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的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1
Lantern Festival is a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It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I,anter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biggest holidays in China. Several days befor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begin to make lanterns. Lanterns are made in the shape of different animals, vegetables, fruits and many, other things. While making lanterns people usually write riddles on lanterns. On the eve of Lantern Festival, all the lanterns are hung up.
On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go outside to have a look at the lanterns and guess the riddles on the lanterns. Perhaps you call see some wonderful folk performances,Dragon Dance and Yangko. Everything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veryone is very happy. Our life is rich and varied.
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阴历年的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庆祝。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2
高中关于元宵节感想作文范文一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咚咚”的锣鼓声响起来了;喜庆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人们的期盼中到了。
正月十五一大早,街上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我顾不上吃早饭,拉着哥哥就往街上跑。街上人山人海的好热闹啊!“看!秧歌队来了!”人群中有人大声的喊道。我应声往前一看,哇!那些化了妆的阿姨有的拿着大扇子,有的拿着花纸伞,正随着花车上的音乐扭着好看的大秧歌呢!她们跳着轻快的舞步,仿佛美丽的春天跟在她们身后,也一起向我们走来了。秧歌队后面是民俗表演队,你看,“拉毛驴”中那个白胡子老爷爷多像太上老君啊!还有那七个挑花灯的漂亮姐姐,应该是“七仙女”吧!表演队刚过去,“安塞腰鼓队”就来了。腰鼓队的叔叔们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气十足。他们在大冷天光着膀子,用尽全身力气击打着腰鼓。浑厚的的锣鼓声好似阵阵的春雷,一阵又一阵,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我的心也不由的跟着鼓声跳动了起来。看完街上精彩的表演,我们又兴致勃勃的去河滨公园看灯展。
节日的河滨公园,被五颜六色的花灯装扮的分外美丽。西瓜灯红红的瓤子让人看了馋的直流口水;熊猫灯做的的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他们真是可爱的家伙;小白兔灯更是做的精致,两只耳朵向上竖着好像在听游人们的欢声笑语。哇!这儿有个名叫“双龙戏珠”的大型灯盏,你看,那两条龙栩栩如生,嘴巴一张一合,龙爪时而向前,时而向后,仿佛一转身就要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龙灯旁边有一盏更大的灯,它的外型是一排整齐的楼房,房子的周围是青翠欲滴的瓜果蔬菜。这盏灯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还展现的我们新农村的新面貌呢!
晚上九点,随着一声声巨响,河滨公园的夜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礼花。你看,它们有的像一朵朵硕大无比的牡丹花,在漆黑的夜空中开放出自己的尊贵与优雅;有的像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给元宵节增添了几分欢乐祥和的色彩;有的像一个个巨大的脚印,好像在告诉人们,府谷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有的像…… 在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璀璨的焰火把整个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
元宵节——你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高中关于元宵节感想作文范文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一家大包小提地来到奶奶家过元宵节。
到了奶奶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寻着香味,发现奶奶已经做好一桌子美味佳肴。一个个白胖胖的汤圆安静地躺在碗里,让人看了就想吃,我夹起一个汤圆放入嘴中,黑芝麻的香味顿时在我的嘴中环绕,香喷喷的,大家坐在一块唠着家常话,一碗碗汤圆映照着每一个人脸上欢乐的笑容,都吃的不亦乐乎。
吃完饭,我们便到了广场上准备看烟火。只见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最佳观察地”,等待着烟火表演的开始。
只听“砰”的一声,一个烟花飞上了天,打破了天空的寂静,烟火表演开始了,一个个烟花好像打了兴奋剂似的,有的像婀娜多姿的栀子花,纯洁无暇;有的像多姿多彩的,空中怒放;有的像仙女洒下的雨露,银光闪闪;有的像绽开的降落伞,飘飘悠悠,整个天空都被礼花照亮了,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最后在天空中留下星星点点的余晖。一条条“银龙”飞上了天,不停的发出吱吱的叫声,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烟花一个接一个的飞上天,让我看的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只听到旁边的人赞不绝口地叫好,将我们每个人的心带到了。
今年的花灯也不甘示弱,一条条龙蜿蜒的伏在柱子上,眼睛一闪一闪的发着金光,头还不停的旋动着,好像活的一样。最别出心裁的花灯要数“喜鹊报喜”了,两只喜鹊停在梅花树枝头,嘴里叽叽喳喳的叫着,翅膀还不停的煽动,顶部还有两只喜鹊飞来飞去,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让每个人看了都叹为观止。“荷塘月色”花灯则别有一番韵味,伴着柔美的音乐,粉色的荷花一开一合,两条鱼儿上蹿下跳,仿佛置身与江南,让我的心都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境之中。“五谷丰登”的花灯也很有创意,在金黄的麦地中,两个农民乐的笑开了花,老奶奶在家门口蒸着馒头,小姑娘再喂牲畜,多么美好的一副画面啊。
此时我抬头仰望星空,今晚的月色好美啊,我在心中默默祈福,愿我的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高中关于元宵节感想作文范文三
今天是个好日子呀!好日子!就是元宵节了!我开心极了!想起以前,那一次有趣的元宵节我的心就会“扑通,扑通”的跳着,这一次又是一个怎样的元宵节呢?
