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1
《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多数设区市达到或接近生态市创建标准,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福建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福建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
《福建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
社会民生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加强区域合作,突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基本形成“一带、两区、四轴、多点”城镇空间结构;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体制机制,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日趋成熟;建设领域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成效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福建省“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控制在14‰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7.8‰;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0%以上;2015年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0/10万以下;2015年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5岁。
《福建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力争达到200 万人;“十二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6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278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分别达到435万人、500万人、44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
《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加强残疾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系统开展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服务业
《福建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力争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2%,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递增6%左右,到2015年达到1100万,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生产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
《福建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金融业力争实现增加值达2000亿元以上,占全省GDP的6%以上。
银行业发展目标:力争新设分行30家,支行及支行以下机构150家,自助银行400家;2015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量达55000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6000亿元和30000亿元;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2%左右。
证券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福建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0家,争取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800亿元以上;力争福建省法人证券公司增加到5家、证券营业部增加到250个;法人期货公司增加到7家、期货营业部增加到100个;新增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增加到9家。
保险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保险业保费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6%-18%,至2015年,预计保费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超过80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3.3%,保险密度达到2200元左右。
其 他
《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力争种植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总产达65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28万吨;肉蛋奶总产达266万吨;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品稳定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96%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有效认证数分别达3000个、800个、200个、5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万亿元;农机总动力达1450万千瓦,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40%以上;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0万户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达2000个,占全省比例达13.3%;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000个;新增户用沼气池20万户,普及率达10.8%;农牧业产值达15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515元。
《福建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建筑行业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75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例保持7%以上。建筑业产值利税率达到8%以上。劳动生产率超过25万元/人。培育发展“建筑之乡”,完成产值比重不低于30%。培育2家以上产值超百亿的的龙头建筑企业,10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建筑企业,营业收入超5亿元勘察设计单位2-3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监理企业3家。扶持2-3家有实力的建筑企业上市。
《福建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十二五”末,全行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年均增长15%;营业收入1110亿元,年均增长15.7%;资产总额1200亿元,年均增长16%,力争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到“十二五”末年出版图书达到5000种、1.20亿册、90万千印张,年均分别增长7.4%、9.3%、9.6%。培育年销售码洋超3亿元的图书出版社2-3家;报纸品种数与“十一五”末基本持平,总印数18亿份、800万千印张,年均分别增长18%、14.8%。培育1-2家大型现代传媒集团,期发行量超过30万份的报纸3-5种;期刊品种数与“十一五”末基本持平,总印数7000万册、26万千印张,年均分别增长20.1%、14%。打造一批在细分市场中领先的重点期刊,期发行量超过30万册的期刊5种;实现印刷工业产值890亿元,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力争培育3-5家年产值超10亿元、80家年产值超1亿元的印刷复制骨干企业;出版物零售10亿册(盘、份)、42亿元(码洋),年均分别增长6.4%、9.1%。培育3家年产值超3亿元的出版物发行骨干企业,3-5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字出版产值达1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35 %以上。
《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亿吨标煤,年均增长7.6%。;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52.2%、石油20.6%、水电7.7%、核电9.8%、天然气7.3%、其他能源2.4%;全省用电量2270亿千瓦时,用电最高负荷3840万千瓦,分别年均增长11、5%和11.6%;人均综合用电5780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1155千瓦时;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2300万吨/年左右(就近出省500万吨,省内按1800万吨/年平衡),到2015年省外调入煤炭量8200万吨/年;关闭小火电37万千瓦,2015年福建单位GDP能耗降至0.658吨标煤/万元,降幅约16%;全社会电网线损率小于6.6%。
《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
港口: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超过1500万标箱。
铁路: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进出省通道增至10个以上,实现各设区市通快铁,铁路覆盖90%以上县市。
公路: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出省高速公路通道达17个;全省公路网通车总里程突破10.5万公里。
民航: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4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70万吨。
