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标底编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标底编制范文1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正确编制标底,能使招标人明确自己在拟建工程中应承担的财务义务,也是判断投标者报价是否合理、可靠的标准,更是评标定标的重要尺度。笔者在造价咨询部门工作几年来,一直从事标底编制、审核等确定造价工作,工作中体会到一份好的标底,应该从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以使投标者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参与竞标,最大限度地获取合法利润,业主也可以得到优质服务,节约基建投资。
1、标底的概念
所谓标底,一般由成本、税金、利润等部分组成,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将其控制在投资包干限额内和批准的总概算之内,这样的成本估算计划叫做标底;而在实际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中,标底则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计价办法和计价原则, 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也是指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完成招标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是招标人对建设工程的期望价格。我国的《招标投标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招标工程是否必须设置标底价格,招标人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自己决定是否需要编制标底 ,如果设置有标底 ,其主要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标底价格是招标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造价数目,是用来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确定工程合同价格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对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标底价格是衡量及评审投标人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所以,编制建筑工程招标标底,必须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编制,同时,还要要求造价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综合考虑和体现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利益,这样才能编制出切实可靠的标底,此外,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否则会造成造价管理的混乱与无序,因此,招标标底的编制工作尤为重要。
2、编制建筑工程标底的目的和作用
建筑工程标底是由有造价资质的单位和有造价资质的人员,按照施工图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编制的,客观地说,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能反映出拟建工程的资金额度,应该是一个当地的社会平均水平价格;它能够使招标单位预先明确其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是控制投资,核实工程建设规模的依据。设置标底,是为了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投标者以不正当手段用过低投标报价抢标的有效措施,防止建筑工程交易中产生“暴利”现象,防止串通招标和哄抬招标价格行为的发生。标底价格是工程施工招标人为了实现工程施工发包而提出的招标价格。这是招标人的购买期望价格或拟控制的价格。所以它也是工程造价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内部控制”的预算,即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对实施工程项目所需费用的预测,标底是衡量投标单位报价的准绳,是招标人进行招标所需掌握的重要价格资料,是正确判断和评价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标底是评标中衡量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尺度。科学合理的标底能为业主在评标、定标时选择出标价合理、保证质量、工期适当、企业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招投标体现了优胜劣汰、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投标人的报价进入标底基准的一定范围内为有效报价,无充分理由,超过范围的报价作为废标处理,评标时不予考虑。一份好的标底,应该从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它把中标的机会摆在众多企业的面前,使他们可以凭借各自的人员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参与竞标,最大限度地获取合法利润。而业主也可以得到优质服务,节约基建投资。可见,编制好标底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基础工作。
3、编制确定建筑工程标底的方法
3.1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的标底
编制方法除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外,还应提供准确的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措施费、包干费、议价材料差价等因素,以保证投资控制。一般的施工图设计均包括施工图预算,而标底编制就是从施工图预算审核人手。首先对比招标文件,确定拟招标的工程范围,把招标文件中未列入招标范围的内容从预算中剔除,把预算中未列入的部分加进去。例如,咸阳天王绿苑招标中未含外墙面装修,则应把施工图纸外墙面装修剔除;照明工程中灯具的档次价格有不确定性,以暂定价的形式计入标底;其次,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对未列入施工图预算而又在招标范围之内的项目,要按照图纸及定额规定计算工程费用,计入标底;例如,咸阳天王绿苑施工图未含桩基工程,招标范围之内包括,应按地基勘探设计研究部门出具的方案计算工程费用,列入标底。
3.2以概算为基础的标底
编制方法基本同上,所不同的只是采用了概算定额。有的在概算基础上进行了"并费",即将施工管理费、其他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等所有费用均摊入每项单价内,而不是单独计算。
3.3以平方米造价包干为基础的标底
主要适用于标准或通用住宅工程。另外,有些工程是以单方造价为基础编制标底。例如,开发商所建多层住宅项目就是以单方造价为基础编制的标底。即把每个单位工程的单方造价都计算出来,以单方造价乘以工程量的总费用编制标底;或对同标准的住宅项目单方造价进行核算,再考虑市场价格变化因素,以单方造价乘以建筑面积来确定标底。
4、编制建筑工程标底应注意的问题
4.1注重施工现场踏勘
编制工程量清单前,应主动收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相关资料,应对拟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工程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现场踏勘、确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障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它项目的相应清单项目及工程量的准确性。图纸会审、现场踏勘、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图纸会审是为了保障我们正确理解图纸表达的意图,计算时避免因理解错误或图纸表达失误造成的计算偏差;现场踏勘是为了了解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影响工程施工的外在因素等;确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后,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4.2注重施工机械设备选型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认真分析、合理选择,力求经济实用、先进高效,切忌生搬硬套、脱离实际,否则将直接导致定额选择和单价分析的偏差。
4.3注重施工组织设计
应通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在确定相关施工方案、施工总平面布置、进度控制网络图、交通运输方案等,以利所选择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科学合理,这是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标底的前提。
