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条件概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条件概率范文1
【关键词】条件概率;概念;安全;小结
在中学学习过程中,条件概率是公认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让学生明白条件概率,学会计算条件概率,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很多优秀教育工作者都已经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地介绍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条件概率的学习.
一、课堂引入
例1一个班级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其中15人是团员,在这个班级中任选一名学生.
(1)这名学生是团员的概率是多少?
(2)若已知这名学生是男生,这名学生是团员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问题(1)是一个典型的古典概型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进一步,在(2)中,样本空间改变了,样本空间不再是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因为知道选的这名学生是男生,那么样本空间应该是男生组成的集合,基本事件的个数变成了30个,但这仍然是一个古典概型问题,只不过样本空间缩小了而已.
解设Ω表示“全体学生”,A表示“学生是团员”,B表示“已知学生是男生,这名学生是团员”,则
(1)P(A)=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1550=310.
(2)P(B)=1530=12.
上述(2)中遇到的情况,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条件概率问题.
二、条件概率的概念
在解决许多概率问题时,往往需要在有某些附加信息(条件)下求事件的概率.如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作P(B|A).
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0,则称
P(B|A)=P(AB)P(A).(1)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的条件概率.相应地,把P(B)称为无条件概率.一般地,P(B|A)≠P(B).
注用维恩图表达(1)式.若事件A已发生,则为使B也发生,试验结果必须是既在A中又在B中的样本点,即此点必属于AB.因已知A已发生,故A成为计算条件概率P(B|A)的新的样本空间.
例2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地拨号.
(1)他接通电话的概率?
(2)求他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时接通电话的概率.
分析(1)中基本事件总数是10,而(2)中基本事件总数应该是5,样本空间缩小了,但仍然可以使用古典概型思想,也就是在缩小的样本空间中计算古典概率,所以应该是15.
解设Ω表示“接通电话”,A表示“随意地拨号,接通电话”,B表示“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时接通电话”,则
(1)P(A)=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110.
(2)P(B)=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15.
例3盒子中有10个球,6白4红,无放回地每次抽取一球,记A表示“第一次取到白球”,B表示“第二次取到白球”,求P(B|A).
解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
P(B|A)=P(AB)P(A)=6×510×9610=59.
三、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条件概率有以下两种方法:
(1)在缩减的样本空间A中求事件B的概率,就得到P(B|A).
(2)在样本空间Ω中,先求事件P(AB)和P(A),再按定义计算P(B|A).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条件概率只是一种特殊的概率,是在缩小的样本空间中计算的概率,只要我们找准样本空间,找准具体事件,计算条件概率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参考文献】
条件概率范文2
条件概率中的P(AB)表示事件A在另外一个事件B已经发生条件下的发生概率。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它是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同时也是概率论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物理学中常称为几率。
(来源:文章屋网 )
条件概率范文3
1 不要太干净。美国微生物学家玛丽博士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就足够了,抗菌产品反而会起反作用。各种除菌香皂、洗手液和沐浴液,并没有让人们远离流感和感冒,反而打破了体内的菌群平衡,并减弱了人体对细菌的敏感度,从而使得病菌在体内大肆作乱。在人体消化和营养吸收系统中,大多数微生物对维护健康十分必要。
2 长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此次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短效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癌患病率,而且在停药后30年内能够继续得到保护。研究显示,女性连续服药5年,患子宫癌的风险降低20%。连续服用1 5年,患癌几率可降低一半。
3 喝红茶。牙龈疾病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诱因。口腔中的细菌可以制造数千个微小的血液凝块,会使动脉交窄,从而引发心脏病。如何保护牙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喝红茶。红茶能降低细菌活性,减少患牙病的几率,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红茶不仅能杀死口腔中的细菌,还能产生一种酶,它能使糖转化成一种黏性物质,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4 服叶酸。为了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怀孕女性必须在怀孕的前12周服够400微克的叶酸。此次研究同时发现,女性补充叶酸能减少患黄斑变性的发生。目前,哈佛医学院研究证明,在持续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两年之后,可以延缓器官衰老。
5 尽量别喝碳酸饮料。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盐形式的磷酸,它会影响钙的吸收。一项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显示,一周喝5听汽水,包括4听可乐,老年女性的骨密度会降低4%。所以,女性尽量不要喝碳酸饮料。
6 避免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虽然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防止心脏病、骨质疏松、溃疡和肠癌等疾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升高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仅仅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单独使用孕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卵巢癌几率。