我来到楼下,自信极了,这一次我一点可以破我姐姐的记录!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老”手了,只见彩纸上写道(打一草药名)有的是(打一电影名)我对草药可一点也不了解呀!我也不经常看电影呀,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只好等到明年了!”我闷闷不乐的走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溜走了,悄悄地,到了晚上,我抬头一看,只见几时不见的月亮姐姐变胖了不少,嘴巴肥嘟嘟的,身上的那件雪白的毛衣呀也变得紧紧的了,真美呀!我们开着小汽车来到了饭店,只见不远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不停的移动,不,仔细一看发现那是一盏明亮的孔明灯,闪烁着光芒,在漆黑的夜空给予自身的光明,时而高,时而低,“孔明灯为什么会飞呢?”我抓了抓脑瓜,望着天空,叫住了正要吃饭的爸爸,“是应为烂烧空气呀!”爸爸嘴不离饭,边吃边说,我眼睛睁的大大的,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是不是像热气球一样?”“对啊!”爸爸简略的说了句,原来如此,当我还沉浸在漂亮的孔明当中时,只见喷泉射出有两楼那么高的水柱时还不停的变换着颜色——火红,金黄,墨绿,海蓝……水不停的上升,刹那间,又降下来,突然升上去,忽高忽低,令人捉摸不透其中的顺序,在月亮姐姐的衬托下,一副喜气洋洋的节日气象,好像有人为了过节特地安排的。“一盏,两盏,三盏……”原来,大家都来啦,都被这景色迷住了,来到路边,到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别人手上拿着格式的灯——雪白的小白兔灯笼,胖乎乎的小猪灯笼,高大的牛灯笼……数不胜数,街上的东西令人琳琅满目,一望看不到边,街上行人有说有笑,成群结队,五六一大群,三四个一小群,隐约能见别人在小店里喝汤圆,马路封住了,那儿都是挂着笑脸的大人和小孩,不时冒出几个慈祥的老人……
这令人感到温馨和气的元宵,与众不同,焕然一新的元宵节真有趣!
看了高中关于元宵节感想作文的人还看
1.高中关于元宵节感想的作文
2.元宵节感想作文
3.高中生元宵节800字作文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3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提出了媒介教育这一概念并引入到课堂教育中[1-3]。目前,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率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已融入中小学生课堂教育,而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等国家的普及道路依然漫长[4-6]。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传统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日趋多样化,高校校园媒介也从最开始的校报发展成为校报、校园网以及广播等形式的各种媒介的综合,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育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实践平台。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对媒体各?N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应该具有关于媒体的一般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主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接受特定的信息时能较为充分地理解媒体信息传播者的意图,对待某些特定的媒体信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等[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会利用媒介查找所需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利用各种媒介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并熟悉和信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停留在自发和被动的状态,具有浅层次的特点。我们对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做了“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问卷,其中关于大学生使用媒介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同学每天在校园媒介上面花费不少时间,但主要是进行信息的查阅和浏览等接受型的活动,很少参与到媒介活动中。数据显示50.06%的在校大学生从不参与媒介上的讨论或媒介的制作活动,在参与过媒介活动的同学当中,主要是在媒介上进行讨论或提出建议,真正有过媒介制作经历的同学只占其中的9.65%。此项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基本的媒介制作能力,这直观地表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有限。此外,在对参与过媒介制作的学生所进行的后续调查结果显示,60.03%的同学认为在媒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媒介制作的知识不足,其次是时间和资金条件的不具备,占25.48%,最后是个人对该项教育不感兴趣,占14.49%。从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三项困难说明了目前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学生制作媒介的引导。媒介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仅靠在校大学生自己摸索学习效果不可能乐观,如果学校不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的媒介制作能力很难得到全面提高。大学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应走在社会的前列,因为只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高校必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以高校校园媒介为抓手,打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媒介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高校校园媒介指的是高校校园内所有在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过程中起到信息传递作用的介质。按照这种定义,各种物品在不同的场合均可成为媒介。例如服饰,可以向我们传递穿着者的个性、心情等信息。这样一来,对高校校园媒介的研究就太过空泛,很难抓住重点。在对高校校园媒介的实际研究中,大部分作者采用的是其狭义范围内的概念。也即是说,高校校园媒介指的是高校校园内存在的、具有官方性质的,用于公开传播信息的、有具体形态的介质或工具,在本文中采用的也是其狭义范围内的概念。
高校校园媒介主要包括校园网站、校报、广播、海报、橱窗、宣传条幅等等。与大众媒介相比,高校校园媒介规模较小、专业性较差、受众规模小,不过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校园媒介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高校校园媒介的信息贴近受众的生活和实际,更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高校校园媒介的受众主要是高校在校师生,同时这些受众也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因此,高校校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在时空上贴近受众的生活和实际,更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其次,高校校园媒介具有公益性,可以真正做到单纯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众媒介因为生存需要一般进行商业化经营,商业利益直接影响其信息的选择。而高校校园媒介的经营管理由学校负责,因此高校校园媒介在进行信息的传播时可以不受商业利益的影响,能够真正做到为师生服务。因此,高校校园媒介既具有社会大众媒介的信息功能,又有人才培养功能,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各高校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其校园媒介,为大学生打造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
