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鹤楼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鹤楼古诗范文1
1、《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来源:文章屋网 )
黄鹤楼古诗范文2
【关键词】《黄鹤楼》;译者主体性;古诗词翻译
引 言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是语文研究,即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评价译本好坏的标准就是“忠实”。“传声筒”、“媒婆”、“带着镣铐的舞者”等称呼无一不看出译者地位的低下。随着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尤其是70年代文化转向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并开始讨论其内涵、特性、制约因素等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对比许渊冲和翟理思的不同译本,对中国古诗词翻译中主体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1、译者主体性
国内较早对翻译主体性做出界定与专门论述的学者杨武能(1998)认为:“同其他文学活动一样,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但学界长期未能对“翻译中的主体是谁”这一问题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对翻译主题的定义采用了袁莉(2002)和陈大亮(2004)的观点,即译者才是翻译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译者主体性由三部分组成,即能动性(subjective initiate)、受动性(passivity)、和为我性(purpose)。本文主要从能动性的文化先结构和双语文化能力两个角度对比不同译本进行分析。
2、文化先结构
译者的文化先结构是由地域环境、社会背景、民族特点及受教育背景等多重因素决定的。译者不同的文化结构对翻译结果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在许渊冲的译本中,“黄鹤楼”的“楼”被译成“tower”,而翟理斯的版本中则译成“kiosque”。在中国,塔、楼、阁指代的是类似的建筑,都是封闭的木结构建筑,檐牙高啄,琉璃瓦,红漆柱,如被誉为四大明楼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蓬莱阁。所以中国的译者往往将古诗中的亭台楼阁翻译成 “tower” “temple” “pavilion”。但在西方,tower(塔)指代的是高度远大于宽度的建筑,且一般为另一个大型建筑或桥的附属。Temple(庙宇)则是来自罗马建筑中,是具有宗教含义的建筑。而翟理思所翻译的“kiosque”则和“gazebo”、“pavilion”一样,往往指的是亭建筑,基本上是简单而开敞带有屋顶的小建筑(胡朝平,2011:13)。翟理思的译本毫无疑问削弱了黄鹤楼雄浑稳健的气势。
两位译者对诗中“昔人”一词的不同翻译也耐人寻味。关于黄鹤楼有不少神话传说,其中有版本认为黄鹤楼为吕洞宾传教、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又有说是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许渊冲将“昔人”译为“sage”是因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比如玉皇大帝、伏羲等都是不食人间烟火、长生不老的。而翟理思译成“mortal”则是因为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神也和凡人一样,有生有死。或者可以理解为,许渊冲用第一个传说解释“昔人”,而翟理斯则用了第二个传说。
由上可知,译者的文化先结构影响了对原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的选词,这种影响可能会削弱译本的忠实程度,或者更有利于目标读者对译本的接受。
3、双语文化能力
翻译既是文字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作为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双语文化能力。
1867年,翟里斯来到中国,成为英国驻华使馆的一名翻译学生。之后陆续出版了《佛国记》、《古文选珍》等翻译作品。但这位治学严谨的汉学家在《黄鹤楼》翻译中还是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他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翻译成“Away to the east lie fair forests of trees, from flowers on the west comes a scent-laden breeze”。诗中的“晴川” 指代坐落在汉阳的“晴川阁” 而非翟翻译的“forest”。而文中的 “芳草” 是在中国古诗词中频繁出现的芳香的青草,而非“flowers” 。且译文中晴川阁与黄鹤楼的方位关系也并非是“to the east”。
可见,要在翻译中做到全面传达原文本信息,译者必须要提高双语文化能力,避免翻译中出现
4、结语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与忠实的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译者主体性的存在,影响到了忠实性,而忠实性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性的发挥。但无论如何发挥主体性,都必须以忠实为底线,这样才能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
【参考文献】
[1] Giles H.A, trans. 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New York: Paragon Book,1919
[2] Xu, Yuanchong. Song of the Immortals- 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3]胡朝平.探析西方园林与亭建筑的发展史[J].安徽建筑,2011(1):12-14.
黄鹤楼古诗范文3
练市小学 朱丹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这个字念?
生:故
师:你能给它组组词吗?
生:事故 故人 故事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故人,你知道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我们把自己的老朋友称为故人,那么说到朋友,有没有谁想介绍介绍自己的朋友的?
生自由说,可以从姓名,特点,爱好,等多方面来说。
师:今天,朱老师也要带大家去认识一对好朋友,让我们上课好吗?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一、解诗题
师:这对好朋友是(课件出示:李白 孟浩然)?
生:李白 孟浩然
师:通过昨天的预学,我知道,你们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我们请小先生沈嘉程带我们去了解一下!(小先生沈嘉程交流)
沈嘉程:通过昨天的预学,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一些资料,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交流?
