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1
一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来。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这样在实施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有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做一回小记者”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我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按一定的标准制作一张“小记者证”,插在胸卡中,让学生有做记者的感觉;其次,填写“采访记录卡”,把采访的主题、采访的对象、采访的问题一一填写好。这样实践就可以开始了,每位同学的兴致都很高,他们积极投入到采访中去,采访自己的同学、老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陡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活动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大都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忙,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等。如:初一时我班开展了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四人小组组合,有的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设计版面,有的负责抄写,有的负责绘画,等等。他们必须认真地思考、查找,把各自的任务独立、高效地完成后再进行合作。在这过程中他们要相互帮助,交流,这样才会有高质量的手抄报出来。这次的手抄报活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活动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辩论会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极好形式。我在组织好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基础上,还定期召开小型的辩论会,选取社会或校园内的“热点”问题,如在学习到名著时,提出“看课外书有害还是有益”的话题;学习到《论美》时,提出“中学生要不要追求外表美”的话题,以及“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等等,拟定辩题,分别布置给正反两方,让他们围绕话题,在课外各自广泛查找资料,寻求论证。辩论活动使学生通过具体、生动、有趣的内容,学到了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更开放更多元,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道理、事例,都要靠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叶”专题教学前,我就布置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网上查阅有关“叶”的诗句、成语、谚语等相关资料,在校园中观察各种叶的形状、颜色,思考叶与根、叶与花、叶与果实的密切关系,同时搜集有关“叶的非凡本领”的资料,等等。他们所需的数据、资料都要靠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才能进入有趣的专题学习中去。
二
当然,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我感到还有以下三方面的注意点。
(一)既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老师都需要认真付出,这样的活动课才能真正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才有机会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活动要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合理轮换,从而既发挥各学生的特长,又有效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三)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2
[关键词] 节日 资源 写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了学校教学,也影响到了校外教育。在校外的写作活动中,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结合传统假日开展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更在写作活动中感悟生活。
一、设计原则:立足实践,提升素养
1.增强情趣性
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的情趣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体现在内容要新奇、有趣,活动的形式也要突出趣味性,要有生活气息。
2.把握综合性
实践活动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要把语文学习融入到活动中,把写字、词语、积累句子、阅读和习作等方面的练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现实践性
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直接接触写作材料,通过观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实践活动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
4.突出自主性
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解决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自主学习,从而有所体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落实操作性
组织好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制订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所设计的活动必须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绝不是只有几个“人才”来表演,多数人在看“戏”,要真正地让每一位学生亲历研究、展示的过程,一起“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主题选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做足节日文化
在春假、秋假中,包含了许多节日,这些节日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感受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体验到写作活动的快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下表)
节日类型节日名称节日时间开展活动现代节日劳动节5月1日劳动者之歌儿童节6月1日我们的节日国庆节10月1日共和国之恋传统节日清明4月4日或5日缅怀先人立夏5月5日或6日走进立夏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话民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月到中秋分外明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向老年人献礼冬至12月21日或22日漫长冬至夜国外引入节日母亲节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献给母亲的歌。
2.挖掘地方资源
地方资源包括各地区的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是学生生活的有机部分,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文化生活。如杭城秋假,恰逢杭州西博会,就可以引导参加各种活动,如动漫节皮影周,原创动漫展等。杭州市东园小学就因地制宜开展了“争做品质少年,共享七彩童年”的系列活动,有“共建共享品质生活,少先队员献言献策”、“品质少年大家评”、“亮眼睛搜品质生活”、“多彩动漫大家画”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感受无比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
3.享受自然风光
春假,一个让孩子们徜徉在春天里尽情享受春光的假期,大自然将一个最丰富和生动的课堂展示在他们面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认识课本以外的世界,开展“我爱春天”“找春天”等活动,让更多的笑声回响在和煦的春风里。
三、活动组织:精心设计、把握流程
1.起始阶段(放假前)
教师要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开展“龙门廉洁故事”活动前,我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龙门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一直为后人所敬仰的清官廉吏有许多,现在龙门古镇将申报浙江省第一批廉洁文化建设基地,到时,游客将可以在游览龙门时感受‘龙门孙氏廉洁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作为古镇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一次申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我也讲了几个廉洁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说说在假期中怎样开展好活动,学生也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2.实施阶段(假期中)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围绕主题根据活动提示,去发现、去钻研、去查阅资料,广泛涉猎与这一主题有关的各方面知识。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或自己动手实践,或去查阅资料,或去向有关专家请教,或去找同学相互探讨,以便实实在在地完成作文。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必须的,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学生授之以渔,导之以法,要当学生的参谋,及时指导、点拨,帮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3.展示阶段(返校后)
假期结束返校后,一定要进行写作,然后展示汇报。可以是口语交际式“说作文”的,让学生谈谈感受;可以是文字汇报式的,如摘记、作文、调查报告等;还可以是艺术汇报式的,如手抄报、贺卡、小册子、表演故事等。例如在《龙门廉洁故事》展示课上,第一组的同学讲了孙濡的故事,还表演了孙濡的事迹,让同学们再一次走进了历史;第二组的同学朗读的是他们写的作文和创作的孙氏宗祠长廊部分的导游词;第三组的同学做了两张手抄报,引来了同学的啧啧称赞;第四组的同学讲述了他们采集的《新龙门廉洁故事》,讲述了新时代龙门人的廉政故事。
结合传统假日开展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功给予了我们一个启示:只要我们教师处处留心,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写作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随手可得,学生也必定能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得到写作能力的提高、文学素养的提升,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长林.观察激情创新.中学文科教学》2000,(12).