4.4注重条目包干价的计算
工程量清单中常有一些项目没有给出工程量,要求造价人员填入一个包干价,如临时工程等。应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要求等具体情况,深入研究其项目组成和工作内容,在避免漏项的前提下,合理定价。
4.5注重材料价格的合理性
标底的价格反映的是正常交易时社会平均价格,正确采用材料价格是标底价格合理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在编制建筑工程标底时,一般都涉及到很多品种、规格的材料,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决定着标底价格是否合理,因此在编制建筑工程标底时选择材料单价非常重要。常用材料市场价格以当地权威机构公布的价格为准;一些不常用的材料,应进行市场调查采价;对同一品种材料有多个品牌、多种价格的,采用当地普遍选用品牌材料的价格。在编制说明中还应对主要材料的产地、厂家、品牌予以说明。
4.6注重工程量清单中的细目特征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细目特征的描述一定要完整。清单编制时应严格按照建设部的国家标准“清单规范”进行编制,有的清单项目不是很直观,需要我们对细目特征作详细的描述。
5、结语
编制建筑工程标底,编制者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规则,对编制建筑工程标底的合理成本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预测,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既要避免所定标底高出合理成本过多,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损害国家、招标人的利益,又要避免所定标底低于合理成本,造成恶性竞争,损害投标人的利益,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正常、合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曹仪民,李颖.浅议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办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
标底编制范文2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标底;编制
一、建筑工程标底编制原则
标底编制应当遵循客观、科学、独立、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标底的编制人员必须是注册在标底编制单位的造价工程师或者是在标底编制单位登记的造价员。标底中的材料、机械、人工等价格应参照市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市场价格信息并结合市场行情确定,其中所需主要材料价格及人工价格应当单独列项,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标底中措施项目清单价格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按照本市现行的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计算。标底应当由标底编制说明、汇总表、预算书或者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主要材料价格分析表等文件组成。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的表现形式和计算口径应当与招标文件对投标人投标报价的要求一致。
二、标底的编制方法
(1)单价法。单价法编制标底是按图纸计算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乘以相应单价,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计算单位工程的标底总价。编制步骤为:一是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如施工图纸、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等。二是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三是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是整个预算过程中最重要、最繁重的环节,不仅影响预算的及时性,更重要的是影响预算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狠下功夫,确保预算质量。(2)实物法。实物法是首先根据图纸分别计算出分项工程量,然后套用相应的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定额用量,再分别乘以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求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并汇总求和,进而求得直接工程费,并按规定计取其他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就可得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位是随市场而变化的,是影响工程造价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用实物法编制标底是采用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价格水平,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高。定额实物法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方法。(3)定额法。定额法是参照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确定完成单位产品的工效和材料消耗量,计算工程单价,以工程单价乘以工程量计算总价的编制方法。定额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因此,目前建筑工程的标底编制主要考虑采用定额法。
标底编制范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标书编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交通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公路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招投标制度的日趋完善,在招标过程中的评标方法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已得到了招标单位的普遍认可。笔者从事投标工作几年来,参加了陕西多条公路工程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投标工作,中标几条公路项目,在投标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现简单谈谈采用此评标法时投标文件的编制,与各位同行交流。
1.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
1.1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简介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办法是双信封评标法和无标底评标法两者的结合。双信封即是要求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和合同用款估算表从商务标书中抽出来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其他技术和商务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投标截止前一并递交招标人。无标底即招标人不设标底,只设限价,限价提前公布或开标时公布,评标基准价的计算方法在招标文件中公布。
1.2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投标文件的组成
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投标文件一般要求将投标文件分成三个部分,即商务文件、技术文件和报价文件(具体要求以招标文件为准)。
商务文件一般包含拟上场人员、机械设备、企业类似施工经验、企业业绩、企业财务等方面资料。
技术文件一般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报价文件一般包含投标书、标价的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表、合同用款估算表等方面资料,以上具体包括的内容以招标文件要求为准。
1.3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开标和评标方法
