥湿地目前为严重退化湿地,其周边农业开发活动及干早导致早生植被入侵,湿地水面缩减。参考生态功能法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相应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按图表所标示的需水量计算项目分别算出各生态功能需水量,其总和即为该湿地系统的生态需水量。汉石桥湿地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6×106m3/a,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9.8×106m3/a。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中,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所占比例做大,约为50%,表明维持湿地一定比例的淹水面积是湿地恢复和保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具体的计算方法见表1。

表1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公式

向海湿地地处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70Km的向海乡,湿地总面积达23000hm2,为芦苇沼泽。孙晓梅等[10]应用生态学方法及水文学方法对该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进行了研究。生态学研究方法显示该地区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56×108m3,最有生态需水量为8.44-11.9×106m3,最大生态需水量为11.9-19.3×106m3。利用水文学理论及水量平衡原理计算该地区的生态需水量3.245×108m3,与生态学方法最小生态需水量相当,具体的计算方法见表2。

表2向海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表

为维护张掖湿地保护区现状,巴建文等[11]对该地区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张掖地处西北河西走廊中部,其湿地资源涵盖两大类6个类型。在“维系现状、适当修复”前提条件下,张掖湿地保护区为维持其现状的生态需水总量为3053.87×104m3/a,其中植被蒸腾及灌溉学水量占91.48%,陆面蒸发及景观建设占8.52%。

1.5 展望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湿地系统关键影响因子—水,进行分析和研究,打破了过去只将区域水量配置给工业、农业和城镇人口的传统观念。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与合理配置的新方法、新途径的研究,这将为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树青主编. 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5.

[2]张永泽,王恒.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01,21(2):309~314.

[3] Gleick P H. Water in Crisis : Paths to Sustainable Water Use[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8,8(3):571-579.

[4]Falkenmark M.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under rapid population growth.Conference of SADC Minsters,Pretoria. 1995,23-24.

[5] Baird,A. J, Wilby R L. Eco-hydrology : Plant and water i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nvironment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1999,,78-156.

[6]王芳,梁瑞驹,杨小柳,等.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5)-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理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l):1-8.

[7] 贾宝全,许英勤.干旱区生态用水的概念和分类-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1998,21(2):8-12.

[8]贾宝全,慈龙骏. 新疆生态用水量的初步估算[J]. 生态学报,2000,20(2)243-250.

[9]张云,黄锦楼,张海涛. 汉石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案例[J]. 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21:277-280.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3

关键词:水深测量、草海、GPS-RTK技术、测深杆

中图分类号: P21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草海位于贵州省贵阳以西威宁县境内,在北纬26°48′,东经104°10′附近。草海地处青藏高原的高原地带,湖区四周环山,是一个由岩溶堰塞形成的淡水湖,常年积水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占地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是国家级湿地生态保护区。

近年来,特别是威宁县城大量污水、湿地周边农业生产面源污染、草海周边居民生活垃圾、旅游弃物无序排放,对草海水质、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部分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加上草海周边水体流失严重,对草海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草海环境质量下降,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为保护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拟开展草海自然保护区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对在工程区域做详细的水深测量,是工程区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的需要。

二、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水深测量特点

a.保护区面积大,测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

b.测区水下布满水草,水草有1米多高,限制了测深仪等高效测深设备的使用,只能使用测深杆,单点逐个测量水深;。

c. 草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严禁污染,船尾机等动力设备无法使用,只能使用人工木舟,测量速度低;

d.工期紧,天气寒冷,冻雨天气多,测量难度大。

三、水深测量实施

接到测量任务后,首先对保护区进行详细踏勘,找出测量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比如没有高效测量船、高效测深设备无法使用、天气寒冷等。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次测量任务,全面分析工程特点和困难后,采取以下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

1、合理布设测线

测区近似矩形,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4.5公里。按规范要求的测线间隔,南北方向布设测线。对每一条测线统一编号,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将计划完成的测线分配到每个作业组。同时因为人工划船速度慢,短测线可以尽量保证每天测量完整性。按照编号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顺序施测,避免重复测量、漏测的情况。对已经完成的测线,在内业标注。

