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胸有成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胸有成竹范文1

There was once an artist whose name was Wen Tong. He was famous for his bamboo drawings. A lot of people asked him for one of his bamboo drawings.

People wondered why Wen Tong could draw so well. Actually, Wen Tong loved bamboo so much he had grown various bamboo around his house. No matter what season it was and no matter whether it was sunny or rainy, he used to go to the bamboo forest to observe how they were growing.

He carefully observed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四面八方) the bamboo poles as well as the shapes and colors of the leaves. Whenever he found something new, he went back to his study and drew what was in his mind on paper. After a long time, the images of the bamboo in different seasons,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and at different moments were deeply imprinted1 in his mind. Whenever he stood before the paper and picked up a painting brush, various forms of bamboo came into his mind at once. So, every time he was drawing bamboo he appeared confident and at ease(安逸,舒适) . All the bamboo he drew looked like real.

When people spoke2 highly of his paintings, he always said modestly that he had just put the images of the bamboo imprinted in his mind in the paper.

The phrase "having the images of bamboo ready in one's bosom3" means having plans or designs ready in one's mind before doing a certain job so that its success is guaranteed. It also means being calm and sober-minded in dealing4 with things.

胸有成竹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27-03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教学的立场同样也应是儿童的立场。

“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人课堂教学之前,在进行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使学生学有发展,使课堂生成智慧,绽放精彩?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对孕育精彩课堂的“节点”――解读“教材”和“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立足文本――教材,孕育精彩课堂

教材,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教师应当怎样读教材才是基于学生立场呢?

首先,读教材的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一年级下册“百以内加、减法”知识编排如下(纵向):

加法和减法一 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 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进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位 退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 退位

在这两个单元中。计算法则把知识联系起来。基于对知识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横向联系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的计算技能,还经历了“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结构化过程,发现这些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读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是文本,往往以静态方式呈现结果(结论)或基本计算方法,难以呈现结论的产生过程或计算方法(法则)的形成过程。如果教师也像教材那样处理。学生的学习难以知其所以然。教师需要清晰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理解。

《分数除以分数》:量杯里有9/10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3/10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算式9/10÷3/10。学生可以借助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转化成整数除法:9/10升=900毫升,3/10升=300毫升,900÷300=3(杯);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转化成整数除法:9/10÷3/10=(9/10x10)÷(3/10xl0)=9÷3=3(杯),那教材中的算法:9/10÷3/10=9/10xl0/3=3(杯),依据是什么呢?还是商不变性质,只是运用方式不同,将除数转化成整数1,也就是:9/10÷3/10=(9/10xl0/3)÷(3/10xl0/3)=3÷1=3(杯)。读懂了来龙去脉,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是简单地讲授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方法的尝试、比较、辨析中,从本质上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读教材的价值追求。以“加法交换律”为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还可以此为载体渗透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和结构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有:

(1)生活现象:

借助一个现实情境或故事,比如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得到:3+4=4+3。

(2)引发猜想:

是不是只有3+4才等于4+3呢?其他两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3)举例验证:

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验证一下吗?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举出很多例子,有一般数有特殊数;有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有整数、小数、甚至分数等等。

(4)归纳规律:

比较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建立数学模型。

选用“现象―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亮出了数学知识中最智慧的部分,作为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丰富资源,使学生在经历这些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智慧、实践智慧、体现智慧。“猜想”能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创生过程,激起学生对现象进行主动探究的欲望。以此为“引线”,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验证”,让学生自己举例丰富了表象材料的积累,范围较广地进行“不完全归纳”。可见,教师的定位既有知识目标,还有学习方法的目标。这样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规律性知识的探究过程,充分地体验、发现和建构,逐渐形成善于主动地猜想与类比的习惯,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主动投入。