第一,整合高校校园媒介,开发校园手机报。高校校园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只有通过传播,其功效才能得以发挥。高校校园媒介的传播,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和范围,传播范围越广,覆盖面越大,传播的效能就越大。一般而言,评价某种高校校园媒介传播效能的标准之一是其受到的关注度。传播形态也会影响高校校园媒介传播效能的高低。目前,高校校园媒介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别是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以其海量的信息、迅速快捷的传递技术、不受地域限制的互动传播等优势而使其传播效能大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手机的传播效能又优于网络,因此校园手机报的开发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目前大学生对高校校园媒介的接触情况来看,只有10%的大学生经常使用高校校园媒介,85%的大学生偶尔使用高校校园媒介,5%的大学生基本不用高校校园媒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媒介还没有开发专门针对手机的校园媒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因为其携带方便、价格优惠,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各种媒介的工具,因此校园手机报的开发势在必行。各高校校园媒介的负责人应整合现有的各种形态的校园媒介,通过数字化将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介所展示的内容汇总在一起开发成校园手机报,从而达到一机在手,知晓全校事,让大学生喜欢并习惯使用高校校园媒介,让高校校园媒介真正能发挥其作用。
第二,加强高校校园媒介的引导和实践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作为媒介的一员,高校校园媒介不仅肩负着提供信息这一简单任务,还承担着教育使命这一重任。首先,高校校园媒介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引导校园舆论上。无论是报道,还是言论,高校校园媒介的观点都涉及对人生观或价值观的表述,这些表述有一定的体系和深度,可以让大学生从盲从到变得有主张,使他们明辨是非、更加理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媒介分析能力。其次,高校校园媒介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媒介实践条件。媒介素养的核心之一就是“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7],即具备能够真正参与媒介制作与传播的能力。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的校园媒介传播方式为单向传播,即传播者将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递给受众,但受众无法将其接收到信息后所形成的想法反馈给传播者。为改变这一现象,高校校园媒介可以加强后台管理,以注册实名制的形式有序开放评论功能,从而实现双向交流,让大学生们真正参与到高校校园媒介的活动中来。另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开放校报、校园网、广播站等媒介, 让大学生们参观,并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讲解,从而了解各种传播媒介的运作流程,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已有的校园媒介中选择一种媒介,并指导和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媒介信息作品,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能力。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4
【关键词】英语园本教材 幼小衔接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7-02
幼小衔接,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话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与小学密切联系, 相互配合, 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可见, 幼小衔接对孩子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许多幼儿园对开展英语幼小衔接这个内容并没有太多的重视。从幼小衔接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幼儿园英语教学应该列入常规课程,成为园本课程来开展,兴趣班形式的英语教学不可能达到幼小衔接的效果与目的。结合我院开展英语活动的实际,我对英语园本教材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谈几点看法。
在英语园本教材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幼小衔接的内容呢。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广州市现行的小学英语课程是这样开设的: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小学三年级才正式开设小学英语。由此可见,幼小衔接中的英语园本教材更应侧重与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口语内容相衔接,我自己概括为:“听说为主,读写跟上”。
一、听:在孩子语言敏感期,让孩子听最标准的英语发音
神经学专家Lise Eliot博士在介绍婴幼儿大脑发育过程的书中提到:语言是由大脑中一个独立的神经元控制,就像电脑中的插件一样,这个“插件”使得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对于幼儿来说,早期的语言环境以及练习是促进这个“插件”发育的因素,同时也是掌握任何一门语言的关键。幼儿一岁以前,这个语言“插件”就会被他/她所处的语言环境逐渐定型,从而形成了幼儿特定的语言方式。研究者通过对婴幼儿大脑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就能够辨别母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区别,但从幼儿六个月起,这种能力就开始弱化,不过由于他们的大脑还处于变化的阶段,一旦他们身处另外一个语言环境中时,立刻就能重新产生对新的语言的敏感,而成人是无法做到这点的。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在说第二语言的时候发音很准确,而成人会有口音的原因。所以,在幼儿3―6岁的语言敏感期中,应该让幼儿听最标准的英语发音。
同行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幼儿只能听懂自己英语老师所说的英语,当他们和外国人或者另一个英语老师交流时,就会出现听力的障碍。原因是什么呢?我把它归结为听力习惯的问题。上文说到,成人都会有口音。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口音,所以也就不难想到,为什么幼儿园的幼儿只能听懂自己英语老师所说的英语了。所以,在设计英语园本教材时,要配套标准发音的英语磁带或光盘。特别是小、中班的英语教材,应该强调听说为主,让孩子多听地道的英语儿歌童谣。在幼小衔接的英语听力方面,应该培养孩子听磁带的能力和听磁带的方法。小学老师经常都会布置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听磁带默写单词。很多孩子由于不习惯听磁带里的发音而写不出本已掌握的单词。在幼小衔接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会放磁带给幼儿听,刚开始的时侯应由教师带领幼儿听、读磁带;一段时间后,当大部分幼儿已经理解了练习听力的方法,这时教师只需要做简单的引导,帮助幼儿卡住磁带,给幼儿重复磁带和回答提问的时间。听力的练习方法很简单,每次请幼儿专心听8―10分钟即可。
