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1

关键词:反思;精彩;独特;遗憾;困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49-01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关于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起着相当重要的助推作用。鉴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中受益匪浅。对于一堂课的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一、写精彩之处

成功的课堂往往有一些精彩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这是教学反思的第一素材,教师最好能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精彩问答,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加以阐述。

我在教学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就出现了精彩的环节。课始,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引导学生读准这两句诗中的字音,再引导学生辩析这两句诗的异同, 最后引导学生围绕“谁更了解春天”这个话展开辩论。课上,学生们就“游人”与“儿童”谁更了解春天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支持游人的一方认为,游人一般是成年人,他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当然应该比儿童更了解哪里的春光最饱满、最灿烂了,他们举例说春游时都是大人带着孩子去的,没听说有孩子带大人去春游的。支持儿童一方认为,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充满朝气,没有成人的那种老眼光、老观念、老印象,容易发现新鲜的事物,春天在哪里他们看得更清楚,现在大人们整天在办公室里忙得不可开交,只有孩子能无忧无虑地亲近大自然,春天也最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双方争持不下的时候,我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只拣儿童多处行”。随即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课后我是这样反思:“诗句—冰心—课题”,三位一体,三点一线。以这样的方式引入课题,自然流畅且充满诗意,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其中,由诗句所引出的游人与儿童“谁更了解春天”这一话题的争辩,不只是在为引出课题开启帷幕,它实质上还潜藏在整篇课文的阅读之中,课后练习第4题就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课伊始,设置这个争辩的话题,可以一下子就触及到这篇文本阅读的主旨。

反思教学的精彩之处,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可以是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可以是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板书,可以是某些教学思想的成功渗透,可以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这些情况,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由此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

二、写独特之处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常常会因为偶尔触动而产生灵感,时常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学生那些独特的见解,准确地捕捉这些火花。我在执教《最佳路径》(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在教学格罗培斯的设计过程时,很多人都为这位世界建筑大师“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方案叫绝,可有一个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反对的手。他觉得格罗培斯的方案并不是最好的,理由是格罗培斯让游人随便乱踩,一定有无数条路,方向各不相同,这样很难看,而且游人也不该随便踩踏草坪。对于该生独特的见解,我交给学生去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他在公园里看到的人行道都是弯弯曲曲、有宽有窄,那样的道路不但不难看,反而优雅自然,让人走在上面心情舒畅。还有学生说迪斯尼乐园那么大,如果都是笔直的路,那多单调啊!一番讨论后,该生认识到:草坪被踩只是一时的损失,换来的却是顺其自然、给人自由的路径,这是小损失换来大收获。

下课后,我及时整理了学生的争辩并写下了这样的反思:给人自由是格罗培斯成功的关键。其实,给学生自由也应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三、写遗憾之处

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其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造成课后的遗憾。对其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可以使之成为日后的经验教训。

四、写困惑之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三自”教学 教学效果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儿童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大舞台,使每个儿童以生命的形式投入学习,把数学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并当做童年生活的需要。我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并努力实践小学数学“三自”教学主张,出发点和归宿是“让数学亲近童年”。

1.“三自教学”的旨归:让数学课堂成为儿童自由发展的王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为努力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先后主持研究了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数学“四自动习得”的实践与研究》、《“四自动”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研究》。所谓“四自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儿童自动操作、自动估猜、自动探究、自动迁移。

课题研究力求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主宰整个课堂,而忽略儿童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二是数学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性和严密性,而忽视实用性、生活性,应试痕迹明显,同样严重影响儿童数学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课改的推进;三是部分儿童满足于基本知识的一知半解,观察问题浮光掠影,考虑问题顾此失彼,解决问题欲速不达,思考问题浅尝辄止。我认为运用“自动操作、自动估猜、自动探究、自动迁移”这些方式可较好地培养儿童的自我学习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和推理迁移能力,有利于儿童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课题研究着眼于儿童思维品质的优化: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优化”的“四自动”研究中,我体会到“四自动”对儿童而言是自动学习行为,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轨,其次是教学关系的转变,再次是教学工艺的转型,最后是教学策略的转换。我们的课堂应是儿童自由发展的王国、个性张扬的乐园、思维拓展的舞台;儿童在学习中自由地发挥与畅想,自由地讨论与探索,自由地总结与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通过“四自动”这样的操作方式,达到小学数学“三自”教学的境界――这是基于我对儿童发展的新认识、对教与学规律的新认识而确立的教学新主张。

2.“三自教学”的核心:让学与教达到自然、自动、自由的状态

从教学论角度看,“三自”既指向学生的学,又指向教师的教,指自然、自动、自由。

2.1“自然”是一种教学状态

“自然、亲和”是不少专家对我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和谐的、不需雕琢、不需修饰、自然天成的教学生态,所以提出“自然”。这里的自然是非刻意的、不经雕琢的,是不造作、非勉强的,是一种“天然”的状态,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

