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城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城镇化范文1
中图分类号:R127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化率从由17.9%上升到51.3%仅用了30年的时间,以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在提高,我国的城市数量也增加了400多个,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在迅速缩小。城镇化率在30%开始加速,达到70%后开始平缓发展,按照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离我国要到达平缓阶段还需要近20年的时间。但在如此快速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克服城镇化障碍制约因素,保障城镇化动力,特别如何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今后城镇化发展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一)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迅猛发展,城镇化速率让世界震惊。但是,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低质量和低成本城镇化的基础上的。[1]城镇化不是单一的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建设人的城镇化而不是数量和规模上的城镇化,这是未来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方向。这要求城镇化发展要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向城市质量提升转型,建设从空间形态向以人为本转型,建设重点在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和突出城市特色功能,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降低城市门槛提出利于农民工城市化的途径。
(二)以大都市和城市群推动全域城镇化发展
我国大多是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这里也是大量产业的聚集地,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型城市。以这些大城市作为发展的核心向周边的中小型城市辐射,带动其发展,使其综合能力增强。并在以核心为发展的模式下,周边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加强,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在解决了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中心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但要减弱大都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控制其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把产业和经济主体向外迁移提高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使中小城市能吸收更多新增城镇化人口。
二 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这种制度从根本上以户籍管理的方式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支援城市建设,确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农民被制度拒之在城市的门外,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户籍关系而不能受到基本保障,子女不能同等受教育,这些都使农转非成为障碍。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度不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都极度欠缺,这些致使农民离不开土地,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城镇化的进程。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方向问题。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扩张,重点的建设项目在城镇的空间上,以城镇的空间形态和物资生活环境来衡量农村城镇化的进展。而对作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动力的产业发展没有合理建设及运营,农村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的经济形态,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没有转变,即使是农民住上了楼房与城市居民从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没落到以人为本的阶段上。
产业结构调整不等于简单的工业化。要实现全域的城镇化,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需提高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建设,提升农村的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带动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小城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极其滞后,在交通设施方面,农村的道路等级低,道路的承载能力远低于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很多农村小城镇缺水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同时没有合理的燃气和给水系统,农民的生活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进行。
区际间小城镇缺少协调统筹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协调发展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方以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追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地方本身的客观条件,没有考虑当前发展和建设与未来前景的结合,各区域间发展缺少协调性,致使区域间整体城镇化发展缓慢,区域的整体效益提升不高。
三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整改相关配套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让农民能自由进出城市,完善农民进程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城农民自身所担负的成本,弱化外来人口管制,实现新增城镇化人口与原有市民的均等待遇,减少农民进城的各项阻力。同时,弱化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民进城后可以对土地进行承包转让,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能有制度保障养老。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有偿参与城镇建设开发,解决城镇建设土地匮乏的问题。还要对城镇化资金合理支配,建设多渠道的融资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
工农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在减弱,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和为农业生产提供成产要素的产业,使工农业结合协调发展,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的模式。同时,放宽政策,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拓展视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农民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理解致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力,发掘自身潜力。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民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能切身体验和感知身边实实在在的改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应用到农业的生产发展中,这无疑需要农民来掌握新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来适应快速发展的潮流,同时新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势在必行,要健全农村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具备相应水平资格的培训人员来定期举行培训,要注重新技术的先进、实用、易推广性,使农民能够接受和学习并传授给他人。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的滞后现象必然是今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加速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速率才能解决我国城镇化的短板,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弱城乡差距,实现全域行的城镇化格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在分析与对策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14-120
农村城镇化范文2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模式 路径
国内关于农村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