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开标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评审委员会只对商务和技术文件按通过和不通过进行评审(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公路工程项目在评审阶段对投标文件技术标书进行打分评审);第二次开报价文件信封, 通常情况下商务和技术文件评审通过,报价文件得分排名第一的投标人即为推荐中标候选人。
1.4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优点
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各标段通过资审的投标人一般不少于 10 家,这样既能防止招标投标活动中的人为影响和干扰,增大评标工作透明度,提高评标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完全符合《招标投标法》中“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择优选择投标人,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2 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的投标文件的编制
2.1 准备工作
2.1.1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熟悉、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及技术规范
投标文件是依据招标文件进行编制的,因此编制投标文件前,编标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并深入理解招标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尤其是更新后的“投标人须知”和“合同专用条款”等内容要透彻分析。对报价构成、质量要求、工期目标等要统筹考虑,对不理解和含糊不清、有异意的条款要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时请招标人澄清。防止产生投标文件内容的重大偏差,以致不能通过符合性审查,导致投标文件作废。
2.1.2考察现场
现场考察主要查看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工程条件和相关的基础资料和信息。如工程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雨季的长短、主要材料的来源产地、产量、质量、价格、运距,水利资源、电力电网、劳动力资源情况等。现场考察应细致入微地进行,以收集有利于投标的信息,帮助投标报价的分析和方案的确定。
2.1.3重视参加标前会议
标前会议的目的是澄清和解答投标人在阅读了招标文件和现场考察后,可能提出的涉及投标和合同方面的任何问题。标前会议上业主方或设计代表介绍有关设计概况时,对有关施工关键部位会做出提示,这对于更清楚地理解设计意图很有帮助。
2.2 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注意事项
2.2.1 商务文件的编制及注意的事项
商务文件是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时,虽然商务文件一般不打分,按通过与不通过进行评标,但商务文件通过与否,直接影响到中标的可能性。
商务文件一般包含投标书附录、投标担保、拟上场人员、机械设备、企业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业绩等方面资料。
商务文件的编制要注意格式和文字上的准确,尤其注意“投标书附录”、“投标担保”等内容,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能有一字之差,否则很容易造成废标。
商务文件中拟上项目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配置要与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相对应,不能各自为阵。在配置时、要根据招标文件的强制要求和施工经验去合理配置,同时还要考虑中标后能否上场。机械设备配置方面,不能只为了迎合招标文件把所有最好的施工设备全写上,盲目地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量;人员配置方面,无目的增加人员数量,为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把不能上场的人员安排在项目的重要岗位上,结果中标后在人员、机械设备方面因不能履行投标文件承诺而引起经济上的损失,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当然,编标人员在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应不遗余力地挖掘本企业的所有资源,采取各种辅助措施(如租赁、招聘等)来补充综合实力,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2.2.2 技术文件的编制及应注意的事项
技术文件一般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它是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时,虽然技术文件通常情况下不打分,只是评价通过与不通过,但技术文件通过与否,也直接决定中标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在编制技术文件时,文件中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冬雨季施工安排、环保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应符合所投工程项目的实际。遵循“科学、规范、经济、合理、适用、可行”的原则,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组织精干、措施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2.2.3 报价文件的编制及应注意的事项
报价文件一般包含投标书、标价的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表、合同用款估算表等资料,它是投标文件的核心部分。采用双信封无标底评标法,在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通过的前提下,报价文件直接决定中标与否、是成功中标的关键。
在编制报价文件时需要更细致、更科学、更合理的编制,针对不同的评标办法、不同的地区惯例、不同的工程项目类别等采用不同的策略。同时在报价文件编制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3.1认真进行现场考察,多方面调查材料价格,切勿走马观花或盲无目的地游览风景。切勿调用常理性的数据,避免偏差过大。
2.2.3.2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的要求,着重掌握补充或修改条款,深入领会有关报价的说明和合同条款。招投标的项目是按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计量支付方法进行划分,研究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有关计量支付的内容,对于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一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
2.2.3.3认真全面核实工程量。当图纸与工程量清单的数量不一致时,一定要请招标人澄清并慎重处理,以防止由此而引起报价偏高或偏低,避免由低价废标带来的损失。
2.2.3.4合理用定额。根据工程地点,购买当地造价管理站编制的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及补充定额。
2.2.3.5切勿忘记成本分析。报价编制完成后,结合当地市场行情及公司的内部定额进行成本分析,避免报价的盲目性。
2.2.3.6根据项目特点,抓住重点,注意不均衡报价。比如为了保证在工程中标后能使投标人投入的资金早日回笼,以利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报价人员在做报价调整时可适当提高早期开工又能及时计价的工程项目的报价单价(如工程量清单100章的临时工程、200章的土石方及基础处理、400章的基础及下部结构、500章的洞口洞门和洞身开挖及喷锚等)。
2.3 投标文件的审查
投标文件的商务文件、技术文件、报价文件编制完成后一定要有专人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必须熟读招标文件,注意各部分的协调统一和连贯性,投标文件审核无误后再行组合、装订。编标负责人尤其要对标价、投标书、投标担保、投标书附录的数据进行重点审查,以免出现重大偏差。坚决杜绝投标文件内容的遗漏、混装、错装等低级错误以及投标书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标底编制范文4
我国于1993年11月颁布《企业最低工资规定》,1994年7月颁布的《劳动法》进一步明确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地位:“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004年1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取代此前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从四个方面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规范:
