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1
关键词:文化体制;艺术管理;结合
艺术管理是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一项专业的学科,其本质为服务社会,目标为发展民族艺术文化,并尽可能的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丰富与发展。艺术管理学科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我们结合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分配,并构建合理的专业技术,明确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推动艺术管理学科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
一、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的具体内容与含义
1.文化体制的具体内容
文化体制通常是指国家在某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文化产品管理、传播与生产的一种运作方式,文化体制是对上述过程的具体制度安排,也是文化产品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组织保证。
文化制度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传播方式与生产组织等。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化体制对文化产品的出产效率产生极大影响,能够明显体现出产品的价值方向,反映出文化创造的具体现状等。
2.艺术管理的含义
艺术管理是最近才逐步兴起的一门专业管理学科,其发展趋势十分良好。当前,艺术管理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也重视文化法规、知识产权与艺术营销等专业课程。从这些学科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学好艺术管理专业,一方面需要掌握艺术的概念、包含范围与知识范围,明确艺术涉及到的行业;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策划能力与执行能力等。
二、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原因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内在精神状态与文化素质,由于文化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是艺术的总结方式,因此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掌握其发展方向,通过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而言,二者相结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首先应当了解本专业的所具备的优势与特点,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来了解艺术并发展艺术,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艺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学校艺术管理的作用。
2.由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的重点是展现出当前时代的风貌,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应该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保持统一,保持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艺术管理必须体现出社会文化事业的相关内容,并且要将重点放在向公众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上,因此在进行文化体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艺术管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结构,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相适应,满足文化管理的需求。
4.在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优化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树立起科学有效的艺术管理方式,同时还应当合理分配艺术管理相关得的知识模块,争取让艺术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艺术管理是比较现代化同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专业,我们正是在结合了当前文化体制发展前瞻性探索特点的基础上,对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1.增强社会不同文化阶层对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整体性认识
我们应当通过加强对艺术管理专业知识性的重点培养,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程度和认知程度,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在现实中,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以此提高人们文化涵养,达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信任、支持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工作的目的。
2.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增强两者的关联度
为了坚持文化产业相关事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实施科技、人才战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合理安排与组织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结构,深化人才管理及培养改革,通过不断提高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从而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这不仅是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相关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增强科技、人才战略二者关联度的要求。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的定义、包含的内容,分析二者之所以需要相互结合的原因,并对如何进行结合发展提出相应的途径分析。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国家的文化水平若想稳步提高,必须实行文化体质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只有这样,文化体制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艺术管理专业才能稳步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院)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创作与营销模式初探――以《新暗恋桃花源》项目运作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2
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为什么这样说?第一,改革面临着很多新矛盾、新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之初、改革之中并不那么突出,没有成为主要的压力。现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等全面凸显了出来。第二,近30年改革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由于过去改革不到位产生的一些问题,有些改革过程中难免产生的一些问题,现在也集中地反映出来,比如收入分配差距、贫富差距、腐败等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所面对的矛盾、问题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要求不仅要继续加快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对新阶段全面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1、以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深化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其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无论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不协调问题、城乡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2、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已进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四位一体”改革的新阶段,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扩大对外开放,对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比以往30年任何时候都更大,更迫切。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3、以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是新阶段改善民生的根本性举措,其迫切性全面凸显出来。
4、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道德建设相对后。建设文明大国,需要文化的大发展。这个必要性,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
5、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实现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的转变。
对于推进新阶段全面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产业政策;特色文化;民族地区;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354-01
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在促进对外开放,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和依托资源优势为主要特点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最终目标得到较大程度的实现。
一、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与其他地区其他政策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由于民族文化产业、民族地区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的差异性,使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从政策试点来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走了一条先试点后再全面展开的渐进改革之路。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本身带有很大的不成熟性,通过政策试点暨总结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成功与不足,又避免了不成熟的政策大面积展开带来的发展风险。