二、立足主体――学生,孕育精彩课堂

1.读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的实施都是以一定的学习内容作为载体的,作为老师,需要从儿童立场考察,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怎样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需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小数乘整数》:水果超市最近新进了两种水果,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0.8x3可以怎样算呢?如果就直接切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应付,效率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如果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可能转化成小数加法用0.8+0.8+0.8=2,4(元),也可能根据人民币单位问的进率把0.8元先化成8角,再用8角×3=24角。最后把24角化成2,4元,甚至有学生预习或者从其他途径知道还可以用0.8x3=2.4(元)。这些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解决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但比较发现0.8x3=2.4(元)最简便,所以我们要学习它。为了学会这样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他就有了理解算理的需求,只有算理清晰了,方法才会内化,才能正确应用。如果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2.读学生的学习状态

同一单元有不同课时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储备以及活动的经验等,会随着学习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在学习前,学生初步掌握了乘法计算的方法,口诀学习的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迁移奠定了基础;在“1~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时,学生经历了“选材料、写算式、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为本课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步骤过程的保障;在“1~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乘法口诀的规律,同时体悟了发现规律的方法,为本课

规律获得提供了方法支撑。当然对上述结构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之间也会存在差异,这些都是课堂的资源。在对学生状态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递进性目标的设计。

学生在类似内容的学习中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似曾相识又有不同,基于已有,又需要“跳一跳”才能获得新知。学生有能力继续学习但又不是简单重复,不断提升的要求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见表1)。

3.读学生的年段特征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逐步积累,能力逐步提升,经验逐渐丰富,因此,不同年段的学生对同类内容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又有所不同。就“探究规律”而言,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发现规律,要从大量的材料中感知,如“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可以分组设计除数相同的几组算式,先研究除数是5的情况,通过具体的算式,让学生感知除数是5的算式有很多,但余数只有4种情况,所以除数是5,余数最大只能是4,进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计算除数是其他数的、有序排列的除法算式(如除数都是2的一组算式:2÷2,3÷2,4÷2,5÷2……20÷2;还有除数是3、4、6、7、8、9等数的几组算式),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四年级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前期规律探究的过程,自主经历“发现猜想、确定范围、举例验证、获得结论”,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和教师的举例相对于二年级学生要减少很多。

再如,《混合运算》“为什么先算乘后算加”的内在原理,在三年级让学生探究学生并不热心。但如果在五年级,学生热情相对会高,研究过程也会顺利一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年段特征。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有了积累,当教师提起这个问题时,他们也有一定的能力理解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所以一下来了兴致。探究过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算理的内涵。可见同样的问题,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它的认知度、兴趣度是不一样的,初学计算时,学生也许对“为什么”的需求没有对“怎样做”来得强烈。学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站在更高的平台俯瞰时,追根究底的愿望会更强些。这要求我们更细致地研究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堂。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守着一扇从内开合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同样如此,确立儿童立场,从多维度、多层面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地去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与学。

胸有成竹范文3

关键词:解读课标 有效性

众所周知,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课就像是指挥员在组织一场战役前所进行的筹划,必不可少的。为了组织好“战役”,教师必须精心筹划和设计,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实施,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已产生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设计以偏概全,将认知目标替代所有目标;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根本不能启发学生思考,或者问题太多、太浅,导致课堂形成满堂问;或者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教师没做适当的引导,将答案和盘托出;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等学习规则不明确、时间安排不足,导致教学时间、空间以及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缺乏合理的安排和组织。[1]

二、对新课程背景下合理安排备课程序的认识

1.正确认识课标的作用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某一学段的学生学习成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过去,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因而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可“依纲考本”。而新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只是对学生能力达标的一个表述,而为达此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明确阐述。因而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对每条课标认知阅读和理解,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把握教学进程。[2]

2.正确认识新课程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新课程的教材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知识与案例的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学到的不是原来大纲版教材的系统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培养情感与价值观。新课程教材虽有不同的版本,并且版本在知识编排顺序上、所选的案例上都有差异,但都是以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来提供素材。学生通过精选的材料及案例的学习,培养探究、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在课本表面,应深入挖掘教材,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内在关系。[3]

