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损失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损失报告

损失报告范文1

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资产损失共计人民币大写元(¥XXX.XX)已进行了会计损失处理,申报在XXXX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发生损失的资产转让(处置)遵循了独立交易原则,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在实际申报年度扣除不具有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

(一)现金损失。现金损失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元(¥XXX.XX)已分别于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进行了会计损失处理。

1.分项计算说明:简要分项陈述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纳税资料及证据资料等进行审核、验证、计算等情况,包括对会计核算、税收计税基础、短缺金额、赔偿金额、损失金额等确认情况说明。

2.证据列举:

(二)存货盘亏损失。存货盘亏损失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元(¥XXX.XX)已分别于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进行了会计损失处理。

1.分项计算说明:简要分项陈述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纳税资料及证据资料等进行审核、验证、计算等情况,包括对会计核算(原始价值、会计折旧/摊销/减值、账面价值、实际价值)、税收计税基础(计税基础、税前扣除折旧/摊销、资产净值)、短缺金额、赔偿金额、残值金额、损失金额等确认情况说明。

2.证据列举:

(三)存货被盗损失。存货被盗损失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元(¥XXX.XX)已分别于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XXXX年XX月XX日XX号凭证进行了会计损失处理。

1.分项计算说明:简要分项陈述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纳税资料及证据资料等进行审核、验证、计算等情况,包括对会计核算(原始价值、会计折旧/摊销/减值、账面价值、实际价值)、税收计税基础(计税基础、税前扣除折旧/摊销、资产净值)、短缺金额、赔偿金额、残值金额、损失金额等确认情况说明。

二、分项主要说明(主要结合资产损失情况披露以下内容)

(一)简要分项说明与资产损失有关的各项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及进行职业推断的情况。如资产购进、账务处理、所有权、账证表等情况说明;盘点、盘亏、短缺、变质、偷盗、毁损、停建、废弃、报废、拆除等情况说明;注销、吊销、破产、解散、政府责令停业、关闭、死亡、失踪、不可抗力等原因说明;内、外技术鉴定的合法性、有效性说明;依法催收磋商、法院判决、裁定或终止执行、强制执行等情况说明;改组类型、方式的情况说明;一般重组纳税情况说明;特殊重组的纳税调整情况说明或相应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的文件;担保、抵押(质押)情况说明;政府规划搬迁、征用的决定情况说明;与本身应纳税收入和生产经营有关的情况说明;对偷盗、纵火等刑事犯罪造成损失的案件情况说明;清算、资产或遗产清偿、补偿、追偿、无力清偿的原因及财产状况与剩余资产分配情况说明;管理责任、赔偿责任及保险赔偿认定与内部核准(销)情况说明。

(二)其他情况说明。

三、承诺声明

我单位申报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和有关会计、税收核算及纳税资料等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和备查的,是真实、合法、可靠、完整的,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等税收规定,有关会计核算资料、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及其他相关纳税资料保(留)存于我处备查。

财务负责人签字:

法定代表(负责)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损失报告范文2

1 病例报告

1.1 例1:患者男,16岁,骑摩托车跌伤右眼及右颜面部,伤后神志清醒,自觉左眼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简单清创,未行其他治疗。10 d后患者因左眼视力不提高来我院眼科就诊。就诊时查右眼睑皮下淤血,右颜面部皮肤少量结痂。双眼位正,眼肌运动无受限,视力:右眼1.0,左眼0.04,右眼球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睑正常,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圆Φ:6 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视境界清,色正常,黄班区中心凹反射(+),视网膜平坦,未见出血、水肿,渗出,眼压:13 mm Hg。辅助检查:双眼眶CT:双眼眶壁完整,视神经管未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右眼正常,左眼峰时延长,振幅下降。临床诊断:左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1.2 例2:患者男,30岁,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右眼及右颜面受伤。伤后13 h后自觉左眼视物不清,来我院眼科就诊,查:视力:右眼:1.0,左眼指数/眼前,右眼睑及右颜面部水肿,球结膜下出血,眼球未见异常。左眼睑正常,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Φ:6 mm,直接光返射(-),间接光返射(+),视无水肿,境界清,黄班区中心凹反射(+),视网膜平坦,未见出血、水肿、渗出,眼压15 mm Hg。辅助检查:双眼眶CT:右侧上颌窦各壁、右颧突、左侧蝶窦顶壁、外侧壁骨折,蝶窦积液。视觉诱发电位:右眼正常,左眼各波近消失。临床诊断:左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2 治疗

