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使政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将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分析和了解时事政治作铺垫。只有将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分析时事政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印象,才能促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入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将重要知识点渗透在社会时事政治分析中,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时事政治认识的全面性,避免学生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对社会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对其发展形成不利影响。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来看,教师应该注意利用社会时事政治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人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将国家举办经济会议提出的政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如2014年重要经济政策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才能适应“新常态”。同时,也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在新的发展状态下,中国将要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再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全世界经济发展状态有了直观的认识,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由此可见,将社会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以社会时事政治的内容丰富政治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系统,逐渐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

二、实现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政治教学更偏向于理论性,将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政治分开,政治教学就会失去其重要意义。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在思考有关社会政治方面问题时可以站在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分析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主动担负起建设社会的重要责任。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详细向学生剖析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从社会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并引入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佐证。据调查发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虽然与以往生产总值增长相比,我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期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证明政治教学内容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由此可见,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社会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结合,能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政治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政治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社会时事政治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将社会时事政治内容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就可以激发学生分析政治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进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首先联想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新农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并延伸到小康社会建设中,由于有些学生可能亲眼见到过“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感想和看法。有些学生表示:“新农村建设很漂亮,标准规划的建筑,以及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进而揭示社会生活蕴含的道理,以实现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生活中的时事政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通过分析社会时事政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记忆。

四、结语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教学速度;微课;高中政治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乾坤,可见在细微的事物身上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而微课在当今的流行和盛行也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不仅仅是微课,在当下,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正在迅速地发展。可见细微之处也能引人入胜。本文就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求让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微课。

一、与深度互补,与速度相关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进行知识点深化,由各个知识点的源头进行追溯。在这种知识的追溯中达到了教学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面的覆盖。这样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必经的过程。物以稀为贵,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过度宽泛就很难在一节课中突出重点的知识点。庞杂的知识体现了教学的深度。

而微课与教学深度互补,在教学速度上创造了优势。微课大部分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这种短暂的时间内只能够容纳某一个知识点,但是在专注的情况下往往效果会更好。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突出政治知识点,与课堂教育形成互补之势。

二、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特点

(一)突破了课堂的限制,在更广的时间范围内影响学生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播途径上的优势。视频的载体在传播和反复利用方面都有着传统课堂无法超越的优势,在学生学习时间上也有了更加自由的选择范围,微课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学习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更加广泛。

(二)共享模式使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不同制作者的手中会有不同的效果。但是在互联网的平台中,微课的质量在大众评审中能够很快地分出优劣。优秀的微课资源则能够获得更多的传播途径。

(三)精益求精,直指目标

微课在时间上的特点要求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在很短的时间内需要有精益求精的内容才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时间短的特点也正好契合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问题。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最精益求精的教授以求最高效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速度。

(四)目标性强指的是微课在内容选择上一般会避开那种复杂的知识面,而会选择某些具有难度的知识点,结合实际的题型进行一种指向性和针对性的讲解

例如,在高中政治课本的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在这个单元中有过多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体系来概括这一单元的内容。利用微课的特点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单元的教学难题,简单而言就是“是什么样―为什么这样―怎么解决”,运用这样的一种思想把各种零碎的知识点总结到一个整体内。

微课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堂课的重点集中展示,这就是微课在目标性强方面的优势,通过微课的系统整理使得教学具有了指向性和针对性。

(五)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内容生动

微课在结合现代多媒体工具后能够把平面化的知识以更加符合知识脉络和知识结构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生反馈中也更加广泛,在网络的环境中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给了教师一种展示个人魅力和风采的机会。

三、微课教学在高中政治中的有效性及运用建议

(一)有效性

1.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发展现状。目前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引起了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和青睐,已经有一部分教师正在尝试进行微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2.在微课作品数量上也有了更多的资源,这为微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也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改进。同时也在教学模式的丰富上作了很大的贡献,在教学深度的基础上对教学的速度进行了补充,实现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微课的发展也在课堂层面解决了目前课堂教学无法再回顾的缺陷,使得学生在课后仍然能够具有很高质量的学习过程,在课时和教学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依然很有力地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有了很大的扩充,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建议

1.政治教育一定是围绕思想性开展的,微课在设计和运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政治教学的特点、结合多远文化价值观为学生的思想做好引导作用。

2.在利用优势的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严格,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3.在确保实施效果的情况下继续发扬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的潮流,结合需要进行变化。