(二)从文化产业政策监控来看,近年来,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加大了对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监控的力度,通过检查评估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文化产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应建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个层次的试点地区和单位的工作进展进行检查,有效地加强了对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三)从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来看,民族地区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机制得到初步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存量因素得到释放,广大民族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四)从政府主导和引导成绩上看,民族地区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较好的发挥了主导和引导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成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配套指导意见和政策,形成了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充分发挥了政策执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文化产业没有被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战略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特色文化产业处于放任自流、自行发展的状态,不利于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战略定位不突出,致使不少地方对文化部门重视程度不高,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严重不足。
(二)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认同就是政策接受主体对政策的认可与赞同,从本质上看,政策认同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所实施政策的一种心理态度和评价。政策认同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基础,只有目标群体对政策内容有了全面正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策认同,政策才有可能得以贯彻实施,才会转化成为积极执行政策的动力。
(三)融资难制约了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个行业存在许多中小型企业、个体经营者。这些经营者具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但初期普遍规模小,难以获得政府资助和银行信贷。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支持的主要是中央文化企业和部分地方转企改制企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企业很难得到中央的资金扶持。
(四)文化产业政策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受制于政策体制,良好的政策体制是政策执行顺利推进的制度和体制保障,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受制于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产业管理过程中的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等问题,文化产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削弱了政策的权威和政策的影响力,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
三、提高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力的对策思考
(一)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民族地方文化种类繁多,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广阔。可以由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根据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精神鼓励和资金支持等办法,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进而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
(二)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优化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体制环境。首先,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其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行政部门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
(三)融资难可以通过改变资金投入方式来进行弥补。资金投入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企业、个人工作室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在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三是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给予一定资金资助。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市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巩固、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和做法,积极、稳妥、务实推进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倡导敢闯、敢试、抢抓机遇的改革锐志和创新精神,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积极参与改革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目标,加快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资源要素价格体制、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改革,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推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偏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着重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做大增量,通过中省军工企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与我市经济融合等方式来激活存量。
(二)按照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着力推进国企改革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继续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实行出资人依法监管、授权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更大范围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参与国企改革。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分散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既体现城乡一体,又反映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资源,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城乡均等配置。创新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四)按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持作用。规范发展土地市场,规范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建立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解决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分割性和分层性的问题,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及各类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继续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健全城镇住房建设体制和供应结构,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六)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加强部门与地方、院校(所)与企业、军工与民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和壮大产业规模为重点,加强创新要素配置和优化;以项目为纽带,推动科技资源、产业基地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加快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加大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组织功能;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广辟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利用风险投资基金、吸收社会资金和上市融资等形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争取国家财政性资金设立基金的支持,为企业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提供贴息、担保;建设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平台,实行开放共享的机制,提高资源效率;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三、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9个改革工作办公室。
