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1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长恨歌的简介。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2
那个时代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然而,在我心中,你却美胜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过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你,生于乱世,在世间都在忙于保命之时,你却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你发奋苦读,自二十岁便“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如此,年轻的你却白了黑发。但是,尽管这样,你却依旧不肯放弃,只因为你心中那个兼济天下的梦。
做官后的你,贴近百姓,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民间便流传着“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庙,逆旅,行舟皆有题诗;凡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皆咏其诗”的夸赞,你的美开始发光。
可世化,你不顾反对,依旧直言劝谏,哪怕是无人敢管的藩镇势力你也不怕。可是,一颗星的光亮又怎能照亮整片夜空呢?于是,一介书生的你便被那些争权夺利的阴谋家陷害了,而你的美,也开始变得暗淡了。
之后,你被贬到了江州――一个改变你下半生的地方。在这里,你邂逅了少年时期的旧识。然而,岁月轮回,人世沧桑,许多事已不能继续。接着,失意的你又遇到了惆怅的她。她的一曲琵琶,不仅让你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而之后的另一曲,则更使“江州司马青衫湿”。所以,你不再兼济天下,而是以独善其身的态度面对那暗无天日的末唐。你知道,单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回天,中流砥柱只不过是对胜利者的一个赞誉而已,哪怕是万人之上的唐玄宗,也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无奈。但是,你和李隆基一样,心有不甘,哪怕是天地尽,恨也不绝。于是,你的美便被隐藏了。
然而,出仕之后的闲适生活并没有使你堕落,直到七十三岁,你仍有“誓开险路作通律”的雄心壮志,仍能发出“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的千古绝唱。由此,你的美便永远留在了中华文化史上。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3
论文摘要:文言文教学要根据上下文意的内在联系确定词义;要根据全文脉络及作者的意思揣摩其情理和意味,从而斟酌词义;要联系语言和文化背景审定词义;要结合具体语境,活解词义。
以词汇教学为基础,以词义探求为核心,这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共识。因为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不理解这些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要想顺利地阅读古代作品是 不可能的。而要确切地解释一个词语在句子里具体的、独一无二的意义,就需要分析词语所处的特定环境。
一、根据上下文意的内在联系确定词义
上下文意有的可以从相应的词句看出,有的则需要从情理上推断。
(1)微行入古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微行”有二义:一是小径;二是不使人知其尊贵身份,便装出行。本句中对此释义,中学课本取第二说。若联系上下文,此说不能贯通,因为上文有“从数骑出”,似乎并无隐藏身份之意,下文还有“解貂覆身”,身着贵重的貂皮外套,也不像改装出行的样子。这样看来,此句中的“微行”以释“从小路走”为宜。
(2)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中学语文课本及不少选注本都说“识”读zhì,通“志”,是“记得、记住”的意思。这样解读不合本文事理。“识”在古书中有通“志”的,如《礼记·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但《石钟山记》中的“识”却应该读shí,意为“懂得、知道”,因为苏轼在实地考察石钟山时,由“噌吰”巨响而联想到“无射”钟,由“窾坎镗鞳之声”而联想到“歌钟”古乐器,这完全是他个人的切身体会,而并非“古已有之”。对此,其长子苏迈是无从“记得”的。此句当译为“你明白这情况吗?”