轨道交通:争取全省建成和在建轨道交通里程约200公里。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2
(1)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科学的设计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全局性设计,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城市规划需要设计者站在全局的最高点去看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对于设计者的素质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点和线、线和面的递进关系,同时也是空间与时间横向与纵向关系。城市规划中需要设计者具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城市规划更多的是考虑“面”的问题。
(2)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建筑设计是基于居民对建筑的主观要求,采用科学的规划设计原理,对建筑的内部及外部进行设计和改造。第二,建筑设计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纲要,为城市的功能提供载体,利用城市资源对建筑进行可持续建造。建筑规划更多的是考虑“点”的问题。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所表达的思想都是相对一致的,都把落脚点放在科学规划上。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①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建筑设计要遵循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以城市规划纲要作为建筑设计的首要前提。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建造着若不依据城市规划纲要进行设计,那么整个城市的管理就是无序的,城市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②城市规划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建筑设计本身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优秀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不可分离的。在城市的发展中,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体现。一座城市拥有着多样的建筑形态有利于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反过来也同样如此。从另一方面讲,两者结合即是一种互补。
2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相互作用
(1)有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能够有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规划提供城市建设的长远目标,建筑设计则是对规划做出具体实践,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为城市建设做出有效部署。
(2)对城市建设进行综合控制。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规划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就要运用建筑设计来进行填充。城市规划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设计的进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综合利用水平,对建设本身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3)增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度。城市规划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行、共同参与,而建筑本身也是同样如此。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使其在实际运作中减少了很多摩擦。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城市,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优秀建筑,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为城市的发展助力。
3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理性对待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将硬件与软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是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城市规划的设计的涵盖范围特别广泛,需要时间与空间的融合,所以,城市规划从初期设计到最后维护都要及时的进行跟进。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功能进行界定、对城市道路进行划分,也要注重单个建筑形态对城市整体规划的影响。使城市各个方面结合成有机整体,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拥有极高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考验着城市规划设计者的专业素质。从另一方面讲,建筑设计质量的高低对城市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同建筑设计一样,遵循科学、认真的原则,对建设的进度及时的跟进,才能更好的完成目标。
(2)建筑设计要在根本上以城市规划为基准。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初始设计时,要考虑各种问题,综合来讲,就是将大环境与小环境进行有机结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弊端也渐渐显现出来。同样,建筑设计也出现各种问题,盲目追求建筑的“高大上”,忽视建筑本身的实际功能,使城市资源遭到很大的浪费。建筑师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进行的创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味追求建筑本身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对其他之外的因素不加以考虑,那么就会使得建筑本身与整体环境不相协调,违背了城市规划本身的要点。建筑师在设计时考虑的大环境其创作的基础,任何设计都要服从城市规划,符合城市的功能需求。
(3)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实施的管理。任何城市建设不可能出现准确无误的执行,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执行的控制。对建筑设计的执行阶段要加强行政上的监督,建立行政问责机制。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故意的偏差,不仅仅是对建筑师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更是对城市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也是对城市规划纲要的违背。
(4)建立完整的建筑设计评估系统。重要的建筑在初始设计阶段综合考评中,就应引入城市的考评系统。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对建筑师的设计进行评估,可以为城市规划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样,建筑师的设计作品是否符合本城市的规划纲要,是评估的核心内容。评估系统在选出合适的作品后,仍要仔细斟酌,所选作品是否符合周围建筑群得整体环境,是否符合区域内的城市功能。建筑设计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划,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4结语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39-02
经济适用房是指按照国家统一发展规划,由各地方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住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经济适用房是我国在房改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依据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组织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
1997年、1998年是房改的关键时期,也是房地产行业的起步时期,当时的商品房价格与工薪阶层为主的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差距甚大。国家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启动市场消费。1998年推出了经济适用房政策,目标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经济适用房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政府也在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新的变化。
一、突出政府职能,提高决策效率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激增,旧城区改造,人们内在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增加。城镇除了营建大量商品住宅以外,面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营建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对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政府应该强化管理职能,加强管理水平,提高决策效率,共同制定经济适用房长远发展规划,保障经济适用房走八良性发展的轨道。