[2]陈光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福建教育,2000,(4).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3
关键词:校本阅读活动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05-02
党的十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始终坚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塑造鲜明的校园读书特色、使教师成为“书香教师”、使学生成为“书香少年”、共同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以校本阅读活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阅读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
一、营造校园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一)书香楼道
为营造独具特色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在教学楼的楼道中专门制作了几十块读书专题的展板,内容丰富多彩:有本校教师的读书感悟、有名家的读书名言、有推荐的优秀书目、有名人的读书故事、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展板,不仅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学校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
(二)书香班牌
为突出班级读书特色,我校专门设计了匠心独运的班牌,把原先挂在班门上方、只能说明年级班级的小标识牌改成了38cm×45cm的钉在班门旁墙上的大牌子,把中队的读书特色名称及读书宣言加入其中。各班自行设计制作,班牌各具特色:“书虫乐园”“梦想书屋”“书音默品”“博学乐园”“书童中队”等读书特色名称醒目地镶嵌在了班牌上,寓意深刻,鲜艳美观,彰显了班级特色。
(三)书香展板
学校专门为各班制作了用于展示班级读书特色的宣传展板,统称为“读书天地”,由各班自行设计、自行命名,展示学生读书成果。走进各班,真是各具特色:有的张贴学生制作的读书卡,各种可爱的卡通图案让人爱不释手;有的张贴优秀习作,命名为“作文部落”“佳作泡泡堂”;有的张贴手抄报,命名为“硕果累累”;有的张贴诗句、名言的书法作品;有的张贴读书能手的照片,命名为“超级秀场”……雅致独特的布置,使各班书香浓郁。
(四)特色书柜
走进各班,迎门摆放的是漂亮的书柜,这是各班的“班级读书角”。读书角的图书全是由各班同学从家里带来作为班级藏书的,全班同学轮流借阅,期末取回、下学期更换;每班都制定了“图书借阅规则”,选举了班级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图书借阅,详细记载《图书借阅记录》。同学们都养成了自觉借阅,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这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论是学校的大环境,还是班级的小环境,处处体现着书香氛围,我校的环境布置体现着浓郁的书香。
二、教师校本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教师”
(一)校本阅读课色彩纷呈
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节校本阅读课,纳入正式课表,由语文教师担任校本阅读课教师。学校自主研发了校本教材《小学生阅读》和《好书伴我成长――阅读记录册》。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一节校本阅读课定为班级读书会,交流学生假期的读书心得;第二节为读书推荐会,师生共同推荐新学期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书目;最后一节仍为班级读书会,交流本学期的读书心得,其他课时由教师依照我校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小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或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每节课教师们均经过精心准备,阅读指导课形式多样、富有个性:有的班级召开《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分析人物性格;有的班级主题为“思乡情深”,分析思乡诗;有的班级阅读寓言故事,品味深刻寓意;有的班级阅读童话,启发丰富想象;有的班级是美文精彩片断研读,体味写作方法……校本阅读课真是精彩纷呈!