第一,明确界定最低工资标准,指出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第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扣除项目,明确加班加点、法定津贴以及法定福利待遇等不得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
第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提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第四,提出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法,要求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采取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两种方法。
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施行情况,我们在对全国各省市近十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变动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全国各省市之间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逐步拉大。
全国各省市(除外)于1994年均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见表),除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和广东等五省市外,其他省市还建立了所辖行政区域级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表中将各省市所辖行政区域级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列为该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标准,将各省市所辖行政区域级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档列为该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标准。到2004年,除北京和上海仍是统一的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外,其他省市都建立了所辖行政区域级最低工资标准。但为了分析上的便利,下面的分析主要围绕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标准来展开。
通过对上表中全国各省市1994年及2004年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标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99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中,最高的是广东省,为320元/月;最低的是内蒙古和山东省,同为170元/月。最高为最低的1.88倍。到200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中最高的仍是广东省,为684元/月;最低的是吉林省,为310元/月。最高为最低的2.21倍。这说明随着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最低工资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和变动,各省市之间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也随之逐步拉大。
第二,消费性支出较高的地区相对消费性支出较低的地区,一部分最低工资标准享用者的相对生活困境可能更为突出。
据调查,1994年,除了吉林、江西、山西、黑龙江、陕西、河南、福建、海南等8省市以外,其余21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低于其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费用,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广西等5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的幅度最大,分别为-169、-135、-130、-112、-77。
而到了2004年,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同期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的省市进一步减少为海南、河北、山西、江苏等4个省,其余25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低于其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等五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差值最大,分别达到了-472、-418、-266、-207、-204。可见,200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的幅度进一步拉大。也就是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较高的地区,相比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较低的地区,一部分最低工资标准享用者的相对生活困境可能更为突出了。
第三,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呈缩小趋势。
据调查,199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之比,最低的两个省市为上海和北京,分别为36%和39%;最高的两个省市为黑龙江和海南省,分别为75%和71%。大多数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介乎40%~70%之间。
而到了200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低于30%的省市有4个,即北京、上海、青海、天津等,其比例分别为22%、25%、26%、29%;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高于45%的省市也有4个,即山西、河北、海南、湖北等,分别为48%、48%、47%、47%。多数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介乎30%~45%之间。与国际上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通常为40%~60%的差距明显拉大。
第四,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普遍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
据调查,从1994年到200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普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在此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幅度最大的吉林省,同时也是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率最低的;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率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幅度最小的山东省,同时也是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率最高的。山东省1994年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排名最末,但由于近十年来最低工资标准保持较高调升幅度,到2004年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排名前五位。
第五,最近十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个别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没有得到提高。
据调查,从1994年到2004年,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略高于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年均增长率,但高幅很小。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在减去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年均增长率以后,差值在3%以内的省市有10个省市。由此可见,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个别省份如江西(0.8%)、青海(0.95%)、吉林(1.03%)等省最低工资标准在最低工资制度施行以来的十年间几乎没有多少提高。
