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五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改革目的、改革底线、改革动力等进行部署。对湖南省湘潭县而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
一、打造量质齐升、安全为本的产品结构
近年来,国外水果、大米等农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国人抢购洋奶粉等现象屡见不鲜。崇外风潮的背后,凸显的是国内农业品质较低、效益不高、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为此,要调优农产品结构。一是从投入环节上“控”。农产品的安全主要源于投入品的安全,过去那种依靠施化肥、打农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已跟不上时代潮流,更不符合生态需求。要以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引导和监管其控肥、控药、控添加剂。要通过政府部门、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药企业“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努力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二是从生产环节上“引”。其核心是标准化,标准化对农业生产具有蝶变效应,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还能大幅增加效益。在粮食生产方面,要守住“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金字招牌,突出抓好湘米产业工程,推广良种良法,进一步扩大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在特色种养殖方面,要着力完善标准体系,把品牌化和标准化相结合,把符合标准体系的产品培养成品牌。三是从监管环节上“治”。要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工作职责,加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力度,以严管重罚的方式,打击违法行为。
二、打造三产融合、门类丰富的产业结构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六种方式的三产融合。从湘潭县的情况看,其中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等三种方式,有助于打造三产融合的产业结构。2015年,湘潭县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全年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值220亿元,增长18.5%。
下一步要加大探索力度,打造门类丰富的产业结构。一是深度推进“接二”。发挥天易农产品精深加工园、花石湘莲、茶恩竹木、青山皮鞋等园区的平台优势,从推进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走向市场化的角度,支持粒粒珍、宏信、金风等农产品龙头企业及一批重点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规范引导“连三”。要统筹联动、整体谋划,从区域规划、长远思路、发展定位、政策扶持等方面,研究制定指导性意见和配套支持措施,引导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在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上下功夫,将更多的农产品推广营销出去,把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最终让农民受益。三是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乡镇层面要主动对接农产品物流、农资和“互联网+”等新业态,大胆尝试和创新,不能把着眼点仅仅放在乡村休闲旅游上,避免走同质化竞争之路。县级层面要加大引导、鼓励和支持力度,在绩效考核体系中调整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所占分值比重,鼓励各乡镇在农业三产融合、主体培育、农产品营销方面积极主动作为,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三、打造重点突出、良性共生的区域结构
一是打造重点突出的大结构。结合湘潭县“十三五”规划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各乡镇的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给每个乡镇的特色农业发展提出更加明确的定位。可以学习借鉴浙江推出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乡镇的概念,每个小镇面积大约3—5平方公里,实行整体规划、整体打包招商,在税收、用地、行政审批、土地流转、品牌创建等方面给政策、给奖励、给支持),在县内划定2—3个“特色小镇”区域,打造类似农业经济发展的开发区,给予重点支持,以使乡镇经济的发展重点更加突出,载体更加鲜明。
二是打造良性共生的小结构。在微观区域结构内,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互利的种养平衡模式。比如,浏阳引导农产品种植基地和畜禽基地毗邻建设,由种植基地或者大户无偿提供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权给养殖户,养殖户将养殖废弃物无偿地提供给种植户,以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循环模式。
四、打造规模适度、形式多样的主体结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在湘潭县具备较好的氛围,但有三个方面要注意。
一是注意规模适度。中央提出重点扶持土地面积相当于当地户均耕地面积10—15倍的规模经营户,湖南省里也下发了相关文件。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农业部门和各乡镇应把好关、做好引导。特别是对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在加强服务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管,防止长时期、大规模土地流转造成“非农化”。
二是实行宽进严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注册门槛比较低,一定程度造成了鱼目混珠现象,但不能因此而“一棍子打死”。要实行宽进严管,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退出机制,特别要严格控制各类奖扶资金投到那些主要为套取资金而成立的“空壳社”、“一人社”里面。
三是促进素质提升。要把扶持资金更多投向新型主体负责人的素质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帮助他们学技术、学管理、学营销,包括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区域性的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五、打造紧贴市场、渠道丰富的营销结构
作为农业大县,湘潭县不乏精通农业种养技术的人才,但却缺乏擅长市场对接和拥有营销渠道的人才。下一步要着力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目前,湘潭县有少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已经具备了农产品经纪人的雏形,湘潭市妇联成立了农产品女经纪人专业委员会,其中很多是湘潭县的女能人。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使农产品的产销分工更加明晰。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2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66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自从农村实行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潜力巨大,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农村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农村和农业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对于加强我国农业竞争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1 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以往来说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供给和消费处于不匹配的状态下。举例来说,花生的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缺口是5000万t;而棉花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存在大量的库存。这样便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一些农作物存在大量缺口,而另一些农作物却有大量库存,资源严重过剩。这也是目前供给侧最为突出的矛盾。现有的供给结构与消费市场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需求不匹配。虽然拥有整体上满足需求的产品,比如小麦,但是对于消费者更高品质需求的强筋麦和弱筋麦,供给却无法满足。再比如说中国消费者到外国抢婴儿奶粉的热潮,也是同样的情况。
