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意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只言片语意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只言片语意思范文1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抑郁症状;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9.1+3;R74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40-02

Investigation o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60 Cases of Cerebral Hemiplegia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ZHANG Liu#ZHU Xia*

Aerospac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mood disturbance degree and harmful degree of nervous function after psychological therapy in cerebral hemiplegia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 12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ed for 60 days.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were scoring criteria of harmful degree of nervous function,BKI and HRSD. Results Treatment group’s mood disturbance degree and harmful degree of nervous function was suprerior to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therapy is of remarkable clinical value in treating cerebral hemiplegia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Key words] Cerebral hemiplegia;Depressive symptoms;Psychological therapy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性疾病,属于缺血性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常见的脑梗死症型包括:血栓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腔隙脑梗死及多发性脑梗死等。该病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我们对偏瘫病人采取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方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120例脑梗死引起偏瘫病人,男75例,女45例;年龄37~73岁;经头颅CT检查诊断脑梗死;入院时间平均60d,首次发病均有一侧肢体瘫痪。将两组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年龄、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及既往史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1.1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栓塞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全部经CT或MR确诊。

1.1.2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或腔隙性梗死且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2)年龄在80岁以下者。

1.1.3抑郁诊断标准参照Munt sinai医学中心提出的多模式诊断标准。

1.1.4排除标准(1)完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或有明显智力障碍的患者;(2)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与骨关节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1.2.1心理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抑郁的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以下心理治疗。(1)首先应创造舒适宽松的治疗环境,心理治疗师通过语言交谈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识偏见和适应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战胜心理障碍[1]。(2)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心理疏导、情感关怀等。对于抑郁症状严重,极度悲观失望,有自杀企图或行为者,进行紧急处理,弄清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采用辩论方法使患者学会合理的思维方式,放弃不合理的信念。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来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同时通知主管医生、值班人员、家属及陪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动向,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辅以抗抑郁药治疗。(3)对于心理障碍较轻、有能力自己解决本身问题的患者,提供一个会谈的场地或气氛,帮助患者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4)通过举办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向患者耐心解释中风的原因、病程、性质及预后等,说明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安排治病阶段的时间和生活,减少因交流不善而引起的矛盾和心理压力。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患者以精神支持。(5)定期将心理障碍较轻的患者集中,引导、启发患者进行交流,包括病情、进展、心情、家庭等情况,促进各成员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自我认识,从而解决心理冲突,疏解郁结情绪,矫正不良行为。(6)适时适当地对患者进行奖励,进一步提高其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7)音乐治疗方法:通过聆听、欣赏乐曲,引发人体心理、生理状态改变,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情绪反应,从而达到治疗作用。(8)出院指导: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饮食结构和具体的康复锻炼方法。

1.2.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

以上两组均以6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一评定疗效。

1.3疗效观察

1.3.1观察方法每一病例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0d各进行一次抑郁症状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3.2疗效评定标准 (1)参照Munt Sinai医学中心提出的BDI、HRSD量表;(2)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数据采用(χ±s)表示。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

见表2。

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经住院治疗后均有恢复(P

2.2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偏瘫并发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

见表3、表4。

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程度改善结果比较,经u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抑郁症状是脑梗死后常见的精神症状。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5%~60%[2],可见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当高。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被动接受或拒绝配合,严重影响了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情绪低落,与家属沟通亦有障碍,容易产生误解、争执或关系僵化,进一步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过去评定脑卒中抑郁主要应用DSM-Ⅲ-R中的方法或其他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在下述几个方面显得不完全合适:DSM-Ⅲ-R主要用于精神病,而PSD属于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的精神性反应,两者在质上不完全相同;DSM-Ⅲ-R中多由患者自评,而脑卒中患者多合并认知障碍,单靠自评由于缺陷而欠精准,宜加入由他人进行的评定;在一些评定方法中,评定结果是两分法的,即要不就属于抑郁,要么就不是,这对抑郁程度缺乏细分的标准。因此,1990年纽约Mnut Sinai医学中心的Hibbard、Cordon等在1993年出版的中风康复进展中提出非DSM-Ⅲ-R的评定方法,从而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从Beck抑郁调查表中选出内心症状11项和从Hamilton抑郁评定表中选出内心症状9项作为主要评定内容,由患者本人自我评定和医生、护士或家人评定,所选方式和项目更切合脑卒中患者情况,其信度效度均满足要求,敏感性提高,特异性加强[3]。

本研究采用量化观察和疗效标准以及明确、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对60例脑梗死偏瘫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脑梗死偏瘫后的抑郁症状以悲观情绪反应为特征。因患者残疾前人格特点、残疾损伤情况、周围社会环境的不同,再加上对残疾认识的差异,可有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我们通过具体分析病情,对有较重抑郁症状、中度抑郁症状、抑郁逐步减轻开始适应的患者分别施予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体现了个体化的护理原则。本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对于脑梗死偏瘫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了接受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治疗和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还减轻了残疾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家庭关系,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护理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康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文源,季建林.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9-309.