7 不要吸烟。吸烟女性患病几率比不吸烟女性高出两倍。烟碱堆积在子宫黏液中,会降低身体对人瘤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大大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此外,吸烟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8 想要孩子多晒太阳。很多女性之所以出现不排卵现象,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孕产顾问分析认为,有50%的英国女性缺乏维生素D,其中12%的人没有固定的排卵期。为此,耶鲁大学的专家让排卵期不规则的女性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结果显示,她们的排卵周期有了明显改善。因此专家建议,想要孩子的女性,要保证每天晒20分钟太阳,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了。
9 当心你的处方药。有些处方药可能使你的皮肤对阳光更敏感,从而引发皮肤问题。这些处方药包括抗生素、胆固醇类药物、避孕药、抗炎药、治疗痤疮的药以及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等。如果你正在服用它们,出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防晒。
10 多吃香蕉。项调查显示,1/4的中年女性正经历着抑郁和焦虑。抑郁的发生,通常是因为体内缺乏“快乐激素”,这是缺乏复合胺造成的。而复合胺的缺乏是因为氨基酸、色氨酸的摄入不足,人体无法合成这种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因此专家建议,女性最好一周吃4~11根香蕉。
11 少饮酒。女性每天喝一杯酒,患乳腺癌的几率就从9.5%升至10.6%。此外,喝酒也可能引发其他癌症。目前,专家还没有明确给出饮酒量的安全范围,但他们建议,尽量不喝或少喝。
12 30岁前完成生育。研究发现,女性在20岁至30岁之间生孩子,乳腺癌发病率会降低7%。英国乳腺癌研究会称,母乳喂养12个月,乳腺癌等疾病发病率将降低4.3%。这是因为,怀孕和哺乳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也意味着降低了癌症风险。同时,胆囊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7%。
条件概率范文4
内容提要: 消费者概念的界定是正确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注:文章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为《消法》))的前提,我国应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确立农村消费者与金融消费者主体资格。消费者主体资格的判断应遵循主体要件标准、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标准和客观行为标准。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均影响消费者概念的变迁。消费者概念可重新界定为: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非用于经营性行为的人。
一、一则案例(注:《马青等诉古南都酒店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11期,第40-41页。是有关消费者保护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解析消费者的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明确当事人)提出的问题
2005年11月1日,原告马青之子钱进(系钱南雁、钱南鹏之父)在被告信泰证券营业部的207室内进行股票交易。因晾晒在窗台上的鞋垫落到窗外平台,钱进卸开207室窗户上的限位器,翻窗到窗外平台上欲捡回鞋垫,因平台底板塌落而坠楼,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两级法院均认为涉案房屋内没有通向平台的门,常人据此应当能判断窗外平台不允许进入。加之207室的窗户还有限位器限制窗户开启的幅度,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可能通过窗口到达平台。就正常认知水平而言,要求古南都酒店、信泰证券公司、信泰证券营业部对207室窗外平台的危险性再予警示,超出了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中的受害人是在被告信泰证券营业部租用的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22号2楼207房间(开设的大户室)炒股期间,意外坠楼身亡。被受人虽在经营者的经营场所发生意外,但其从事股票投资交易活动,是否属于消费者仍然存在争议。消费者的法律地位,为司法实践提供判案依据,否则,将会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分歧与争议,可能出现性质相同的案件在不同法院的判决结果各不相同的情况,甚至大相径庭,从而严重损害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与统一性。如各地法院对“王海”知假买假是不是消费者的不同判决,认为“王海”知假买假属于消费者的有湖南省、浙江省法院系统。持否定说的有北京、福建、上海法院系统,他们认为,“王海”知假买假不属于消费者,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法院对“王海”知假买假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注:最经典的例子是:山东青岛市民臧家平1996年在青岛利群商厦买了100节怀疑有假的“日立”充电电池,后经国家级电源产品检验机构鉴定,这些电池的确是假冒劣质产品。当年底,他到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起诉商家。经过漫长的审判,2001年法院终审判决:臧家平购买电池的目的,并不是为生活消费,其行为不属于正当消费行为。因此,臧家平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其要求被告双倍赔偿的主张……不予支持。富有戏剧性的是:1998年,臧家平等人在当地几家大药店购买了2000多元的假冒美国药品商标的淋必治等药品,并于1999年到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起诉诸药店。虽然在审理过程中,药店认为臧家平等知假买假,目的是为了索赔,属不正当消费。但法院并未采信,于2000年作出判决:药店对臧家平加倍赔偿购药款并支付交通费、住宿费等。(参见:覃有土,晏宇桥.论消费者之义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99. ))极大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与统一性。“王海式”的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论,将消费者主体资格的理论研究引向深入。“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1]目前我国关于“消费者”的定义在理论与实务中均存有很多争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界定消费者的法律概念,以何标准来进行界定,这些问题都有待在理论和实务上作出阐明。
二、消费者主体范围的扩张
(一)农村消费者主体资格的确立
农民为了个人生活消费需要向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无可置疑地成为消费者并受《消法》的保护。但是,当农民以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因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而购买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时,他们是否仍然是消费者进而受《消法》的保护呢?