政府成立专门委员会,由土地、规划、统计、民政等部门组成,代表政府统筹和协调经济适用房相关的所有问题,提高决策效率。专门委员会依据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及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制定长期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发展规划。同时,专门委员会制定经济适用房政策,监督经济适用房项目前期规划、建筑施工、销售环节度后期维护的规章制度,及经济适用房运营体制的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长远规划目标,落实短期工作计划
1.建立长远规划目标。目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规划。以短期规划为主,为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而规划,规划没有体系。分布较为灵散,缺乏统筹安排,规划水平低。开发量较小,开发比例低,不能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地方政府依据各地的发展规划及各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十年期的经济适用房的长远发展规划,经济适用房建设在每年的商品房建设中占有固定的比例。
2.提高整体规划水平。专门委员会组织规划设计招投标,时项目从总体规划到单体规划进行全程管控。设计方案通过网络或者报纸公布,征求意见。积极引导规划设计单位及大专院校提供公益性的规划设计服务。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有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是以多层、板楼等舒适型商品住宅为主的楼房,并不符合经济适用房发展,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适用房项目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客积率,建筑形式以高层住宅为主。以经济性较强的塔楼为主。降低居住舒适度,提高价格的经济性。提高密度。单位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居民。解决更多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使政府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变得更有效率,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对于塔楼中朝向不好的房屋可以考虑将其做廉租房使用。
4.科学设计户型。现有经济适用房项目户型设计不合理,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出现大户型。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特性,不是因总价高而滞销,就是由富人投机取得。户型设计面积区间以60~90平方米的一居室和两居室为主,以满足一家三口的家庭需要为主,这种房屋可能由于舒适性相对差些。高收入人群不愿意购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适用房项目多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完善,出行不方便,甚至许多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并不居住。经济适用房所在区域的生活不便。使得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宁可挤在市中心的小房里,也不愿意在此居住。
1.完善交通配套。政府在经济适用房规划方案中明确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方案。经济适用房项目规划在重点交通设施附近,如在地铁、轻轨、环城路、快速路等周边。政府组织设立专门公共交通线路,使各经济适用房项目可以快速便捷到达城市各主要功能区,同时政府给予相关补助。保证经济适用房项目居民出行便捷。出行成本低廉。政府在进行大型交通设施规划中,应考虑到经济适用房发展规划的需要,在经济适用房发展区域提前做好重点交通设施规划。以满足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的需要。
2.优化教育配套。在经济适用房发展规划方案中,重点规划经济适用房的教育配套设施,在经济适用房项目中配套增设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的分校,鼓励年轻有能力的教师,到经济适用房项目区域的学校里任教。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提高医疗水平。在新开发经济适用房区域设立重点医院的分院,同时完善社区医疗配套设施,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解决经济适用房项目区域的居民的医疗保健问题。
4.丰富商业配套。在经济适用房区域营建配套的商业设施,既满足居民的生活,又能就近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就业。政府扶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经济适用房区域配套规划,可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减少了早晚上班期间钟摆式出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四、提高经济适用房建设质量
1.积极引导品牌开发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目前,政府缺少对开发商的引导,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不愿意参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现有建设单位管理水平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品牌开发商有丰富的开发经验,管理水平较高,建筑品质有保障。但是,这些公司很少涉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往往把I作重点放在高端商品住宅的开发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制定鼓励品牌房地产公司开发经济适用房的具体政策。方法一:政府组织开发商评估体系,开发商辅助政府进行经济适用房建设。对开发商在商品房建设项目给予税收的优惠政策或者其他相关费用的减免。方法二:优质商品房项目与经济适用房项目捆绑挂牌,吸引品牌开发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
2.提高经济适用房建设水平。现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于重视产品的经济性。建筑质量不高,个刚建设单位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入住后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同时经济适用房建设材料不符合建设节能的标准,可能造成经济适用房项目日后的使用成本过高。因此政府应通过专门委员会提高对经济适用房建筑质量的监督,在规划设计环节中重视各项目的建筑节能指标。尤其北方城市冬季较长,能源紧张,所以在规划中缩小窗的面积,提高节能指标,利用保温材料,积极推行太阳能等高新节能技术,建设节能型居住项目。建筑节能方面的措施以立法形式实施,在实际操作环节中严格监督。
3.装修交房。经济适用房推行装修交房,装修标准以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为目标,以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做到住户拿到钥匙即可入住。这样可以减少:次装修带来的浪费和污染。同时专门委员会对装修方案进行统一招标设计,建筑材料进行集团采购,提高装修质量,降低装修成本。
五、保障性住房体系由经济适用房和廉租
房组成
保障性住房主要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中低收入人群也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经济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经济适用房再便宜,他们也负担不起,所以针对这部分人群政府提供廉租房。如:政府统计部门做好测算,家庭月收入不足千元者,购经济适用房有困难,那么这个群体就享受廉租房的待遇,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规划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出租给这部分人。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4
发展广州低碳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协调发展,当前,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培育龙头企业核心是促进广州企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指的是: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广州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实现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广州必须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从“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的转型。同时,必须针对广州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龙头企业带动,延伸、完善低碳产业链,实行分级联动,加强分类指导,形成产业发展强大梯队。提升“龙头”企业带动力;打造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扶持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与资金上重点扶植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一定产品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特色公司,引导企业不断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形成长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适应大规模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在既有价值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工协作。