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先帝不以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先帝不以臣范文1
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
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
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
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
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
先帝不以臣范文2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燕赵韩魏闻之
3、代词“他”“它”“他们”“它们”等
例:①公与之乘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执策而临之 ④先帝称之曰能
4、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6、助词 后置定语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7、助词 无实义凑足音节
例:①公将鼓之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其
1、代词 “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增其旧制 ④谓其妻曰⑤下视其辙
2、代词 “他”“它”“他们”“它们”
例: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醉能同其乐 ③宜有司论其刑赏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3、代词 “这”“那”
例:①欲穷其林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代词 用在数词之前,相当于“其中的”
例: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不能名其一处
5、副词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例:其真无马耶?
6、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
例:其真不知马也
7、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8、助词 形容词词头
例:其喜洋洋者矣
三、而
1、连词 表承接
例:①学而时习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日出而林霏开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
2、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感极而悲者矣 ④报先帝而忠陛下
3、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
例:①窥镜而自视 ②暮寝而思之 ③登轼而望之 ④执策而临之
4、连词 表示转折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以
1、介词 “凭借”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何以战?
2、介词 “用”
例: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以衾拥覆
3、介词 “因为”
例: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以其境过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不以千里称也
4、介词 “凭……身份”
例:生以乡人子谒余
5、介词 “把”“将”“拿”
例: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必以分人
6、介词 “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动词 “认为”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8、连词 “用来”“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俯身倾耳以请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9、连词 可不译
例:①计日以还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10、连词 “以致“
例: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五、于
1、介词 “在”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躬耕于南阳 ④相与步于中庭 ⑤战于长勺
2、介词 “从”
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介词 “向”
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欲有求于我也
4、介词 “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介词 “比”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 “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介词 “对”
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乃
1、副词 “竟”“竟然”
例: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副词 “才”
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副词 “于是”“就”
例: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乃入见
七、虽
1、连词 “即使”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连词 “虽然”
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游人虽未盛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八、为
1、动词(wei阳平) “做”“干”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故不为苟得也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动词(wei阳平) “作为”“当作”
例:①以捕鱼为业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③撰长书以为贽
3、动词(wei阳平) “成为”
例: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先帝不以臣范文3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译文:
臣亮说:先帝创建王业还没到一半,就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只有我们蜀汉益州弱小疲惫,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时刻!然而侍从侍卫您的臣子在内毫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给的特别优厚的待遇,想把这种恩情报答给您吧!您实在是应该广开言路,充分听取意见和批评,以继承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励扩大将士的志气,不要随意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使平时说话的称引和比喻不合道理,以致堵塞向您忠诚进谏的道路啊。
皇宫和丞相府都是一个整体,在人事上的晋升、惩罚和表扬、批评,不应有所差异。要有为非作歹、干犯法纪的人和为国尽忠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部门的官员,评断他们应该惩罚还是奖赏,用来显示您办事公平严明,不应该有偏见和私心,使宫内与府中有不同的法令。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思想忠诚专一的。所以先帝选,留给陛下您任用。我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统统(都要)向他们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实行,一定能补救缺点和疏忽,能多集思广益。