2、采用GPS-RTK技术导航定位

采用的测量船(木舟)空间较小,如果使用常规水深测量导航方法,需要DGPS1套,能够显示计划线的电脑一套,这样增加了在狭小空间内作业的难度;并且同时作业断面较多,需要十几台,仪器受限制。因此,采用GPS-RTK代替水深测量差分定位系统,将计划线存在RTK―手簿中,操作简单、方便,不占用空间位置。其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测区周围已知控制点建立控制网,求取转换参数,进行点校正,建立测区工程项目。将测线输入手簿中,根据测线指示施测,起到导航作用。将GPS-RTK杆固定在测量船上,测深杆测量水深同时利用手簿采集平面位置坐标。南方手簿采集的三维坐标里高程值可以直接修改成测深杆测得水深数据。然后保存数据。内业处理时,将手簿中测量数据传输到电脑,利用计算机,对测深数据进行水位改正。

利用GPS-RTK技术提高了平面位置测量精度,仪器方便携带,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测深数据输入手簿后,避免了将测深数据记录在作业本上,然后内业敲入计算机的繁琐步骤,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3、测深杆的选择

根据甲方提供历史资料,测区内水深在1.5~2.5m之间,所以采用不锈钢3米水深杆、最小刻度1cm进行作业。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水深测量精度。测量过程中,测量船按计划线行驶,按一定采集间隔采集数据,首先将测量船停在数据采集点处,然后迅速用测深杆测量此处水深值,并记录在手簿中。然后进行下一点测量。

水下泥面表层有层浮泥,测深杆竖直放入水底,触到泥面即可,快速准确读数,尽量提高测量速度。

4、检查线的布设

根据规范要求,水深测量检查线长度不少于总测线长度的5%,并且均匀布设。

为节省作业时间,在每次测量船出去作业时,经过已测量区域,按检查线间隔距离要求,一字排开,自东向西测量至当天计划测量区域。下午收工时,按照同一距离间隔,自西向东测量至出船码头。节省了单独布设检查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检测密度增大,更好起到检核作用。

5、水深数据处理

每天外业测量结束后,及时将测深数据传输的电脑上,对水深测量数据进行水位改正等处理,检查当天测深数据,如有问题,及时进行核对、改正。因为测量断面比较多,测深数据先按断面由技术员分别处理、自查;然后将当天测量数据汇总到一起,由技术负责人对数据进行复查,重点检核接图部分水深值符合情况。做到当天数据当天处理,发现问题立即改正。水深数据处理完成后,另存一份,做好备份。

四、总结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4

关键词:衡水湖;湿地;价值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引言

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在《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对湿地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人们对湿地进行过度开发和破坏,因此,为了让人们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就必须对湿地的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湿地的经济价值和重要性。

2 衡水湖湿地概况

衡水湖旧称“千顷洼”,湖面75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2003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是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处于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区,为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

在衡水湖栖息的鸟类多达317种(截至2010年5月的观测记录),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鸟类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鸟类49种。

衡水湖水量丰沛,水清草茂,是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其中鲫鱼占93%;另有芦苇、蒲草、莲藕分布。水产品年产量2463.8吨。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涝防旱、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它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也可以称为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1997年Constanza和Lubchenco等首次系统的测算出了生态服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可以将服务功能价值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从生态服务功能和利用状况的角度出发,根据环境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的价值划分方法,还可以划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

3.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样性,湿地具有多价值性。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划分方法以及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见表1

表1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构成

价值类型

湿地服务功能类型

评价方法

直接使用价值

物质生产价值

供给价值

科考旅游价值

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

旅行费用法

间接使用价值

物种栖息地价值

调控水量价值

污染净化价值

固碳价值

生态价值法

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

碳税法

3.2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评价方法

3.2.1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是指对有市场价格的并且没有费用支出的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进行估价的一种方法。

3.2.2旅行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用来估算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旅游消费者在消费这些环境商品或者服务所支出的费用来估算湿地的旅游价值。

3.2.3生态价值法

生态价值法是将Pearce的生长曲线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相结合,根据人们对某种生态功能的实际社会支付和物种价值来估算生态服务价值的方法。

3.2.4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是指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生态功能或者是原来被破坏了的生态功能,然后用建造工程的费用来估算生态功能的价值或者是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价值。

3.2.5碳税法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₂释放出O₂,固定大气中的CO₂,对维持大气中的CO₂和O₂的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碳税法是指根据湿地中不同植被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计算湿地不同植被所吸收的CO₂量,并根据国际和国内对CO₂排放量收费标准将生态指标换算成经济指标,得出固定CO₂的经济价值的方法。

4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1物质生产价值

衡水湖湿地的物质生产功能主要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水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芦苇、蒲草和鱼类的生产。