第六,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赶不上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率,表明一部分最低工资标准享用者可能相对更为贫穷了。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不仅反映消费性物价上涨幅度,而且反映消费结构的改善程度。从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一部分最低工资享用者由于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较小,相对于一般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快速改善的节奏来说,最低工资标准享用者是不可能有多余的消费力用于改善其消费结构的。
第七,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低于人均GDP增长率,表明全国各省市人均GDP中的最低工资标准含量趋于缩小了。
我们将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性因素,观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对制订和调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程度。据调查,全国各省市1994-2004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普遍低于当地同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低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5%以上的省市及其低幅分别为福建(-6.99%)、江西(-6.6%)、吉林(-6.59%)、甘肃(-5.53%)、黑龙江(-5.25%)、湖南(-5.23%)、青海(-5.12%)等7个省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国各省市人均GDP中的最低工资含量均在缩小,有的省市缩小的比例比较高。
从政策视角看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变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当前我国各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较低,特别是东部以及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生活费支出较高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应有标准的幅度更为突出。因此在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控力度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实施较快提高政策;对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实施适度提高政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缓步提高政策。下面我们来分析该政策建议的积极效应,为此我们需要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作一番深入的分析和考察。
首先,我们以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等级为横轴、职位层级为纵轴将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九个区域,见图。从理论上讲,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级的职位,也存在熟练、中等、初级三个等级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发育充分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一对应,因此仅存在①、④、⑨三个区域劳动力市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通常是过剩的买方市场,因此常常导致一部分熟练劳动力受雇于中层级(即⑦区域劳动力市场)甚至初级职位(即⑤区域劳动力市场),一部分中等劳动力受雇于初级职位(即②区域劳动力市场)。当然由于受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也常常发生一部分初级劳动力受雇于中层级职位(即③区域劳动力市场)甚至高层级职位(即⑥区域劳动力市场)、一部分中等劳动力受雇于高层级职位(即⑧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现象。
其次,我们再来审视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讲,高层级产业结构对应的是对高层级职位和熟练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对中层级职位和中等劳动力、低层级职位和初级劳动力的需求依次递减;中等层级产业结构对应的是对中层级职位和中等劳动力乃至熟练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对低层级职位和初级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底层级产业结构对应的是对低层级职位和初级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对高层级职位和熟练劳动力、中层级职位和中等劳动力的需求处于逐步提升时期。据此我们可以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坐标图中描绘出产业升级路线(见图),以直观地反映产业结构升级与错综复杂的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
结合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我们再来审视最低工资标准调控建议可能导致的就业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的受益者通常限于底层级产业结构中低层级职位上岗者 ――初级劳动力,即①区域劳动力市场;对高层级职位和中层级职位上岗者,即③、④、⑥、⑦、⑧、⑨区域劳动力市场几乎不产生影响,因为这部分劳动力通常执行劳动力市场价位;对可能到低层级职位上岗的熟练劳动力(即②区域劳动力市场)和中等劳动力(即⑤区域劳动力市场)也很少产生影响,因为考虑到这部分劳动力的培训和更换成本,这部分劳动力的需求者常常支付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因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导致的就业效应仅限于底层级产业结构中低层级职位的减少,从而可能导致一部分初级劳动力失业。那么这个就业效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全面审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路线图。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升级时期,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逐渐形成以高科技以及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为主体的高层级产业结构;中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逐渐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中等层级产业结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是以采掘业、传统加工业为主体的初级产业结构。与这个产业结构升级路线图相适应,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对中等及初级劳动力的需求依次递减;中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对中等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对熟练劳动力也产生了很强的需求,对初级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小;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初级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对中等劳动力产生了较强的需求,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处于逐步提升时期。因此,较快提高经济发达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不会对经济发达地区产生太多的负面就业效应,相反对于引导东部的中、初等劳动力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适度提高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会对中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率产生过多的影响;但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它对最低工资标准直接受益的初级劳动力需求旺盛,因此最低工资标准只能采取缓步提高的原则,否则会导致失业率的较大幅度攀升,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标底编制范文5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 观测报表 编制
