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封闭式学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封闭式学校范文1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中原学校。
2、河南省实验中学创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教育厅直属单位。学校原名郑州师专附中,后为郑州师院附中,郑州大学附中,郑州四十中。
3、郑州市第一中学,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封闭式学校范文2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学生社会化;影响;建议
我国的民办高校是1980年后逐渐兴起的,现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以其丰富多样的办学方式引人注目。3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教育需求,扩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事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陕西省民办高校众多,据统计,全国民办高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占到了总体的71%,陕西省占到89%。陕西西京学院为了防止学生在外沾染不良习惯,杜绝校外人员带来不良风气,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学生通过校园卡并指纹识别后才可进出校园。西安翻译学院以英语为特色,实行“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执行“万人晨读”管理模式等。
一、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封闭式管理”。大家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争议颇多,这也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付八军在《“宽”与“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中认为民办高校推行严格管理具有必要性,在理论上也具有可能性。首先,为维护国家学历文凭的信誉,需要强化管理。其次为扭转学生自由散漫的风气也需强化管理。“封闭式管理”可以改善原先纪律散漫的学习风气、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当然也有学者对这样的管理模式持反对意见,罗云在《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质疑》一文中指出――封闭式管理与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以牺牲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良好教学秩序”,并且这种管理模式更多地停留在“管制”阶段,以成绩代替全面能力。他同样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没有发挥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大多数有关封闭式管理的文章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和管理理论出发,对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但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却很少涉及。而校园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封闭式管理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多方面的作用。
2、本文研究概况
本研究针对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进行了个案访谈,然后分析评价了封闭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价值观念、个人能力这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内容的探析,找出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推动与阻碍作用,为民办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了西安市三所不同民办院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每个学校抽取4位学生为访谈对象。共计12位访谈对象,均为西安市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并以访谈内容为对象对其社会化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的总体分析,我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封闭式管理的态度趋同但也有所差异。西京学院侧重于学校生活制度方面的严格管理,学生对于这种管理的对抗情绪也最为明显。接受访谈的4位学生对封闭式管理无一认同。西安翻译学院有关学习方面的规定相对严格,在4位名访谈学生中,有1名学生明确表示反对,但也有1位学生赞同这样的管理方法,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华学院在陕西民办高校之中的管理相对较松,所以在访谈中学生对于封闭式管理的抵抗情绪最少,4位访谈对象都没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多数表示能够理解学校严格管理的动机。
二、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1、封闭式管理的涵义及其原因
纵观国内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大多数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教育管理学认为,“封闭式管理”式针对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而言但并非是针对管理学生。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将这一概念歪曲,将封闭式管理奉行为“ 将学生束缚在学校内,生活作息和自习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除特定时间外,学生不允许随意出入学校,校外人员也不得进入学校”。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的动力源,大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为在高校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民办高校需严格管理。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要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民办不强化管理,那么会大大降低其毕业文凭被社会所认可的教育程度。
(2)生源质量决定了民办高校的严格管理。由于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而生源质量又远远落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只有采取强硬手段,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3)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需要严格管理。严格的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上刻苦上进,生活上勤俭正派,交往上与人为善,为他们以后起着很好的导向和定型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有秩序的教学环境。
2、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