李白的背景。
孟浩然的背景资料。
(得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应变,适当评价,如:
是呀,你们的预学可真充分。你知道的可真多。谢谢你们组的交流。你们组的资料可真全面。)
总结各小组的发言: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据我所知,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时,李白才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两人年纪相差12岁,我们把这样的朋友称为忘年交。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吧!
1、 读诗题
师:感谢我们的沈先生,好,谁先来给我们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读正确了,孟和陵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读!
2、 解诗题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呀?
自由说:李白送孟浩然 在黄鹤楼
师:那题目中哪个字表示去?
生:之
师:带着理解,让我们再读课题。
齐读
师:那么长的题目,我们不妨在地点和人物后面稍作停顿。再来一次!
齐读
师:声断气别断,像我这样!(师范读)一口气读完
生再读。
二、读古诗
1、 自由读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师: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试着把它读通顺读连贯,多读几遍,自己读自己的,开始。(生自由读诗)
2、 检查交流。
师:现在,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一生读诗)
读得不准的:正音。(尽量请差一点的学生)正确的:读得真美,正确又流利,还读出了古诗的一些节奏。
师:让我们合作着试试,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师注意在读前一句的时候把古诗的节奏示范出来)
交换顺利,再读!
师:同学们,读古诗呀,声音不要太响,想学着老师读一读吗?最后一句,我们试试好吗?(师范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学习读
师:有读古诗的感觉了,我们连起来一起试试!(生齐读一遍)
3、 完成练习。
师:读了那么多遍,你记住些什么了吗?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找到当堂打标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课件出示填字部分)
师;昨天我们已经通过预学,找了找,学了学你们认为难写的字,这部分我们请小先生王思源来给我们交流。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预学过这些字,那么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其他同学自由说,可以是孤、帆、唯等任意一个,并适当评价。 我们组都觉得“辞”字较难写,我们看,辞左窄右宽,在写得时候左右两边要进行穿插,右边的辛的几横要穿左边,这样整个字才能变成一个整体。来,再在预学案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与你昨天预学时写得比一比,有没有进步。 小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坐姿: 我们的某某同学,书写时挺直了腰板,可真精神,瞧瞧他的字也跟他的坐姿一样,精神大气的很。 师:在我们小先生的提醒下,我们这个辞字写得真漂亮,那辞是什么意思啊? 生:告别 师:那西辞呢? 生说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来看他说得对不对,这张图能不能加深你的理解?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地图) 师: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 师:孟浩然就是要从西边的黄鹤楼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明白了吗?让我们再看着自己填好的诗一起来读(齐读) 三、想象画面
1、 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 交流画面。
师:同学们,这学古诗不仅要读好,而且要边读边想象,让古诗当中的画面浮现在你的眼前。板书:画面现在再请你默读这一首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生默读)
a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可适当引导,前一句诗的内容。
师:你是从哪两句诗看到这个画面的?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那这故人指的是谁?(孟浩然)
师:谁也看到了这幅画面,能再具体地说一说当时的情形吗?(生自由说)
师:在这幅画里除了人之外,还有什么?三月,这个三月是怎样的呢?谁来给我们描绘一下这个三月?(烟花)
师:可不是我们过年放的烟花,这个烟花是在形容春天?烟花是一副怎样的场景?一个怎样的春天?
生自由说春天的美景!草翠花开,桃红柳绿,
师:你是从注释中发现的,结合注释读古诗能把古诗读得更透。谁能把这烟花三月说得再美些?
生自由说!
师: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你看,在你们看到的画面里有人物,有时间,还有那么美的春光,谁来读?(几个学生读)
b师:这一路诗情画意,风景独好,那么你还看到哪些画面呢?
后一句诗的交流。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这一只船有什么变化吗?(渐渐消失)
师:消失在哪里?
(长江的尽头,天空的尽头)
师:除了小船的变化外,在画面里你还看到什么?
(李白)
师:还有这滚滚?(长江,一泻千里)奔向了哪啊?(天空的尽头)这就是,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同学还看到李白了,那你看到李白当时的表情了吗?
