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1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2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注释
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
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多元化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朗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实现对学生审美与思想品德的良好教育。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具体措施谈谈我的感悟。
一、采取多元化的朗读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传统的朗读教学指导方法是机械单调的,即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解读之后,对学生说:“请你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用xx语气把这句话读出来。”……指导方式是十分枯燥单一的,这导致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而且达不到朗读本所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各具特点,因此,也就需要不同的朗读形式,如此才能达到课文教学的要求。朗读的形式有范读、齐读、比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在教授课文时,依据不同课文需要,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实现朗读教学的多元化,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变得愿意读、喜欢读,还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课堂。
例如,以《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属于童话性故事,而且里面各个人物角色分明,因此,我就采取了角色朗读的方式,即,首先给学生分配好角色,如,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大青蛙等等,然后,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按照各自角色将课文中的对话情节演绎出来,这样的朗读形式,因为新颖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
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小学生认知能力差,缺乏学习经验,在进行朗读时,学生常常不能正确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朗读出来的效果常常是不感人、不生动,也不知在哪里该停顿,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朗读效果。这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进行范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做到正确、科学地朗读。
例如,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因为是篇文言文,如果我们不对学生加以指导,那么学生可能不能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节奏,所以,这时我就进行了范读,让学生明确该在哪里停顿,如: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wèi)/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wéi)汝(rǔ)多知乎!”
这样,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韵律和节奏,在朗读时就能入情入境,而且能深刻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也息息相关。以当前朗读实际状况来看,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咬字不清、吐字不清晰、丢字、添字等等,致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不上去,而且体会不到朗读的乐趣。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有效的保障。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在发音时必须清楚,不可以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在语气方面,要根据前后文内容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朗读时将其正确表达出来,如,愤怒、惊讶、疑问、命令等等。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并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采取切之可行的教学措施,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所具有的魅力和朗读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4
1、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2、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3、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清〕《钱大昕》《恒言录》
4、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5、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6、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桑塔亚那
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漠》
8、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9、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储光羲《采菱词》
10、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11、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刘长卿《赠元容州》
12、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战国策·秦策》
13、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爱默生
14、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15、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16、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17、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法〕卢梭
18、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劳伦斯
19、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美〕古德《家庭》
20、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扰。——〔清〕申延《耐俗轩新乐府》
21、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2、鸟自爱巢人爱家。——英国
23、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24、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蒙泰格尼
25、家园,世界的乐园。——德国
26、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27、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28、我相信家庭与外界是决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美〕萨提尔
29、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英国
30、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培根、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歌德
31、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3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3、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威·斯汤福德
34、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
35、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现〕老舍《四世同堂》
36、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摩奴法典》
37、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38、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39、成家之道,日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40、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41、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罗素
42、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
43、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44、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
45、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科克
46、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明·吕得胜《小儿语》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5
一、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并不多,但即使这样也会让首次接触文言文形式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加上教学方法上的不重视,导致小学文言文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会选择从生字开始讲解,然后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太过于枯燥单一,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很难理解文中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
二是教学评价过于单调。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当前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太过单调和死板,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评价措施
针对当前文言文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主要是从教学评价这一点上来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提升措施进行了探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学评价内容可划分为认知领域评价和非认知领域评价。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态度、识字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比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古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对学生是否掌握字词进行评价,而且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感悟能力等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伯牙绝弦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朗读字词的准确性、朗读兴趣和情感等进行评价,这样会鼓励学生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反复朗读课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伯牙对子期的知遇之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也能够慢慢感悟到。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灵活的评价方式能够让教师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有效促进文言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在教学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来进行文言文课堂教学:一是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来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对于文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一句话的翻译,可以让每个学生先写下来,然后相互进行交流,对同学的翻译内容进行评价,并且进行交流沟通。通过这样的互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接纳别人意见、学习别人长处的品德,又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具有情境性、直接性等特点,但过于随机,对于学生产生的效果有时间限制,如果和书面评价结合起来,能共同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比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和语句翻译之后,让学生来讨论一下究竟两个小儿说的正不正确,并且对每个发言的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时要以鼓励的态度为主,鼓励班上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所谓“道理是越?q越明的”,要让学生在发表观点和辩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上还存在的缺陷,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上的不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所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在完成这篇课文讲授之后,课下针对每个同学的观点或是课上表现来出具书面评价,表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优点,指出学生还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让学生能够真正受到教学评价的正面影响,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升。
一儿以日初出远范文6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全人类公认的伟大道德智慧宝库,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学的结晶,是现代汉语的源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小学高年级课本中选入了四篇文言文,分别是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和六年级下册《学弈》《两小儿辩日》。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既吸收语言精华,又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了解,充实其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到正确的人生启发。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表达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文言文,一直小学语文教师们谈论的焦点,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在教学文言文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准确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和理解文章内容,做到熟读。朗读文言文要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正所谓“熟读成诵”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朗读还应建立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利于读出文言文的感情和韵味。如我在上《伯牙绝弦》中就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默读课文、理解文意、然后让学生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上完课后让全班齐读,感受伯伢和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以及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地进行翻译。如“宁信度,无自信也”,可直译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为人名,可不译。又如“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翻译时应在“出”的后面将省略的“去人”补上。因为老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和熟读课文,所以课堂上也不必一字一句的翻译。只要把一些重要的字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现象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其疏通,个别不懂的再举手提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悟性。
三、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少学习文言文的枯燥,还能更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伯伢绝弦》后,补充: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接着给学生讲: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最后小结: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这样的教学活动设置,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也让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理解课文也自然水到渠成。
四、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非语言因素”,如人物、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等,让学生去复述、改写、辩论、写读后感、表演等。如学习《矛与盾》《郑人买履》后,可让学生讲故事;在学习《学弈》后,可让学生改写成记叙文;在学习《两小儿辩日》后,可让学生表演等。在学生做上述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加进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因素。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的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延伸、创新了文言课堂,达到了“古文新教”的效果。
理解每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如《弈秋》一文,通过和弈秋学习的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再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我们应透过文章的内容,深刻体会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以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以上文言文教学三法正是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相信它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掌握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就能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充分引导学生吸收文言文这份珍贵遗产,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