2例患者均以能量合剂静点糖皮质激素,口服Vit B1、B12,肌内注射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各10d。

3 结果

病例1左眼视力0.4,病例2左眼视力0.5。

4 讨论

上述2病例均为对冲伤所致视神经损伤,视力明显下降。眼部视神经损伤常见于受外伤侧眼,而因一侧受冲击造成对侧眼的视神经损伤并不多见,且容易忽视。

视神经操作的发病率在意外事故中占0.3%~5%[1],我国根据北京同仁医院1990年分析北京市资料,以交通事故为首要原因,其中,以摩托车的交通事故为主[2]。

头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往往在于累及视神经管及眶尖,致视神经挫伤,出血继发水肿。视神经管无骨折时,视神经也可受牵拉产生视神经间质水肿、出血,使视神经在其管内挤压、绞窄,影响视神经血运,以致退变。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外力对视神经的冲击损伤,可导致部分或全部视力丧失,损伤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暂时的,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手段,视功能障碍将不可逆转。临床上所见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多见于直接受伤眼损伤,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通过患者主诉,眼部检查和眼部影像学,视觉电生理等检查诊断起来并不因难。视神经损伤后,临床表现为瞳孔散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这是判断视神经损伤的一个主要标准。视神经损伤,VEP消失或潜伏期延长,对诊断及愈后很有帮助,特别对意识丧失者具有重要意义。CT表现的视神经管骨折及鼻旁窦的损伤亦可做为视神经损伤的佐证。

我院眼科收治的2例视神经损伤患者均系对冲伤所致。病例1尽管受伤眼颅内眶内未发现影像学改变,但因对冲力量造成视神经受到冲击,而使视神经发生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视力严重下降。病例2患者受伤后13 h才出现伤眼视力下降,原因分析如下:右侧眼及颜面部受伤严重,造成左侧鼻旁窦损伤,CT证实:左侧蝶窦顶壁、外侧壁骨折及蝶窦积液,蝶窦上分为垂体、视神经、视交叉,两者之间骨壁薄弱甚至缺如,故蝶窦损伤常累及视神经损伤,使视力严重下降或丧失。蝶窦损伤产生积液缓慢增加,逐渐产生的压力超过视神经所能承受,进而造成视神经的损伤,其表现为视力呈迟缓性下降,此类病例未见相关报道。

视神经损伤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通过检查并不困难,但对于处于昏迷状态者,因无法主诉,诊断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受伤对侧的检查更不能忽视,我们不能只注意和检查受伤一侧眼,忽略另侧眼,造成误诊、漏诊,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从治疗效果上看,早期发现及恰当的治疗对视力的恢复至关重要。伤后1周内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Stauard分析了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与非手术处理结果,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可见较多的视力改善。视神经损伤后手术与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治疗上尚无统一模式。但治疗效果与受伤程度及就诊时间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视神经损伤得以恢复的关键,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损失报告范文3

【摘要】目的 探讨肾或输尿管结石致病理肾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至2009年238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中25例为结石性病理肾。结果 25例肾损伤中22例手术,其中1例左肾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 结石性病理肾损伤时组织愈合力受影响,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含微创)应积极些。

【关键词】病理肾;创伤和损伤;手术

我院1989年至2009年收治238例闭合性肾损伤,其中25例为肾或输尿管结石致病理性损害。诊治中与无结石的创伤性肾损伤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小结如下:

一 临床资料

1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2-69岁,平均44.6岁。左肾结石12例,右肾结石7例,双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并重度肾积水4例。损伤部位,左肾15例,右肾10例。肾挫伤5例,肾裂伤20例;合并左肾蒂伤、脾破裂1例,骨盆骨折1例。致伤原因:抬重物致伤10例,摔倒12例,钝物击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

2 25例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20例,镜下血尿5例。伤侧均有腰痛和叩击痛,其中5例肾区有饱满性触痛。合并休克3例,腹膜刺激征2例。血尿呈渐进性加重15例。急诊手术1例。

