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童区寄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童区寄传范文1
童区寄传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会计
1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
1.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 经济 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 企业 经济效益。
1.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1.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
1.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1.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1.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2.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权限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初始余额的输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设置到6级以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2.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童区寄传范文3
关键词 林木;春季;抗旱造林;陕西铜川;耀州区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83-01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关键时节,耀州区国有柳林林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春季林木抗旱造林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1-2]。
1 砍灌
砍灌是荒坡造林的第一道工序,一般都采用与等高线平行的带状清理方式割除造林地上影响造林的灌木、杂草。在施工作业中,要根据造林作业设计的造林密度确定栽植带与保留带的宽度,以种植行为中心,割除其两侧灌木、杂草,将割除的灌木、杂草堆积在保留带上[3]。
2 整地
造林前整地,可以有效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改善幼林生长的环境条件。整地不仅可以促进土壤的疏松,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还可以促进土壤蓄水能力的提高,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保证土壤的墒情。若造林地点选择在山地上,通过合理的整地,可有效地拦截地表的径流、减缓流速,减免土壤侵蚀。经过铜川市耀州区国有柳林林场多年实践,该区春季山地造林一般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要求沿等高线设置坡面开挖成半月形的坑穴,坑的排列呈三角形,外缘用生土围成高10~20 cm的环状土埂,外沿打实拍光,坑的规格(长×宽×深):刺槐、油松、侧柏为50 cm×40 cm×40 cm,核桃80 cm×80 cm×50 cm,表土回填15 cm。整地时要捡净坑穴内的灌木、杂草根茎以及石块等杂物,合理整地可以促使苗木根系愈合快,提高苗木成活率。
3 培育壮苗
植树造林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培育健壮的苗木。根据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优先选用抗旱、抗逆性强的树种,尤其以乡土树种为最佳。用于造林的苗木必须是经过验收且具备“一签两证”的Ⅰ、Ⅱ级优良苗木。近几年,耀州区春季山地造林一般都采用容器苗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4]。
4 造林前处理
4.1 截干处理
对于萌芽力强的刺槐、花椒等树种,移栽前应进行截枝干处理,一般主干保留的长度在10~20 cm。通过截干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水分散失,从而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
4.2 蘸浆、浸泡
山地造林栽植前先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剪除过长的主根、侧根和劈裂根,对苗木进行蘸泥浆处理,起到根系保湿的效果。经长时间运输、假植的苗木在移栽前要用水浸泡根系1~3 d,以保证苗木吸收足够的水分。
4.3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应选择生根粉和保水剂对苗木的根系进行处理,以缩短苗木的生根时间,增强苗木抵抗逆境的能力,促进苗木成活。使用时,一般将苗木根系浸入生根粉水溶液中,或用生根粉和成泥浆进行蘸根造林。
5 造林
造林苗木起苗要求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早晚时间。在起苗前7 d先灌水,保证苗木吸足水分,苗木出圃时,要做到根系完整,保证带一定数量的须根;原则上要做到随起随栽。当天没有栽完的苗木和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选择背阴处进行假植,并及时浇水。对于刺槐等萌蘖力强的树种,应进行截干造林,其他树种可适当修枝、疏叶,以减少蒸腾。需要长途运输的苗木,大苗装车后要进行洒水,用湿麻袋或其他防晒防风物品覆盖。小苗起苗后,每50株或100株包扎成1捆,装车运输的过程中应重点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损伤而失去水分,应尽快地运往造林地进行造林。
种植点的配置上,一般采用三角形的配置方式。坡面破碎、地形变化复杂的地方灵活掌握种植点的位置,不拘于株行距的规定,但要保持单位面积上种植点的数量。在苗木的栽植过程中,还应合理地使用保水剂,在栽植幼苗时,回填熟土至苗根下10 cm处,将事先吸足水的保水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回填压实,并进行地表覆土[5]。苗木的栽植上要严格“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做到苗正、根舒、适当深栽、根土密接、分层压实,栽后要及时地浇足定根水。栽植结束后在地表上覆盖1层土,并踩实,以防止大风使树干摇晃,导致苗木的根部灌风而失水死亡[6]。
6 林间管护
苗木在栽植后,应积极地落实林权,一定要做到精细抚育,采取施肥施药、浇水除草、整形修剪等抚育措施;做好林间管护工作,防止人畜的毁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效益[7]。
7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春季抗旱造林技术措施[EB/OL].(2009-12-29)[2011-12-03]..