生产成本攀升。目前我国农业的竞争力逐渐弱化,这是因为中国农业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大,产品价格升高,相对竞争优势变得不明显,在国际上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土地价格的增加、人工成本的上升等方面。就棉花的人工成本来说,我国的棉花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62%,而美国仅占4%,这也为我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问题。近十几年来,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结果是可喜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而获得产量的节节攀升:过度开垦土地资源,将原来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开发成耕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结构;种植高耗水的农作物,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对农作物的施肥和农药使用超标,污染了环境,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如何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面临的挑战。
1.2 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生产成本攀升及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问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根本上的解决,就需要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将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此外,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是相对的,相比较需求侧改革来说,供给侧改革重点关注的是对供给端的生产进行调整,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从而进行整体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产业从高端向低端转变。从上述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供给侧改革具有以下特征:
生产围绕需求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使农产品供给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按照需求进行农业生产,不仅满足消费者数量上的需求,还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上的需求,真正有效地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供给。
由于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工业供给侧改革有着明显的不同。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农业供给侧改革比起之前的农业结构改革方向更为明确。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转变生产结构,而更加注重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将调结构和转方式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效益、数量、质量、可持续等问题,使农业生产产出更加高效、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举措
3.1 去库存
去库存的工作思路主要是通过产品深加工来加以解决,对于这方面的工作,能做的还有很多。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产值和农业加工产值的比值非常高。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是2.2: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是1:3左右。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业消费大国,但不是农产品加工大国,因此在农产品深加工这一块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过剩农产品的库存,并且带来一定的农村经济产值的增加。
3.2 降成本
降成本对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说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成本调节。降低土地租赁价格,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果土地租赁价格不断升高,最后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到时不再有人会去种植粮食和农作物,这对农业发展是致命的;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究,通过科学技术的实施最终达到降低施肥、农药、种子等成本的目标。农产品成本的降低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利于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3.3 调结构
正如前文分析农村经济提出的问题一样,目前我国处于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阶段。换句话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把一些产能过剩的农产品的产量降下来,比如北方的玉米和南方的畜牧业养殖,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要加强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注重生产的数量,更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生产一些高品质的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经济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
3.4 建平台
建立的平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平台。其目的是收集农村和农民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基础数据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目前所处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数据的积累和维护可以为后续很多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依据,使工作能够科学、顺利地展开。
4 结语
农I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农村和农业问题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经济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生产成本攀升、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从农业供给侧的角度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变革,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本文从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建平台4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建议,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五个方面抓起[J]. 上海农村经济, 2016(4):4-6.