教师教学时亲切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样,这样的自然不是一种粗粝的原生态,或者随意的放任态,其实是老师循着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儿童不觉得被老师挟制了、捆绑了的一种教育教学,即没有设置针对儿童的学习“壁垒”。教学中如果设置符号壁垒、理性壁垒、成人壁垒等,都会造成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和学生的学习不合拍,疙疙瘩瘩,而要变这种不合拍为合拍,就要走亲切自然之路。

2.2“自动”是一种学与教的行为方式

生动活泼、思维活跃的课堂氛围一直是我的追求。所以我两次申报关于“四自动”的课题,努力实践从转变儿童学习方式到优化儿童思维品质的跳跃。“自动”并不是盲动,而是不受外力而动,是自己主动、自己做主的行为方式。“自动”重在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思维,促使儿童自行发现和理解计算方法与数学概念。“三自”的关键在于“自动”。在课堂中,儿童学习主动了,不需扬鞭自奋蹄了,无疑是最好的学习生态,也是最生动活泼的课堂。

“自动”强调儿童在学习中自觉探求、自我体验,显现为儿童主体的批判、怀疑与自我确信精神。“自动”是把课堂交给儿童,而不是教师去托、拉、顶,是儿童自己的课堂,儿童在这个课堂中活跃着,是活动着的,而且这种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操作,还包括儿童脑的活动、思维的活动等。

2.3“自由”是一种教学境界

学生渴望学习的自由,希望摆脱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拘束限制。但是,自由不是“由自”,这里我取其哲学意义,即将所认识的事物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这也是一种“自由”。这“自由”和我们常说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中的“自由”是一个意思。

人摆脱了必然性的束缚,会表现为对必然扬弃和超越的一种心灵、精神飞扬升腾的状态。这样一种状态往往确证为一种审美的愉悦。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席勒说:“只有通过美,人才能到达自由。”中国美学家高尔泰说得更确凿:“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而美是自由的象征。”所以,我追求的自由的数学课堂几乎可以换成这样的表达,是师生共同的审美场,是通过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获得审美愉悦体验的课堂。这样的美感性的课堂要具有哪几个特质呢?首先它是温情的,其次它是愤悱的,当然,这样具有美感的课堂更是快乐的。

小学数学“三自”教学,自然、自动、自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自动,它是一个表,里是什么?它骨子里就是自由。只有自由的愿景,才能触发自动的学习。而从自动的学习,到自由的境界,需要一个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就是老师自然的教学,“三自”是不可以割裂开来的,教师的亲切自然,加上儿童的自动探究,让师生共同营造的数学课堂走向自由的境界。

“三自”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要求教学顺其自然,按照教与学的规律,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自主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做学习的主人。“三自”,关键在于“自”,这个“自”,从认识论讲,包含教者对自身“平等中的首席”的认识,学生对自身是学习主人的地位的认识,以及对小学数学学习和学习规律的认识;从实践论讲,“自然”是教学的基础和条件,“自动”是师生发挥能动性的方法和形式,“自由”则是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理想。我还从字义上发现,自然、自动、自由是大同小异的,如“自然”是“不经人力干预的”,“自动”是“不凭借人为力量的”,“自由”是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的。所以,自然、自动、自由皆有自发、自主、自为之意。

3.“三自教学”的操作:让老师“教”与学生“学”趋于最优化

人类具有先天自主学习的潜能,儿童学习与成长极大地依赖于内驱力,数学学习要竭力搬掉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然、自主、自动”地习得和发展。数学教学要从过去讲清楚、讲风趣、讲深刻、“以讲为主”的方式中超脱出来,教者以学习“促进者”的身份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含内容、资料、学习经验、操作实践等,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感悟、习得,同时优化教者的过程引导。在“三自”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孤独、单独地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伙伴、学习小组,强化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施教者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学习效率。

3.1操作要义一:老师怎么去教?

3.1.1恪守学科特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必须不断引领儿童去思考、去探究。如果语文的学科特征更多地偏重于表达,那么,数学的学科特征则直指思维,而且基本上是理性思维。“理寓其中”的“理”,是规律、是理性,也是方法、路径;还是一种数学世界观、数学思想。数学学科特征是什么,是重在思维。数学本身就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标志之一。数学教育就是让儿童寻觅到数学中含蕴的那个“理”。

理性思维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理性思维注重概念和逻辑,而不是现象和罗列。抽象性是理性思维的本质属性。而数学正是“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对于事实元素的抽象概括就是概念,对于事实关系的抽象概括就是逻辑。因此。数学回到现象与事实只能做“短暂停留”,它的旨归一定是抽象。理性思维还应注重证据、选择、检验及验证、逐步积累和循序渐进等。