(二)开展校本阅读指导课观摩活动
为提高校本阅读课的质量,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每年学校都会专门组织校本阅读指导课观摩活动。为使观摩活动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学校专门组织由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的集体备课活动,由作课教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设计思路等,教师们集思广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供作课老师采纳。共同听课后,学校评课活动,不光作课老师就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其他教师也纷纷就这节课的优缺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进行思考和研讨,提升了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
(三)组织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为让教师在了解中交流、在交流中收获,学校组织了以“同读一本书 收获齐分享”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四届。每届活动,学校都为每个教研组统一配备教育专著,分别为《一切为了孩子》《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最伟大的奇迹》。每届活动均分为四个阶段:“阅读记录阶段”,各组教师轮流阅读教育专著,并在业务笔记本的“读书天地”专栏记载读书笔记;“心得撰写阶段”,教师们认真整理读书笔记,并针对书中的案例、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交流研讨阶段”,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召开专题读书交流会,进行交流研讨,使收获共享;“成果展示阶段”,学校制作专题展板,对优秀稿件全校展示,把读书交流进一步推向深入。以“同读一本书 收获齐分享”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扎实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素养。
三、学生校本阅读活动――打造“书香少年”
(一)学校对学生的阅读制定了基本要求
低年级要求选择带有拼音、图文并茂的读物。内容有童话、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儿童诗歌等。在教师指导下,初步了解阅读文章的方法。课外阅读时间为每天最少15分钟,读500字左右。开始练习剪贴写话。
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在低年级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故事,有儿童小说、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边读、边想、边勾画、边批注、边记录的阅读方法,学习探究文章主要内容。课外阅读时间为每天最少20分钟,读书量在800字左右。开始记读书摘记,记录点滴心得。
高年级除了选择儿童文学读物和大量科普读物,还要选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名家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理清文章脉络、感悟文章内涵、探究表达特色。课外阅读时间为每天最少30分钟,读书量在1000字以上。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二)帮助学生养成五种阅读好习惯
(1)“不看书报不休息”,每天自主、自觉、全神贯注读书读报。(2)“不动笔墨不读书”,眼到、心到、手到,养成做读书摘记、读书笔记、写读书日记的习惯。(3)“博览群书”,读好书,会读书,读活书。(4)“惜时如金”,好学多思、质疑问难、主动探究、讲究读书质量。(5)“熟读成诵”,背诵经典古诗文,出口成章,熟练运用。
(三)指导学生掌握读书读报的方法
(1)先看目录。从目录中了解内容的主次、各章节的篇幅等,有目的地找到想看的内容。(2)分清主次。主要的详读,次要的略读。(3)随时圈画。重要的词句作出标记,以便强化记忆,也可作为重读时的参考。(4)边读边想。即在书旁标注自己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5)写出要点。把章节的重点写在章节前,便于再读时思考。(6)摘抄记录。对重要观点、资料进行摘记,制成卡片,便于积累。(7)回味反思。读后想象书中的内容,常回味,勤反思,达到升华的目的。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校本阅读活动
1.开展“红领巾艺术节暨校园读书节”活动。
读书节、艺术节是我校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我校已连续六年举办“红领巾艺术节及校园读书节”,每届都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准备,得到全校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读书节、艺术节为期一个星期,举办诗歌习作类、书法类、绘画类、手工制作类、语言类、表演类、器乐类、歌舞类共类别的比赛,每届全校均有三百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各项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参与人员之广、获奖人数之多,使得读书节、艺术节成为全校学生最快乐的节日!这项活动的举行,不仅检验了同学们的读书成果,还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充分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2.评选“读书小博士”。
为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校已连续五年组织了“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学校专门制定了评选标准,各班均评选出热爱读书、知识面广、能主动记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的“读书小博士”。每届评选,均有近百名“读书小博士”诞生,学校均对他们颁发奖状给予表彰。“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大大提高了全校学生的读书热情,为全校同学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3.开展“我爱读书”专题演讲比赛。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爱读书、爱积累的习惯,成为“书香少年”,学校已连续两届举办 “读书小博士”的“我爱读书”专题演讲比赛。各班的“读书小博士”作为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精彩演讲,评委老师认真赋分,每届均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给予表彰。演讲比赛得分最高的两名选手还在“读书节、艺术节”上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和读书心得,展示演讲水平,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扬。
4.开展“书香中队”的评选活动。
为促进班级读书活动,学校连续三年开展“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学校成立评选领导小组,依据中队“读书天地”布置、读书角的借阅记载、学生读书成果资料的积累、“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课”的效果等标准进行评比,专门制作了“书香中队”牌悬挂在获奖中队的班门上方,以示表彰。
5.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为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写作能力,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如参加小作家协会组织的诗歌童谣大赛、书信大赛、青少年童话大赛、青少年现场作文等级测试;参加“好娃娃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作文剪纸大赛;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践行五爱、塑造心灵”美术、书法、摄影、征文活动;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和小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珍惜地球资源、转变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手抄报大赛……在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校本阅读活动,使我校师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教师逐渐成为“书香教师”、学生逐渐成为“书香少年”、学校逐渐成为“书香校园”!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4
关键词:创新 创新学习 创新能力 大语文观 评价
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产生,逼迫我们革除传统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实施创新教育。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都是一种创新。