3.合理安排备课程序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应始终把落实课标要求放在第一位。建议合理的备课程序应为:首先清楚模块内每部分课标与教材单位的对应关系,然后明确每条课标与教材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针对每条具体的课标进行备课。具体操作如下: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应达到的教学要求;粗看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以及对课标内容的落实深度和广度;精读教材,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以及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取舍和整合,补充必要的教学资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整个教学流程。

三、对备课关键环节的认识

(一)解读课标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初中新课程的主渠道,要想在课堂上落实课标,必须确定课堂45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上学习学生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求。

为了便于对课标的分析,可以首先将其分析出主题词、目标词、动作词、限定词几部分,分别解读各部分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明确其包含的三维目标。以“地球运动”一节为例,将对应课标分解如下:

由此明确“地球运动”一节的课标要求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B.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C.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B.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B.使学生认识地球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C.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4]

(二)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标、教材和学生情况;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呈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呈现应能反映出基本的教学过程;如以依据对课标的解读、教材的分析和初一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水平和特点,将“地球运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演示地球运动过程,理解地球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掌握地球运动的周期、方向等。

2.弄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理解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与自转的关系,四季变化、热量带与公转的关系。

由以上目标可简要反映本节课的基本教学过程:起――简单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承――理解地球运动的周期、方向和特征,;转――地球上一些具体自然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四季更替、热量带产生;合――理解地球运动对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四季更替、热量带产生。[5]

3.合理安排内容

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其之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整体体系准确把握“三点一线”,抓住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把握教材主要线索。找准学生学习型起点,深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时间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 王文泉,浅谈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策略.《新课程学习(中)》 2012-12

[2] 周荣,把握特质 提升时效――对集体备课有效性的辩证思考.《教育理论和实践》 2011-2

[3] 范桂新,加强备课研究提高课改质量.《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7-1

[4] 陈留庚,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校管理》 2008-5

[5] 叶立军,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化解策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3-1

胸有成竹范文4

判断资本市场的趋势和拐点永远是一个充满分歧但又无法回避的事情,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经济和金融体系是一个具有收敛特征的自平衡系统,那么能够引起资本市场过往趋势发生拐点的条件是什么?

股市波动取决于经济周期,但普遍的认识是建立在经济波动影响企业盈利和估值的基础上。本报告将尝试提出一个新的思路,考虑到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不同次序、不同速度的运动,货币缺口将是解释和观察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最关键、最直接变量。

经济周期、货币缺口和资本市场波动:理论和模型

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货币供应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都在经历从底部往上爬升的过程,但通胀水平并不高,所以政府有放松货币供应的条件和冲动,货币供应增速通常高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所共同决定的名义经济增长水平,经济体系中出现了超额货币,资本市场形成牛市;

在经济衰退阶段,一方面,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见顶回落,然而通胀的加速攀升并没有减少名义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货币当局鉴于控制通胀而开始紧缩货币供应。加速的名义经济增速对货币的需求与紧缩货币政策下的货币供应形成尖锐矛盾,一旦名义经济增速大于货币供应增速,便出现货币缺口,资本市场出现熊市;

在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后,随着经济减速尤其是通胀回落,名义经济增速会逐步见顶回落,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和吸纳程度减弱;同时,通货膨胀见顶回落后将为货币供应的放松提高前提条件。随着货币供应增速逐步攀升并超越名义经济增速,经济体中重新出现货币剩余,从而熊市面临尾声而进入下一轮牛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当中,似乎并未涉及盈利增长和估值问题。事实上,估值水平是盈利增长和流动性的作用结果,而在由货币供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所决定货币缺口波动过程中,已经隐含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盈利增长波动和流动性波动。

