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古诗范文1
1、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3、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4、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5、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6、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汉字古诗范文2
【关键词】汉语古诗;翻译;庞德;许渊冲
汉语古诗歌的英译有种种尝试和理论,但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和许渊冲的译作独具特色,且拥有广大的读者群,颇受好评。他们通过自己的译作传播了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的翻译理论和做出的实践丰富了翻译科学,推动了翻译的发展。以下,笔者将对庞德和许渊冲的翻译艺术作以梳理,加以比较,彰现他们的特殊贡献,并探索诗歌翻译的范式。
一、庞德的翻译原则及实践
庞德的翻译革新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抛弃维多利亚时期那种虚饰做作,生僻古涩的翻译措词;二是优秀的诗歌译作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独立意义的新诗作品;三是每篇译作都有必要看成是一定程度对原作的评鉴。对翻译的措词问题,他希望将古代的作品译得生气勃勃,看起来与现代气息浑然一体。
在翻译实践中,庞德明确地认识到不同的原文素材必须用不同的手法处理。下面以庞德译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来分析他的翻译原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滚滚来。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
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
从中我们看到庞德的译文具有现代英语诗体特征,虽然他没有用AABA韵式对原诗的韵脚,但是该译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更接近汉诗原作所蕴涵的诗情画意,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用“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流”这些意象来表明时节和送友的背景,借景抒情。庞德译作并没有译出原诗中以“烟花三月”指暮春时节繁华似景的扬州烟花之意,而是注重表现该诗的整体诗意――江上的“烟花(薄雾)”模糊不清,来表现离别的惆怅、茫然。这种意境与下文中“孤帆远影”构成一种动人情景:江雾朦胧,孤船凄然远行;送行者心念友人,惟望滔滔长江水流(留)着友情。译作中用blur一词连接“烟花(the smoke flowers)”和“长江(the river)”,意象清晰,浑然一体。
措词方面,庞德也做的独具匠心:第一,开篇的故人一语,庞德没有意译,而是以音译“Ko-jin”作为呼语,似乎是对着远去的友人直呼,这一处理比译为“my old friend”更合乎此诗的意味;第二,他没有用“river-mist”,而照用汉字“烟花”(smoke flowers)二字直译,照应到了原诗语言的意象特征;第三,在第三行中用blot(弄污)作动词连接“lone sail”-“far sky”,巧妙地为西方读者引喻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山水画法;第四,在诗的情感表达中,庞德用“blur”一词暗示了那种离人之情、之怨、之泪。
二、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1、诗词翻译的“三美论”
许先生强调,翻译中国古诗词时,译文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次之,形美是更次要的。许先生在阐释三美论时说道,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联想的缘故造成的,译成另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原因,就引不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容易传达原诗的意美。关于音美,译文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关于形美,许渊冲认为,主要是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
2、诗词翻译的“三化论”
许渊冲在《唐诗一百五十首》英译本序言中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为一等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现举许渊冲翻译李商隐《无题》上半部分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英译文是: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The silkworm till i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The candle but when burned up has no tears to shed.
原文第一句中有两个“难”字,前一个是难得,后一个是“难舍难分”,译文有了两个不同的词,乃“等化”译法。第二句译成东风太弱,无力使凋残的花朵复活,是原句表层所无,而深层含有的内容,乃“深化”译法。“百花残”的“百”字删而不译,是减少了原文表层虽有,原文深层可无的词,乃“浅化”译法。第三句的“丝”字与“思”谐音,译文用silk译“丝”,有用love-sick译“相思”之苦,而silk和sick不但音近而且形近,传递了原文的“音美”,用的是“深化”的译法。
3、译诗八论
八论的主要内容是:1.译者一也:译文应该在字句、篇章、文化的层次上和原文统一。2.译者依也:译文如不能和原文统一,可以只以原文字句为依据。3.译者异也:译文以原文为依据时,可以创新立异。以上三论是翻译的方法论。4.译者易也:翻译要换易语言形式。5.译者意也:翻译要传情达意,包括言内之情,言外之意。6.译者艺也:文艺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7.译者益也:翻译要开卷有益,使人“知之”。8.译者怡也:文学翻译要怡性悦情,使人“好之”、“乐之”。最后两论是翻译的目的论。
除了上述的翻译理论观点之外,许渊冲还提出了诗词翻译以创补失论、发挥译语优势论、文学翻译艺术观、诗词翻译的创新论、诗词翻译的“三之”论、文化竞赛论、文学翻译的“三似”新论等。这些观点或论点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庞德和许渊冲都热衷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但二者在翻译的原则和实践上有很大区别。就忠实而言,庞德的译作远不如许氏的译作。庞德只忠实再现了原作的表面意象,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一个个逼人的意象直接再现于读者面前。他的译诗中出现了很多误译。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翻译受他提倡的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而且他的翻译是在美国东方研究专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1853-1908)遗稿的基础上,并在两个日本学者(Kainet Mori和Nagao Ariga)的帮助下进行的,他自己对中国文化并没有进行第一手研究。但是他的误译丝毫没有破坏译作的美,相反,他的有些误译甚至比原作还美。所以,他的错误百出的译诗,非但没有被读者打入冷宫,反而成为人们争相传递的佳句。从这一点来说,庞德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误译恰恰表明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
许渊冲深谙中华文化的精髓,能够把握原作的内质。所以他的翻译几乎做到了完美再现原作的风采。他翻译的中国古诗词在西方也颇受欢迎,争相传阅。他提出的诗词翻译理论观点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先生不仅对翻译的发展,而且对中华文明的在世界上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个是西方文学巨擘,一个是东方翻译界泰斗,二者推崇的翻译原则截然不同,但二者的译作都得到认可,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翻译的范式,尤其是诗歌翻译的范式是多样的,不可简单划一,后人应该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翻译范式。
汉字古诗范文3
一、古汉语常用字释义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2、借助成语来分析词义。成语:有的来自民间口语经长久演变而习用,有的来自古代典故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其中很多字词的用法都沿袭了本来的意思,跟古汉语中的解释是一致的。例如成语“日薄西山”中“薄”是迫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也常有这个用法。
汉字古诗范文4
我们的梦想,还是在这里的吧。
我们始终都能够理解,我们的爱情故事,我们的梦想还在我们的故事当中,只是从来没有想出来过,只是那些故事,还是变成了虚无缥缈的存在。
如果你还在,我想这些都是值得珍藏起来的,那些美妙的故事,和我们所在之处,和我们爱情共勉之出,都能够知道,我们都看得清楚,所有的一切。
我们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情。
汉字古诗范文5
2007年5月3日下午,65岁村民孔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村边的菜地里耕作。“救命,救命!”突然传来小孩的呼喊声,孔老汉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循声望去,发现不远处有小孩掉进鱼塘里。一个小男孩上半身露出水面,拼命喊着“救命”。另外还有一个约八岁大的小女孩惊恐地两手扒着男孩的肩头,身体不停在颤抖。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波纹,水下似有划动的痕迹,时有水泡浮起,看样子还有小孩在水里挣扎。
孔老汉二话没说,连衣服也没顾得上脱,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朝着有水划动的地方奋力游去。他左右开工,双手迅速把沉入水里的几个小孩拽起,一个接一个地托上岸。最终,5名落水小孩在老汉和随后赶来的民警的救护下全部脱险。此时的老汉全身早已湿透,体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长们来道谢,他便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越多好人好事在身边出现,这就意味着祖国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内蒙古呼和浩特农大附小五年级:孟昊
汉字古诗范文6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转贴于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 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