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1
关键词:债券市场 全球化 趋势 问题
一、中国债券市场概况及国际化趋势现状
(一)债券市场
1、债券发行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按照法律规定和发行承销条例,向投资者出售新债券所形成的市场。
2、债券交易市场
债券交易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主要是证券交易市场。场外市场:主体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其次,还包括了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的柜台市场。
(二)债券市场国际化现状
据中债登公司统计,截至2012年末,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为23.76万亿元,共有各类机构投资者11287个,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稳步推进。据央行最新统计,截至2012年底,共有100家包括境外央行、国际金融机构、财富基金、港澳清算行、境外参加行、境外保险机构和RQFII等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作为我国债券市场“主板”,银行间债市朝着国际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声称,获得证监会核发资格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核批投资额度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可以向央行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是继2010年8月,央行曾经批准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清算行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市后,央行又放行了申银万国(香港)等18家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进入。数千亿QDII资金的进入,不会对市场带来显著波动,从长远看还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是债券市场大发展的基石,而一个越来越开放的金融市场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题中之义。
二、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趋势具体分析
一般认为,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起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允许境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二是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于境内债券市场;三是允许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四是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于境外债券市场。另外境内债券市场体系健全,运作符合国际标准。下文将对四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外国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券情况
2005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先后发行过两只熊猫债券,之后2006年11月和2009年12月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续发。四只熊猫债券合计40亿元。
目前熊猫债券主要由保险公司、信用社、基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由于发行量小,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同时受制于监管政策限制,发行主体也较少。
表1 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情况一览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与交易
外资银行从1998年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到2003年以后交易活跃程度出现大幅度提高,但整体规模不大,市场份额仅1%。
原因在于外资银行所持有的人民币比较少。在人民币存款方面,外资银行受制于网点少、客户资源缺乏等因素,无法与国内商业银行比拟。因此,同业市场拆借以及债券市场的质押式回购融资就成为其常用的融资模式。
图1 2002-2009年外资银行债券托管量及其占比
图2 2009年各机构类型债券托管量余额占比
和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债券二级市场更加活跃。虽然其托管量余额不足市场的1%,但外资银行的交易量是仅次于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第三大机构类型,占比9%。
外资银行对券种也是有选择的持有。国债在外资银行持有的债券中占比最高,其次为国开债。
图3 2009年各机构类型债券交易量及市场份额
(三)内地金融机构发行香港人民币债券情况
应该说,中国政府和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筹集资金,而是为了推进内陆金融市场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香港人民币的发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境内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有效实现了人民币回流。其次,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为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积累了经验。再次,丰富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品种,增强了两地金融合作。
表2 中国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一览
(四)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债券投资
1、中央银行境外债券投资
199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连续6年加速增长,最高年增幅51.25%。外汇储备规模由1998年的不足1500亿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23991亿美元,增加了近16倍。
现在看来持有美国政府和机构债券的数量有待商榷。
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大部分为美元资产,其中多数以美国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形式存在。
由美国财政部定期公布的外国投资者投资期国债情况,人民银行投资量在2008年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政府债权人。但2009年,中国稍逊于日本。
2、商业银行境外债券投资
商业银行进行境外债券投资既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同时也强调债券的盈利性。
商业银行境外债券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散风险,(2)提高资产流动性,(3)提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金融机构掌握的外汇资金快速增长,其中运用到有价证券投资的资金比例为30%-40%。