芦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又是农业、渔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防风抗洪、净化水质、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据统计资料,衡水湖芦苇年产量为6900t,衡水湖区年产鱼2000t,芦苇的平均价格为410元/t,平均鱼价为7.99元/kg。根据公式:

V1=∑Pi*Yi

式中V1表示物质生产价值;Pi表示第i类物质的平均市场价格;Yi表示第i类物质的年产量。

所以衡水湖物质生产价值为6900*410+2000*7990=1880.9(万元)

4.2供给价值

衡水湖是长江东线、中线引水工程的必经之路,担负着为京、津及下游地区提供优质水源的重任。衡水湖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三个方面。其中,工业用水主要用于衡水电厂的冷却用水,农业用水主要用于保护区内耕地的灌溉用水,根据《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20)》的内容,可得到衡水湖的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以及总用水量,见表2。

          表2衡水湖年生态补水量估算表         106m3/n

项目

水量

水价(元/ m3)

说明

年总用水量

237.19

 

 

生态需水量

181.36

 

含植被蒸腾、水面蒸发、水质稀释等

 水面

38.88

 

年蒸发量676mm,面积57.55km2

湿地植被

39.52

 

年蒸腾量810mm,面积48.75 km2

陆地植被

42.97

 

年蒸腾量451mm,面积95.27 km2

改善湖泊水质最小稀释净水量

 

60.00

 

 

 

 

湖泊容积(300*106m3)的20%

 

 

湖泊渗漏量

45.71

 

以东湖原自然渗漏量推算西湖

工业用水量

2.32

1.47

万元GDP耗水量442 m3,7500万元

农业用水量

4.06

0.15

亩均用水量301m3,面积8.99 km2

生活用水

3.74

2.85

人均用水量78 m3/年,4.8万人

年总来水量

117.49

 

 

区间降水

114.20

 

518.9mm,220.8 km2 

污水净化回用

3.29

 

 

两个生物氧化塘分别日处理4500t污水

 

年补水量

119.07

 

总用水量-总来水量

根 据公式:

V2=∑Pi*Vi

式中V2表示衡水湖供给价值;Pi表示第i类水的价格;Vi表示第i类水的用量。

因此可以计算出衡水湖湿地的供给价值为:

2.32*1.47+4.06*0.15+3.74*2.85=1467.84(万元)。

4.3科考旅游价值

衡水湖属于内陆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草甸、沼泽、水域等多种生态系统,是珍稀鸟类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具有非常大的科考旅游价值。

衡水湖湿地可供科考旅游的面积为7500hm2。根据谢高地等对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旅游文化科考价值为4910.9元/hm2; Costanza等人对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科考旅游的功能价值的计算为861美元/hm2,折合人名币为5424.3元/hm2(按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6.30计算)。取二者的平均值为5167.6元/hm2。根据公式:

V3=L*a

式中V3表示湿地科考旅游价值;L表示单位面积科考旅游价值;a为湿地面积。

所以衡水湖湿地的科考旅游价值为5167.6*7500=3875.7(万元)

4.4物种栖息地价值

衡水湖湿地是两栖类动物繁殖、迁徙、越冬的场所。是众多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为理想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国际迁飞路线的重要中转站。

按照Costanza等人对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栖息地功能价值的计算为304美元/hm2,折合人民币为1915.2元/hm2(按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6.30计算)。根据谢高地等人在研究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中物种栖息地价值为2234元/hm2。取二者平均值为2074.6元/hm2。衡水湖湿面积为7500hm2。根据公式:

V4=W*a

式中V4为湿地物种栖息地价值;W为单位面积物种栖息地价值;a为湿地面积。

所以衡水湖区物种栖息地价值为2074.6*7500=1555.95(万元)

4.5调控水量价值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1996年和2000年河北省发生洪水期间,衡水湖在防洪蓄水、调节水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20)》的内容,可以得到衡水湖高水位和低水位所对应的容积,见表3。

表3衡水湖水位控制与库容

 

东湖

西湖

最高水位/m

21.5(西湖湿地恢复前)

22.5(西湖湿地恢复后)

21.5

库容/亿m3

1.9-2.1

0.8-1

总库容/亿m3

2.7-3.1

根据表3衡水湖水位控制与库容,可以得到衡水湖的调蓄能力为0.4亿m3 。根据表2衡水湖年生态补水量估算表可以得到衡水湖的补水量为1.197亿m3。目前的单位库容造价为5.71元/m3。根据公式:

V5=v*h

式中V5表示湿地调控水量的价值;v表示湿地的最大蓄水量;h表示库容的平均价格。

因此得到衡水湖湿地调控水量的价值为(0.4+1.197)*5.71=9.12(亿元)

4.6污染净化价值

湿地是一个天然的过滤器,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有毒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根据表2可以得出,衡水湖的污水净化回用3.29*106m3/n;改善湖泊水质最小稀释水量为60.00*106m3。可以得到污水净化总量为63.29*106m3。单位污水处理成本为0.4元/m3 。根据公式:

V6=P*N

式中V6表示湿地的污水净化价值;P代表单位体积污水处理的成本价格;N表示污水净化总量。

所以衡水湖污水净化价值为63.29*106*0.4=2531.6(万元)

4.7固碳价值

湿地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强度,湿地是陆地上碳素积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

衡水湖湿地中芦苇和蒲草的固碳能力最强,单位面积的储碳量最大,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量为93810.2t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碳税率标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我国的造林成本250元/t和国际碳税标准150美元/t的平均值597.5元/t作为碳税率标准。根据公式

V8=M*c

式中V8表示湿地的固碳价值;M表示湿地吸收CO₂的量;c表示固定同样体积CO₂的成本。

所以衡水湖湿地的固碳价值为597.5*93810.2=5605.2(万元)

5保护措施

衡水湖是的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枢纽,对于衡水市乃至整个河北省以及京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是调控水量、物质生产、吸收CO₂调节大气价值、科考旅游价值,而衡水湖湿地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

对于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由于统计数据的误差和不全、价值估算方法的不当以以及客观因素的差异,以上结果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但仍可以说明衡水湖湿地具有很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衡水湖湿地作为一个具有多种生态服务价值的国家级湿地,对于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所以对衡水湖湿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生态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5.1水资源保护

目前,衡水湖的水源补充主要靠从黄河买水维持。如果黄河连续几年断流,衡水湖就有面临干涸的危险。衡水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污染后,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因此,衡水湖的污染已成为威胁衡水湖湿地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保护衡水湖水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到多渠道引水,保障衡水湖湿地的水源补给。加强对衡水湖湿地的水质监测,多管齐下。在入湖口处利用植物生长能够吸收湖水中的P、N的生态过程,增强湖水的净化能力,并对衡水湖湿地范围内的居民区、工厂企业区的垃圾、污水进行严格的治理和处理,严禁未达标的污水和垃圾排入湖中。

5.2鸟类的保护

衡水湖湿地是许多鸟类繁殖的理想栖息地和多种冬候鸟的越冬地。2006年10月30日,经亚太迁徙水鸟保护委员会(MWCC)和鸻鹬鸟类工作小组批准,衡水湖国际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亚-澳大利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新成员。在规划衡水湖湿地时应根据鸟类迁徙路线及栖息地分布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对鸟类迁徙栖息影响小的区域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进行开发,在鸟类栖息的核心区和其他关键区附近设立交通标志,包括保护和区划标志,设警示标志严禁鸣笛和超速以降低交通噪声源强。

5.3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衡水湖湿地的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政策补偿、立法补偿和技术补偿三个方面。在政策补偿上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建立地方政府间得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区对保护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在立法上,尝试开征生态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在技术上,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 念,以及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衡水湖湿地区域内的生态建设。

尽管,衡水湖湿地具有非常大的生态价值,但在开发利用中,也要注意湿地的脆弱性和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开发。

参考文献

付强,谢永刚,王立权.湿地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2.

张彦增,易俊岭,崔希东,乔光建.衡水湖湿地恢复与生态功能.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2

伊连庆,解莉.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海河水利.2007,(6):17-19.

李太宇,章澄昌,袁信轩.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5-19,55-61.

卫立冬.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供给功能的价值估算.衡水学院学报.2009,(4).75-77.

Costanza R,et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s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1997,(387):253-260.

陈刘佳.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2):29-31.

卫立冬,卢瑞玲.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调节功能的价值估算.衡水学院学报.2010,(1):66-68.

庆大昌,欧维新,丁登山.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的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3,(5):536-543.

霸超,张良.衡水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源与环境.2011,(10):61-63.

韩九皋,卢艳敏,李宏凯,刘振杰,杨秀芝,董立文,马倩,武宇红.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福建林业科技.2007,(4):144-146.

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李燃,赵翌晨.衡水湖湿地旅游开发对鸟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4-417.