农村承包经营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而农业生产经营是在满足农民自身的生活消费需要之外获取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经营性特征。从文义解释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下的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应当是消费者。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村承包经营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个体或家庭经营,粮食收成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的农场化经营阶段,对于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尚不具有经营者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农业产业处于弱势地位,但农业产业又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必要将这种交易关系中的农村消费者纳入消费者的范畴,用《消法》加以保护。笔者认为,农村消费者应当包括个体农民、农民工和农村承包经营户。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经营者相比,虽然对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处于不利地位,但并不明显具有结构上的弱势地位,作为法人组织体本身不能直接进行生活消费,因此不应被视为消费者,不能通过《消法》进行特殊保护。
在我国《消法》第54条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适用《消法》的基础上,一些地方性法规均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农村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如《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2007)第42条规定:“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如实介绍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果、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书面说明;对有可能危及使用者人身安全、农作物生长安全的,应当告知消费者危害发生时的紧急救助方法。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技术及信息服务的经营者因过错给消费者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第43条规定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者的义务。《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2009)第60条规定:“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参照本条例执行。”
(二)个人投资者在金融活动中消费者地位的确立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次级房贷的消费者是此次经济危机的真正受害者,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与自由化导致欺诈性贷款与掠夺性贷款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再加上金融衍生品泛滥成灾,使得(消费者)个体投资者在事实上不能知情、即使知情也根本无法做出正确选择的情形下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被赶出家门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痛定思痛,危机之后的美国学术界已初步达成共识:提升美国金融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只是金融管制的一项目标,它不应当牺牲金融管制的一些基础价值,首要的即是保护公众投资者、存款人等消费者的权益[2]。“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最重要的立法可能是《抵押贷款改革与反掠夺性贷款法》(2007),该法的主旨在于要求放贷人放贷时应考虑借款人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且要求进行再融资的贷款必须对借款人产生净的切实利益”[3]。美国财政部于2009年6月18日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规制改革新基石:重构金融监管与规制),试图实现五项关键目标,其中第3项就明确指出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金融滥用行为之害。要重建对市场的信任,需要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实行有力和一致的规制与监管。我们不应将这种监督放在投机上或抽象的模型上,而应放在人们如何做出金融决定的实际数据上。必须增进透明度、简单、公平、问责和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获得[4]。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开始在金融领域里使用“消费者”的概念。事实上从1970年代以来,在金融领域里,“保护消费者利益已成为时尚”[5]。英国2000年出台《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该法首次使用“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从而弱化了金融行业的差异,将存款人、保险合同相对人、投资人等所有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都概括到“消费者”群体中去。(注:Section 5 and 138,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2000.)英国金融服务局承担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的主要职责,其于2004年正式启动“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开展此项目的国家。(注:始于2004年的TCF项目主要是在金融零售业务领域开展。项目目标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把公平对待消费者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二是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推广及销售产品和服务;三是为消费者提供清晰明确的信息,并确保信息在售前、集中、售后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四是向消费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咨询服务;五是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六是不得在产品售后阶段给消费者设置不合理的服务障碍(如消费者需要更换产品、更换服务提供商、索赔或投诉)。(参见:中国金融业“公平对待消费者”课题组.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与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10,(12):59-60. ))2009年6月公布的美国金融改革方案(金融规制改革新基石:重构金融监管与规制)更是用大篇幅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金融滥用行为之害。无论是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消费者概念”的外延都在逐渐扩大。在日本,“与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投资”也基于“有助于确保将来健全而安定的生活”被包含在消费者问题之中[6]。2001年4月实施的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规定:该法保护的对象为资讯弱势之一方当事人,即在金融商品交易之际,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无论是自然人或法人,基本上属于资讯弱势一方当事人。因此该法适用之对象,不仅限于自然人的消费者,即使是法人,只要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也属于该法的保护范围[7]。在美国,消费者保护法中的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而取得和使用贷款、购买动产、不动产和各类服务的个人[8]。金融消费属于美国《统一商法典》所规定的私人目的的消费行为。《德国侵害消费者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不作为(停止侵害)诉讼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保护法是指民法典中适用于如下行为的规定,如购买生活消费品、上门推销、远程销售合同、短时租住合同、旅游合同、消费者信贷合同以及适用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融资服务、分期供货合同和信贷中介合同的规定。根据著名的“双峰”理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旨在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崩溃;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标,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和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随着“消费者”的概念在金融领域内的延伸与兴起,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例如,可以借鉴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2001),将金融消费者规定为:“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为金融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主体。”