制定产业规划建议编制促进低碳发展的若干规划,如《广州“十二五”低碳发展规划》和《广州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形成指导广州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项规划》,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要求和建设重点,配套相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和财政等引导政策;制定落实《广州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广州市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发展规划》、《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还有《2013年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广州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规划(2013—2017)》等方案。大力推进低碳规划,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要突出抓工业低碳化,将降低工业碳排放作为重中之重。试行《广州市工业能耗指引》,研究建立单位工业产品能耗统计和碳标识制度,力争纳入工业用地控制标准。研究制定涵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CO2减排等要素的低碳发展关键指标体系,指导产业用地招、拍、挂和产业集聚地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始动力。创新从五个方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品从需求方面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新技术从供给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市场从市场需求方面拉动产业成长;新生产要素从供给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新生产组织从产业内部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广州应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改善创新服务环境,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和研发,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碳捕捉、碳中和、碳贮存、碳运送等技术,以及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提高能效的相关技术等,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低碳开发应用科技项目优先立项。加快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实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与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屋顶等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
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标,逐年开展疏残林、低质低效林的林分改造;对尚存的荒山、灌木地进行新造林;实施城区增绿、新农村绿化和四旁绿化;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逐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格局,建立广州森林碳汇监测网络的计量体系。全面实行立体绿化,2012年规划启动16个岭南花园建设,至2015年,在中心城区及南沙新区等新城区率先形成白云新城、麓湖等若干引领广州绿色景观亮点的园林精品片区。至2015年,城区基本实现居住区500米以内见公园绿地,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3000公里。完善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广州做好省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初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力争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成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应从自愿减排交易试验入手,到自愿与强制减排交易并重,逐步实现强制减排交易,大力发展自愿减排。要大力推进交易品种创新,与商业银行、基金、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合作,共同研发碳排放权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交易产品,推动金融支持低碳事业的发展,使金融资本通过碳交易市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充分发挥碳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形成以碳排放权为中心的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形成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减排成本收益转化——低碳资金投入的良性低碳循环。
构建政策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重点支持低碳经济技术(产品)研发、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低碳经济宣传、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鼓励汽车、家电、建材、办公设备等行业企业参与中国环境标志低碳认证,并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获得环境标志低碳认证的产品。二是完善价格政策。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鼓励实施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合理调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收费标准。对光伏发电、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按照国家可再生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规定执行。对国家明令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能耗企业实行差别电价,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发展,引导全社会节约资源。三是贯彻落实税收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反馈执行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和实行一批制度和标准。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和监测体系,完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组织编制《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广州市绿色施工导则》、《广州市绿色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在琶州白云新城等新区域推广实施绿色建筑节能新标准。五是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制度。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刚刚推向市场,产品发展的初期阶段,“低碳”采购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为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采购制度,科学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指导具体的低碳采购活动。
作者:王可达 单位:广州行政学院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的低劣,并会对建筑企业和社会造成威胁和隐患。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良好的技术水平、优秀的技术装备、良好的技术管理缺一不可,这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还受到施工过程、建筑样式、环境变化的多方面影响,特别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工序搭接程度高、工种相互交叉复杂,综合性运用技术很多等种种问题会形成各种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制约,为了确保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是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建筑功能的基本需要。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改革后我国的建筑市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取得了极大的扩张,一些资质不合格、技术水平低下的包工队进城“打工”,形成对正常建筑企业的价格和成本冲击,这些施工队伍为了能包到工程,往往采用挂靠的方式,依靠分包和转包的手段,不规则地获取施工合同,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督机构在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放松了监管,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和质量存在问题变得十分普遍。
2建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建筑市场中一些施工队伍对质量和技术的管控只限于经济手段,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能形成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长此以往会造成建筑市场良莠不齐,大量不具资质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涌进建筑市场。