货币缺口决定了股市的转折。经济周期繁荣的后期通胀导致名义经济加速和货币政策紧缩,货币剩余开始收缩,这实际是牛市的顶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第三阶段是货币紧缩和名义经济增长加速从而出现货币缺口的阶段,从而资本市场正式转入熊市;而经济周期的第四阶段由于通胀和经济增长共同回落,资本缺口开始收窄,货币供给也有触底回升的可能,熊市力量不断弱化,往往是熊市的后半程或者熊市底部区域。一旦货币缺口转化为货币剩余,那么资本市场进入新一轮牛市。

经济周期的第四阶段孕育了熊市结束的条件,但该阶段熊市结束的早晚及跌幅主要取决于通胀回落的快慢以及货币信贷放松的早晚。

经济周期、货币缺口和资本市场波动:中国的经验

80 年代以来,中国发生过两个半经济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在90 年代的那个经济周期中,1993 年经济周期进入了第三阶段:即通胀加速上升而实际经济增长见顶回落,但是由于通胀的加速上升导致了名义GDP 增速快速攀升,实体经济对货币吸纳量增多;另一方面,通胀背景下的宏观调控使货币供应量增速在1993 年后见顶回落。结果,在1993-1994 年间,名义GDP 增速曾高达40%以上,明显高于最高增速达到35%的M2增速,通货膨胀形成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紧缩导致的流动性收缩产生了尖锐矛盾,出现了实体经济领域通货膨胀与虚拟经济领域资金短缺共存的局面,资本市场因此而出现快速下跌。

但在进入1995 年尤其是1996 年后,通胀和实际GDP 增长双双减速导致了名义GDP 增速快速回落,实体经济对货币吸纳程度减弱,同时1996 年信贷曾被一度放松而出现加速上升局面。在2000 年前,货币供应增速都高于名义GDP 增速,因而虚拟经济总体上面临上升。

从股市特征看,熊市开始于经济周期的第三阶段,在此阶段临近尾声即通胀见顶前后,大约是1994 年三季度,股市创出新低。1994 年四季度通胀见顶回落后,股市仍然延续了1993 年初开始的熊市,但货币缺口在94 年年中即转负为正,所以通胀见顶回落后的阶段股市跌幅很小,基本保持震荡趋势,至1995 年底后通胀出现明显下滑后货币正缺口明显扩大,股市进入新一轮快速上涨。

从市场的演绎过程看,货币剩余缩小的过程是牛市顶部;货币缺口缩小的过程是熊市的底部。1993 上半年是繁荣的后期,货币剩余开始收缩,其实这是牛市的顶部;一旦货币剩余转化为货币缺口,熊市开始,此阶段熊市下跌最为迅速,此阶段贯穿了93 年下半年至94 上半年;一旦进入经济周期的第四阶段,通胀回落势必缩小货币缺口,熊市进入下半场或者筑底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94 年下半年和整个95 年,延续了比较长的时间,直至货币缺口到96 年后明显扩大,市场才开始新的牛市。

我们再来看2003-2005 年的情况,在2004 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是经济波动中的第三阶段:实际经济增长见顶回落而通胀加速上升,但通胀的提升幅度超越了实际GDP 增速的下降幅度,因而名义GDP 增速在加速上升。另一方面,2003 年3 季度开始,国家逐步开始实施宏观调控,货币增速开始高位回落。结果是大约在2004 年的二季度和2005 年二季度之间,名义GDP 增速显著高于货币供应增速,实体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虚拟经济中的货币缺口同时出现,资本市场下跌。