二、说:为孩子创造开口说英语的环境
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从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来看,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1]。幼儿3―6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且这一时期掌握外语与掌握母语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幼儿无法像听说母语那样流通地听说英语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像母语那样的英语语言环境。因此,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是幼儿英语教育的关键。幼儿英语教学应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及一日活动的随机教育,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学得最基本、最简单的、和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词汇、句型和用语。应强调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在“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2]。所以我觉得,在英语园本教材的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发掘、生成教学内容。
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写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3]。越是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孩子接受起来就越轻松、越自然。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规律,英语园本教材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从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开始,加上简单的交往、礼貌用语。如小班英语教材中应设计 “My body”等内容引导幼儿在探索“自己”的过程中学习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孩子开口用英语介绍自己。当幼儿掌握最基本的自我认识内容后,教材的设计上应进入幼儿家庭生活主题,如“My family”等内容,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环境及简单人际关系。逐渐地,教材内容可添加例如我的班级幼儿园“My Kindergarten”、我喜欢做的事情“I Like…”、我的朋友“My friends”等等幼儿生活常接触的内容,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再现生活并与同伴形成一种合作,互助的交流形式。大班英语教材上可加入操作材料,调动幼儿主动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在语言区、英语角或楼道里,老师可根据近期英语主题活动目标设计出一些挂饰,挂在孩子们垂手可得的地方,这样,共同复习、巩固和互动式学习交流就顺理成章了。另外,在智力游戏区,投放大量单词、句子和图片闪卡,小朋友可以玩“扑克牌”,一边打扑克,一边猜或说出图片给出的内容和问题等等。总之,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也增强了自信心。
(二)将英语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教材内容紧扣生活
周一幼儿回园时,老师热情地上前和孩子打招呼“Good morning”;外出活动时,用英语整理队形“Attention! One, Two.”上课前提问“Who is on duty today?”进餐时,问孩子“What do you want? Rice,noodle or soup.”回家前,问孩子“What time is it now?”我们还可以利用与幼儿的谈话活动来解决个别孩子不敢开口和发音不准的问题。就这样在一日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幼儿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自然地迁移到生活活动中去自由的交流。有的家长会提倡与孩子全英文交流,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我觉得,孩子还在学习的阶段就完全没必要用全英文交流,如果效果适得其反,学习英语就变成一种压力了。我们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读:自然发音法与分享阅读的自然融合
在上文中,提出了在幼小衔接的英语教学中应强调“听说为主”,那“读写”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了呢?很多人都认为,英语中的听说能力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技能,幼儿园孩子只要学习这两种技能就可以了。其实,幼儿园英语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孩子能参与学习的过程,即使是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从听与说开始学习也是有益的。透过听与说学习语言,就像是学习母语或其他语言一样。听与说的技能发展,奠定日后读与写的基础。所以,在中大班的英语教材中,我们应该教孩子“自然发音法”。自然发音法强调让孩子看字能读,能读即能拼。最初我通过“找字母”的游戏,练习认读字母及简单的单词拼读,比如在一段或几张图片中找出老师读出的四个字母以内的单词,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逐渐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应教会孩子指读的阅读方法,让孩子听磁带或老师的发音指读书上的单词、句子。当孩子们对单词、句子能达到看字能读的程度,教材中就可以增加内容丰富有趣的英文短故事、歌谣。让孩子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共同分享有趣的英文故事。在分享阅读这方面,我推荐教师使用操作大书Big Book,便于老师指读单词、句子,能和孩子更好地互动。
四、写:感知字母笔顺
孩子进入小学后,经常都会出现一种情况:许多孩子都会写字,但不能用正确的笔顺写字,英语字母、阿拉伯数字或汉字的笔顺都写错了。所以,在大班下学期的英语教材中,应加入临摹字母笔顺的内容,让孩子学正确的书写笔顺。但我不赞成在幼儿园阶段过多地让孩子“写”,例如朗文与牛津幼儿英语教材中都会在练习书Excise book上较多地出现写出单词或单词填空等内容,这样难度会太大,改为临摹字母或单词会更适合幼儿的掌握。孩子的书写习惯,我主要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培养。例如我会请孩子用手指临摹,让孩子跟着我在空气中夸张地“写大字”;或者我会出示一张单词闪卡,请孩子到黑板前临摹;我还会请孩子玩字母贴纸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熟悉字母笔顺,当孩子真正拿起笔来写字时不至于写错笔顺。
幼儿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决不会在入学的那一刻就能立即做出改变,幼小衔接更不是到幼儿园大班才突击完成的任务。坚持“听说为主,读写跟上”,幼儿园英语园本教材,既要体现院所地区的特色,又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语言发展要求,更要达到幼小衔接的目的,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1.引言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国际间的广泛交流,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已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即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区别于普通高校,将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挂钩,培养出适合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