郭书田等(1990)曾提出“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集中”。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加、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充;(2006)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内涵的定义提出:“城市化是指随着产业经济向城镇的集中而发生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吴英杰(2009)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各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提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作用的要素和理论分析框架”,全面刻画城市土地动态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李琳、张竟竟(2010)在对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双向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破解土地问题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农民利益,提倡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
曾天雄等(2010)以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我国三个典型城市群的对比,总结出长株潭城市群的流动人口动力、来源和规模具有地方特点。提出城镇化过程中应该以流动人口的管理为重点,建立合理的流动管理机制,同时指出流动人口的管理应该“因地制宜”。
城镇化模式与路径
(一)中小城市模式
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国都是走的中小城市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城市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周围农村,是由农业逐步转到纺织业,再由纺织业转到机械工业,城镇化过程大致花了几百年时间。
在我国,中小城市模式的代表是广东省,其发展特点是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实现了城市边缘新兴产业群的快速崛起。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推进中小城市群的建设。由大城市广州、深圳以及大中城市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组成的城市群,成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这里虽然也有镇,但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基层单位。有些镇只是一个行政区划而已,其实质上已是一个中小城市。
(二)城市圈模式
工业后发国家选择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加速工业化进程。如日本,就是在急速发展的工业化背景下,全国劳动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大城市,通过城市圈的发展模式快速实现其城镇化。日本重工业化时期的东京、大坂、名古屋、福冈四大城市圈,占国土面积只有12%,但其1960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到日本工业生产总值的70%。直到现在,日本GDP的近八成仍然集中在这四大城市圈。
在我国,都市圈模式的代表是江苏省的苏南中心城市圈,其发展特点是递进式的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由粗放式发展逐步转向集约式发展。这一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小城镇建设阶段,即城镇化阶段;中小城市建设阶段;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阶段;建设都市圈。传统的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都市圈则以高速公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
唐山市农村城镇化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
表1是2009年唐山市各个县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反映出2009年唐山市各县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为唐海县,城镇化率达到了58.88%,而城镇化率最低的滦县,城镇化水平仅为40.35%;其次,唐山市具有竞争力的大城镇不多,主要是中小城镇。从唐山市的城镇规模来看,唐山市的各个县市中,人口大多数在50-60万之间,而超过60万的大中城市相对较少;再次,唐山市各县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依据唐山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城镇人口衡量的唐山市城镇化率达到了53.42%,而各个县市的城镇化率,除了唐海县外,均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种情况将使唐山市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
(二)产业结构不协调
产业结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唐山市经济发展都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忽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市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中,除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趋势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更为缓慢,这严重制约着唐山市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90年的309861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2504073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相对于总产值的增长,唐山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没有显著提升。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变化较大,1990年唐山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为25.44%,1991年增长到33.93%,但在1991年之后,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出现了徘徊发展的趋势。截止到2009年,唐山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79%,比1991年低了1.14%。
(三)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低
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关系看,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唐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根据2008年国家的《中国城市化率报告》中的数据,2008年全国以及河北省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33.28%和30.95%,同时期唐山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3.51%,分别高于全国及河北省0.23个百分点和2.56个百分点。但是从河北省整体发展情况来看,2008年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1.21%和42.01%,远高于唐山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初步估算,农业经过结构调整、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现有乡村劳动力资源近50%都需要转移出来,这将给唐山农村城镇化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唐山市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结束,农村中心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一旦确定后,就很难再改变。一是中小城镇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针对自身实际做好小城镇规划。要优先发展农村中心城镇,因为这些城镇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幅射能力。发挥其在农村地区的流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的作用。二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在城镇规划中要把工业、商业、教育以及非农产业作为建设重点,合理设置生活、文化娱乐等区域,形成清晰明确的空间结构和合理的功能分区。三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城镇不同的定位、类型、自然以及人文背景,发展工业型、商贸型、交通型、城郊型、旅游型等具有各种特色风格的城镇,形成具有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中心城镇。
(二)培植乡镇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工业化与城镇化具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城镇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也有反作用。城镇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则会推动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进程。这就要求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同步地推进城镇化。
一是要围绕地方优势资源,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乡镇工业走城镇化道路必须结合唐山市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比较充裕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才能在顺利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可以拓宽农民就业门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在农村,以资源型产品为纽带,以特色产业为抓手,逐步实现“一镇一品”专业化。鼓励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乡镇企业走向集聚,向上下游延长价值链,促进专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产业集群。如迁安、迁西等地的特色旅游和依托工业的就地城镇化。
