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教案

中秋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主要讲述凹镜和凸镜对光的作用和它们的应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对反射面的分析给出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介绍了凸镜、凹镜对光线的作用,最后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1.可采用对比与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球面镜对光的作用.

2.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中要注意光路的显示要清晰;尽可能演示凹镜会聚太阳光点燃纸片的实验.

3.焦点概念通过实验得出,有利于学生理解.

4.联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凸镜、凹镜对光线的发散和会聚作用

教学难点:凹镜的焦点

教具:平面镜、凸镜、凹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法1:展示以下三种形状的镜子,介绍其统称为面镜.引入新课介绍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

方法2:从复习提问和生活实例入手.平面镜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能使物体成像,你还见过别的改变光路和成像的镜面吗?教师从学生回答中选择其中与本课有关的实例(如汽车前灯的反光镜、观后镜)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1.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提出观察目的,通过观察与现象比较与平面镜对光线作用的不同,得出凸镜、凹镜对光线的作用.1)由外形上看,3种面镜有什么区别?2)平行光分别照射到3种面镜上,观察它们的反射光线有什么不同?3)非平行光分别照射到3种面镜上,观察它们的反射光线有什么不同?演示上述2、3问题中的实验.总结分析得出结论: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注意分析发散作用和会聚作用不一定是要把光束变成发散光束和会聚光束.2.焦点方法1: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用凹镜会聚太阳光,将一小片白纸放在会聚点处,让学生观察该点的亮度,不久,白纸就烧焦了,结合书上的光路图说明凹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方法2: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用光具盘演示,并结合书上的光路图说明凹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根据光路可逆的知识,解释放在焦点的光源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如何传播.说明:凸镜的虚焦点不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根据光路图与凹镜进行简单对比.目的在于加深对凸镜实焦点的理解.3.球面镜的应用找同样大小的平面镜和凸镜,同样大小的平面镜和凹镜,让学生对比观察,建立直观的印象.再通过示意图和光路可逆的知识进行解释.最后请学生举出各种实例.提示:一般性况下,难以找到同口径的球面镜和平面镜,可在大平面镜上贴一张挖有与小球面镜等大圆孔的白纸,就成了孔径等大的镜子了.

中秋教案范文2

1.1实验对象

选取敬业中学的高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的人数相同,各50人,分别作为试验班级和对照班级。

1.2实验内容与方法

实验内容为篮球原地投篮、变向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上篮。试验时间为1学期,共40节课。两个班级均正常开展课堂教学,体育教师进行原地投篮、变向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上篮理论知识讲解。实验班级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增加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篮球教学内容具体如下。2.2.1明确心理暗示步骤篮球的心理暗示教学主要有六个步骤: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表现方式(语言)会对其行为和情感产生决定性作用;明确篮球教学中学生常出现的消极想法;认识、分析消极想法;明确取代消极想法的暗示语言;重复暗示,以解决消极情绪;通过定时检查、不断重复,让学生养成积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积极心态。2.2.2实施心理暗示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出相应的暗示内容:(1)教师暗示。具体包括行为和语言两方面暗示。在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动作技术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在行为上给予鼓舞,比如再次示范正确动作,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来强化学生的练习信心。在学生规范地完成指定动作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赞扬、肯定。另外,教师还可制作各种教学卡片,在卡片上书写积极的提示语,比如“放松”“加油”等,以便于在比赛、测验中起到提示、鼓励学生的作用;(2)学生间暗示。在进行教学比赛或单个练习时,可运用学生间暗示,比如嘱咐同学们要相互协作、相互鼓励;(3)自我暗示。在进行自由练习或单独指导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我鼓励、心理默念等方式(比如“我能行”“我可以”等)来消除挫败感、克服困难。

1.3评估教学效果

根据中学体育篮球考核评价标准,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验,考核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术、体能、理论、学习态度,总分100分。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组内试验实施前后及组间成绩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篮球基本技能

两个班级试验前的投篮、运球、上篮得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后,两个班级的投篮、运球、上篮得分均较试验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试验班级试验后的投篮、运球、上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班级(P<0.05)。见表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均有明显提高,并且试验班级的技能提升幅度更高。(表1)