[2] 程国强.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思路[J].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6(4):10-13.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3
此会,主要研究三件事:
1.总结“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
2.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
3.部署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对此会议,有重要指示,有批示。认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他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对“十三五”时期,他也提出要求。
此次会议,同样提到两个热词,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结构性改革”。这俩词,也是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热词。放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是“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体说:
1.改革目的:形成有效供给
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2.去库存: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
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
3.降成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
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4.补短板:增加紧缺农产品生产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5.树立观念:大农业、大食物
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基本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7.引领作用: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4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绿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农业迎来供给侧改革
2017年中央一文件,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自2015年底中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到新高度[1]。
农民合作社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现代的农民合作社已经演化成获得土地经营权,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集中耕种土地、粮食由国家收购。相比家庭分散耕种,合作社的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具有诸多优势。
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粮食产量创新高、主粮基本满足需求、土地单产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同时,我国农业还存在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结构性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土地耕种效率不高、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
粮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并存。我国粮食产量迭创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产,高产量导致高库存。但是,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2016年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在15%左右,其中大豆的依存度大豆86.5%。我国粮食“三高”现象反映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大量的无效供给只能转化为库存,部分粮食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土地分散种植导致粮食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低下。在下,我国农村土地分散耕种,这导致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较高。比如我国小麦的生产成本是965元/亩、美国是319元/亩,玉米我国是1064元/亩、美国是695元/亩。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2%、法国的3%。近十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是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收入还较低。
我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优质粮食供给不足。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不时出现,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一方面,由于粮食种植分散,粮食质量难以把控、流通成本较高、结构升级困难;另一方面,以产量为准的补贴政策导致农民追求产量、轻视质量。所以,国内低端粮食产量过剩的同时,中高端粮食供给不足,需要高价从国外进口。
人口老龄化使分散耕种模式难以为继,新一代农民数量不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镇化,年轻人口流出使农村老龄人口比例大幅上升,部分村庄仅剩老人和儿童。农民数量后继不足,传统的分散耕种模式难以为继,部分农田已经出现弃耕的现象。传统农民收入过低使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新型农业模式尚未成熟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强,我国农业人口存在断层的隐忧。
三、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分析
农民合作社能集中经营农村分散的土地,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能统一粮食质量,有助于发展优质粮食品种;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缺口,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未来农民合作社应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种植品种、打造农业品牌、吸引高端人才。
合作社应该增加土地流转数量、加快规模化经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规模效应越来越明显,经营的土地面积越大、位置越集中,那么生产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好。所以,合作社应该增加土地流转数量,采用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把所在地区的土地吸纳到合作社中,提高规模效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连片耕种;加强农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
合作社应该增加中高端农产品比例,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合作社一方面应该贯彻环保耕种的理念,加强农田环境保护,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该实施绿色种植的理念,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2]。在农产品种植种类的选择上,应该增加中高端、契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比例,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合作社应该打造地区性的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扩大规模后,具备了建立品牌的经济性,而建立品牌后能摆脱低质、低价竞争的困境。合作社首先应该打造村镇区域品牌,满足周边居民的粮食需求;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之后,把销售区域扩展到县域、市域。在销售区域扩张和品牌建设的同时,合作社应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特点,逐渐占据本地的中高端粮食市场。
合作社应该采用机械化耕种,吸引高端人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3]。合作社的运营需要采用机械化耕种、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粮食种植需要借鉴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工具,实现科学、精确、高效地生产粮食;合作社管理需要借鉴现代化公司管理手段,采购部、耕种部、市场部等分工协作。合作社需要吸引高端的专业化人才,实现科学种植、高效管理、市场化营销。
参考文献:
[1]江小国,洪功翔.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路径与国际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35-39.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5
1)由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目前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50%,?争力不足,规模小,农业生产成本高的模式难以持续。2)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和价格机制升级,部分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大豆供不应求,进口增加,玉米供应量增加比需求和库存高。3)近十年来中国的粮食生产,进口和库存量增加了三个数量,广义的粮食安全存在结构患,粮食的财政负担沉重。4)中国农业生产粗放,单位耕地化肥和农药利用率高,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和传统的农业资源投资老路难以跟上。5)连续增加农民收入难度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
2农业供给侧结构存在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2.1不安全风险