[2] 吴祖舜,高俊风. 急生脑卒中后抑郁症(附299例报告)[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6(4):220-222.

只言片语意思范文2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教学方法来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改变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以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手段取代粉笔、黑板、录音机等教学工具;从教学内容来看,图像、声音以及动画有效地丰富了以文字为主的教材,对于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听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其是语言学习和交际技能的实践性应用。据相关研究显示,词汇量、语音语调、语法以及语速等语言基础知识是影响学生听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巩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语音分辨能力、对照注释能力、领会记忆能力和猜测推测能力。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输出方式和输入方式,突破了传统听力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僵局,为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职英语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1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语音分辨能力中的运用

语音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首要接受到的信息,掌握准确、有效的信息是辨别单词、理解听力内容的关键。不少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陷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对话的内容一知半解,而将文字稿看一遍,其中大意基本都能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语音分辨能力差,特别是对连读、弱读等英语朗读特殊现象缺乏了解。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弱项,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听力教学,帮助学生矫正语音以及加强他们对单词的辨别能力。

语音语调的训练可以先由词组再到句子,逐一进行巩固。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发音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分类,如常用的弱读、连读等,以及感叹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语调。然后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个个击破,使学生熟悉英语发音,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

如在“连读”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足够的(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而定)存在连读现象的听力材料;然后将电影Big Fish中巨人Carl所说的“Go away”一句进行反复播放(由于巨人说话又慢又重,适合学生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发音,并谈一谈发音的特点。不难发现,在发音过程中,“Go away”实际上发为[Go(w)away],自此,教师引出“连读”这一特殊的发音现象,并举例说明连读的规则。最后,教师将准备的听力材料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找出连读的词组或句子,并一字一句地进行跟读[1]。

2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中的运用

所谓对照注释就是将所接收到的声波信息与贮存在大脑的知识进行汉英语法对照、汉英词汇意义对照,然后经过翻译、润色等一系列步骤后,转化为学生已知的、熟悉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知识是确保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闪光点,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结构知识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对照注释能力和英语理解能力。

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可以将不常见或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单词进行汉语意义的注释,当然注释内容需要在鼠标点击之后才能够看见。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字幕人员的工作,如将一些比较经典的英美电影或电视剧去除字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写台词以及翻译的任务。在这过程中,具有画面性的电影、连续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翻译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强化多媒体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播放器的一些特殊功能,调节听力材料的语速,从慢到快再到非常快,三个层次逐一推进,加快学生由英语信息到汉语信息的转换,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反应能力[2]。

3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领会记忆能力中的运用

领会记忆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比较长的听力材料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如常见的有数字、地点等。那么如何领会文章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并将其牢牢记住呢?笔者认为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对于领会语境、语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声波的接受过程中,不排除存在听不懂的语音,那么有效信息便以跳跃性的一个一个单词的形式进行呈现。而包括文化背景等在内的经验知识可以将这些只言片语以联想的方式进行连贯、补充,另外其对于深化记忆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

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渗透西方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如寻求妇女平等是西方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一些“反对妇女歧视、寻求妇女平等”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使学生大致了解妇女解放的历史历程。然后,搜集有关于这一类话题的听力材料以供学生训练,并要求学生摘录、记忆在这一话题中经常性出现的单词或词组。

4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猜测推理能力中的运用

生词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一旦陷入生词的困境中便束手无策。在这一种窘境中,大胆猜测词义是寻找突破口的唯一途径。另外,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分心或没有听清个别的单词,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大意自动弥补句子的大致意义,不仅能够解决生词的难题,还有助于推测将要听到的文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生词,要求学生大胆地推测。如“The most popular tent sold in Britain is the frame tent with 2 bedrooms and sleeping accommodation for 4 people”一句中,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单词“accommodation”的意思,但是根据“bedroom”“sleeping”两个单词的意义,也大致能猜测出其与“睡觉”“房间”等有关。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意义相近但用途特别的词汇或句子,通过让学生分辨、推测,来提高他们的猜测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或关键成分省略掉,让学生根据猜测进行自动弥补。

只言片语意思范文3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词汇 大学英语教学 运用 

 