向宠将军,和善公正,通晓军事。往日试用过他,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推举他做中部督。我以为军营之中,事无大小,都要先问他,一定能够使军内部协调一致,将使才能的大小和军队的强弱都能得到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西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倾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这件事时,没有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的。现在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诚实,能为节义而死的贤臣,希望陛下您多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就是一介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在动乱的年代只想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因我卑贱粗俗,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茅庐之中来看望,和我商讨天下大事。我因此很受感动,就答应了先帝为他奔走效劳。后来先帝的事业遭到挫折,我受委任于败军之际,奉使命于危急时刻。算来已有21年了!先帝知道我为人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伐魏兴汉的大事托付给我。
我接受任命以后,日夜忧虑,担心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事不见成效,以致损害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在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到国外的“不毛”(缅甸八莫)。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军队、武器、盔甲已经充足,应该奖励和统帅全军,向北平定中原地区,希望能竭尽我平庸的才能,去铲除奸诈凶恶的敌人,以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京都。这就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和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后方对国家政事的反复考虑处置,尽量提出忠实的意见,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
我愿意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事功交给我去效力效命。如果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在国内政事上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过失,以表明他们的怠惰。陛下自己也应该多费心思去反复考虑,以汲取好的道理、采纳好的意见,以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那我对陛下的恩德就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看着刚写好的出师表不断流着眼泪,真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董树荣译)
赏析:
为国以忠 处事以敬
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蜀汉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名篇。千百年来,这篇作品丝毫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被冷落,反而因其蕴含的丰富文化、道德和政治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不读前《出师表》不知何谓忠——前《出师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忠”字上。诸葛亮终其一生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作为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这一点并不足为奇,在中国古代,忠君报国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忠于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也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真正感天动地、长存于世的是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尽忠报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拳拳之心,为实现政治理想“夙夜忧叹”、尽忠职守的高尚情怀。爱国、尽责,正是因为蕴含了这两个关乎社会与人生的最基本道理,让狭隘的忠君报国思想得到了超越,让前《出师表》在精神意义上达到了不朽。
先帝不以臣范文4
一、辩明词性
如果词性不明,便难以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如“其”,通常情况下作代词,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人、物或事。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是人称代词,代“卖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是指示代词,意思是“其中的”;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则是助词,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也是助词,表示期望,用来加强语气。
二、确定成分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三、掌握规律
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用在句中则一般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又如“以”,什么时候作连词,什么时候作介词,也是有规律的:以+动词,“以”是连词,在“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以”就是连词;以+名词/代词,“以”是介词,在“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中,就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四、语境推断
结合上下文语境,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实例
把典型实例,作为对照比较的参照物,推论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处同上)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六、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虚词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这里略讲两种:
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这类词要掌握两个:一是“诸”,二是“焉”。
先介绍“诸”。它是代词“之”和介词的“于”的兼词,兼有“之于”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处所,“于”介绍出与动词有关的对象、处所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介出处所“渤海之尾”。这句话意思是: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