为追求农业产品数量的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饲料、兽药、动植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物的残留不仅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且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有毒物质过量,进一步恶化了农产品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约有1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每年重金属污染1200万吨。2013年爆发的“镉米”事件只是一个例子。这些进一步加剧了不安全农产品的风险。
2.2安全农产品技术供给不足与不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大量供给,增加了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隐患
一方面,在农业供给方面,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机构和科学研究人员对农产品生产的供应和供应水平较低。20多年前,美国把优质农产品,安全食品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作为制定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的首要任务。欧洲国家也将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新技术作为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地位的首要内容,制定了类似政策,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确保这种新技术的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仍存在很大差距,农产品生产者很少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得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另一方面,大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危害食品安全的技术在农业供应方面很受欢迎。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以及转基因大米、大豆、玉米等技术的非法种植,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危害食品安全,通过商业营销人员的推广在全国农业供给侧迅速蔓延开来。
从主营业务结构来看,规模业务有待完善。小规模的经营不仅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影响食品加工和经营领域的质量监督。在农业生产环节,虽然耕地转移率达到33%,但大多数是农民之间的零星流通。小规模农户仍占绝对优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企业规模经营的适度规模刚刚起步,农业生产比例仍然很低。在这种农业管理模式下,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难度较大,从源头上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很困难。在食品加工和管理过程中,中国有超过40多万食品生产企业,约300万个食品管理机构,以及无数的小作坊和小商贩,市场集中度很低,缺乏大企业、大品牌、大大增加了监督的难度。
3如何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食品安全
3.1以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宜农业规模经营是应对城乡人口结构和农业机构,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等变化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控制农产品人工成本过度增加,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尽管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经营规模,尤其是土地管理规模不可能达到新大陆乃至欧洲国家的规模,但有必要了解促进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流转,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建设中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导作用。推进“三权分立”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证明,探索流通领取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登记,维护农民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和义务。
3.2在对外开放中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起点是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在建立新的开放经济体制的时代,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不仅要立足国内市场,更要环顾世界,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一方面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率水平,安排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强中国果蔬,茶叶和水产品的产业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生产区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农产品供求格局和投资政策环境等因素,以确定区域,国家,行业和产品的开放布局,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互惠,稳定稳定的经贸关系。特别要加强与农业投资、贸易、技术和能力领域“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
3.4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九份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封闭,而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的农业在塑造开放各个方面的新模式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量非常大,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家农产品进口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正常情况。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保证了国内供应和市场的顺利运行,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和双边经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系。同时,在中国农业深入融入国际市场的背景下,无论是中国农产品供求总量的平衡还是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农业政策都不能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因素。作为一个农产品贸易大国,中国需要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农产品贸易发展与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关系;二,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6
2017年梅河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市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970元,增长8.5%;乡镇本级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阶段性水平。
一是强化扩财源,着力夯实乡镇项目建设
把乡镇的财源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去落实,突出项目建设,加强“飞地”项目调度、跟踪和督导,切实使乡镇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提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抓好“飞地”项目落地,突出产业发展上项目。
二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体系
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特色作物和农牧结合产业、休闲功能产业,实现由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要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今年,每个乡镇也要至少列支3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做大做强优质粮食产业,做精做细现代畜牧产业,扶持壮大棚膜蔬菜产业,扶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做稳抓实中药材特色产业,做活做旺休闲旅游产业。
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把产业发展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做大规模总量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发挥龙头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
四是夯实农业基础,抓好重点工作督促落实
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集中力量在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及农业生态上下功夫,推动“三区三园”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和落实。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态工作。
五是注重培育特色小镇,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建设整体水平
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新型特色城镇。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实施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和“星级评选”工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村建设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重点打造各级公路沿线,全面加强农村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