二是采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农业经济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将分散于农户手中的土地等固定资产以股份方式集中,按照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模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低成本、高效率优势,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农民作为股东可以享受生产所带来的产品以及红利分配;同时作为工人也从事生产,领取劳动报酬。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与作为工人的农民自身工作效率、责任心等密切相关,而农民的收入、生活的来源又依赖于产业化经营实体,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乐亭、滦南等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土地要素的合理流转
一是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先从政策上然后再从法律上明确,农民对承包地和宅基地拥有长久的使用权。所谓“长久使用权”,是指除了重大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因素,农民应拥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的永久使用权。这种长久使用权今后可自愿、平等、有偿转让,其他投资者可放心地投入。二是要清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有必要保留的建设用地,应明确为全村居民或全组居民共同所有,其余的应该复垦为农田。三是由县及县以上政府统一制定城乡发展和建设规划,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在农用土地上建的房屋必须有面积、高度、样式的限制,必须落实国土、环保、农业、建设等部门特别是个人的完全责任。四是在符合国家规划和计划的前提下,农村土地转变为城镇建设性用地,要采取市场交易方式确定价格。同时,为克服大城市近郊区农民的土地和边远地区的巨大价差,农村土地市场化出让的收入中,必须有一定比例上交社保基金。五是分步实施土地市场开放。在考虑合理的组团、功能分区的前提下,依照集约和节约的原则,开放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四)保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农村城镇化目的是要使农民和市民享受同等公共物品服务,农村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前者指农村基层政权服务、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后者包括农村道路、农村能源、电力、人畜饮水、农村职业教育等。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固然有总量供给不足等方面原因,但从本质上讲,政府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因此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4)
2.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J].南京社会科学,2007(9)
3.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农村城镇化范文3
关键词:农村;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29-1
1 农村产业化需要农村城镇化
1.1 农村城镇化带来要素集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积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具有扩张功能,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劳动力、工业、技术、科技、信息、市场、交通通讯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条件。
1.2 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扩张功能的具体表现
在劳动力方面,城镇化承接了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方面,伴随着由村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土地城镇化,楼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新投资,这些都为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人才技术方面,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公共服务的不断提高,更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留住更多的人才技术要素,从而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现代经营管理的引入,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深化生产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专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由简单的初级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转变,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利益。
2 农村城镇化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
2.1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农业产业化结束了长期以来低效的散户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减少了农户个体经营的风险,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将为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其次,农村市场规模巨大,农业产业化使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明显加大;同时,农业产业化使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刺激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最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吸纳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的同时,也加快了农业要素或农业资源向工业部门和城镇的转移。
2.2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三个问题,即: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求,土地问题,农民转市民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它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产量与农村劳动力“两个充裕”并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农产品转化加工率“两个过低”并存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给;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健全,大量的农村富足劳动力会涌向城镇,只有在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才能有效避免拉美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化问题,才能减少有城无市,盲目扩张导致的资源浪费的现象。
3 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3.1 农村发展需要两化的原因
我国农村当前出现以代际分工和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农耕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及青壮年农民向大城市的涌入,二代农民竞相在城区购置房产,空巢村、土地抛荒的现象大量出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城镇化和产业化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积聚和产业集聚的协同推进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3.2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未来几年的核心发展动力。农村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的普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二元化问题的改善和进步,促进农业经济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型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新突破。
3.3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利用家庭农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集约化经营模式,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削弱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等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冲击,又可以有效拉长农村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增强了城镇的拉力,推动农民转市民的进程,也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必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镇化战略[A].华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3-7470(2013)-01-0009(03).