商业银行经常持有和投资的债券包括国债、机构债券、公司债券、住房抵押担保债券等。
图4 2003年-2009年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情况
三、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点
(一)流动性问题
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银行,市场行为具有高度同质性,因此一旦发生流动性问题将限制流动性。
(二)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
国债发行量连年高位,其中2007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2.19万亿元和1.42万亿元的水平,GDP占比分别达到8.5%和4.3%。这对中国未来的财政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三)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以直接融资为主。但中国的公司仍主要靠从银行借款来获得融资,银行贷款占公司全部融资额的90%。因此,如何将我国从主要依靠间接融资转向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将是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四)地方政府融资
根据预算法,中国地方政府不能借债。同时地方政府还肩负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尤其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中2.28万亿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解决,加重了地方政府压力财政压力。地方融资平台借贷量高,但是该类监管往往还未到位,对风险的防范还需谨慎。
(五)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企业在进入公司债券市场的时候,必须明确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但长久以来,给国有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是银行的义务,银行与国企的债权债务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界定。
四、对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信用债券市场的配套措施
信用评级机构受制于发行人的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因此应鼓励承销商对信用类债券做市,增强价格发现和二级市场流动性。另外提高信息透明,规范发行人财务数据的披露方式。
(二)进一步推动担保品业务的逐日盯市机制
目前债券市场担保品业务品种在逐步扩大,担保品业务的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市场的波动,担保品价值贬损或超值的风险都在加剧。因此在担保品中可引入中央结算公司的担保品“逐日盯市”模块。
(三)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质量,奠定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地位
可以选用代表市场公允价值的第三方估值作为市场基准进行监督,以完善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曲线。
(四)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市场报价信息的透明度
目前债券市场的报价信息还没有完全向市场公开。因此及时开放信息市场的监管,为信息商、研究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及时、全面和标准化的提供。
(五)完善结算机制,加强债券衍生品市场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在债券市场的做空机制上,满足机构当日买空卖空的需求,促进第三方回购业务的发展,提高融资效率。
(六)建立统一登记托管体系下的“一户通”交易结算模式
上市商业银行已经可以重回交易所债券市场,遏制其中风险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实现一个债券账户在不同地方交易,即“一户通”,才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集中统一互联。
参考文献: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2
扩充银行间债市业务范围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从内地方面讲,办理外币固定收益证券的托管、跨境结算和组织办理相关的资金结算及国际业务,是中央结算公司当初开办时一项鲜为人知的法定的经营业务。早日启动这项业务,对适应快速增长的中国债券市场,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央的精神,在有关政策放松管制的背景下,扩大与境外托管机构结算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区域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网络,便于多币种的跨境发行和交易结算就成为中央结算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此次两地债券结算系统的成功联网,不仅为内地经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增加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扩充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业务范围,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对提升该市场在亚洲债券市场的地位也将起到实质性促进作用。
加大金融合作力度推动亚太地区债市发展
香港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银行体系,但债券市场规模有限,功能也不够完善,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使得香港的债券市场在亚洲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发展债券市场,就成为提升香港金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香港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CMU自1990年设立以来先后与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系统、明讯银行Clearstream系统、新西兰债券结算中心ACLNZ系统、韩国债券清算中心KSD系统实现了联网。这些联网让海外投资者在安全稳妥的环境下投资香港债券市场,从而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充实了投资者的基础。
发展中的内地市场同样是金管局的主攻目标之一。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讲,内地与香港此次在金融领域的成功合作,完全可以视为前不久两地签署并正式实施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一个有力补充,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为投资者增加直接接触国际资本市场的渠道
从投资者角度看,内地金融机构如果要开设此项业务,可委托中央结算公司为其办理托管结算及其资金清算业务。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3