4.追求更高品质的资源,优化辅导学习的功能。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微课在当下的发展就好似夏天的蝉鸣声,虽然微弱但是响亮。微课与教学深度互补,而提高教学速度的特性决定了未来它在高中政治教育方面有广阔的空间。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研究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所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及教学顺序。翻转课堂由课前和课上两部分组成:一是在课前时间,教师为学生准备视频课程,以便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二是在课堂中,学生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疑惑、不解,可以互相讨论,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翻转课堂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和集中讲授中解脱出来,有充分时间和精力一对一指导每个学生。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有以下特征:

(一)教学过程重新分配

教学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阶段。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上进行集中讲授,对知识进行初步的讲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中,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学生通过自学,达到初步理解知识的目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上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业时可以相互交流,小组协作讨论,师生深度交流,个性化指导[1]。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拥有者、演员,转变为学生身边的“教练”和学习活动的导演。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而是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自己决定学习时间、地点、进度。总之,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2]。

(三)微课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中,短小的微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把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制作成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接受能力进行观看并做笔记,也可以暂停思考,不用担心遗漏知识点。阶段性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制作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讲解知识,其中,视频效果、时长、讲授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视频时长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最佳,并伴有交互性环节,抛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不是简单地述说知识点,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记忆内容包括三类: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利用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元认知知识,即如何理解抽象的概念。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为例,概念性知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程序性知识是利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社会的导向作用,或者新形势下互联网+、新媒体、大众创新层出不穷等社会现状。元认知知识是把社会意识分解成思想、道德、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不同的形式。记忆是低水平的学习结果。理解是在记忆基础上转化、解释和推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与“物质与意识”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二)设计课堂活动

1.独立探索

课堂上,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反思总结等学习活动,对视频中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分析。所以,课堂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从开始时逐步指导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把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贯穿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发展规律”为例,在课前知识理解基础上,学生通过分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独立探索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协作学习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是学生完成作业、解决疑问的关键。小组人员在2~5人之间,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在小组协作中检查自己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吸收别人优异的想法。教师要选择适当的题目,题目不能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也不能太有争议性,很难实现协作目标[3]。

3.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协作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成果展示等。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基本矛盾”为例,在课前学习阶段,有学生提出疑问,宏观调控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这是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是高水平的学习结果。

三、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视频制作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掌握拍摄、后期剪辑和添加字幕等多项技能,拍摄出情感丰富、互动性十足、生动的视频,避免单调、平铺直叙地讲授知识。教师在网络平台上随时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与学生交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翻转课堂中有很多互动活动,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疑问时,学生更多地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将问题表达出来,促进良性循环和互动。实施翻转课堂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激励又是挑战,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教师应抓住机遇采用合理方式,使“翻转课堂”的内涵和教育理念得以倡导,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作者:单小雪 单位:大连市第十五中学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13(02).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4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 .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 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 金、化工等. 第二:国有经济要 ,引导和影响 并在 .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

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常识专题知识点归纳

2.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3.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主观题 ;差异教学 ;论析

学生在解答高中政治主观题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性思维,这一过程设计到语言智能、逻辑分析能力等。而这样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就更大,在传统教学中应用“一刀切”式的教学策略是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差异性教学策略的认知并有效的应用到高中政治主观题的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高中政治主观题及差异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中主观题在学习与解答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更能够体现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异性和学习的自主性。而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的差异还是情感态度等方面来探讨,这种差异性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利用差异性教学是正确的选择。

所谓的差异教学指的是在班集体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去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促进每个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而主观题的差异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教师在组织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教与学的中心,并依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其中主观题的差异性教学主要包括分层性教学策略、情感性教学策略、探究类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式教学策略和研究性教学策略等,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运用。

二、高中政治主观题的差异教学步骤

差异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差异性的诊断、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反馈与评价四个过程,其中各个过程都有各自实施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要点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差异性教学的质量。