我国《商业银行法》(2004)、《证券法》(2005)、《保险法》(2009)都在立法宗旨中提到了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等消费者利益的内容,但并未明确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投资者应当享有的消费者主体身份,金融消费者概念未被我国金融法律制度普遍采用。银监会2003年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后,确立了“四个监管目标”: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2006年施行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首次提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应当“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这是我国立法机构对个人投资者在金融活动中消费者地位的首次正式确认。
在学界,也有人呼吁,应在金融法中引入“消费者”的概念,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作为金融监管的第一目标以及我国金融改革和制度设计的指导原则之一[9]。在金融放松管制、金融业务交叉与创新的背景下,存款人、保险相对人或投资人的身份区别越来越失去意义。对于个人来说,选择一项金融服务也就是挑选商品的过程,个人就是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个人的金融需求包括支付结算需求、信用需求和金融资产运用需求,因此,办理银行存贷款、购买保险、投资股票债券、申请信用卡等诸多满足个人金融需求的主体都是金融消费者,上述所有的投资行为均属于金融消费的范畴[10]。在前述案例中,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对此案的一审判决适用了《民法通则》第126条、《消法》第18条,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2004)第6条,认定受害者即在被告信泰证券公司大户室炒股的投资者(股民)属于消费者。笔者认同一审法院的判决。
三、消费者主体资格的判断
(一)消费者主体资格的要件标准
不同部门法律制度中均有其主体的基本预设——标准人的预设,“由于法律制度的抽象性、概括性要求,在规定相关权利与义务时,立法者需要确立一种抽象的‘标准人’作为法律主体的基本定位。”[11]法律主体就是从法律调整的角度对各种活动主体所进行的一种法律技术上的归类。各部门法主体的特殊性,并非在于其创造一种新的主体,而是基于调整任务、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赋予主体以特殊的权利义务,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法律主体制度[12]。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判断一方主体是否属于消费者,其目的在于判断该法律关系能否适用《消法》加以调整。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个体社会成员的主体身份都是多重的,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身份;例如,在政治活动中表现为国家的公民身份,在纳税活动中表现为纳税人的身份;在婚姻家庭活动中表现为丈夫和妻子、父母与子女的身份;在普通民事活动中,其主体身份是自然人;在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时,其身份即为行政相对人;在法院从事诉讼活动时,其身份是原告或被告,等等。这些不同的身份,发生着不同的法律关系,依据相应的法律规范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其身份自然成为消费者或经营者,消费者依照《消法》享有权利。因此,对其进行消费者主体资格的判断,实质是用于确定其所从事的活动以及产生的关系,是否属于《消法》的调整领域,能否适用《消法》。对于司法实务来说,这样的判断工作是正确适用《消法》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消法》所指的消费者应仅限于自然人,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应当受《合同法》调整,而不应当受《消法》的调整。理由如下:第一,《消法》之所以对消费者给予特殊保护,主要是因为个人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而言,其结构上的弱势地位。第二,单位(法人组织)的“人格”是法律拟制的,它们本身不能直接进行生活消费,单位即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用于单位职员的福利消费,商品或服务的最终使用者、享用者仍是个体社会成员,承受消费权益的主体仍然是个人。因此,消费者只是对个人而言,不能包括单位(法人组织)。
消费者既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特定性的概念,消费者可分为整体消费者与个体消费者。根据我国《消法》第2章的规定,消费者享有9项权利,其中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索赔权、人格尊严权、监督权等权利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的消费活动而规定的,即特定的个体社会成员在与特定的经营者从事消费活动、发生消费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但是,消费者的结社权、受教育权则与具体的消费活动无关,是针对所有的潜在消费者而规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具体的消费活动与消费关系。根据我国《消法》第2条的规定,消费者可以分为购买商品者、使用商品者及接受服务者。消费者主要是购买商品者与接受服务者,有关消费者权利保护的讨论也主要是针对这两者。但商品的使用者也是消费者,在实践中主要涉及产品质量问题,与消费者的安全权、索赔权等权利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形看,消费者中的群体差异是存在的,主要有区域差异、行业差异、交易方式差异等。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行业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行业间的差异;交易方式差异表现为不同交易方式影响程度的差异。以区域差异为例,相对于经营者,农村消费者比城市消费者处于更严重的弱势地位。其原因及表现主要在于:第一,信息获取能力上的差异;第二,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很大;第三,执法资源配置不均衡,更多的执法资源被配置于城市执法过程中[13]。以消费者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标准,可分为一般消费者与“弱势消费者”,“弱势消费者”也是消费者,是在信息获取能力上明显弱于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者[14],可以概括为包括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失业人员,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消费者、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障碍的盲人、聋哑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及外国人等。根据是否已经与经营者缔结消费合同,可以将消费者分为现实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
(二)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的标准
空间范围的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个人在何种场合才能与特定的经营者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从而成为消费者。仅就空间范围的判断而言,应当确立“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作为判断的标准。
首先,这是《消法》的立法宗旨与立法精神所决定。《消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立法精神是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而给予其特殊的倾斜保护,且此种保护区别于传统民法中的形式公平的基本价值目标。如果在所有的活动领域均赋予个体社会成员以消费者的身份并给予特殊保护,确实有利于其权益的维护,但赋予消费者以权利,势必以经营者承担义务为前提。消费者权利的实现,需要经营者履行义务相配合,因此必然需要考虑经营者履行义务的现实可行性与正当性。这就要求在规定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时,必须以经营者能够控制为前提。因此,个体社会成员在何种场合才能转化为消费者,应当以经营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为标准。显然,个体社会成员处于经营者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加以控制的范围时,如商场的门外区域(只要不属于经营者的控制范围),其身份尚未转化为消费者[15]。