赵利生教授在其论文《试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中提出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基本目标:(1)培养个性,完善自我。个性即自我,大学阶段完成自我的独立。(2)继承、丰富与发展社会文化。大学生必须首先接受一致内化积存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体系,并对其创新发展。(3)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按照赵利老师的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自我意识、价值观念及个人能力考察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3、封闭式管理对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自我认识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反映了个体需要与现实满足之间的关系,包括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等等。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当个体要求自我遵守社会规范努力达到社会期望时,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而当个体自我松懈,就会使个体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状态。
例如(个案9):对此(学校封闭式管理)我觉得有利有弊。和其他公办高校相比我们的确不如他们,所以学校这样管理也是为我们好为学校好吧。我的父母也挺希望学校管得严格一点,因为他们担心不在我身边我会学坏,但是父母、学校也管不了我们一辈子呀。不过有时候学校对于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也有点过了,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反而会让大家抵抗。
民办院校大学生往往是没有考上公办大学的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控制较差,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长时间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教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在心理上形成依赖,逐渐丧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改正的自觉意识。
4、封闭式管理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价值观是个人对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体观念,在人们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励和评价标准的作用。学校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价值观不是一种被动和被教化的结果,而是大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接受和创造的,他们通过审视自身和外界的各种价值观念,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异同,最终形成自我价值观念。
例如(个案1):高中一样的管理模式甚至比高中还要严格,进出校门、宿舍门都要识别指纹!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学校,我讨厌这种囚禁式的管理。难道学校认为我们完全没有遵守纪律维护学校秩序的自觉性吗?还是觉得学校周围危机四伏所以要严格管理以防坏人入侵,这也太夸张了。这种压制让人不舒服。
其实,民办高校不一定要利用封闭式管理隔绝社会不良影响的渗入,而是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教会学生客观认识、适应现实世界,增强其对不良影响的判断力和免疫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他们学会在未来的道路如何适应、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
5、封闭管理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影响
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本性只于交往之中”。身处在学校中的大学生,这个时期同伴交往的频率与影响最为突出。大学生在自己的交往范围内选择知心朋友,良好的同伴人际关系能给大学生带来稳定感和归属感。封闭式管理的校园大大减少了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过于强调秩序与成绩。此时,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被忽视,大学生个体获得社会交往和社会满足的愿望也不能得到实现,大学生就会产生与制度规范相排斥的行为。
例如(个案7):学习方面的严格管理我觉得无可厚非,可对于严格的门禁制度我不能理解。有时候我外校同学来找我玩,进校门时又要登记又要压证件,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让进,门卫也总是凶巴巴的。现在和同在西安上大学的同学都不来找我,说看到我们学校门卫都有心理阴影了,大家都说我像读了军校。
三、相关建议
1、顺应社会,转变教育理念
民办院校也应在教育模式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进步,找到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亲身感受来自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考验从而更好的完成其自身的社会化。
2、敞开校门,选择开放式管理
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民办独立本科院校更应该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走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还能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自我努力方向。对学校来说,开放式的管理,在满足学生向往自由、减少学生抵触心理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学校在管理方面的压力与负担。
3、联系社会,开展开放式教育
在开展开放式性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当与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学校周边的治安安全,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学生辅导员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到家长对于开放式教育的支持。
4、强化专业特色,激发学生潜能
封闭式管理通过严格的规定将学生限制在校园内,结果却不尽人意。如果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平台展示自己,那么也可以达到留住学生的目的,同时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5、注重心理健康,建立有特色的心理教育
民办院校优于专科院校又次于公办院校,属于中间一种不高不低的尴尬地位,这就造成了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在封闭管理模式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在生活、就业交往等压力下依旧可以保持自尊、自信、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即使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也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罗云.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质疑[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
[2] 苟灵生.复杂性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质量因素研究――以“陕西现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 侯一农.浅析高中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J].社科纵横,2009.8.
[4] 付八军 冯晓玲.“宽”与“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5.
[5] 赵利生.试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01.
[6] 李献斌.大学生寂寞的成因与自我调适[J].北京:中国健康教育,2003.2.