有了创新意识,还要有创新学习。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往往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另外,还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画面、视频、声音、文字、情境等诸多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趣的因素引进课堂,烘托课堂气氛,营造一种利于学习和探究的创新氛围。这样可激发创新欲望,使其以一种快乐新奇的心境,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学习。
二、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思维
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仍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使教学效率不高。我认为,树立大语文观,形成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学习网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的各种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1.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社会背景、人物介绍、历史典故及其他各种有关的知识等。
2.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办专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课文成画”等展览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大胆打破学段界限,跳出课本园囿,以发展的眼光利用教材,引进教材。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把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而为应试死板传授,这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更禁锢了他们的创新思想。学生进入高一年级时,都会感到手忙脚乱和应接不暇的不适应。反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约束,以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激励学生敢于欣赏和挑战高新知识,为自己的学习打好基础,一改只为应付阶段性考试而进行的被动学习,而为积极主动的前瞻性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更具有预见性和长远意义。
三、点拨引导,培养创新精神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学习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主体教育的理论,把握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更要求教师在“善导”上狠下功夫。教师要运用教学机制,根据课上情况适时引导、点拨、提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味,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一堂课中可以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如“尝试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通过读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你认为课文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引导收到良好效果。当然,学生的疑问和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再如,教师还可经常用“发现法”,通过学生读和听同学说,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这样,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语等,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以他们同龄、同年级、同程度的这种侪辈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适时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真心给他们正确的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如何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让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立足于中年级的阅读课堂教学,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对现行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写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研究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对中年级的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做了调查:我们学校地处城郊,70%的同学来自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受条件限制,部分同学想进行阅读但无法满足。大部分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学生喜欢阅读,但受父母、同伴、老师的影响较大。从调查看,大部分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面比较广泛的,对文学、漫画、童话、传记、科幻等许多种类的书籍都有所涉猎,经典作品的阅读比较普遍。阅读还存在男女差别,男生喜欢阅读科幻、漫画类的书籍,而女生则喜欢阅读文学、童话一类的。大部分孩子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有多有少。家长们都很支持孩子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家长30%家长能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相对于阅读,看电视、上网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阅读时间减少。因此,让学生走出语文课本,走出课堂,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亲近经典,用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浸润学生的童年,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二、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
召开家长座谈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精心设计墙报,汇集学生自己设计的版面、自己编排的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展示。布置独具匠心的图书角,张贴阅读名人名言,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专门设立图书借阅管理员,制定图书借阅制度,作好记录。鼓励学生每人带几本课外书送到图书角,充实图书角,互相交换阅读。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增加读物数量,定期到图书室、阅览室,开展借书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订阅各种杂志、报刊。浓郁的文化氛围,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教给读书方法,让书香陪伴孩子们成长
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去指导课外的阅读实践。结合教材和孩子的认知特点,逐步教给孩子精读、略读、选读、浏览的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一是结合年级学生特点,以及孩子家长的心愿,确定诵读篇目。以新课标要求的80篇诗文和课本为基础,再选择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阅读读本》中推荐的名家名篇,分级分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倡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二是制定科学的诵读计划。以“心愿树”的形式要求学生每学期诵读诗文不少于20篇,每学期至少背诵10篇,这样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学生在轻松中与诗文同成长。每学期制定经典诵读的活动计划,确定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划定必背内容,学有余力的同学多背不限。
三是规定学生诵读时间。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把学生在校在家的诵读时间都做了科学的安排,每天晨读午诵各20分钟,每周安排一节经典阅读课,我们还通过《告家长书》争取家长的配合,由家长监督,保证学生在家每天坚持诵读30分钟。