3 本组2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止血、抗炎、双J管输尿管引流,2周后拔肾造瘘管愈合。18例开放手术(其中1例经皮肾镜手术改为开放手术),分别行经裂伤处、肾盂、肾盂肾窦及肾实质切开取石加修补止血、肾盂成形术(3例);1例因脾破裂、左肾蒂血管伤,行脾和左肾切除术。

二 讨论

1 一般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较重外力致伤。本组25例因肾或输尿管结石的原因导致肾脏病理性改变后损伤,国内很少报告。结石可致肾脏排尿系统梗阻、感染、肾积水、肾实质局部受压变薄,输尿管扩张,肾脏张力增高,肾组织变脆易受损伤等。因此患者抬物体、伸弯腰及摔倒等较轻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力可致病理肾损伤。导致如肾挫伤、结石嵌于损伤处的肾实质,裂伤,肾实质菲薄处 因外力作用而压力增高破裂,甚至结石从裂口处溢出至肾外等。造成损伤的关键结石未解除,往往难以愈合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2 本病的诊断重点在于肾脏损伤的程度,结石的分布和肾功能情况。可因①患者外力较轻,伤时症状体征不明显,而延误诊断;②对结石致肾脏病理损害的特点了解不够,针对性的检查少而走弯路。我们认为凡外伤有血尿者首选双肾B超检查,B超具有快捷、无创伤、不论大小结石均可反映,还可了解肾损伤、肾周组织肿胀和腹膜后水肿、血肿等情况;另外还能了解肝、胆、胰、脾等腹腔脏器的情况,但在肾周组织肿胀严重及腹膜后巨大血肿时B超较难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可对肾损伤快速、准确分类,有重要的筛选作用。在B超提示结石的病例中宜做不加腹压的排泄性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了解肾及输尿管结石、肾积水、双肾功能及有无尿外渗的情况。合并休克或病情危重不宜静脉肾盂造影者,多采用CT检查,具有迅速、无创,可对肾挫伤、肾碎裂伤等分类,但需同时增强扫描,可了解撕裂口、肾蒂伤及双肾功能等。

3 结石性病理肾损伤的治疗应及时有效。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并取净结石。本组1例左肾取石并裂伤修补术后拔除的肾盂造瘘管口已愈,但拔双J管后三天,腰部皮肤已闭合的造瘘口有尿液溢出。再次经造瘘口放置引流管后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左输尿管下段结石致梗阻。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而愈。对照伤前KUBX光片,该结石形态与原左肾下极的一颗结石类似,属术中未取净结石,拔双J管后结石坠入输尿管所致。我们认为要尽可能手术取净结石,特别是直接造成肾损伤和可能影响效果的其他结石。除血尿较轻,肾损伤较轻,结石较小不致造成肾盂及输尿管梗阻,且有可能自行排出者,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

术中应在控制出血后认真探查伤情。肾实质裂伤有明显出血点,用细针细线缝扎止血后探查伤口与结石的关系。在不加重损伤和不影响伤口愈合的前提下可直接从伤处取出结石,否 则另作肾盂、肾盂肾窦切口取石。结石嵌于肾实质的损伤,取石后“00”肠线粘膜下全层间断缝合修补止血。重度肾积水伤处肾组织菲薄影响引流者可切除受伤部位的菲薄组织,行肾盂成形,有利引流和愈合。宜行肾盂造瘘,对引流血色较深的血性尿液有利。个别病例可经造瘘管插入输尿管导管点滴生理盐水稀释血性尿液,减少形成血凝块堵塞的可能,术侧输尿管内应放置双J管,同时放置肾周引流管。需作伤肾切除时应了解对侧肾的情况。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适当的病例。