中图分类号:P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52-02
1国内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及现状
地面气象观测作为气象工作的基础环节,其主要工作内容的作用是观测地面、然后编制报表,最终目的是气象情报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初始资料和技术保障。根据用途和目的上的差异可以讲地面气象观测分为专项观测、专业观测、天气观测以及气候观测等。观测项目涉及与大气相关的几乎所有方面,比如:大气压力、空气湿度、地表温度、空气温度、空气能见度、雨雪、日照、冰冻等各种天气现象。以前由于技术的落后,致使很多工作都处于初始阶段,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耳目的感官观察、判定一些大气现象,比如空气以及地面的冷、暖、潮、湿等,这样非常普遍的测量手段各地区都有太大差异,也制约着气象观测的整体提升,一方面是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类似大气压力之类的数据无法测得。
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之下,新的气象探测仪器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探空仪、气象飞机、气象卫星、测风气球等组建起气象台站网,已实现全范围全天候的气象观测。技术的改进为我们进行高难度、全天候的气象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地面气象观测报表制作的注意事项
伴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普及、观测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以及观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进步等,我国目前的地面气象观测日益健全,观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普及,办公自动化的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制定也有巨大变化,制作电子报表代替了以往由观测人员手工编制的报表。技术上的发展变化,对旧的处理记录数据、编制报表的方法等方面无不提出很过质疑之处如有的为了易于操作处理,合理简化存在可疑性的记录以及观测残缺的记录,还有一些为了简化而刻意删除一些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以便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此外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记录处理方法和统计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为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提供最原始的数据记录。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和手工制作报表相比,制作电子气象观测报表无不显得更便捷、准确。但是我国目前的电子气象观测报表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其应用尚有很多欠缺之处。为了能够合理的发挥电子气象观测报表的功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报表填制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1)在填写报表封面和封底文件时,要做到细致认真,比如按月更正传输时期,完整填写封底的气候概况一栏。
(2)在云量记录时,要根据需要在对应表格中填写日照时数。一般而言,当观测记录上的云量是高云或者为0时,则需填写对应时间的日照时数。因为只有在云量记录为低云、漫天中云或者云量在9成左右时,日照时间才是0。再比如,因不准确的安装日照计,便会出现记录数据上的上午线长,下午线短;者上午线短,下午线长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记录中的错误数值进行标注核实,然后及时更正。
3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
3.1 参数设置
基本参数包含着人工观测方式、自动观测方式、不同观测站相差异的具体参数等诸多方面的规定。为了保障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应及时有规则的对地面测报软件中的参数进行修改设置。在基本参数和B文件的转换过程中,为确保其相符性,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特定情况,定时定期变动观测项目,例如每年在年初改动雨量参数;在初雪前修改相关参数以及参数下的观测项目,取消“自记降水”,这样地面测报软件中的“雨量”项目便会相应的变成灰色。以假设本台站出现问题,借以指出应对措施。
(2)对地面数据的审核中,首先确保地面审核规则库的审核参数设置合理,如若尺度过窄便会出现多余的审核信息,而过宽则会致使有些数据的漏审,除此之外人工对错误信息的忽略等都是科学审核造成一定的不利因素。
3.2 数据处理
在气象报测中对搜集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还简化或者删除一些实用性小以及处理复杂的记录数据,确保文件处理的快捷高效。对于一些特殊的气象现象在报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指出,订正相对稳定误差值的疑误记录。对于因仪器故障而引起的缺测漏测,可以采用相类似的以往记录替换补充。
当地面温度出现错误记录时,因为气温和地温之间的紧密相关性,可以参考天气现象、日照及气温变化进行预测得出相应数据。另外还可以和相邻气象台的测量数据相对比,并进行核实,发现确有误差,让气象台预审员进行参考记录的数据再度检查核对。某些异常值有可能是特殊天气现象造成的,并非测量仪器或者认为失误,异常值会造成对数据的误读,但它也有其可存在性,这便要求气象工作人员在文件处理时具体研究分析,结合相对应的天气现象、日照、湿度等因素进行判别,以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完善文件处理工作。
3.3 文件的审核
在提交A文件和J文件前注重对文件数据的审核。要素值显示表格中,首列固定列为日时数,首行固定行是分钟数,其中的“时”标识是在该时次上记录的记录。因为在地面气象观测软件中忽略对比A文件中的天气现象的降水起止时间和J文件降水量及降水起止时间,因此J文件中常出现降水量不符合对应的天气现象,在处理这种不符合时,需要人工校对分钟降水量和降水起止时间的一致性。又或者借用专用质量控制软件dmsh.exe来查错。当缺少对分钟数据的测量时,应从邻近气象站导入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中的数据,获取RTD文件进行恢复。
3.4 加强测报工作
测报人员是测报工作的实施者,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基层测报站的各项制度不仅掌握、运用好气象测报的观测技术和业务技术,同时还应会熟练操作数据观测流程的每个具体环节。在观测工作中刻苦学习,高速高效运用新的检测仪器,对观测仪器的各种突发或常有故障及其应对措施有及时的处理能力,以减少错误的记录。在排除相关故障之后,分析所记录的气象数据是否符合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及时找出导致错误的因素并作及时的修改。及时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气象测报报表编制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观测时气象工作的基础,是气象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前天提。在当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应对症下药,注重对基层台站进行技术指导,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教育等。如果说地面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那么编制气象报表便是基础中的关键。现代化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应该具备的不仅仅只是掌握足够多的观测知识,而且还应该熟练使用好不断更新换代的现代化气象设备,为地面气象观测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 韩玉江,王庆莉.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的预审[J].陕西气象,2009(01).