3施工技术监理的缺失
我国对建筑施工技术实行强制的技术监理,但是监理单位的运作和监理一直得不到社会、工程发包方和工程承包方的深层次认可,这造成监理单位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一些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采用的是防范和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监理作用的下降和监理工作的缺失。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多事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首先,制定建筑工程市场的技术准入制度,从制度和规范化的角度重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体系,对建筑企业实行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等措施,将建筑工程施工的信誉与技术水平进行科学量化,实行对挂靠的清理和检查,让具备技术资质、施工能力的建筑企业真正获得建筑市场。其次,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招标,设计科学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规范,将招投标工作置于阳光下,进行科学和公正的操作,降低不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可能性。最后,明确建筑企业各项法律权益和法律责任,要使建筑企业明确了解和知晓应尽的法律责任和应享有的权益。
3.2提高建筑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
首先,帮助建筑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特别对于技术的提升要有专门的发展计划,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企业宏观发展的目标,规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市场未来发展动态和趋势、企业自身将会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向联合企业发展还是走自主规模、追求什么规模的市场份额、企业的风险修正等综合因素,理性确定企业宏观走势。其次,推进建筑施工企业阶段架构设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筑企业运作可以采用松散组合型与实力组合型相互组合的模式,使其具有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四,建立企业运作管理程序,有效的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内容形成把控和推进。技术管理是支持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不可忽视,企业要形成从理念上认识技术管理对生产管理的支撑作用,从措施上制定详细的技术管理条例,使技术管理落实到每个班组的每个环节。最后,推进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将的应用,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会应用于建筑施工,成熟的企业应具有自觉更新知识、技能的机制和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
3.3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的技能水平
城市化需要的是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生产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与时俱进的提高,要求的生产技能也必须跟着提高。建筑工人的技能也应重视起来,企业应该加大对工人培训力度,这样不仅能使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也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3.4规范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理
监理单位应采用规定程序、资质机构、技术力量等综合力量和能力加强技术监理,监理主要是靠技术管理“吃饭的”,因此对于监理资质在技术力量上的审核更应严格,建立监理资信的联网,实行定期的考评奖惩制度,优秀的奖励、能力达标的升级、水平不够格的降级或淘汰。监理市场的规范除上述的基本条件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监理的管理形成制约,以保障监理工作的健康实施。第一,应该从“法”的角度加大监理的责任。一旦监理公司承接了甲方的工程,合同签订就要开始对甲方的工程承担法律上的监管的责任,监理必须对工程运行的好坏负起责任来否则对监理处罚力度。第二,正确把握监理与建筑公司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从监理运行的很多实例看,监理如果不自律,就会与施工单位混为一体,出现对工程的不负责和相互包庇,有可能损害工程质量。所以对监理的监管应由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规范进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鸣.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2]周欣.有关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33)
[3]李少霏.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6
河南潜龙工业园成立于2008年5月,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太行大道西段路南,是由深圳市潜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是集生产、交易、展示、仓储、配送、货运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河南潜龙工业园按照国际、国内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先进模式,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引进拥有先进技术、设备和优秀人才的企业进驻。公司本着“产业兴园,品牌建园”的宗旨,将其打造成中原地区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集群度较高、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大型现代化工业生产基地。
二、项目投资环境
潜龙工业园建设初期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辉县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并多次亲临施工现场督察指导工作。各职能局委、乡镇领导也全力支持,在各种手续的办理上体现了快捷、便利原则,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高效服务。
投资方潜龙集团是深圳市实力较强的、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的诚信民营企业。潜龙集团始成立于1993年,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兼房地产经纪、工程建设、物业管理、能源开发、酒店旅游、工业园开发等为一体的“产业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综合性公司,下属深圳市潜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威海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罗定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辉县市龙田煤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鑫海房地产经纪公司、鑫茂花园酒店、河南潜龙汽配工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董事长杜升先生希望凭借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市场信誉,积极运作汽配工业园。公司一直秉承“服务创业阶层、创造高质低价”的经营理念,求真务实,潜心做好每一件事,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感恩员工、回馈社会。
三、项目区位优势
潜龙工业园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太行大道西段路南,该市距京广铁路和新荷铁路交汇点新乡市20公里,东行20公里可达京珠高速和107国道,南去10公里可上新晋和太晋高速公路,距新郑国际机场90公里,距首都北京600公里。境内公路纵横交汇成网,形成了“六纵七横”格局。工业园区的东北边紧邻市区,西、北、南分别是辉县市的学院路、太行大道、辉吴路,规划中的英泽路横贯厂区,规划中的新晋高速也紧邻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捷,是企业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商机无限。
四、项目进展情况
潜龙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为43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的立项、环评、注册、可研报告、征地、规划、设计、园区围墙建设等工作均已完成。该项目已完成建设有:一期厂房工程(生产区)、二期宿舍楼工程(配套设施区)、三期厂房工程(生产区)。
园区西区一期厂房工程已开发建设完成,共建有8400平方米的8栋标准厂房及1440平方米的8栋附属楼,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9192。厂房建筑结构为一层轻型钢结构厂房,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分隔。附属楼为两层,长30m,宽24m,超大空间,自由设计,供办公区域使用。
园区东区的二期宿舍楼工程已建设完成,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526。每栋建筑面积6263,6层/栋,层高3.3m,共2栋。
园区东南区三期重型钢结构厂房已完工,三期总建筑面积为16518。每栋建筑面积2753,长75m,宽36m,高8m,共6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