其次,这是风险领域控制理论与合理配置责任的要求。“在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经营者应当了解其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性能,了解服务场地的实际情况,有能力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害,更有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害的发生或减轻损害。因此,根据危险控制理论,经营者应当对经营场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16]在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将有关保障消费者安全的义务与责任配置给经营者,是符合正义的合理安排。法律的核心任务在于保护权利,但是并非只有《消法》才能保护人们的权利。在经营者控制力所不能及的范围,我国的其他法律规范同样赋予了相应的主体保护人们权利的义务。依据这些规范,人们的权利同样能够得到保护与救济,而且这种保护与救济也更为合理、公正。例如,某人进入酒店后,由于已经进入了经营者所能控制的领域,首先应当视为消费者;但是,经营者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进入酒店是纯粹为了休息而非进行消费活动,因此不能认定为消费者,不适用《消法》。但是,由于酒店的楼梯建造不符合要求是造成该人受伤的原因之一,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酒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被经营者拒绝进入的消费者。(注:北京衣冠不整案:2001年8月30日下午1点左右,京城某公司职员周先生到罗杰斯餐厅用餐,该店实习经理以衣寇不整为由拒绝让他就餐,还将其领到一个告示牌前,上面写着:“为了维护多数顾客的利益,本餐厅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该经理还告诉他:在该餐厅,顾客就是顾客,不是上帝。周先生认为,他穿的T恤、短裤及拖鞋不属于衣冠不整之列,也没有侵犯其他顾客的权利。故请求法院判令该餐厅赔礼道歉,拆除店堂告示牌,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参见:李东.顾客到底是不是上帝[N].扬子晚报,2001-10-09. ))这种情况一方面涉及消费者主体资格问题,另一方面涉及经营者有没有选择消费者的权利问题。在个案中,消费者资格的获得需要以进入经营者能够控制的经营场所为前提条件,依照前文所述的空间判断标准,如果该“消费者”已经进入了经营者控制的领域,应当成为消费者,享有《消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
(三)行为目的判断:客观行为标准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两大类。“生产性消费的直接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生产,生活性消费的直接目的是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17]生活消费包括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三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人们的生存型消费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精神性的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我国自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全面进入小康,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范围,消费方式已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享受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享受,如目前乘用车正在快速进入我国城乡普通家庭,人们更多追求休闲、娱乐、旅游及文化消费。发展型消费主要指教育消费,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而能够在未来有更强的竞争力。各国基本都公认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与消费性质在于生活消费而非生产消费。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中,人们对于“目的判断”问题的关注与讨论,重点在于“是否为生活消费需要”,即购买商品是为了生活还是经营。《消法》第2、3条采用了不是消费者就是经营者的“二分法”,确实未预见到会发生以获得双倍赔偿为目的的“买假索赔”案例[18]。立法者没有想到会出现“王海”式的知假买假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既不是为了从事经营,也不是为了生活消费,法律漏洞由此产生。《消法》第49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引发了“王海现象”,使得司法实践中法官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诚然,对于消费决策主观目的进行判断是非常困难的,主要还是应该依据消费者的外部行为来推断。因此,在目的判断上,第一层次是是否具有购买目的,第二个层次才是购买目的是消费还是经营。
第一个层次的判断应当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是否具有消费目的的判断上,应确立这样的规则:当个体社会成员进入经营者能够控制的范围后,均应视为消费者,适用《消法》加以调整,除非经营者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不具有消费目的。
第二个层次的目的判断,应进一步确定行为人是否为了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当个人不仅具有购买目的,而且也实际上从事了购买行为后,则其是否具有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是第二个层次的目的判断。这一目的判断是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15]195-196。“王海”式知假买假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行为是否是为了“生活消费呢”?如何来界定“生活消费”因此成为确定消费者的重要条件。
我国法学界对此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主客观统一说,主观上必须是出于“为生活消费需要”的动机或目的,客观上必须有“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对于购买者是否以生活消费为其主观目的,完全可以凭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即所谓的“经验法则”加以判断[18]403。二是客观行为说,公民个人是否具有生活消费的主观目的正是通过“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的[19],只要此种商品或服务没有被购买人当作生产资料使用或用于营利行为。按主客观统一说,知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因为根据“生活经验法则”,一次购买、使用一部手机是正常的,如果一次购买六、七部手机,就不符合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不属于“生活消费”。主客观统一说即否定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梁慧星、张严方、孔祥俊等。梁慧星认为,买假索赔案件的原告,按“生活经验法则”判断,其订立合同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按照《消法》,应当肯定他不是消费者,他的权益不受《消法》保护,而应当受其他法律如《合同法》的保护[18]400。孔祥俊也认为:“倘若不是为消费目的而知假买假,在主体和因果关系上都是不符合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的,就失去了在《消法》上的保护意义。”[20]
按照客观说,知假买假者是消费者,知假买假者有购物消费行为,就应当视为消费者,至于他的动机和目的,购买者无告知经营者的义务,经营者也无权要求购买者告知购买动机。客观说即肯定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王利明、杨立新等。王利明认为:“任何人只要其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不是为了将商品或服务再次转手,不是为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易活动,他便是消费者。而他们与经营者所从事的交易都是具有消费者一方的交易。”[21]杨立新也认为:“应对消费者的范围作较宽的理解,这样才符合立法者关于制裁消费者领域中的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意。”[22]客观行为标准从反面进行规定,强调消费者的非专业性、非营利性。
笔者赞同客观行为说(肯定说),理由如下:
第一,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消费者是与生产者、经营者(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的法人、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我国台湾地区在”消费者保护法“中也将“企业经营者”作为法律概念,并规定“企业经营者:指以设计、生产、制造、输入、经销商品或服务为营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经营者”的外延是相近的。)的概念相区别的。我国台湾学者认为事业的概念当然包括供方和需方,需求行为如果以加工生产或转卖为目的,当然还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但如果只是满足终局的需求,就是消费者,而非提供者[23]。消费者的客观行为标准从反面进行规定,强调消费者的非专业性、非营利性要素。第二,主张知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不符合平等对待“强而惠”的消费者与“弱而愚”的消费者的基本法理。第三,“王海”式知假买假者买假索赔体现了私人在法律实施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4]。经济法的公共实施机制和私人实施机制之间主导与补充作用的发挥是常态下的经济法制所具有的制度功能[25]。《消法》私人实施机制是对政府失灵的一种社会救济,是一种公益行为,是对政府运用公权力打假的一种有益补充与监督;私人实施机制有时比公共实施机制更有效率,能增强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形成竞争性的法律实施机制格局,可以说是利国利民。正如日本学者所言:“如果真正把国民当做实现正义、维护秩序的主体,那么国民影响裁判机构的行为就应当得到鼓励,因为这种行为是通过法院这一公的渠道解决纠纷的一种努力,国家应当在国民的这种行为中感受到国民实现正义的生气和支持国家的活力。”[26]因此,笔者认为“王海”知假买假应属于消费者,按照举重以明轻的法理,疑假买假者当然也是消费者。(注:法学家何山买假获双赔:何山,消法的起草人之一,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的积极倡导者。1996年4月24日,何山从某商行买下两幅徐悲鸿先生的作品。5月13日,何山以“怀疑有假,特诉请保护”为由诉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院开庭审理后认定被告出售国画时有欺诈行为,判决被告退还原告购画款2900元,增加赔偿原告购画价款的一倍赔偿金2900元。法学家“以身试法”,在当时被称为全国首例疑假买假诉讼案。(参见:姚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30年回眸:典型判例[EB/OL]. [2010-01-23]. ht-tp:// cca. org. cn/web/llyj/newsShow. jsp? id=41450. ))
四、消费者法律概念变迁的动因
(一)消费者概念变迁的经济因素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市场主体尤其是市场中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就有充分动力改进现有制度安排,制度变迁便因此而发生,明确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的契约保护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就成为一种可行的新制度安排[27],消费者主体从民事主体中分化演变出来。制度变迁一般是渐进的并且连续发生的过程。消费者为了生活消费在经济上依赖于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信息的供给上依赖于经营者。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并不完全符合经济人的假设,不具备依经营者所提供的信息完全合理地为追求自己利益而行为的能力。消费者即使获得充分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依然存在天然的弱势,消费者往往并不能做出最合理的消费决策。现代意义上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个体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增加个人财产。在现代社会中,金融消费已经与我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生活消费结为一体,居民的生活离不开金融服务,金融消费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这就为采用“金融消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提供了可能[28]。但是,这都未脱离“私人消费目的”,因此还是与“专业性的生产经营行为”有本质的区别。金融消费是增进消费者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是现代经济形态演变后消费行为方式拓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处于经济生活关系的根本变革之中,以前不动产的占有是私人生活的形态及其自由空间的基础,而如今却是动产,特别是以债权、证券和股权的形态,承担着生活保障和生活构型的功能[29]。笔者认为,从积极鼓励新型消费业发展的视角,应适度扩张“消费者”概念的外延,按照主体要件标准和客观行为标准,只要个人(而非机构投资者)从事金融交易行为出于“私人生活消费目的”,交易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偏在,交易双方利益结构与地位明显不对等,与强势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的一方,都是消费者,都受《消法》的保护。
(二)消费者概念变迁的社会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商品或服务的种类不断增多,在日益提高消费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埋下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隐患。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不断累积与放大。为了纠正消费者结构上的弱势,需要不断扩大消费者主体的保护范围。消费者作为一个类型概念,在消费法律关系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作为个体概念,消费者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是处于弱势地位、具体时空的人。由于科学技术的革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比起以往消费者受到侵害的个别性、偶发性特点,现代社会消费者受侵害的现象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现代消费经济社会表现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规模消费、大规模侵权的现代消费型社会,现代消费经济社会实质上也就是风险社会。危险责任的基本思想是:任何人或组织从危险源中获取利益并且对危险源享有控制可能(危险控制),则其应当就此所引发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确立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标准符合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机制的要求。我国《侵权责任法》(2009)第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这里经营者对消费者承担的场所责任就限定于经营者控制力所及范围之内,体现了收益与责任的一致性。
五、消费者概念的重新界定
笔者认为,对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应有一定的要件与标准,不可随意进行。从域外法的规定来看,它们在对消费者概念下定义时,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强调消费者的主体要件。一般都认为消费者是指个体社会成员,不包括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如美国、法国、德国、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作明确规定,实际上并不完全否认单位成为消费者主体的可能性,如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二是强调消费者的行为目的要件,即为了消费需要,以区别于生产消费与经营者。消费者的概念应该以非专门性、非营利性为构成要素。三是消费者从事的消费是最终的消费,消费的范围包括商品和服务两个方面,消费者并不限于直接的购买人,还包括最终的消费者或使用者。
经济、社会的变迁与消费者主体的法律构建之间形成了永久的张力,使得对消费者概念的法律解析有了新的意义。正如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授Pe-terCartwright指出的:“可以设想一个非常宽泛的消费者概念,它来自于公民即消费者的思想。”[30]我国有学者提出:“消费者不仅仅是单个的主体,更是某一特殊共同体的一员,是集体人的一份子,这必然折射出他所归属的类群的集体气质。所以对消费者的认定不能以单个的主体特质为标准,而应建立在普通个体的一般概念基础上。”[31]从上述案例、制度、理论的互动分析探讨可以看出,司法实践中消费者权利主体的范围,从个体消费者到农村消费者主体资格的确立,从为了生活消费目的扩展到证券投资者(股民)、保险消费者等金融消费者主体资格的确立,呈现出消费者主体外延不断扩张的发展趋势。影响消费者法律概念变迁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消费者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发生变迁。消费者既是群体概念也是个体概念。我国《消法》第2条的消费者概念可重新界定为: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非用于经营性行为的人。(注:国家工商总局2009年11月20日公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消费者,是指非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笔者基本认同征求意见稿第2条对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这一法律界定限缩了消费者概念的内涵要素,取消了“为了生活消费”的主观目的限制,从反面加以限定,从而使得消费者概念的外延得以扩张。)这就可以使得纷繁复杂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主体能够各得其所,给人们的行为以合理法律预期,同时也能在司法实践中做到定纷止争、胜负皆服。
注释: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04.