[2] 赵,刘艳辉.春季抗旱造林技术要点[J].林业实用技术,2004(3):22.
[3] 孙颖.建平县春季抗旱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36.
[4] 陈景宏,贾秀琴,张君润.春季抗旱造林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J].陕西林业科技,2007(3):157-158.
[5] 王曙亮,李百春.春季抗旱造林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02(6):197-198.
童区寄传范文4
一、由民歌改编而来的钢琴曲
民歌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受到地理、历史、审美、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根据我国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作曲家多由这类民歌为原始素材,将单声部旋律改编为多声部织体,利用音型、音区、和声的不同变化来羽化为新的音响效果,使很多司空见惯的民族歌曲通过改编创作成更加新颖的旋律,使其变化出更多新的色彩,其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变奏为主。如汪立三先生于1953年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的《兰花花》是一首受到好评的钢琴曲; 《兰花花》原是陕北民歌,叙述一个农村的姑娘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钢琴曲以陕北民歌为主题,不仅表现出兰花花的美丽、可爱,还饱含了惊慌、悲痛以及反抗等艺术情绪。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改编自同名合唱曲,其歌曲原型为是陕北民歌《当的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在相对短小的乐曲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对比,乐曲的主题音调是人们熟知的广板。音乐开始后,其主题能够迅速把听众带回广袤的陕北高原,旋律纯朴、迷人,从而会使人联想到兰花花是那么朴素、美丽……故事也由此展开叙述。乐曲运用变奏的手法展开,通过音乐织体的改变以及运用和声来烘托力量,节奏有力的推动,描述了那令人激动的故事。结尾的感觉遥远而又深沉,仿佛暗示着这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深远回忆。如杨儒怀的《八首民歌短曲》,此八首短曲均是由民歌改编而来,如:东蒙民歌《小情人》、蒙古民歌《淌得哥哥》、贵州民歌《山歌》、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上你走》和《配夫妻》、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陕北民歌《信天游》;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取材自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周广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的叙事性钢琴曲等,而这些根据民歌改编、创编的钢琴曲的主题旋律都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音调,在很大成分上作曲家保持了原作品的样貌,并且给予以进一步的发展创作,使其艺术形象更加丰富。
二、由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童区寄传范文5
关键词:木构建筑吊脚楼技艺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wooden buildings in north guangxi to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wooden building the diaojiao building skills
中图分类号: TU-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四、五万年前就在此劳作生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开凿灵渠,把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连接起来,七分水流入湘江,三分水流入漓江。中原文化不断的影响岭南地区,外来的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广西,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这些文化主要分为“高原文化”、“中原文化”和“低地文化”,他们分别影响了像“高原文化”影响着丘陵地带的建筑形式,“中原文化”则影响着平原建筑,“低地文化”主要影响着沿海和沿边地区的建筑。而桂北地区因地方偏远,交通不便,中原文化进入的时间较晚,人数也较少,因此受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小,都延续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本文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马鞍寨的木构建筑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
一、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技术特点
1.建筑形式
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以干栏建筑为主要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的雏形是先民住在树上的巢穴,因为在南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巢穴离地而居,有利于避免湿气,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止猛兽的袭击,也便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等。经过长期历史的变换,受社会、人文、自然的影响,一步步变化到如今的干栏建筑文化。