2.2篮球理论成绩

两个班级试验前的篮球理论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后,两个班级的篮球理论成绩均较试验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班级试验后的篮球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级(P<0.05)。见表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两个班级的篮球理论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并且试验班级的提升幅度更为显著。这表明在篮球教学中增加心理暗示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理论成绩,还能有效提高篮球基本技能成绩,其教学效果明显。(表2)

2.3心理暗示的效果

心理暗示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的动作成功率及稳定性,学生可以接受来自他人和自己的语言暗示,可通过体内及外部环境的事物现象言语来对自己的意志、情感、认知进行调整。调查显示,试验班级有学生会在投篮时反复默念“投中”,这些学生还表示在反复默念“投中”后,投篮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这种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动作稳定性和准确性。学习动机是影响篮球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维持一定体育活动并导向一定目标的内生动力。本次研究应用运动情境计量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学习动机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班级的学习动机水平为73.35±0.41,对照班级为61.58±1.36,试验班级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班级(P<0.05)。这表明心理暗示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篮球学习动机水平。

3结论与建议

中秋教案范文3

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甚至可能你还会否认它重要性,因为虽然你已造成了许多次疏忽,而灾难刚好与你擦肩而过。因此,就庆幸自己的幸运,甚至会得意忘形地说:个幸运者,灾难和不幸都对我敬而远之。但是高兴之时,否注意到周围经常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0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消失。

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校园安全与我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

健康安全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我安全、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开展以“构建和谐校园。让安全走进我生活。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和同学和睦相处,结同学。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骂人。打架往往是从骂人开始的而有些同学骂人已成中头蝉,极不文明,认为,骂人和打架一样,一个人智力极度低下的表现。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的中学生。注意中学生形象,禁止穿着打扮成人化,已发现有同学涂口红、指甲油,还有同学染发带首饰、挂件,男同学留长发等。教学区不穿背心、短裙,不穿拖鞋。

三、关注课间安全。

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右走,请同学们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

四、严格规范操作。

严守操作规程,体育活动、实验课、社会实践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五、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不骑摩托车,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得设置路障,两人成排,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

六、讲究饮食卫生。

不吃腐烂变质食品,拒绝三无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得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七、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吸烟、不玩火。不私拉电线,不在宿舍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电热毯等电器;上下床辅注意安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科或教师。

八、学会自护自救。

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九、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不把珍贵物品、现金放在教室和宿舍,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路,最好由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们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110报案。

珍惜时光。十、认真学习。

远离台球室,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结伙、不谈恋爱,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就把那个模型捣碎了"这个世界上,老师们同学们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上帝是用模型来造人的塑造了之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哪一个人不愿笑语常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中秋教案范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心理暗示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概念,并分析了心理暗示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时的常见特点(开发性、易接受性、愉悦性、多意义性),然后又据此提出了提升心理暗示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成效的几点建议,即:应重视任课教师的权威效应、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注意愉悦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三点。

关键词 心理暗示教学法 网球教学 高校 教学建议

在高校网球教学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训练情况,因此,常常关注的是学生的体能水平和技能水平,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而与此相对应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开展的网球教学训练活动也就同样较为少见,以致于教学活动较为单一枯燥,成为了影响高校网球教学成效的顺利提升的常见问题之一。而心理暗示教学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合理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转变学生的内在要求,从而减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负担,进而起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成效的效果。因此,本文就针对心理暗示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心理暗示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心理暗示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间接地刺激学生的潜意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产生影响,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转变学生的内在要求,进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心理暗示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时,通常呈现出开发性、易接受性、愉悦性、多意义性等几方面的特点,在将其应用于高校网球教学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其中,开发性主要指的是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激活大脑接受教育的潜力,激发出学生接受教学知识的潜能;其次,易接受性。易接受性,主要指的是心理暗示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学生更易于接受。再次,愉悦性。愉悦性则主要指的是在利用心理暗示教学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寓教于乐的实现;最后,多意义性。多意义性指的是在将心理暗示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时,能够通过心理暗示对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意志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个好、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提高心理暗示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成效的对策建议