[2]罗培新.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与政策困局之反思[J].中国法学,2009,(3):93.
[3]孙天琦,张晓东.美国次贷危机:法律诱因、立法解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9,(2):138.
[4]金融规制改革新基石:重构金融监管与规制[J].韩龙,彭秀坤,包勇恩,译.河北法学,2009,(10):8-9.
[5] AlanGart. Regulation,Deregulation,Reregulation:The Future of the Banking,Insurance and Securities[M].New York:JohnW iley& Sons,Inc.,1993:32.
[6]铃木深雪.消费生活论——消费者政策[M].修订版.张倩,高重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
[7]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9.
[8]张为华.美国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
[9]邢会强.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J].现代法学,2009,(5):48,55.
[10]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G]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金融法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75):21-34.
[11]李友根.论法律中的标准人——部门法角度的思考[J].美中法律评论,2005,(3):1.
[12]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 J].当代法学,2004,(1):68,71.
[13]应飞虎.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弱势群体[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67-68.
[14]钱玉文.论我国“弱势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J].消费经济,2008,(1):72.
[15]李艳芳.经济法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3.
[16]张新宝,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J].法学研究,2003,(3):80.
[17]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2002,(2):7.
[18]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G] //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0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1:401.
[19]许建宇.完善消费者立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浙江学刊,2001,(1):152.
[20]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22.
[2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03-604。
[2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 J].河北法学,1997,(5):6.
[23]苏永钦.经济法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91.
[24]钱玉文.消费者概念的法律再界定[J].法学杂志,2006,(1):138.
[25]陈承堂.论价格决策听证的私人实施机制[J].法商研究,2008,(6):5.
[26]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M].李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6.
[27]戎素云.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4.
[28]叶林,郭丹.中国证券法的未来走向——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J].河北学刊,2008,(6):156-162.
[29]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M].张世明,等,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8.
条件概率范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改革发展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急剧变革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将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顺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逐步推进利率改革。在2011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2010年,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上市后,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为推进下一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阶段,我国仍然实行利率管制,央行制定基准利率以及存款浮动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始终保持相当利差,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度依赖利差,不便于其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遏制了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随CPI不断攀升,存款资金价格被低估导致利率市场管理混乱,贷款定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利率缺口管理滞后。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商业银行这种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甄别优质企业能力,提升议价空间
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经营业务,其利差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优质企业发放贷款,减少不良贷款,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同时提升议价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尽管由于存款利率的提升将会增加银行经营成本,但是对这银行议价能力提升,贷款利率也会随之提高,仍能保证银行的盈利空间。
(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随着央行对于利率管制的放松,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和利率定价生成机制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利率定价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即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和市场上面竞争性价格同时也要以国家基准利率为基础,准确判断基准利率未来走势。这就要求银行一方面银行控制经营成本,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在成本上为参与市场竞争赢得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基准利和再贴现率准确判断市场走向,在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
(三)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银行利率缺口管制将更加困难,利率风险也将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因此银行在获得定价权,选择优质企业放款,提升议价能力,增加对于基准利率变动预测能力以保证盈利性的同时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符合自身条件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确定并完善各个行业评价标准,建立相关数据库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提升银行软硬实力。
(四)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层级银行体制,进行多层次存贷款产品的开发创新
我国现代银行体系在机构,机制,产品难以匹配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目前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格局主要以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导其市场份额和资产份额均占有压倒性优势,嫌贫爱富成了一贯作风,形成银行政府国有控股企业三龙盘踞的利益链条,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完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这样的利益链条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为满足自身盈利,要进一步开发中小微企业这一广阔市场,建立对应中小微企业的放贷层级部门以及开发出对应企业的存贷款产品,进一步扩大银行的市场分额,同时,真正做到金融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我国实体产业繁荣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五)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求我国尽快与国际机柜,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之下,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失去国内利差保证,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寻求中间业务的创新,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中间业务自身收益高,风险低,收入稳定,不仅有利于银行规避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金正地位,为银行带来优质稳定客户资源。为此,银行要培养智囊团队,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三、结语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业的重构,要求银行业从体质,经营模式,盈利方式和管理理念上面进行质的改革。同时,利率市场化必将有效推进银行业的完全竞争,提升市场准入难度,淘汰一部分处于劣势地位的银行,同时规范民间融资,提升我国金融市场规范程度。