农村城镇化范文4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城郊中小学;功能
基金项目: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8022FG)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29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农村城镇化,通俗意义上指的是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农村城镇化的说法是指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集中于城镇的过程[1]。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的城镇化”,注重的是城镇规模、格局、人口、建筑等物质性的量化的指标;第二方面是“人的城镇化”[2],指的是农村人口从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换。农村城镇化需要“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快速发展的城郊中小学的功能和作用不容忽视。
1 城郊中小学的类别划分
“城郊中小学”本身是一个较为笼统化的概念,根据学者余益中的研究,目前城郊中小学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1 远郊学校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按照以城市为中心,呈“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圈层衰退的模式[3]。远郊学校在农村城镇化之前没有优势,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郊区成为众多进城务工者的聚居地,远郊学校成为众多务工者子女就读的选择,因此该类学校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受益者,其学校地位、学校规模、学生数量、发展速度等均有了质的飞跃。
1.2 传统优质学校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空前提升,对教育的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很多位于城中的传统优质学校结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选择在郊区建立分校或附属学校,以保障自身的发展。由于城中传统优质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品牌优势,具有相对优秀的教师资源、教学理念等,其分校及附属学校同样也是郊区中小学中较为优秀的代表。
1.3 打工子弟小学
由于地区性差异,很多城市存在入学户籍限制,同时公办中小学由于入学名额限制,很多进城务工者无法让子女就读该类学校,打工子弟学校便为解决该类问题而产生。打工子弟学校以民办为主,虽然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均处于劣势,但由于其招生限制少,入学门槛低等相对宽松的条件,成为了很多进城务工者的折中选择,打工子弟学校为农村城镇化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基础教育承载力。
2 城郊中小学和农村城镇化关系的内在机理
2.1 农村城镇化进程带来城郊中小学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此为“第一代务工者”。城市需要面对由于大量务工者涌入而导致的交通、住房、饮食、卫生等一系列挑战,当城市的承载力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时候,向城郊扩散便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于是在城郊发展形成了一大批聚居区,生活着大量的进城务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进城务工者需要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部分务工者选择将子女送回农村家乡,就读于本村或邻村的学校,但更多的务工者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城就读,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有限,大量务工者子女无法在城市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城郊中小学借此契机飞速发展,由此可见,城郊中小学跨越发展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2.2城郊中小学的跨越发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郊中小学是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脚步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城郊中小学为“物的城镇化”提供了现实和未来的劳动力。现实性体现在城郊中小学直接意义上解决了进程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其子女在享受比农村学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能更顺利的同城市教育资源接轨,这就保证城市能够“吸引来”并“留得住”大量劳动力。未来性体现在城郊中小学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城郊中小学将周边农村的生源吸引过来,为城镇化发展补充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郊中小学为“人的城镇化”提供了教育基础。城郊中小学能够促进农村思想的转变,更快的实现“人的城镇化”。面对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城郊中小学在其中也扮演着“宣传者”的角色,对农村生源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当就读于城郊中小学的学生毕业升学或是参加工作后,必然会提升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
3 城郊中小学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综上所述,城郊中小学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是:
3.1 城郊中小学是城市基础教育压力的分担者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对城市教育的承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也在想方设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能够有学上,在此基础上,城郊中小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城中优质学校建立分校;传统郊区学校加速发展以及众多打工子弟小学的建立,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进程务工者子女入学问题。因此,从直接意义上思考,发展城郊中小学是缓解城市基础教育压力的重要举措。
不可否认的是,城郊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发展年限和规模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城郊中小学政策定位不明_,“公办”“私立”的性质不确定,无法准确地获得政府持续且足量的投资;部分学校的附属学校或分校名不副实,无法提供相应高质量的教育;部分学校利用稀缺资源优势,随意乱收费,增加进城务工者的教育成本;打工子弟小学教学楼和校舍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这些将是城郊中小学在发展中所必定面临的困境和必须解决的挑战。
3.2 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思想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位于城郊的中小学与城镇化相伴而生,并成为了农村教育的另一块主阵地,能够更加直接和彻底的感受到农村城镇化的冲击以及带来的变化。城郊中小学在享受着农村城镇化带来的条件的同时,需要发挥其在农村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即农村思想转变的任务。城郊中小学自身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氛围的营造者和维持者,在城郊中小学内,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更倾向于参考城市优质学校提供的范式,一方面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就读职业技术学校,都能在未来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从长远角度来看,实现的是新一代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城郊中小学作为思想传播的基地,能够对周围村庄的居民产生重要的影响,帮助其树立农村城镇化理念,转变固有的保守思维,积极为农村城镇化作好准备,促使农村剩余人口积极投身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因此,城郊中小学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明确其身份定位,确保长期稳定投入,保证其顺利运转,以更有效的发挥其引领思想转变的重要功效。
3.3 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劳动力的重要培养基地
农村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代际之间的流动,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会逐渐提升,因此,教育需要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的产物,同时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重要的后续人才来源,从短期来看,城郊中小学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符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如蓬勃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建设、专业技工、会计等不同种类的职业,在较短时期内具备工作能力,这批人才既具有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同时又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术本领,因此将成为该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真正实现该地区经济模式,劳动力类型的转变,使这批劳动者能在城市中立足生存,完成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城郊中学中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升学,就读优质高中、优质大学等,其中选择返乡发展的优秀学生将会带来更多先进的理念,甚至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和领军人物,在新一代优秀人才的引领下,该地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得到有力推动。