(依依不舍,愁眉)眉宇间有离愁,后两句,来读!(一生读)
师:谁也感受到这离愁了,读。
师:带着依依不舍,齐读后两句。(齐读)
师:原来诗中藏着那么多丰富的画面啊,想象着这些画面,(配上音乐)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李白辞别,李白他就站在江边目送着他,船远去,李白却久久不愿离开,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吟读!(配乐齐读)
四、编故事
1、 质疑问难。
师:让我们再走近些,你们看,这就是长江,长江是我们古代的黄金水道,每天在这里往来的船只?(很多很多)
师:那么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质疑,诗里只有一只船,(孤帆)。
师:这是为什么?不妨让我们从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说起怎么样?板书:故事
2、 创编故事。
师:话说有一天,李白正在院中吟诗作对,仆人送来书信一封,原来是孟浩然这位故人约自己到黄鹤楼,李白收到信后特别高兴,于是李白如约赶到黄鹤楼,这一玩就玩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来,他们朝夕相处,情意绵绵,完全沉浸在这烟花三月的美景中.(贴故人呵黄鹤楼两张纸片),他们两个在这一个月来,都做了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在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他们来到了?(花园里)一边赏花,一边(作诗),你说的是他们赏花作诗的故事。还有其他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的其他故事吗?他们又去干了什么?(饮酒谈心的故事)(吟诗作对的故事)这些都是他们难忘的回忆啊,可是此时此刻呢,江边只剩下李白一个人,他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孟浩然的船越来越远,但是往事却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李白的眼前肯定浮现出孟浩然在黄鹤楼边的身影,那时,故人孟浩然会做些什么呢?你能试着改改这句诗吗?
3、 改写诗句。
师:来拿起笔,试一试,我们来吟一吟我们自己的诗,从这里开始,没人说一句,开火车。(生读自己改的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作诗 观景 饮酒 赏月 赏花 对诗
4、 感情诵读。
师:你们都是小诗人啊,这满满地都是李白当时的回忆,曾经李白与故人作诗王鹤楼,现在只留下李白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读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多次重复,读诗。一生读,一生读,齐读。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李白只看到孤零零地一只船了吗?(自由说)一个孤字,写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不舍)。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还道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离愁),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诉说着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读读。
齐读后两句。
师: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奉送孟浩然。让我们一起来!(配乐齐读整首诗)
师:你们不仅读出了诗人的感受,还有这首古诗的韵味。同学们当古人深深陶醉在这种情感中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也许会像我这样(师吟唱)
师:古诗吟唱没有固定的曲调,也可以这样唱(课件播放吟唱声音),有兴趣的同学也去找找相关资料。
五、拓诗文
师:你们知道嘛?这唐代大诗人李白啊,一身云游四方,他豪迈浪漫广交朋友,写下了100多首送别诗,你读过哪些啊?
1、 拓展古诗。
一生吟诵《赠汪伦》
师:这首诗是汪伦用什么在送李白?(踏歌)这叫以歌相送。我们再来看下一首。
生读诗,分别请三位学生读诗
师:发现了吗?这是在以什么相送啊?(以酒相送)
师:再来看我们今天的这首诗,他又是以什么在相送(目送),这是饱含真情的目送,在这么多送别诗里,要数我们今天这首最为出名,广为流传,他被无数的书法爱好者写成了书法作品,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2、 回扣古诗。
师:这是楷书,没有标点,从右写到左,出现了繁体,谁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篆书,和花一样的字,谁还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在扇面上写得行书,谁还会读,男女生合作读,一半一半。
分工读。
师:最后一张最难,古诗配画,(音乐响起)字都看不见了,还会读吗?
黄鹤楼古诗范文4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古诗范文5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欣赏音乐《长亭送别》,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
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出示朗读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孟浩然)
4.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钢笔描红。
2.积累送别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读一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出示阅读要求:
(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相应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
(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三、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出示: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
……(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
……(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四、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五、作业
(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黄鹤楼古诗范文6
一、拓展同一诗人的诗歌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雄奇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真实、生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恬静的田园风光,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拓展。如教王维的《鹿柴》,可引入《鸟鸣涧》、《山居秋暝》;教陆游的《示儿》,可引入《秋夜将至出篱门迎凉有感》;教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引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教韩愈的《早春》,可引入《晚春》……这样拓展,作者相同、内容相关、风格相似,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近的。教学时将同一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有效组合,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主次适当,可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笔者上过一堂“送别组诗”,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重点引导学习《赠汪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以歌相送”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很快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学完这三首诗后,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情真意切。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表现手法的对比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三、拓展诗歌的空白处
诗歌是言志抒情的艺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诗歌空白处的完整意象,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面是我教《泊船瓜洲》中的片段。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五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开始写,写好后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带着全家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扶着老母亲去看花……也许那是一个日暖风轻的日子,他和老朋友一块儿谈天……
我启发学生在诗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联想诗人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为孩子们体验诗人思乡的愁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已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吟诵诗歌、唱诗、诗句接龙、诗配画、题诗书签赠送等方式对古诗的空白处进行拓展,以此丰富诗歌的内涵。
在古诗拓展教学中,我巧妙地依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不就诗教诗,而是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增加阅读容量,倡导学生多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