【摘要】银行面临的传统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化,使得银行业面临的传统风险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本文论述了我国银行近期新面临的债券投资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
【关键词】银行;新风险;风险控制
随着2015年底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互联网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多元化业务的快速崛起,以及银监会等监管机构近期掀起的俞演俞严的监管浪潮,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错综复杂,银行业自身经营管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所以在新形势下,银行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非传统领域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来分散和转移风险,实现自身业务的转型升级。结合银监会最新发的文件即《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控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来看,我国银行业近期面临的新型风险有以下几类。
一、非传统领域风险
(一)债券投资风险
债券波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中,债券市场价格波动、债券产品期限的错配、委外杠杆以及企业债券违约波及到信贷领域给银行带来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快速发展,市场交易量、收入和规模都持续增长,在银行业各类业务中处于举中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形势复杂多变、公司信用评级下降、利率或者汇率的波动等因素,使银行业的债券投资面临违约风险、收益风险以及交易风险等。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P2P的网络借贷业务的发展给银行传统的借贷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银行业利润增速有所下滑。起初由于央行对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事物还是持一种相对肯定的态度,因此对于牌照的管理放得比较宽松,因此先后有200多家网贷平台进行这个市场与银行竞争。与此同时,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收购处理后,都逐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业务开始多元化,涉及多个领域,抢占了一部分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我国国内现在目前还有60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种小额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他们当然也要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使得商业银行面对的竞争更激烈。如果商业银行自身不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仅停留在目前的经营导面上,会使自己的生存境地更加困难。
(三)交叉金融业务风险
交叉金融业务风险是指不同的金融机构业务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同时,金融风险的传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交叉性金融工具是指是指一项金融工具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至少两个以上的金融市场或跨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至少两个金融行业。交叉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变、金融机构业务转型的推动以及规避严格的金融管制。交叉金融工具和银行运作相结合,风险底数不清,增强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而在交叉业务风险中,以同业风险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去年四季度由于去杠杆进程导致的债市巨震暴露了“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这一“串联电路”的风险。银行近年来放量发行同业理财,而同业理财等于把表内的钱转到表外,中小银行通过发同业存单借钱来买同业理财,资金转到表外后再对接委外,委外再加杠杆。金融脆弱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持续累积了差不多两年时间。
(四)监管风险
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自今年2月上任以来,银监会文件七连发,这把“监管之火”烧得整个银行业和资管圈惴惴不安,银行业正成临着史上最严监管。其实是银监现在对银行业的执照放得比较松,但是监管却非常严格。在今年4月初,银监会仅一天时间就公布了25项处罚,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被罚4290万元。其中以违规贷款最为严重,被罚1670万元的平安银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5项,包括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承诺保本;为同业投资业务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未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所以,银行业现在正面临着史上最严格的监管。
二、关于银行业非传统领域风险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债券投资业务管理,密切关注债券市场波动,健全债券交易内控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贯穿债券交易各环节、覆盖全流程的内控体系,加强债券交易的合规性审查和风险控制。坚持“穿透管理”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债券投资纳入统一授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直接债券投资以及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表外理财等方式开展的债券投资纳入统一监y范围,全面掌握资金真实投向和底层债券资产的基本信息、风险状况、交易变动等情况,实现准入集中、数据集中和退出集中管理。
(二)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规范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促进合规稳健发展。
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各地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备案登记、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稳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三)整治同业业务,加强交叉金融业务管控
对于同业业务,应纳入到银行的流动性指标进行管理。控制业务增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同业业务内部管理架构,确保业务复杂程度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审慎开展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应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统一管理、集中审批。制定统一的合作机构名单、产品投资目录,严禁与不在名单范围内的机构开展合作,严禁开展投资目录之外的业务。
