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认识论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认识论原理

认识论原理范文1

关键词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要对医院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更好地体现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时期的医院,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医院的决策者,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此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在竞争中提高,在生存中发展。惟有如此,医院方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1 医院现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残留着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还处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医院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没有自己的职能,无权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不能充分的为本医院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目前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

当前,许多医院还未真正成为医疗市场的主体,尚无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其运行仍然由行政部门干预,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顺畅,病人投诉现象时有发生。其次,部门职能没有清晰地界定,导致出现职责的真空地带,辅助科室不能为业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改革宜让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扩大医院的用人自。

1,2高科技人才开发和管理任务繁重,缺乏竞争机制

由于受地理位置、规模和影响力的制约,医院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面对其他竞争对手以及潜在进人者对卫生技术人员的争夺,也需要进一步用好现有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的稳定性。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和现行考核激励制度的不足,使有些不适合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员工仍然留在岗位上,缺乏淘汰机制,人浮于事,无法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良性竞争局面,致使岗位能力要求和员工素质、态度不匹配,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易使惰性思维在员工中蔓延。

1,3员工培训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医院的员工培训工作没有统一管理,仅局限于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长远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与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培训的目的性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安排,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后没有评价与反馈,培训现状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未建立起战略需求,这不利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人才的储备。

1,4薪酬回报与绩效的关联性不足

现有薪资主要由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决定。不管哪个部门、哪个岗位、技术要求高低、风险大小如何,只要职级相同,工资都一样。这不能正确反映岗位的真实价值,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工资制度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问题。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职务分析和岗位价值评价,员工不知道自己岗位的价值是多少,应该拿多少报酬,因此总感到自己拿得太少,抱怨颇多。奖金分配方面,由于医院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现行的简单奖金分配系数既不能体现绩效的高低,又不能拉开档次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造成了职能科室之间以及临床、职能科室内部实际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奖金多少与个人工作绩效基本没关系,干多干少一个样,起不到奖金应有的激励作用。

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机制

2,1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医院管理层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与医院管理目标紧密融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已逐渐被提高到医院的决策管理层面。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中层干部的甄选,到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绩效考核体系的形成与实施等。通过前瞻性的工作完成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从而达到以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为前提,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在招聘人才时注重个人实际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是否符合科室和医院发展目标;在人才使用上明确员工在医院经营发展中的定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其成就感。

2,2建立公正公平的聘用制度,合理使用人才

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定岗定薪、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由“固定人”向“合同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以人定岗”向“以岗定人”的转变,达到搞活用人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聘用制度,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选拔和使用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薪酬待遇、培训发展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一般仅发挥20%-30%的能力,但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其中的50%-60%就是激励的作用所致。这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医院制定激励机制时,除了要考虑“外部激励”即薪水和福利待遇以外,更要侧重于“内部激励”,如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和事业激励。

2,4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培训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人才可以说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要素,医院在广聚贤才、海纳百川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医院内部人员的开发与培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与流失。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培训是老板给员工最好的礼物”。因此,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医院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并且培训的类型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其中包括:全院性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优质服务培训、礼仪培训,以及机能性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培训、AcLc和CPR培训等,授课老师由国内和国外专家组成。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使医院员工无论从精神面貌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5构建良好的医院组织文化

认识论原理范文2

1.企业的战略因素

企业所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及其没有完成目标的后续实施步骤就是企业战略,其中就包括有企业发展模式、计划、经营理念以及整体定位等很多方面。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一定要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更加平稳健康,所以,管理者应该在基于企业发展战略上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相应改变和调整,但是这也不能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总体应该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同,满足内在的一致,这样不仅不能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还会极易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管理者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首先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更有效的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

2.所有权因素

因为在企业中不同的所有权会让企业的管理制度环境有所不同,而且在铁路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中,职员往往都可以通过人事管理制度得到稳定的薪资待遇,其福利条件也比较好,但是没有及时得到更新的管理理念也阻碍了人事管理制度的革新和发展,职员对企业也有较高的期望值。因此管理者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进行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通过对职员现实需求,综合考虑了人力资源构成特点、企业发展以及社会背景的条件下,逐渐形成一种工作制度,对用人环境加以改善,对人力资本的预期回报加以及时满足,进而把职员逐利动机逐渐向促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转化。