(一)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应重视任课教师的权威效应

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要确保心理暗示教学法作用的有效发挥,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暗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在高校网球教学中,暗示者就是网球任课教师,权威性,则是指的任课教师在经过一定的时间验证后,所获得的学生的尊敬和学生对其所具有的信任感。

网球任课教师要具备实施心理暗示教学所需的权威效应,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就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态言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执教能力、丰富渊博的学识,让学生产生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并由此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以期能够在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开展高校网球教学时,通过权威效应的充分发挥来提高暗示信息的有效性。

(二)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应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其顺利得以实施的保障,也是影响其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其中的心理暗示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诱导性的教育方式。被暗示者(也就是学生),必须要对暗示者(也就是此处的网球任课教师)具有充分的信赖才能在暗示活动中获得启发和感染,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反馈,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必须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要确保心理暗示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高效运用,就必须要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而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这样就能够大幅降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其次,任课教师还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坦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以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因角色不同而带来的心理差异,进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任课教师还应注意改变传统的,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开展高校网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入平等、民族的教育教学思想,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心理暗示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造所需的条件。

(三)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时,应注意愉悦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中应用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对于心理暗示教学法来说尤其明显。心理暗示教学法,主要利用的是通过心理暗示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更为敏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暗示信息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利用心理暗示教学法开展高校网球教学的过程中,网球任课教师应重视愉悦的教学氛围的营造,通过音乐、颜色、环境布置等多种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心理暗示教学法高效应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炳德.念动训练与心理暗示相结合运用于高校网球训练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6).

[2]王宝霞.高校网球课的教学方法及其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中秋教案范文5

广告文案文案写作感性诉求教学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广告,小到日常购物,大到求职、买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广告的影响。在言谈交流中,往往连四五岁的儿童也能冒出几句电视广告词。正如美国广告评论家帕克德在《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所写到的:“我们中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的方式上,正不知不觉地受广告的影响,并受它巧妙的操作和控制。”可见,一则好的广告,可以没有图形、没有照片、没有音乐,但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刺激人们的注意,促使人们的购买欲望。而广告信息的传播更是通过广告文案中展现的语言文字传递给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一、引言

(一)广告文案写作

广告文案写作就是广告文案创作的过程,英文是copywriting,就是广告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部分。在平面广告中,广告文案是指广告作品中的文字部分;在广播电视广告中,广告文案是指人物的话语、旁白和字幕。

一般把广告文案写作列入到创意环节,主要承担了“说什么”和“怎么说”的任务,也就是创意策略的制定和广告表现。文案写作不仅包括写作广告词,还要承担为商品或服务命名、写商品上的说明文字、撰写客户网页上的文本和软文等工作。

虽然广告文案的历史较为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广告文案写作,是随着报纸的产生和付费广告形式的出现,才成为一种专业的广告表现形式。广告文案写作的最基本特点就是效益性,是为实现最终的影响购买行为服务的,它也是最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文案写作的好坏决定着广告活动的成败。杰出的广告文案甚至会成为流行语,影响几代人的消费行为。

因此,广告文案的写作需诱发消费者的情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将感性诉求的创意表现应用到广告文案的写作过程中。

(二)广告文案的感性诉求

感性诉求是指设法激发起消费者的某种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人们的心理附加值或情绪上的满足,以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

而广告文案的感性诉求,则是依据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的情感阶段,关注人们心理的情感过程,挖掘广告创意中具有影响受众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进行心灵沟通,使其在选购该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时,能够影响受众的消费行为和价值判断,使消费者成功地被说服。为此,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在进行广告文案写作时感性地表现广告内容,用清楚、温情、优美、戏剧性和容易记忆的语言,向消费者说明使用产品或服务后的既得利益,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二、广告文案写作中感性诉求的原则

在广告文案写作中应用感性诉求看上去简单,但在实际的创作中却经常出现夸大其辞、名不副实的情况,往往使消费者很难对该品牌产生信任,可能导致产品销量的减少,甚至造成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下降,严重浪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所以在广告文案的写作中应用感性诉求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用真实性,打动消费者的认知