(四)加强行内内控建设,加强自律管理,严防外部冲击风险
各银行都要认真学习银监会下发的每一个政策和指导文件,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使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银行应审慎开展代销业务,规范理财产品的设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民间金融风险向银行业传递,严防跨境业务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同果.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J].金融经济,2015(7)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4
(一)银行业状况
1.金融机构。作为东北地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的银行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2010年末,黑龙江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027个,从业人员总数为104510人,金融资产总量为1634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4%和1.9%,占东北地区的31.3%、30.6%和26%;2011年末,黑龙江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154个,从业人员总数为109232人,金融资产总量为1922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5%和1.9%,占东北地区的32%、31.8%和26.4%。
2.存贷款。从2010年到2011年,黑龙江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地区分布情况如下:
存款方面。受总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存款增速度放缓,第二、三季度甚至出现新增额度为负的情况。存款余额同比增长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增速逐月放缓。截至2011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328.4亿元,同比增长11.2%,当年新增1444.6亿元。
贷款方面。2010、2011年黑龙江省贷款运行稳重有升,每月新增贷款额度一、二、三季度较平稳,第四季度出现大规模上涨。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48.7亿元,同比增长19.8%,当年新增1431.1亿元,同比多增189.0亿元。
2010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占全国和东北地区的1.8%和25%,各项贷款余额分别占1.5%和21.4%,存贷款余额增速低于全国增速水平;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占全国和东北地区的1.8%和25.6%,存款余额在东北地区的占比提高,各项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国和东北地区的1.5%和21.1%,存款余额增速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缩小,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提高,并且高于全国增速水平。
(二)证券业状况
2010年,全省在股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证券机构逆势发展,业务种类不断丰富,证券营业网点布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全省新增上市公司4家,募集资金达到137.4亿元。30家上市公司总资产12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9%;2011年,1家公司实现A股上市融资,全省A股上市公司达到30家,总市值1389.6亿元。受股市低迷影响,全年证券业机构股票、基金、债券成交额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从东北地区及黑龙江省证券业发展在四大板块及东北地区的比较看,2010、2011年,东部地区国内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比例将近70%;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东北地区在四大地区中占比最低,而黑龙江辖内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国的0.9%,2011年国内股票筹资额更是只占全国的0.4%。因此,总体来看,黑龙江省资本市场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融资能力比较差。
(三)保险业状况
2010年,保险业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省级以上保险公司达到30家,支公司以下分支机构2448家。全省保险公司资产总计688.3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3%,达到343.2亿元;2011年,全省省级以上保险公司机构达到38家,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2479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3.3%。发生赔付86.8亿元,同比增长13.5%。
(四)金融市场状况
2010年,黑龙江省直接融资规模扩大,间接融资比重下降,直接融资总量为162.1亿元,同比增长200%,增速创200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2011年,全年债券融资大幅增长,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保持良好势头,中期票据全年融资28亿元,实现历史零的突破。
2010年,黑龙江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累计完成信用拆借155.4亿元,同比下降24.6%,其中拆入资金36.6亿元,拆出资金118.8亿元;债券市场成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共交易债券36900.7亿元,同比下降10.7%;票据市场呈总量萎缩、价格上涨的特征,全年票据贴现余额逐月减少,贴现、转贴现利率震荡上行。
到2011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全年完成拆借798.1亿元,同比增长400%。其中,拆入资金728.2亿,同比增长1891%;债券市场共交易债券39552.9亿元,同比增长7.2%,融入资金占比62%;票据融资业务整体呈现萎缩态势,累计票据贴现小幅下降,贴现余额小幅上升,贴现、转贴现利率总体上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有限。
金融机构体系仍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很不充分。金融工具主要是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贷款及结算凭证等信用工具,而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在金融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较小。
(二)投融资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严重滞后。