[7] 李钊.对社会负责:民办高校必须牢记的使命[J].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封闭式学校范文3
为扎实推进“稳就业、强基础、富家乡”主题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队伍良好风貌和教育新形象,进一步弘扬师德风范,展现我校教师良好形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根据《永州市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宁远县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宁远十三小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方案。
二、主题与内容
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是“稳就业、强基础、富家乡”。演讲要求充分反映我校教师热爱教育、廉洁从教、勇于求真、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高品味的文明素养,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教师特点,要坚持弘扬当代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廉洁从教、志存高远”的精神,充分体现我校教师道德境界、精神风尚与文明涵养。
三、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评委除外)
四、比赛地点
四楼党建室
五、比赛时间
2020年12月14日下午
六、演讲评分规则
(一)评分方法
比赛采取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
(二)评分标准
1、仪表形象:(10分)
(1)着装整齐,大方得体。(5分)
(2)姿态自然,动作适度。(5分)
2、演讲内容(50分)
(1)主题鲜明,符合主题内容,时间控制在5-8分以内。(15分)
(2)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25分)
(3)行文流畅,用词精练,详略得当。(10分)
3、语言艺术:(30分)
(1)脱稿。发音标准,流利。(10分)
(2)节奏处理得当,技巧运用自如。(10分)
(3)表现力、应变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引起。(10分)
4、演讲效果(10分)听众反应好,具有感染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七、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
八、人员安排
1、主持人:匡丽琴
2、比赛评委:学校行政、黄奇志
3、场地布置:张平、彭中奋、保安
4、分数统计及证书制作:彭忠奋
5、宣传报道:王永明
封闭式学校范文4
关健词:外籍教师 地方高校英语教师 教学风格
摘要:由于社会的需求,使得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远离主城区的各大高校,甚至一些中学均加天了引进外籍教师的力度,并积极鼓励本地区英语教师和外教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英语课的教学。文章通过对本地区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
根据温晋方(m)对外籍教师的影响进行的问卷调查,外籍教师对学生语言习得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英美概况、第二课堂、听力课最有利于ness’ ( 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s)为
2.不能很好使用
3.教学水平。在我国从事英语教学的一些外籍教师,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的外籍教师水平有限。根据张奕等(2005)的调查:大部分外教年龄在20一30岁,教学经验有限,而且一般仅具有本科学历。来
封闭式学校范文5
论文关键词:从会计学角度论高校考试作弊成因及考风建设研究
特定的行为后面往往隐藏着一定的动机。大学生由于抵抗能力不强,自身阅历较窄,受社会的阴暗面和自身情绪的影响出现考试作弊现象。教育部曾发出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后下发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但考试作弊之风仍消然曼延,如何有效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
一、导致考生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
1.大环境影响
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行为,办事情靠拉关系、政府官员知法犯法、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还有社会上各类职称考试在大学校园中寻找替考现象等,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或认为只要不是自己作弊,对别人作弊无所谓,此观点淡化了大学生作弊的羞耻感。没有统一规范考试的《国家考试法》,考试作弊行为仅视为违纪行为。对考生作弊处理只停留在道德约束或行政约束面上。
2.对考试缺乏正确认识,漠视道德观念与是非观念。
学生更多情况只看到考试手段,却忽视考试的本质小论文,以致不认真对待考试,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没有将考试看成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对是与非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错误的考试观念加上自爱、自尊、自信精神的缺失和纪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作弊行为的发生。
3.评价体系偏差。
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束缚着人们的思维, 社会、家长、学校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应试者资格的唯一标准, 评价学生素质的一种尺度,如四、六级考试, 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直接导致考生为了考试及格或者过关而作弊,学生获奖要看分数; 当学生干部要看分数; 解决组织问题要看分数; 就业找工作要看分数。部分社会用人单位把学业成绩文凭作为衡量人才的硬指标, 并不重视对应试者全面考查。
4. 考试监督机制不完善
和巡查不利,监考不严,助长学生作弊之风,使学生有可乘之机。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为作弊者提供了条件;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执法不严,纵容了作弊者。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学生作弊手段的花样翻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分析
1.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制, 增加信誉成本。
加强宣传,让遵纪守法观念和诚信意识在公民中深入人心,形成“失信可耻诚信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还要建立和信用评估制度和诚信标准,建立通行的评估制度和诚信规范、标准。增大失信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制定相关法律,的信用记录要写入和保存个人作弊行为史,成为终生污点,对作弊者的长远利益造成影响,使失信成本远远大于失信利益。