[2] 赵芳文,李彦彪.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文件的自动生成[J].辽宁气象,2010(03).
[3] 苏运芳,李忠波,周小春,等.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
标底编制范文6
[关键词]地铁控制基标归化改正
1.铺轨基标在地铁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混凝土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精确地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地铁、轻轨交通,对列车安全行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铺轨精度提出了更严格要求,因此精确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地铁轨道高精度施工的重要环节。
铺轨基标沿线路布设成导线形式,按精度等级可划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测设时先测设控制基标,然后,利用控制基标测设加密基标。铺轨基标埋设位置有两种,即位于线路中线或线路中线的一侧。铺轨基标测量的实质是按照设计线路和铺轨综合设计图的要求,以一定的间隔,在线路中线或其一侧测设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标志,作为铺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
2.控制基标测设的一般步骤
控制基标的三维坐标在测设之前由测绘工程师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计算得出,测设控制基标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初测:按三维坐标把控制基标放样到实地。
(2)调线测量:以附合导线形式串测控制基标,检测相邻控制基标间的夹角与距离是否满足规范限差要求。
(3)归化改正:根据调线测量成果计算控制基标间各夹角与理论值的较差,如有超限,则对部分或全部控制基标点位进行归化改正,使各控制基标间的几何关系满足限差要求。控制基标间高差关系一般好控制,在此不赘述。
3.归化改正的一般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3.1一般方法:
(1)坐标法:根据调线测量平差结果,计算各控制基标坐标改正数(Vx,Vy),分别改正。
(2)角度距离法:根据控制基标串测导线的角度、距离偏差,沿线路垂直方向调整控制基标点位,使相邻控制基标的夹角满足限差要求。
上述方法中坐标法能严格将点位改正到理论位置,但计算烦琐,实地操作较困难,一般不被采用。而角度距离法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忽略距离偏差,重点考虑角度偏差,计算、操作相对简单,在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3.2存在问题:
通常进行角度距离法归化改正时,人为判断和选取需改正的点位,凭借经验试探该点横向改正值。由于在串测的导线上,一点的横向改正会引起相临两点间夹角的变化,因此须反复试探调整各点改正值,才能满足调线和归化改正要求。此方法既无固定规律又不严密,效率又低,实践经验不足的测量工作者很难掌握。
4.归化改正计算程序的编程思想和特点
笔者针对上述归化改正中存在问题,在VB6.0下开发了控制基标归化改正计算程序,并在北京地铁、伊朗德黑兰地铁控制基标测量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实践表明,该程序计算结果完全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精度要求,解决了长期困扰测量工作者的难题。
4.1编程思想:以角度距离法为出发点,总结点位横向改正值与角度改正数的变动规律,建立较合理的数学模型,寻求简洁实用的计算方法,实现归化改正点位自动选取与对应改正值的自动计算。
4.2特点:(1)计算快捷,直观。
(2)结果准确,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3)参数可自由设置,灵活实用。剩余夹角改正数限差、点属性[注1]可由用户设置,可强制调整指定点的改正值。不受线路形状、基标布设形式限制。