参考文献

[1] 李芳,刘同才,张喜根等,B超诊断肾损伤的价值,中华泌尿科杂志 1995;16:472。

损失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尿道损伤;早期处理

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创伤中的常见损伤,也是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早期处理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康复。寻找安全、简便和有效的处理方法,一直是泌尿外科医师关注的课题。我们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后尿道损伤患者65例,采用适宜的早期处理方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为男性,年龄15~71岁,平均(36.5±5.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32例(49.2%),骑跨伤24例(36.9%),坠落伤7例(10.8%),踢伤2例(3.1%)。临床表现:患者伤后均出现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尿道出血43例,有尿意而不能排尿32例,会肿胀、瘀血或尿外渗26例。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盆骨折,其中11例伴休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①不完全性断裂伤16例,3例因休克及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行单纯膀胱造瘘术;13例经尿道外口顺利插入F12-16号导尿管,置留时间为2~3周;②完全性断裂伤49例,其中8例伴休克及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行单纯膀胱造瘘术;17例患者因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经快速术前准备后行改良尿道会师牵引术,即行膀胱颈会贯穿牵引固定术,术后留置导尿管4~6周;24例患者病情稳定,行Ⅰ期尿道吻合术。手术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及经会联合切口16例,单纯会阴切口8例。手术时先找到断离的尿道近、远端,行必要的分离、修整后,经尿道外口置入F18-20号气囊导尿管做支架引流。用3~0羊肠线做对端间断缝合6针,再用1~0丝线间断缝合加固,采用联合切口的病例同时行膀胱造瘘,均在术后7~10 d拔除。采用单纯会阴切口的不行膀胱造瘘。尿管在术后第2~3周拔除。

2 结果

13例经尿道口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通畅,但有8例出院后1~2个月因尿线变细而行尿道扩张术,经3~6次尿道扩张后6例排尿恢复正常,2例经反复尿道扩张术无效,分别于伤后8个月及10个月行手术切除瘢痕。11例膀胱造瘘术者分别在伤后3~6个月行尿道成形术,术后9例排尿正常,2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尿线变细,经3~6次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阳痿。17例行改良尿道会师牵引固定术者拔管后排尿通畅,但有8例患者出院1~2个月后因尿线逐渐变细而行尿道扩张术,有6例经3~8次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2例经反复尿道扩张术效果差,再次手术切除尿道瘢痕。24例Ⅰ期尿道吻合术,拔管后排尿通畅,但有6例拔管后1~2个月尿线变细,经尿道扩张3~6次后恢复正常排尿。

3 讨论

后尿道损伤须及时和有效处理,特别是后尿道完全性断裂伤若不早期妥善处理,就可能并发尿道周围脓肿、蜂窝组织炎、脓毒血症而引起严重后果。晚期可形成尿瘘或纤维瘢痕形成长段尿道狭窄,处理非常棘手。但后尿道损伤早期处理方法向来是临床上争论的问题。由于目前尚无一种适用于不同程度、不同病变的手术方法,所以,应根据病变部位、程度、全身情况、医院的设备条件及术者的经验等诸多因素综合判断,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对于尿道不完全性断裂伤,且病情稳定者,能够顺利经尿道外口插入导尿管,就不必进行其他复杂的手术。本组病例中经单纯置导尿管治疗13例,虽有8例出院后1~2个月尿线变细,但经3~6次尿道扩张后有6例恢复正常排尿,仅2例需Ⅱ期手术修复。对伴有休克或合并其他器官损伤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以及挽救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后,才酌情处理尿道损伤。本组先后有11例患者处于休克和昏迷状态,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故选择单纯膀胱造瘘术。这种简单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2,3]:①不加重盆腔出血和神经损伤,保护患者生命安全;②减少血肿感染和局部组织纤维化,利于后期尿道成形术;③不损伤外括约肌,将来做膀胱颈或前列腺切除时,不会发生尿失禁;④避免了尿道插管将部分性尿道破裂变成完全断裂;⑤手术简单安全。但该处理方法需二次手术,不仅增加手术次数,并且延长治疗时间,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再次手术时可能因断端分离、错位及长段狭窄,增加Ⅱ期手术难度,也可出现再次尿道狭窄及阳痿[2]。本组也有1例患者出现阳痿。