从股市表现看,从第三阶段即2004 年一季度底后步入熊市,但是在经济波动第四阶段即2004 年第三季度通胀见顶回落后,股市依然延续熊市,直至2005 年二季度通胀出现明显回落后,股市开始企稳并逐步进入新的上涨阶段。第三阶段跌幅大约27%,第四阶段跌幅大约23%。从市场演绎过程看,04 年年初,货币剩余缩小的过程同样是牛市的顶部,04 年三、四季度可视为熊市下半场,而05 年一季度货币缺口缩小的过程是熊市尾声。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2004 年的3 季度后随着通胀的回落,名义GDP 增速快速下滑,实体经济对资本需求减少;但由于货币供应和信贷仍然受到央行严格控制(或者商业银行出现主动信贷收缩),货币供应增速仍然低于名义GDP 增速,直至2005 年2 季度后货币紧缩过程结束并逐步放松信贷,货币供应增速重新超过名义GDP 增速,资本市场表现为轰轰烈烈的一轮牛市。而04 年三季度后通胀回落过程中股市表现与94 年四季度后通胀回落过程中股市表现差别的原因也恰恰在于通胀从而名义GDP 增速的回落快慢以及货币信贷增速反转的早晚。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本轮经济波动于2007 年三季度进入第三阶段:实际经济增速见顶回落而通货膨胀加速上升,通胀加速一方面使名义GDP 增速仍然加速升高并对货币需求增度,另一方面通胀促成货币紧缩,结果2007 年三季度后名义GDP 增速显著高于货币供应增速,虚拟经济领域出现货币缺口,资本市场下跌开始,至2008 年2 季度为止,货币供应增速仍然明显低于名义GDP 增速。

经济周期、货币缺口和资本市场波动:国外的经验

我们进一步观察美国、日本、台湾在70-8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过程中的经济周期波动、货币缺口以及资本市场波动过程。

70 年代至80 年代初,美国发生两次周期波动,分别是1970-1974;1975-1982。1971-1972 年,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经济高增长低通胀,货币供应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 增速,资本市场快速上涨。1973 年,在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通胀大幅升高,美国开始收缩货币供应量,在73-74 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从12%以上快速回落至6%以下,实际经济增长在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作用下快速回落,但是通胀快速上升导致名义GDP 增速回落较慢并高于货币供应增速,资本市场出现货币缺口而快速下跌。1975 年,通胀回落,名义经济增长快速回落,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放松导致货币供应增速快速提高,货币缺口在75 年快速缩小并由负转正,并持续至77 年中期,资本市场在此作用下快速反弹。

1977 年至1979 年,通胀再次快速上升,经济增长快速下滑,货币供应再次快速收缩,但是通胀快速上升使名义经济增速高于货币供应增速,资本市场再次下跌。1980 年货币供应曾短暂超越名义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反弹,但1981 年再次出现货币缺口资本市场下跌,1982 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都明显回落,货币缺口扭负为正,资本市场好转。

70 年代日本经济周期大体上也经历了两个周期波动,如图所示,具体情况不再赘述。资本市场在1974 年底至1975 年走出熊市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样是通胀回落、名义经济增长回落和货币供应放松,具体的拐点同样发生在货币缺口消失。

经济周期将进第四阶段,熊市有望演绎后半程

如果我们把2000 年来当作一个经济周期看,2000-2002 年是经济的复苏阶段,经济增长触底反弹,通胀仍然在回落;2003-2007 年二季度是繁荣阶段;2007 年三季度开始经济开始进入衰退阶段,实际经济增速开始见顶回落,而通胀却加速上行,这个阶段到目前仍未结束但面临尾声。在外部经济冲击和宏观调控作用下,预计2008 年四季度PPI 见顶回落,经济周期将逐步进入第四阶段,即通胀和经济增长双双回落。

胸有成竹范文5

点评人:泉州晓婷

星期一早上,我回到学校,老师正在宣读着上个星期五考试的成绩。

我胸有成竹地坐在座位上,若无其事地望着窗外,满怀信心地想:哼!我肯定是100分!随后,我扭过头来瞅了一眼,只见同学们盯着老师,个个的脸上都挂满了着急的神情,就连“调皮大王”肖伟龙也坐得端端正正,不敢像平时一样随便开小差。我不禁暗自在心里笑了起来。 (语言描写生动,很好地表现出了同学们对考试的重视及紧张的心情,同时也反衬出自己的“胸有成竹”。“若无其事地望着窗外”与下文的神态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胸有成竹范文6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魅力;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50-01