黑龙江省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银行体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比例失调,企业直接融资的参与度较低。
(三)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能力差。
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量少、规模小,其经济效益较差,与发展经济的客观资金需求相背离;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筹资能力有限,仍主要以国债为主;基金发展停滞,至今尚没设立基金公司总部。
(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较弱。
黑龙江省金融技术和工具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够,远期、期权、认股权证、可转债等新型金融工具尚未得到发展,对新业务和中间业务研究和开发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有待拓展,金融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三、促进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状况、现存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立足当地经济,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
对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进行整合,构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民间资本引入金融领域,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民间资本参股进入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此提高全省投融资总量。同时,积极引进区域外金融机构,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到黑龙江省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丰富、活跃黑龙江省金融市场。
(二)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投融资结构。
采取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方式融资,积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三)保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扭转金融机构存贷差过大现象。
继续加大对第一产业的信贷投入,提升第二产业的信贷效率,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5
一、债券市场上的利率风险分析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使得相关资产的价格或回报率变得更低或负债变得更为巨大。对于债券资产而言,其本质是一种利率敏感性资产。从理论上讲,债券资产价格P总可以表示为:
P=f(R,r.t),且dP/dR>0,dP/<dr<0,
其中,R代表票面利率;r代表市场利率或收益率;t代表债券的剩余期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低;市场利率或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显然,市场利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从而会给债券持有者带来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持续,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决定机制逐步实现由行政管制向市场决定过渡。
从债券发行市场看,1995年8月,财政部开始试行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方式发行债券,目前已经过渡到大部分国债通过无预定价格区间招标方式发行的模式。尤其是2001年开始首次发行15年、20年和30年的国债,国债拍卖发行收益率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使得国债利率向基准利率方面迈进。
债券二级市场的日益完善,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88年债券二级市场建立,1991年开始引进回购交易,使得债券日益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金融资产。到2001年底,债券及回购交易额突破5万亿,同时也被人民银行作为主要的公开市场操作工作。而且债券加购利率已成为一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利率形式,成为人民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二)目前债券市场面临的利率风险
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看,无论是发行市场还是流通市场都存在着较大的利率风险。
(1)发行市场上的利率风险
发行市场上看,一级市场债券发行频率加快,债券招标发行利率走低。2002年上半年,发行国债与金融债券共17期,发行总量3055亿元,其中在交易所发行20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2.54%;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发行6期1800亿元,加权平均期限为9.06年;国开行金融债券发行6期700亿元,如权平均期限为12.93年。国债及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屡创新低,尤其是5月23日发行的30年期国债,招标利率降至2.90%,超出很多投资者的预料。
显然,过低的债券招标利率使得债券资产的价值大大降低。由于国家近期公布宏观经济数据大多向好,通货紧缩的情况明显缓解,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大大减弱,对于长期低息债券的发行的影响开始显现:在2002年7月发行的第9期国债中,计划的260亿发债额度没有用完。市场对于债券发行中利率风险的重视,已经开始对债券发行产生不利影响。
(2)流通市场上的利率风险
从流通市场上看,人民银行的降息举措以及市场对于准备金制度可能改革的预期导致了市场收益率不断下滑。如下图所示,自2002年1-5月份以来,月度债券收益率曲线不断下移,尤其30年期国债招标出2.9%的标面利率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只是到了6月份才凭借20年期的收益率走高才使得收益曲线没有进一步走低。6月份成交的50只现券中有47只收益率全部落在3%以下,当月国债加权平均收益率降为2.18%,平均回购利率也由年初的2.204%下降至6月底的1.965%。
收益率曲线的日趋平坦反映了市场长债短炒、短期行为严重,隐含的风险是巨大的。以30年期国债为例,只要利率上调一个百分点,按到期收益率2.90%的久期计算,其市场价格要下降19.95元。
为此,人民银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减轻潜在的利率风险,最近一段时间连续通过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1000亿元,减少在债券市场上争购债券的资金,从而引导回购利率缓慢走高,最终达到调高债券的收益率的目的。
附图
二、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分析
(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及期作用