马鞍寨地处桂北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属山区典型地貌特征,山坡多平地少,盛产杉木,所以当地的民居建筑以杉木作为建筑材料,依山而建,被称为半干栏建筑,俗称“吊脚楼”。村寨的人们顺应自然,依山就势,随遇而安。村寨的居民追求自然随性的性格和对自然的崇拜,吊脚楼的形式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充分考虑地质、阳光、风向、水流等结合,成为侗族居民居住、防御一体化的住所。
2.空间结构特点
由于特殊自然环境制约的影响,传统的吊脚楼体量都不大,一般分为上下两层和一个顶层隔层。
一层。由于吊脚楼依山而建的关系,一层为架空的结构,空间与山地相连,木板、竹片或石片用作于围栏间隔,一层用于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粮食为主,并同时作为厕所使用。一层结构符合当地气候湿热的气候特点,架空后通风透气,还可以抵御毒蛇野兽的袭击。
二层空间宽敞,采光通风良好,作为人们的起居饮食的主要场所。二层以“间”作为基本单位,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和用途,进行房间的规划布置,分隔出大小不等的空间,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为厅堂,是各个房间出入的枢纽,厅堂正中设神坛,厅堂侧面设火塘,火塘是家庭的主要活动中心,作为平时家人吃饭做菜,照明取暖的功能,也是家族聚集议事,人际交往的场所。
3.建筑和道路交通布局
马鞍寨的传统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规划方案,建筑的分布以自然环境的形态建于山地中。由于山地限制,人们居住的吊脚楼体量一般都不大,以单栋建筑为主,占地面积小,因地制宜,根据山地环境的特征,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地形复杂,吊脚楼与道路交错于山间吊脚楼选址建造的随机性与修建道路的灵活性的关系,比任何平面布局的建筑更复杂,吊脚楼与道路的关系常出现的几种情况:
(1)在地势平缓空间较为大的情况下,屋前屋后都设道路,交通方便。
(2)若屋前或屋后有一方为高坎或崖,则在房屋临高坎或崖的另一方建设道路。
(3)当房屋两侧一面临高坎,一面靠崖的情况下,则将吊脚楼的山面朝路建造,并设屋门于山面。
4.营建方式
侗族人民充满智慧,吊脚楼的建造选用,当地优质的杉木为建造材料,采用穿斗式的构架技术,不使用一颗钉子,建造出来的干栏木构建筑坚固耐用。令人惊叹的是,自侗族建筑文明以来,侗族工匠们,仅仅依靠标满符号的竹片,就解决了所有的建筑问题。工匠们根据所建造房子的大小,用当地特有的工具测,量建筑材料,这竹片被侗族人民称为“香杆”,它是侗族人民世世代,代累计经验建造房子流传下来的,香杆上密密麻麻的标明了由侗族工匠们创造的13个独特的建筑字符,归纳着建筑构件材料每个环节材料的尺寸。吊脚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运用结构力学原理,使得瓜,柱相连,枋枕交错,禀缘纵横,吊脚坚固。
二、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艺术特征
1.桂北地区建筑的美学特点
由于地处地貌特征复杂的大丘陵地带,吊脚楼大多建在坡地,根据具体的地貌特征因势利导,高低错落,各具风姿。其适度的体量给人以亲和感。下部架空、正面出挑的结构使建筑本身显得活泼轻巧,富于变化。
吊脚楼基础使用当地石材,其色青灰、质感坚实粗糙。主体部分由杉木构成,木材文理自然,色调呈茶灰色质地柔软。顶部小青瓦色调黑灰,质地坚实。建筑的三个主要部分在色彩感上呈现粗糙坚实、自然柔软、光滑坚实的对比统一的艺术效果。加之岁月的剥蚀是色彩呈珊出丰富的变化并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在平面布局上变化多端,因地制宜,天际线灵活生动,采用“小”、“散”、“隐”的灵活布局方式,使吊脚楼盘旋在山间与自然景观相呼应。这样的天际线,错落高低,起伏有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对形成建筑山地环境面貌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学观
中国古人历来,讲究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正是古人想要,表达的。传统木构建筑,根植与所处自然环境,建筑与环境道路安排有致,和谐统一,这正犹如“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在中国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各地的木构建筑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与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取得了很好的协调,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地域适应性。
吊脚楼在选址上很注重与环境的关系。房屋大多面南而居,平行于当地自然山林的等高线,最终形成了与山林的走向相呼应整体形象,建筑与道路的布局都在山水地形、自然景观中相互协调,相互相应,一排排干栏木构民居建筑,色调统一,呈现出村寨的统一与完整,吊脚楼仿佛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非出自人造。
当地吊脚楼的建造就地取材,因材施用。采用当地盛产的衫木为建筑主材料,不污染环境,对材料的合理的使用不仅满足了功能的需求,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建筑的开发并未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山美、水美、建筑美的和谐画面。
参考文献:
1、雷翔:《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童区寄传范文6
关键词:吸取精华 古为今用 合作探究