5.归化改正原理和数学模型
图一是控制基标以附合导线形式串测示意图,附合导线点数为n+3,边数为n+2,其中虚线表示控制基标串测附合导线理论位置,实线表示平差后的附合导线。
图一控制基标串测示意图
图一中各符号的意义为:
Pi:第i个导线点(控制基标)的点名。
Si:第i-1点到第i点的距离(观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微小,以观测值表示)。
α0、αn:附合导线两端的已知方位角。
β’i:第i个控制点上的转折角理论值;βi:第i个转折角平差后的观测值。
ui:第i点沿线路法线方向的归化改正数,含正负号。正值表示向观测角一侧改正。
vi:转折角改正数,vi=β’i-βi;
5.1归化改正原理:
已知转折角改正数vi(i=0,1,2…n)和观测边si(i=1,2…n),在Vi剩=0(Vi剩为转折角改正数残差;i=0,1,2…n)或S(vi剩^2)=min(最小)的条件下,求各归化改正数ui(i=0,1,2…n)。
5.2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求得U,下面讨论④式解的情况:
考察④式的系数矩阵B的秩有:
R(B)<=(n-1)<n+1,知B不可逆,方程④不是唯一解;
当R(B|U)=R(B),相容方程④有解,且有无穷多解。
当R(B|U)≠R(B),矛盾方程④无解。
针对以上两种情形,为求得④式的最优解,引入工程数学的“广义逆”(g逆)概念。设B的广义逆矩阵为B▔,最小范数g逆为Bm▔,最小二乘g逆为Bl▔;B的Moore-Penrose广义逆为B。则
(1)当R(B|U)=R(B)<n+1时,相容方程④的最小范数解不唯一,它的一个解为
U=(1/ρ)Bm▔V⑤
此时,U结果唯一,且满足||U||(U的范数)=最小。亦即横向归化改正值的平方和最小。
对于等边导线,设S1=S2=…=Sn=S,q=1/S则④式中的B可写为:
可见,等边导线归化改正只有唯一解⑤’,它是⑤的特殊形式,同样满足||U||=最小。此时R(B)=R(B|U)=n-1。
此外等边导线具有两个重要规律:即满足两个公式(③和③’)。③’为等边导线所特有,也可用于检验等边导线观测值是否含有粗差。③是所有导线具有的规律,归化改正数的残差向量也符合这一规律,所以③除能检验观测值是否含有粗差外,还可以检验归化改正结果是否正确。
(2)当R(B|U)≠R(B)时,矛盾方程④无解,但可求最优近似解,即最小二乘解(不唯一),其一个解为
U=(1/ρ)Bl▔V⑥
⑥可使方程④残差向量的范数最小,即||ρBU||=最小。也就是附合导线的转折角改正数的残差向量的平方和为最小。
综合(1)、(2)两种情况,即无论方程④有解或无解,均可得到最优解,并可统一写为下式:
U=(1/ρ)BV⑦
在(1)的情形下,⑦是④的一个最小范数解;在(2)情形下,⑦是④唯一的最小二乘最小范数解。
④、⑤、⑥三式或④、⑦二式即为控制基标归化改正的数学模型。
不论对于Bm-、Bl-还是B+,求解均有两种基本方法:满秩分解法、初等变换法。但精确解算十分繁琐,编程较难实现。实际编程是将V的残差向量(即转折角剩余改正数)的所有分量归化改正到满足限差要求为止。实践表明,该法可达到秒级精度要求。
6.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见图二
图二程序流程图
6.工程实例
本例点数包括两端4个固定点共16个,边数包括两条起算边共15条。用程序按5”限差计算,
其中,折角改正数由转折角理论值减去观测值得到。计算成果见表一。
表一:归化改正计算成果表
7.结束语
该控制基标归化改正程序,经过多年在北京、伊朗德黑兰地铁基标测量工程中使用,不仅可满足现行规范和施工要求,而且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归化改正程序必将在今后城市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的铺轨基标工作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本归化改正程序对精密线形工程的高精度放样,也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注1]点属性:1表示固定点;0表示未知点(参与归化改正计算)。
[注2]变换方法为:从第1行起,后两行加到前一行,依次类推到倒数第3行;再从倒数第2行起,每行加后边一行,依次类推至第1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