2.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增加道德成本。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 从主流上能认识到考试作弊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是值得大力保护和发扬。要帮助考试作弊的学生正确看待荣誉与成绩,真正的本领才是的立足之本;对考试作弊持无所谓态度,是非观念淡漠的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端正学习态度,加强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上的不良环境给学生带来了负面效应,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理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以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3.加强监考力度, 提高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
我们发现对考试作弊学生总是监考教师抓的少, 教务处巡视老师抓的多, 监考教师要认真严格,统一思想,抓好考场纪律。不能对学生手下留情,学校要加大处罚措施,如“留校察看、取消学位、勒令退学”。以加大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和风险成本。
4.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增加考试作弊的实施成本。
大学教育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考试作弊案例分析, 学生夹带纸条的内容多半是死记硬背
的概念公式。减少学生考试作弊,在考试形式上可做以下调整:1)试卷尽量提供解题的公式小论文,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注重测试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小测验、实验,加大实验实训成绩比重,减轻试卷考试成绩所占比重。③闭卷开卷并举, 社科类课程侧重分析论述题目,考试可实行开卷。④笔试和口试并举,需要对考生的反应能力、表达能力、仪表风度、思维能力等进行有效测试的科目如礼仪和英语课程可口试。⑤合理安排考场。将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安排在一个考场,同一级学生用分用A、B 卷,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学生,使学生考试作弊的实施成本加大, 甚至根本无法实施作弊行为。
参考文献:
[1]徐建辉.也谈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1)
[2]郑娅.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9-2
[3]许溪沙.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建设教育,2007-4
封闭式学校范文6
一
高职院校前身大都是较具实力的中等专业学校,在以往的发展实践中,励精图治,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但正是这种熟门熟路的惯性思维,为领导者、管理者自我欣赏,难求思变打下了顽症的烙印。在某些高职院校里,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沿用原来的封闭式管理,还是大胆废立,实行开放式管理,一直争论不休,校方管理者之间,校方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不能协调一致。校方认为封闭式管理是学校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必须坚定不移,领导者定调,“法宝”是要代代相传的。可学生不吃这一套,逢会问:“什么时候开禁?”“我们怎么就找不到一点像大学的感觉。”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学生之言表明,在他们的先觉意识中,大学就不同于中专。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还囿于中专情结的封闭管理模式,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羁绊,留下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下,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基本上就是按照宿舍、食堂、教室作三点一线式的运动。一日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后,宿舍只能是“铁将军”把门,学生只有被驱赶到教室、图书馆、机房进行晚自习,电视是只能收看新闻的,无论当时有什么轰动影响的影片、连续剧,学生是不能观看的,自、选择权是被剥夺的。问到《走向共和》观否,学生的表情是“不知有汉”。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磋商,只有课间、路上走马行云的时间。无怪乎学生说比高中还管得“死”。
一个“死”字反映了学生对这种管理模式的不满和不认同。我们用不着过多地去分析学生的想法有多少是合理的,有多少是非份的,而应该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否存在问题。持“封闭式”管理的人大多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苦读书,甚或死读书,我拿出一套规矩约束你,框住你,完全是为了你好。那么为别人好,别人就一定要接受吗?其实这是没有多少逻辑道理的。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爱好、情趣、性格、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可以是一个凿壁借光、悬梁夜读上北大的男孩,她或许就是一个轻轻松松上哈佛的女孩。电视里每年都要推出什么高考状元谈高考,状元之谈、升学经典,也只能是仅供参考。不信?大多数状元都是自觉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有的学生面对压力就恐惧,再加压,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蠢事。只有自觉的施压,才会是心甘情愿,有进取力的,即使是外部的施压,也要让学生感到对他们是必需的。中国自古多认为读书是苦差事,“十年寒窗苦”,正因为如此,读书是需要调剂的,是一张一弛的事,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外,应该把自主、自由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学生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一种成功的学校管理模式,应该说对教与学都是有利的,是得到教与学双方认同的,这样对管理制度的约束,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信奉度和自觉的践行度。
二
在学生管理理念上,我们常能体味到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一种“单相思”“一厢情愿”的情结。对于学生说管得死,管理者可以不以为然,认为管得死是对学生负责。且不论学生对大学的感觉,单就“封闭式”管理理念的基础而言就是失之偏颇的。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大学管理自然不能低级化,责任化到“幼儿园”式的“保姆化”管理。相对于中专学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文化层次都发生了转折点式的变化,要说负责,对于理想、前途、命运、所学和择业,以及行为、作为能力,真正能承担责任、最终能承担责任的是大学生自己。