广告文案写作在性质上有别于文学创作,需要遵守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以真实可靠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但鉴于有限的版面或时间,更需要在广告文案中利用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正如广告大师卢比堪的名言“产品的无价之宝是它本身的信用”,所以,广告文案写作中不能只用冠冕堂皇的空话或者虚情假意的大话,需要利用人的本性和动机,用真情暖人心、动人心,让消费者体会到广告之外的心灵震撼,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如,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文案,就是在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暖暖的温情,述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带给受众更多的共情和感动,从表面上看过于平凡,但却是用真切、实用、坦然的情感打动了消费者。

(二)用独创性,影响消费者的意志

广告大师奥格威曾指出,两百年前约翰逊博士在卖铁锚酒厂设施的时候,说:“我们不是来卖煮酒锅、酒坛子的,是来卖能获得连做梦都想不到那么多财富的潜力的。”

因此,广告的目的是为产品进行宣传,只有吸引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传播的目的,有效地推销商品。而广告文案的写作更需要在现今同质化商品日益严重的局面中,找到与众不同的卖点,用别出心裁、独创性的文字发挥促销魅力,使消费者耳目一新,产生美好联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自愿接受商品信息,从而刺激和增加购买欲。如可以表现为生动幽默的广告语,“一毛不拨”的牙刷广告、“不打不相识”的打字机广告、“我饿了,喂喂我吧”垃圾箱广告、“天下第一厚皮”皮鞋广告、“为足下添光”鞋油广告和“一夫当关”锁类广告等,找到广告文案诉求的独特性,让人回味无穷,倍感亲切,从而转化为一种认购心理,达到广告文宣的目的和效果。

但如上所言,广告的生命在于诚实可信。因此,我们在进行广告独创性思考时,应注意把握好“度”,不能虚张声势,用客观真实、不夸大的标准进行创作,维护好产品的形象和消费者的信任感。

(三)用一致性,感动消费者的情绪

在进行广告文案写作时,应关注目标受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可能存在的不同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认知上的差别,及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用一致性的原则,避免可能与当地文化产生地冲突,进行有效地广告文案创作。

尤其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文案时,如若做不到位可能会有损广告主的利益,也会伤害消费者的情感。如丰田公司曾在哈尔滨做过两个石狮子向“霸道”敬礼的广告,虽然广告看似别出心裁,但狮子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看到石狮抬起右爪向一辆丰田“霸道”敬礼,让人感觉不舒服,最后丰田汽车公司对广告事件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不愉快发表了公开致歉信,停止了这则广告的投放。

(四)用关联性,渗透消费者的心理

广告大师纪文凤说:“广告不应只是触发‘购买动机’,而是为商品及消费者展一段长久真挚的友情。”所以,在进行情感广告文案写作时,要善于发现产品与情感之间的关联点,可能每种产品或服务不止有一个利益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自己产品或服务所能提供的利益中,逐步深挖,否则会让人们感到“这和我又什么关系”的心理疑问。

对于情感广告写作需要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身份消费群体的不同心理,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从表层利益中挖掘终极利益,以情动人,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常常可以通过回忆童年、展现母爱、演绎恋情等关联方式,有效调动起人们的心理反应,一旦消费者有相关需求,马上就会想到该产品,使品牌成为提供这类利益点产品的代名词。如荣获“布鲁塞尔金奖”的孔府家酒回家篇的广告中,以一句“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意味深长地散发着浓浓的思想之情,使其成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回家宴请时的首选。又如,娃哈哈果奶曾以“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作为创意策略,用品牌名称和利益点进行有机结合,使家长一想到小孩不愿意吃饭,自然就想到“娃哈哈”。

三、感性诉求的广告文案写作方式

克劳德.霍普金斯说过:“每一个广告活动都取决于它的心理作用过程,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诉求方式的对错。”感性诉求则成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取悦消费者的一把利剑,在日益成熟的消费意识中,人们已不再追求单纯的物质满足,更多地追求一种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情感一致性体验地“感性消费”,因此,研究广告文案写作中感性诉求的表现方式成为必然。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一)温馨诉求