患者一般情况尚好,无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条件许可则应选择尿道Ⅰ期吻合术或尿道会师牵引术。笔者认为尿道损伤在72 h以内,损伤局部解剖层次尚清楚,应及早行尿道Ⅰ期吻合术。该术式的优点是损伤新鲜,两断端容易辨认,弹性好,可达到无张力吻合及良好的解剖复位,血肿、尿外渗消除快,术后瘢痕小,很少发生狭窄,不需要长期造瘘,一般3周可治愈[4]。本组患者先后有24例行Ⅰ期尿道吻合术,术后均获得排尿通畅、也无阳痿及尿失禁的满意效果。表明Ⅰ期尿道吻合术的远期效果较其他处理方法满意。当尿道损伤超过72 h,局部水肿、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宜选择尿道会师牵引固定术,即膀胱颈会贯穿牵引固定术。笔者体会到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和治愈率高的优点。这种术式可以早期完成近似解剖复位,术中可以适当清除血肿,有利于减少感染及瘢痕组织对血管神经的压迫而造成的术后功能障碍。术后尿道狭窄大多经尿道扩张能解决,避免了二次手术。尿道会师术还可以及时发现修补破裂的膀胱[5],消除难治性尿瘘、尿道狭窄、尿失禁的隐患。此外,该术式无需显露耻骨后间隙,减少手术创伤,且能使上移的前列腺处于复位状态,从而避免神经和血管的医源性损伤[6],减少术后阳痿的发生。本组17例患者行此术式,治愈15例(88.2%),尿道狭窄2例(11.8%),均无阳痿并发症发生。

总之,后尿道损伤的早期处理,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尿道不完全断裂伤且病情稳定,能够顺利经尿道外口插入导尿管者,就不必要进行其他手术;在病情稳定和条件许可下,首选Ⅰ期尿道吻合术或膀胱颈会贯穿牵引固定术,以便取得最佳远期效果;患者休克及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者则选择膀胱造瘘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金锡御,吴雄飞.尿道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275.

[2] Webster GD, Guralnick ML.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urethral disruption.Urol Clin North Am,2002,29(2):429-441.

[3] 阿斯甫江,热甫哈提,地力木拉提,等. 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附108例报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8):515.

[4] 刘文清,陈相.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临床医学,2008,28(4):95.

损失报告范文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实验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鼠60只,正常对照组和正常银杏叶治疗组各6只,其余48只采用烧烙法,烙闭大鼠左眼2条浅层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持续性高眼压模型,从中选出眼压稳定在实验要求水平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治疗A组(每日EGb 50mg/kg)、 治疗B 组(每日EGb 100mg/kg) 、治疗C 组(每日EGb 150mg/kg)、 治疗D 组(每日EGb 200mg/kg),治疗时间为1mo,处死大鼠后做视网膜全层铺片,对RGCL神经元做特异性染色后行神经元计数分析来评估神经元的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正常对照组与正常EGb治疗组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正常对照组RGCL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其自身对照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生理盐水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A,B,C,D 4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单独使用EGb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Gb可对持续慢性高眼压导致的大鼠RGCL神经元损伤提供部分保护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作用大小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大鼠 高眼压 神经保护

Protective effect of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on retinal neuron injury in chronic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rat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EGb)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neuron injury induce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n rats. METHODS: Sixty healthy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6 rats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6 rats in EGb treating normal IOP group, and the other 48 rats were established chronic high IOP models of rats by cauterizing two episcleral veins. Then 30 rats satisfying experimental leve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five groups: 6 rats in physiological brine treating group, and the other 24 rats were pided into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se of EGb: group A, EGb 50mg/(kg·d); group B, EGb 100mg/(kg·d); group C, EGb 150mg/(kg·d); and group D EGb 200mg/(kg·d). After the treating time of 1 month,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on schedule. Flat preparation of whole retinaes was stained distinctively and neuron counting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RGCL) from both eyes of each rat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neuron situ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lateral eyes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EGb treating normal IOP group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f every dose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and self-controlled eyes in every dose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f every dose group and physiological brine treating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every do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EGb has no effect on neuron counting of RGCL when administered alone in normal rats. EGb could partly provid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neuron injury induced chronic high IOP in rat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Gb will be enhanced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 dose in a definite range.

· KEYWORDS: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rats;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neuroprotection

0引言

青光眼是一组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中病理性眼压升高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大都以降低眼压为主,但是眼压降低以后,很多时候视神经仍就进行性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元最终仍将凋亡,因此找到一种能保护RGCL神经元的药物,延缓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有效保护视神经,已经成为了当今青光眼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是从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精制而成的纯天然药物。其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和萜内酯化合物,还含有有机酸、多糖、酚类、氨基酸、聚戊烯醇、甾类和微量元素等。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证明EGb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一氧化氮合酶、保护线粒体、抑制谷氨酸毒性等多种生理作用[1,2],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EGb能否延缓或减少持续慢性高眼压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的损伤。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由南华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健康Sprague- Dawlay大鼠60只,雌性,体质量200~240g,8~12wk龄,经检查无明显歪颈,角膜透明,虹膜血管清晰,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实验性饲养3d后,连续测量3d眼压,剔除平均眼压高于或者低于大鼠正常眼压波动范围(8~20mmHg)者[3],挑出合格者纳入实验。银杏叶胶囊(三九药业黄石制药厂,0.15g/粒 ,含银杏叶提取物40mg/粒)。