2.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2.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中包括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专和技校毕业生。由于高中生和三类生的培养计划、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差异。入校时普高生和三类生的英语水平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通过一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发现学生词汇量少、语言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同时学生对时态、倒装和虚拟语气等语法概念理解模糊。学生认为妨碍英语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还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太差,从而影响了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通过调查发现:80%的学生认为高职英语学习中最难学习的项目是词汇和听说。高职高专学生由于没有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自学能力普遍较差,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性。这势必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基本上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学生的学习潜能受到忽视,创造性思维难以得到发展。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共核。语言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是指所有语言学习者,不论其学习目的为何,不管其专业如何,都必须掌握的那部分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目前,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新编实用英语》为教材,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共核英语,也就是英语语言的通用部分。而高职高专需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管理能力、能胜任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生产者及初、中级管理者。因此,对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也要求具有自己的特色即突出能力、注重实用。
当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相关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已迫在眉睫。
2.2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也称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它是从对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技能应用的过渡,是英语教学贴近社会,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一大变革。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在本专业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特殊语法,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为学生阅读外语文献资料、书籍以及以后进一步从事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本院由于专业英语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英语教学尚处于尝试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对接的设想
3.1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与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的衔接
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指出:语言“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英语语言共核学习向专业英语学习的转移是专业英语教学之初的重要任务。专业英语教学应首先从对专业术语、词组、语法特点和语篇结构的分析入手,也就是说我们在平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应该结合专业。
3.1.1结合专业扩展词汇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教授的都是语言的共核,学生所学的英语单词都是基本的意义,不偏向于某一专业。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一些词语在相对应专业中的意义进行讲解,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与专业挂钩的兴趣。拿“funeral”这个词为例。这个词可能是我院殡仪系学生最常接触的词,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发挥这个词的含义,如:funeral music(哀乐),funeral ceremony(殡殓),funeral parlor(殡仪馆)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一些专业常用的词汇和这个单词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主动地去想知道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是如何表达的。
3.1.2结合专业掌握语篇文体
各个专业的英语都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对相关的专业文体进行介绍说明。如《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册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广告这一文体,我们就可对广告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文字简洁,句式精悍;新颖别致,措辞独特;巧用形容词;偏爱简单句;多用祈使句;常用省略句;善用感叹句等。针对电子系的学生,可以在他们掌握了广告的语言特点后,让他们应用这些来推销他们的某个产品。假设他们是销售员,如何去展现自己的产品特色。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基础知识,又可以实际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
3.2合理的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经过四个学期、260个左右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材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基本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分配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课时,避免因专业英语设置时间短,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专业英语知识,或感到力不从心,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应适当地采用双语教学,即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平衡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3.3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它决定了教和学的基本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有力保障。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必须依靠合适的教材,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的教材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应该是根据各个专业自身的需求、学生的水平、课时的设置等编写的。不应该盲目地选定某本专业方面的英文书作为教材,这样所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就具有片面性。在编写练习时,也不能只注重语言共核即基础知识的考察,还要加入适当的专业词汇选择、填空,专业知识问答,应用文写作等。这样才是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专业英语教材,不仅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实用专业英语知识。