市场的流动性指的是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金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通常从密度、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度量市场流动性(BIS,1999):
1.密度:交易价格偏离市场中间价格的幅度,也即与市场价格无关的交易成本,它通常可以用债券买卖价差来表示。差价越小,说明债券交易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因而债券市场的效率越高。
2.深度:它反映的是不会影响现行价格的市场交易量,可以用某一既定时间中做市商交易报价的交易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债券的周转率反映。
3.弹性:指的是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恢复均衡的速度。弹性代表着市场的潜在深度,这一点仅仅从当前交易量指标上很难看出来。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度量方法,通常是观察债券交易后恢复正常市场状态(买卖差价、交易量)的速度。
作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债市场,其市场流动性对于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由于国债风险小、同质性强、规模大,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商业票据、证券化资产(ABS)、企业债券等)定价的基准和众多衍生金融资产(例如回购、期货、期权等)的基础资产,同时也是交易者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一个富于流动性的国债市场,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国债市场形成的利率期限结构,能够反应市场参与者对利率变化预期和长期利率趋势,这种信息既是其他债券收益曲线形成和利率期货估计的依据,也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信息,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意图得以有效地传导。
第三,国债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最重要的操作工具;如果国债市场缺乏流动性,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社会信用总量的能力会受到限制,资产价格容易过度波动;此外,国债还是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手段。
一般说来,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本身会有一些自发的制度安排,但是一个富于深度和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对于整个经济来说,仍然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一方面,它能够为每个市场参与者和整个经济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单个市场参与者缺乏促进和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积极性,理论部门如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等可以在促进市场流动性方面能够而且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债券市场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在债券市场上所要面对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活跃而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公允的市场价值进行债券交易而产生的损失。这种风险在金融机构需要OTC市场中进行动态对冲交易时表现得十分突出。而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要,这种资金收支的不匹配包括数量上的不匹配和时间上的不匹配。上述情况往往迫使金融机构提前进行清算,从而使帐面上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目前债券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债券市场的人为分割
我国的国债市场目前被人为分割成交所和银行间两个各自独立运行的市场,相对来说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因素与资本市场在交易报价和资金清算上融为一体,市场交投远较银行间市场活跃。但由于交易所实际上集交易、清算、过户和托管于一身,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而且中央国债公司不能真正统揽债券的统一登记和过户,沪深交易所的债券资产还游离于中央国债公司之外,无法对债券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统一监控,还有可能出现债券卖空的情况,从而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
不过,国债现货市场分割,一个最直接的不足之处就是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指导性,这使得人民银行透过公开市场操作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效果则被大大削弱。
2.金融机构在债券市场上的运作还有局限性
首先,银行体系流动性异常充足。大量闲置资金投向债券市场,造成债券市场需求增加。虽然2002年初实施准入备案制以后,市场扩容速度大大加快,但存款类金融机构比重仍占据大多数。显然,投资者类型趋同。就容易造成在多头市场时二级市场供给不足,在空头市场时二级市场需求不足,形成单边市场。
其次,一些商业银行脱离交易所市场后,还习惯于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对银行间市场的询价方式一时难以适应。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联社)依然通过多种渠道参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交易,这也间接削弱了银行间市场的活跃程度,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较大的营运风险。同时,在交易所市场上,部分金融机构将国债市场当成服务于其资本市场的工具,过度投机炒作,造成了国债市场的价格波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3.现货交易得到的收益率无法合理预测未来
实际上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为市场成员提供了高度的融资便利,使他们可以不受自身资金实力的约束,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债券投资能力,增加了市场对债券的需求。当前市场有不少市场成员,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回购融资进行滚动放大债券投资的套利操作,有的甚至将债券资产放大若干倍。因此,很多长期债券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短期回购利率的影响较大。
所以,流动性风险可以看作是一种综合性风险,是其他风险在金融机构整体运营方面的综合体现。例如,债券市场上利率风险的凝聚会直接影响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收益,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交易的意愿,使得债券资产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债券市场会出现交投清淡等缺乏流动性的表现。这种市场/产品类型的流动性风险会使得金融机构在将债券变现时产生价值上的损失,如果损失足够大的话,会进一步导致有关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流动性风险,事态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金融恐慌”而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非流动性。