3.1.2创设关键场境

所谓关键场境,指教师创设的场境是可以直抵儿童学习领域的;创设的场境是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创设的场境是能经过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学习动机的。下面仅以《圆的认识》的教学阐释:

课一开始,我选择从一个生活场境入手,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水波,让孩子们先想象水波的样子,再观察水波的形状,这样圆的形象一下子根植于孩子心中。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大量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抽象出圆,让孩子们观察欣赏: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圆在自行车的车轮上、盛开的喇叭花上、古人的计时工具日晷上、奥运五环上、切开的橙子面上、福建土楼的屋顶上,甚至连运动员留下的某些运动轨迹,都是圆形。通过创设这样关键的场境导入新知,意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充分感知圆的基础上,拉开本节课学习的序幕。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个大胆的科学设想、一种有争议的技术发明、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一个有歧义的谜语、一道没有答案的数学题等,都可以用来创设关键场境。

3.1.3尊重自主生成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及时捕捉、机智灵活处理出现的新信息。对于儿童提出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不仅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思考,而且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儿童在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发现新知、建构新知、掌握新知。但有些老师上课时发现儿童的思维活动超出教案预设范畴时,这时他们不是漠视就是将儿童的思维强行拉回来,纳入自己课前预设的轨道,这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泯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们既要重视“预设”又要将“生成”作为教学活动的亮点;既要尊重又要因利乘便、灵活调控,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师和儿童在对话过程中,许多智慧互相碰撞产生的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并为教师所用,才能“出彩”。当知识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运用起来倍感亲切而难以忘记。这样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就会有创造的火花,“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3.2操作要义二:老师怎么激发学生去学?

3.2.1设置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联结儿童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儿童认知结构更新的必要前提。伴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儿童的大脑开始兴奋,思维活动处在最佳状态。既是教师和儿童心理交流的接触点、共振点,又是教与学的共同机遇,更是一个难得的、有效的教学契机。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情,精心揣摩教学资源,细寻儿童认知冲突点并加以预设,为提高课堂实效巧妙布阵。

如认知模糊是学生认知障碍的重要表现,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概念不清、理解不全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此时,教师如果先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反而会忽略,但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则很难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达不到对知识本质的真正认识。所以,教师抓住认知模糊点切入,定会引发学生产生激烈的认知冲突,在讨论中呈现思维过程,让学生对有争议的认识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有效避免错误,使学生永远快乐地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

3.2.2创设问题情境

因为生活或生产的需要,才产生数学。但现实数学教学都是远离孩子生活的,抽象而过于烦琐,许多数学术语把原来不复杂的小学数学搞复杂了,孩子觉得数学难而无趣,也是很自然的。而创设数学情境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让孩子主动地、不可遏制地投入学习。

数学情境的最高价值项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有以下种类:问题的障碍情境、问题的发现情境、问题的解决情境。问题情境往往在认知冲突中呈现出来。因此,问题情境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由原有认识水平的不足引发的认识阻滞产生出来的矛盾冲突,所以问题情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智情境,这种情境以“疑”为标志。发现疑问,形成疑虑,推敲疑点,解决疑难,构成问题情境的价值,完成数学学习的“好奇焦虑―尝试钻研―豁然开朗”这一完整的心理过程。

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的学科智慧和教学策略。教师要有问题敏感和情境意识,要在无疑处生疑,有疑处设境,解疑处指路。要移位于儿童立场,用儿童的眼睛看问题,用儿童的心灵触及问题,用儿童的智慧解决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儿童认知冲突的脉搏。

3.2.3引领探究过程

3.2.3.1引导学生把握探究的规律。

请看一则案例: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推导公式。

猜想尝试。

这儿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先想一想,再动手量一量,试着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交流汇报。

你测量了哪些边的长度?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展示作业纸并介绍)

情况一:底×邻边

情况二:底×高

验证猜想。

虽然出现了两种方法、两个答案,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想到了和长方形有联系,那和长方形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让我们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又有怎样的联系?(小组活动)

方法一:把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方法二:把左边的梯形剪下来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逐步完成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上,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借助长方形的公式,利用“转化”,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3.2.3.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探究。

以《一亿有多大》为例,课堂上,我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探究:①读一读生活中用亿作单位的数,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多少个1亿组成的。②数一数,从时间中感受一亿的大小,学生借助计算器推算出:一亿本练习本需要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数将近3年的时间,并发表感受,进而用推算解决问题,感受1亿有多大;③摞一摞,从高度中感受一亿的大小,让学生猜想1枚1元硬币叠起来的高度;④看一看,从视觉中感受一亿的大小。⑤说一说,从生活中感受一亿的大小,了解生活中和1亿相关的例子,并交流感受。

像这样的探究均依据具体的情境,设计读一读、数一数、摞一摞、看一看、说一说等多种活动,促使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在获得丰富直觉经验的基础上,再通过体验、交流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又为学生严谨思维提供了“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