温馨诉求就是在广告文案中表现以爱情、亲情、友情、自我满足等方面情感进行感性诉求,通过反应与受众产生的正面而积极的参与体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一般人们总是会被美好、幸福、健康、成功之类的场景或文字所打动,可以通过让受众感受广告文案中温馨的语言和画面,获得相同的感受,也可利用一些感叹词“啊”、“呀”、“真是”、“多么”等字眼来传达温情。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语“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喜之郎果冻的广告语“爱他就给他水晶之恋”,戴比尔斯珠宝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语“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等。

(二)幽默诉求

幽默通常是创作一段文字或表现一则故事的首选手法。幽默本身虽不是情感,但它可以唤起一些情感,更可以通过双关语、误解、笑话、荒诞的广告要素组成一种讽刺、反语的广告文案创作形式。最有效果的幽默往往能牢牢地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并被说服,更可能在消费者还未意识到商品信息之前,就已经被有趣的画面、诙谐的文字所迷惑,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源的信赖感,比说理性的广告文案更具感染性和说服性。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统一企业的油产品广告在2003年3月21日的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利用前一天刚刚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做出了“多一些,少一些摩擦”的广告,在短短一年多时间,由一个不为人知的品牌成为在人们心目中的“油第一品牌”。又如上海白丽美容香皂的“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太太口服液的“每天送你一位新‘太太’”、富康汽车的“走富康路,坐富康车”等广告语,深入人心,以不易发现的幽默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强烈地共鸣,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恐怖诉求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麦道孤认为人类具有觅食、、憎恶、好奇、恐惧、自信等一系列的本能。恐惧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共性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影响最广、力度最强、传播最快的心理情绪。因此,针对受众中普遍存在的担忧、害怕心理,恐怖诉求常常被广告创作人员作为诉求主题来影响说服目标受众。

一般恐怖诉求在环境保护等的公益广告中应用较多,以刺激人们麻木的心灵,产生震撼力。但恐怖诉求的运用要慎重,要用之有度,注意广告画面与广告内涵的和谐统一,不应直面血腥,要委婉和谐的表达诉求内容。如在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的公益广告中的广告语:“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或许可以改变更多”、“节约一滴水,可以拯救更多”等,有效地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境界。

(四)名人诉求

选择恰当的代言人,可以转移受众的情绪,将好感通过广告文案的宣传带到商品或服务之中。一般代言人可以是政治家、专家、学者、明星、普通消费者或企业员工等。

名人作为一种公众人物,通常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既可以极大地刺激受众的注意与兴趣,又可以把消费者对名人的积极态度迁移到广告中的产品上,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从而形成良好的促销效果。

当年,美国派克钢笔在广告中刊登了一张罗斯福总统正用派克笔在一份文件上签字的照片,文案的标题是“总统用的是派克”;还有,我国浙江宁波的“方太”厨具,先借用香港著名厨艺节目主持人方太的良好形象,以“方太”作品牌名称,后又借用刘谦在春晚中赢得的知名度,作为形象代言人,进一步使该产品深入人心,占有了绝对的市场份额。

四、广告文案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撰写广告文案,提高广告文案的写作能力探讨很多,如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广告文案写作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课程教学中,应将情感教学贯穿始终,积极发挥广告文案作品带给学生的激励作用,培养审美情感、调动学习兴趣,促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广告文案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兴趣参加广告文案写作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创作欲望。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课内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把广告写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增加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的机会,获取第一手真实而感性的材料,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验学习过程的成功感

在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的情感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机制,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的心理体验。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广告文案的经典案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教育是主题与客体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而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广告文案的创作既是一个审美消费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美、形成美、感受美和实现美的过程。因此,进行广告文案撰写时,要求创作者从审美需要出发,形成人们能接受的形象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广告作品的艺术美和形象美等审美情感。

五、广告文案写作中应用的教学思考

(一)训练形象思维,强化广告文案的感性诉求

训练形象思维就是用直观的形象和表象来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在文案创作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般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将形象思维训练引入,品读经典广告文案的语言文字,体会其中打动人心的情感设计元素,通过思维中的形象训练与思想中的情绪体验产生共鸣。

比如,在评析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灵感之作M&M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广告语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和教师解读,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以温馨的情感树立商品的亲善感”,与广告文案中所传达出的强烈认同感产生了共鸣,让听者感受到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暗示M&M巧克力口味极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让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二)训练发散思维,丰富广告文案的感性角度