“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中专学校的管理起到过示范性作用,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褒奖,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向往。学生家长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他们百里之外,千里之遥把孩子送到学校,总放不下那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孩子的冷暖安危是父母最牵挂最忧心的事;社会管理者称道这种模式,是因为青年学生精力充沛,容易冲动,封闭在学校里可以减少许多麻烦,至少不会到社会上生出许多事来。如果说负责,管理者主要体现的是对家长、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心,失之偏颇的是对学生进行大学教育本身的责任心。
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共同点是都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能,但不同的是中小学教育突出知识的传承、灌输,大学教育更重在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其教育主旨就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正因为如此,大学教育就要为学生的认知、求知、探知营造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对专业知识获取的途径、对学习方法、一日生活的安排、个人爱好的追求、休闲娱乐的情趣有较大的自由选择、自主支配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也就是对培育、倡导大学教育精神的一种尊重。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走过高中阶段或中专阶段的学习,升入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其心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决策,体现“家中有女初长成”的人格特征,并开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独立的承担行为能力的责任。“封闭式”管理模式以“我为你好,按我说的做”“我对你负责,对你家长负责”的思维理念,“尽善尽美”的替学生把一切都安排好,恰恰是有违大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忽略了高职学生生理心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很容易把学生对民主、自由、科学和创新的潜质意识封杀在“象牙塔”里面。
从中专升格为高校,仍一以贯之的坚持“封闭式”管理,绝对是教育理念的滞顿者。从家长的心理看,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总是需要前辈和长者的呵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理念基础就是承袭了这种“童稚化”的传统观念。管理虽说是手段,但和学生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常听到说一个知道自己要读书的孩子是有希望的孩子,同样一个会自己安排自己,把握自己学习、生活、成长的大学生才能是一个有潜力,有作为的大学生,才能是一个健全的大学生。因此,从学校教育本身的价值观看,模式越封闭,条款越细化,反映的管理水平越趋向低级化,“封闭式”管理的“童稚化”趋向应该说是高等教育的失败。
三
实行什么样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形式、管理方法问题,而是通过管理模式本身的要求性、规定性、约束性,以及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有很强的导向性,涉及到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培养人、引导人、激励人。
在中国的教育提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候,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发现,传统教育理念和体制下的中国教育总是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突出培养的是学生的“服从”意识,甚至倡导“服从”就是美德。在这一模式下,学校习惯于按照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要求去雕刻学生,喜欢用“听话”“循规蹈矩”去褒奖学生,这种导向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就养成了老师怎么说,学校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思维定势,对事、对物、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感悟。他们的学习成为被动的、单纯的接受书本知识,一时一刻,一举一动都听命学校的安排,不会表现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活泼、洒脱的天性,从而不知不觉地禁锢了学生本应鲜活的、丰富的、奇异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必然关乎学生受教育的状况,而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又必然关乎我们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在学术、科技领域的发展力和创新力。
“封闭式”管理限制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做他们所爱所想的事,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堵塞学生的健全发展空间。比如说规定学生在平常只能收看新闻联播,实际上也就关闭了一扇使学生获取知识、得到信息、受到教育的窗户。中央强调用精品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很多是通过电视的艺术来施行施教寓乐、春风化雨的作用的,更不要说法制节目、教育节目、科技之光、人与自然、论坛对话等都对学生的素质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即使是一些娱乐节目,只要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合理的选择安排,也有利于学生排遣对紧张学习的枯燥感、乏味感、厌倦感。一个人在压抑的环境里,在强迫的条件下,去做自己不愿为的事,是很难有激情的,没有激情就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更难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因此,模式越封闭、干涉越多、学生的知识面越窄,学生的主动性越差,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思考能力也就越是缺位。这种缺位还容易使学生成为固执、片面和僵化的人,一切统一规划、整齐划一,学生渐渐地产生对学校、对老师、对社会的依赖性,失去对学习、对生活、对社会、对行为能力的独立思考。一个对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的人,也就会丧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