二、根据全文脉络及作者的思想揣摩其情理和意味,从而斟酌词义
(3)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对句中的“宛转”一词有三种解释:一说是形容杨贵妃被勒时身体扭动之状;一说是形容“蛾眉”的美好;一说是温顺,随从。通观全诗的感情基调,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因此不会特别描写杨贵妃死前的惨状,第一说不可取。杨贵妃天生丽质,诗中已有多处描写,在她临死前再着一笔似乎多余,因此第二说虽可通,但并不妥帖。若参阅有关的记载,则会以第三说较为恰当。
(4)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为击破沛公军”一句,有人说“为”是动词,这里作“安排、准备”讲;中学语文课本注为“为(weí):将要”;有人说“为”是介词,读weì,介词后的宾语因是自述者而省略,补足后即“为我击破沛公军”。联系上下文意、人物性格及语气(上文两次提到“项羽大怒”),当以后说为佳。
三、联系语言和文化背景审定词义
(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这里的“山东”是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即秦以外的旧六国之地。《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摒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又称“关东”,因旧六国之地在函谷关以外,如《史记·李斯传》:“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唐以前“山东”“关东”所指相同。后则以太行山以东之地,即黄河下游的齐鲁之地称为“山东”;把山海关以外之地,即东北三省称“关东”则为时更晚。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被解释为“朝廷”是不确切的。查阅中国古代官制资料得知,唐宋时期曾称宰相或副相这个职务为“庙堂”。范仲淹曾担任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又出为地方官。所以“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即分别指此。“朝廷”之说后为引申之义,在这里就不当了。至于以“在朝廷做官”来解释句中的“庙堂”,也见其模糊不确。
四、结合具体语境,活解词义
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但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义又是确定的、单一的。字典、辞书中的词义解释是从一个词的众多的用法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一个词的词义往往在概括词义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因此照搬字典、辞书的释义往往并不贴切,因而要结合具体语境作出变通的解释。例如;
(7)A.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B.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C.(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汉书·张骞传》)
“得”是一个极常用的字,“得到”“获得”是它的常用义、概括义。但“得”字进入具体语境后,词义非常灵活多变,常常需要作多种变通的解释。A结合文意,当活结解为“发现”;B活解为“心得、体会”;C当活解为“俘虏”。这些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与“得到、获得”字典中的概括义有明显的联系,但其具体含义通常是不列为字典中的一个义项的。
(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
上例中的“节”是个多义词,新版《辞海》列有十七个义项,《辞源》(修订本)列有十五个义项,但细细推敲,却没有一个义项是可采用的。根据上下文意,我们可以推知此“节” 是“验证”的意思,与下文的“征”同义。《辞源》中虽然没有一个切合可用的义项,但都列出一个共同的义项“符节”。“符节”是一种信物,上面刻有文字或图形,使用时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以两片相合为验。这“验证”的意义当是从“符节”引申出来的。另外,《汉书·董仲舒传》引作“善言者必有验于今”,也可资旁证。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6.
[3]蒋礼鸿.古汉语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4
关键词:类似剩女、女女关系、两性互动、女人幸福
阿袁是活跃于当代小说界的一颗新星,自2001年起,发表了《长门赋》、《郑袖的梨园》、《汤梨的革命》、《俞丽的江山》、《小颜的婚姻大事》、《虞美人》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作品,处女作《长门赋》还获得了中国最佳短篇小说的殊荣。阿袁小说彰显出来的古典文化意蕴广受好评,许多人在她的小说中读出了张爱玲的味道,在笔者看来,她小说中关于女人的幸福哲学,倒是颇为令人玩味。阿袁曾经在创作谈中提到:“我一直在思考女人与幸福人生的问题。什么样的女人,可能获得一种幸福人生。”①读她的作品也许我们能找到些许答案。
一、阿袁笔下的“剩女”问题探讨
阿袁小说倾向于关注所谓的“类似剩女”族群,并试图解释她们在纯洁的校园环境下扭曲的人性,善于刻画在道貌岸然外表下弥漫着的猜忌、防备、争夺,引导人们思考女性幸福问题,关注高知剩女族群的幸福问题。