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时数高居榜首,然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并不相称。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要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语文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与古代传统文化一脉相传,追本溯源,我以为古代教学法值得吸取与借鉴,语文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可以吸取精华,古为今用。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这一点古人,今人认识一致,而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大相径庭;古人是强调“多读”“多诵”作品;今人多是侧重“多讲”“多学”语文知识。实践证明,古人之法有其合理因素,值得借鉴,今人之法有其明显的缺点,确实应该改革。
语文基础知识是很少的、零散的,而在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学殿堂里,全靠“多读”而成为大演说家,大写作家和大学者的如夜空繁星,不胜枚举:“韦编三绝”的孔子,“头悬梁、锥刺骨”的苏秦,“讽诵诗书首家之言”的东方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司马迁,“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贪务得,细大不捐”的韩愈……至于近代鲁迅、、郭沫若等人的读书之多更为人所知。这些人由于读得多,虽然没系统地学过各类“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法,但却能“说”起来折服听众,生动形象,“写”起来文思泉诵,有如神功。
多读作品的综合受益难以尽言,单单对于“说”“写”能力的提高,其直接作用至少有以下几点:丰富素材,丰富语汇,丰富技法,培养语感与鉴赏能力。也许古人是早认识到如此之多的好处,所以他们不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研究上下功夫,而只是想尽一切办法“多读,凿壁偷光”地读,“囊萤”“椎雪”地读……
以至于有“咄之于口、入之于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今人是谁想起来通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来提高,“说”“写”能力的呢?这是个事倍功半的法子,但现在看来,其弊病、其不科学性至少有以下几点:
1.“说”与“写”是最根本的基础。语言的掌握、丰富、提高主要依靠语言的广泛接触--多听演说,多读作品和自己多说多写,而不是靠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点,从小孩子学说话中可得到有力的证明。因此,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主要精力去作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实在是舍本而逐末。
2.各类语文知识。只有放在各种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充分显示并发挥其特有功能,而将其抽出用大量时间单独学习、研究、缺点是很明显的,例如:现阶段语法知识断裂,因失去具体“语境”而使其功能大减,再是其“功能的多样性”难以“概全”。即使了解掌握了某些语文基础知识,但其整体语文水平不高,也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因而难以发挥语文基础知识的特有功能。
3.提倡合作探究。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一步解放语文教学,实际上实施起来困难多多,大多数老师是“满堂的讲或“问”。语言的美感是由各类语文基础知识各自的特有功能充分发挥而综合形成的,因此,当把美好的语言肢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部件”后,其整体的美感也就大为消弱,因而学起来也就显得枯燥无味甚至味同嚼蜡了,这种状态下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这大概就是语文教学耗时长,教师讲解耗力多,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再说,即使是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教材所列和老师所讲的全部语文基础知识,对“说”和“写”能力的提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说”与“写”的能力,毕竟不是各类语文基础知识的简单相加。
由以上简单分析可知,要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率,可行的办法是让学生学习古人的“多读”。如何读,古人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如苏轼的“入面受敌”“以众击寡”等,比较各种经验,我以为袁枚说:“文学韩、诗学社、犹之游山者必登岱,观水者必观海也”。
然而使游山观水文人终身抱一岱一海以自足,而不复知有愿庐,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妙,则示不过泰山一樵夫,海船中一舵工而已矣。具体来说,即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政治、经济、文史,地理,哲学等广泛涉猎,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语言与写作素材:并让学生精读大家名作(包括教材所选文章)逐字逐句地读,思索品味,读到“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的程度,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各类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所读作品的心得体会。
教师的指导作用除上述方面外,主要在于:(1)向学生介绍、推荐《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篇目;(2)向学生“传达”自己阅读作品所获得的美感;(3)分析美感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