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强城郊中小学同高级中学、职业中学的联系,进行合理的人才分配;同时培养和引进并举,结合当地的优势吸引并留住高级人才,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3.4 城郊中小学是维系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应该在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通过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逐步实现转型。城郊中小学的发展并不完全意味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消失,而应该是一个逐渐替代和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郊中小学便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能。一方面,城郊中小学应该同农村基础教育相联系,通过教师流动,技术支持,教师培训等不同手段帮助农村基础教育的维系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应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逐步实现转型,和城郊中小学实现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借助较为优质的技术资源、教师资源等,逐步完成农村城镇化的转变。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同步转变的四个过程:职业转移(离土不离乡),地域转移 (离土也离乡),社会转型(身份转移)和角色转变 (质量的市民化)[4]。因此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逐步且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短期的、强硬的政策调整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农村城镇化比率达到了51.27%[5]。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明确指导思想,即实现“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共同发展。城郊中小学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对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对其功能的科学定位有助于城郊中小学的健康发展,使之担负起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兰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06),60.
[3]孙中华.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4(06):23.
[4]文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
10-16,(011).
农村城镇化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资金体系
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资金体系的显著问题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及城镇发展的自然和历史条件限制,我国的农村发展曾一度滞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受阻。农村资金体系的作用受到影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资金体系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1建立农村资金体系的目的不明确
明确建立的根本目的,才能在其发展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调整。从我国农村资金体系发展过程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建立的目的并不明确,只是任由其发展,一些方针政策也只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机构而进行的局部调整,如农信社,缺少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架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设计和考虑,也缺少对改革的先后顺序、实施步骤的总体规划。以致农村资金体系的发展不仅未能为“三农”提供足够的支持,反而加重了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随着农村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资金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而明确农村资金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已刻不容缓。
由于资金体系建立的目的不明确,使邮政储蓄从农村抽走了过多的资金,大大影响了资金体系的发展,消弱了其支农作用。邮政储蓄的性质不明确,只吸收存款而没有针对农村的贷款业务,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来说功能过于单一。由于邮政储蓄资金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高于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强化了邮政储蓄机构的逐利动机,也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削弱了支农力度。
1.2农村资金体系发展的环境差
目前农村的金融环境并不理想,严重限制了农村资金体系的有序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环境并未发展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我国农村行政环境没有及时完善,行政环境的缺失限制了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第二,农民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掌握较低,不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我国农村广大群众对信用制度缺乏相应的了解,以致信用制度在农村发展缓慢,且信用体系不能及时完善自身不足。这种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就制约了农村城镇化资金体系向纵深发展,农村资金体系发展缓慢就成为必然。
1.3农村金融行业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性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信贷管理运作尚不顺畅,不能有效协调发展。近年来,农村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政府仍未加大对农村的重视程度,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仍然以城市为主。农村资金需求具有户多面广、地域分散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作用下形成了农业金融服务分散化需求与网点密集型现实之间的矛盾。目前在农村资金投入上的典型矛盾是“农村有需求但力度不够,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强,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多”。
2.完善农村资金体系的建议
2.1明确农村资金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
从我国农村资金体系构建的现状和农村城镇化进展来看,建立农村资金体系的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即起到资金支持和金融支持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资金的推动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加速农村向城镇化推进。
2.2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
为了保证农村资金体系的顺利建设与发展,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与资金体系相匹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稳定的金融政策环境可以减小金融稳定中农业薄弱因素对其的作用,从而刺激农村金融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项:第一,推动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贴息等政策来引导农村金融的趋向;第二,通过货币政策增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调控能力,通过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监管、再贷款及相应优惠措施等方面的货币政策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第三,扩大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决定途径。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贷市场,而是需要综合研究其证券、保险、期货等,形成一个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通过金融市场的持续完善,加强信贷市场资金供应,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3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标准,可以在现有的政策性、商业性及合作金融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吸引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打造不同的平台,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同时,为防止民间资金外流,大力扶持民间资本的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中小型金融组织,形成健全的、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供给。
鼓励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决策独立性强、经营灵活的优势,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开发贷款新品种、拓展经营新模式,支持各类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
2.4建立监管体系