(一)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制订全市性改革创新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强总体指导和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发改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二)国有企业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等工作。市国资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商贸局等部门领导为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
(三)社会保障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救助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四)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市财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编办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五)投融资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市金融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人行*分行营业管理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
(六)科技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市科技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
(七)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6—调推进全市教育体制改革。市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八)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市文化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市广电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
(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员制度创新等。市编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编办。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审定各领域总体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确定和部署阶段性改革重点工作。各改革办公室,原已设立的只作调整和完善,未设立的要成立和健全。各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各有关领域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审定各有关单位改革创新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指导、检查各部门改革创新工作;协调处理改革创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改革部门作为各级政府总体指导和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对市人民政府部署的年度改革创新意见,要积极推动,及时跟踪,总结报告。
四、建立改革创新督查考评和激励机制
(一)严格考核工作。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年度—7—改革创新的各项重点工作,市目标考评办将对各区县、各部门承担的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5
一、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
1、加强学习,开拓视野,主动接受新事物,创造性开展工作。以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宣传“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好花鼓戏《老表轶事》等廉政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全省巡回演出。
3、加快文化领域重要指标体系建设,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研究制定“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落实文化部与省政府签订的文化发展共建协议,推动有关文化政策和项目的实施。
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4、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省文化厅将重点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湖南图书馆二期工程、艺术学院扩建等重要文化建设项目。各市州要积极推进各项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5、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努力解决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
三、加强文化服务机构制度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6、继续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推进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的免费开放。试行图书馆“总馆带分馆”的服务方式。建立公益性文化单位执业资格制度,对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业务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人才准入与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的推行工作,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政府管理,提升图书馆的品位和服务水准。加强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继续抓好全省少儿读书活动。
7、广泛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和“高雅艺术鉴赏活动”。开展具有湖南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筹划全省民歌辅导传唱创作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建设。
四、办好重大文化节会,着力推进艺术生产与创作
8、申办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积极做好“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湖南的组织工作,办好第二届“湘人湘歌大赛”,举办全省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举办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全面促进文艺创作和人才成长,催生文艺精品。
9、精心打磨2009年湖南艺术节的优秀剧节目,推荐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为2012省艺术节组织投排一批既有市场前景、又有夺奖希望的剧目。复排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为统一的优秀剧目。
10、做好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演艺节目选拔加工及参演工作。组织好纪念建党90周年、100周年的重点题材和剧目创作工作。
五、实施重点项目带动,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
11、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任务,积极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推进凤凰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做好第九批省保单位的申报公布工作,积极促进长沙铜官窑、洪江古商城、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舜帝陵庙遗址、炭河里遗址、靖港古镇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力争里耶古城遗址及秦简博物馆今年10月竣工开放。
12、全面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命名工作,落实传承人待遇,完善传承传习制度。建立一批非遗项目传习基地,举办一些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加大非遗生产性保护力度。组织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湖南专场”演出。
六、强化市场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13、通过推行文化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体制。完善网上审批和网上执法系统,提高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的效率。开展全省文化市场管理、稽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新时期文化市场变化的能力。
14对全省网吧安装监控平台软件,加强对网吧上网终端的监管,解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问题。
15、积极推行网吧连锁化经营,鼓励和支持现有网吧组建网吧连锁企业,争取2-3家连锁企业通过文化部认定。试办一批健康阳光网吧,使之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和健康娱乐的场所。
七、整合文化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6、组建湖南省文化艺术产业集团、湖南省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拓展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平台,争取创立湖南省文化投资公司(或基金)。力争五年内培育1-2家上市公司。
17、充分利用两个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金鹰卡通播出平台,培植动漫游戏龙头企业,多出精品力作。协助做好宏梦卡通公司和其他动漫企业在境外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18、积极运筹“湖南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将湖南娱乐中心开发建设为“湖南文化广场”,将省文化厅原机关大院开发建设为“湖南文化艺术大厦”,使之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地标性建筑。
19、办好“第五届全国手机动漫游戏大赛”等重大活动、赛事,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及省政府组织的经贸洽谈会。
八、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湖南文化“走出去”
20、精心组织赴非洲三国(坦桑尼亚、肯尼亚、莱索托)和新西兰的演出活动。组织好省话剧团赴新加坡、大剧院赴美国的演出活动。继续做好对港澳台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包括湘台经贸文化论坛活动、交响乐团赴台访演活动、动漫合作交流系列活动等,促进港澳台地区人心回归。办好哥伦比亚“中国文化周”湖南文艺展演活动。
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
21、充分利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推行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多方联动、共建文化合力