1.2方法 随机挑选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6只为EGb治疗正常组,其余均采用烧烙法[3],烙闭大鼠左眼2条浅层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持续性高眼压模型,右眼不做手术,作为自身对照,观察1wk,在左眼眼压稳定在26mmHg以上者中随机挑选出30只纳入实验,然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治疗A组(每日Egb 50mg/kg)、 治疗B 组(每日EGb 100mg/kg) 、治疗C 组(每日EGb 150mg/kg)、 治疗D 组(每日EGb 200mg/kg),每组6只,进行灌胃治疗1mo,每日上午一次性给全部药量。每周监测眼压1次。各组实验期满后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甲酚固紫染色后行RGCL神经元计数。每张待测视网膜铺片通过视对称画线,将其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并将每一象限视网膜分为3等份,即中央、中间和周边3区,各分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面积为32 500μm2,然后对每点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进行计数,然后换算成每平方毫米的细胞数(细胞数/mm2),将每区3点细胞密度的均数作为该区的神经元密度。通过形态学(图1)易于辨认RGCL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浓染的核并且无尼氏物质的细胞为胶质细胞,这两种细胞均不纳入RGCL神经元计数。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在WindowsXP环境下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0.05。

图 1 大鼠视网膜铺片颞上象限(甲酚固紫×400) A:治疗A组;B:治疗B组;C:治疗C组;D:治疗D组

转贴于

2结果

正常SD大鼠右眼和左眼的RGCL神经元计数分别为(3483.3±21.5)个/mm2和(3491.2±11.9)个/mm2,双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且从中央区到周边区神经元计数逐渐减少。正常EGb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正常对照组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眼病,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导致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后果极其严重。关于青光眼的神经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机械学说和缺血学说,眼压升高和视神经供血不足是两大主要原发危险因素,另外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氧自由的损害、一氧化氮的增加、自身免疫攻击和生长因子的损耗等都加剧着视神经的变性和凋亡[4]。所以近年来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在加强眼压控制的同时,十分注重在低眼压的情况下对视神经的保护。谷氨酸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效果好但副作用也大,神经营养因子价格昂贵且又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为了找到一种价格更便宜、副作用更小、有效保护视神经的药物,我们选择了一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传统中药EGb,观察其对高眼压所致的大鼠视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的尼氏染色法是一种碱性染料染色神经组织的方法。神经元的胞体中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主要以尼氏小体的形式存在,它能与碱性染料结合。尼氏小体在神经节细胞中与一般细胞中的不同之处是其发育良好,我们可以方便的借助染色了的尼氏小体来辨认和鉴定神经细胞的存在与分布。本实验选用甲酚固紫染色后行RGCL神经元计数[5],操作比较容易,计数准确。克服了经上丘逆行标记RGC的某些缺点[6],如上丘注射或包埋的部位不能完全准确一致,标记RGC不够均匀,造成RGC计数误差较大,且实验周期长,实验动物可能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操作和死亡[7]。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右眼RGCL神经元密度是3 483.3±21.5(细胞数/mm2),左眼是3 491.2±11.9(细胞数/ mm2)。单独使用EGb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密度无影响,也没有见大鼠全身其他不良反应,表明全身使用EGb对正常大鼠是安全的。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生理盐水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EGb起到了RGCL神经元的部分保护作用。治疗A、B、C、D 4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在一定范围内EGb保护作用的大小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本实验中尽管证明了EGb对实验性高眼压导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损伤有部分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对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单体成分和具体作用机制并未完全阐明,用药后药代动力学和其它暂未能观察到的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要使EGb制剂成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一线临床用药,需要做更多方面的合作和更科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健,蒋晓燕,徐晓明.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2005;36(11):1734-1736

2 Eckert A, Keil U, Kressmann S, Schindowski K, Leutner S, Leutz S, Muller WE.Effects of EGb761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Pharamacopsy chiatry ,2003;36(Suppl 1):S15-23