1.对学生差异性进行合理的诊断

对学生差异性进行诊断是差异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诊断才能够保证后期教学计划制定、实施的针对性与正确性。在诊断的过程中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和动态化的原则。其中诊断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水平、情感的态度以及元认知的差异性等。其中知识与技能准备方面的差异指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的积累程度、对知识的认知结构的差异,学生因学习背景等的不同会造成一定的差异性。而情感态度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态度,主要包括主动型、被动型和中间型。元认知的差异指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解和监控进而达到目标的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元认知的水平不同,这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2.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把学生的差异性诊断作为依据和前提,进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和先导。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共性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这样能够保障全体同学的需求,同时要兼顾小部分具有特别学习需求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教学计划。譬如在高中政治必修四当中涉及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这一主观题目的分析,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取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在交流后进行总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计划的制定既可以在交流中发挥学习能力水品高的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习能力水平偏低的学生在讨论中向水品高的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后期的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教学成为教授学习方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3.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教学过程的实施主要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调整等方面。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水平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例如,针对统一到主观题,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独立的完成材料的阅读、分析和解答的过程,并在后期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教师的目标可以放低,在其引导下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并联系知识点,在这一过程中融入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学结果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结果的反馈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实施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的重要途径。在差异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反馈主要依据对教学内容的测评来进行的,传统的统一模式的教学考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考试的配合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和总结,这样能够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横向与纵向双向测评才能够保证评价更加的合理。

三、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教师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高中政治主观题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主观题自身的特点也促使教师要摆脱原有统一的教学模式而转向差异性教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强化对差异性教学及其各种教学策略的认识与研究,在实践中把握好教学步骤中的要点并进行有效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献平:高中政治主观题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教坛聚焦,2009年第13期

[2]李小雷:小议高中政治主观题差异教学策略,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高效;以生为本;小组建设;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85

课程改革、课堂高效、以生为本、优化教学,素来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追求和研讨探索的热门课题。然而,如何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作为一线工作的实践者――学校、教师正在实践、探索、总结、提升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我们推行了“321”高效课堂学习模式,即“三案(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后训练案)”、“二展示(课前展示预习案、课堂展示探究案)”“一交流(讨论)”。下面以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谈谈新课改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放课前预习案,依案自学

教师在授课前一两天将课案(预习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课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预习案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梳理,知识体系建构等。对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及教师交流、探讨。授课前学生的预习案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教师做批改,并给出A、B、C、D级不同层次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做好记录,以便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课案内容。

二、讨论课堂探究案,展示点评

新课开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课案学习教材,针对课案中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教师选出不同层次的课案作业组织学生到黑板展示,并选出学生做课案点评。

探究案设置了易混易错知识点判断,如“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非主观世界。又如“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是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点,明确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只有实践,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直接经验即实践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如学习知识获得。探究案也可以设置材料分析题,指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针对探究案中的问题,小组首先进行对子讨论,然后整组群体讨论,形成集体智慧,然后派代表到黑板展示。点评组同学以“小先生”的姿态走上讲台,精彩点评。“小先生上讲台”精彩点评使学生活动达到,同样的一节课,教师去讲学生可能会听得发困,如果由同学去讲,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性都会大大提升。同时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对点评组同学做出的评价再加以修正或补充,同时教师要针对一些错误问题以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同时根据课案确定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适当加深、加宽。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等知识点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掌握,突出学科精神、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及时对小组探究情况及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三、选作课后训练案,达标测试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结构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达标测试题即课后训练案。为了体现分层次教学,训练案要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下课后学生将试卷上交教师,教师批完试卷后要尽快发还给学生,以便教师及时讲评、辅导、矫正、补救,力争做到教师“节节批”,学生“堂堂清”。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课后及时进行扣标反思、归纳整理、总结规律,并在课后反思空白处做以记录。同时对学生的课后习题加强督促、检查,使学生养成及时、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四、小组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在组长的带领下,全班分工明确精诚合作,在组内与组间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在课前预习案及课堂探究案的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初步处理课案中的疑难问题,学生间互相帮助释疑解惑,都有机会充当“教师”的角色,但想当好这个教师就必须“备好课”、“讲清楚题”,这就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挖掘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并组织好语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把握远远优越于被动听讲。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要的实践者、参与者,教师是组织者、服务者;高效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首先提倡要敢于让学生动起来,做到手动、心动、身动,让课堂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321”高效课堂模式为打造一节好课提供了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师生互换了角色,学生做起了“小先生”,实现了“教”;教师走到幕后成为资料的提供者、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课堂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赖俊明.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09(4).

[2] 姚恭文.新课改下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魅力中国,2009(6).

[3] 丁为照.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2009(12).

上一篇人文素质

下一篇实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