三、利率期货交易在规避债券市场风险中的作用
(一)利率期货的功能
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类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它可以规避市场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资产价格变动的风险。利率波动使得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双方均面临利率风险,特别是越来越多持有债券的投资者,急需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工具,在此情形下,利率期货应运而生。最早开办利率期货业务的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美国和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率波动非常剧烈,使借货双方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了降低或规避利率波的风险,1975年9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先开办了利率期货品种——美国国民抵押协会抵押证期货,随后又分别推出了短期国库券、中长期国库券、商业银行定期存款证、欧洲美元存款等金融工具的利率期货。进入80年代,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一般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前者大多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3个月期利率为标的物,后者大多以5年期以上长期债券为标的物。利率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价格发现。利率期货交易是以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的利率期货合约价格。同时,和绝大多数金融期货交易一样,利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利率现贷市场价格的变动,并有助于提高债券现贷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并通过套利交易,促进价格合理波动。
2.规避风险。投资者可以利用率期货来达到如下保值目的:(1)固定未来的贷款利率:利率期货合约可以用来固定从经营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投资利率或预期债券利息收入的再投资率。(2)固定未来的借款利率:债券期货合约可以用来锁定某一浮动借款合同的变动利息支付部分。
3.优化资产配置,利率期货交易具有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交易成本,利率期货的多空双向交易制可以使投资者无论在债券价格涨跌时都可以获得,以避免资金在债券价格下跌时出现闲置。(2)利率期货可以方便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从而提高交易地投资收益率。(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便进行现金流管理。由于期货交易的杠杠效应能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得投资者建立同样金额头寸的速度要比现货市场快的多。
(二)利率期货在于防范债券中场中利率风险的作用
首先,利率期货有助于投资者在认购债券时,规避相关的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发行债券事先规定利率,会由于市场利率的走高而出现价格走低的情况。而通过卖空利率期货,就可以有效避险。
这一方法,在国际上也被广泛采用。如1979年10月,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包销100亿元的IBM的企业债券时,美国联储宣布准备放开利率,市场利率大涨,但所罗门公司由于事先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中卖出了债券期货,从而成功地防范此次利率风险。1982年12月31日,在CBOT的长期债券期货交易停市时,美国财政部甚至为此推迟了20年新国债的发行,他们认为在没有保值交易存在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长债的发行(杨迈军等,2001)
其次,债券现贷和期货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有助于促进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从而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有了利率期货交易,使得“债券复制”操作成为可能。在金融工程中,一笔现券交易和一笔反向的期货交易,会复制出一个收益率不同的“虚拟债券”,从而能够有效地发现市场真实的无风险利率,为整个金融产品体系的定价提供准确的基准(约翰·马歇尔等,1998)。
(三)利率期货交易对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债券现货市场与期市场之间流动性的相互关系,无论对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当局都有重要意义。显然,这两个市场的流动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因为现贷市场交易量的增加能够带动期货市场为了保值的交易量的增加。尽管从理论上讲,现货(尤其是基准国债现货)的发行与期货合约反映了相同的内在风险,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潜代关系。只不过这种替代关系在市场巨大的套期保值力量面前,其影响十分微弱。
首先,期货交易的“卖空机制”对于现券市场的流动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尤其是做市商能够从事“卖空交易”,有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如果交易商在期货持有空仓,那么在结算之前必须能够得到所需的债券。因此,如果交易商不能进行“卖空操作”,他们或者需要持有大量的国债存货以应付买单,从而增加做市的成本;或者拖延交易直到得到债券,从而减少交易的“及时性”和交易量,造成市场流动性下降。由于这些原因,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中关于国债交易的“卖空机制”,均有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第一,交易商可以通过国债回购或借贷市场,减少不必要的国债存货;第二,如果交易商未能按期交割,可以在缴纳一定的罚金之后,适当延期;第三,如果市场对某一品种国债有特殊需求,政府可以续发这种国债。通常,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市场对空制的信心。
其次,利率期货交易采用的标准化交易方式和保证金制度,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由于期货交易通过交易所充当清算中介,加上向买卖双方收取保证金,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使得交易的实现更为简化和高效。而同样有债券套期保值功能的债券远期交易,由于合约的非标准化,加上交易双方在到期日之前不需要实际交割,交易中存在较大地信用风险,远期交易始终不如期货交易流动性好。