学生在英语应试中,往往存在下面的情况,即对某些英语单词的意思模棱两可,从而影响做题的准确率。这就需要我们从词汇教学中寻找原因。实际上,从词汇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来看,教师和学生对于词汇意义的了解极其有限。因此要想很好地掌握词汇的教与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词汇意义方面的理论。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认为教师在讲解时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存在于其心理表征与语言表征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好可以帮助学生去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意义。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解释可以帮助语言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语言,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来理解和习得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词汇表面上,而是使其在掌握表面层次的基础之上深入到语言内部去。所以此文旨在讨论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教师如何运用其理论来指导具体的词汇教学。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中提出对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毕业时所必须达到的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推荐词汇量掌握单词4500个、词组700个。从大纲要求可以看出,对于已经成为中级英语学习者的大学生来说,英语基本词汇的学习仍然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石。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音和语法基础,词汇教学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学生一般也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学习词汇: 1)课前预习生词,掌握它们的读音、词性和汉语意义;2)课堂上认真听教师对生词的详细解释,并通过例句理解和记忆其用法;3)教师讲解同义词的比较时,结合课后的有关练习进行辨析;4)运用教师穿插讲解的一些构词法,如派生、合成及转化法,结合机械记忆、反复书写等方法记忆单词;5)课外时间由于忙于应付各类标准化考试,他们会把课堂所讲的内容放在一边,去钻研单词快速记忆、快速突破之类的书籍。 

通过分析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发现存在以下5大问题:1)学生预习生词时,通常会将音、形、义结合起来,似乎全面预习了生词。但是,这种意义是静止的意义,因为没有与其所使用的上下文结合;2)教师的例句也是为了对词条中罗列的意义作解释,却没有给学生讲解如何联系某个词的上下文确定其意义;3)讲解同义词时,没有将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从语义理论的角度及其使用的语境加以分析;4)构词法只能帮助学生较快地记忆单词的拼写和词性,不能彻底掌握词汇的用法;5)所谓快速记忆其实是掌握一些“只言片语”,对单词的意义会有种“似曾相识”而“不知所云”的感觉。 

二、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应该超越语言的表面体系,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概念体系当中,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语义学是对语言单位的意义研究,尤其是对词和句子的意义的研究。leech 在 1974 年提出了七种意义理论,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语言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一方面随着社会新事物和新概念的出现,不断增添和补充新的词汇;另一方面,原有的词汇基本意义不变,但词义有了新的扩展。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义。一般来说,词与词之间存在三种的涵义关系,即:相同关系、对立关系和内包关系。由于这三种涵义关系的存在,英语中有很多同义词、反义词、上坐标词和下义词。比如当学生学习stride这一生词时,教师应注重去讲解stride与它的最原型的概念walk之间的关系;向学生阐述清楚在以walk为核心和典型中,stride为一非典型成员,同样和stride处于同一地位的单词有:march,pace,stagger,amble,stroll,wander,ramble,hobble等单词。讲授的目的在于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激活学生大脑当中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即词汇形成的语言范畴。如果所列出的单词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生词,那么单词的讲解都应该围绕walk这

一范畴中的典型词汇展开。作为概念的中心词walk相对于其他的词汇来说具有更多的概念意义,是最基本和最典型的词汇,而随着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学生会更多的去掌握和使用其他的非典型词汇,这代表着学生对语言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三、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浩瀚如大海的英语词汇体系,死记硬背显然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真正记忆英语单词。相比较而言,运用人类的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强化对词汇的记忆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在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了对于中心词汇的相关联想,及其意义的拓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在词汇教学中学生难以记忆的词汇,我们可以把它们的词源作为媒介,来帮助学生记忆。不过,这需要教师多涉猎词源学方面的知识,并做一定的积累。词的动态意义给我们提供了有趣而丰富的词汇发展史资料,透过这漫长的文字史,我们可以对古代和近代各民族在政治、文化、战争及日常生活方面有所了解。但语言是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的综合体现,一词多义现象便是词的动态意义的表现。例如palm既是“棕榈树”,又是“手掌”,bar既是“横杆、条、块”,又是“酒吧”。由此可见,词汇教学中我们对词汇意义的关注还很肤浅,不仅没有从语义理论的高度理解词汇的静态意义,而且对动态意义也不够重视,这是导致词汇教学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还发现,有时即使我们对某个词的意义了解很多,也很难确定其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比如在“he has got a lot of dates”这个句子中,我们无法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说出date的意义。因为它有“约会”和“椰枣”等意义。因此,语境对词汇意义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一个单词有多少种概念意义,一旦把它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就不会有误解其意义的危险。可见,语境意义同样是词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去背或死啃英文课本,无疑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在学习当中加入一些对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阐述,相信会使我们的英语课堂会变的更加丰富和生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一些词源学、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很好的将这些语言学知识结合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leech,g.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2nd[m].harmondsworth:penguin,1981. 

[2] 卢小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