(三)体验成功,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
一是课堂上让孩子们体验成功。课堂是学生读书的主阵地,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要以诗意的名字来命名,上课时以诗意的语言,创设诗意的意境,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诗意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愉快地学习。通过朗读、提问、表演等方式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课堂教学又是阅读指导的主阵地,紧扣课堂,重视阅读课型研究,引导学生增加读书的宽度和厚度,学会读书。
二是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享受成功的快乐。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我爱春天”主题的读书活动,学生搜集了很多描写春天的美文,用甜美的嗓音歌颂了美丽的春天;再如:“阅读传统文化,传承千古文明”的活动中,学生表演了诗朗诵《月亮颂歌》。课本剧、唱诗、读诗、背诗、赛诗,诗配文、诗配景、诗词手抄报等活动拓展性阅读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是搭建网络平台让孩子们体验成功。我们开通了读书交流平台,及时地发掘电子图书信息,还开通了班级、教师个人博客,师生把读书感悟、日记、习作等及时发到博客里,网络相连,信息相通,为师生建构了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综合的书香校园。
三、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了语感,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班里涌现出了一批阅读写作小明星,很多同学的佳作见诸报端。通过实验,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综合素质。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课外的美文佳句、名言警句等都能脱口而出,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拓展性阅读实验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语言的发展,为说话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6
一、练习设计要以学生为本,突出"三性"
(一)家庭作业设计应体现自主性。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新课程标准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自主"应当成为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自主性"作业,即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突出作业的可选择性。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主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去完成。如教完《爬天都峰》一文后,我带学生走进了作业超市:a.写一写,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b.做一做,办一期"我爱黄山"的手抄报;c.举办一次黄山风景图片展,评选最佳"小导游"。事实表明,这样的作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二)家庭作业设计应有时效性。聋校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根据聋校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时效性作业。
变过去单一的巩固性作业为巩固+预习的作业。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学习生字词,结合课本中的预习反复读课文,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做好圈、点、勾、划、注等工作,使笔者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教学实践证明,预习性作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内容,可充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家庭作业设计要有科学性。如一年级教完课文生字后,我布置学生一个生字写十遍。检查作业时发现好大一部分学生前4个字书写认真,都正确。可第五个字就错了,后面也跟着错了。见到这样的作业,我常常埋怨学生学习不专心。有时还让他们再更正十遍、二十遍。结果发现有的同学仍然写错。无意中看了一本教育杂志,使我很受启发。是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布置作业。以后我让学生每个字一次至多写4遍,另外适当做一些看拼音写词语、找朋友等形式的变式练习。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做作业兴趣浓、效果好。另外,我还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布置点预习性作业,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家庭作业设计要避免随意性。家庭作业的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每道题目的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这样设计作业才能有的放矢,避免随意性。过去不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随意性很大,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危害。它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反而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及难度,挫伤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如一次笔者到乡下探亲,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老师让我们用'钊'组三个词语。我才写了一个了'',还有两个词语,请你教教我吧。"这一问可真把我给问住了,为了给这个学生一个答案,我就讲:"是个人的名字,你用'钊'写两个名字不就行了吗?"对这种作业,稍微分析一下,就可知道这位教师本来是想通过扩词来巩固生字,积累词语的,可一时随意,竟然让学生用"钊"字扩三个词,毫无意义。也有的教师随意布置学生从某页做到某页,结果交上来的作业是马马虎虎,准确率很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做一半,省一半,也有干脆不做,久而久之养成怕做作业的习惯。
二、科学评价,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作业评价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经常用屡败屡战鼓励那些失败者,努力使他们相信只要士气尚存虽败尤荣。但对聋生来讲我们却不能这么做,我们不能让他们一直遭到学业上的失败,那样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因为他们也很关心学习结果,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在生活中他们己经过多的品尝到了失败,也己习惯了人们的负面评价:你不行!记得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从普通小学转来的时候他的父母告诉我说他的语文成绩很差,作业本上几乎没有对的题目。第一次做习题选关联词时,他也很认真,但确找不到对的题目,我拿过他的本子说:"你真大意,我们再来做一遍。"第二遍还是没全对,但我还是在他做对的题目上打了几个对号,写上了"你的作业很认真"几个字。他的父母第二天告诉说:他激动得整晚上都没睡着。通过这个例子我感觉到学生太需要别人的肯定,太需要成功的体验了。
作业评价的形式也可多样,采用何种形式来评价,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形式来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我常用以下两种形式。
(一)书面作业的评价。很多教师在工作中习惯用"∨""×"评判作业的正误。此法在判断解题正误上有一定的作用,但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对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
(二)操作性作业的评价。对于作业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说了算。但操作性的作业有它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小组合作完成或和家长一起来完成一项活动。基于操作性作业的这一特殊性,我尝试着让家长、学生和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如:教学《基础训练》叙述,介绍一种小制作,课前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第二天上课同学们说得很精彩。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了评价。
自己的评价:我今天很努力,也很高兴,我能自己制作小汽车了。
小组的评价:王军同学介绍制作小汽车的过程很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