参考文献:
条件概率范文6
关键词:扩招;教育收益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在人们获取就业机会、较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图在2005年人口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扩招对于高等教育以及高中教育收益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经验结果表明,扩招显著地降低了高等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收益率。
1.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快速扩张。高等教育的高收益以及教育收益率的不断上升,刺激着人们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就一般规律而言,教育回报率并不总是具有上升趋势的。相反,由于教育扩张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回报率可能倾向于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Pscharopoulos,1989)。
邢春冰和李实(2010)利用与本文相同的数据,讨论了扩招的受益人群以及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认为扩招以来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上升,大学毕业生则有所下降,因此两者的收入差距在缩小。而本文的结果表明,大学和高中的教育收益由于扩招的影响而都在下降,并且本文对教育收益的年龄组效应进行了控制。
2.数据与总体特征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自于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所使用的数据是其中1/5的随机样本。2005年1%人口普查数据首次在人口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了个人劳动收入数据。这一数据的基本特征在于样本量大,对各类人群具有较好的覆盖性。在指标解释中,强调指出“这里所说的‘收入’是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不包括在内”1。本文使用的是年龄在20到35岁之间的样本。讨论教育回报时,只包括了那些收入大于0、已经不在校的人群。
最为直接的识别扩招效应的方式是检验各年份的高考录取情况。但在人口调查数据中,没有参加高考年份的信息。因此本文根据所使用的数据,计算了不同年龄人群的上大学条件概率2,以确认样本数据中是否存在高校扩招的影响。
为了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本文在收入函数中引入了教育程度与年龄的交叉项;而扩招的效应则通过识别接受高等教育条件概率的上升对于教育收益的影响来实现。由于高校扩招在省份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本部分计算了各省份各年龄组3的上大学条件概率作为解释变量。所采用的估计方程为:
其中,表示收入对数;和分别表示年龄和年龄的平方项;表示教育程度的虚拟变量,为大学或高中;表示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因此给定年龄的教育回报将为;为上大学的条件概率,度量的是上大学条件概率的变化对教育回报的影响;是2005年各省人均GDP的对数,以控制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3.收入函数估计结果
在20-35岁的全部样本中,如果不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差异和上大学条件概率的影响,大学4和高中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952和0.478,也就是说,高中和大学受教育程度者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参照组(初中)分别高出95.2%和47.8%。显然,加入年龄与教育程度的交叉项以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特征后,教育回报系数都会有所下降,大学和高中的估计系数分别降低至0.352和0.217。年龄与教育程度交叉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即在所考察的这一年龄区间内,教育回报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这也正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者具有更高的收入增长曲线造成的。
教育程度与上大学条件概率交叉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也就是说,教育回报随着上大学条件概率的上升而逐渐下降。无论是否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这一特征都是成立的。在同时控制教育回报年龄组特征的情形下,大学与上大学条件概率交叉项的估计系数为-0.655,高中与上大学条件概率交叉项的估计系数为-0.841,这意味着上大学条件概率上升1个百分点,大学的教育回报会下降0.655个百分点,而高中的教育回报会下降0.841个百分点。高中教育回报下降的程度甚至高于大学教育,这是因为随着上大学的人数增加,不仅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之间的竞争程度在增强,并且这也将造成高中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加缺乏竞争力。
在没有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和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效应的情形下,20-26岁人群组中大学和高中的估计系数分别0.84和0.424,而在27—35岁人群组中,则这两个变量的估计系数分别为1.01和0.511。20—26岁年龄组中的教育回报,尤其是大学以上的教育回报,明显低于27—35岁年龄组。这种差异自然可能是由于教育回报的年龄组特征所引起的。但在控制了年龄组5和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效应的估计结果中,高中的估计系数没有明显差别,而大学的估计系数也明显缩小。尽管20-26岁人群组中,大学的估计系数仍要低于27-35岁人群组。值得注意的是,上大学条件概率对大学教育回报的负效应只作用于20-26岁人群,而在27-35岁人群中,这一变量的估计系数是不显著的。而上大学条件概率对于高中教育回报的负效应在两个人群组中都存在,只是20-26岁人群中,这一变量估计系数的绝对值比27-35岁人群要高出将近一倍。也就是说,在受到扩招影响的年龄组人群中,高中教育回报受到了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了更为强烈的竞争压力。
年龄以及年龄平方项的估计系数与通常的结果都非常接近,估计系数都是显著的,并且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而省份人均GDP所度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则显示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省份,个人收入水平会更高一些。比较不同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年龄和人均GDP的估计系数通常是比较稳定的。
以大学与年龄的交叉项、大学与分省上大学条件概率控制大学教育收益的年龄组效应和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效应。不考虑年龄组效应与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时,大学的估计系数为0.469,也就是说大学比高中文化程度者的收入水平平均高出46.9%。这一估计系数仍是比较高的。李雪松和Heckman(2004)在剔除教育选择所造成的回报异质性后,发现上大学期间的教育收益为43%,而他们得到的OLS估计值为0.29左右。因此本文的估计结果要高于李雪松和Heckman的估计系数6。从估计系数来看,上大学的收益率仍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否控制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分省上大学条件概率的增加都显著地降低了大学的教育回报。在分年龄组的估计结果中,如果不控制大学教育回报的年龄组效应和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的影响,20-26岁人群中的大学教育回报要低于27-35岁人群,但在控制了组内年龄组效应和上大学条件概率变化的影响后,20-26岁人群组中大学教育回报要高于27-35岁人群组。这种变化特征表明,20-26岁年龄组中大学教育回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大学条件概率的变化,也就是扩招的因素造成的。事实上,分省上大学条件概率对于大学回报的影响在两个年龄组中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因素显著地导致了20-26岁人群大学教育回报的下降,相反,在27-35岁人群中,这一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
4.总结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上大学机会的增长不仅显著地降低了大学阶段的教育收益,也降低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收益。受扩招影响的年龄组中,大学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收益都要更低一些。而尽管上大学的收益由于扩招而下降,其收益仍是比较高的。(作者单位:广州南华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孟大虎等著,2008,《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实、丁赛,2003,《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3] 李雪松、Heckman,2004,《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经济研究》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