22、主动加强与民委、文联、广电、出版、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旅游、外经贸、外事、老干等部门的协作,建立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强省建设。落实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合作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范文6
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您在接受《传媒》杂志采访时认为,“报刊业突破在即”。现在回过头来看,2004年报刊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哪些进展?去年您先后到广东、湖北、江西和东北等地开会或调研,您对各地报刊业发展的态势有什么评价?
石峰:我认为,2004年是我国报刊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的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中央的直接指导下,2004年在全国进行了颇有声势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35家试点单位中,属于新闻出版系统的有21家,其中有4家党报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4家经营性报社(北京青年报、今晚报、中国证券报、电脑报)。党报集团的改革主要以机制创新、增强活力为主,进行企业、事业两分开的试点,即将党报的主业部分(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把报纸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业务从主体业务中剥离出来,组建为企业。经营性报社的改革主要以体制创新为主,进行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变的改革。期刊业的改革没有纳入全国的试点,但广东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对家庭期刊集团进行了改革试点,“家庭期刊集团整体改革方案”经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目前正在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推进报刊业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以北青传媒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为标志,我国报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对我国报业的改革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北青传媒有限公司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87.9%,去年12月在香港H股上市,一举成功,成为内地传媒业海外公开上市“第一股”。电脑报社与香港巨商李嘉诚旗下的TOM集团合资成立“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公司”,TOM集团支付2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占有这家合资公司49%的股份。这是继《计算机世界报》后25年来经政府部门批准的国内首例报社合资项目。
三、跨地区、跨媒体合作办报做了新的尝试。继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主办《新京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法制日报社合作主办《世界报》后,去年又批准了上海文广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在上海合作主办《第一财经日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主办《每日经济新闻》。虽然跨地区、跨媒体合作办报目前尚处在试验阶段,这种合作形式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也还有待完善,但从报业发展的规律来看,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报业市场体系,实现优势互补,都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我们说2004年是我国报刊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是完全有根据的。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但整个发展态势是健康的、平衡的、有序的,既没有因改革而失控,也没有因怕出问题而停止不前。去年我到各地走访了一些报刊社和试点单位,我总体感觉大家的精神面貌很好,改革愿望强烈,发展信心十足,反映出一种上下齐心协力谋改革、促发展的新气象。
记者: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提出,要围绕“一条主线”、把握“三个坚持”、突出“四个更加注重”。您认为报刊管理部门应如何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为报刊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石峰面对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作为管理部门,我们的压力很大,既要推动行业的改革,又面临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而且如果管理工作、管理部门不改革,就很难推动行业的改革,这给我们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破解这个课题,很现实,又很紧迫。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行为的转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由监督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增强服务意识。如去年记者证的换发,我们建立了中国记者网,可在网上申报办理、网上查询,在提供服务中加强了管理,把整个管理工作纳入到现代化管理轨道。又如我们拟推出《报业年度发展报告》,为各报社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再如我们委托中国经营报社组织召开报业竞争力年会,既对报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又为各报社之间的研讨交流搭建了舞台。
二是在管理职能上,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目前新闻出版部门还有较多的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经过清理,新闻出版总署的69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了28项,保留了36项,向省级新闻出版局下放5项,报刊变更刊期的审批就已经委托省级新闻出版局执行。应当说审批也是一种监管,该做的审批事项还要把好关,但是审批不能代替监管,行政机关要从注重审批向注重社会监管、市场监管转变,为行业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这两年来我们加强了报刊的审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打招呼、作处理。又如我们加强了对违规出版活动的查处力度,规范出版行为,优化市场环境等。
三是在管理行为上,由凭主观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长期以来,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都是我定规则你执行,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要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决定一切。今天不同了,定规则要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部门不经授权,不能任意设定行政许可。管理部门不能再说什么就是什么,对被管理者的处罚要合法,要讲程序,要进行听证,允许申辩,所以,管理者自己要重新定位,摆正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实际上从法律地位上说应该是平等的,依法行政的要求使管理者面临许多新的考验。
记者:您在今年初的“报刊改革研讨会”上强调“报刊业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时期”,如何理解“重要而关键”的内涵?
石峰:我们整个国家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报刊业也向样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环境越来越有利于报刊业改革。这里指的大环境包括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建立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共识,等等。应当承认,相对于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进程,报刊业的改革发展相对滞后,这是因为报刊业有其特殊性,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但是,报刊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必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可以有特殊性,但不可以有例外。其实,报刊业的改革一直在推进,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报刊业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报刊业改革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改革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撑和引 导。这些年来,中央连续颁发有关文件,报刊业改革的方针方向已经很明确,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改革思路愈来愈清晰,为报刊业的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如中央把文化事业划分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部分,实行分类指导,这就打开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结”,为经营性报刊的转制提供了理论、政策依据。又如改革过程中对人员的分流安置等,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规定,为改革铺轨架桥,减轻了报刊社的改革成本。
三、社会和业界对报刊业改革的承受能力增强了。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报刊是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总担心面向市场、转制、融资等项改革必然会影响舆论导向。也有的长期“铁饭碗”拿惯了,改革会影响既得利益。还有的单位历史包袱沉重,改革迈不开步子。现在情况不同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业界和社会公众来说,这是对文化产业包括报刊业性质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报刊业要作为产业来发展,唯有改革才有出路。业界和公众对报刊业的改革有了一种内在动力,有了一种期待,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这是推动报刊业改革的极好时机。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报刊业的改革是个有力的推动。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报刊的水平还很低,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很不相称,搞得不好会形成“拖后腿”的局面。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有关部门对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刊的人均消费指数没有达到设定的指标。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着”报刊业改革发展。