再说一下“焉”。它是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此”的兼词。如“复到舅家问焉”(王安石《伤仲永》),“焉”相当于“于之”,“于”表示问的对象,“之”代“仲永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问到仲永的情况。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两个虚词连用,有时是三个虚词连用。如“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籍”、“第”、“令”是三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连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七、关注古今变化
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少数沿用下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然后”,今仍作“然后”,意思没有变化。②古义完全消失。如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停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等。③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古文里表示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示结果。又如“也”,在古文里作助词用,表示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在白话文里则作副词用,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④改用别的词。如“于”字,在古文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则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语气助词“矣”字,现在一般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结构助词“之”,现在一般改用“的”,等等。
考场演练
一、语气助词“也”,常用在句末表示:A.判断;B.陈述;C.疑问;D.感叹。指出下列句末的“也”各属于什么语气。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其真不知马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忠之属也( )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二、选择“以”字的正确义项,填入下列句后的括号。
A.以为,认为B.把、拿C.因为D.凭借E.来F.以至G.同“已”H.用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固以怪之矣
⑤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⑥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⑧以刀劈狼首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语气词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词来替代,并说明它们所表达的语气。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⑥然足下卜之鬼乎!()()
⑦嘻,技亦灵怪矣哉!()()
⑧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⑨此教我先威众耳。()()
参考答案
一、①B,②D,③C,④A,⑤B。
先帝不以臣范文5
作者:爱胡儿
“劳烦为某通报丞相,言有破曹之计相告。”
……
【五丈原孔明帐内】
步入丞相帐内,诸葛先生此时正斜倚榻边,料刚刚出帐之人为魏延,真一猛将!然观先生面色欠佳,念心中所慕之人命悬须臾,戚戚然泪欲落。
“咳咳……亮非不敬,然身患病恙,望先生莫怪。”
“丞相说得哪里话,久慕丞相盛德,今日得以相见,我之幸也”
“敢问先生大名?适间通报者言先生有破曹妙计……”
“丞相……不才李宥之。破曹之计,丞相毋庸担心。只是宥之心中尚有疑问,望先生教我。”
“如此,先生但问无妨。”
“丞相可知百年之后将与先帝成为备受争议之人?世人皆言先生与先帝不和久矣。先帝在时,并无一日真心待先生。遂入巴蜀之地时亲庞统而远先生;亦不纳先生之言执意攻东吴,以至破鼎足之衡;至于托孤,更乃无奈之举,实是恐先生反之,故假言试探先生,置先生于众矢待发之地……先生,宥之不忍再言。”
“咳咳,世人安知我君臣之意?昔亮乃一无名匹夫,先帝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后事无巨细,吾皆均意行之。得此等情谊,亮足矣。纵世人不解,亮亦无憾。行军之事,重在后方,后方稳则前方无忧,胜算大增,后方乱安可得胜 先帝深谙亮之性,故委以重任。先帝与云长、翼德兄弟情重,昔日云长以大业未就而不娶,着实令亮佩服。先帝于亮有知遇之恩而待亮如此,而况兄弟之义乎。亮劝刘豫州勿动以尽臣子之责,然于人理,亮亦翘首以盼灭吴雪恨之日。亮侍先主,亦因其重情存意。寡情如操者,亮誓死不视。亮犹记先主临薨之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委以重任,亮不尊先帝之言,至有今日。先主有识人之能,安独不知亮?此实乃世人锱铢眼界。”
“魏延开国有功,况蜀自云长、翼德、子龙以下更无大将。宥之猜此时先生以设妙计除之,宥之不明。”
“亮之痛惜延胜谡十倍。魏延真乃一虎将!其勇不输云长,而智则胜翼德百倍,吾何不惜之痛之?延素狂傲,先帝与亮在时其尚可收敛,如此以树敌颇多。然亮生年有限,待吾百年之后,势必不容延不反,纵延不反,亦不可为我所用。亮乃汉臣,不得不如此。”
“宥之认为丞相应以安天下为己任。况孟德较玄德更为智勇。昔官渡之战,孟德胜之,然其不计下将私通袁绍之过,心胸亦宽矣。备徒有仁德,且素有伪德之名。倘先生择孟德而弃玄德,恐天下早已归一,此实乃百姓之幸也。以先生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之明,恐早已知鹿死谁手,何苦兴战数载,劳苦百姓,逆天而行?”
“先生此言差矣。孟德生性残暴,名为汉相,实乃汉贼。毙命于操手之人何曾少耶?而先帝则谨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训。博望坡之战后,先帝置性命于蝼蚁间而不弃百姓,此德何得?士为知己者死,亮侍先帝,一乃感其德,而为义,三乃忠。先主之德发于肺腑,何伪之有?况亮以为,纵施伪德一世,胜似残暴一生。人之在世,所为应忠于己心。亮一生谨慎,亦想执念一次。亮不以此为过。”
“丞相言重。听毕丞相一席话,宥之如醍醐灌顶。然先生应以身体为重……”
孔明摆摆手,道:“亮自知时日有限。不知先生可还有疑问?可否告知亮破曹之计?”
先帝不以臣范文6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瞩目/署名 纤细/芊芊 僵硬/缰绳 心魂惊骇/言简意赅
B.譬喻/癖好 肴馔/编撰 差错/差劲 谆谆教诲/风俗淳朴
C.舟楫/作揖 憎恶/馈赠 星宿/露宿 妄自菲薄/霪雨霏霏
D.攒积/攒聚 晦涩/教诲 包扎/扎营 锲而不舍/生死契约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妥贴 婉约 浮想联篇 沧海桑田
B.书籍 遵循 一愁莫展 拈轻怕重
C.真谛 振灾 任重道远 摧枯拉朽
D.闲暇 夙愿 趋之若鹜 眼花缭乱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法治作为现实世界的最大社会共识,__也是网络发展的共识,__是网络健康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保障。__,无秩序则最终导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发展,都是因为网络法治的__,导致问题频发,法治已成为网络发展的最迫切呼唤。
A.同样 甚至 无法治则无秩序 滞后
B.甚至 同样 无秩序则无法治 落后
C.同样 甚至 无法治则无秩序 落后
D.甚至 同样 无秩序则无法治 滞后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散文集。《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方,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荒岛上救起的土著人星期五成为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
C.《名人传》中,贝多芬命运坎坷,备受磨难却迎难而上。“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D.《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因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饱尝了暴躁凶狠的外祖父给他带来的痛苦,而外祖母用仁慈关爱唤起了阿廖沙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5.古诗文默写(8分)