3杜兆江,刘杰,杨新光,王百忍,段小莉,邝芳,胡丹,朱宝义.浅层巩膜静脉烧烙法诱发大鼠慢性高眼压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2):2107-2109

4惠延年.眼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147

5杜卓民.实用组织学技术.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3-204

损失报告范文6

关键词:输尿管镜;腔内尿道会师术;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主要为骑跨伤造成的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造的 后尿道损伤、医源性尿道损伤。传统治疗方式为膀胱尿道会师术或尿道修补吻合术,但因手术会造成肌肉、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极易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相关并发症,甚至发生尿失禁,并且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在治疗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一定身心伤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该种疾病的治疗方式逐渐被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等微创手术取代[1]。为了探究该种手术 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特对在我院进行该种手术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实施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的38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5~77岁,平均为(43.17±2.16)岁。27例为骑跨伤所致,8例为骨盆骨折所致,3例为医源性损伤所致。16例为前尿道损伤、22例为后尿道损伤。伤后至就诊时间在32 min~11 h,平均为(3.79±1.13)h。损伤后,患者 出现尿道滴血会血肿、排尿困难、尿液外渗等症状,未出现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生命体征平稳,急诊试插尿管,全部失败,受阻部位为尿道球部。

1.2方法 术前进行皮肤消毒,检查输尿管镜,并调试好待用,准备手术相关器械。患者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给患者取截石位。直视下插入WolfF 8.0/9.0于尿道内,并用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冲洗,保证灌注压力在100~120 cmH2O,查找尿道受损部位,其中31例尿道发生部分断裂,7例为完全断裂。查找尿道断端,并于近端处安插斑马导丝,直至膀胱,之后行膀胱探查,若无破裂,缓慢退出管镜,将顶端带孔的三腔气囊导尿管穿于尿道外段导丝上,并逐渐引入膀胱,成功后,煮30 ml生理盐水于气囊中,拔出导丝,尿管外端连接引流袋,查看导尿管是否有尿液流出,若引流袋内出现尿液,则证明手术成功。尿道完全断裂者,行导尿管牵引(牵引重量为400~750 g),并使导尿管和躯干形成45°, 固定于[2]。术后留置尿管3~4 w,并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口服雌激素预防银镜。

2 结果

以上38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平均手术耗时为(23.38±2.39)min,平均住院 时间为(15.62±3.71)d,35例患者尿道损伤后留置尿管顺利,拔出尿管时间为术后3~4 w,3例患者因损伤较重进行开放手术治疗。拔除尿管后,28例患者排尿顺畅,之后定期性尿道扩张3个月,最大尿流率在20~26 ml/s,平均尿流率为(22.39±1.33)ml/s;7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之后定期性尿道扩张3~6个月,最大尿流率在16~23 ml/s,平均尿流率为(19.72±1.82)ml/s;1例患者因严重尿道狭窄性尿道内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尿道通畅。以上全部患者为出现尿瘘、尿失禁、障碍等尿道损伤并发症。

3 讨论

尿道损伤传统治疗方式为尿道吻合术、膀胱造瘘术、开放性尿道会师术。尿道损伤多数会伴有局部组织水肿、尿液外渗、渗血等临床表现,这也是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关键主要原因[3]。尿道吻合术主要通过调整尿道解剖结构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受损伤渗血、渗液等以因素影响,手术时,视野清晰度受损,难以达到预想吻合效果,并且手术作为创伤性刺激,术中极易损伤周围血管、肌肉、神经,手术难度大,术后不易恢复。膀胱造瘘术虽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但需实施Ⅱ期手术,手术次数增加无疑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因尿道损伤,断端容易出现分离和错位,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均不利于2次手术的进行。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在内镜指导下,首先对受损部位进行反复冲洗,保证了损伤部位视野清晰,之后在明确受伤部位具置、受伤类型、程度的前提在进行相 关治疗, 降低了损伤污染视野和手术盲目性造成的影响。有本研究结果可知,行该种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完全恢复,并且住院时间、手术耗时较少,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该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病情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微创治疗,以防延误病情[4]。

综上:将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应用于男性尿道损伤治疗,操作简单,手术耗时短,创伤小,患者易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颜加强,蒙明森,孙道冬,等援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69 例报告[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4):289-290.

[2]廖国强,何国文,陆明.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7(10):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