3.规模因素

企业的规模都是由其自身的注册资金额度及其职员人数所决定的,对于铁路企业来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职员人数不断上升,同时也不断在扩大其资金额度,在规模不断壮大中,其内部结构也逐渐变得复杂,同时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因此管理者应该不断的进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其制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要建立职权责利统一的健全机制,在不同的职位上放置适合的人才,并给予对应的权利,同时还要将与权责相匹配的责任落实到其身上,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有助于管理规范化的实现。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民族管理制度的完善,将广大员工的力量加以充分发挥,将民主评议来作为确定人才考察的必要程序,促使民主推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得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各级管理岗位都发挥出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从而提升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对于铁路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中庸、伦理道德以及中和等观念比较注重,同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在企业中得到了落实,但还是需要加强对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加以考虑,摒弃以往不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例如铁路管理中对行政级别过于强调等,真正实现以员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都得到尊重,进而让员工将企业的发展当做自身事业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5.结束语

认识论原理范文3

(一)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或机构职能不健全

传统经济模式下,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并没有独立的人事权,人员调动、升迁往往需要有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而当国有粮食企业被推入到市场后,其人力资源管理就暴露出许多问题。第一,缺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部分粮食企业压根没有专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甚至部分企业没有人事部门;人事管理工作常与其他管理工作混在一起,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第二,企业领导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一些粮食企业虽然设有专门的人事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但是其显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工作,致使企业人才选拔存在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造成企业大量资源浪费,影响企业发展。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力不足。部分企业虽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是其所配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却不足以胜任该项工作。例如:管理人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不了解人力资源的理论,技术及实践经验不足,致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另外,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错误认识,日常只进行档案收发管理、工资管理、员工聘用等工作,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得不到最大发挥。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粗放盲目

当前,部分粮食企业仍没有认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质,企业管理思想仍然是“老一套”,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粗放盲目,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第一,无具体工作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计划,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往往等到问题出现后才想起解决,这种随意且盲目的工作方式使得企业正常运行受到很大影响。第二,人员结构不合理。企业在进行人事调动时,未全面考虑企业员工整体的年龄、知识结构,导致企业内体力劳动者数量偏多,脑力劳动者数量较少,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第三,某些岗位职责无明显规定。企业对个别岗位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岗位工作内容不明,经常出现“有事没人做”的情况,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三)对员工激励不足

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部分粮食企业普遍与员工解除终身雇佣关系,并按照新型用工制度与员工签订合同。近期看来,这类方法能够提高员工危机意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但长远看来,这类方法导致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被割裂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降低,致使工作中出现因私废公现象。

二、优化粮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一)改善企业管理理念,认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需认识到人力资源同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国际化交流的频繁增加,粮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此,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制定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管理职位职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详细规划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收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发展目标、企业内外部环境、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其次,根据收集到的企业经营状况及内外部环境信息,确定规划的执行期限。再次,确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以及不同项目的具体计划。最后,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监控与评估,根据反馈信息对总规划和各具体计划进行调整,从而持续提高粮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采用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背景下,粮食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统一企业内部奖罚标准,对所有员工均一视同仁,按照员工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大小以及不同岗位的责任分配薪酬。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客观、科学、合理以及公正公开的对员工进行考核培训,杜绝暗箱操作,使员工对考核结果心服口服。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性的对员工进行长期、动态开发,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认识论原理范文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它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处于不败的地位,恰恰就是因为美国对人才的重视。美国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汇聚地,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地的人才,而且也非常注重本土对人才的培养,正是因为拥有了优质的人力资源,美国的经济实力才能不断地向前迈进。以1975年创立的微软公司为例,自其成立以来,每年以超高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个公司的成功正是由于有以比尔•盖茨为首的高技术人才作支撑。高素质人才不仅善于创新和改革,更加善于经营管理,他们使企业富有竞争力和爆发力。

2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2.1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但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非常严峻,而每天又有许多新的人口诞生,这就意味着竞争的压力也随之增加。现在正是讲究效率和优胜劣汰的社会,对人力资源来说不但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具有高竞争,而且存在着高压力。这就要求当前的人力资源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强大的压力仍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力资源应用坚强的意志来面对这些压力,用乐观自信的积极态度为企业创造利益。

2.2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要有不断向前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才能推动企业的进步。在现今的社会中,一个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要经过一个必要的循环周期,在这个缓慢的循环周期中,可能就有新的产品生产出来,慢慢地就会取代之前的旧产品。也就是说,没有一样产品能够永远占领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更长久地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收益。由此可见,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企业的进步,而且能够使企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3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事物产生。这些新的技术不断地取代了旧的技术,人们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不被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新知识的掌握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就必须接受外来的新事物、新技术,在封建社会中,清朝政府就是由于固守陈旧,不接受新技术,固步自封,最终只能任由西方国家的欺凌。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具备学习的能力,不断接受新鲜知识和事物,才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成为有助于企业和社会的优质的人力资源。