(1)蒹葭萋萋,____。(《诗经·蒹葭》)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
(4)诗人常常借助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愁苦之情。“____,____”借丝麻抒发离别之苦(李煜《相见欢》);“_____,_____”借落花、归燕抒伤感之愁(晏殊《浣溪沙》)。
6.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_____。
①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②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③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④的确如此,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
⑤更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④①②③⑤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 素有“戏窝”之称的河南,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传统剧种之外,还有40多种遍布全省各地的地方剧种。河南省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稀有剧种就有2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4个,如宛梆、目连戏、二股弦、柳子戏等。据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省内至少存在36个稀有剧种。这些剧种面临着无戏可演甚至后继无人的窘况。内乡县宛梆剧团团长刘铁民说,老一代演员离世,新演员尚未成长起来,稀有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技艺正在渐渐失传。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也表示,如今不少年轻人甚至连道情戏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如果不在了,剧团也就散了”。
材料二 新华网河南频道2012年12月26日电
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24日在郑州启动。在未来两年内,河南将全面完成稀有剧种的保护工作,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中原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据介绍,这一抢救工程将通过开展传统剧目复排、剧本和乐谱整理出版、相关实物征集收藏、历史求证与现状调查、影像录制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推进河南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出河南省稀有剧种的现状。(4分)
(2)请你为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2题。(16分)
来自天国的小雪花
①今天早晨,隔壁病房那个9岁的女孩走了,听说她和麦加得的是一样的病。她说长大了要嫁给麦加哥哥,可是还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走了。她的妈妈像疯了一样。呼天抢地,可能整个大楼里的人都听到了吧!她妈妈发出的声音撕心裂肺,让人听了心里发紧。
②麦加想喝水,却忽然发现妈妈不见了。他下床四处寻找,看到妈妈躲在走廊拐角的地方。偷偷地用纸巾擦眼泪。麦加知道妈妈是怕自己看到,所以只能躲在病房外面。
③麦加一直以为,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最能干的人,所有的难题到了她手里都会迎刃而解。可是今天妈妈哭了,哭得很伤心。妈妈可能是由隔壁的女孩想到他了吧?麦加心中有些难受,他不仅不能带给妈妈快乐,反而带给妈妈忧伤。
④……这个问题让麦加无比纠结。
⑤因此有必要在标准中制定致病菌的指标。旧国标规定“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奇怪的是新国标却删除了这一指标。如果要抨击新国标“不顾消费者健康”,质问为何删除致病菌指标才更有道理。国标实际上只是最低标准,地方、企业完全可以在国标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的生乳收购标准,至少应该把“致病菌不得检出”列入。
⑥这场生乳国标风波隐含着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巴氏奶因为没有完全灭菌,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一周左右。如果生乳中细菌含量过高,对巴氏奶的生产和保质都不利。“中国奶业第一炮筒”认为巴氏奶保留了牛奶中的活性物质+常温奶只剩下“活性物质的尸体”;巴氏奶中总乳球蛋白变性率低,常温奶的总乳球蛋白几乎完全变性,失去了营养成分;常温奶中的钙焦化了,喝的钙没有生命力了,喝了白喝等。
⑦这些说法都缺乏生理学和化学常识。牛奶中免疫球蛋白之类的活性物质是没法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它们的失活对牛奶的营养价值没有影响。蛋白质的变性对牛奶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影响。蛋白质煮熟了就变性了。除非吃生食,否则我们吃的都是加热变性的蛋白质。即使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变性,进了消化道也会变性,只有消化了才能被人体吸收。至于牛奶中的钙,本来就没有生命力,加热并不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
⑧牛奶经超高温消毒后的确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主要是某些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超高温消毒也破坏了牛奶的风味,而且常温奶对牛奶的品质要求较低。因此我也提倡有条件的话喝巴氏奶。但是没有必要妖魔化常温奶。常温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巴氏奶并无区别,而且常温奶也有其优势,例如容易保存,保存期长。如果生乳的质量不高、细菌数过多的话,常温奶反而更安全一些,毕竟,超高温消毒能完全杀灭细菌,也能破坏更多的细菌毒素。
(方舟子/文,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3.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新国标下的牛奶还能喝吗?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理由。(3分)
15.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3分)
16.如果你买牛奶,会选择巴氏奶还是常温奶?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7-20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袢、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遏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竞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选自岳飞《跋》)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__ (2)以咨诹善道_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9.[甲]文中诸葛亮自叙追随先帝、以身许国的经历,有何目的?(2分)
20.[甲]文中诸葛亮说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乙]文中岳飞则说:“不觉泪下如雨。”请结合文段内容和他们各自的时代,分析两人流泪的原因有什么异同。(4分)
(二)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第21、22题。(4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寨,归雁入胡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2.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一路有你相伴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