剩女一词于2000年后在内地出现,在2007年被中国教育部收录为新词汇并做出官方解释:大龄未婚女性群体。阿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又于此略有不同,所谓类似,是指阿袁笔下的这些剩女并非都是未婚,但她们大都年龄偏大,被生活和爱情“剩下了”,感情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在《小颜的婚事》中姐姐的一段内心独白提到 “小颜29岁了,一个待嫁的二十九岁的老姑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婚姻呢?体面的家庭,体面的工作,体面的吴其,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哇!二十九岁呀,若在家里是真没人嫁啦,嫁谁呢?小镇向来是穷家无大女,富家无大郎,家境好一点的二十出头就娶妻生子了,剩下的都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或者死了老婆的鳏夫,或者老婆跟人跑了的失意潦倒的男人。也只有在城里,还能遇上像吴其那样的男人,小颜应当受宠若惊,还挑剔什么呢?”②姐姐在明知道吴其的种种劣迹之后,碍于小颜二十九岁的年纪,她对自己和对小颜的一种自我安慰,这也最好的证明了剩女这一族群的尴尬和无奈,为后文中小颜的挣扎和悲剧展开进行了很好的背景预设。
在《俞丽的江山》中,这样描写俞丽眼中的朱小七“俞丽当时以为朱小七是一心想搞学问呢,有些不理解――一个二十九的老姑娘了,又长成那个样子,有男人追,还不赶快顺坡下驴,嫁了算了,一个女人为了学问耽搁自己的人生,至于吗?”③由此可见,俞丽一开始对朱小七对这样的一个剩女是轻视的,所以她轻敌,以致给老公陈安和朱小七之间制造了很多可能性。阿袁对朱小七这个剩女形象的人物刻画又是通过俞丽的内心猜疑挣扎表现出来。
《米青》中,米青二十七了,虽算不上老姑娘,但也算个剩女了,这样的人物角色充满了自我内心冲突,对汤亥生的若即若离,对丈夫和米红的暧昧的纠结,也恰恰照应了人物的年龄特征。
总之,阿袁对女性角色年龄的设定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剩女与幸福之间必然性问题,在笔者看来,只要调整好心态,女人幸福与年龄无关。
二、阿袁式的女女关系
阿袁的小说创作,始终围绕的都是女女关系展开故事冲突。阿袁的小说里也有很多爱情故事,但其实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说里面男女之情通常都只是描写女女关系中的一丝点缀,如她自己所说她真正写的是女人之间的关系阿袁的叙事对象始终围绕女人,但不是温情,而是女人之间裸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战争里头,只有猜忌,手段和嘲讽。下面举例说明:
《米青》看似写的是米青和汤亥生爱情,可是真正写它们之间爱的笔墨其实并不多,一开始和汤亥生的相识,是有姚老太太介绍,阿袁着力描写了姚老太太这个世俗爱八卦的形象,引出米青一开始对汤的反感,再到后来的情感变化,小说的后半段就围绕着米红和米青两姐妹之间的微妙关系来间接表现米青和汤亥生的摩擦和冲突。看似写爱情,实则还是在写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郑袖的梨园》中,提到郑袖知道叶青死后的一段独白:“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所谓曲终人散,可曲还未终呢!叶青还在用珠圆玉润的嗓子,唱她的三千宠爱于一身呢,还没有唱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怎么能说不唱就不唱了?她是主角,还要接过玄宗亲手赐的丈二白绫,还要唱宛转蛾眉马前死。哪能嘎然而止呢?任她郑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这灯火阑珊的戏台上。”④她要的不是沈俞的爱情,她要的是从叶青手上抢来的。再回过头去看,郑袖对沈俞的勾引过程倒不如说与叶青抢夺的过程,以致于到最后得知叶青的死讯,她突然觉得这场爱情索然无味。故事的结束也是随着叶青的死结束。
厦门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叶文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不论女性主义还是男性主义都是把性别意识极端化,它会加重它们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性别之间的握手言欢,从失衡的性别关系走向和谐的性别互动和合作。比较合适的提法或者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野,我想,应该是“性别主义”或者两性互动,即强调两性之间的依存关系,突出男女休戚与共的自然和社会意义,以及明确实现两性和谐的共同责任和合作方式。我们常常容易把性别关系看成单向的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关系。单一的性别孤立的分析总是有失偏颇的,今后应从单向思维中摆脱出来,尽量从两性互动这样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我国的两性关系和女性发展。”⑤女人的幸福显然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质的幸福,需要结合男女两性之间的互动来谈论女人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它不仅是理论上的,也是日常生活上的。
恋爱应该是一种两性互相爱慕的行动表现。这就应当强调两性之间的互动,女人在恋爱婚姻中的幸福满足感大都应该表现与对方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阿袁的小说却恰恰淡化了这一点,亦如米青在爱情中怒笑嗔痴应与汤亥生的互动有关,而并非在与米红之间攻防有直接联系,这种三角关系只是感情的调剂品而已。阿袁却把这种三角关系当成了叙述的核心,这其中的合理性我们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更为广阔的性别空间也许为女人的真正幸福创造的某些必要条件,换言之,我们在真正探讨女人幸福问题时,应该突破狭隘的性别视角,强调两性的依存关系,辩证地看待女人幸福。(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阿袁.米青[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2)
②阿袁.小颜的婚事[J].百花洲,2010,(4)
③阿袁.俞丽的江山[J].小说月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