仅仅这些情况就足以说明,我国报刊业已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改革发展。 记者:2005年报刊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报刊管理有哪些新举措?要达到什么主要的目标?
石峰:根据整个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2005年报刊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保证正确导向为根本,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最终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的、符合我国报刊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据此,2005年推进报刊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单位经验,巩固和推广试点工作成果。如上所述,去年报刊业的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和突破,十分可贵。但这些经验要全面推广,需要进行总结和提高,有的还需要完善,有的目前个别试点可取,在面上推广还不行。因此,我们将召开若干专题研讨会、现场交流会等,把试点单位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广,共享改革成果。
二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报刊事业单位的改革。在相关政策完备的前提下,首先要推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重点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条件的还要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党报党刊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报刊,由国家主办,实行新的事业体制。所谓新的事业体制,就是要改变国家投入的方式,实行灵活的事业体制,养事不养人,以提高投入的效益。改革的重点是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前提下,实行宣传和经营两分开,把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等业务和其他经营性产业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为壮大主业服务。同时要继续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为此,将出台《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已组建的党报集团要深化改革,重点是剥离集团控股的企业,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抓好经营,壮大实力。
三是探索和实行报刊退出机制。我国报刊业缺乏退出机制,已经成为报刊业健康发展的痼疾,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只生不死,可以说对任何事物都是违背生存规律的。我们曾尝试实行期刊试办期制度,但是由于体制问题,由于没有建立报刊质量指标体系,难以真正实行。这一步跨不出去,报刊业的改革发展没有希望。今年我们准备下大力量建立报刊质量评价体系,各方面的要求都要具体化、量化。有的省近年来试行报刊质量末位淘汰制,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支持这种尝试。
四是合理规划报刊业发展的结构布局。现在大家都认为报刊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但怎么不合理,怎样才算合理,谁都说不清楚。而且实施《行政许可法》以后,申请人申办报刊,批准或不批准的依据是什么?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新办报刊“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规划都没有凭什么审批?但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论证,不但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指标体系等,要用数据说话。我们认为这是项基础性工作,要作为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来做。
此外,今年还有几项工作要做,一是要尽快完成报刊出版数据库建设。这是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二是规范报刊市场秩序。现在报刊发行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报刊社的效益。我调研时了解到,有的报社一年光花在发行促销上的资金就是上千万元,那么全国是个多大的数字?我们初步计划联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纪律的手段,共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竞争环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是修订报纸和期刊的两个管理规定。这两个管理规定都已经实施十几年了,一直没有修订,我们本来想等到改革相对到位再修订,但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要求今年上半年修订完成。四是要对高校学报进行一次调研。高校学报约占刊物总量的三分之一,数量很大,但总体质量不高,面向市场的很少。教育部正在对学报实施“名刊工程”,我们大力支持。我们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高校的学报进行整顿。五是建立新闻采编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出版专业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以来,效果很好,对提高出版队伍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我们正在与人事部沟通,争取尽快确立和实施新闻采编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六是实行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国新出版物数据调查中心”,正在制定报刊发行量认证规则和办法,先对报刊发行量试行认证。此举对规范报刊业的发展、建立诚信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七是建立新的期刊物流配送体系。我国期刊的市场规模在1985年就达到了25亿册,到现在20年间,一直在25―30亿册之间徘徊,其中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覆盖率不够,我们的物流配送体系不行。我们正在与国铁传媒公司接触,探讨建立新的期刊物流配送体系的可能性。最近计划开一个研讨会,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争取尽快建立一个全新的期刊物流体系。由此可见,我们今年的工作任务很重。
记者:您认为报刊业改革面临哪些问题?
石峰:突出的问题是转制以后如何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如何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应当承认,企业经营的指导原则与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原则存在矛盾的一面,传媒业有自身特点,转制以后两个效益的矛盾、党管媒体的问题会尖锐起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是说改为企业就一定会出现导向问题,但可能性和几率可能会高一些,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改革的成本。人员分流,富余人员安置,离退休人员待遇都需要钱,这不足一个小数目,尤其是一些历史包袱较重的老的报刊社,这是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在发达地区可能好办些,不发达地区怎么办?在全面推开时,改革成本的负担问题是很复杂的。
记者:您曾经强调报刊业改革的三个层面:即管理体制的改革、报刊社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报刊社内部用人制度的改革。您认为这三者的关系应如何处理?
石峰:我认为这三个层面的改革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梯形构架,相对而言,体制是宏观,机制是中观,用人制度是微观。体制改革是根本,抓住体制问题才抓住了“牛鼻子”。机制是体制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适应市场经济,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用人制度是为体制机制服务的,体制机制变了,用人制度才能变。现在看来,难度还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
记者:目前跨媒体、跨地区经营引人注目,对此总署有什么政策要求?
石峰:目前经批准实行跨地区合作经营的报社就是前面提到的4家,还处于实验阶段,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问题。如果跨地区合作经营以后削弱了对媒体的有效监管,这种形式就值得研究。我认为报刊跨地区经营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这几家的形式还比较单一。由于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目前还不宜全面铺开。无论何种形式,跨地区经营有一个原则必须坚持,就是属地管理的原则。
报刊跨媒体经营目前已经很普遍了,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问题是,跨媒体经营的动力是市场的还是行政的。不是市场行为的选择,而是靠行政推动,走起来会很困难,不见得能做强做大。只有按市场要求,采用经济手段,才会有生命力。
记者:前一阶段报刊治理整顿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任务是否已基本完成?2005年在报刊治理方面有何新举措?
石峰: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报刊治理整顿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所谓“阶段性”,就是说治理整顿的任务不是全部完成了,只是阶段性成果,而且这个成果还有待巩固。
目前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县级被停掉的报纸,有的还在千方百计地变相出版,而且解决起来很难,要加大解决力度。二是党报党刊的发行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地市级党报的发行问题。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宣传主阵地,需要在基层有一定的发行量,党的声音下不去,就与报刊治理整顿的目的相悖了。但老百姓认为用行政手段征订就是摊派。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正在做专题调研。我认为,党报党刊要改进宣传报道工作,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办成老百姓爱看的报刊,这应该是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