训练发散思维,就是通过训练学生从某一点出发,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地任意发散,最大限度打开学生艺术想象的通道,从而打破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广告文案写作角度上赋予更多情感的一种思维训练。通常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横向类比、触类旁通等方式,创作出不同寻常、异于他人的“惊人之语”。

比如,在教学分享课上,让学生利用“”这个符号,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形容看到这个符号的感受。大部分学生们都能突破对于零的传统创作角度,挖掘出一些天马行空而又相当贴切的文案内容。

(三)训练逆向思维,突破广告文案的立意定势

训练逆向思维,就是对已经司空见惯或已成定论的事物、观点进行反方向思考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重点在于“反其道而思之”。

教师可以先通过具体实例的评析进行启发,在实训环节中可以安排学生去收集逆向思维创意的广告文案,进行模仿创作,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巧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获得逆向思维体验,善用逆向思维模式,不能一味“猎奇、求异”。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逆向思维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广告文案,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1960年美国DDB(恒美广告公司的前身)接手为福斯金龟车打开在美国市场的销路进行广告策划,在伯恩巴克的指挥下,成立了专门的策划班子,提出了“想想还是小的好(think small)”的广告标题,拯救了大众的甲壳虫汽车。通过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方式,巧妙地化劣势为优势,在不否定大型豪华轿车是好车的同时,以相反的角度确定甲壳虫汽车的独特优势,正好击中美国中产阶级以下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心理,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同时,在多元化消费的市场环境下,完全打破了消费者的定势思维的广告,让平时看贯了直接正面地诉求产品优点和消费利益的人们,有自然耳目一新的感受,塑造了极强的品牌个性。

(四)训练联想思维,展开广告文案的情感构思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主要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象。

在文案写作教学中,训练联想思维可以通过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方法,进行感性文案写作的构思,起到推陈出新的效果。一般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联想的思维训练,如让学生分别以“水”和“火”开始,分组开展词语联想训练,要求学生将听到前一名同学所说的词语后产生的第一联想词语表述出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文案构思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的能力。在评析“白加黑”感冒药的广告画外音中的内容“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的香”的感性话语,让消费者产生对比联想,有效地进行了情感沟通。

总之,广告文案的写作不仅要传达出商品、劳务的说明信息,更需要通过直达心灵的感性文字,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促使购买欲望的产生,转化为最终地购买行为。因此,教师应把情感教学贯穿于广告文案教学的始终,关注感性思维的多种训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广告文案写作的素养,提高广告文案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初广志.广告文案写作[M].2006

[2]王怀明,王咏.广告心理学[M].2010.

[3]东北新闻网http://.cn 2003-12-07 07:49:41.

中秋教案范文6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政治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

战争

晋楚的城濮之战

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

民族

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

各民族逐步融合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这一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与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讲清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

2、齐桓公称霸

由学生回忆齐桓公是如何实现霸业的。

3、晋楚争霸

让学生记住晋楚先后称霸中原的时间,以及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让学生记住吴越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阖闾与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学生记住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明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上升,并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要求学生记住公元前4世纪中期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战国局势的特点以及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重点——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齐国成为强国。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获得外交优势。终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重点——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末年,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春秋长期的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七国之间战争不断,此时,战争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问题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

典型例题

例题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B。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历史地理综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最为弱小,最先为秦所灭。故选B。

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A。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国能称雄于七国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项,它们只是秦称雄的一个方面,秦的强大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即商鞅变法。故选A。

例3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识图选择题,是历史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秦统一前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显然,秦统一前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燕。图中①给了都城临淄,正是齐,①可以确认。图中④给了都城蓟,正是燕,④可以确认。图中②给了都城郢,应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而是后来自封的。图中③给了都城邯郸,应是赵,是战国初年三家分晋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D

例题向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B项是根本特征,C项是经济特征,都不符合本题“政治特点”的要求。A、D两项都是政治特征,但是最典型的是D项,因为分封制的崩溃就是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崩溃。

例5“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上一篇影子教案

下一篇高一教案