2.4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力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市场环境也越发复杂,优质的人力资源需要有应变的能力。应变能力不仅表现在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上,还表现在面对大量工作压力时,自己对压力的排遣能力上。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的发展,都会面临突发状况,例如一个国家在面对突发的金融危机时,或一个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突然的竞争营销手段时,这都要求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来化解这些突发的危机。因此,应变能力也是人力资源应该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如果企业中的员工都只会在生产线上重复单一的工作,而完全没有应变能力,那么这个企业始终也只能是做生产加工,完全没有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实力。

3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每个人的培训,因为人是科学和知识的最终载体,而每个人具备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观察每个人的特点,根据个人优势进行培训,然后使其充分发挥特长,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起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变成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不仅能够留住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也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进步起到带动和推进的作用。

4结语

认识论原理范文5

(一)提高人事管理的透明度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职人员的招聘和奖惩。传统人事管理是以纸张为传播媒介,具有速度慢、影响范围小、信息实效性不强等是重要特点,对人事管理透明化造成很大影响。信息化能很大程度解决这一问题,人事管理信息化,使得人事信息更加透明,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任用,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帮助学校进行人事决策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通过信息化对高职院校人事工作进行管理,可以科学、客观的将反应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情况,这些情况是高职院校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高职院校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科学、准确的掌握学校人力资源的情况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决策和发展战略更加科学、合理。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是我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约信息化发展进程。

(一)高职院校对人事管理信息化认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单纯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是依靠硬件设施的采购,并会使用简单的办公软件,忽略了对于管理软件的应用,一味追求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略对于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对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对硬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并通过软件的应用,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最终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

(二)人事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学科,学科内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对于高职院校当前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人力资源及相关专业毕业,对计算机技术相对陌生,先进的管理手段不能很好地应用,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人事管理的优势。进而造成先进的手段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现代的人事管理,有时还会给工作带来不便。因此,要加快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首先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之能很好地掌握工作软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是将工作内容向电子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部门间只是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建立标准,而忽略整体考量,导致对于同一项工作,由于汇报部门不同,而出现需要的信息及信息的形式不同,这极大影响工作效率。例如,我校近年来建立了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对在职教职工的自然情况、学历资历、职称情况以及工资情况等进行了信息采集与整理录入,但由于缺乏动态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体系建设,没有详尽的制度和标准,使得在工作中,出现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致使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决策。

三、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很多领域信息化的成功经验都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和借鉴。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要突出以人为本、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理念。

(一)提高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对当前管理工具的信息化,更是对当前人事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信息化。在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服务理念,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不断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进程,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胜任力决定人事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也决定了信息化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开展情况。学校应积极与计算机专业教师沟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及应用软件的相关培训,使得从业人员对于管理软件能够很好的掌握,让软件更好为工作服务。此外,学校还应定期选配优秀员工参加全国组织的培训,在培训中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还可以通过培训提供员工的从业技能,使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三)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全面实施信息化不仅要依靠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更要对人才进行引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对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的保证。高职院校应更具自身实际情况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通过人才引进与在职人员培训相结合的手段,加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通过将网络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有机的结合,真正实现人事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校内外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情况,掌握高职院校招聘信息。同时,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校内教职员工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管理成本,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提出新的内容,促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发展。

认识论原理范文6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这种要素在企业生产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力求将全世界的资源为我所用,以一定的投入成本实现产出的最大化。那么,谁在管理配置这些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金呢?在这些人、财、物的资源中,哪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呢?显然,人是第一位的。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也认识到全球化经济竞争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明显变化,把“人”作为一种使组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加以发掘和科学管理的主张,已成为当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名词置换,它意味着从思想、理论到方法运用的根本改变。实现这种转变,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观念问题

首先要把人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可创造的资源。所有提高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的途径,都需要人力资源加以开发、传播和利用。那如何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呢?首先是从“事本”管理观念向“人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事而忽视人,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则相当薄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强调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管理者要顺应时展的趋势,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认识到“人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在工作中注意了解和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合理需求,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将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从静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从单一管理观念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原来那种静态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当注意,传统人事管理在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上都比较单一,而单一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树立系统观念,将组织中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尽其才的目的。

二、认识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无论任何国家或任何企业要发展,就要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树立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考虑和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对人力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而是一项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收益的,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战略的一部分,这要求组织围绕战略目标,系统地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层次决策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同步思考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配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战略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经济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战略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与此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也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事实上,现在越来越需要在企业战略计划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将人事部门吸收进来,结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来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技术问题

上一篇改写牧童

下一篇非主流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