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袁雪竹.衡水湖湿地生态补偿估算与机制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6):116-120.

作者姓名:马兰  

出生年月:1987年12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5

【关键词】漳江口红树林;熵值取权法;层次分析;PSR模型

引言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然而,目前全国各地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砍伐、污染、长期的洪水以及海平面变化等活动的威胁,纵观全球,大约一半以上的红树林面积已经消失,由此看出对漳江口红树林的生态健康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生态健康评价主要采用基于抽样监测数据和专家经验的静态方法,仅仅围绕静态生物因素而没有覆盖到大气、噪声等环境因素,而且静态监测时间、空间离散度较大,无法满足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实时需要,所以,建立针对该生态系统的动态评价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框架的建立

(一)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分析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东南沿海优质、水产种质资源等为保护对象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区内有鸟类约 154 种,是国际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漳江口红树林区内有高等植物约 224 种,其中红树植物5科6属6种。区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主要集中在基围鱼塘,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浮游动物主要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底栖动物主要生活在红树林下碎屑和滩涂中,主要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弹涂鱼类。

(二)影响评价对象因素集的选取

因素集是以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一个普通集合。从群落结构生物安全性、群落稳定性生境理化指标和社会反映三方面考虑,运用 yaahp 软件,对在考虑范围内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的框架模型:

二、PSR理论概述与动态评价系统的具体实现

(一)PSR理论概述与指标选取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包括湿地在内的各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PSR模型仍然是用于环境指标组织和环境现状回报最有效的框架。

由于受到人类干扰和管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在动态评价时除考虑自然指标外,必需考虑社会经济指标和反映其服务功能变化的指标。同时,对于该生态系统动态评价的研究,极大程度上是为分析其受人类干扰的情况,找出主要干扰因子,实现更好地管理,故评价指标中压力一响应指标不可缺少。

因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引入PSR 模型,一般来讲,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2)完整性与层次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避免重复的原则.

由上述分析,本文在熟悉该生态系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的分析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以 PSR 模型为线,构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图一各因素相对应。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采用R型因子分析的方法,在评价体系涉及的 19 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中提取若干指标,以便于后面的建模分析。我们选取十个指标进行最终评价。这十个指标分别是:人口数量及密度、 噪音与车流量、鸟类、水资源、浮游植物、空气、法律、外来物种、土壤和科普教育。

(二)基于层次分析分析法与熵值取权法的红树林评价模型构建与求解

我们在上述分析中已经建立模型选出了十项指标用于该生态系统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模型构建的核心是定权。由于层次分析法是最为常用的定权方法,但由于其主观性太强,因此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取权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型的求解。

(1)熵值取权法

信息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它是通过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剧烈程度来决定该因素在最终目标中所占的权重。某项指标的指 标值变异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该指标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大;熵权法的评价矩阵与层次分析法类似,由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及指标正逆方向的确定差异化程度不同,首先需要对原始指标体系的指标数据做标准化处理。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第i地区第j个指标rij的信息熵是:

上式k=1nm为常数,m 是研究区域的总地块数目;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第i地区第j个指标的信息熵值ej比较小。

表明这个指标的指标值表现差异性较大,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多其在指标 体系中的其权重应较大。在具体应用时,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三级指标的信息熵的大小进行综合加权来分析指标的重要程度,具体公式为:

由此便建立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的熵权法模型,将此种方法与层次 分析法结合,可以显著降低定权的主观性。

(2)模型求解

由于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的不同,需要在综合评价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于体系指标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标 数据越大代表红树林生态水平越好的为正向指标;一种是指标数据越小代表生态水平越差的为负向指标。我们采用相对比较简单、直观的原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形式如下:

通过相关资料查询与专家打分,我们得到人口数量及密度、噪音与车流 量、鸟类、水资源、浮游植物、空气、法律、外来物种、土壤和科普教育等十项因素的比较矩阵:

由此确定了各项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

结束语

本文综合采用了主观定权方法――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定权方法――熵值取权法,因此得出的权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既降低了定权的主观性,又不至于使所定权向量脱离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湿地生态系统范文6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报告集中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1,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作为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重庆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重庆直辖后被定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南川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适宜,“旅游度假城”、“生态宜居城”、“开明开放城”是南川区在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目标。本文以南川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这一重要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释义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在中国,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王秉洛等将城市绿地系统概括为:“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概括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同时将此系统同自然山系、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人民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2。

建设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1]