在监管方面,初步可实施最低监管要求,掌握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即达到监管的目的又不能影响金融创新;可以实施差别化监管,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资金的使用。建议采取农村金融机构运行安全预警机制的监管模式,在完善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重组和并购。监管方法逐渐由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的模式转变,建立非现场监管制度,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对农村金融机构中涉农贷款要建立单独的考核标准,本着尽职免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激励及惩罚机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在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监管的同时,发挥中介机构、自律组织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作用,保证农村资金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3.总结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推进需要完善的资金体系作为其推动力,目前农村的资金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在完善资金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抓住主要问题,予以解决,循序渐进,最终建立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充足动力的资金体系。 [科]
【参考文献】
农村城镇化范文6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诱致性制度变迁
【 abstract 】 from the current rural deep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two system innovation and change reason: and from the power of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induced resistance, institutional change, way, regional structure chang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ulsory system change in six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ilar and related;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both and mutual benefit, then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rural modernization thought: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rural synchronized advancemen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keywords 】 rural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Non-independent system change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县(市)城的城镇化过程,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个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并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产值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相比,农村城镇化主要是在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等民间力量推动下、由市场力量诱导、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方面,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农业产业化,简而言之即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逐步实现农业产加销环节的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流通市场化和产业一体化,最终将农业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历史进程。
从表面上看,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范畴的概念。然而,透过概念的表象,从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机制考察,两者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从实施的状况看,两者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的演变上相互影响和推动,成为继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后的更加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两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联系密切、相互推进的两个过程。
制度创新的原因:
1.1 转轨时期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目前的农业经营状况和城乡结构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表现为:
第一, 农业生产力仍然落后。长期以来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表现:(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为地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割裂,农业留下了产中环节,局限于初级产品生产,单纯的原料生产比较效益低,而增值效益高的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环节则归于工商部门;同时给产加销各环节之间带来种种难以协调的矛盾。(2)农产品商品率不高,自给半自给经济仍占相当比重。(3)农户分散经营造成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能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欠佳,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全社会对消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支付能力的约束等状况显示:欲从外部大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难度很大。
第二, 农村就业问题巨大,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经营自的同时,也使长期滞留在农村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三, 农村城镇化滞后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客观上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同步推进的过程,而实际上两者运行的状况却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其偏离程度可以用城镇化偏差系数反映:Ue=IPu/PaI-1
式中:Ue城镇化偏差系数
Pu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动额
Pa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变动额
Pu/Pa城市人口变动的弹性值
将我国的城镇化偏差系数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期都表现为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超前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其数值愈逼近于0,愈说明两者处于均衡或同步状态。(2)从我国的较长时期看,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3)我国经济发达、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其数值的偏离程度更显著
1.2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转轨时期农村重大的社会经济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实行家庭承包制使农户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有了选择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但是,由于个体农户的自然地位、经济地位、组织化程度、生产生活分散的状况限制了农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城市居民、农村与城市的地位比较中,农业、农民、农村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样的矛盾激发了农民改变现有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和创新动力。这就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探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基础。
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按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创新取决于创新主体对预期的创新收益与创新成本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有关的创新主体才会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交接、转换和更替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两种类型。
1.3 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见识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农工商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富裕起来,农村城镇的发展也将缺乏经济活力和特色;没有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失去集聚的中心和形成规模优势的地域依托,农民的生活质量就不可能真正提高;而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将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两个联系密切、又相互推进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组织到社会化的大生产中,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链接和生产链的眼神,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又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小城镇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广大农村,作为成像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部分和地区的经济中心,对经济要素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中心、流通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