4.结束语
当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的复合型人才,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地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的对接,使两者相辅相成,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元宵节的英语范文6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低效;对策
1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基本情况
1.1学生现状
在我国,一般选择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英语水平都不高。表现为听说能力训练较少,造成英语基础不扎实。具体表现为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差。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而且,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交际能力差,知识应用及结合实际能力薄弱等问题。
1.2教学及教材情况
现在的我国的职业教育重心,越来越倾向于专业知识及实践。①导致了基础课的课时偏少,英语课教学时间不足。②教材选择不当。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又难度较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③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2提升学习效果的对策
2.1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
基础英语的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从听、说、读、写四方面为学生打好语言的基础,而专业英语学习是使所学的基础英语得到实际应用。在教学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二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果说基础英语能使人达到正常沟通,那么专业英语能使人达到 “专业沟通”,基础英语基于交流的广度,而专业英语基于交流的深度。专业英语的学习使基础英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专业英语有很多单词都是生活英语演变过来的。所以,专业英语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基础英语的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否进行深入的专业英语学习。基于此,基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其学习阶段的重要性,文化基础科和专业科是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只有把英语学好的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提高自信心,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新型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特点,把二者有机得结合起来,做到水融。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就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英语课。比如,机械英语,计算机英语,电气英语,建筑英语,地质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这样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得其所,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素养的培育,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发展与提高,教师本身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要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的内容,这就对教师本身的英语能力及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教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将其准确,适当的传给学生。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或组织措施。可以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进修班或者培训班。组织召开教材教法研讨会,添置或更新教学仪器与设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方法,并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素养。
2.3利用现代科技,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所以在其英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出它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交际性。其次,要体现实用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会学以致用,在用中学才是“活”的语言。如不定期带领学生到车间,矿山,机房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使用所学的语言,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交际能力是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后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还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积极有效地实施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的方式可丰富多彩。如举办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英语手抄报、播放英语录像、教唱英语歌、开办英语广播站、举行各类英语竞赛等。
3总结
总之,针对我国现阶段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要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多方面考虑,因为教学结果是受多元因素影响的。应该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和设施策略上予以改进。当然,根据地域和学校的差异也应该区别对待。既要符合教的规律,也要符合学的规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低效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P15-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