一、国画的艺术特色

(一)中国画主观表意,客观表神

中国画已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画坛里自成一个体系。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做到了“神形兼备”,画家对抽象的景物印于脑袋中,然后运用传统的绘画形式,站在大众的审美观念上,融入画家个人的审美意识、个人的修养、知识以及生活阅历做出了精彩画作。中国画不仅是一种美的展示,更是画家精神的一种彰显。

如丰子恺画中的酒后世界,除了缤纷世相还有中国传统的酒文化、酒元素,既有“三杯不记主人谁”的大酒,也有“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怅然,还有“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温暖。在这幅画中,丰子恺并不执著于酒事本身,而是游走在酒里酒外,为我们昭示出:酒后的世界,是介于现实和梦境之间的世界,它带领我们走出掩体,让性情与理智博弈,最终能够在约束与失控的边界游刃有余的人,得酒神之精神,享超验之自由。这正是丰子恺画中的酒后世界永垂不朽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象的表现,还是精神、生命的体现。

(二)中国画构思立意上着重胸有成竹

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立意,要事先有充足的观察,着笔前一定胸有成竹,才会“水到渠成”,做出优秀的画作。如任伯年的《狸猫图》。任伯年为了不敷衍朋友的要求,在凝神构思时听到了猫叫声,为了仔细的观察猫的习性来到邻居家的屋顶。他全神贯注地看着猫,只见猫躬腰拖尾,瞪着双警惕的眼睛扭头看人,又惊又怒的样子。任伯年越看越有意思,结果从楼顶跌了下来。经过了“零距离”的观察,任伯年已经胸有成竹,他挥毫泼墨,画出了姿态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的《狸猫图》。任伯年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着我们,要想有好的佳作,作画一定要善于观察,要立意清晰,要胸有成竹,这样才能避免平淡的记叙描述,做出生动、形象、感人的画作来。

(三)中国画追求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国画讲究的是意境美,她突破了绘画技术上对自然的简单模写,而是以深远的意境来取悦于人。画家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使画作神形兼备,让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到达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尤其是在山水画中,意境就是山水画的灵魂。

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中巨峰壁立,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更彰显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一种和谐。

(四)中国画的独特形式是诗书画印纸笔

不论是名人画还是一般的诗作,都有题字盖印的习俗,这是传统中国画所特有的韵味。题字盖印,可以帮助欣赏者对画作的全面理解和欣赏,还可以从题字中了解到画家的精髓,也丰富了画作内容,相互映衬,互相点缀。

二、国画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建立在美好的思想以及审美的观念意识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国画在写景叙事的过程中,除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更进一步的融入了一种超理想、一种精神的追求。

中国画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也是一种艺术特征的体现,从古代的画中只有画到现代的画中不仅有画,有诗,还有神。由此可知,中国画的本身的发展就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画与诗、景与情结合的一种艺术魅力。

中国画的“意境”美,是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曾有外国人表示,要看懂不副中国画,希望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确实,中国画除了美景的展示外更是一种思想上的飞翔,是精神上所寄托的某种追求和向往。中国画讲究的是在“胸有成竹”之后的“一蹴而就”、“跃然纸上”,追求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神似形不似”等等,这一艺术魅力,是西方画家无法模拟的。

中国画也是一种美的艺术。中国画要求在造景上天人合一、意主从型,既可以用奔腾豪迈的激流也可以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溪流变现河流山川的美;既可以用庭院全景也可以用庭院一角来表现庭院的美丽与雅趣,中国画的这种随意取舍和自由的写实特征,也是中国画所具备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见证,也有着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