3、南川区绿地系统现状及问题

3.1建设现状

南川建成区域河流、水库多,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均属长江流域,多属乌江水系,;截止当前,南川区建设水库共达14座;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共有649.04公顷,绿地率达到36.4%,其中公园绿地共有379.12公顷。

3.2存在问题

区域生态绿地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树种单一;防护绿地缺乏,基础设施隔离带绿化树木比例低,隔离效果较差;中心城区花山、两江及半溪河缺乏城市生活岸线,城市山水景观特征不突出;旧城区缺乏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公园绿地,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尚不能很好满足市民游憩需求。

4、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4.1规划布局构思

区域绿地系统由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山体廊道、水体廊道、重要交通干道廊道等绿地组成。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廊两区多心”。形成东部、南部重要生态屏障区为核心,以山体廊道为纽带,以各类众多生态风景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生态斑块为支撑,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匹配的绿地系统。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布局形成以城中心的花山,贯穿城市的两江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的“一核两带五射多点”的结构模式。

4.2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①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保护两大生态屏障区,其中东部生态屏障区是以山王坪景区为中心包含鱼泉乡、水江镇东南部及三全镇东部等连片区域组成,南部生态屏障区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及金山镇、德隆乡等连片区域组成。

各种生态景区、生态保护区等散布的斑块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山王坪风景区、神龙峡风景区、鱼跳峡水库保护区、楠竹山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斑块。

南川全区的绿地系统应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依托南川区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建设的众多风景区及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整个南川区域的绿化率应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应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从而努力实现整个南川区生态环境中的碳平衡目标及生态产品贡献。

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与区内的开发建设进程相协调,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平衡,逐步向创造市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过渡。

图2南川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1)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采用区级综合公园、片区级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六种基本类型。各个公园和开敞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绿地类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并应积极吸纳和创新各类新形式、新题材,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园绿地类型,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建设环境及人文背景相协调。

公园绿地建设,到近期2015年增加228.5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平方米。到远期2020年,公园绿地达到851.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1.29平方米。

表1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统计表

图4南川区中心城区公园分布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2)生态绿地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主要由郊野公园和带状生态绿地组成。

本次规划确定4个郊野公园,总面积为1125.65公顷,分别是花山郊野公园、李家沟郊野公园、明阳郊野公园、岩坪郊野公园。其发展导向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郊野公园发展指引

3)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地效果。

图5南川区生产防护绿地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按此要求,南川区中心城区生产绿地远期必须达到99公顷以上,而目前中心城区生产绿地仅有北固片区及隆化片区两处,面积为5.3公顷。因此,本次规划中对生产绿地做了较大的增加。至2020年,规划生产绿地达104.65公顷,苗木供给率达100%。规划建设生产绿地2处。

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至2015年,规划防护绿地200公顷;至2020年,规划防护绿地556.43公顷。[2]

4)绿地景观规划

根据南川城区以花山为核心,两江一河绕城的地形特点,规划重点控制花山、龙岩江、凤嘴江、半溪河等山体、水系线,从沿江绿化景观带、城市景观大道、城周森林屏障控制与保护、绿化景观视线走廊、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加强规划区内的绿化景观控制。同时依托两江一山建设城市观景步道,构建观景、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南川中心区慢行系统。

图6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图7南川中心城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5、建设目标及实施建议

5.1建设目标

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净化城市环境、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小气候、减弱噪音、保持水土及改善水文条件等方面。通过本次规划应严格保护城区中部的花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心。建设城北大道、三环路、城西大道绿色生态廊道,让各片区之间有绿带相隔,使绿色生态走廊成为连接中间绿心与城市周边环境的绿色轴线。在城市环路以及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绿化防护林体系。提高南川区的公园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充分利用山、江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以低碳化发展,生态产品贡献为主旨,着力保护南川区区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构建和谐的山水、林地及动植物生存环境。

5.2建设实施建议

①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社会公众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②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于城市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③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生态文明的核心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前者需要的是市场激励,那么后者更需要文化激励。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流渠道作用,长期规划、策划,运用各种公益节目、公益广告形成持久的舆论氛围。

6、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重庆在最近几年来表现的尤为突出,其来势之迅猛、速度之迅疾,是史无前例的。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危机总是相伴而生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高速的发展形式就会带来越来越复杂、破坏性更大的城市问题。城市绿地系统是一复杂的、动态的复合系统。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区域,或更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从结构出发,运用现代的规划建设思想,以生态为先导、协调发展为目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子商务概念

下一篇义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