最后,期货交易拥有广泛的参与者。一般说来,债券交易者的期限偏好、风险偏好、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对信处的敏感程度均能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因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差别能够影响市场流动性。因为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对同样的信息可能作出不同的反应,交易商可以选择更多的债券资产持有结构和交易方式,更容易找到交易对手,可以有效地对冲短期交易风险,减少为预防不可预见的风险而过多持有国债存货。例如Gravelle研究认为,加拿大国债市场上非居民的加入,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Gravelle,1999)。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范文6
次级债危机对瑞士银行影响的特征
通过对瑞士银行全面分析,我们发现次级债危机对大银行影响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会带来资产的大幅度缩水,二是对不同经营业务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次级债危机导致银行资产缩水
在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下,2007年瑞士银行集团产生巨额亏损。第四季度财务报表显示,2007年第三、四季度集团金融业务大幅度亏损,尤以第四季度更为突出。第三、四季度的亏损直接导致了集团全年亏损,股东收益由每股盈利5.57瑞士法郎变为每股亏损2.49瑞士法郎,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06年的26.4%降至-10.2%(见表1)。
2007年第四季度的巨额亏损,使得瑞士银行集团的资产大幅缩水,2007年第四季度末集团总资产为22725亿瑞士法郎,较2007年第三季度末的24842亿瑞士法郎降低了8.5%。风险加权资产则由3903亿瑞士法郎降至3723亿瑞士法郎,降低了4.6%。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也大幅下降,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由10.6%降至8.8%,总资本充足率由13.6%降至12.0%。如下表所示:
为克服次级债危机造成的资产缩水,瑞士银行主要采取两项应对措施。其一,是资产改善计划。2007年12月10日,瑞士银行宣布了一项资产改善计划。该计划包括两项内容,即以股票红利替代现金红利和出售库存股,立即改善了瑞士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具体而言,瑞士银行将分红方式由现金派息改为送股并转售以前回购的价值约20亿瑞士法郎的股票。其二,是发行强制转换债券。2008年2月28日,瑞士银行特别股东大会通过向新加坡及中东投资者发售可转换债券的建议,允许这两家投资者以可转换债券方式注入130亿瑞士法郎(约169.5亿新元)的资金。
但是,如果次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这些应对措施的作用将是有限的。对于资产改善计划,尽管它使得2007年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8.8%,但是仍大幅低于2006年末10.6%的比率。由于希望获得现金而不是瑞士银行的股票,资产改善计划也受到部分股东的反对,这使得瑞士银行很难加大资产改善计划的力度,若次级债影响进一步加大,则旨在改善资产状况的类似方法难以持续运用。对于发行强制转换债券的方案,尽管在债券到期时可以全部变为股份,但是,可转换债券的条件已经十分优惠,如向新加坡和中东投资者发售的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为9%这样高的利率将给瑞士银行带来很高的利息支付压力,提升了瑞士银行的资本成本。若次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则瑞士银行的亏损在短期内会因为可转换债券的高额利息支付而雪上加霜。
次级债危机增加银行各类业务的盈利差异
从2007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次级债对银行各类业务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瑞士银行集团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与商业银行业务,后两者受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显著低于前者。2007年,瑞士银行集团在全球理财与商业银行业务、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取得了16.46亿与4.76亿瑞士法郎的税前收益,而投资银行业务亏损164.61亿瑞士法郎,可见,瑞士银行集团2007年下半年的亏损主要源自投行业务。
次级债危机对银行的不同业务产生不同影响,这是由此次次级债危机的特点决定的。此次次级债危机,从次级债违约率上升开始,逐步扩散到持有优先级和中间级CDO(担保债权凭证)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这些业务主要处于投资银行业务范围,与理财、资产管理等业务则距离较远。这就使得理财、资产管理等业务几乎不会受到次级债危机的影响,损失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业务之内。
瑞士银行巨亏案对中国金融界的启示
需要及时更新境外业务的监管细则,加强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
瑞士银行的巨额次级债损失表明,在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风险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次级债危机以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的违约率下降为诱因,其影响却几乎波及全球。瑞士的金融监管是比较严格的,既有《银行和储蓄银行法》、《投资基金法》等一系列法规为银行监管提供法制基础和保障,又拥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金融监管机构――银行委员会。但是,瑞士银行集团仍然在次级债危机中出现了创纪录的亏损,究其原因,在于对境外业务的风险估计不足,忽视了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由于管辖权的限制,金融监管部门难以对境外业务进行全程监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透明管理更是进一步掩盖了潜在的国际风险,从而使风险得以积累到非常高的程度。
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不断扩张境外业务。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经规定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对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但是,在金融机构急于获得盈利机会而金融创新产品又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原有的监管细则很快就被新的金融产品所规避,从而使金融机构得以承担更多的高风险业务。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实时跟踪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动态,及时制定针对新金融产品的监管细则,从而防范新金融产品带来的国际经济风险。
促进国内金融机构的资产整合进程,有效控制银行高风险业务
瑞士银行的巨额次级债损失发生在投行业务,理财与资产管理业务所受影响较小。如何将风险限制在投行业务之内,避免对其他优质业务产生负面影响便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瑞士银行的行动来看,如果次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就很可能通过分拆等方式来构建投行业务与理财业务之间的防火墙,以保证优质业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